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志煒嘿哨
-
2 # 陳功哥
街頭實體店紛紛倒閉,商場倒閉,樓上有個所謂的經濟領域作者說了是洗牌,是優勝劣汰,說什麼生產和經營者太多了,根本不需要這麼多的狗屁理論,我就想問一下一條街就你一家開店賣東西的,其他的都倒閉了關門了,看還有沒有人願意去你這獨一家。社會經濟和營商環境就像一個封閉的環一直在無限的旋轉著,現在實體店倒了,這個環也從中間斷了,有的人幸災樂禍,說是因為實體店賣的太貴,該倒!我就不相信這影響不到你。除非你一家生活在原始森林裡面
-
3 # 飛羽追風
一哄而上,魚龍混雜。必須要經過大浪淘沙,剩下的才是金子。做生意都是為了掙錢,這沒有錯。但也絕不能唯利是圖,不擇手段的掙錢,必定不能長久。
做個體生產加工的更難。投資大,風險大,難度大。需要許多條件。找關係,給回扣,抓產量,管質量,要款摧款,被要款被摧款。哈,千頭萬緒,千難萬險。活下去著實不易!
-
4 # 實話實說y321
那後果不堪設想,首先就有幾千萬人失業,再就是人心慌亂對社會沒有了希望,買賣賠了可以做但是人心涼了在想暖過來就難了!
-
5 # 大逸說
有些說看不懂我原來的回答(其實是蘿蔔青菜、選擇你愛),重新淺顯分析下:某個人會放棄、但不是所有人放棄。也就是會出現一些新的創業機會和創業群體,用新的模式、新的技術、新的資源去替代舊的群體。
不要輕言放棄,而要持續改進最佳化提升,消費永遠不會少,消費者永遠都存在,只不過能得到消費者和商業機會的群體發生了結構性的改變而已。
生意越來越要求高了,困難一定會有的,而且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所謂的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前浪已死,未必說明海里面就再也沒有海浪,也未必說明海從此成為死海。唯一改變的就是要求創業者必須具有持續的創新意識、準備和能力。
唯一的不變就是變化,變化就是機會,有些民營機構退出,這是讓給後來創業者的機會,否則機會都被老創業者佔領了,對新創業者而言就是不公平,而社會是公平的。
-
6 # 梓瑜說人文保險
首先在民營經濟佔整個國民經濟的比例是很高的
在國家財政收入裡面超過50%,是民營經濟提供的。就浙江省台州4來講,民營經濟構成了當地經濟99.3%的比例。在全國來講民營企業超過2500萬家,個體工商戶超過6000萬戶。就全國的平均水平來講,大約百分之七八十的就業是民營經濟解決的。要是民營經濟全部撤退,那就業真的是成問題了。
我想提這事,恐怕是對前陣子有人提出民營經濟在完成它的歷史使命之後,撤退。可惜在今天難以做到了。民營經濟撤退了,那麼很多人就回到農村去了。城市人口,那就只能回家了。個體工商戶也同樣是一個很重要的經濟成分,就算只有6000萬戶,個體工商戶說涉及到的人口也會超過1.5億。
01經濟體是有自我修復能力的,根本在於其中的個體會做出應變,選擇能夠生存的道路。農民工到城市務工,可以拿到遠超種地收入的工資。但是當城市中就業機會減少,又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時,返鄉就成為唯一的選擇。或者種植,或者養殖,或者做點小生意,有幾畝薄田不用擔心餓肚子,撐幾年總能好起來。如今農民與工人的身份已經日漸重合,與個體戶同樣可以隨時轉換,實際上農民在個體商戶中佔據了很大比例。
個體工商戶這幾年的日子不好過,一方面是持續快速上漲的房租,開店成本大大增加。一方面是社會快速發展,電子商務衝擊,消費模式改變。最為關鍵的是,高房價下購房家庭近半收入都還了房貸,消費潛力萎縮,市場縮小。
網際網路是最容易形成壟斷的,電子商務的興起並沒有讓所有網商賺到錢,實際上現在開網店也越來越不賺錢。不管是炒信用刷單,還是各種優惠活動,最終往往只有刷的厲害的跟財大氣粗做活動的店鋪得到多數流量,而小店鋪往往很難生存下去。
02個體工商戶與自由職業者本質並沒有多大區別,與失業者往往一步之遙。一張營業執照並不能說明什麼,辦理很簡單。自由職業者要賺錢生活,個體商戶也要賺錢生活,兩者並沒有本質區別。
不賺錢的個體戶,跟不賺錢的自由職業者,其實都可以算是隱性的失業者。
確實有很多個體戶生意做得很大,年營業額過千萬,毛利潤上百萬,但是多數個體戶真實盈利不過是上班工資水平。
隨著房租上漲,環保嚴查,各種城市管理要求,個體戶的生存空間是在不斷縮小的。微商的興起,實際也是個體戶沒落的過程,線下生意不好做,所以才會越來越多人轉到線上。錢難掙,所以才會有那麼多人四處尋找賺錢機會,甚至上當受騙。
民營企業不盈利,自然就會降薪裁員。個體戶不盈利,也會做出類似的舉措。之前僱人多的,辭退幾個。之前房租太高了,搬到更便宜的地方。也會透過網路嘗試增加銷量,也會宣傳推廣,但是如果還是不賺錢,那就只能關店止損了。
個體戶做久了,很難再回到工廠公司上班,一種生意做不下去的時候,多數人都會選擇換個生意,重新開始。
市場就那麼大,網上銷量多了,線下生意就會少。有人賺到了大錢,更多人賺的就少。越來越多的店鋪轉讓,是時代發展的過程,也是個體戶群體萎縮的開始。個體戶作為民營經濟的重要組成,個體戶的衰落,何嘗不是民營經濟的滑坡。
03民營經濟下滑,經濟增速受影響在社會上各種經濟主體中,民營經濟是最活躍的一個一種型別,民營經濟下滑,實際上代表了社會最活躍的經濟主體,他們的經商環境出現了非常嚴重的問題。
這也就意味著,整個社會的經商環境,包括宏觀經濟走勢,面臨非常大的壓力。各行各業的生意都不好做,個體工商戶賺錢變得越來越難,收入就會滑坡,對於生活質量也會有非常大的影響。收入減少也會造成消費降級,進而導致供給減少,引發一連串社會經濟的負面影響。
說得更嚴重一些民營經濟撤退,也會降低社會經濟增速,所以無論是宏觀還是微觀層面,都需要對經濟做出非常重要的刺激,才能夠改善民營經商環境。
每逢技術變革,新舊交替,財富重新分配,一幫人窮途沒落,一幫人悶聲發財。財富總量並沒有少,賺錢機會也沒有少,只是沒有掌握新技術的人出局了。今日之變和20年前,30年前是一樣的,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窮則思變,變則通,通則達
-
7 # 墨非鳴
就目前的經濟環境來看,大規模的放棄創業是不太可能出現的,民營企業尤其是個體工商戶會更新換代會越來越快,大一波人放棄創業的同時會有另外一波人開始創業。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創業創業,還是就業,每個人在面對這兩個選擇的時候,很難做出選擇。就業,意味著穩定,雖然很多時候被別人管著,身不由己,但是每個月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創業,意味著冒險,是為自己打工,但是創業能不能成功,最後能不能實現自己的創業目標都是未知數。
不是每個人創業都能成功稍微留意一下小區周邊或者商場的小鋪,會發現一年下來基本換了個遍。說明一點,個體工商戶不好做,不是租個房子,交點房租就能做起來的。很多人創業還是很盲目的,僅僅是看別人賺錢了,或者不想給別人打工,於是選擇創業,至於創業需要做的市場調研、成本預算等等,心裡一點概念沒有。
真是一面倒,都不選擇創業,而是選擇打工的情形應該很難的。畢竟個體工商戶賺的錢可能還沒打工賺的多,但是還是有很多人願意做,不僅僅是錢的考慮,更多的是一種選擇。
-
8 # 投融資那些事兒
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是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什麼原因會導致民營企業撤退,特別是個體工商戶放棄創業呢?
市場經濟下行不止會影響大中型企業,特別是處於市場經濟基層的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感覺尤為明顯。
利潤一天天下滑,漸漸的入不敷出,很多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會選擇貸款維持經營運轉。如果是實力比較弱的民營企業或者個體工商戶,就有可能無法安然度過經濟下行週期。
如果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無法順利度過經濟下行週期,就得退出市場,那麼會出現什麼樣的後果呢?
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大量退出市場,說明經濟形勢很嚴峻,很多行業的基層環節已經賺不到錢很難存活了,從宏觀上來看,肯定是遇到了全球性的經濟危機,導致社會經濟萎縮是必然的。
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規模雖然不大,但是它們的數量卻很多,為社會上提供了很多的就業崗位,如果它們的數量急劇減少,那麼可能最直接的影響是失業人數猛烈增加。
-
9 # A黑龍江創業合夥人
實體經濟問題太多,怎麼解決問題是關鍵,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解決方案,一,房租過高,實際中國的商服現房儲存量已經飽和,只是這些房子都在有錢人名下,人家不急需用錢,租金就這麼高,沒人租就空置,也不低價出租,不差錢,解決方案,應該加大房屋閒置稅,只要沒有合理利用上就多收稅,還能有效的遏制房價過高。二,市場競爭優勢不對等,網商是社會進步的提現,不能一味地抱怨,要想辦法解決,個人認為實體經濟衰落的責任,不能有網購平臺背鍋,主要是廠家原因,具體解決方案應該學習手機廠家,全國統一售價,把實體店和網店拉倒同一起跑線上, 對實體企業的長遠發展還是有利的。三,加大智慧財產權保護,加大處罰力度,加大打擊假冒偽劣產品。
-
10 # haitesen
我認為降低房價,降低稅收,加強網上監管,使線上與線下實體店價格統一,不需低價傾銷,取消雙十一,這種低價競爭的活動營造公平合理的商業環境。
-
11 # 黑皮haipi
民企退,多種原因。資源和市場是不可或缺的要素。這恰恰是民企的短板,特別是一些常規、小企。
資源、環境、市場等因素會使民企今後壓力越來越大。這也是自然淘汰的規律。到了一定的發展階段都會出現的。不像80年代,隨便生產一個產品都不愁賣、絕對爆款。機會到處都是,畢竟那是野蠻生長年代。同時也是民企活得最滋潤的年代。
現在好了,市場的規矩,秩序,使用者的體驗滿意度,多種要素倒逼民企不得不改變自己的生存方式。活下來的都是精。
舉一個重慶著名的民企:力帆
2019年,據力帆股份7月26日公告,公司近12個月未披露的累計發生的涉及訴訟(仲裁)涉案金額已達14.23億元。據悉,力帆在今年曾大面積爆發拖欠經銷商保證金和返利錢。
在2010年,72歲的力帆集團集團創始人尹明善帶領力帆股份成功登陸A股,一舉成為重慶首富。2017年尹明善選擇退居幕後,把董事長的權杖交給職業經理人牟剛。而在牟剛上任的第一個財年,中國車市就出現28年來的首次下滑,力帆也陷入債務危機。
後來萬安科技把力帆告了,要求力帆乘用車北碚分公司支付貨款約607.57萬元貨款,點爆力帆債務危機。
這只是力帆眾多債務的冰山一角,據力帆股份7月26日公告,公司近12個月未披露的累計發生的涉及訴訟(仲裁)涉案金額已達14.23億元。
像這樣的民企,公司治理結構也很規範,為何到了今天的局面?
1.汽車的三大件,力帆一樣叫好都沒有,靠吃老本,低價低質,拼起來就是一輛車。還以為在當年的摩托車時代,考驗消費者的智商。結局就是使用者用腳投票。
2.力帆在重慶民企當中,還是有相當地位的,可利用的資源也算前茅。殊不知,看到房地產賺錢,又去插一腳。自己的核心問題都沒解決好,東一下西一下。靜不下心來搞研發,這也是民企的通病。
3.在汽車井噴時期,力帆沒抓住上升的機會。還是老品繼續忽悠,加之市場佔有率不高,使用者口碑沒起來。在市場飽和後,各種問題必然踢爆。
有時,民企退,跟他企業文化有一定的關係,看到什麼賺錢就插手。沒一個產品主軸線。
至於民企或者個體的退出,市場的生存法則是,有生的自然就有消失。還有後來人,市場那麼大,不必擔心。
-
12 # 我本善良83874
網購平臺對商品質量一點兒也不管控。誰便宜誰就多賣,生產廠家越出產品越次,利潤越來越少,退出的越來越多。以網購為主的今天只有各個電商平臺嚴把質量關遏制價格戰個人感覺對經濟能起到好的作用。
-
13 # snowball59306754
創業就是個坑!成功的不是沒有,是極少!實際上鼓勵創業無外乎是解決就業問題,還有就是你多少得投入,有拉動消費的作用,但目前的大環境越來越惡化 所謂的更加規範變了味兒!所以在國內沒有任何背景想創業成功無外乎就是鑽空子打短平快[捂臉]沒有人去做百年老店,因為環境不允許!
-
14 # hlx8517
做實體企業很難,貸款是的坎,好不容易拿到訂單需要流動資金卻貸不到款,銀行硬性規定企業滿二年才有資格貸款,總不能註冊公司先玩二年吧?
-
15 # 盤古49
民營企業撤退,個體戶紛紛放棄創業,這些都是市場經濟的正常表現,一個企業或個體戶在沒有經濟效益的情況下誰還會堅持辦下去,難道要賣房子賣老婆來維持經營嗎?市場經濟的盲目性決定了一哄而上和一鬨而下的自由經營模式。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大量人員失業下崗也屬正常。為了生存必須 敏銳的捕捉商機,強者生存,劣勢淘汰。
-
16 # 程璐然
我的三人合夥小企業今年就要散夥了!,合夥二十多年,我們有淚水有汗水,最近三年來一年不如一年了!1997年我們三兄弟合夥辭了工作(因為都在紡織行業)下崗了,湊了8000元,開始了我們的創業,第一年過春節,每人借了二百元過的年!第二年不用借錢了,但沒有多的盈餘,三人感到知足了!第三年拼命的幹,大概有贏餘不到五千元!招了第一名工人!二零零二年招了三名工人,二零零四年招了四名工人,二零六年招了八名工人成立了公司,註冊了50萬資金成了一般納稅人公司,年產值達到了二百萬但是二零一五年後走下坡路,二零一九年瀕臨倒閉。工人最多時候幾十人,產值達到六百萬甚至八百萬。但是現在沒業務了!幾十萬的裝置也無用武之處了!現在公司連我仨個老闆共計9人了,雖還在堅持,但也是苟延殘喘了!出路在哪?
-
17 # 螞蟻86
經濟就是一個生物鏈,
我們都身在其中,誰都不能獨善其身。
個體戶基本上都規模不大,大多數都是一些夫妻店,甚至一些個體戶都是剛畢業的學生在創業,有的是城市一些工薪階層,有的是農村人懷揣夢想來到城鎮創業,也的文化不是很高,有的是城市裡高不成低不就的閒散人員,顧的店員也都工資不高
想象一下,假如個體戶的生意不好,都在煎熬,或者關業
首先就是大部分底層人員失業,沒有收入,
接著這一部分人不敢消費,而我們每一個人的消費都是在為這個整體的經濟貢獻力量,
不管是哪一個行業,什麼教育,醫療,金融,餐飲,娛樂,電商,房地產,裝修,建材,等等等等……
一部分人不敢去消費,肯定會影響其它行業和其它人都收入,甚至波及電商,最後也難以倖免。成為不穩定的因素。
所以我們應該警惕並重視!
在這個經濟鏈條裡,那一環都不能掉,發展新經濟的同是,也要發展完善基礎經濟。
實體經濟承擔著房租,和高經營成本,高行政成本,是時候該大力發展實體經濟的時候了。
第一,對實體經濟進行政策支援。
第二,對電商加強監管。
第三,最佳化,簡化辦事程式和手續,落實簡政放權。
第四,對困難個體戶,進行定點幫扶。
第五,打造夜間經濟,提升經營環境和檔次
-
18 # 暢遊鞍山社群服務
全國大部分老百姓都是為那幾個人打工,房子佔了一個人10年不吃不喝,一個人24歲畢業,工作到40歲可能才剛把之前吃喝拉撒上學房子錢堵上,再花10年把他孩子的吃喝拉撒堵上這個時候他已經50了,創什麼業,農民沒有閒錢消費,小鎮的現成的就沒有錢。有錢人就那麼幾個,錢都到他們手裡他們也不在國內消費。慢慢的羊都餓死了,沒有大能力的狼也吃不飽。老虎就會去國外混了
-
19 # 院氏一後人
民營企業不是撤退。怎麼撤,往哪兒撤?歸根結底是萎縮,是轉行,在全國經濟處於增長週期緩慢的大氣候中,消費,信貸,利益等經濟槓桿的功能得不到充分發揮,個體工商戶的前景沒有光明可言。
-
20 # 悠悠坦然
正常現象。屬於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的程度,一個臺階,自我調整的自然規律,短期看來不好,長期來說穩定發展再提高的階段。經濟發展初期一擁而上,一旦市場飽和,產品更新,資金勞動力,政策等等原因,就會淘汰部分行業,企業,產品,市場。看誰能及時適應調整,應變能力,創新堅持,開發新的產品市場,總結經驗渡過平穩階段,明天會更好。
回覆列表
我只知道我自己:創業了,錢虧了,2部車賣了,2套房賣了,還負債,變成老賴了,目前是連累了老婆,不知道以後是否會連累子女?[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