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跟丫頭練瑜伽
-
2 # 方頭君
運動多少
其實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
都是有區別的,不可能一概而論的
這樣的話會對一些不適合的人
過多的運動,會給你帶來太大影響的
短時間可能會沒有什麼感覺,但是時間久了
會造成難以挽回的傷害
所以,大多數人,一定不要去關注那些健身狂人
他們有的人會做很多的劇烈的運動
但是這樣的劇烈的運動只適合他們自己本人
不適合所有人的
所以千萬不要去學習健身狂人
這樣會給你的帶來很大的傷害的
具體走多少步,我覺得這個都很難固定的說的
需要自己透過自己的運動基因,然後針對性的運動多少
如果你僅僅是為了健康,而不是為了減肥、健身什麼的
那麼你就飯後漫步30分鐘就很好了
具體的多少步
就和自己步行速度有關了
-
3 # 孩兒的那些事兒
人體2/3的肌肉集中在下半身,六十多歲的人可以有年輕人七成的握力和臂力,但下半身力量卻只剩下四成。據科學家們的研究證明發現,溫和地健步行走,具有神奇的抗衰老功效。走路的優勢遠不及這些,健康路如何走?看下去。
走路12大好處
據《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報道,一週步行三小時以上,可以降低35%~40%的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美國《自然》雜誌也有報道稱,60歲以上的人,一週三天,每次步行45分鐘以上,可以預防老年痴呆。一週步行7小時以上,可以降低20%的乳腺癌罹患率,對II型糖尿病有50%的療效。
研究也證明,走路能夠為骨骼、肌肉和關節提供很多的益處,行走相當於對骨骼進行力量訓練,能明顯增強腿腳骨骼和肌肉力量。步行的十二大好處,具體如下:
能增強心臟功能,使心臟跳動慢而有力。
能增強血管彈性,減少血管破裂的可能性。
能減少人體腹部脂肪的積聚,保持人體的形體美。
能減少血凝塊的形成,減少心肌梗塞的可能性。
可減少甘油三脂和膽固醇在動脈壁上的聚積,也能減少血糖轉化成甘油三脂的機會。
能減少激素、過多腎上腺素的產生。過多的腎上腺素會引起動脈血管疾病。
能增強肌肉力量,強健腿足、筋骨,並能使關節靈活,促進人體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
定時堅持步行,會消除心臟缺血性症狀或降低血壓。使人體消除疲勞,精神愉快,緩解心慌心悸。
可以保護環境,消除廢氣汙染,對強健身體,提高身體免疫力,減少疾病,延年益壽也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可以增強消化腺的分泌功能,促進胃腸有規律地蠕動,增加食慾,對於防治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症、習慣性便秘等症狀都有良好的作用。
一種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健身方式,可以緩解神經肌肉緊張。據專家測定,當煩躁、焦慮的情緒湧向心頭時,以輕快的步伐散步15分鐘左右,即可緩解緊張,穩定情緒。
在戶外新鮮空氣中步行,大腦思維活動變得清晰、靈活,可有效消除腦力疲勞,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據有關專家測試,每週步行三次,每次一小時,連續堅持4個月者與不喜歡運動的人相比,前者反應敏銳,視覺與記憶力均佔優勢。
-
4 # 時代的變化
每天健步走的時間多長合適呢?通常認為每天堅持30—60分鐘,約3—5公里,5千到8千步,若一次堅持不下來,視身體情況分多次進行:透過3—6個月的健步走鍛鍊、身體運動能力很好的健走者,爭取達到每天1小時1萬步。每週至少4—5次,持之以恆。總之,要根據年齡和體質狀況選擇適宜的運動量,即適宜的健步走速度和持續時間。研究發現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高於每分鐘120步的健步走,對身體才有明顯的鍛鍊效果。注意步幅不要太大:步幅太大會引起小腿和臀部肌肉痠痛,導致不必要的損傷。
-
5 # 大俠63245086
我今年64歲。患有冠心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分別於2007和2009年植入過心臟支架。過去走路是為了遛狗,早晚各一次,大概就是三公里左右。因為身體偏胖,加上有病,所以有時候走路還是非常吃力,有時稍微走的急點,血氧飽和度就下降很厲害,甚至到80%以下。今年三月份,乘遊輪去旅遊,可能是郵輪上吃的好,加上運動少,回家後發現又長肉了,女兒很著急叫去醫院做了個檢查,發現血糖和血脂偏高,我也感覺問題有點嚴重了,於是下決心管住嘴邁開腿。減少吃肉,適當加大運動量,從一開始的每天步行8000步到現在的每天15000步左右。現在走了五個月,已經感到了明顯的效果,心臟功能增強了,血氧飽和度也上去了,而且每天不走還感到不舒服。我覺得對我這種年紀,這種身體的人來說,步行是一種非常好的鍛鍊形式,我覺得怎麼走,走多少好還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己感到舒服就是最好的形式。
-
6 # 營養醫師一枚
想達到正常的效果每天6000步足夠了基本滿足身體需求也是最新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
真正想達到瘦身效果的每天達10000步才有效。最好配合飲食。
-
7 # 阿煤丶
健康人的“走路量”每天至少4000步,這個活動量是人基本的運動量,要想達到促進健康,預防各種慢性病的作用,標準要提高到7000步。“普通成人的步伐,一步一般是70釐米左右,4000步相當於2.8公里。也就是差不多出租車的起步價距離。
-
8 # 在路上86664206
我今年45歲,上班基本坐著不動。前段時間為了減肥,每天不吃晚餐(只喝200毫升左右的酸奶加一個香蕉或蘋果),全天計步器記錄行走25000步左右,一個月時間減重4公斤。但一天的25000步中只有15000左右(約10公里)是下班後連續快走的,其餘的步數是白天上班、生活零零碎碎走的。我理解所有謀體網路中說的每天最佳運動步數多少是連續快走步數,不是一天下來零散的步數,記得運動後一定拉伸。願所有人都有健康的身體,美好的生活。
-
9 # 納豆黃豆金豆豆
10000步左右最健康!我是二型糖尿病,以前吃藥,飲食控制,效果不佳。進入2017年後,我開始走步,開始每天6000步左右,早午晚餐30分鐘後各2000左右步。4月1日後,每天10000步左右,早餐後3000步左右,午餐後睡一小時左右,走5000步左右,晚餐後2000步左右,這樣不累,身體很舒服,體重減了3KG左右,血糖值正常。做過一次實驗,餐後2小時測指尖血糖11.1,走了1700步1000米(1㎞左右),再測9.8。說明走步有利於降低血糖。走的過多會引起血糖低,有一次晚餐後,走了6000多步,感覺有點暈乎乎,眼前模糊,不舒服。餐後2小時血糖6.5。提醒大家“走步也不是越多越好”。
-
10 # 掙脫枷鎖的囚徒
事實上,目前並沒有任何研究或指南給出“最”健康的推薦。
每日身體活動指南規律的身體活動是改善健康的最重要的舉措之一。
要想獲得健康好處,需要達到多大的運動量呢?很多國家都給出了基於科學研究的運動指南。
中國2016年中國國民膳食指南中推薦:
“每週至少進行5天中等強度身體活動,累計150分鐘以上。
堅持日常身體活動,身體活動總量至少相當於每天6000步。
減少久坐時間,每小時起來動一動。”
這大概就是網友們認為6000步最健康的根據。
但是,需要提醒的是,這個推薦是每週“至少”,當然不是說達到這個量就最健康。
同時,這個每天6000步是身體活動總的相當量。
但是,在後面又說:
“身體活動消耗的能量至少應占總能量的15%,對一般人群而言,也就是240-360千卡。刨除日常家務、職業活動之外,還需要再加主動身體活動40分鐘,即快步走6000步(5.4-6.0千米每小時)的運動量。”
6000步又成了刨除日常活動以外的運動量。
似乎有點亂。
我們知道,中國身體活動指南是脫胎於美國的相關指南。
美華人身體活動指南做出的推薦是:
•所有成年人(18~64歲)應避免不活動。身體活動有就比沒有好,參加任何身體活動都能獲得某些健康益處。
•為了獲得確實的健康益處,成人每週至少需要150分鐘的中度強度,或75分鐘的高強度有氧身體活動,或等同量中等強度和高強度有氧活動的組合。
•為了獲得額外和更多的健康益處,成年人應該將其有氧身體活動增加至每週300分鐘的中等強度活動,或150分鐘高強度有氧活動,或這兩種活動相當量的組合。超出這個推薦量的身體活動獲得額外的健康益處。
•成年人還應包括肌肉強化活動,包括每週2天或更多天針對所有主要肌肉組群的鍛鍊。
身體活動指南的解讀美國的身體活動指南表述比較清晰:
1. 要想獲得基本的健康好處,成年人每週至少需要從事相當於150分鐘中等強度以上的運動。
2.翻倍的運動,即相當於每週30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可以獲得更大的健康好處。同時,強調更多的運動可以獲得更多的健康好處。
——運動量上沒有設上限,也就是沒有本問題涉及的“最健康”的運動量推薦,而是多多益善。
3.成年人也應該從事一定量的肌肉對抗練習,這個運動的量包含在以上推薦量中。
至此,這個問題似乎已經有了答案。
然而,這裡只有運動強度和時間推薦,如何換算成具體走或者跑的步數呢?
運動的代謝當量與強度劃分如何來衡量運動的強度?我們知道運動能量的消耗是來自三大能量物質的氧化分解,以氧消耗率來衡量是一個可靠和容易測定的指標。
經過研究,將70公斤重的成年人靜息狀態下(安靜地坐在椅子上)的氧消耗率,每分鐘每公斤體重3.5毫升氧設定為基礎代謝量,即1個運動代謝量(METS)。換算成能量消耗相當於每分鐘1.2 大卡。那麼,每天的能量消耗就是1.2×60×24=1728大卡≈我們通常說的2000大卡。
如果運動強度加大,單位時間氧氣或能量消耗倍增,那就是2個METS,……以此類推。
通常,<3.0 METs稱低強度活動,3.0–6.0 METs稱中等強度活動,>6.0 METs稱高強度或劇烈活動。
對於體育運動來說,也將1-4個METs的活動稱低強度, 5-8METs稱中等強度,8METs及以上稱為是高強度。
具體到走路來說,慢走相當於2個METs,屬於輕體力活動;
快步走(6.4公里/小時)相當於5個METs,屬於中等強度;
7.2公里/小時以上速度的健步或登山相當於7個METs,可以視為高強度,9.7公里/小時的跑步相當於10個METs。
那麼,每週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活動就相當於快步走16公里。如果成年人步幅為0.7米或0.8米,就相當於每週20000-23000步,每天約3000步的快步走。
每週300分鐘重體力活動相當於40000-46000步,每天約6000步。
這就是這個6000步的來歷。
當然,這個3000或6000步是日常活動之外的運動量。現在人們使用計步器測得的人們每天的運動量達到和超過10000步,25000步,是非常平常的。
需要強調的是,這些運動量都是想要獲得健康好處最起碼的要求。
正如指南所說,要想獲得更多健康好處,就要進行更大量的運動。
運動量,沒有上限。
-
11 # 健康君說
對很多人來說,走路最簡單又易行的健身方法,那麼到底走多少步才是最健康呢?
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今年釋出的最新版《中國公民健康素養66條》第33條:成年人每日應進行6000-10000步當量的身體活動。
當然,這裡的6000-10000步只能在不損傷身體的前提下達到鍛鍊的效果。
步數適中
素質好一點的可以適當多走一點,但不能盲目“暴走”,這樣可能會損害身體健康,損傷關節和肌肉,甚至會造成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傷害。
穿著適當
平時走路,要在有一定緩衝的地面上走,選擇緩衝效能好的運動鞋,儘量穿高彈性的褲子,對膝關節、踝關節,有保護作用,透氣性也好。
心率適中
走路時,測自己的心率,如60歲老人,運動後心率110次/每分鐘即可,心率超過這個數值,就是走路過量了。還有就是憑自己的感覺,若出現身體不舒服,走後出現眼冒金花,腰膝痠軟,應該立刻終止運動,或適當減量。
步伐適中
走路時應該步伐適中,不且過大,也不要刻意變小,保持上身挺直即可,雙手自然擺動,儘可能放鬆。腿的步伐也要放鬆,不要刻意用力。
-
12 # 小荷健康科普
隨著各種計步手環,計步軟體的出現,我們彷彿比以前“愛運動“了。每天看著自己運動的成績,很在意自己走了多少步,消耗了多少卡路里,越來越興奮,每天都想有新的挑戰,不斷的突破。為了刷排名、佔封面,想盡辦法湊步數。大多數人都是以虛榮心作怪,將“運動戰果”曬到朋友圈,為了滿足虛榮心。
瘋狂暴走的情況給你帶來的真的是健康嗎?對此骨科專家表示擔心不已!
專家表示:為了運動而運動,為了刷步而刷步,完全忽視了運動及刷步的本質是不可取的。在 “暴走”時,軟骨已悄然損傷。可以說,開啟“暴走”刷步模式,首當其衝的是你的膝關節軟骨!如果現在不注意,也許三五年後就膝關節受損嚴重,無法行走,需要換關節,那個時候不得不為膝關節買單了!
當然這也不是說,就不能透過步行健身了。健步走是極佳的有氧運動方式,如果從小都沒有堅持鍛鍊,半路上才熱愛上運動的人群,專家建議一天5000~6000步就足夠了,這一觀點與英國伯明翰大學專門研究亞洲人骨科專家張維亞教授的觀點不謀而合。
我們知道人的膝關節的使用壽命是有限的,人的膝關節軟骨退變,在30歲以後就逐漸開始了,所以對膝關節的日常保護應及早進行,儘早干預。
1.注意膝關節保暖,儘量穿著長褲(對老年人也可以帶護膝,一方面保暖,一方面防止膝部受傷),不要把膝關節直接暴露在冷空氣中。所以破洞褲就不要穿了。
2.可熱敷:以改善血液迴圈,減輕膝部不適,緩解膝部疼痛和肌肉痙攣,減輕腫脹。熱敷以溼敷為好,如熱氣浴、溫泉浴、礦泉浴、漩渦浴。也可用熱毛巾溼敷,但注意如果關節有紅腫時應停熱療。高血壓、心臟病者慎用,夏天氣溫高時更需注意(急性期停止熱敷)。
3.要勞逸結合:避免關節過度負重,長時間處於某一體位,特別是小於90°,不要久坐、久站。應適當活動關節,如多游泳,堅持多騎腳踏車,少走路,尤其是少上下臺階及走不平路。
4.對肥胖人應節制飲食,減少體重,減少關節的承重,多攝取含蛋白質,維生素及礦物質食物。
5.對有不良姿勢的應儘量予以糾正,使用手杖,柺杖,減輕關節負重。
6.合理使用支具:夾板,護膝帶,彈性粘帶、增加關節的穩定性。
7.加強關節周圍按摩推拿:方法很多:推、拿、滾、旋髕、搓髕、滾髕。
9.加強膝關節活動範圍訓練。①坐床邊鍵肢下患肢,積極進行股四頭肌功能鍛鍊;②臥床屈髖膝,如膝疼痛影響正常生活時就要到醫院進行檢查治療。
-
13 # 39健康網
研究表明,一個正常的成年人一天生活步數約有8000,而這些強度都很低,幾乎無促進健康的作用。
試想想,去除這8000步生活步數,你一天的運動量就清晰明瞭了。
因此,千萬不要因為自己步數達到,就放棄原本的運動。
那究竟怎樣的強度才叫運動呢?
美國體力活動指南經建議,成年人要確保每週5天,每次30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每分鐘110-130步就算是中等強度。
所以,只有每分鐘110步以上,才算運動步數。
除了步頻之外,還要算運動量,運動量=合理步頻×運動時間,算下來就是每天3300步,這樣才能促進健康。
健康走路,注意三點
1. 不要過量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雖然走路有利於健康,但過量的運動會讓關節、肌肉都受到損傷。
單從步行來說,不管你是哪個年齡段,每天走1個小時,運動步數達3300步,這樣最安全有效。
2. 形式多樣化
另外,多樣化的運動形式更能促進健康,除了走路之外,平時可以做做瑜伽、游泳、打球,運動強度大,對身體也更有益。
3. 保持正確姿勢
即使是簡單的步行,也要步態正確。醫生提醒,步行時要全身放鬆,挺直身軀,大步向前走,走時腳後跟先著地。
-
14 # 孝心康按摩鞋
健步行早在幾千年前就被中國古老中醫論述為“百鍊之祖”,也被稱為人類最好的醫藥。
走路可以活動筋骨,運動氣血,達到預防疾病,強身健體的功效。
每個人一天行走多少,和人的身體情況有很大關係。
①對於普通人而言,成人應該每週至少5天、每天至少30分鐘步行;而兒童和青少年,則需要每天1小時的行走,才算中等強度。
②每天行走5400步—7900步,可以達到強身健體的功效。如果想要減肥的話,男性每天要需行走11000步—12000步,女性每天需要行走8000步—12000步,每分鐘行走100步即可。
那種“暴力運動1天,休息一個月”的做法,不能不利於健康長壽,反而會引發各種運動疾病。
孝心康能量按摩鞋,穿著按摩鞋行走,就可以按摩腳底。一方面可以健步,強身健體;另一方面,可以緩解各種亞健康疾病。
-
15 # 中醫實戰筆記
多少步才算正常應該是因人而異的。
我想,由於人的年齡不同,體重狀態不同,身體狀態不同。所得出的答案應該也不會相同。其實一天走多少步,或跑多遠,或運動量有多大,或一天能消耗多少卡路里熱量,應該靠個人的自我感覺決定。按中醫思維我是這麼認為,運動健身,身體應當遵循這樣一個參照,就是以身體微微持續出一陣小汗為佳,如果大汗淋漓,則反倒不妥。這種觀點,僅供參考。
本人現在每天運動量是明顯不足的,說白了也是懶惰造成的。因此,我沒有個人資料跟你比較。如果比較,我也是輸。
不過過完十五後,我本人也計劃增加運動量了,有機會再跟你比較。
-
16 # 玉紫嬌
每天日常走6千步+每週專門運動150分鐘以上。這樣的活動量最能保持健康。在家中洗衣服、做飯都包括在日常6千步內,跑步、跳舞、快走是專門運動。
日常6千步也等於以下活動:
走動著準備食物54分鐘
洗衣服81分鐘
站著抱孩子81分鐘
快走20分鐘
慢跑15分鐘
快跑10分鐘
6千步熱量消耗大約是90大卡。
150分鐘運動消耗的熱量:快走669大卡,慢跑919大卡,快跑1270大卡,腳踏車970大卡,跳舞(健身操)836大卡,爬樓梯903大卡,跳繩970大卡,游泳919大卡。
我們平時吃的一個100克的饅頭是223大卡,一碗200克的米飯是232大卡。
走路可以減少體重。走路是治療高血壓的最佳方式,每天6000步對降血脂有很大幫助,能提高脂蛋白脂酶的活性,加速脂質的運轉、分解和排洩。 走路也是降血糖的好方法,不但可以降低血糖,還能夠減輕患者服藥的劑量。
老年人或特殊人群,可以適當減少運動量。兒童每天戶外活動一小時最好。
-
17 # 天天聽健康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來看一下美國心臟病學會2018年年會報道的一項研究成果:絕經後的老年女性每週走步兩次,每次走45分鐘,相比於不走步者,心衰的風險下降20%-25%;快步走比隨意散步可降低26%-38%的心衰風險,慢跑並沒有顯示出比快走對心衰的風險有更多的下降。
根據這項研究的成果,如果按每秒2步的快走速度,45分鐘內可以走5400步,也就是說中老年女性每天走5400步就會對維護心臟功能起到積極的保護作用。
那麼,對於男性和年輕人來說,在身體狀況良好的情況下,可以適當增加快走的速度,比如每秒2.5-3步,45分鐘內將可以走6750-8100步,對身體即能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
有朋友可能會說,既然走路有這麼好的作用,多走步數不是對身體更有好處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因為走路健身不是簡單的數字疊加的過程,只有在身體承受範圍內才是安全健康的,否則可能帶來的是傷害而不是健康了。
比如人在靜息狀態下的心率是60-100次,進行有利於健康的有氧運動時心率是170-年齡,比如50歲的人,運動後的心率達到170-50=120次就比較合適,而且這種心率下的心臟負荷時間以45分鐘為宜,無論是超時及還是增加心率都會對心臟帶來負面影響。
此外,走路時人的膝關節所承受的壓力是體重的4倍,過長時間的承重將對膝關節帶來傷害,而膝關節就象是一件“消耗品”,消費過度將加快它報廢的速度和程序,所以不應當超時甚至無限制地去走路。
由此可見,每天走多少步就合適,並非走的越多就越好,根據個人的情況做一下簡單的計算,有計劃地去走路才能取得真正的保健效果。
-
18 # 八戒愛美妞
現在很多人都是用走路來鍛鍊身體。因為走路不但可以減肥。而且對身體也有好處。
但是。每個人承受的運動量不一樣。如果平時有運動習慣,每天一萬步兩萬步並不困難。但平時缺乏運動的人,突然一天內走上兩萬步,可能會對心血管系統和運動系統造成太大負擔。如果持續這麼做,可能出現關節、韌帶、骨骼損傷
。俗話說,飯後百步走。活到99。但是每天走多少步才能達到鍛鍊,又不傷身體的效果呢?據專家說,每天一口氣走6000步。
只要能長期堅持下來,您的健康就能有所改善。每天走路運動時把步伐邁開,把胳膊bai開,能堅持15到20分鐘,這樣的效果是比較好的。走路運動是一個長期的鍛鍊必須長期堅持下去你的體質才能有所改善。總而言之,運動最好的方法就是堅持走路。但是不能盲目的拼步數,在健康的基礎上,有意識的加快步伐加大步伐,擺開胳膊。將運動融入生活,增加熱量消耗。讓走路這顆長壽藥發揮到最大效果就行了。
-
19 # 方方玉府
謝謝邀請。每天走多少步好?這個問題應該是根據自已的身體健康情況而定,而不是說你每天走了多少步,你就能健康長壽。人的身體素質不問,工作環境不同,所以不能一概而論,從事腦力工作者,每天可色當多活動多走走步,放鬆下,換個思維方式,相當於休息一下,利於第二天更好的作。如果是體利勞動者,每天的工作量己經很累了,再讓他們去走多少步,那就相當於把他們應休息的時間也佔用了。幹了一天的活,誰還有力氣或者好的心情去走步呢?所以說,出去走步依個人感覺為益,自已原走多少步都行,不必聽信別人說三道四,太強度煅練未必是好事,走步也是這個理,不是嗎?
-
20 # 使用者羊倌
每天走多少步最好?我想說沒有標準答案,一與年嶺有關,二與體質有關,三與工作有關,總之因人而宜,我快走了近二十年了,剛開始為了減肥,血脂高,血壓高,經過快走堅持了五年後,身高171的我體重保持在70公斤以下,原來血壓110一160現在85一130而且在十年前就不吃降壓藥了,快走堅持5年體質有質的變化,堅持10年與5年有又質的提高,越走越輕鬆了,總之快走好處無窮,我剛開始走每天都是走5一6仟步,以後遂年增加,今年65歲了,每天早晚各走1萬多步,很輕鬆,走習慣了想少走都不行,當然也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按點吃,早睡早起。
回覆列表
每天堅持步行有益健康
適當步行對身體益處多
心血管 步行能增強心臟功能,使心臟跳動得慢而有力;增強血管彈性,對調節血壓有一定的輔助作用;加速人體血液迴圈,減少甘油三酯和膽固醇在動脈壁上的聚積以及血凝塊的形成,降低心肌梗死的發病率。
骨骼肌肉 適度步行能增強肌肉力量,強健下肢筋骨;運動引起關節壓力變化,能促進關節軟骨滑液的分泌,提高關節靈活性,預防和延緩退化性關節炎,保持關節健康。
體重控制 步行能消耗身體多餘的熱量,提高身體的新陳代謝水平,減少人體脂肪的積聚,保持身體適宜的體重。另外,步行在提高身體免疫力、減少疾病、預防和輔助治療慢性病方面均有一定的作用。
步數多少合適?
強身健體 美國運 動醫學學會給出了一個促進健康、提高體適能(體質)的最低推薦量範圍:5400步至7900步/天。身體虛弱的人每天步行5400步就可以達到增進 健康的目的,而對於身體狀況較好的人,則需要更多的步數,步行7900步就可以達到增進健康的目的。當然這個推薦量是有一定速度要求的,如果能以100步 /分鐘的速度步行就可以達到增進健康的目的,即步行運動要達到中等強度。
減肥 如果運動者的目的是透過步行運動來管理體重,達到減肥的目的,那就需要走更多的路。基於人群的研究顯示,男性運動者需要每天步行11000至12000步,女性需要8000至12000步。當然,這個步數也是以步速為100步/分鐘為前提。
步速多快合適?
不同的行走速度,走路的持續時間要求也不同。有以下三種選擇:第一,每天以中等速度 (100步/分鐘)至少累計行走30至60分鐘,每週至少達 到 150分鐘的運動量。第二,每天以較快速度(120步/分鐘左右)累計行走20至60分鐘,每週累計不少於75分鐘。第三,以上兩種速度交替進行中等和較 大強度相結合的步行運動,可以每天步行30分鐘來完成每天的步行,也可以分次累計一天的運動步數。但每次步行至少要持續10分鐘,才能達到健身的效果。
走路速度要根據自身的情況來做確定,循序漸進,切忌盲目加快。(摘自《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