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影視職員
-
2 # 藍天影視精剪
歷史上總共有四個武安君,分別是白起,李牧,項燕,蘇秦。
秦國名將白起數立戰功,秦封其為武安君為先。《史記正義》說他獲武安封號的原因是:“言能撫養軍士,戰必克,得百姓安集,故號武安。”
戰國時李牧數退攻趙秦軍,趙王謂“李牧為寡人的白起啊”,故趙惠王封李牧為趙武安君。
而南方楚國名將項燕亦為武安君,曾擊敗名將李信,大挫秦師,但生不逢時。
戰國時代的另一個武安君則是縱橫派代表人物蘇秦。蘇秦為合縱長,被趙肅侯封為武安君,之後出使六國,並佩六國相印,採用合縱策略使山東六國與秦國對峙。
在秦統一之後,就沒有這個稱號了。
他們四位的下場都不是很好,四大武安君都不得善終!。
白起天下無敵,最終自刎而死。
李牧橫掃匈奴,後因秦國賄賂大夫郭開所使用的離間計被趙王所殺。
項燕屢敗秦軍,後被王翦所敗,死在亂軍之中。
蘇秦為燕國去齊國做內應,五國伐秦,齊國同時討伐宋國,燕國大將樂毅帶領五國聯軍回伐齊國,齊國察覺蘇秦是燕國的奸細,所以蘇秦被刺殺,蘇秦死前獻策誅殺了刺客。
-
3 # 史爭朝夕
武安君歷史上一共有四位,分別是白起、項燕、李牧 、蘇秦。
白起白起是率先提出不以攻城掠地為目標,而是以殲敵有生力量作為主要目的。據梁啟超考證,整個戰國期間戰死之人為兩百萬人,而白起就佔二分之一,伊闕之戰消滅韓魏聯軍24萬;鄢郢之戰破楚國都城淹殺軍民數十萬;華陽之戰斬首救援南韓的趙魏聯軍15萬;陘城之戰斬首韓軍5萬;長平之戰斬首坑殺趙軍45萬。僅這五場戰役,白起消滅敵軍就已超過一百萬。
白起指揮過大小七十餘戰,未嘗一敗。是名副其實的戰神。
項燕項燕是在秦王嬴政時期唯一挫敗秦軍之人,秦王想打楚國便問老將王翦需要多少人馬,王翦答需要六十萬。又問年輕將領李信需要多少人馬,李信答只需要二十萬。李信率領兵馬攻打楚國,結果慘敗。後為老將王翦所敗。值得一提的是項燕有個有名的孫子叫項羽。
李牧戰國時期匈奴沒能侵擾中原,很大一部分原因靠的都是李牧。後來,李牧調回朝廷,連克秦軍。趙王謂“李牧為寡人的白起啊”,故趙惠王封李牧為趙武安君。
蘇秦身掛六國相印,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關。戰國時代的另一個武安君則是縱橫派代表人物蘇秦。被趙肅侯封為武安君,採用合縱策略使山東六國與秦國對峙。
蘇秦與張儀同出自鬼谷子門下,跟隨鬼谷子學習縱橫之術。學成後,外出遊歷多年,潦倒而歸。隨後刻苦攻讀《陰符》,一年後遊說列國,被燕文公賞識,出使趙國。蘇秦到趙國後,提出合縱六國以抗秦的戰略思想,並最終組建合縱聯盟,聯盟解散後,齊國攻打燕國,蘇秦說齊歸還燕國城池。後自燕至齊,從事反間活動,被齊國任為客卿,齊國眾大夫因爭寵派人刺殺,蘇秦死前獻策誅殺了刺客。
雖然歷史上有四位武安君,但一提起武安君人們首先想起的必然是白起,事實上,白起作為“殲滅戰”的鼻祖,在軍事上是有相當高的地位的。
-
4 # 黎顧百年
引言:武安君,古代封號名。武安者,以武功治世、威信安邦譽名。最早出自西周,歷朝歷代國之能安邦勝敵者均號"武安"。"君"是卿大夫的一種新爵號。
中國古代歷史上,被封為武安君的有四人,分別是戰國時,秦之白起,趙之李牧,楚之項燕,燕之蘇秦(蘇秦是在合縱之時被趙候封的武安君,但卻是為燕國作間諜而死,權且算作燕人)。這四個人都有安邦定國之大才,卻都不得善終。不能不讓人嘆息。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呢?
這幾位武安君在戰國時期發揮著自己的聰明才智,一次次的主導著戰爭的走向,不論是在服務於哪個諸侯國,都能讓此諸侯國在戰國那個頻繁動亂的年代發出耀眼的光芒,照在每個諸侯華人的心上,讓彼此震撼著,驚恐著。但是在這個諸侯的戰爭中影響最大的是哪一位武安君呢?
想要知道這個就要看看這幾位武安君在獲封的原因與結局。
第一位:武安君白起,獲封原因,言能撫養軍士,戰必克,得百姓安集。
結局,被秦王逼迫自刎而死。
第二位:武安君李牧,獲封原因,數退攻趙秦軍。
結局,秦使離間計,李牧被趙王殺。
第三位:武安君項燕,獲封原因,擊敗名將李信,大挫秦軍。
結局,被王翦打敗,死在亂軍之中。
第四位:武安君蘇秦,獲封原因,蘇秦為合縱派代表,遊說六國合縱伐秦,佩六國相印,被趙肅侯封為武安君。
結局,蘇秦為燕國去齊做間諜,誘使齊王滅宋,後燕國樂毅率五國伐齊,齊王知道是蘇秦之計,遂將蘇秦車裂。
從這幾位的獲封原因中不難看出,除了武安君白起是為了使百姓安集才得以封為武安君的。而李牧和項燕都是因為能夠抵抗外敵,保國家以安全才得以獲封武安君的,最與眾不同的以為就是蘇秦,是為了燕國,而去齊國做間諜,慫恿齊王滅宋,而遭燕國樂毅五國伐齊。要說這四位武安君最“名不副實”的就是蘇秦,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蘇秦是一個文人,而且是一個間諜,武安君是以武來安天下的,蘇秦卻是用智謀。要說誰的影響最大,我認為就是這個弱不禁風的文弱書生——蘇秦。
蘇秦是一個文弱書生,憑藉著自己的報恩之心為燕王潛伏齊國16年,使格局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這16年戰國各諸侯國都發生了變化,有的實力變得更強了,比如秦國;有的實力變得更弱了,比如南韓。就連看似與世無爭的燕國,也為了報國仇家很而負重前行,最終在蘇秦去齊國的16年後,促成了齊王滅宋,引起了列國的不滿,最後群起而攻之,甚至使得秦國為了東出減少阻力,也派兵伐齊,使齊國東方大國的地位不復存在。
蘇秦並不是完全為了燕昭王的知遇之恩,更是為了自己的一腔所學不被埋沒,也想著在這個亂世為百姓做點事,為天下安定做點事,這才有了這16年的隱忍勃發。
結語:以武安天下,雖是殘忍,卻是在戰國那個年代裡能夠最快的結束戰亂的唯一方法,蘇秦以文化武做了他能做的一切,這才是對戰國影響最大的武安君。 -
5 # 王建國HIST
武安君,以武安天下。代表人物有白起,李牧,蘇秦等
秦國名將白起數立戰功,秦封其為武安君為先。《史記正義》說他獲武安封號的原因是:“言能撫養軍士,戰必克,得百姓安集,故號武安。”白起打敗趙國的長平之戰,白起斬殺趙軍45萬,威名大振。
戰國時李牧數退攻趙秦軍,趙王謂“李牧為寡人的白起啊”,故趙惠王封李牧為趙武安君。
而南方楚國名將項燕被楚王贊為楚國的武安君,但無史料記載項燕受封為武安君,曾擊敗名將李信,大挫秦師,但生不逢時。
戰國時代的另一個武安君則是縱橫派代表人物蘇秦。蘇秦為合縱長,被趙肅侯封為武安君,之後出使六國,並佩六國相印,採用合縱策略使山東六國與秦國對峙。
-
6 # 朗風習習
“武安君”,是戰國時期爵位的一種,是“王”(即諸侯)所能封的最高等級爵位。 所謂武安者,以武功治世、威信安邦譽名,歷朝歷代國之能安邦勝敵者均號“武安”。
武安君最早出自西周,當然,戰國時代出現的“西周”並不是那個滅亡於公元前771年的西周王朝,而是西周國。
公元前367年周王室內亂,京畿之內分出東周、西周二侯國。兩國以伊洛河交匯處為界,西屬西周都王城,東屬東周都鞏,經東西周一分,天子周郝王失去了養生地,孤居成周城,經濟依賴於西周。西周後被秦國滅亡。
戰國時期,盛行的封君制是春秋時期分封卿大夫的繼續。“君”即是卿大夫的一種新爵號。在《儀禮·喪服》中記有:“君,至尊也。”鄭玄注:“天子、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
戰國時,天子逐漸失去權威,各諸侯紛紛自封為“王”,在“王”之下,分封的最高等級的爵位就是“君”。“君”的爵位不過在秦之後便廢止了,但在北韓繼續延續使用。 大家比較熟知的“君”中有“平原君”,“信陵君”等,北韓的如“大院君”。
歷史上,被封為武安君的共四人:白起、李牧、項燕、蘇秦。
在這四位武安君中,其中影響最大的是白起和李牧。
白起,是秦國名將,數立戰功,是史上最先被秦王封為“武安君”的一位。據《史記正義》說他獲武安封號的原因是:“言能撫養軍士,戰必克,得百姓安集,故號武安。”
白起一生指揮過許多重要戰役,平生大小70餘戰,沒有敗績,被後人稱為“戰神”。
其中,伊闕之戰,殲滅韓魏24萬聯軍,徹底掃平秦軍東進之路;伐楚之戰,大破楚軍,攻入郢都,迫使楚國遷都,楚國從此一蹶不振;長平之戰,一舉殲滅趙軍45萬人,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敵戰先例。
白起是戰爭史上運用圍殲戰術作戰的無與倫比的統帥。也是中國戰爭史上很善於打殲滅戰的軍事統帥之一。
可最終由於功高震主,得罪應侯,被接連貶官。公元前257年,白起被秦昭襄王賜死於杜郵。
後唐肅宗將白起等歷史上十位武功卓著的名將供奉於武成王廟內,被稱為武廟十哲,“秦武安君白起”便是其中之一,而與他同時代被列入“十哲”的只有吳起和樂毅。
李牧,是趙國柏仁(今河北省邢臺市隆堯縣)人,戰國時期的趙國名將、軍事家,與白起、王翦、廉頗並稱“戰國四大名將”。李牧是戰國末年東方六國最傑出的將領在士兵和人民群眾之中,有著崇高的威望。他在一系列的作戰當中,屢次重創敵軍而未失敗,顯示了他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
尤其是“趙破匈奴之戰”和“肥之戰”,前者是中國戰爭史中以步兵大兵團全殲騎兵大兵團的典型戰例,後者則是圍殲戰的範例。
因此,戰國時李牧數退攻趙秦軍,趙王謂“李牧為寡人的白起啊”,故趙惠王封李牧為“武安君”。
戰國末期,李牧可以說是趙國賴以支撐危局的唯一良將,素有“李牧死,趙國亡”之稱。
然而,公元前229年,趙王中了秦國的離間計,聽信了讒言,奪取了李牧的兵權,不久後便將李牧殺害。李牧被害,使趙國自毀長城,令後人無不扼腕嘆恨。
項燕,戰國末年楚國名將;蘇秦,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外交家和謀略家。楚國名將項燕雖被楚王贊為楚國的武安君,但並沒有史料記載項燕受封為武安君。但項燕雖屢敗秦軍,但後來也被秦國名將王翦所敗,死在亂軍之中。
蘇秦是縱橫派代表人物,被趙肅侯封為武安君,之後便出使六國,佩戴六國相印,採用合縱策略使山東六國與秦國對峙。
由於蘇秦為燕國去齊國做內應,被齊國察覺,所以被刺殺,但蘇秦在死前獻策也誅殺了刺客。
戰國時代,是繼春秋後一個大變革時代,是各諸侯國爭鬥最激烈的時代。由於戰亂頻繁,最終,四位武安君成為了各諸侯王爭霸的犧牲品,但他們的事蹟卻一直為後人所津津樂道。
-
7 # 寂靜漫談
武安君,古代封號名。武安者,以武功治世、威信安邦譽名。最早出自西周,歷朝歷代國之能安邦勝敵者均號“武安”。“君”是卿大夫的一種新爵號。歷史上總共有四個武安君,分別是白起,李牧,項燕,蘇秦。
一、白起 秦國名將白起數立戰功,秦封其為武安君為先。《史記正義》說他獲武安封號的原因是:“言能撫養軍士,戰必克,得百姓安集,故號武安。”白起善於用兵,與來自楚國的秦宣太后異父同母的長弟-穰侯魏冉的關係很好。白起在秦昭王時征戰六國,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曾在伊闋之戰大破魏韓聯軍,攻陷楚國國都郢城,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功勳赫赫。白起擔任秦國將領30多年,攻城70餘座,殲滅近百萬敵軍,被封為武安君。
白起是繼中國歷史上自孫武、吳起之後又一個傑出的軍事家、統帥,《千字文》將他與廉頗、李牧、王翦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首。
二、李牧
戰國時李牧數退攻趙秦軍,趙王謂“李牧為寡人的白起啊”,故趙惠王封李牧為趙與白起、王翦、廉頗並稱“戰國四大名將”。戰國末期,李牧是趙國賴以支撐危局的唯一良將,素有“李牧死,趙國亡”之稱。
李牧生平事蹟大致可劃分為兩個階段,先是在趙國北部邊境,抗擊匈奴;後以抵禦秦國為主,因在宜安之戰重創秦軍,得到武安君的封號。公元前229年,趙王遷中了秦國的離間計,聽信讒言奪取了李牧的兵權,不久後將李牧殺害。
李牧是戰國末年東方六國最傑出的將領。深得士兵和人民的愛戴,有著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戰中,他屢次重創敵軍而未嘗敗,顯示了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尤其是趙破匈奴之戰和肥之戰,前者是中國戰爭史中以步兵大兵團全殲騎兵大兵團的典型戰例,後者則是圍殲戰的範例。他的無辜被害,使趙國自毀長城,令後人無不扼腕嘆恨。
三、項燕
南方楚國名將項燕亦為武安君,曾擊敗名將李信,大挫秦師,但生不逢時。世代為楚國將領,受封於項,後用為姓氏。率軍大敗了秦將李信。公元前224年,秦王嬴政傾國兵力,以王翦為將帥,率軍六十萬大舉攻楚國,攻取楚國陳縣以南至平輿縣之間的地域。楚國危亡在即,傾國兵力迎擊秦軍,以項燕為主將,準備決一死戰。王翦因勢利導,採取堅壁固守的方針,避其鋒芒。楚軍多次挑戰,秦軍始終不出,兩軍相持日久。楚軍以為秦軍將長期駐守新佔領土,於是撤軍東歸。王翦伺機起兵追擊,令勇壯軍士為先鋒,突襲楚軍。楚軍猝不及防,倉促應戰,結果大敗。項燕在兵敗之下自殺。秦軍乘勝攻佔了楚國大片地域。
四、蘇秦
戰國時代的另一個武安君則是縱橫派代表人物蘇秦。蘇秦為合縱長,被趙肅侯封為武安君,之後出使六國,並佩六國相印,採用合縱策略使山東六國與秦國對峙。蘇秦與張儀同出自鬼谷子門下,跟隨鬼谷子學習縱橫之術。學成後,外出遊歷多年,潦倒而歸。隨後刻苦攻讀《陰符》,一年後遊說列國,被燕文公賞識,出使趙國。蘇秦到趙國後,提出合縱六國以抗秦的戰略思想,並最終組建合縱聯盟,任“從約長”,兼佩六國相印,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關。聯盟解散後,齊國攻打燕國,蘇秦說齊歸還燕國城池。後自燕至齊,從事反間活動,被齊國任為客卿,齊國眾大夫因爭寵派人刺殺,蘇秦死前獻策誅殺了刺客。
寂靜認為,既然四人都被授予武安君封號,那麼他們一定在當時有名符其實的功績,正如武安者,以武功治世、威信安邦譽名。四人一定各有各自的功績,各有各自的影響力,如果一定非要分出誰的影響力更大,那麼就只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
8 # 一鍋煮了
武安君是戰國時期盛行的一個爵位封號,所謂的武安,是指以武功治世、威信安邦譽名。從字面意思就能猜到,這個爵位封號是封給那些能安邦勝敵的武將能臣的,也可以說,武安君是當時作為一個武將能臣所能贏得的最高封爵。
歷史上有明確記載被封為武安君的總共有三人,分別是白起,李牧,蘇秦。這三個人都是在中國乃至世界政治、戰爭史上響噹噹的人物。
白起
白起是秦國的大將,輔佐秦昭王,屢立戰功。伊闕之戰,大破魏韓聯軍;伐楚之戰,攻陷楚都郢城。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坑殺趙軍降卒40萬,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敵戰先例,奠定了自己被後世尊為一代名將的基礎 ,據後人考證,整個戰國期間共戰死兩百萬人,白起直接參與的就佔據二分之一。《正義》說他獲武安封號的原因是:“言能撫養軍士,戰必克,得百姓安集,故號武安。”
李牧
李牧是趙國的大將,他最初是在趙國北部邊境,抗擊匈奴;後來被趙惠王委以抵禦秦國的重任 ,因在宜安之戰重創秦軍,得到武安君的封號。戰國末期,李牧是趙國賴以支撐危局的唯一良將,素有“李牧死,趙國亡”之稱。
蘇秦
蘇秦是戰國時代縱橫派代表人物,鬼谷子門生。蘇秦提出“合縱”六國以抗秦的戰略思想,並最終組建合縱聯盟,任“從約長”,兼佩六國相印,合縱六國之後,返回趙國,被趙肅侯封為武安君,合縱聯盟的成立,使秦國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關。
能受封武安君封號就說明他們都擁有治世安邦的才能和功績,從三位武安君所取得的成就來看,白起和蘇秦的功績相對更大一點。
白起擔任秦軍主將30多年,攻城70餘座,未嘗敗績,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因為在戰爭中所取得的傲人戰績,也被人成為“戰神”。
而蘇秦用合縱的奇謀,聯絡六國,成立聯盟,使得秦國多年不敢進犯六國,以不戰而屈人之兵,功績斐然,可惜最終合縱聯盟解散。
所以,如果要評出誰的影響最大,白起當仁不讓的排名第一,然後,蘇秦第二,李牧次之。
-
9 # 雪花落心扉
歷史上“武安君”共四個, 皆曠世逆天之人, 卻都慘遭橫死!
武安君是古代的一種封號,是以武功治世、威信安邦譽名。最早出自西周,歷朝歷代國之能安邦勝敵者均號“武安”。
在戰國時期,能夠榮獲“武安君”封號的共有四人,其中有兩人被後人列入“戰國四大名將”,另外兩人也絲毫不俗,但是這四人的結局都是一樣,慘遭橫死。
第一個武安君——蘇秦
-
10 # 戰鬥大黃蜂
武安者,以武功治世、威信安邦譽名!最早出自西周,歷朝歷代國之能安邦勝敵者均號“武安”,武安君亦如此,戰國時期盛行的封君制是春秋時期分封卿大夫的繼續。“君”是卿大夫的一種新爵號。《儀禮?喪服》篇講:“君,至尊也。”鄭玄注:“天子、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唐賈公彥又疏道:“以其有地則有臣故也。”這裡指出了稱君的兩個條件,一是據有土地;二是屬有臣子。 白起數立戰功,秦封其為武安君為先。《正義》說他獲武安封號的原因是:“言能撫養軍士,戰必克,得百姓安集,故號武安。” 戰國時李牧數退攻趙秦軍,趙王謂“李牧為寡人的白起啊”,故趙惠王封李牧為趙武安君。 而南方楚國名將項燕亦為武安君,曾擊敗名將李信,大挫秦師,但生不逢時。 戰國時代的另一個武安君則是縱橫派代表人物蘇秦。蘇秦為合縱長,並佩六國相印。回到趙國後,趙王封他為武安君
另外還有白起和項燕,我覺李牧的影響最大
-
11 # 聰明的小龍女
古代歷史上共有四位武安君,都影響巨大又同結局悲慘無一善終,功勳卓著卻遭橫死。第一位:戰國時身掛六國相印的政治謀略大家蘇秦,被齊國大臣因爭寵派刺客暗殺而死。第二位:秦國名將一代“殺神"白起因功高震主被秦昭王賜劍自刎。第三位:趙國後期猛將、也是戰國四大名將之首李牧慘遭奸臣郭開陷害、被昏君趙王遷設下毒計冤殺于軍中。第四位:戰國時楚國末期名將項燕、名將項梁之父、西楚霸王項羽祖父,可惜楚國後為秦軍攻破,他也戰死沙場以身殉楚。
-
12 # LHC否極泰來
戰國時李牧數退攻趙秦軍,趙王謂“李牧為寡人的白起啊”,故趙惠王封李牧為趙武安君。
戰國時代的另一個武安君則是縱橫派代表人物蘇秦。蘇秦為合縱長,被趙肅侯封為武安君,之後出使六國,並佩六國相印,採用合縱策略使山東六國與秦國對峙。 秦國名將白起數立戰功,秦封其為武安君為先。《史記正義》說他獲武安封號的原因是:“言能撫養軍士,戰必克,得百姓安集,故號武安。” 而南方楚國名將項燕亦為武安君,曾擊敗名將李信,大挫秦師,但生不逢時。
印象最大的是佩六國相印的蘇秦,縱橫與六國之間。
回覆列表
武安君者,以武功治世、威信安邦譽名!最早出自西周,歷朝歷代國之能安邦勝敵者均號“武安”,武安君亦如此,戰國時期盛行的封君制是春秋時期分封卿大夫的繼續。“君”是卿大夫的一種新爵號。武安君——白起
白起數立戰功,秦封其為武安君為先。《正義》說他獲武安封號的原因是:“言能撫養軍士,戰必克,得百姓安集,故號武安。”
白起指揮許多重要戰役,平生大小70餘戰,沒有敗績。伊闕之戰殲滅韓魏24萬聯軍,徹底掃平秦軍東進之路。大破楚軍,攻入郢都,迫使楚國遷都,楚國從此一蹶不振。長平一戰一舉殲滅趙軍45萬人,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敵戰先例,奠定了自己被後世尊為一代名將的基礎 。據梁啟超考證,整個戰國期間共戰死兩百萬人,白起據二分之一。
作戰指揮藝術,代表了戰國時期戰爭發展的水平。白起用兵善於分析敵我形勢,然後採取正確的戰略、戰術,對敵人發起毀滅性的進攻。如伊闕之戰中集中兵力,各個擊破;鄢郢之戰中的掏心戰術,並附以水攻;華陽之戰長途奔襲。長平之戰以佯敗誘敵,使其脫離既設陣地,爾後分割包圍戰術,全殲敵軍。
武安君——李牧
戰國時李牧數退攻趙秦軍,趙王謂“李牧為寡人的白起啊”,故趙惠王封李牧為趙武安君。
安君李牧是戰國末年東方六國最傑出的將領之一。深得士兵和人民的愛戴,有著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戰中,他屢次重創敵軍而未嘗敗,顯示了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尤其是破匈奴之戰和肥之戰,前者是中國戰爭史中以步兵大兵團全殲騎兵大兵團的典型戰例,後者則是圍殲戰的範例。他的無辜被害,使趙國自毀長城,也使後人扼腕嘆恨。
武安君——項燕
楚國名將項燕亦為武安君,曾擊敗名將李信,大挫秦師,但生不逢時。
公元前224年,秦王傾全國兵力,以王翦為將,率六十萬大軍大舉攻楚,楚國危亡在即。王翦攻取楚國陳以南至平輿之間的地域。楚國則傾一國兵力迎擊秦軍,以項燕為將,準備與秦軍決一死戰。王翦因勢而變,採取堅壁固守的方針,避其鋒芒。楚軍多次挑戰,秦軍始終不出。兩軍相持日久,楚軍以為秦軍將長期駐守新佔領土,於是撤軍東歸。王翦伺機起兵追擊,令勇壯軍士為先鋒,突襲楚軍。楚軍猝不及防,倉促應戰,結果大敗,項燕在兵敗之下自殺。秦軍乘勝攻佔了楚國大片地域。
武安君——蘇秦
戰國時代的另一個武安君則是縱橫派代表人物蘇秦。蘇秦為合縱長,被趙肅侯封為武安君,之後出使六國,並佩六國相印,採用合縱策略使山東六國與秦國對峙。
蘇秦與張儀同出自鬼谷子門下,跟隨鬼谷子學習縱橫之術。學成後,外出遊歷多年,潦倒而歸。隨後刻苦攻讀《陰符》,一年後遊說列國,被燕文公賞識,出使趙國。蘇秦到趙國後,提出合縱六國以抗秦的戰略思想,並最終組建合縱聯盟,任“從約長”,兼佩六國相印,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關。聯盟解散後,齊國攻打燕國,蘇秦說齊歸還燕國城池。後自燕至齊,從事反間活動,被齊國任為客卿,齊國眾大夫因爭寵派人刺殺,蘇秦死前獻策誅殺了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