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軍機圖
-
2 # 科羅廖夫
沒有任何問題,大多數軍用運輸機都能客串轟炸機,中外空軍都這麼玩!
執著的空軍總是擁有一種偏執狂式的熱情,那就是喜歡從天上向地面扔炸彈。除了專用的轟炸機和攻擊機,還有很多軍用運輸飛機也能扔炸彈。受此影響,甚至在遊戲《星際爭霸》裡,人族的一款運輸機也能作為轟炸機投擲炸彈。
這種事情中國空軍怎能放過,我們也能使用運輸機扔炸彈,在2014年的《解放軍畫報》裡,空軍首次曝光了兩架運七型運輸機投擲炸彈的照片,這張標題為《空中精投》的照片由空軍專業攝影師曹佔禮拍攝,顯示兩架中國產運-7運輸機編隊向地面投擲炸彈,其中一架投擲出12枚炸彈,另一架還未投擲完畢,只出艙9枚。有人會問,為何空軍的運輸機能當成轟炸機使用,為何炸彈還能投擲出特殊形狀,例如照片裡很文藝的Y字形。
這是中國空軍首次對外披露的中國產轟運教-7型飛機投彈訓練的場景。轟運教-7型轟炸運輸教練機,是上世紀90年代後期,西安飛機工業公司在運7-100支線運輸機基礎上,改進研製的雙發渦槳轟炸教練機,該機裝備空軍轟炸機航校,專門用於培養轟炸機飛行員。機上加裝了與轟-6轟炸機完全一樣的全套轟炸瞄準裝置,航校學員使用該機進行轟炸訓練。
中國空軍擁有世界排名第三,規模龐大的轟炸機部隊,先後裝備過數百架轟-5和轟-6轟炸機。早期的轟炸訓練,使用轟教-5教練轟炸機、運教-5轟炸運輸教練機,從蘇聯進口的安-24教練機和安-26教練機,這些經過改裝的機型都可以用於轟炸訓練。到了90年代,上述機型都已老舊,不能滿足中國空軍轟炸機部隊的需求,於是利用當時比較先進的運7-100運輸機改裝,1998年4月開始研製,1999年4月26日首飛,12月完成定型試飛,2000年2月18日設計定型。該機更新了機載電子系統,在機腹下方安裝了轟-6轟炸機的同型機載導航和瞄準雷達,在機身前部外側增加了透明的領航轟炸員艙,在機身下部兩側分別設定了彈倉,可加掛20枚20公斤小型訓練炸彈,50公斤染色訓練彈,以及標準的100~250公斤實彈。該機除用於轟炸訓練,也能作為運輸機使用。
實際上前蘇聯的軍用運輸機都能執行轟炸任務,是運輸機中的轟炸機。 例如俄羅斯空軍的伊爾-76運輸機就可以攜帶炸彈,進行轟炸任務。70年代蘇聯《運輸航空兵戰鬥條令》規定,伊爾76必須具備在沒有殲擊航空兵支援的情況下,自行清理空降場地的能力。所以每個運輸機團都有兩架伊爾76飛機裝有武器掛架,伊爾76還裝備了23毫米尾炮,並專門設計了供機組成員從駕駛艙到尾炮艙的通道。
俄羅斯空軍伊爾-76運輸機尾炮對地掃射的場景。
圖為2015年初,俄羅斯空天軍遠端運輸機部隊進行的轟炸演練,飛行員的任務是模擬赴敵軍後方陌生的、缺乏訓練的區域進行自主飛行,透過使用無線電導航飛行,投擲航空炸彈。機上加掛的是50公斤口徑的P-50T小型航空爆破炸彈。
安東諾夫運輸機扔炸彈是一種傳統。
圖片:安裝炸彈掛架的俄羅斯安-26運輸機。
圖片:印度空軍也有能客串扔炸彈的運輸機,其裝備的大約40架烏克蘭生產的安-32運輸機,經過簡單改裝以後,可以開啟尾艙,採用甩投的方式投擲炸彈。
圖片:烏克蘭的安-72短距起落運輸機,可以稱得上是一架運輸機中的戰鬥機,擁有機炮和航空火箭彈,能夠像真正的轟炸機和戰鬥機一樣執行作戰任務。
烏克蘭的安-72是一種雙發短距起落運輸機,於1977年12月首飛,1990年4月定型。這架運輸機的機腹下安裝有Gsh-23L(ГШ-23Л)型史普諾夫雙聯裝23毫米航空機炮,這門火炮是米格-21和米格-23戰鬥機的標準機炮。在該機的機翼下還能掛載各個型號的空地火箭巢。
這架全副武裝的“戰鬥”運輸機從服役以來有過多次實戰戰績,比較典型是在2001年2月21日,俄羅斯遠東地區邊防軍追蹤一艘非法捕魚的編號CTM-17“日本”漁船,俄邊防軍召喚駐紮附近機場的安-72支援,全副武裝的安-72使用機炮和火箭彈攻擊了這艘“日本”漁船,不到一小時就將其擊沉,不過令人尷尬的是,被解救上來的28名漁船船員,都是俄羅斯人,而且全都醉醺醺的。
安-72戰鬥運輸機還有過一次最著名對空戰績。那在1995年2月10日,在烏克蘭的基輔上空,一架烏克蘭空軍的安-72戰鬥機在進行武器系統測試時,擊落了另一架正在同一空域試飛的安東諾夫設計局的安-70運輸機。
伊拉克的安-32B轟炸機。伊拉克在2009年12月9從烏克蘭購買了6架安-32B運輸機,全部客串成為安東諾夫轟炸機。
圖片:安-32B內部的炸彈傳送帶,上面的就是中國炸彈
這些安-32B的機身兩側安裝了4個掛架,用於掛載4枚中國製造的250公斤炸彈。在貨艙地板上安裝了炸彈傳送帶,可容納4枚250公斤炸彈。這樣一架安-32B可以攜帶8枚250公斤炸彈,載彈量2噸。座艙設有NKPB7瞄準具,可用於空投或轟炸。伊拉克軍隊在投彈測試中發現內部炸彈傳送帶的轟炸精度不高,於是統一改為使用外掛架投彈,這批安東諾夫轟炸機在摩蘇爾戰場上發揮了巨大作用。
美國空軍的運輸機也一樣能客串轟炸機。軍用運輸機這麼大的載重量,在美國軍官們的眼中可是一件寶貝,所以有的時候C130還會客串轟炸機使用。C130運輸機在飛行過程中可以直接開啟後部艙門,把十幾噸炸彈扔下去,效果不會比專業轟炸機差很多,這一方式在當年的越南戰場上經常使用,後來還衍生出了專門的轟炸機型別。
2017年4月13日,美軍在阿富汗投下一枚GBU-43/B炸彈。該炸彈重9.5噸,由MC-130飛機投放。
這枚巨型炸彈綽號“炸彈之母”,全稱是大型燃料空氣炸彈(Massive Ordnance Air Blast Bombs),縮寫MOAB恰巧是“Mother OF All Bombs ”,被美軍稱為“炸彈之母”。2003年3月11日試驗成功,10天后就在伊拉克戰爭中進行了第一次測試。而此次美軍在4月13日向阿富汗極端武裝投擲的炸彈之母,屬於GBU-43炸彈首次在戰場中使用。
圖片:GBU-43炸彈轟炸之後產生的蘑菇雲。由於體積和重量都非常巨大,GBU-43B炸彈只能裝載在C-130或C-17運輸機的貨倉裡,從尾門用降落傘投放。
資料圖:美軍C-17大型運輸機進行戰略空投演習。
直升機裡也有轟炸機,最登峰造極的肯定要數美軍的CH-54重型直升機,該型機在越戰期間經常掛裝圖中這種6.8噸重的BLU-82“雛菊切割機”巨型燃料空氣炸彈,專門用於幫助美軍直升機部隊在越南叢林中開闢著陸場。
美國在1975年研製出BLU-82巨型油氣彈,並於當年投入越南戰場。該彈俗稱“滾地球”,彈體外形像一個短粗的汽油桶,由MC-130H特種任務運輸機或重型直升機投放,降落傘空降,圓錐形頭部有一根鋼管,彈重達到6.8噸,爆炸當量相當於60噸TNT炸藥,毀傷力極強,其爆心形成超強衝擊波峰值達6.2兆帕,相當每平方釐米13.5公斤,僅次於核爆炸的衝擊波,一顆炸彈就能在越南原始森林裡開闢出一座直升機降落場。
俄羅斯研製的所有型號軍用直升機就要求具有投擲普通航空炸彈的能力。例如米-24武裝直升機能扔一噸炸彈,米-8直升機能扔接近3噸炸彈,更可怕的是米-26重型直升機也能扔炸彈,它能把整整一卡車的航空炸彈一次扔到敵人陣地上。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阿富汗戰爭中,蘇聯空軍的標準空地打擊戰術,就是使用米-24和米-8直升機投擲航空炸彈。米-24武裝直升機可攜帶一噸炸彈,這個重量大概跟中國的強-5強擊機的標準轟炸任務能力差不多:包括10枚100公斤的OFAB-100型炸彈/ZAB-100燃燒彈,或4枚250公斤的FAB-250型炸彈,或者2枚500公斤的FAB-500型炸彈。
米-8直升機最多可攜帶2.8噸炸彈,這個載彈能力快趕上中國的轟-6戰略轟炸機了,要知道轟-6合租記的正常載彈量也就3000公斤。
中國在蘇聯 FAB-500 航空炸彈基礎上仿製的500公斤級高阻航空炸彈,用於轟-6轟炸機上面。
米-24和米-8直升機可以外掛蘇聯空軍幾乎所有的航空炸彈,這帶來很好的後勤便利性。阿富汗戰爭時期,蘇聯空軍經常使用直升機來消耗庫存老舊航空炸彈,經常把倉庫裡儲存多年的炸彈運到阿富汗戰場,這些炸彈甚至有衛國戰爭末期生產的,有些人會問普通炮彈壽命保質期也就十五年至二十年,為何航空炸彈能夠儲存這麼長時間。原來,蘇軍航空炸彈儲存時內部沒有炸藥,出庫時才裝填炸藥,炸藥壽命到期可以更換,炸彈的鐵殼則沒有壽命期限。
直升機投擲炸彈時的飛行高度,既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過高炸不準,過低會炸到自己,通常限制在500至800米的低空,這個高度正好是高射機槍和小高炮的最佳射擊高度,直升機很容易被擊落。
-
3 # 一夢換須庾
理論上並沒有任何問題,改裝彈倉也並不困難,但是並不符合實際應用,運輸機很難加裝武器系統用於發射長劍10,長劍20型別的巡航導彈,只能用於投放普通制導炸彈,因此現代戰爭情況下實戰和生存能力低下!
-
4 # 兵工科技
圖注:C-130運輸機投擲巨型炸彈
可以的。
今年4月13日,美國在阿富汗東部的“伊斯蘭國”(IS)戰士聚集區,投擲了一枚被稱為“炸彈之母”的GBU-43/B空氣燃料炸彈。這枚超級炸彈長9米,直徑1米多,重9噸多,別的飛機難以裝載,因而是用C-130運輸機進行投放的。
其實,除了“炸彈之母”這樣的超級炸彈,其它航空炸彈也能用運輸機進行投放。美軍在越戰中,就經常用C-130運輸機客串轟炸機,一架C-130可裝載20餘枚CBU-55/B燃料空氣子母炸彈,使用時開啟後艙門進行投放,可將幾十個足球場那麼大的地方化為火海,主要用於清除地雷區和在叢林中開闢道路和停機區。
除了美軍這種將炸彈裝進運輸機貨艙,像空投物資一樣扔炸彈外,不少國家透過在運輸機機翼和機體上加裝彈藥掛架的方式,讓運輸機具備一定的投彈能力。最典型的就是蘇系飛機,運輸機基本都具備武器掛載能力。70年代蘇聯《運輸航空兵戰鬥條令》規定,伊爾-76運輸機必須具備在沒有殲擊航空兵支援的情況下,自行清理空降場地的能力,因此每個伊爾-76運輸機團都有兩架飛機裝有武器掛架,其它飛機也將視情況加裝武器掛架。
圖注:CH-54運輸直升機掛載BLU-82巨型炸彈
至於美國,在這方面連運輸直升機都沒放過,被稱為“空中起重機”和“空中吊車”的CH-54型運輸直升機,就在越戰中被美華人用來投擲6.8噸重的BLU-82“雛菊切割機”巨型燃料空氣炸彈,用來幫助直升機部隊在叢林中開闢著陸場。
-
5 # 老鷹航空
這個問題涉及到轟炸機這種機型的發展歷程,其實單純性從技術角度來出發,不考慮實用性和作戰效能,那麼這種改裝是可以的。但是卻是毫無意義的試驗品而已,在現代作戰環境下並沒有什麼實戰意義,主要有下面幾個方面的原因:
1、轟炸機發展水平已經達到第三代;
如果借鑑戰鬥機的分代方式,那麼轟炸機大致上可以分成三個代級:第一代——低速常規佈局的轟炸機,比如圖-95、B-52這種,一般需要執行臨空轟炸,這一代轟炸機隨著戰鬥機進入到第二代以及地面防空導彈的普及,就喪失了作戰意義。當然在新型遠端空射巡航導彈的應用之下,這種量級的轟炸機又得以重新恢復戰鬥力,不過只能是面對二流或者三流的國家,在防空火力區之外投射導彈,然後全身而退。
第二代——超音速轟炸機,比如圖-22/160、B-1B等。這一型別轟炸機主要依靠自身的超音速特性進行突防,進入敵方遠端防空火力圈之後進行投彈轟炸。但是隨著高速截擊機以及遠端防空導彈的應用,這些轟炸機又被打回原形了。
第三代——亞音速隱形轟炸機,比如B-2轟炸機。這一型別轟炸機就是依靠雷達隱形優勢,悄悄的進行滲透轟炸,然後全身而退,戰場生存力很高;
第四代——這就是所謂的下一代轟炸機,一定是超音速隱形轟炸機,這樣不僅有速度優勢還有隱形優勢,這樣轟炸機作戰技能就是非常厲害了。
2、運輸機自身侷限性太多;
運輸機為了執行軍事運輸任務,一般而言都是採用肥大的機身,這樣一來自身氣動阻力極大,所以軍用運輸機清一色的都是亞音速的,而且巡航速度一般在500-600km/h,非常低了。如果將其改裝成轟炸機,利用機翼吊掛導彈,或者利用尾艙門進行投彈,充其量只能算是第一代的轟炸機,這種轟炸機在現代戰爭面前,只能轟炸一些二流或者三流水平的國家,如果面對一流國家的空軍和防空火力時,那就是一隻肥大的火雞了。
因此,轟炸任務還是要靠專門的轟炸機來完成,運輸機還是幹好本行就行了。
——問題就回答到這裡了——
-
6 # 軍迷老虎
肯定是能的。
原因:
運輸機運載能力強,在貨倉和機翼下可以運載較多的普通空投航彈,進行轟炸任務。運輸機航程較遠,能執行較遠距離的轟炸任務。巴基斯坦曾利用C-130運輸機改裝轟炸機,轟炸印度地面目標作為迴應,印度用安-12運輸機執行轟炸巴基斯坦任務
印度空軍安-32轟炸機
伊拉克空軍安-32B轟炸機
中國的轟運教-7
美軍C-130執行轟炸任務
馬島戰爭期間,英國C-130運輸機執行轟炸水面艦艇任務
不過,隨著現代戰場的變化,運輸機改裝轟炸機的可行性運來越低。原因如下:
運輸機自身空重太大,航速太低,不利於突防,在現代戰場上只能是活靶子。
運輸機只能運載常規航彈,不能投擲精確制導炸彈、巡航導彈等。轟炸防空能力弱小的國家還可以,不能執行現代轟炸任務。且轟炸精度很低,很容易造成平民誤傷,引發輿論壓力。
運輸機沒有任何隱身能力,已經不能適應現在的戰場。
-
7 # 薩沙
改造當時是可以,但意義不大。
大家有沒有看過電影《野鵝敢死隊》。
裡面有個鏡頭,僱傭軍在透過一座橋的時候,突然遭到一架改裝後的運輸機的襲擊。
這架運輸機不但用機槍向他們掃射,還從機艙投出了一個炸彈,將橋樑炸燬。
大家注意,這架運輸的炸彈,是從機艙裡面扔出來的,隨後在地上連續碰撞,擊中橋樑的柱子後才爆炸。
正常的轟炸機,是不可能這樣投彈的,因為命中率太低了。
如果年這種簡易運輸機都可以改裝成轟炸機,其他的當然也是可以的。
但這種意義不大,最多用於平叛,對付游擊隊之內沒有防空武器的武裝。
為啥?
現代化轟炸機只有三種:
第一,隱形轟炸機。
這種大家都知道,不多說了。
第二,高空高速轟炸機。
這種是冷戰時期的型號,主要用於突防,今天已經過時。
顯然,上面兩種都不符合要求,第三種才行。
這就是大型慢速轟炸機。
比如B52之內,可以攜帶大量彈藥,進行戰場的支援。
原則上似乎可行,實際上卻基本不可能。
因為,轟炸機有著自己的設計,絕非在運輸機肚子上開個洞就得了。
如果運輸機改裝成轟炸機,就不需要對飛機做整體的重新設計,假裝各種複雜的機載裝置,這等於是重新設計一架飛機了,而不是改造。
如果不重新改造,運輸機是不能作為轟炸機使用的。
除非你根本不在乎轟炸精度,直接從機艙裡面向外面丟炸彈。
這當然是不可能的,又不是電影《阿凡達》。
當然,以運輸機為母體,進行重新的設計製造轟炸機是可行的,甚至我們都知道的炮艇機就是運輸機改造而成。
但這一切,均需要重新設計。
其實,對於飛機來說,就算外形做圖紙上0.1毫米的調整,也需要整體重新設計,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所謂離地三尺,性命攸關。
-
8 # 紅色手電筒
這個事可以有,而且很常見,尤其是在早期,象德國的容克52本身就是按照運輸、轟炸機來設計的,而蘇聯人更有意思,他們是把圖16改成了客機,這個改動有點大,而且圖16的噪音是非常大的。沒找到容克52丟炸彈的照片,找到了運7丟炸彈的照片。象運輸機內部一般都有空投用軌道,把炸彈空投下去就完了,這個不難做到。
從技術上來說,轟炸機和運輸機都要求比較大的載荷,尤其是對於水平轟炸來說,也用不著做太大的機動動作,這樣對於飛機的結構強度要求不算太好,一般的運輸機也能夠承受。目前,象炸彈他爸、炸彈他媽這種個頭的炸彈還就是隻能用運輸機丟下去,這些玩意個頭太大,包括轟炸機的彈艙都裝不下。在前一段時間,烏克蘭就是用伊爾76這種傢伙飛到頓涅茨克去丟炸彈,結果被打下來不少,而被打下來的那架馬航的客機有一種說法就是被俄軍誤認為是伊爾76又來丟炸彈了,結果被誤擊下來的。
不過呢,這種運輸機改的轟炸機由於是半路出家,一般就是用來幹一幹水平轟炸也就是地毯式轟炸,能夠短時間內把大量的炸彈丟下去,但是命中的精度就是那麼回事了,運輸機沒有轟炸機所必須的轟炸瞄準具,而現在轟炸機最常使用的巡航導彈,運輸機也是沒有辦法使用,而且運輸機的自衛能力很弱,如果是被對方的防空導彈鎖定是不可能做出大過載機動動作來甩掉導彈的,所以只能在自己絕對控制天空的條件下使用,連地面上有大型的防空導彈都不行。
-
9 # nordland
當然可以,甚至不需要改裝。蘇聯風格的運輸機甚至設計武器掛架。圖1、2是伊爾76的原裝炸彈掛架。後面三張是越南在高棉軍事行動時期改裝的安26,加了掛架也可以從貨倉直接丟,注意掛載的是美國遺留的MK82炸彈。最後一張安72甚至掛上了火箭巢。
-
10 # 北疆同心聊歷史
在戰爭中是否可以把運輸機改成轟炸機應急呢?那得看怎麼使用了!
如果是僅僅把運輸機當做導彈發射平臺,使用遠端大威力精確制導武器,用以攻擊敵人的固定目標,並將運輸機置於我方的防空火力掩護半徑以內,使其不會受到敵方的空中威脅,或許可以勉強一試。
這種方法,只是把運輸機當做發射防區外遠端武器的載臺而已。並不是讓笨拙的、缺乏戰場靈活性的運輸機,冒著被敵方戰鬥機或是地面(海面)防空武器擊落的風險去衝鋒陷陣!而且又是將其置於我方的掩護半徑之內,因此相對風險要小一些。
假如設想在戰爭緊急時刻,試圖將運輸機當做可對敵方海陸目標,實施中近距離攻擊的平臺使用,只能是不切實際的幻想!不僅在技術上達不到,而且在戰術上也不可行。
現代化的轟炸機,早已成為軍事強國整體科技的產物,更是其工業實力與資訊工程力量的結晶!轟炸機之所以難以被替代,就是因為它具有其他機型無法取代的效能。現代轟炸機是專為戰略打擊而量身定製的,屬於一種進攻型戰略兵器。而運輸機是專為戰略或戰術運輸設計的,它與轟炸機在效能上的差距很大。所以絕不是將運輸機改裝一下,就能當做進攻兵器使用的!
-
11 # 洗耳翁
普通的運輸機改裝為轟炸機沒有任何問題。這一做法從上世紀30年代一直到現在都在使用。不過由於運輸機在設計的時候並沒有考慮這種改裝,所以在相關裝置安裝和機體強度等方面只能說是勉強湊合。或者換句話說,但凡有正規轟炸機的空軍,一般都很少使用改裝的運輸機來執行轟炸任務。
蘇聯空軍的裡-2ВП“轟炸機”
在早期的實踐中,由運輸機改裝為轟炸機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像德華人的Do17那樣,在設計之初就是打著運輸機旗號的轟炸機,這種改裝的轟炸機在效能上要好得多。二是像蘇聯的裡-2ВП和德國的容克-52轟炸型。它們確實是在真正的運輸機基礎之上改裝的轟炸機。不過和專業的轟炸機比較起來,效能要差得多。
越南空軍改裝的安-26“轟炸機”
由於運輸機改裝轟炸機的技術門檻低,運輸機獲取也相對容易。所以這種改裝方式在戰鬥機進入噴氣式時代以後依然沒有消失。例如在中東戰爭中以色列就曾經用C-47運輸機客串過轟炸機。而到了越南戰爭中,安-2運輸機也一直是北越空軍得力的轟炸武器。實際上,直到後來越南入侵高棉的戰爭中,越南空軍還把安-12/26和C-130A運輸機改裝為轟炸機使用。
美軍的C-130在投擲6.8噸的BLU-82
不過進入本世紀以後,由於運輸機改裝轟炸機的種種弊端,所以採用這種方式的國家越來越少。至於說參加實戰的也只有烏克蘭和美國。其中前者是實在沒辦法,而後者則是因為徹底掌握了制空權,用運輸機來投擲一些普通作戰飛機和專業轟炸機難以攜帶的對地攻擊武器。這和其他國家因為缺乏轟炸機而改裝的運輸機有著本質的不同。
-
12 # 高紅權先生
二戰早期的運輸機是可以的,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運輸機改轟炸機已經變成不可能的事情了。
二戰早期運輸機和轟炸機是完全可以互換的。像德國的容克-52原本是一架客機,戰爭一爆發它就變成了運輸機以及轟炸機。轟炸機的型號叫做K-45/3M,參加了二戰,但是表現一般。
另外,美國的波音公司還曾經把B-17重型轟炸機改造成了運輸機,編號為波音307。
這就是說,在二戰早期,轟炸機和運輸機是可以變來變去的。
但是,後來轟炸機的速度越來越快,而且為了飛得快,外形也變得越來越苗條。除了能裝炸彈,已經裝不了什麼別的貨物了。於是,轟炸機和運輸機就此便分道揚鑣,再也無法混為一談了。
當然,美國把C-130改裝成了AC-130用於對地攻擊,但那是在類似於越南戰爭那樣的不對稱戰爭中使用的,前提是敵方的防空火力很弱。對付真正的強國可是不行。
現代的運輸機和轟炸機更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轟炸機要麼隱身,要麼速度奇快;運輸機則塊頭越來越大,速度上從經濟性考慮,連高亞音速都不追求。這兩者之間再來什麼互換角色,已經是完全不可能的了。
回覆列表
可以。先上幾張圖吧,第一張是中國空軍轟運-7轟炸教練機投彈訓練的場景,第二張圖是印度空軍安-32運輸機投彈的場景,第三張圖是俄羅斯空軍伊爾-76運輸機尾炮對地掃射的場景,另外伊爾-76也是可以進行對地轟炸的,有興趣的可以搜搜看。
第一圖 第二圖
第三圖
如果不考慮制空權和地面防空火力的威脅,運輸機是完全可以充當轟炸機的角色的,運輸機的貨艙稍加改造就可以搖身一變成為容量驚人的內建彈艙,而早期運輸機機尾都裝備有自衛用的尾炮,這種尾炮也可以進行對地掃射,既能投彈又能掃射的運輸機和早期的轟炸機所起的作用已經一致了。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運輸機是完全可以扮演轟炸機的角色的。
上圖是伊爾-76運輸機早期型號機尾的自衛尾炮,中國進口的伊爾-76取消了這一自衛裝置,在空空、地空導彈成為運輸機主要威脅的當下,紅外誘餌彈要比自衛機炮管用的多。
要說到運輸機當轟炸機使的典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AC-130“空中炮艇”重型對地攻擊機為廣大運輸機帶了個好頭,由C-130“大力神”運輸機改裝而來的特種攻擊機不僅具有恐怖的對地掃射火力,投起彈來也是毫不含糊。今年4月,AC-130在阿富汗執行了“炸彈之母”巨型炸彈的空投任務,而在越南戰爭中,AC-130也多次使用GBU-55炸彈進行了對地轟炸,對越軍造成了巨大的殺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