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文哥123w

    石豆5號是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石家莊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選育的一個大豆品種

    特徵特性產量表現栽培技術要點適宜種植區域

    作物種類: 大豆

    品種名稱: 石豆5號

    審定(登記)編號: 冀審玉2009002號

    審定(登記)年份: 2009

    審定(登記)單位: 河北

    選(引)育單位(人):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石家莊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是否轉基因: 否

    特徵特性

    屬亞有限結莢習性,生育期132天左右。株高116.1cm,底莢高14.4cm,主莖19.3節,有效分枝0.8個。單株有效莢44.4個,單莢粒數2.2個,百粒重21.9g。卵圓葉,白花,棕毛。籽粒圓形,黃色種皮,淺褐色種臍,有光澤。抗病性較強。2008年河北省農作物品種品質檢測中心測定,籽粒粗蛋白41.08%,粗脂肪20.38%。

    產量表現

    2007年河北省春播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209.8kg;2008年同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93.8kg。2008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77.5kg。[1]

    栽培技術要點

    5月20日前播種,播種深度2.5cm,行距40~45cm,播種量6kg/畝。2~3片真葉時定苗,條播留單株,穴播每穴留3株,留苗密度1.8萬株/畝左右。4~5片真葉時,追施尿素15kg/畝,根外噴施鋅、硼、鉬等微肥。注意防治蚜蟲、紅蜘蛛等蟲害。

    適宜種植區域

    建議在河北省中北部春播大豆區種植。

  • 2 # 雲遊霧裡櫻兒遠方的詩

    沸水浸泡不同時間後石豆率的變化進行了研究,探討木豆與浸泡溫度、時間及栽 培地、種皮色等的關係。為木豆的...

  • 3 # 鬱仁霞

    石豆5號是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石家莊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選育的一個大豆品種

    特徵特性產量表現栽培技術要點適宜種植區域

  • 4 # 農人十把刀阿生

    在春秋兩季均可進行,一般每隔三年分株一次。凡植株生長健壯,假球莖密集的都可分株,分株後每叢至少要儲存5個連結在一起的假球莖。分株前要減少灌水,使盆土較於。分株後上盆時,先以碎瓦片覆在盆底孔上,再鋪上粗石子,佔盆深度1/5至1/4,再放粗粒土及少量細土,然後用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壤土栽植。栽植深度以將假球莖剛剛埋入土中力度,盆邊緣留2釐米沿口,上鋪翠雲草或細石子,最後澆透水,置陰處10-15天,保持土壤潮溼,逐漸減少澆水,進行正常養護。

    2/3

    播種

    蘭花種子極細,種子內僅有一個發育不完全的胚,發芽力很低,加之種皮不易吸收水分,用常規方法播種不能萌發,故需要用蘭菌或人工培養基來供給養分,才能萌發。播種最好選用尚未開裂的果實,表面用75%的酒精滅菌後,取出種子,用10%次氯酸鈉浸泡5-10分鐘,取出再用無菌水沖洗3次即可播於盛有培養基的培養瓶內,然後置暗培養室中,溫度保持25C左右,萌動後再移至光下即能形成原球莖。從播種到移植,需時半年到一年。組織培養已獲成功,有條件的地方可用此法繁殖。

    3/3

    裝盆

    上盆(或翻盆)時間一般在春季3-4月或秋季10-11月。花盆以口小、盆深、底孔大的為佳。新從山上挖來的野生苗需理植於瓦盆(泥盆)中,這樣蘭花泥易幹,通氣性好.容易髮根;2-3年後方可換人紫砂盆或瓷盆。蘭花種植(在盆中)的方法與一般花卉不同,尤其是名種蘭花,翻種移盆必須洗根。方法足將根浸入清水中,用舊牙刷或毛筆輕輕洗刷,切勿用力過大傷根;用剪刀將殘葉、黃葉、斷裂根、發黑腐爛根剪去,注意勿傷幼芽。然後將處理好的植株放在陰涼通風處晾乾,待根部發白並顯細小皺紋柔軟時,再植入盆中。

    方法一

    準備好蘭盆及植料後,將蘭株倒拿(根在上,葉在下)放於水龍頭下以慢水沖洗,但水壓切忌過強,以免傷蘭根及葉子。用拇指和食指抓住蘭頭,小指抵住盆緣,用竹筷將根固定,當放入盆內時,儘量不要讓根接觸到盆壁。將豆粒大的混合石礫倒入盆底至三分之一處。然後倒入中粒植料至五分之四處,填實和儘量不要留下空間。將竹筷拔出,並搖實盆中植料。填實植料後,再用大粒植料埴入至距盆緣1.5釐米處。最後再倒入豆粒大植料,以將假鱗莖全部埋入土中為度,然後充分搖實。用壓土工具輕壓植料,並將表面弄平。種植完畢後,植料在盆中以中央稍高為好。

    方法二

    要注意盆底排水,泥盆用碎瓦填,紫砂盆必須用穿孔尼龍紗罩住盆底。植前先在盆內鋪上粗石子,佔盆深2/5左右,粗石培養土,厚3-5釐米,然後放入蘭草。上盆時注意根部要自展,不能捲曲。種植名種蘭草時一定要將老草靠邊,新草放在中心,這樣再發新草就有餘地。種植時,左手握持蘭草,右手加泥(要防止泥土貫入葉心),再將蘭株稍稍提起,使根自然舒展。然後邊加土邊搖盆,使土與根緊密接觸。再用手將莖部四周的泥土按緊,最後使盆面略顯饅頭狀(即中間四周略低)。上面鋪覆一層青苔或細石子,這樣盆土不易板結並可減少水分蒸發。上完盆,立即澆水。第一次澆水水量要充足。最後將蘭盆放置陰處。一個月內不宜直接曬太陽,並控制澆水,不宜太溼,以後放置地點宣選擇在半陰半陽、通風透氣,早上照到太陽的地方。

    摺疊澆水

    澆水在蘭花生長盛期,夏季一旦缺水,則盆蘭生長不良,蘭花需八分幹、二分溼。澆水應本著“幹則澆,溼則停,適當偏幹”的原則。澆水必須澆透,不可澆半截水。澆水次數可視盆蘭的植料而定。如火山石、紅磚粒、浮水石等硬質疏水植料,每天可供水1次;塘泥、腐殖土等吸水性強的植料,則可兩三天供水1次。澆水一般在清晨或傍晚進 行,切忌在中午澆水和當頭傾注。應以清潔無汙染、微酸性水(pH值5.5-6.5)為好。蘭花爛根,葉面出現黑點,葉芽腐爛等病態,多與供水不當有關。

    花卉植物栽種後,第一次澆水被稱為“定根水”。定根水必須澆足澆透。一般上盆後要連續澆水兩次,第一次澆水,見水從盆底孔流出後,再重澆一次。選擇適宜的澆水方法。通常採用噴澆法,既能增加空氣溼度,又能沖洗葉面灰塵。但對於葉片有絨毛或正在開花的花卉,不宜噴澆,而應將整個花盆放在水盆裡,做到水不淹盆口,利用盆底孔滲水,使盆土溼潤。注意水溫。如果水溫與土壤溫度相差較大(超過6℃),冬季先將水放置在室內一段時間,或稍加溫水,使水溫升到15℃左右再澆花;夏季應避免在烈日暴曬下和中午高溫時澆水。澆水時間。在春、秋、冬三季,上午10點左右和下午4點以後是澆花的最適宜時間。

    摺疊施肥

    農家肥是很好的有機肥,但一定要堆放腐熟一年以上才能施用。可用這種肥液對水10-20倍澆施,儘量施在盆沿處,不接觸根部,不沾蘭葉。施用化肥時,要注意氮、磷、鉀的平衡,並嚴格控制濃度,葉藝苗要控制葉綠素的合成,不宜施氮肥,也不可施含錳、鎂的肥料(如鈣鎂磷肥等),因為錳、鎂元素能加速葉綠素的合成對花藝蘭,如果培育大瓣型花,可適量增施氮肥。

    以葉面噴肥為主,葉面噴肥既可透過蘭葉吸收補充蘭株的營養,又不會使肥接觸根部引起肥害,對蘭花來說是一種最好的施肥方式。只要在生長髮育期,堅持10天左右進行一次葉面噴肥,完全可以養好蘭花,不需要往盆裡施肥。可用1∶1000的磷酸二氫鉀和1∶1000的硼肥,也可用蘆薈液。因為蘆薈中含有大量的多糖和氨基酸等營養物質,並含有二十多種礦物質,可滿足蘭花所需要的養分,且蘆薈裡含有遙蘆薈酊幾乎可殺死所有的病菌和病毒,施用後無需再施農藥防病。

    施肥要勤施薄施,少吃多餐:蘭花在發育生長期需要的肥料不多,對生長旺盛的健壯蘭株,可每隔10-15天施一次稀薄液肥。以天然有機物為主。天然有機肥營養元素比較全面,不必再施其他肥料,且性情平和,對植物沒有副作用,而化肥容易使基質板結,且化肥大多為酸性,長期施用,會造成基質過酸,引起病害。

  • 5 # 鄉野小語

    2

    /3

    播種

    蘭花種子極細,種子內僅有一個發育不完全的胚,發芽力很低,加之種皮不易吸收水分,用常規方法播種不能萌發,故需要用蘭菌或人工培養基來供給養分,才能萌發。播種最好選用尚未開裂的果實,表面用75%的酒精滅菌後,取出種子,用10%次氯酸鈉浸泡5-10分鐘,取出再用無菌水沖洗3次即可播於盛有培養基的培養瓶內,然後置暗培養室中,溫度保持25C左右,萌動後再移至光下即能形成原球莖。從播種到移植,需時半年到一年。組織培養已獲成功,有條件的地方可用此法繁殖。

    3

    /3

    裝盆

    上盆(或翻盆)時間一般在春季3-4月或秋季10-11月。花盆以口小、盆深、底孔大的為佳。新從山上挖來的野生苗需理植於瓦盆(泥盆)中,這樣蘭花泥易幹,通氣性好.容易髮根;2-3年後方可換人紫砂盆或瓷盆。蘭花種植(在盆中)的方法與一般花卉不同,尤其是名種蘭花,翻種移盆必須洗根。方法足將根浸入清水中,用舊牙刷或毛筆輕輕洗刷,切勿用力過大傷根;用剪刀將殘葉、黃葉、斷裂根、發黑腐爛根剪去,注意勿傷幼芽。然後將處理好的植株放在陰涼通風處晾乾,待根部發白並顯細小皺紋柔軟時,再植入盆中。

    方法一

    準備好蘭盆及植料後,將蘭株倒拿(根在上,葉在下)放於水龍頭下以慢水沖洗,但水壓切忌過強,以免傷蘭根及葉子。用拇指和食指抓住蘭頭,小指抵住盆緣,用竹筷將根固定,當放入盆內時,儘量不要讓根接觸到盆壁。將豆粒大的混合石礫倒入盆底至三分之一處。然後倒入中粒植料至五分之四處,填實和儘量不要留下空間。將竹筷拔出,並搖實盆中植料。填實植料後,再用大粒植料埴入至距盆緣1.5釐米處。最後再倒入豆粒大植料,以將假鱗莖全部埋入土中為度,然後充分搖實。用壓土工具輕壓植料,並將表面弄平。種植完畢後,植料在盆中以中央稍高為好。

    方法二

    要注意盆底排水,泥盆用碎瓦填,紫砂盆必須用穿孔尼龍紗罩住盆底。植前先在盆內鋪上粗石子,佔盆深2/5左右,粗石培養土,厚3-5釐米,然後放入蘭草。上盆時注意根部要自展,不能捲曲。種植名種蘭草時一定要將老草靠邊,新草放在中心,這樣再發新草就有餘地。種植時,左手握持蘭草,右手加泥(要防止泥土貫入葉心),再將蘭株稍稍提起,使根自然舒展。然後邊加土邊搖盆,使土與根緊密接觸。再用手將莖部四周的泥土按緊,最後使盆面略顯饅頭狀(即中間四周略低)。上面鋪覆一層青苔或細石子,這樣盆土不易板結並可減少水分蒸發。上完盆,立即澆水。第一次澆水水量要充足。最後將蘭盆放置陰處。一個月內不宜直接曬太陽,並控制澆水,不宜太溼,以後放置地點宣選擇在半陰半陽、通風透氣,早上照到太陽的地方。

    摺疊澆水

    澆水在蘭花生長盛期,夏季一旦缺水,則盆蘭生長不良,蘭花需八分幹、二分溼。澆水應本著“幹則澆,溼則停,適當偏幹”的原則。澆水必須澆透,不可澆半截水。澆水次數可視盆蘭的植料而定。如火山石、紅磚粒、浮水石等硬質疏水植料,每天可供水1次;塘泥、腐殖土等吸水性強的植料,則可兩三天供水1次。澆水一般在清晨或傍晚進 行,切忌在中午澆水和當頭傾注。應以清潔無汙染、微酸性水(pH值5.5-6.5)為好。蘭花爛根,葉面出現黑點,葉芽腐爛等病態,多與供水不當有關。

    花卉植物栽種後,第一次澆水被稱為“定根水”。定根水必須澆足澆透。一般上盆後要連續澆水兩次,第一次澆水,見水從盆底孔流出後,再重澆一次。選擇適宜的澆水方法。通常採用噴澆法,既能增加空氣溼度,又能沖洗葉面灰塵。但對於葉片有絨毛或正在開花的花卉,不宜噴澆,而應將整個花盆放在水盆裡,做到水不淹盆口,利用盆底孔滲水,使盆土溼潤。注意水溫。如果水溫與土壤溫度相差較大(超過6℃),冬季先將水放置在室內一段時間,或稍加溫水,使水溫升到15℃左右再澆花;夏季應避免在烈日暴曬下和中午高溫時澆水。澆水時間。在春、秋、冬三季,上午10點左右和下午4點以後是澆花的最適宜時間。

    摺疊施肥

    農家肥是很好的有機肥,但一定要堆放腐熟一年以上才能施用。可用這種肥液對水10-20倍澆施,儘量施在盆沿處,不接觸根部,不沾蘭葉。施用化肥時,要注意氮、磷、鉀的平衡,並嚴格控制濃度,葉藝苗要控制葉綠素的合成,不宜施氮肥,也不可施含錳、鎂的肥料(如鈣鎂磷肥等),因為錳、鎂元素能加速葉綠素的合成對花藝蘭,如果培育大瓣型花,可適量增施氮肥。

    以葉面噴肥為主,葉面噴肥既可透過蘭葉吸收補充蘭株的營養,又不會使肥接觸根部引起肥害,對蘭花來說是一種最好的施肥方式。只要在生長髮育期,堅持10天左右進行一次葉面噴肥,完全可以養好蘭花,不需要往盆裡施肥。可用1∶1000的磷酸二氫鉀和1∶1000的硼肥,也可用蘆薈液。因為蘆薈中含有大量的多糖和氨基酸等營養物質,並含有二十多種礦物質,可滿足蘭花所需要的養分,且蘆薈裡含有遙蘆薈酊幾乎可殺死所有的病菌和病毒,施用後無需再施農藥防病。

    施肥要勤施薄施,少吃多餐:蘭花在發育生長期需要的肥料不多,對生長旺盛的健壯蘭株,可每隔10-15天施一次稀薄液肥。以天然有機物為主。天然有機肥營養元素比較全面,不必再施其他肥料,且性情平和,對植物沒有副作用,而化肥容易使基質板結,且化肥大多為酸性,長期施用,會造成基質過酸,引起病害。

  • 6 # 鄉壩生活

    石豆種植的地方,

    品種名稱:石豆

    夏播大豆品種。生育期107天左右。株型收斂,亞有限結莢習性。卵圓形葉,紫色花,灰色茸毛。株高101.6釐米,底莢高14.2釐米左右。主莖節數19.0個,單株有效分枝2.1個。單株有效莢45.5個,單莢粒數2.2個,百粒重23.9克。種皮黃色,種臍褐色。抗倒性中等,成熟時落葉性好,不裂莢。主要抗性指標:南京農業大學國家大豆改良中心接種鑑定,2017年抗花葉病毒病3號株系和花葉病毒病7號株系,2018年抗花葉病毒病3號株系,高抗花葉病毒病7號株系。主要品質指標:農業部穀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測定,2017年粗蛋白(幹基)40.08 %,粗脂肪(幹基)21.39%;2018年粗蛋白(幹基)40.47%,粗脂肪(幹基)20.60%。

    產量表現:2017年夏播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222.9千克;2018年同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211.1千克。2018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95.6千克。

    栽培技術要點:早播、淺播。適宜播期6月中上旬,播種深度2.5釐米有利出苗。條播、穴播均可,播種行距40~45釐米,畝播量6千克。早間苗、早定苗,出苗後立即間苗,2~3片真葉時定苗,條播留單株,穴播每穴留3株,畝留苗1.5萬株左右。施足底肥,播種前造好底墒,底肥以磷鉀肥為主,每畝可施磷酸二銨15千克、硫酸鉀7.5千克。苗期要促苗早發,4~5片真葉時,每畝追施提苗肥尿素15千克,有條件的可根外噴施鋅、硼、鉬等微肥。大豆鼓粒期需水量最大,保證供水充足,以有利保莢增粒。後期遇旱,注意澆水促粒重。及時防治病蟲害,如蚜蟲、點蜂緣蝽、棉鈴蟲、紅蜘蛛、大豆食心蟲等。點蜂緣蝽在開花後防治,豆天蛾在三齡幼蟲前防治,食心蟲、豆莢螟在成蟲產卵盛期防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三生三世枕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