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多多木
-
2 # 蛋蛋李先生
雖然小龍蝦到了冬天之後也會不想吃東西,但是在養殖的時候也需要放一些飼料。小龍蝦可以吃水面上面漂浮的一些東西,但是不一定能滿足它的需求。所以要根據小龍蝦的情況來給小龍蝦適當的餵食,可以放一些飼料或者是粉料。這樣就可以滿足小龍蝦在生長的時候對養分的一些需求,雖然冬天吃的相對來說很少,但是也可以適當的讓水的肥力更高一些,這樣小龍蝦就會生長得更好一點。
如果天冷,要時刻的觀察水裡的情況,尤其是在晚上的時候,這個時候對環境的要求比較嚴格。在這個時候一定要讓水的溫度保持在一定的狀態下,如果水溫不好,那麼對小龍蝦的出苗都是有很大影響的。所以在冬天的這段時間,一定要時刻的觀察池塘裡面的情況,這樣就可以及時的發現問題,讓小龍蝦的幼苗成活得更多一些,保證產量更高一點。
-
3 # 農村欣兒520
小龍蝦適應性極廣,具有較廣的適宜生長溫度,在水溫為10-30℃時均可正常生長髮育。亦能耐高溫嚴寒,可耐受40℃以上的高溫,也可在氣溫為-14℃以下的情況下安然越冬。克氏螯蝦生長迅速,在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餌料供應情況下,經2個多月的養殖,即可達到性成熟,並達到商品蝦規格,一般雄蝦生長快於雌蝦,商品蝦規格也較雌蝦大。同許多甲殼類動物一樣,克氏螯蝦的生長也伴隨著蛻殼,蛻殼時,一般尋找隱蔽物,如水草叢中或植物葉片下。蛻殼後最大體重增加量可達95%,一般蛻殼11次即可達到性成熟,性成熟個體可以繼續蛻皮生長。其壽命不長,約為1年。但在食物缺乏、溫度較低和比較乾旱的情況下,壽命最多可達2-3年。
-
4 # 鄉村小忠
小龍蝦適應性極廣,具有較廣的適宜生長溫度,在水溫為10-30℃時均可正常生長髮育。亦能耐高溫嚴寒,可耐受40℃以上的高溫,也可在氣溫為-14℃以下的情況下安然越冬。克氏螯蝦生長迅速,在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餌料供應情況下,經2個多月的養殖,即可達到性成熟,並達到商品蝦規格,一般雄蝦生長快於雌蝦,商品蝦規格也較雌蝦大。同許多甲殼類動物一樣,克氏螯蝦的生長也伴隨著蛻殼,蛻殼時,一般尋找隱蔽物,如水草叢中或植物葉片下。蛻殼後最大體重增加量可達95%,一般蛻殼11次即可達到性成熟,性成熟個體可以繼續蛻皮生長。其壽命不長,約為1年。但在食物缺乏、溫度較低和比較乾旱的情況下,壽命最多可達2-3年。
-
5 # 農人之創
(下雪對養殖小龍蝦有影響嗎?)一下為你解答。
隨著天氣的轉冷,小龍蝦開始了它的洞穴越冬生活。這時期的生長比較緩慢。這時候要做的就是對小龍蝦加強管理,越冬時節提升小龍蝦的成活率以及經濟效益。越冬池選擇面積3畝-5畝,坡比1:2.5~3。背風向陽,水源充足、無汙染,水深1.5米以上。放蝦前排乾池水,用生石灰徹底消毒。放蝦前7-10天注水施肥,每畝施腐熟的畜糞肥100-150kg,培育浮游生物。移植水生植物池中移栽水葫蘆、水花生、馬萊眼子菜等水生植物,覆蓋率達40%以上,佈局要均勻。水草可吸收池中過量的肥分,透過光合作用,防止池水缺氧,同時水草多可滋生水生昆蟲,補充小龍蝦動物蛋白。
日常管理:
(1)適時投餌。
越冬前多喂些動物飼料,增強體質,提高冬季成活率。越冬期間,龍蝦不覓食,但天氣晴暖時,龍蝦離開洞穴,少量覓食,可以適時投餵小雜魚蝦,螺蚌肉,動物內臟等動物性餌料,補充體內營養。
(2)調好水質。
越冬期間,池中要保持水位1.5米以上,以維持池水水溫。水位過淺,要適時補水,防止龍蝦凍傷凍死;水質過肥,適時換水,保持水體溶氧在4kg/升以上,透明度在40釐米以上,防止小龍蝦缺氧窒息死亡。
(3)定期巡池。
每天巡池2次,發現異常及時採取對策。越冬期間每10天-15天,每畝生石灰20千克全池潑灑,消毒水體,補充鈣質,預防疾病。
冬季要防治小龍蝦的凍傷病,因小龍蝦屬變溫動物,在水溫低於4度時,會被凍傷或凍死。小龍蝦凍傷時,腹部肌肉出現白斑,隨著病情的加重白斑也由小變大,最後擴充套件到整個軀體。病初時,小龍蝦平臥在淺水層草叢裡;嚴重時,出現麻痺、僵直等症狀。做好防寒防凍工作,特別是初冬,當自然水溫下降到10度時,應將池水加到位。秋冬季,注意投餵脂肪性飼料,如豆餅、花生餅等,增加小龍蝦的抗病害能力。越冬期間,可在池中投餵有機肥料或稻草,提高水溫。蝦苗放養後期,可用魚藤精對危害小龍蝦的魚類進行清除,建好防護網。
下雪天小龍蝦能不能養殖?最好是不要養,低於4度,小龍蝦就會被凍死,如果非要養只有做好保暖措施,不過相對成本比較高,這樣做得不償失!
小龍蝦養殖戶如何應對連續陰雨天
異常雨水偏多,給水產養殖業的養戶們帶來了各種各樣的影響,有的出現環境變化而應激死亡,有的出現了浮頭泛塘,有的想要衝大規格,但是吃食不好。氣象部門預計雨水還會持續一段時間。養殖戶應當如何防範呢?
俗話說:“養蝦先養水”。認真做好水質調節是養好龍蝦的基本要求。連續的陰雨天或突降暴雨,使池塘水質發生較大的變化,會導致養殖動物體內滲透壓等生理功能失衡,免疫力下降,而水質的惡化,將進一步誘發蝦蟹的各種疾病。江蘇金大地飼料有限公司的養殖專家支招:
1、早上投餵時間提前2小時。例:平時早上投料7:00---8:00。連續陰雨天氣,可以在13:00-15:00投餵。
2、堅持巡塘,加強水質監測,每天早、中、晚巡塘三次,巡塘時,還應密切觀察池塘水質變化,必要時取水樣送檢。
3、有條件的開足增氧機,確保水中溶氧充足,必要時全池潑灑化學增氧劑,確保水中溶解氧充足,特別是在蝦蟹患病或蝦、蟹蛻殼時,應24小時開啟增氧機,並及時投放粒粒氧。
4、生石灰調節池水pH,雨後池塘一般pH值都較低,要及時測定池水的pH值,根據水體pH情況,每畝可以使用生石灰5~10千克,和水後全池潑灑,使池水pH值保持在7.8~8.8之間。
5、觀察進水口,及時預防含有有毒農藥的水進入蝦塘,及時處理。天氣一旦好轉,就需要及時肥水,補充池塘中藻類。利用光合作用增加水中溶氧。
6、調整飼料投餵,提高龍蝦免疫力,長期的連綿陰雨或大風暴雨後,龍蝦的體質都較弱,攝食下降,免疫能力差,不僅要適當減少飼料投餵量,還需在飼料中拌入免疫多糖、Vc、乳酸菌等,提高龍蝦免疫力,減少應激反應。
此外,儘量選擇投餵優質的配合飼料,如江蘇金大地配合飼料,營養全面,全熟化更利於蝦蟹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且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減輕了蝦蟹的肝胰臟消化負擔,減少了應激傷害,增強了抗病能力。
7、及時潑灑抗應激藥物,減少應激反應,如遇連續降雨時間過長,可利用中途天氣較好時再潑灑一次抗應激藥物。
-
6 # 果然不同DH
小龍蝦適應性極廣,具有較廣的適宜生長溫度,在水溫為10-30℃時均可正常生長髮育。亦能耐高溫嚴寒,可耐受40℃以上的高溫,也可在氣溫為-14℃以下的情況下安然越冬。克氏螯蝦生長迅速,在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餌料供應情況下,經2個多月的養殖,即可達到性成熟,並達到商品蝦規格,一般雄蝦生長快於雌蝦,商品蝦規格也較雌蝦大。同許多甲殼類動物一樣,克氏螯蝦的生長也伴隨著蛻殼,蛻殼時,一般尋找隱蔽物,如水草叢中或植物葉片下。蛻殼後最大體重增加量可達95%,一般蛻殼11次即可達到性成熟,性成熟個體可以繼續蛻皮生長。其壽命不長,約為1年。但在食物缺乏、溫度較低和比較乾旱的情況下,壽命最多可達2-3年
-
7 # 小喻生活Vlog
隨著天氣的轉冷,小龍蝦開始了它的洞穴越冬生活。這時期的生長比較緩慢。這時候要做的就是對小龍蝦加強管理,越冬時節提升小龍蝦的成活率以及經濟效益。越冬池選擇面積3畝-5畝,坡比1:2.5~3。背風向陽,水源充足、無汙染,水深1.5米以上。放蝦前排乾池水,用生石灰徹底消毒。放蝦前7-10天注水施肥,每畝施腐熟的畜糞肥100-150kg,培育浮游生物。移植水生植物池中移栽水葫蘆、水花生、馬萊眼子菜等水生植物,覆蓋率達40%以上,佈局要均勻。水草可吸收池中過量的肥分,透過光合作用,防止池水缺氧,同時水草多可滋生水生昆蟲,補充小龍蝦動物蛋白。
下雪天小龍蝦能不能養殖
日常管理:
(1)適時投餌。
越冬前多喂些動物飼料,增強體質,提高冬季成活率。越冬期間,龍蝦不覓食,但天氣晴暖時,龍蝦離開洞穴,少量覓食,可以適時投餵小雜魚蝦,螺蚌肉,動物內臟等動物性餌料,補充體內營養。
(2)調好水質。
越冬期間,池中要保持水位1.5米以上,以維持池水水溫。水位過淺,要適時補水,防止龍蝦凍傷凍死;水質過肥,適時換水,保持水體溶氧在4kg/升以上,透明度在40釐米以上,防止小龍蝦缺氧窒息死亡。
(3)定期巡池。
每天巡池2次,發現異常及時採取對策。越冬期間每10天-15天,每畝生石灰20千克全池潑灑,消毒水體,補充鈣質,預防疾病。
冬季要防治小龍蝦的凍傷病,因小龍蝦屬變溫動物,在水溫低於4度時,會被凍傷或凍死。小龍蝦凍傷時,腹部肌肉出現白斑,隨著病情的加重白斑也由小變大,最後擴充套件到整個軀體。病初時,小龍蝦平臥在淺水層草叢裡;嚴重時,出現麻痺、僵直等症狀。做好防寒防凍工作,特別是初冬,當自然水溫下降到10度時,應將池水加到位。秋冬季,注意投餵脂肪性飼料,如豆餅、花生餅等,增加小龍蝦的抗病害能力。越冬期間,可在池中投餵有機肥料或稻草,提高水溫。蝦苗放養後期,可用魚藤精對危害小龍蝦的魚類進行清除,建好防護網。
下雪天小龍蝦能不能養殖?最好是不要養,低於4度,小龍蝦就會被凍死,如果非要養只有做好保暖措施,不過相對成本比較高,這樣做得不償失!
小龍蝦養殖戶如何應對連續陰雨天
異常雨水偏多,給水產養殖業的養戶們帶來了各種各樣的影響,有的出現環境變化而應激死亡,有的出現了浮頭泛塘,有的想要衝大規格,但是吃食不好。氣象部門預計雨水還會持續一段時間。養殖戶應當如何防範呢?
俗話說:“養蝦先養水”。認真做好水質調節是養好龍蝦的基本要求。連續的陰雨天或突降暴雨,使池塘水質發生較大的變化,會導致養殖動物體內滲透壓等生理功能失衡,免疫力下降,而水質的惡化,將進一步誘發蝦蟹的各種疾病。江蘇金大地飼料有限公司的養殖專家支招:
1、早上投餵時間提前2小時。例:平時早上投料7:00---8:00。連續陰雨天氣,可以在13:00-15:00投餵。
2、堅持巡塘,加強水質監測,每天早、中、晚巡塘三次,巡塘時,還應密切觀察池塘水質變化,必要時取水樣送檢。
3、有條件的開足增氧機,確保水中溶氧充足,必要時全池潑灑化學增氧劑,確保水中溶解氧充足,特別是在蝦蟹患病或蝦、蟹蛻殼時,應24小時開啟增氧機,並及時投放粒粒氧。
4、生石灰調節池水pH,雨後池塘一般pH值都較低,要及時測定池水的pH值,根據水體pH情況,每畝可以使用生石灰5~10千克,和水後全池潑灑,使池水pH值保持在7.8~8.8之間。
5、觀察進水口,及時預防含有有毒農藥的水進入蝦塘,及時處理。天氣一旦好轉,就需要及時肥水,補充池塘中藻類。利用光合作用增加水中溶氧。
6、調整飼料投餵,提高龍蝦免疫力,長期的連綿陰雨或大風暴雨後,龍蝦的體質都較弱,攝食下降,免疫能力差,不僅要適當減少飼料投餵量,還需在飼料中拌入免疫多糖、Vc、乳酸菌等,提高龍蝦免疫力,減少應激反應。
此外,儘量選擇投餵優質的配合飼料,如江蘇金大地配合飼料,營養全面,全熟化更利於蝦蟹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且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減輕了蝦蟹的肝胰臟消化負擔,減少了應激傷害,增強了抗病能力。
7、及時潑灑抗應激藥物,減少應激反應,如遇連續降雨時間過長,可利用中途天氣較好時再潑灑一次抗應激藥物。
-
8 # 天麻姐求關注
下雪天小龍蝦能不能養殖?最好是不要養,低於4度,小龍蝦就會被凍死,如果非要養只有做好保暖措施,不過相對成本比較高,這樣做得不償失!
-
9 # 橙主阿金
我是阿金,在洞庭湖區域養殖小龍蝦,這邊幾乎每年都會下雪,下雪對於小龍蝦養殖來說,影響不大。
冬天下雪,小龍蝦會不會被凍死?一般不會的。①對於小龍蝦養殖來說,長江流域下雪很正常。小龍蝦其實並不怕下雪,雪下得再大,小龍蝦依舊在洞裡藏著,或者在水底藏著,不會在乎下不下雪,也不在乎下多大的雪。
②可能大家在乎的是冬天下雪天氣冷,擔心小龍蝦被凍死。這個擔心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冬天不管怎麼下雪,水裡的溫度都不可能降到0度以下,水越深,水底的溫度越高,龍蝦洞裡的溫度比水的溫度可能更高。
冬天下雪要怎麼樣,才能降低對小龍蝦的影響呢?①在冷空氣來臨之前半個月,溫度還比較高的時候,適當的投餵一些食物。讓小龍蝦吃飽吃好,即便小龍蝦吃得很少,只要它們吃了,對過冬都是有好處的。
②提前給半個月小龍蝦塘加水,當然水位越高越好。水位高,水底的溫度比水面的溫度會高,水體越大,池塘的溫度越均衡,大冬天的池塘,也可以撈到活蹦亂跳的小龍蝦。
③如果池塘的水位很低,明明知道要下雪了,這個時候最好不要加水。不要隨意改變池塘的水位,使洞裡面的小龍蝦爬出來,造成不必要的死亡。冬天的水位對小龍蝦的影響是很大的,小龍蝦已經找好了合適的環境,如果突然改變小龍蝦生存的環境,小龍蝦反倒不適應。
④池塘裡水位合適,有一定的水草,透明度低,這種情況下,下雪天池水的溫度會比一般的高一點,甚至還會有小龍蝦在池塘裡面活動,覓食。
冬天下雪結冰,小龍蝦塘不能做什麼?①如果池塘被冰雪覆蓋,不要擔心小龍蝦會被冰蓋悶死,不要把池塘的冰突然敲很大的洞,這樣反倒不利於水體的溫度保持。
②下雪結冰,不要減掉池塘裡的水,也不要增加池塘裡面的水,要保持水位穩定。
-
10 # 吃喝玩樂遊永固
隨著天氣的轉冷,小龍蝦開始了它的洞穴越冬生活。這時期的生長比較緩慢。這時候要做的就是對小龍蝦加強管理,越冬時節提升小龍蝦的成活率以及經濟效益。越冬池選擇面積3畝-5畝,坡比1:2.5~3。背風向陽,水源充足、無汙染,水深1.5米以上。放蝦前排乾池水,用生石灰徹底消毒。放蝦前7-10天注水施肥,每畝施腐熟的畜糞肥100-150kg,培育浮游生物。移植水生植物池中移栽水葫蘆、水花生、馬萊眼子菜等水生植物,覆蓋率達40%以上,佈局要均勻。水草可吸收池中過量的肥分,透過光合作用,防止池水缺氧,同時水草多可滋生水生昆蟲,補充小龍蝦動物蛋白。
日常管理:
(1)適時投餌。
越冬前多喂些動物飼料,增強體質,提高冬季成活率。越冬期間,龍蝦不覓食,但天氣晴暖時,龍蝦離開洞穴,少量覓食,可以適時投餵小雜魚蝦,螺蚌肉,動物內臟等動物性餌料,補充體內營養。
(2)調好水質。
越冬期間,池中要保持水位1.5米以上,以維持池水水溫。水位過淺,要適時補水,防止龍蝦凍傷凍死;水質過肥,適時換水,保持水體溶氧在4kg/升以上,透明度在40釐米以上,防止小龍蝦缺氧窒息死亡。
(3)定期巡池。
每天巡池2次,發現異常及時採取對策。越冬期間每10天-15天,每畝生石灰20千克全池潑灑,消毒水體,補充鈣質,預防疾病。
冬季要防治小龍蝦的凍傷病,因小龍蝦屬變溫動物,在水溫低於4度時,會被凍傷或凍死。小龍蝦凍傷時,腹部肌肉出現白斑,隨著病情的加重白斑也由小變大,最後擴充套件到整個軀體。病初時,小龍蝦平臥在淺水層草叢裡;嚴重時,出現麻痺、僵直等症狀。做好防寒防凍工作,特別是初冬,當自然水溫下降到10度時,應將池水加到位。秋冬季,注意投餵脂肪性飼料,如豆餅、花生餅等,增加小龍蝦的抗病害能力。越冬期間,可在池中投餵有機肥料或稻草,提高水溫。蝦苗放養後期,可用魚藤精對危害小龍蝦的魚類進行清除,建好防護網。
下雪天小龍蝦能不能養殖?最好是不要養,低於4度,小龍蝦就會被凍死,如果非要養只有做好保暖措施,不過相對成本比較高,這樣做得不償失!
小龍蝦養殖戶如何應對連續陰雨天
異常雨水偏多,給水產養殖業的養戶們帶來了各種各樣的影響,有的出現環境變化而應激死亡,有的出現了浮頭泛塘,有的想要衝大規格,但是吃食不好。氣象部門預計雨水還會持續一段時間。養殖戶應當如何防範呢?
俗話說:“養蝦先養水”。認真做好水質調節是養好龍蝦的基本要求。連續的陰雨天或突降暴雨,使池塘水質發生較大的變化,會導致養殖動物體內滲透壓等生理功能失衡,免疫力下降,而水質的惡化,將進一步誘發蝦蟹的各種疾病。江蘇金大地飼料有限公司的養殖專家支招:
1、早上投餵時間提前2小時。例:平時早上投料7:00---8:00。連續陰雨天氣,可以在13:00-15:00投餵。
2、堅持巡塘,加強水質監測,每天早、中、晚巡塘三次,巡塘時,還應密切觀察池塘水質變化,必要時取水樣送檢。
3、有條件的開足增氧機,確保水中溶氧充足,必要時全池潑灑化學增氧劑,確保水中溶解氧充足,特別是在蝦蟹患病或蝦、蟹蛻殼時,應24小時開啟增氧機,並及時投放粒粒氧。
4、生石灰調節池水pH,雨後池塘一般pH值都較低,要及時測定池水的pH值,根據水體pH情況,每畝可以使用生石灰5~10千克,和水後全池潑灑,使池水pH值保持在7.8~8.8之間。
5、觀察進水口,及時預防含有有毒農藥的水進入蝦塘,及時處理。天氣一旦好轉,就需要及時肥水,補充池塘中藻類。利用光合作用增加水中溶氧。
6、調整飼料投餵,提高龍蝦免疫力,長期的連綿陰雨或大風暴雨後,龍蝦的體質都較弱,攝食下降,免疫能力差,不僅要適當減少飼料投餵量,還需在飼料中拌入免疫多糖、Vc、乳酸菌等,提高龍蝦免疫力,減少應激反應。
此外,儘量選擇投餵優質的配合飼料,如江蘇金大地配合飼料,營養全面,全熟化更利於蝦蟹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且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減輕了蝦蟹的肝胰臟消化負擔,減少了應激傷害,增強了抗病能力。
7、及時潑灑抗應激藥物,減少應激反應,如遇連續降雨時間過長,可利用中途天氣較好時再潑灑一次抗應激藥物。
-
11 # 拆na
下雪天小龍蝦能不能養殖?最好是不要養,低於4度,小龍蝦就會被凍死,如果非要養只有做好保暖措施,不過相對成本比較高,這樣做得不償失!
小龍蝦養殖過冬如何日常管理
隨著天氣的轉冷,小龍蝦開始了它的洞穴越冬生活。這時期的生長比較緩慢。這時候要做的就是對小龍蝦加強管理,越冬時節提升小龍蝦的成活率以及經濟效益。越冬池選擇面積3畝-5畝,坡比1:2.5~3。背風向陽,水源充足、無汙染,水深1.5米以上。放蝦前排乾池水,用生石灰徹底消毒。放蝦前7-10天注水施肥,每畝施腐熟的畜糞肥100-150kg,培育浮游生物。移植水生植物池中移栽水葫蘆、水花生、馬萊眼子菜等水生植物,覆蓋率達40%以上,佈局要均勻。水草可吸收池中過量的肥分,透過光合作用,防止池水缺氧,同時水草多可滋生水生昆蟲,補充小龍蝦動物蛋白。
日常管理:
(1)適時投餌。
越冬前多喂些動物飼料,增強體質,提高冬季成活率。越冬期間,龍蝦不覓食,但天氣晴暖時,龍蝦離開洞穴,少量覓食,可以適時投餵小雜魚蝦,螺蚌肉,動物內臟等動物性餌料,補充體內營養。
(2)調好水質。
越冬期間,池中要保持水位1.5米以上,以維持池水水溫。水位過淺,要適時補水,防止龍蝦凍傷凍死;水質過肥,適時換水,保持水體溶氧在4kg/升以上,透明度在40釐米以上,防止小龍蝦缺氧窒息死亡。
(3)定期巡池。
每天巡池2次,發現異常及時採取對策。越冬期間每10天-15天,每畝生石灰20千克全池潑灑,消毒水體,補充鈣質,預防疾病。
冬季要防治小龍蝦的凍傷病,因小龍蝦屬變溫動物,在水溫低於4度時,會被凍傷或凍死。小龍蝦凍傷時,腹部肌肉出現白斑,隨著病情的加重白斑也由小變大,最後擴充套件到整個軀體。病初時,小龍蝦平臥在淺水層草叢裡;嚴重時,出現麻痺、僵直等症狀。做好防寒防凍工作,特別是初冬,當自然水溫下降到10度時,應將池水加到位。秋冬季,注意投餵脂肪性飼料,如豆餅、花生餅等,增加小龍蝦的抗病害能力。越冬期間,可在池中投餵有機肥料或稻草,提高水溫。蝦苗放養後期,可用魚藤精對危害小龍蝦的魚類進行清除,建好防護網。
小龍蝦養殖戶如何應對連續陰雨天
異常雨水偏多,給水產養殖業的養戶們帶來了各種各樣的影響,有的出現環境變化而應激死亡,有的出現了浮頭泛塘,有的想要衝大規格,但是吃食不好。氣象部門預計雨水還會持續一段時間。養殖戶應當如何防範呢?
俗話說:“養蝦先養水”。認真做好水質調節是養好龍蝦的基本要求。連續的陰雨天或突降暴雨,使池塘水質發生較大的變化,會導致養殖動物體內滲透壓等生理功能失衡,免疫力下降,而水質的惡化,將進一步誘發蝦蟹的各種疾病。江蘇金大地飼料有限公司的養殖專家支招:
1、早上投餵時間提前2小時。例:平時早上投料7:00---8:00。連續陰雨天氣,可以在13:00-15:00投餵。
2、堅持巡塘,加強水質監測,每天早、中、晚巡塘三次,巡塘時,還應密切觀察池塘水質變化,必要時取水樣送檢。
3、有條件的開足增氧機,確保水中溶氧充足,必要時全池潑灑化學增氧劑,確保水中溶解氧充足,特別是在蝦蟹患病或蝦、蟹蛻殼時,應24小時開啟增氧機,並及時投放粒粒氧。
4、生石灰調節池水pH,雨後池塘一般pH值都較低,要及時測定池水的pH值,根據水體pH情況,每畝可以使用生石灰5~10千克,和水後全池潑灑,使池水pH值保持在7.8~8.8之間。
5、觀察進水口,及時預防含有有毒農藥的水進入蝦塘,及時處理。天氣一旦好轉,就需要及時肥水,補充池塘中藻類。利用光合作用增加水中溶氧。
6、調整飼料投餵,提高龍蝦免疫力,長期的連綿陰雨或大風暴雨後,龍蝦的體質都較弱,攝食下降,免疫能力差,不僅要適當減少飼料投餵量,還需在飼料中拌入免疫多糖、Vc、乳酸菌等,提高龍蝦免疫力,減少應激反應。
7、及時潑灑抗應激藥物,減少應激反應,如遇連續降雨時間過長,可利用中途天氣較好時再潑灑一次抗應激藥物。
-
12 # 農村情梅
不能養殖,小龍蝦不能生活在5度以下的溫度,超過這個溫度就會死亡。
小龍蝦養殖過冬如何日常管理
隨著天氣的轉冷,小龍蝦開始了它的洞穴越冬生活。這時期的生長比較緩慢。這時候要做的就是對小龍蝦加強管理,越冬時節提升小龍蝦的成活率以及經濟效益。越冬池選擇面積3畝-5畝,坡比1:2.5~3。背風向陽,水源充足、無汙染,水深1.5米以上。放蝦前排乾池水,用生石灰徹底消毒。放蝦前7-10天注水施肥,每畝施腐熟的畜糞肥100-150kg,培育浮游生物。移植水生植物池中移栽水葫蘆、水花生、馬萊眼子菜等水生植物,覆蓋率達40%以上,佈局要均勻。水草可吸收池中過量的肥分,透過光合作用,防止池水缺氧,同時水草多可滋生水生昆蟲,補充小龍蝦動物蛋白。
-
13 # 呆呆鴨
一、防止水質惡化
當養殖進入秋季時,塘口的承載能力下降,水草老化或腐爛,淨化能力下降或成為汙染物。此後,塘口易出現氨氮的增加、亞硝酸鹽含量的升高、有害藻類的爆發、水體透明度的降低等,建議應定期使用有機酸進行解毒,以保證小龍蝦的健康。
解決辦法:尋找和消除汙染源,消除水體毒性,保草改底,控制水質。
二、水體缺氧
塘口黑淤多、高繁殖密度、缺乏草(或腐爛的水草)、水質差和池塘水透明度低等都是塘口缺氧的潛在內在因素。如果再遇到惡劣的天氣,小龍蝦將暴露在缺氧的浮頭中。由於在水稻和蝦池中幾乎沒有增氧機,此時缺氧危害很大,養殖戶必須提前選擇氧氣產品,以保證小龍蝦和幼苗的正常生長溶解氧。
解決辦法:增加氧氣,科學餵養,改善沉積物,調節藻類相。
三、疾病控制
小龍蝦經過夏季高溫等嚴酷的環境挫傷,以及自身老化的現象,其免疫力下降,如果在汙染的塘口,小龍蝦發病的機率增加。冬季,小龍蝦營養積累不良,容易導致體質下降,最終由於天氣不穩定或死亡引起的細菌感染,養殖戶必須經常使用益生菌,如乳酸菌可以固定在小龍蝦腸道,提高消化能力和體質,提高小龍蝦的抵抗力,避免疾病的發生,保證其生產。
具體防治措施:改善池塘底,增強小龍蝦的體質,科學飼養,生物製劑,預防疾病,熟練使用漁藥,預防和控制小龍蝦的病因和病情。
四、防止小龍蝦外逃
當小龍蝦進入成熟期時,它們喜歡挖洞爬岸,這是最有可能導致小龍蝦逃跑的。在此之前,檢查護欄設施,並進入水中檢查堤壩是否有漏水的暗洞,如應用破碎的網袋或舊衣服堵塞。
五、防止越冬小龍蝦
小龍蝦一般在成熟後越冬後死亡,尤其是那些在繁殖過程中生命力差或疾病嚴重的小龍蝦。
六、防陰霾天氣
在秋冬季節,陰霾天氣常常連著幾天,經常導致池塘口缺氧,導致小龍蝦死亡。
防控措施:觀察天氣預報,及早增加池塘口的氧氣,以減少攝食量,及時注入新的水或氧氣,加大有氧劑的使用力度。
一般來說,冬季小龍蝦的養殖需要特別注意,只有過冬才能保證小龍蝦的生產。
-
14 # 苗鄉民那
下雪對養殖小龍蝦有影響嗎?
下雪對養殖小龍蝦是有影響的。影響的原因有哪些,影響程度如何呢?主要看題主所在地的氣溫具體冷到什麼程度,下雪後,池塘水面是否結冰?
下雪後,池塘水面結冰,與外界空氣幾乎隔絕,池中的浮游動物,微生物及龍蝦本身在不斷的消耗氧氣,而池水中的水草,藻類會因為結冰或冰雪覆蓋,得不到充足的Sunny照射而減少光合作用,產氧量減少,這時水中的氧氣濃度降低,不利於龍蝦過冬。
如何在下雪天進行養護?1.如果下雪冰封持續時間較長(2天以上),冰面較厚,則需要進行破冰處理。沿著池邊,每2米左右打一個拳頭大的冰洞,在冰洞上覆蓋一些稻草。
2.如果還沒結冰,可以使用準備幾根木棒,捆綁一些稻草,插入池面,如果後面下雪結冰,稻草附近的水面方便透氣處理。
3.冬季要維持池水的穩定,特別是水深,切記不可大量換水,會影響龍蝦冬眠過程。
4.有條件的開啟微孔增氧機,讓水氧迴圈起來。
-
15 # 壞男人的農村觀
下雪對養殖小龍蝦有影響嗎?現在已經進入數九寒冬了,隨時有下雪的可能。那麼不雪,對小龍蝦蝦苗還是會有影響的。
下雪,最直關的影響就是降溫帶來低溫冰凍,而許多時候氣溫會降到0度以下,而水面降到0度以下,就會結冰。而水面如果長時間結冰,就會對池塘裡的蝦苗帶來危害。因為冰塊長期凝固於水面,阻礙水和空氣交流,所以池塘容易缺氧。
一般,冰凍時間小於2天,問題不大,因為低溫天氣小龍蝦幼苗活動量也較小,對溶氧需求不大,而冰凍大於三天時,則需要採取一些積極應對措施了。比如二十四小時開啟增氧機,防止池塘結冰,並增氧。在無增氧機的情況下,可以實施人工破冰等措施。如果不採取措施的話,小龍蝦幼苗很有可能因長期缺氧而窒息。
總之,下雪對小龍蝦大蝦是沒有什麼影響的,因為大蝦這個時候基本上都進洞冬眠了,主要是對蝦苗有影響,所以下雪天要加強對蝦苗的防護。
-
16 # 理想家的生活
雖然小龍蝦到了冬天之後也會不想吃東西,但是在養殖的時候也需要放一些飼料。小龍蝦可以吃水面上面漂浮的一些東西,但是不一定能滿足它的需求。所以要根據小龍蝦的情況來給小龍蝦適當的餵食,可以放一些飼料或者是粉料。這樣就可以滿足小龍蝦在生長的時候對養分的一些需求,雖然冬天吃的相對來說很少,但是也可以適當的讓水的肥力更高一些,這樣小龍蝦就會生長得更好一點。
如果天冷,要時刻的觀察水裡的情況,尤其是在晚上的時候,這個時候對環境的要求比較嚴格。在這個時候一定要讓水的溫度保持在一定的狀態下,如果水溫不好,那麼對小龍蝦的出苗都是有很大影響的。所以在冬天的這段時間,一定要時刻的觀察池塘裡面的情況,這樣就可以及時的發現問題,讓小龍蝦的幼苗成活得更多一些,保證產量更高一點。
-
17 # 2404904812101大鵬哥
現在我們這裡隨時有下雪的可能,下雪對小龍蝦肯定是有影響的,大龍蝦己經進洞影響不大,對小龍蝦蝦苗還是有很大影響的。為了減少冬季下雪對小龍蝦和蝦苗的影響,下雪前小龍蝦養殖必須在秋季要做好下面幾項工作,以利於小龍蝦和蝦苗的正常生長,減少下雪的它們的影響,下面我想從我養殖小龍蝦多年的經驗來談談。
一,種草!首先要在秋季十月至十二月份栽種伊樂藻水草,以供越冬小龍蝦和蝦苗棲息用。
二,肥水!要在十二月份以前做好這項工作,我是用發酵好了的雞糞有機肥用於蝦塘肥水的,雞糞每袋八十斤,整袋直接均勻地放到蝦塘裡,不用開啟,這樣就可以使雞糞長期慢慢釋放,既肥水又培育浮游生物,以利小龍蝦和蝦苗生長。
三,適時投餌!越冬前在喂小龍蝦蝦料的同時,還要加喂些動物餌料,如小雜魚,動物內臟等動物餌料,補充小龍蝦體內營養,增強體質,從而提高小龍蝦和蝦苗下雪後的成活率。
四,調好水位!這很關鍵。這就要我們養殖小龍蝦的農戶要多巡塘,觀察好天氣,秋冬季氣溫高,蝦塘水放點出去,氣溫低,在下雪前蝦塘就要抽水進來,保持蝦塘稻田上最低要有80公分的水,這樣小龍蝦和蝦苗才不會凍傷,所以說調水也很重要。
總之,如果做好了以上措施,下雪後就對小龍蝦和蝦苗沒有多大影響,下雪最大的影響就是降溫帶來的低溫和冰凍,如果水面結冰,就會對小龍蝦和蝦苗帶來缺氧的危害,出現這種情況,我們只有及時採取人工破冰措施,小龍蝦就沒多大問題,如果沒有采取措施的活,小龍蝦和蝦苗可能因長期缺氧而窒息死亡。
-
18 # 爆炒朝天椒
沒有多大影響,
小龍蝦的適應能力極強,具有非常大的適宜生長溫度,在10-30℃時均可正常生長髮育。亦能耐高溫嚴寒,可耐受40℃以上的高溫,也可在氣溫為-14℃以下的情況下安然越冬。
小龍蝦屬於雜食動物,在飲食習性上,小龍蝦在河底比較喜歡吃泥,並且喜歡吃已經死亡的小魚或者其它水中生物。
主要吃植物類,小魚、小蝦、浮游生物、底棲生物、藻類都可以作為它的食物。機體蝦青素含量跟其抵禦外界惡劣環境的能力是正相關,也就說機體蝦青素含量越高,其抵禦外界惡劣環境的能力就越強。
小龍蝦的物種危害:
小龍蝦在世界各地都有養殖,並形成數量巨大的野外種群。中國20世紀30-40年代從日本引進,日本於更早時期從美國引種,主要用作食物和寵物。
小龍蝦常常混養在農作物(如水稻)田中。不需要人工孵化,一旦池塘投放了原種,可實現自我維持,收穫後,不需要再投放原種。
逃逸個體在堤壩上挖洞生存下來。它們能在臨時性水體中生存,且食性廣泛,建立種群的速度極快,易於擴散。對當地魚類、甲殼類、水生植物極具威脅,破壞當地食物鏈;
因其取食根系而直接對作物(尤其是水稻等水生、半水生作物)和天然植被有災害性破壞;築穴引起灌溉用水的流失及田地破壞;由於螯蝦食性很雜,對魚苗發花和1齡魚種培育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並危害人工繁育的幼蚌。
由於小龍蝦適應性強,抗逆能力強,食性廣泛,種群增殖速度快,常剪斷農作物,特別是稻作物,並可能與當地淡水螯蝦物種發生競爭。
回覆列表
小龍蝦的適應能力極強,具有非常大的適宜生長溫度,在10-30℃時均可正常生長髮育。亦能耐高溫嚴寒,可耐受40℃以上的高溫,也可在氣溫為-14℃以下的情況下安然越冬。
小龍蝦屬於雜食動物,在飲食習性上,小龍蝦在河底比較喜歡吃泥,並且喜歡吃已經死亡的小魚或者其它水中生物。
主要吃植物類,小魚、小蝦、浮游生物、底棲生物、藻類都可以作為它的食物。機體蝦青素含量跟其抵禦外界惡劣環境的能力是正相關,也就說機體蝦青素含量越高,其抵禦外界惡劣環境的能力就越強。
擴充套件資料:
小龍蝦的物種危害:
小龍蝦在世界各地都有養殖,並形成數量巨大的野外種群。中國20世紀30-40年代從日本引進,日本於更早時期從美國引種,主要用作食物和寵物。
小龍蝦常常混養在農作物(如水稻)田中。不需要人工孵化,一旦池塘投放了原種,可實現自我維持,收穫後,不需要再投放原種。
逃逸個體在堤壩上挖洞生存下來。它們能在臨時性水體中生存,且食性廣泛,建立種群的速度極快,易於擴散。對當地魚類、甲殼類、水生植物極具威脅,破壞當地食物鏈;
因其取食根系而直接對作物(尤其是水稻等水生、半水生作物)和天然植被有災害性破壞;築穴引起灌溉用水的流失及田地破壞;由於螯蝦食性很雜,對魚苗發花和1齡魚種培育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並危害人工繁育的幼蚌。
由於小龍蝦適應性強,抗逆能力強,食性廣泛,種群增殖速度快,常剪斷農作物,特別是稻作物,並可能與當地淡水螯蝦物種發生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