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鐵煒9528

    徐晃勇戰單臂箭傷的關雲長吧,不然再加個和馬超戰平的許褚也不是關羽的對手。趙雲偷襲文丑60回合拿不下,關羽三回合秒殺文丑。可見徐晃張合不屑跟趙雲單挑,怕壞了自己名聲。

  • 2 # 俞鍾陳曲

    張合徐晃這兩個都是三國演義中久經沙場的一流武將,作戰經驗豐富,臨場應變能力較強,兩個都是降將,而且都屬於很會見風使舵的人物,懂得圓滑善變,尤其張合這方面更是見長,其與許褚一樣,都是遇張飛必怵的人,張合曾經狂言視張飛如小兒,只是自欺張飛謀略不如己能,說兩句假大空的狂話罷了,實際上無論是武力還是謀略,張三爺都遠在他之上,張合敢說如此狂話,只能說不知天高地厚,當然只有被吊打的份。徐晃與關羽同為山西老鄉,當年關二爺與張遼土山約三事,臨時歸順曹操,徐晃張遼常與談古論今,深得武聖啟蒙教誨,非常瞭解關二爺生平所學之能,義氣太重,又兼年長,徐晃不服不行,直到襄樊重逢,關羽已鬚髮皆白,顯然人老威減,加上兩次箭傷未愈,徐晃欺關二爺傷重人老,搶立功勞為念,當然就得瞅準時機,立馬翻臉無情,實屬乘人之危,小人行徑,況有東吳夾攻,乘勢而為,因此敢於陣前囂張要取關羽人頭。然而徐晃張合在趙雲面前卻不敢如此撒野,那是因為他倆太瞭解趙雲可不是關雲長,也都見識過冷麵銀槍,眼快手狠,遇上後就沒有人情可講,不用跟你廢話,遇神殺神,遇鬼殺鬼,徐晃張合再怎麼圓猾老到,一旦被盯上想逃命都難!真神面前,又怎敢說一句狂話?

  • 3 # 老馬識途看中國

    既然說的是單挑,還是這麼細節,那肯定是《三國演義》了,首先更正一下,在《三國演義》中,張郃是挑戰過趙雲。

    咱們一個個的看一下單挑戰績,我們只看名將與名將之間的單挑戰績。

    1、張郃

    張郃曰:“人皆怕張飛,吾視之如小兒耳!此去必擒之!”

    長坂坡,張郃單挑趙雲,兩人交戰約十餘合,雲不敢戀戰,奪路而走(趙雲怕被包圍,帶著劉禪呢)。

    單挑馬超(戰二十合,張郃敗走)

    單挑龐德(張郃先出,戰了數合便退)

    單挑張飛(兩將在火光中,戰到三五十合)

    單挑黃忠(二馬相交,約戰二十餘合,被外人中斷)

    2、徐晃

    單挑許褚(戰五十餘合,不分勝敗)

    單挑顏良(戰二十合,敗歸本陣)

    單挑龐德(徐晃又戰三五合也退了)

    單挑關羽(戰八十餘合,關公雖武藝絕倫,終是右臂少力)

    3、談一下張郃和徐晃不敢挑戰趙雲一事

    《三國演義》記載:雲大喝一聲,挺槍驟馬,殺入重圍,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那槍渾身上下,若舞梨花;遍體紛紛,如飄瑞雪。張郃、徐晃心驚膽戰,不敢迎敵。雲救出黃忠,且戰且走;所到之處,無人敢阻。操於高處望見,驚問眾將曰:“此將何人也?”有識者告曰:“此乃常山趙子龍也。”操曰:“昔日當陽長坂英雄尚在!”

    其實,此場面你是否感覺似曾相識,不錯,就像是當年長坂坡一役。一樣的趙雲,一樣的“如入無人之境”,當年單槍匹馬,七進七出,視曹兵八十三萬如草芥。當時的張郃還不認識趙雲,還敢於向前挑戰,現在人人都知道此人是常山趙子龍。再加上趙雲氣勢如虹,勢如破竹,明眼人一看,都要避其鋒芒,除非是二愣子。徐晃、張郃和許褚典韋這樣的虎將不一樣,都是智勇雙全的名將,這種場合肯定要避其銳氣,擊其惰歸。

    此情形和長坂橋張飛一聲吼雷同,當年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淵、樂進、張遼、張郃、許褚等諸多名將也都不敢上前。

  • 4 # 使用者楊楨楠

    我們不說《三國志》只說《三國演義》,在《三國演義》裡,趙雲大戰長板坡,幾進幾齣獨踹曹營的經歷,按理來說曹營諸將多不會忘記。所以不敢輕易挑戰趙雲也在情理之中。

  • 5 # 談談歷史中的那些事

    張郃視張飛如小兒,徐晃勇戰關羽,為何此二人不敢挑戰趙雲?

    在當初黃巾軍開始四處欺壓百姓的時候,張郃看到一幕幕這樣的場景後決定參軍入伍,讓百姓過上幸福安康的生活。之後加入到了袁紹的軍隊中跟隨袁紹打公孫瓚歷下了非常多的軍功其名聲也是響徹河北地區,更是被袁紹封為中郎將,後來因為袁紹落敗後投靠了曹操,曹操在得此將後非常的高興,由於張郃勇猛無比受到了曹操的重用,跟著曹操一起攻破烏恆,擊破馬超,拿下張魯,可以說為曹操做了極大的貢獻。不過令人費解的是,張郃在面對張飛和關羽的時候都不曾害怕,唯獨見到趙雲卻不敢應戰呢?

    在漢水之戰的時候,張郃見到趙雲有過這樣的描寫“心驚膽戰,不敢迎敵”。在面對趙雲的時候,即使是堂堂的名將張郃居然也會害怕並且產生了停戰的想法。而在面對張飛的時候卻是放出“吾視之如小兒耳!必擒之!”這樣的言語。在蜀漢的陣營中張飛和趙雲都是有著五虎上將的號稱,想必二人在武功上應該是差不多的,但是張郃在面對同樣是五虎上將的二人為何差距這麼大?

    張郃在漢水之戰之前也是和趙雲有過交手的有可能就是此次留下了後遺症,在穰山之戰的時候,張郃和高覽分別在前後吧劉備包圍住準備來個包餃子拿下劉備的時候,趙雲突然率領部隊感到和他們二人進行了交手。在這次的交手中趙雲先是一槍就刺死高覽於馬下,緊接著又和張郃打了三十多個回合,張郃明顯不敵趙雲逃跑,之後在長坂坡之戰的時候又再一次的與趙雲有過交手,不過這一次的趙雲可以說給張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時趙雲中陷阱掉進了一個深坑中,真當他想前去了解趙雲的時候,趙雲突然一躍而起一槍刺向張郃,若不是張郃躲閃及時就要丟掉小命了,試想一下是自己遇到這樣的情況會不會對於這樣的人物惶恐不及。

    那麼作者為什麼會這樣展示出張郃害怕趙雲呢?如果這樣來看應該就明白了,趙雲作為常勝將軍可以說是從來沒有過敗績的,作者為了突出趙雲的英勇,故意設計出這樣的張郃的心理狀態“心驚膽戰,不敢迎敵”來凸顯出趙雲。如果按照真實來看張郃作為曹操的五子良將在武力上也是不差的,張郃本身也不是貪生怕死之輩,如果真的看歷史上的話是不存在張郃會看到趙雲逃走的,出現這種情況僅僅也是演義中的效果。

  • 6 # 愛尚文史

    張郃視張飛如小兒,徐晃勇戰關羽,但二人皆被趙雲嚇得“心驚膽戰”不敢迎敵。只能說各自的情勢不同。漢水大戰,是趙子龍的封神之戰,打鬥的畫面,甚至比穰山之戰、長坂坡之戰還要誇張。趙子龍挺槍驟馬,殺入重圍,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那槍渾身上下,若舞梨花;偏體紛紛,如飄瑞雪。不光張郃、徐晃膽戰心驚,所有的曹軍將士,都不敢正式趙子龍。

    接下來!詳細的分析一下,這三個事件的具體原因?

    第一:張郃視張飛如小兒

    演義回目:瓦口張飛戰張郃

    內容簡介:

    卻說漢中爭奪期間,曹洪與張飛、馬超等人對峙於下辨。首戰!曹洪領軍,與馬超麾下副將吳蘭相遇,大敗吳蘭軍,並斬其將領任夔。馬超、張飛等聞之,各自閉門不出。

    曹洪想起了神卜管輅的卦語,言此處當折損一大將,於是害怕張飛、馬超別有所謀,故收軍返回南鄭。

    張郃非常不解,星夜趕往南鄭詢問緣由。曹洪如實告知。張郃大笑,言曹洪身經百戰,居然會相信卜術之言。當即對曹洪說道“眾皆怕張飛,吾視為小兒耳!此去必擒!”並當面立下了軍令文書。可見張郃非常的自信。

    那麼!問題來了,張飛名聲赫赫,武藝高強人盡皆知。張郃為什麼敢如此不屑呢?

    第一:迎合正史,在正史中,曹操返京之後,是張郃大戰略進攻蜀地,並拿下了巴東、巴西二郡,最終在進軍宕渠的時候,被張飛擊敗。

    第二:按照演義的說法,張郃應該是有私心,畢竟他投靠曹魏多年,一直都得不到重用。當時還頂的是一個偏將軍的職位。他的頭上總是有夏侯淵、曹洪這些直接領導。如今曹洪等人怕了張飛,正式他出人頭地的好時機,所以他要把握時機。

    第三:在此之前,張郃沒有跟張飛交過手。常聽人在他面前說張飛之勇,身為勇將,而且是曹魏中名列前茅的猛將,張郃難免會有一種爭強鬥勇、不服氣的心理。

    第四:張郃確實有些本事,在瓦口對戰期間,不但斬殺了張飛的副將吳蘭,而且還多次打平了張飛。甚至在中計被圍的情況下,都能與張飛死戰一百五十合,最終成功突圍。(這邊說的是羅本,我的所有演義文章,只以羅本為準)

    第二:徐晃勇戰關羽

    徐晃與關羽,不知道為什麼?總有很多人喜歡說關羽殺退徐晃、許褚二人一節。這邊我不接受任何反駁的說,徐晃、許褚被關羽殺退,跟關羽是否高於這二人,沒有半毛錢關係。不能成為徐晃弱於關羽的證據。

    換句話說!如果當時許褚、徐晃想殺關羽,那幾百對駑機,早就將關羽射穿無數個透明窟窿了,絕對不是隻射關羽歸路那麼簡單。

    許褚、徐晃被關羽殺退的原因是,二人皆不敢下死手,甚至不能傷了關羽。所以弩箭、駑機對準的只是關羽的歸路。眾人也只是將關羽圍住,只要他衝突不出去就行。

    因為曹操早就說過“吾素愛關公人才武藝勇冠三軍,吾欲得之以為己用。”之後才是郭嘉獻計“先以兵圍之,若事危急,彼必降矣。”程昱又獻計“某有一計,使此人進退無門,則用文遠說之,關公自然歸於丞相也。”具體計謀就是用夏侯惇誘敵,將關羽圍在土山。

    所以徐晃、許褚等人,成功完成了任務。嚴格的說,此戰之後,徐晃並沒有留下任何心理陰影。

    他之所以敢勇鬥關羽的原因是,他深知關羽的取勝手段。關羽的兩大套路,被徐晃摸得一清二楚。無非就策馬奔騰,以高速跑馬蓄力,爆發出幾記重擊。或者就是拖刀計。

    但徐晃壓根就不給關羽這個機會,他先是套路關羽,跟關羽攀交情,跟關羽敘舊。然後突然衝向關羽,使關羽喪失了跑馬的機會。沒有跑馬加成的關羽,取勝的機率至少降低一半。

    所以!徐晃敢勇戰關羽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他與關羽交情深厚,深知關羽的取勝手段。

    第三:徐晃、張郃不敢挑戰趙雲

    由於時間關係,直接說原因……

    1.張郃曾多次與趙雲交手,在穰山的時候,更是被趙雲十餘合擊敗。而且還是單槍匹馬於亂軍中十餘合擊敗張郃。差距之大可想而知,所以張郃懼怕趙雲合情合理。

    2.穰山之戰、長坂坡之戰等等戰役,趙子龍曾多次突入萬軍叢中,如入無人之境,左衝右突無人敢擋。這些曹軍將士,很多都被趙雲打出了心理陰影。一聽到是常山趙子龍,立馬就不戰自亂了。原文如下:

    所到之處,但見“常山趙雲”四字旗號,曾在當陽長阪知其勇者,互相傳說,盡皆逃竄。——參考,“演義”羅本

    3.趙子龍救出了黃忠。也就是說,黃忠當時在趙子龍的身邊。張郃、徐晃雙打一個趙雲都夠嗆,如今再添一個黃忠。二人豈能不膽戰心驚,望而卻步。

  • 7 # 饞嘴肥貓鏟史官

    今天咱們破個例,不從武力值的角度來分析,而是結合咱們的人生和社會來聊聊三國。

    主要講講張飛、趙雲和張郃。張飛象徵著什麼呢?――困難。

    大家都知道,張飛這個人十分兇猛,還詭計多端,他曾經三戰張郃,分別在閬中、宕渠和瓦口關三地,把張郃打得落花流水,丟盔卸甲而逃。

    張飛就像是人生中橫亙在我們前進道路上重重的困難。我們不得不面對張飛,保不住什麼時候,這廝就從斜刺裡殺出來,給我們造成巨大的創擊。我們去努力翻越和突破,卻總是功敗垂成,被嚴酷的困難而擊垮,灰頭土臉,狼狽不堪。趙雲象徵著什麼呢?――理想。

    趙雲是《三國演義》這部著作中塑造的一個完美的人物。白馬銀槍,首先是個相貌堂堂的帥哥;武藝高強,有超群的能力;勇冠三軍,敢於面對和掃平一切阻礙;忠誠高潔,性格和人品是當世的楷模;還有令人嫉妒得發狂的好運氣。

    趙雲就是我們的理想,我們都希望成為趙雲,帥氣而高能,勇敢而忠直,好運連連,力挽狂瀾,為眾人所膜拜。就如我們少年時代最美好的嚮往,想成為這樣或者那樣的人,但我們距離理想的距離總是越來越遠,希望也越來越渺茫。張郃象徵著什麼呢?――現實。

    張郃這個人,武藝不錯,但也排不到前列,象他這樣層次的戰將比比皆是;論領兵打仗,有一定水平,也自視甚高,但從來沒有獨鎮一方的機會;武藝不如許禇、典韋,帶兵不如張遼、曹仁,地位不如夏侯惇、曹真、司馬懿。

    現實生活中,我們其實就是張郃。論相貌,平平無奇;論能力,有一定能力,但並不出類拔萃,也從來不受信重,總是被壓制;論勇氣,遇到危機,首先想到的是逃避,保全自已,苟延殘喘,從來沒有為信念而拼死一戰;論運氣,更是差到了極點,屬於世界上最倒黴的那個群體。張郃不怕張飛,就如同生活中的我們其實並不畏懼困難,無論困難多大,我們都必須去面對,去解決。無論成敗,都是一種經歷。

    所以,張郃並不怕張飛,反而充滿了蔑視,不就是個打唄?咱先硬磕一下試試,就算頭破血流,落花流水,也得鼓起勇氣去嘗試,去拼搏,輸了也可以重新來過。但張郃很怕趙雲,就如同我們不敢面對自己的理想。當年的雄心壯志早已被現實擊得粉碎,不敢面對,不敢提起,甚至想都不敢想。

    說句實話,你回憶一下自己曾經的理想,是不是覺得渺茫而可笑?讓你現在就向著當年的宏偉目標繼續邁進,你願意不願意?

    人生其實就是如此,真正擊敗我們的並不是困難和挫折,而是我們永遠不敢重提的理想。

    我們不怕世界強加給我們的困難,我們可以屢敗屢戰;但我們害怕面對自己的內心,為自己逐漸消失的信念和理想而悲哀,只想逃避。靠著苦熬,張飛逝去了,趙雲也逝去了,張郃終於熬死了所有比他更強的戰將,成為當世的天下第一。

    靠著苦熬,困難磨平了,理想幻滅了,我們日復一日地簽到、出勤,也終於混到了一個別人看起來羨慕的位置上。

    我想,在木門道紛飛的箭雨中,張郃最懷念的應該就是張飛和趙雲了吧?在那一刻,他真正為自己的信念而付出了一切,與自己最強大的敵人並列,共浴榮光。

  • 8 # 泠朔

    想吹趙雲也不至於這樣吧。

    張郃徐晃兩人不敢和趙雲對戰的時候,曹操要為夏侯淵報仇,全力圍攻黃忠。所有人注意力都在黃忠身上。趙雲突然出現,就算身經百戰經驗豐富的人也會嚇一跳。再說兩人追擊黃忠那麼久體力早就損耗的無比巨大。而趙雲精力充沛衝過來,張郃和徐晃都是有腦子的人,他們不和趙雲交手是因為識時務,並不是怕趙雲。

    換個思路想想,曹操要是想抓,趙雲當年長坂坡就出不來。假如張郃徐晃全力追擊的是趙雲,黃忠突然殺出,他們也不敢和黃忠交手。

    在張郃眼裡他說他不怕張飛,而張飛的威名在曹營可是比趙雲響亮的。他不怕說明他不把張飛放在眼裡,而張郃未必記得趙雲,那麼何怕之有。

    徐晃也一樣,他敢和風頭正盛的關羽交手,他就不慫關羽,而關羽在那個年代名氣比趙雲大的多了。他不怕關羽,就更不怕趙雲了。或許他也早就把趙雲忘了。那麼在徐晃眼裡趙雲或者就更不算什麼了。

    五虎上將給曹營造成心裡陰影的也就是威震華夏的關羽,嚇死夏侯傑的張飛,差點要了曹操命的馬超。至於黃忠不殺夏侯淵曹營眾將未必知道他。趙雲估計曹營知道的恐怕就更少了。

    曹操在漢水的一句“昔日長坂英雄尚在,傳令眾將,所到之處不可輕敵。”透過這句話表明曹操早就把趙雲忘了,早就以為趙雲死了。而傳令眾將也說明了趙雲早就被曹營眾將忘記了,曹操傳令眾將是為了提醒他們來了個他們早就不記得的人了,多加註意。

    不要覺得我瞎說。曹操和劉備打仗的時候,曹營眾將多遇到關羽,張飛,魏延,黃忠,馬超等人,他們天天遇到自然臉熟。趙雲帶了幾次兵去打仗啊?他們不記得也正常。再說了趙雲雖然人設完美,但是帶兵打仗這可不是小兒科,不僅要靠武力,還要有智慧,統帥能力,指揮能力。趙雲在這方面是比不過關羽,張飛,馬超等人的。也就是說趙雲領兵獨擋一方面的能力並不出色。所以很少看到趙雲獨立帶兵打仗,也很少看見他受傷。還是老老實實當好劉備的保鏢就足夠了。

    所以張郃徐晃並不怕和趙雲交手,而是不想和趙雲交手,或者不屑於和趙雲交手。

  • 9 # 傲視蒼穹39

    喜歡一個英雄,就一定要把他吹成天下第一?即使按《三國演義》來論,趙雲能排到前十,已經是抬高了!詳細看看他的戰績;

    1、戰文丑時,趙雲已經30歲出頭了,正是人體生理上的鼎盛時期。古文中沒有“青年”一詞(青年一詞來自於日本)。35歲之前,古文中都叫“少年”。所以,羅貫中說他是“少年”並沒有錯。戰已經有極大消耗的文丑,5、60十合佔不到半分便宜。可文丑卻被關羽三個回合就打的心怯了。關、趙明顯不在一個層次上!

    2、穰山戰許褚,30餘合不分勝負,關、張從兩翼殺出打斷了這次的單挑。按很多摳字眼人的邏輯,趙雲是處在下風了,所以關張殺出助陣(參看三英戰呂布)。不但如此,還被羅貫中加了一句“曹軍遠來疲憊”。許褚是屬於“曹軍”無疑吧?很明顯;在羅貫中的心裡,趙雲與許褚的武力相比,是略遜的。給點加成,也就是個半斤八兩!

    3、30合打敗張郃,可卻被張郃堵在山口進退不得。靠著關羽、關平、周倉的到來,前後夾攻才殺退張郃。問題是前有趙雲劉備,後有關羽關平周倉,山路又狹窄,張郃是從哪頭衝去去的?從前衝的,趙雲劉備兩人沒攔住,證明張郃跟趙雲的實力差距,更本就不止30合的水平。如果從關羽後面衝出,就更顯得張郃武力不遜於趙雲!所以,在長坂坡中,張郃毫不猶豫阻截趙雲。趙雲戰十個回合就要跑路了,結果還跌到坑裡。靠著阿斗的紅光,才嚇退了張郃!張郃曾大戰張飛三五十合不分勝負,從這裡也可以看出;趙雲對張郃,優勢其實是很有限的。只能說,張郃為人滑頭;沒把握戰勝的對手,他懶得費力而已!

    4、關羽斬顏良、文丑,張飛殺紀靈,黃忠斬夏侯淵、射關羽,甚至魏延斬王雙、射曹操,都是在正面。只有趙雲殺高覽,是在背後下手的!

    5、長坂坡,戰河北四將(演義中的四流武將)馬延、張凱、焦觸、張南,老羅寫的挺熱鬧,我初看時,還以為趙雲斬了四將呢。誰知道四將毫髮未傷,趙雲僅是突出跑了而已。而此四將中的兩位,後來卻是同時死在了甘寧的手裡。而且,即使在《演義》裡,也沒有趙雲什麼“七進七出”的描述!

    6、為人津津樂道的漢水之戰;趙雲誤了一頓花槍,嚇退了張郃。從此,吹趙雲的得出結論;張郃徐晃見到趙雲就害怕了。為何他們都看不見黃忠呢?黃忠此時隱身啦?張徐二人跟黃忠打了大半天,也沒有拿下黃忠,早已精疲力竭了。再來一個生力軍趙雲,兩人還有勝算嗎?知道必敗的局面,還要強行出頭,那不是找死嗎?何況,趙雲救出黃忠後,文聘就敢追擊趙雲。難道文聘比張郃+徐晃還厲害?

    7、沒過幾天,徐晃單獨就敢背水為陣挑戰趙雲、黃忠二人。此時的趙雲,怎麼如不舞花槍去戰徐晃?而是聽從黃忠的,要避開徐晃的銳氣?這裡已經足以證明;無論是趙雲還是黃忠,單挑徐晃,他們都沒有必勝的把握!徐晃敢單挑關羽就可見一斑。

    說實話;演義裡的趙雲也好,正史的趙雲也罷,都是令人喜愛的!但是,並不是喜歡他,就一定要他天下無敵吧?

    事實上,趙雲有可能略強於張郃,卻未必強於徐晃!說他們二人怕趙雲,就更是笑話!

  • 10 # 不沉的經遠

    題主這個問題其實並不正確,張郃視張飛如小兒只不過還沒領教過張飛的厲害,而徐晃敢戰關羽無非是知道孫權要偷襲荊州,所以來摘桃子,至於他們在漢水之戰不敢挑戰趙雲,只是情況特殊,之後徐晃也是挑戰過趙雲的。

    張郃向曹洪請命去攻打巴西時,確實曾經誇下海口,說“視之如小兒”,不過這只是他當時還沒和張飛交過手,因此口出狂言而已。在閬中兩人第一次交手中,雖然張郃表面上是因為雷銅抄了後路才敗走,但是從他逃到宕渠山以後堅守不出看,之前那次交手已經讓他明白了兩個人之間的差距。

    此後張郃面對張飛越來越不堪,屢戰屢敗,最後在瓦口隘時,張郃帶著幾千人馬,遇到只有五百輕騎的張飛,居然調頭就跑,最近僅以身免,可謂狼狽之極,當初誇下的海口完全成了笑話。

    而徐晃樊城戰關羽水分也很大,在他出發前,曹操已經交代,先到陽陵坡駐紮,等吳軍偷襲荊州以後再去和關羽交戰,所以徐晃並不需要硬扛關羽,自然不怕。

    而漢水之戰情況有所不同,此戰張郃和徐晃遇到趙雲前,已經和黃忠戰了大半天,雙方打了一個難分勝敗,都有些疲倦了。這個時候殺進來一個生龍活虎的趙雲,此前張郃和徐晃又都和趙雲交過手,知道他的厲害,身邊還有一個比趙雲差不了多少的黃忠,他們兩個人不逃才叫傻呢。

    但是這不等於張郃和徐晃真的見了趙雲就不敢打,在漢水之戰以後,曹操又從斜谷小路進軍來奪漢水,命徐晃為先鋒。徐晃渡河來攻,黃忠、趙雲兩人帶兵迎戰。徐晃前來搦戰,黃忠和趙雲堅守不出,等曹軍疲敝要撤軍時才出擊,大破曹軍。

    所以徐晃並不是什麼時候都怕趙雲,而趙雲和黃忠堅守不出,也不是怕徐晃,而是想以儘量小的代價擊敗曹軍,不願意無謂犧牲手下兵卒而已。

    所以不能用漢水一戰證明張郃和徐晃見了趙雲就不敢出戰,更不代表他們怕趙雲超過了張飛和關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裡存在商機?商機是怎麼被發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