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學術界對光緒的評價也很不一致,有人認為他是維新派的皇帝,有人認為他是洋務派的皇帝,還有人認為他是接近維新派的較開明的皇帝。
7
回覆列表
  • 1 # 日月惟明

    守成之主,生錯了時代

    1、他主張變化,也不過是想透過變法把權力攬到手上。並不一定是認為變法才能拯救清朝;

    2、優柔寡斷。當時是慈禧太后掌權,權力鬥爭一向是血腥的,比如他的老祖宗康熙,就是先鬥敗了鰲拜,才逐步掌握權力,他既無能力對抗慈禧,又沒有狠辣奪權的決心,失敗是必然的。

  • 2 # 甜瓜20875

    光緒帝。第一太軟弱,心太善,善於感情做事。人品不錯。不懂事物的運作程式。為人民,政治包袱太過。智慧欠缺,沒有主見。沒有溫控大局的能力。白搭。

  • 3 # 使用者6088307503

    陰帝命的皇帝,晚清傀儡皇帝,一生活在慈禧的陰影裡,改革變法也是無法突破慈禧的掌控之後的狗急跳牆,直到慈禧將死之際也要派人去毒殺他,讓3歲的傅儀登基。

  • 4 # 蒼茫大地一棵草

    一個沒有帝王資質,更沒有政治頭腦,平庸懦弱傀儡皇帝而已,說到戊戌變法純屬鬧劇,洋務運動實屬漢族士大夫集團力主改變滿蒙和他們力量平衡的改革有他沒有他一直在。從嘉慶末年漢族士大伕力量已經發生本質改變。

  • 5 # 世界我來了

    光緒皇帝,縱觀一生,實乃悲劇。名義上為皇帝,實為傀儡。歷盡磨難,他想扭轉乾坤,無奈實力不濟,能力眼光與老辣的慈禧相比欠火候。不過,在他名義上的親政的幾年,他做了不少改革。但歸根到底也只是為了掌握大權,能與洋人抗衡,能穩定清朝統治,歷史侷限性。

  • 6 # 子月寒陽

    很多人不是理性看歷史,而是情緒化評說歷史。依我看,光緒根本就無皇帝的資質,何況身處風雨飄搖的亂局。若無慈禧操盤,晚清就沒那60年苟延殘喘,大清早亡了。

    歷史總是同情弱者,美化空談愛國的感性者。試想,若真的放手讓光緒執政,讓他被康有為師徒牽著鼻子搞他那套變法,成嗎?幹什麼都需要錢,而當時清朝國庫是空的。思謀籌款之法,譚嗣同咋說的?賣新疆呀!這不是扯淡嗎?

    連最基本的政治都不懂,卻要玩政治?連最基本的商業都不懂,都要耍經濟?僅僅以為自己讀了一些聖賢書,就以為可以扳動地球?可能嗎?而且,看康有為之後的行徑,他就是個騙子,以至於大弟子梁啟超都離開了他。可是,這樣的大忽悠,光緒卻信以為真。

    雖然洋務運動被日本打斷了,但也不能說沒一點作用,要知道漢陽造抗戰前還在使用。洋務運動中的李鴻章、張之洞、沈保楨等人才是政經兩用人才,他們是誰提拔支援的?慈禧太后!

    亂世之中,風雨飄搖之際,不是僅憑熱情和喊口號就能當皇帝的。必須得很有政治頭腦、權力手段、善於用人才行。既便慈禧有很多缺陷,但論執政水平,光緒不只差三條街呀!

    想當年,削太平軍,曾國藩旗下兵馬眾多,勢壓大半個中國,壟斷經濟命脈江南,但面對慈禧太后,他主動交權了。曾氏弟子,個個梟雄。但面對慈禧太后,李鴻章、左宗棠嘔心瀝血,死而後已。之後,李鴻章弟子袁世凱橫空出世,對慈禧畢恭畢敬,但慈禧一死,他馬上讓隆裕太后和平交接了。

    為何呀?權力的遊戲,不是誰都能玩的起玩的轉的。

  • 7 # 比李白白

    光緒的生父是咸豐的七弟醇親王奕譞,生母是慈禧的親妹妹葉赫那拉·婉貞,同治帝早逝,本來有很多選擇,但是慈禧偏立了只有四歲的光緒,一來年紀小好控制,慈禧也好繼續垂簾聽政,二來這種親上加親的關係,只有醇親王府夠資格。

    光緒小的時候身體不好,慈禧頗盡心力,小皇帝的飲食起居她都親自過問,對光緒的學業也十分嚴格,選派了當世的大儒悉心教導,希望百年以後這個孩子能擔當大任。

    有一次,帝師翁同穌給小皇帝廷講,發現光緒凍的瑟瑟發抖,質問太監之後,才端來碳爐,其實這是清宮的不成文規定,皇子食不可飽穿不可暖,可見光緒的體質並不好。

    光緒這個人的性格起伏比較大,有時很急躁,生氣的時候親自鞭打太監宮女,有時一個人靜坐發呆,還痛哭流涕,興奮時奏摺中的字跡剛勁有力,失落時潦草不堪,慈禧對他是一個長遠投資,但是又處處打壓,其結果是發現光緒這個孩子的抗壓能力不行,性格容易走極端。

    光緒親政以後,慈禧撤簾退居幕後,但是國家大政仍然由她操控,光緒打算大展拳腳,結果甲午戰爭大敗,新官上任第一把火就沒燒好,光緒作為皇帝應該擔責,但卻諉過於臣下。

    戊戌變法的出發點是好的,希望透過變法能自強,但是光緒既缺乏政治經驗也沒有遠見,聽過康有為一番慷慨陳詞馬上就幹,其結果搞出了一個“圍園殺後”的事出來,把光緒和慈禧推到了對立面。

  • 8 # 歷史小皇帝

    可以明確地講,光緒皇帝是一個守天下的仁君,但絕對不是一個打天下的帝王。

    我們可以將同時代的光緒皇帝和明治天皇進行比較。光緒與明治都接受了嚴格的宮廷教育,光緒勤奮好學,孜孜不倦,在清代的帝王裡,其勤學的精神可以比得上康熙皇帝,況且他對中和西學都要廣泛的興趣和研究,且達到了較高的造詣。但還是時代的侷限性限制住了他,外加上他那懦弱的本性,對當時的慈禧太后有如此地懼怕。這使得光緒無法發揮出自己的真實能力,在變法之中完全地處在了被動的地位。儘管前面說到光緒對西學感興趣切頗有造詣,但這只是僅止於表層,他不會艱難複雜的政治鬥爭,在和慈禧的較量中也只能一退再退,最後落得了被軟禁的下場。

    如果說光緒接受的是“羊奶馴化”般地教育,那麼明治接受的則是“狼奶哺育”的教育。

    童年的明治天皇也很膽小,但他的身邊圍繞著一群誓死效忠天皇的武士們,他們讓天皇接受軍事化的訓練,這使得年僅20歲的從一個膽小怕事的小屁孩變成了一個崇尚武功的武士。他憑著這股精神,在日本進行著大刀闊斧般的改革,這也使得日本一躍成為了真正的亞洲甚至是世界的強國。

    光緒17歲親政,明治16歲,同樣是少年登基,勤於學習,本來都應該大有所為的。令人感到可惜的是,歷史老人給光緒皇帝開了一個又一個的玩笑...

  • 9 # 鐵木真165163663

    縱觀光緒皇帝的一生,他是很悲催的人。他的一生當中想要有所作為,想要改變國家的命運,勵精圖治,但是他沒有這個機會發揮自己的才能。他的一生當中都活在慈禧太后的陰影下,無法逃脫,慈禧太后,手中的傀儡皇帝的命運安排,光緒皇帝的一生,想要有所作為,面對的列強步步緊逼,中國屢戰屢敗的情況。給光緒皇帝觸動很深,為了改變國家的命運以大清王朝的存亡,光緒皇帝在甲午戰敗之後,痛定思痛,想要學日本來一場,轟轟烈烈的明治維新,但是由於慈禧太后頑固封建勢力的重重阻撓,再加上光緒皇帝,操之過急,沒有循序漸進,嚴重觸動的封建頑固勢力的利益。讓這幫人首先帶頭起來,反對光緒皇帝的戊戌變法。雖然表面上慈禧太后,垂簾聽政,把權力歸還給光緒皇帝。讓光緒皇帝親政。但這只是慈禧太后,表面上玩的功夫而矣,慈禧太后的目的是為了掩人耳目,掩蓋全體百姓與列強的反對他獨攬專權,為了逃避不還政於皇帝的罪責。在甲午戰爭,戰敗之後全國聲討聲浪中,慈禧太后終於點頭,讓光緒皇帝親政。但這只是慈禧太后的緩兵之計。慈禧太后,依然大權緊握。光緒皇帝說白了就是慈禧太后的一張掩人耳目庶羞布而已。,光緒皇帝雖然親政,但是手中無兵可調,沒有實權,只是名義上的光桿皇帝而已。光緒皇帝在錯估形勢的條件下。在維新派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的推波助瀾之下實行的百日維新。跟日本的明治維新相比起來。光緒皇帝帶動的這一場新的維新運動。只能說是曇花一現而已。並沒有真正去改變大清王朝沒落的命運。他只是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來了一場,龍捲風而已。並沒有捲走中國破爛不堪的面目。最後大家都知道這場轟轟烈烈的戊戌變法,在實行百日之後,被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封建勢力所扼殺掉。以六君子的人頭在北京菜市口,先告了這場維新運動的失敗。雖然這場維新變化很短暫。但是它喚醒了一些進步人士的愛國熱情。國家存亡之際,以每一個人息息相關。有識之土開始奔走相告,開始為這個國家前赴後繼。

  • 10 # 古鎮夜話

    光緒的一生,可以用苦命兩個字來概括,於己生不逢時,於國有心無力。

    剛剛從懵懂少年過來,他便經歷了太多不該經歷的不幸。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大國象徵的北洋海軍艦隊慘遭滅頂之災,以屈辱的《馬關條約》收場。1896年被迫簽訂《中俄密約》。義和團起勢,庚子國難,最終以傷及大清根本的《辛丑條約》終結。

    短短几年,眼見日、俄等外國列強的輪番欺侮,一個又一個喪權辱國的條約簽訂,不用說作為大清之主,就是市井小民亦是可忍?孰不可忍?更何況正值初生牛犢,血氣方剛的青年。

    所以,光緒的強國夢,應當是發自內心的強烈願望。

    正是因為願望強烈,所以心情更加急切。但是,他對積弊太多積重難返的太缺預判,對於保守勢力和大局的掌控既無經驗更缺能力。所以,失敗的結果從開始就註定了。

    表面看,導致他個人悲劇的,是康有為的魯莽草率,袁世凱的見風使舵,但也從另一面說明他不具備識人用人的能力。

    如果在太平環境中,以光緒的事業心和進取精神,一切應當是另一番景象。

  • 11 # 樂羊子說

    光緒是歷史上的一個“敗幸”帝王。

    身為一朝天子,他的權威臣服於慈禧的淫威下。有多大幹勁,就會遇到數倍的阻勁。他曾豪言不做亡國之君,僱傭譚嗣同等人大搞新政改革,與腐朽落後的頑固派鬥爭,被慈禧絞殺,完敗。

    身為一個男人,政途不得志,愛情不由心,婚姻不幸福,事事遭人阻,孤憤之中,背水一戰,落得被囚失去自由,愛妃也保護不了,何其不幸。

    真實的光緒,可能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有行動、有脾氣的四有熱血青年,看到大清的危局與落魄,自有一腔改天換地的衝動。但我們知道衝動是魔鬼。積病多年的龐大帝國,腐敗到骨子裡的頑疾暗瘡,怎能靠一時的猛藥?藥下猛了,病人受不了,細菌為了自保會群起而攻之。這樣一來,病治不好,自己也落得個“庸醫”壞名聲。光緒對大清的戊戌變法,是沒有後路的理想派與不想強大的頑固派之間的對攻之戰。攻守之下,維新派的政治運籌能力稚嫩,保守派的手段犀利且狠辣,幾招就瓦解了光緒的中興夢想。

    很多人說,光緒失敗的根源,在於他沒有看清局勢,一沒在朝中樹立起皇上的權威,二手中沒有一兵一卒,空有個傀儡皇帝的名號,當然鎮不住朝中官員。他過於自信,又錯判形勢,低估了慈禧在朝中的底蘊,不僅葬送了有志之士,更堵死了自己翻身的後路,敗於樂觀,輸於不幸。

  • 12 # 人文行天下

    光緒帝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負的皇帝,可惜生不逢時,一生深受慈禧控制,空有抱負而無法施展。他不是洋務派的皇帝,也不是維新派的皇帝。

    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們來看看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吧。

    洋務運動目的是為了維護清朝統治,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為指導思想,中央以奕訢為代表,地方以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左宗棠等為代表。創辦一批軍用企業和一批為彌補軍用工業資金不足的民用企業。奕訢、曾國藩、李鴻展等人為清末重臣,洋務運動也是為了維護清統治。但是我們要知道當時是慈禧掌權,奕訢是慈禧的鐵桿,他們完全聽命於慈禧。洋務運動也是在慈禧的默許下開展起來的。可以說,洋務運動和光緒皇帝沒有一點關係。光緒皇帝怎麼會是洋務派的皇帝呢?

    再看戊戌變法。戊戌變法是在康有為、梁啟超的等人的推動下開展起來。以甲午戰爭後,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為背景,康梁掀起維新變法運動。這場變法運動的光緒皇帝的支援,但不能說光緒皇帝就是維新派的皇帝。

    首先,看維新派的階級屬性,維新派是民族資產階級,宣傳西方民主思想,代表中國新興的資產階級利益。

    其次,看維新變法的內容,其核心內容是在中國實行君主立憲制,開議會,興民權。很明顯這是資產階級的施政綱領。

    第三,看光緒皇帝的階級屬性,他代表的是清政府的利益,是地主階級的代表。

    第四,看光緒皇帝的動機,當時他在政治上處於無權地位,大權有慈禧把持。光緒皇帝很想奪回大權,維新變法運動給了他希望,故而支援維新運動。

    但是,我們看兩者的階級屬性,就知道他們不可能是統一戰線,只是臨時的聯合,各取所需。維新派希望藉助光緒皇帝的力量實行變法,挽救中國。光緒皇帝希望藉助維新派的力量奪取權力。戊戌變法實行之後,我們看到維新派的核心內容君主立憲制並沒有出現,就可以明白光緒皇帝並不是真心實意支援變法的。所以,他不可能是維新派的皇帝。

  • 13 # 小魚談文史

    我來淺談一下光緒皇帝,這一晚晴時期一位充滿悲情的皇帝。

    1.政治上,算是晚晴較有作為的一個皇帝,自從甲午戰爭以後大清帝國慘敗,馬關合約簽訂以後,這位光緒帝開始了思想變化,受到了康有為和梁啟超的思潮影響,積極響應維新變法,雖然變法也是失敗告終,但是這一舉措也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中國近現代資本主義的發展,推動了歷史。但是始終無法擺脫慈禧太后的把控,在受到袁世凱背叛,向榮祿告密的時候,戊戌政變開始,六君子被殺,從此光緒帝被軟禁。

    2.外交上,著實十分屈辱。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的慘敗,兩個不平等條約的簽訂是中國近現代史上的一個很大的汙點。其實光緒帝也是萬不得已,悲憤交加,心有餘而力不足,當時中國已經病入膏肓。

    總的來說,光緒帝算是晚晴時期較好的一位皇帝了,可惜生不逢時,百日維新算是光緒帝人生中的一個大作為,康梁思想廣泛傳播,起到一定積極作用,受到慈禧太后頑固派的操控,是光緒帝一生悲情的最大原因。

  • 14 # 江曉01

    光緒在歷史上不是個好皇帝,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光緒作為一個年輕的君主,有理想、有抱負,但性格懦弱,政治幼稚,意氣用事,太理想主義,是一個充滿悲劇色彩的皇帝。

    首先,政治不成熟,主要表現在沒有處理與慈禧的關係。光緒是慈禧妺妹生的,也是慈禧丈夫的親侄子。並且,光緒是慈禧養大並推上皇帝寶座,是光緒的恩人。慈禧與光緒之間關係近,也沒什麼根本的衝突。光緒一直生活慈禧的陰影下。光緒親政後,做了兩件事:

    一是中日甲午戰爭。光緒在老師翁同穌的支援下,力在開戰。海軍經費被其父挪用,去替慈禧修頤和園,北洋海軍六年沒添置海械,航速、火力遠不及日本。光緒沒沉氣,開戰後一敗再敗,北洋海軍全軍覆沒。最後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加速了清王朝的滅亡。

    二是戊戌變法。慈禧雖然貪圖享樂,但並不糊塗,還是比較開明,並不反對改革。老師翁同穌被罷官後,光緒依靠康有為、譚

  • 15 # 少保123456

    光緒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年號光緒,廟號德宗,享年38歲,在位33年,生父醇親王,生母慈禧太后之妹。

    光緒帝一生,是悲情一生,是一位有名無實的掛名帝王,在當時清室貴胄群體當中,面對外面變化的世界,光緒帝是較清醒的一位皇帝,眾人皆醉他獨醒,內裡痛苦他自知。

    甲午中日戰爭,光緒主戰,但面對明治維新的日本,就國力已不是那個撮爾小國、蠻夷之邦,戰爭結果清國大敗,這個結局極大刺激到光緒皇帝。李鴻章奉慈禧"社稷為主,邊地為次"的懿旨,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光緒皇帝認為割地太多,不願用璽,慈禧派重臣強逼,帝"繞殿急走,聲淚涕下",最終簽字用璽。

    這場甲午海戰,也讓光緒帝堅定了變法的信心。有大臣說帝:若是不依祖制,那君就會失權,帝說:只要吾國強大,吾就是失去權力也沒有關係。由此可見光緒帝變法的決心之大。

    光緒帝自上而下進行的這場"戊戌變法",極大地觸動了以慈禧太后為首的清室守舊貴族的切身利益,慈禧再次"訓政"。光緒被囚於瀛臺,瀛臺原本四面環水,有一座木橋連結陸上,光緒囚於此後,木橋被拆代之以軟梯,一到晚上軟梯撤走,瀛臺就完全成為孤島,光緒在這裡飲食都成問題。

    就在被囚期間,皇帝英語教師裕德玲曾講:帝在瀛臺要了許多西方法律方面的書籍,有關西方君主立憲方面的書較多,他沒有放棄,以圖日後重新執政再度變法。

    光緒病中聽聞侄子溥儀三歲被接入宮,對來訪的醇親王說:立帝能否擇年長?那樣老佛爺是不可能同意的!後不久,瘦得皮包骨頭的光緒被臨死的慈禧毒藥賜死,嗚呼!這是慈禧不願光緒死在她後面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光緒死時年僅三十八歲,一個正值盛年,有理想抱負的年輕天子就這樣死於一個貪權守舊的老嫗之手,中國也失去了一次變新圖強的機會。

  • 16 # 熊沾沾

    在帝王這個群體中,光緒提無疑是最可憐最令人惋惜的一個。

    連太監和宮女都同情他。

    光緒皇帝這一生沒有享受過母子親情,夫妻之愛,有君主之名卻無實權,有兄弟但是在皇宮中孤身一人。

    這些都是老生常談了。

    不過作為帝王,光緒帝最悲哀的地方在於,想要努力振作,有一番作為,偏偏沒有任何施展的空間,最後連人生自由都失去了。

    瀛臺泣血。

    光緒帝這一生不過就是慈禧掌權的道具罷了。

    如果他安心做一個傀儡,或者就只想做一個碌碌無為的人,乃至一個昏君,可能都沒有那麼苦悶,那麼可憐,那麼痛苦。

    光緒帝拼命讀書,努力接觸外界事物,還學過英語,喜歡西洋鍾,都可見他身上有一種銳意開拓進取的心氣在。難得可貴的是,這種心氣是在傳統宮廷教育和慈禧打壓下,還能保持,足見珍貴。

    光緒的缺點在於,空有一腔熱血,但不會識人不會用人,政治經驗不足,導致地位急劇變化。是近代中國史上一個非常悲情的政治人物。

  • 17 # 徐騰宇的世界

    光緒皇帝是歷史的悲劇,他活的很窩囊,有一身抱負無處施展,處處受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後黨的掣肘。政治上極為稚嫩,理想主義突出,尤其是在維新變法期間,一百天釋出命令上百道,令基層無所適從,造成混亂,不懂得變法不能急於求成,不懂得尋求政治同盟,不懂得拉攏舊官僚集團。作為皇帝,雄才偉略較為欠缺,當然了,這不能全怪他,他就是清朝後期宮廷教育的產物,他不可能超越他自己,這對他來說太難了,作為大清國的皇帝,卻對世界政治歷史的發展所知甚少,對當時科技的發展也很缺乏,這樣的統治者如何能帶領中國走向成功呢?

    但是環顧當時中國,又有多少人能擔負起中國這艘滿是創傷的巨輪上的引航員呢?慈禧太后?光緒帝?翁同龢?康有為?梁啟超?李鴻章?張之洞?嚴復?榮祿?盛宣懷?劉坤一?袁世凱?以上列舉的人物都是當時晚清政壇上風雲人物,可是他們又能做什麼呢?在時勢面前,個人的力量再強大也是渺小的,這需要全民族的覺醒與奮進,而這條路直到今天,還沒有完成,任重而道遠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些拿到高階職稱的老師就不好好上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