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鐵口斷房
-
2 # 舒桐之家
限價房的推出跟房地產價格持續走低沒有關係的,之間也沒有衝突的,首先你得了解清楚限價房的政策,限價房的政策2017年開始就有些城市就已經相繼推出,所謂限價房,又被稱為兩限商品房,是一種限制價格限制面積的商品房,也是為了解決中國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一種臨時性政策,和經濟適用房存在著本質上的區別。限價房和普通商品房不同的一點是,限價房在土地出讓的時候就已經被限定了房屋的價格和銷售的物件,主要是針對中低收入家庭進行銷售,從源頭上對房價進行了調控和限制。每個城市推出限價房的數量是有限的,限價房代表不了買房剛需者的需求,面積大小、位置、小區規模、房間格局、物業服務等等是限價房涵蓋不了的,包括限價房五年內不能出售,購買限購房的條件要求,一些城市規定即便出售也是由政府房屋保障部門出面,打個相應的折舊收購的,避免了炒房投資者的操控。希望以上回復能解除你的疑惑。
有問題找舒桐,關注支援喜相迎。
-
3 # 胡楊樹之春
只是暫時的,開發商出現了已經迴流問題,國家也在出臺各項政策。限價銷售是在拿地是,政府對開發商針對這個地塊的要求,不是每個樓盤都現價。
-
4 # 黎明78
宏觀上,國家不允許房價暴跌。買賣市場,房地產商和買家雙方博弈,產生了一個奇怪的現象,越降價買房的人越觀望,按照之前的經驗,房價越漲有人越跟。只是苦了後面要上車的人了。
-
5 # 諮詢師天生
這個問題要拆成兩部分來看待,首先房地產價格持續走低,這是一個偽命題,整體來看房地產的價格還是在緩慢上漲的,但由於疫情的影響,短期有一些地區的價格可能受到影響。
出現這個矛盾的根本原因在於,由於中國城市發展的速度不同,經濟結構也不同,因此對於房地產的需求不同,所出臺的政策也有相對的差異,這就是所謂的因城施策。
整體而言,中國房地產增速的拐點已經到了,現在房地產不會再有過去,那樣迅速的價格增長會呈現一個緩慢上漲的態勢,但是這個整體房價的判斷不能落實到每一個城市。在有些城市由於過去的過度建設,大量的空置房導致未來房價還有下跌的空間,而在其他一些城市,未來經濟發展的速度還很快,潛力也有很大,這些因素會促使房地產比較快速的增長。
題目中所說的限價銷售主要是針對一些核心城市和一線城市地區,這些城市房地產的價格已經對經濟產生了拖累,對人才流入也產生了限制,因此會更多的對於房地產價格進行政策上的限制。
所以雖然短期內房屋價格確實受到了疫情的影響正在緩慢下滑,但是個別地區還是對房地產的過熱進行了預防,進行了限價銷售,這是整體房價與不同地區政策之間的矛盾。
-
6 # 阿邱Q房產人
您說的房價持續走低不知道是從哪裡得出來的結論,可靠性有待核實。
如果說是憑自己的感覺來判斷房價在持續走低,那麼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這是你的錯覺,主要是各大樓盤營銷手段太厲害,你可以撥打聽一下同一樓盤去年買房的簽約價格是多少,然後今年你再到售樓處去落實價格,看看簽約價格到底是漲還是跌。
目前樓市價格和16.17年相比確實降了不少,從19年下半年房價基本穩定,價格有小幅度的波動,每平方基本在五百以上下浮動,這屬於正常的市場浮動。
19年中央也給樓市指引具體發展方向,確保樓市穩定健康發展。穩房價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原則,也給地方釋放了樓市調控資訊,各地方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政策鬆動。
目前各地方購房政策並沒有太大鬆動,原因就是樓市還是比較活躍,每月都有比較穩定的網籤量。限價其實也是政府對樓市天空的一種手段,預防房價暴漲暴跌,影響樓市健康發展。
-
7 # 海居君
首先,你說的房地產價格持續走低,肯定是不準確的。至少整體並不是這樣的。只有個別區域可能會出現價格持續走低。
以海口為例,zhengfu之所以會對海口地區實行房價限制,就是因為海口房地產價格漲勢太快,如果不加以控制樓市會因為過度炒房而產生更大的泡沫,催生崩盤隱患。海口市在zhengfu實行限價之前多數樓盤價格已經達到了20000以上每平,就是因為限制的因素,房價得以重新“回落”到17300左右的水平。
如果我們來看過去2019年海口的房價情況,就會發現,就算是在限價、限購以及限售等史上最嚴格的調控政策下,海口2019年12月房價相比2018年12月房價依然同比上漲了8%的幅度。說明就海口新建商品房而言,2019年這一年房價上漲了8%的幅度,當然這幅度並不算太大,但絕不是房價持續在走低狀態。隨著zhengfu對房地產的各方面調控,現在的房價應該是趨於長期穩定微幅上揚的狀態。這也符合了zhengfu對於樓市要求穩的基本調性。
所以出臺限價zhengce的地區,必定是因為房價上漲趨勢過於快,不利於房地產長期健康發展,而出臺的限制。並不是在房價持續走低後而出臺的限制房價的zhengce。
而我們從《2019年12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指數》上也可看出,2018年12月到2019年12月,70個大中城市中只有岳陽和瀘州兩個城市同比價格是下跌的,其餘的68個城市都是有不同程度的上漲的,所以你說的房地產價格在持續走低,並不準確。
-
8 # 小李聊房記
你好,首先限售,限購得政策的行為是為了抑制房地產的泡沫,不能由這來判定房地產的價格是走低的,而且國家大力推廣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其次就目前疫情期間,房價會趨於平穩,誰說現在各大開發商都在低折扣售房,其實真正的力度不大,只是開發商營銷的一種方法,來達到刺激消費者在疫情期間購房,來回籠資金。
最後房價是會趨於平穩,不會走低,只不過現在各地泡沫大,國家用政策來穩固房價,所以說現在購房也是個好時機,並且疫情過後,還會出現“小陽春”。
這些都是我個人的一些愚見,觀點,希望大家多多點評!
-
9 # 成資房產經紀人張某某
其實新樓盤目前為止,還真沒降過價。只是前幾天恆大和富力搞了一波噱頭出來,其實真正瞭解過得,是真的沒降。
這兒就會涉及到一個備案價的問題了,一般新盤售樓部在房管局都有一個備案價,你售樓部賣的房子,是不能低於備案價銷售的,不然連預售證都不得給你下。
恆大這次就是屬於,把售樓部自己的系統價錢抬高了,再來打折促銷,其實就沒降。只要不超出房管局的最高備案價,最終解釋權全在恆大手裡面。
所以指望降價的朋友些,應該多瞭解清楚。
-
10 # 房壇法菜
房地產價格持續走低,為什麼還限價銷售呢?這是很多人的疑問。小菜認為,房地產價格持續走低,不代表以限價為代表的調控政策可以一律取消,決策原則還是“一城一策”,我們一起來分析下。
第一、房地產價格持續走低這個現象確實在2019年表現得很明顯,體現出跟2018年不一樣的趨勢。
我們都知道,2018年全線房價都在大幅上漲,到2019年的時候,房價又在全線回落,價格持續走低,房價出現了明顯的分化趨勢。
據國信達資料顯示,2019年,一二線房價整體都在下行,跌幅分別達0.81%和0.28%;三四線房價略微上漲,但漲幅明顯收窄,漲幅分別達0.34%和0.97%!這種房價趨勢跟2018年形成鮮明對比!
中指院資料也顯示,2019年,全國100城房價漲幅明顯在收窄,全年100城漲幅為3.39%,同比2018年整體下滑1.61%,100城房價漲幅全面回落,房地產發展開始趨緩趨穩。
第二、對限價令的認識2011年“新國八條”出臺,執行差別化信貸調控政策,抑制房價過快上漲,但光有信貸政策,調控手段還是顯得太過單一,調控效果也很有限。
有鑑於此,樓市調控措施不斷完善,逐步形成了“四限”調控格局,也就是限購、限售、限貸和限價。
對樓市來說,前“三限”市場認可度比較高,施行區域也比較多,最後一個限價,施行面相對窄一些。
限價令自2016年“930新政”後開始在各地普遍出現,在“四限”中作用最小,但受到的爭議卻最大。
01、限價令與限價房
限價令是樓市的一種調控手段,透過限制樓盤最高銷售價,對超過限價的房源不給予備案的方式,強制將房價漲幅控制在合理線以內。
對短期內抑制房價過快上漲,具有“立竿見影”的調控效果,政策的初衷無疑是為了廣大百姓著想,有利於削減開發商的過高利潤。
限價房則不是調控手段,而是國家在賣地的時候,已經將土地價格和未來房屋銷售價格進行了限制,開發商可以在拍地前核算自己的成本和收益,並決定是否參與限價房開發。
房屋開發出來以後,主要由政府核定的、符合購買資格的中低收入家庭或者拆遷戶定向購買,有利於從源頭上對房價進行調控。
可見,限價令和限價房不是一回事。
02、限價令的初衷
限價作為調控手段,初衷也是為了短期內抑制房價過快上漲。
在2016-2017年的時候,部分城市調控政策寬鬆,房價上漲確實太快,限購、限貸、限售令已經無法阻止房價快速上漲,政府不得不祭出限價令。
比如,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的資料顯示,2017年衡陽中心城區,累計銷售商品房45914套,銷售面積507.35萬平米,銷售金額256.02億,同比增長分別為20.21%、20.79%和37.9%!
在商品房網籤均價上,同比增長15.83%;土地成交溢價率同比提高2797.75%!
在這種背景下,為抑制房價過快上漲,當地住建部門在次年實施了限價令。
03、限價令備受爭議的地方在哪裡?
(1)開發商
有個段子是這樣說的,有開發商的論壇,就有限價令的“批鬥會”!
限制最高價,意味著開發商利潤空間被壓縮,本來可以賺1個億,限價後縮水成6000萬,本來可以吃鮑魚,結果變成了吃牛肉,換成是你,能高興嗎?
最高價被限制了,利潤儘可能多,那怎麼辦?
(2)剛需
樓盤限價以後,容易形成新房和二手房倒掛的現象。
比如,樓盤限價2萬/平米,但周邊的房價已經到2.6萬/平米了,意味著“買到就是賺到”!於是,有的樓盤還未開盤,基本已經被內部渠道買完了,剛需幾乎沒有機會買到,限價對剛需而言就是“擺設”。
剛需無法買到新房,不得不去買二手房,但買二手房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為投資客接盤,最終剛需族並未在政策上受益。
(3)投資
對投資而言,樓盤限價,新房和二手房倒掛,買到就是賺到。於是,就透過各種渠道去“搶”這些新房,導致剛需購買的機會就減少了,限價成了“割開發商的肉,給投資客吃”。
(4)雙合同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開發商也不會輕易就“束手就擒”。
於是,“雙合同”就成了開發商的“對策”。比如,限價2萬/平米,籤個合同用於網籤備案,另外再籤一個裝修合同,把6000元/平米的價差找補回來,也就不用“割肉”了。
因此,限價令的初衷確實是好的,確實是政府調控樓市組合拳中的重要一環,但實際效果不夠理想。
第三、房價持續走低,為什麼還要限價銷售?從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2019年,全國房價開始回落,還出現了分化趨勢。在這種背景下,各個城市根據“一城一策”的原則,就會在限價政策上採取不同的尺度和做法。
01、適時取消限價
基於這個客觀事實,並堅守“房住不炒”和“因城施策”原則,當地管理部門適時地取消了限價調控措施,繼續保留另外“三限”政策。
市場反饋的行情顯示,限價取消後,樓市依然穩定,沒有出現房價的報復性反彈。
02、弱化限價令
限價上調後,雙合同迴歸單合同,有利於降低剛需的首付門檻,也有利於管理部門準確掌握市場交易價格資訊,制定更精準的管理政策。
03、繼續實施限價令
上月16日,國家統計局釋出了全國70個城市商品房住宅銷售價格指數,報告顯示,昆明房價環比下跌0.3%!結束了自2017年6月以來連續41個月的上漲勢頭。
截止目前,昆明的樓市限價令依然在實施,樓市還需要限價令,基於這個市場行情的準確把握,管理部門選擇繼續實施就是合理選擇。
綜上分析,即便房價整體持續走低,一個城市是繼續實行限價令,還是取消限價令,或者是弱化限價令?取決於當地房地產發展情況和城市發展需要。不管是投資,剛需,還是開發商,都只能充分地掌握好限價令政策,並在此基礎上遵守調控大局,做出有利於自己的規劃和行為。
-
11 # 地產情報站長
2020年2月17日,權威機構對外公佈了 《2020年1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資料顯示2020年1月份,上海、廣州、深圳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分別上漲0.5%、0.3%和0.5%。但是很多二、三線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呈下跌的趨勢。
這是因為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很多城市的交通道路受阻,大量企業紛紛關門停業,全國大量城市的售樓處紛紛關閉。很多人只能宅家裡,菜場、超市這樣的地方都沒有辦法去逛了,更不用說去售樓處看房了。自然也就無法買房,導致房地產市場的銷售金額變少,房價下跌。但要說明的是二三線城市的市場和一線市場的房地產市場不同。一線城市的土地非常稀缺,但剛需眾多,房地產市場整體是供小於求的。
高層之所以出臺政策,限制了很多城市的新房銷售價格,這是因為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樣的一線城市,房價經過了長期的上漲,價格整體在高位,超過了很多居民的消費能力。給很多居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不良影響,給社會造成了不穩定因素,所以國家出臺政策進行了行政干預。
高層出臺政策,限制了很多城市的新房銷售價格,對於剛需來說其實是利好的。畢竟沒有人希望掏空幾代人的收入傾盡全力去買房,導致生活捉襟見肘,沒有閒餘資金消費,成為房奴。
-
12 # 威武紫瑤山
這個同國家的宏觀調控有關係。房產作為國家的一種特殊商品,裡面牽涉的東西太多了,也不是一二句話可以解釋清楚的。因此作為國家政府層面上來講,怎麼樣限,限那裡,什麼時間段限。都是出於一種平衡社會各階層的考慮,而不是儘儘某一個表像。
-
13 # 好恰貴
還不是怕引發金融危機。房子本來是一個商品,硬生生的炒成了金融產品。房子如果順應市場降價促銷勢必引發資不抵債的可能。當房子低於貸款額的時候,會出現棄貸的情況。銀行也會吃不消倒閉。這些年房子漲的太離譜了。
-
14 # 古魏一假卒
價格持續走低?房產稅和空置稅出來前是不可能的,走低是要有原因的,現在買房的都是富人,都有幾套以上的房子了。窮人(沒有一套的)早就被擋在房子之外了。多套房持有成本不大幅增加,價格走低只是笑話!
-
15 # 小郭亂侃
首先房地產價格持續走低?目前居住西安,連續三年持續上漲,目前更是大面積突破兩萬,而不管多少錢都說限價,其實我覺得限不限都只是一句空話,該賣多錢一分不少!
-
16 # 勞美美
這些都是房產商的套路,他可以限價嘛,我們不買就是,房價平穩,我們觀望,房價小跌,繼續觀望,房價大跌,我們出手
-
17 # 超哥說房產
房價在經歷了2016年到2019年6月的新一波漲幅後,慢慢有所回落了。據國家統計局資料資訊顯示,全國70城房價情況,從2019年5月份起開始止漲,並逐步下調,直到11月,連續6個月整體價格水平走低,但是在2019年12月份又再次有所上揚。
當然這些都是宏觀的資料,作為普通購房者的我們可並沒有多少感覺。
時間到了2020年,異常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悄然而至,打破了我們正常的經濟執行軌道,使房地產行業瞬間霜凍。其結果就是開發商不能正常買房,在這種情況下,開發商由於資金方面的壓力,迫於無奈,只能使出降價的殺手鐧,其實準確的說應該說是變相降價。比如恆大的線上購房竟然打出75折,如此一來,在短期內可能會加大房價的繼續走低的可能性。
那麼既然房價持續走低,為什麼還限價銷售呢?其實這裡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對於房地產的限價是限制最高價的,也就是給你設定一個天花板的價格,你不能超過這個價格賣房,這才是限價。距離來說,也就是我們平常看的很多開發商樓盤備案平均價格是15000元/平米,那麼這個樓盤的均價是不能超過這個價格的。
既然房地產價格是限制最高價,那麼有沒有什麼產品限制最低價呢?當然有,那就是農產品,因為要保證農民的利益,增加農民種植的積極性,當然要限定一個最低價。
那麼限價是怎麼來的呢?這裡主要有幾個依據,一是專案前期銷售價格資料參考;二是該區域內同類型專案產品的價格參考。
那為什麼要實行最高限價呢?其實這個問題也是由於房地產的特性使然,比如我們現在講的最多的就是“住房不吵”,房子是用來住的,其居住屬性是第一位,其次才是投資屬性。居住屬性又關乎到每一個人,所以其屬於民生福祉性的範疇。而房地產又具有投資屬性,且供求不平衡,所以才會導致需求旺盛,供不應求,那麼價格上漲成為必然,但是又不能讓他一味的漲下去,考慮到普通大眾的居住問題,所以各地政府才制定了限價銷售這一政策。
如果取消了房地產價格的限價政策會怎樣?如果取消了限價,那麼只有一個結果,房價上漲上漲再上漲,買不起的人永遠買不起了,會造成個人資產的貧富差距進一步加大,從而導致不穩定因素增加。所以說房地產價格的限價是必須的,無論房價的走勢是高還是低,都將長期貫穿於房地產行業的始終。
總結:從以上幾個問題的分析來看,我想大家應該明白了吧,最高限價其實為了穩定市場,無論房價看漲或者下跌,其作用和目的不會發生變化,所以絕不會取消限價。當然只是單單一個限價措施並不能完全有效遏制房價過快增長,那麼這個時候,就會輔助以限售、限購、限貸等多重措施,從供應端、需求端兩個方面共同發力來遏制房價過快增長。 -
18 # 樓盤網
2020年開始之後樓市就呈現出明顯下滑工具,甚至於部分城市因為開發商關停售樓處的影響,樓市成交基本停滯,這對經濟造成了較大影響,畢竟房地產行業對於經濟發展來說的確十分重要。所以不少城市都出臺政策“救援”樓市,因此不少人就產生了疑問,為什麼房地產已經開始走低,還要執行限價政策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樓市要保持穩定!就必須要執行嚴格的限價政策,不能讓開發商有過高的利潤空間。
為什麼在過去二十多年裡中國樓市能發展的這麼火熱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房地產行業能賺錢,而且還是賺大錢!所以想賺錢的人都跑到樓市裡去了,帶來大量資金,在這些資金的衝擊下市場上的房價一步一步上漲,所以房價才會越漲越高!
而限價政策的出臺就是未來限制住開發商的利潤,如果開發商在蓋好房子之後沒能賣出足夠高的價格,利潤被擠壓了,那麼大家還會繼續去樓市裡投資房產嗎?我個人認為的不會的了,就算有也會比以前少很多。這樣一來市場上的房價自然就會出現明顯下降了,這也是為什麼現在樓市能維持穩定的一個重要原因。
而且現在房價之所以會走低,其實就是因為限價政策起到了一個重要抑制作用,如果取消限價政策,開發商總會有各種理由漲價,比如土地價格高。
更重要的是,實行限價政策其實是在保護剛需購房者的利益,購房者巴不得市場上的房價越低越好,所以為什麼想著要取消限價政策呢?抱著這種心態的人要麼是炒房者,要麼就是開發商。
回覆列表
首先,要向您諮詢一個問題,是您從哪裡看出來房價持續走低的,哪怕是恆大打75折,交5000定金,哪怕是富力地產交3000定金,無理由退房,這也只是他們玩的花活而已。實際的房價是否在降低,不是看一個房地產企業的價格如何定,是需要看整個市場的價格是如何定的。在房地產企業售房需要在有關部門備案的情況下,這種恆大和富力等房地產企業個人宣佈的房價降低沒有任何的部門背書,其實沒有任何意義。
對房地產企業進行限價限售,是為了保證剛需能夠在本地獲得充足的房源,在一定條件下保證住房的相對公平。是防止房地產企業囤房居奇,致使房價高速上漲,甚至是防止開發商把房子做成唐僧肉一樣,讓人們花費6個錢包的力度,去為開發商買單的無奈之舉。
任何一項政策和措施都不能做到絕對的公平和絕對的指向性和方向性。往往會殺敵一千,自損三百。就在我們對限價限售進行各種詬病的時候,其實有關部門已經在保護剛需和普通購房者的利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