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1只黑手

    李廣是以個人武力出名的,跟衛青不是一檔次。

    按李廣的戰績而已,擱武帝時期,實在排不上號。

    幾次全軍覆沒,好幾次帶隊迷路,還被人生擒活捉了。這戰績,擱別人身上,腦袋早搬家幾回了。

    最後感嘆一句,認識一個搞宣傳的朋友,太有用了。

  • 2 # 馨憐

    沒有可比性,衛青是漢武帝的左膀右臂得力助手,收焉支奪河套,公元前119衛青大破匈奴主力,令其一蹶不振,赫赫之功威震漠北!大手筆描繪帝國的輝煌,

    李廣是靠個人能力威震敵膽,但是統兵能力明顯不如衛青,他與匈奴交戰多次,勝負參半,還有幾次貽誤戰機,無法做到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只可為大將,難當帥才,

  • 3 # 飛海

    霍去病怎麼算也算一個帥才可以獨立領軍的人物。霍去病雖然英年早逝,但起橫掃漠北的戰績,可以說是曠古爍今。可以說是年紀輕輕就戰績斐然,古今中外,是不多見的帥才。因為霍去病的英年早逝,也讓他的人生,卡然而止,但是也不可否認,就因為這種,遺憾,讓它成為了一股千古佳話,讓他沒有了後續犯錯誤的時間。

    李廣來說,應該說他比較擅長的應該是守衛,而不是野戰,但是,他碰到的是漢武帝這個急需雄才大略的雄主,他需要的是一個進攻的猛將,所以李廣的才能還沒有發揮出來,並且他屬於那種,水平不行就是一個將才!有人領著能打仗,但是讓他自己乾的話就幹不成。

    如果用戰績來論的話那,李廣就屬於那種渣渣,幾乎上可以說是忽略不計的經常性坑隊友的那種。還有後世所說的,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霍去病屬於那種幾乎可以封神的人物。如果他要是再多活幾年的話,那麼他的戰績並將會功高蓋主。

    所以說霍去病的死因應該是,雖然不太完美,但是卻是一種遺憾的美,讓他和漢武帝之間的關係變得非常純粹,非常的友好,少了後世君臣之間的內鬥。

  • 4 # a三隻小豬a

    衛青的功勞大。西漢在衛青之前,一直被匈奴壓著打,邊境時常被侵犯,卻沒有太好的辦法。自從漢武帝用衛青為將後,漢軍才從思想,訓練,打法上轉變,不再只是被動的防守,而是深入草原,主動進攻,最終才把匈奴趕往漠北。李廣號稱飛將,打仗很厲害,但是隻是一個將才,不是一個帥才,在對抗匈奴上,沒法和衛青相提並論。

  • 5 # 雙俠李侃史

    還是先說結論:除了悲情方面,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說,李廣比之衛青,差的不是一點半點,甚至根本沒有可比性,衛青起碼甩李廣十條街。

    之所以這年頭李廣比衛青出名的原因,甚至是不瞭解這段歷史的人,認為李廣的功績更大,無非就是因為李廣太過悲情。

    因為太過悲情,所以古今文人墨客,用李廣來自比的就多,因為用李廣自比的多,李廣的名聲就比衛青大。

    衛青第一次上陣,帶了不過萬的騎兵,斬首數百,同一時期李廣直接歇菜,兵帶的不少,直接被俘虜。

    衛青第二次出征,領軍三萬,殺敵數千。第二年又是大勝一場,這才成了主導戰爭的大將。

    反觀李廣,基本上就是在歇菜和繼續歇菜中度過的,出戰過好幾次,沒一次的戰績真正的讓人信服。動輒帶兵數萬,一輩子斬首也沒超過兩千,連封侯都沒資格(是沒達到到封侯資格,而不是不封他)。最後一次大決戰愣是帶著大部隊在沙漠裡轉圈子,迷路延誤戰機,覺得實在有愧就自殺了。

    你說這兩個人怎麼比?

    深層次說一下,造成這樣的結果,完全就是因為太史公司馬遷,這哥們雖然史記寫的好,但是有些地方實在是個人感情太重,描寫李廣就各種悲情英雄,描寫衛青就是各種不給面子。

    具體為什麼這樣就不展開說了,反正李廣和衛青相比,單說功績這一方面,真是給衛青提鞋都不配。

    舉個類比來說,這其實就好比,你老闆的小舅子,帶了個小部門,憑自己能力給公司賺了錢,受老闆賞識,給了個總監當,管的人更多,結果小舅子每年給公司掙回來幾個億。

    還有個全公司也認為有才能的甲,本來是總監,結果賠錢了,還繼續讓他當總監,結果一怒之下辭職了——很多人同情他,都說他有能力,就因為不是老闆的親戚,所以才被開除,卻忽略了他經常賠錢的結果。

    你說,這兩個人誰對公司貢獻大?

    對了,最後說一點,但使龍城飛將在的飛將,如果是實指,不是虛指的話,那麼真心說的不是李廣,而是衛青。

  • 6 # 隨便叫個啥啥啥

    衛青乃帥 李廣為將 攻城拔寨乃將之事 運籌帷幄乃帥之為 戰術上將可為之 戰略上帥不可二也 將兵乃將之為 將將乃帥之為

    衛青之於李廣乃上級 征伐匈奴衛青幾乎全都參與(霍去病也是將領之一 只不過自主權大一些) 李廣則並非無可替代 現今人們認為李廣如何厲害 也許是受了 李廣難封的影響 此二者實不能相提並論也

  • 7 # 國史春秋

    論功績自然是衛青大,但論名聲還是李廣響亮。雖然他們二位都是龍城飛將軍,但是後人只知道李廣,而不知道衛青。

    李廣是一個具有鮮明時代特徵的人,伴隨者匈奴的興衰與匈奴人打了一輩子的交道。這裡的打交道並不是指和匈奴人喝酒吃肉,稱兄道弟,而是對抗、攻伐、鬥智鬥勇。李廣雖為漢朝的守土安疆,兢兢業業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但一生沒有特別突出的戰績。所以奮鬥了一輩子連個侯爵都沒混上,最後沒有戰死沙場,沒有死在敵人的刀下,卻橫刀自刎。如果與霍去病的“登臨瀚海,封狼居胥”相比,更是望塵莫及。

    而衛青首戰告捷,以700騎兵突襲龍城,大獲全勝。創漢軍擊敗匈奴先河,這也是一場具有標誌性的戰爭,從此漢朝對匈奴用兵轉敗為勝。此後,漢武帝歷次征戰,比如,漠南、河西及漠北之戰,衛青都率主力出擊,而且鮮有敗績。可以說衛青是漢軍的靈魂人物,為漢軍打擊匈奴取得決定性勝利。

    如果從匈奴人的角度看待二人,李廣在他們心中也算的是一位讓人敬畏的英雄了,可能是出於惺惺相惜吧!李廣一生與匈奴交戰七十餘次,勝多敗少,以防禦戰為主。大規模的戰爭也就是漢朝所謂的“七將軍”之徵,這次戰役李廣充當先鋒部隊,與匈奴主力展開了殊死撕殺。最終漢朝幾路大軍形成合圍,匈奴大敗。

    李廣與匈奴的最後一戰是公元前119年的漠北之戰,也是眾人熟知的“迷路”之戰。結果是李廣在草原上暈頭轉向,疲於奔波了數十天,也沒有與霍去病、衛青合圍,致使匈奴殘部遁逃。

    衛青與匈奴雖然沒有那麼頻繁的拼殺,但是他的每次出征總以輝煌的戰績驚豔全場。而且從根本上解除了數百年來匈奴對中原王朝的威脅。從此匈奴對中原王朝恭敬低頭,再也沒有了囂張跋扈的氣餡。

    所以論功績大小,還是起到決定性作用的衛青更大一些。

  • 8 # 拓跋飛翼

    衛青、李廣都是西漢名將

    衛青和李廣都是大家熟悉的西漢名將,他們都是抗擊匈奴的主力,都為我中華做出了貢獻的將軍。在中國歷史長河中,對於李廣和衛青態度不一樣。

    後世文人中,將李廣奉為戰神,主要是李廣身份和漢武帝無瓜葛,而衛青是漢武帝的外戚,從司馬遷開始,文人對於有裙帶關係的都不喜歡,沒有之一。在史記中就寫衛青諂媚漢武帝。後世文人皆效仿之。

    但在軍隊中,衛青是不折不扣的帥才,李廣也就一勇將而已,是無法比擬的。

    公允而論,衛青是抗擊匈奴的主要人物,也是取得勝利的關鍵。可以沒有李廣,絕不能沒有衛青。所以,衛青對於漢朝,乃至整個後續歷史都是功勞至偉,李廣是不能比的。

    衛青的戰績

    司馬遷在《史記》中明確總結了衛青一生的戰功:“最大將軍青,凡七出擊匈奴,斬捕首虜五萬餘級。一與單于戰,收河南地,遂置朔方郡,再益封,凡萬一千八百戶。封三子為侯,侯千三百戶。並之,萬五千七百戶。”

    衛青七戰七捷七戰(龍城之戰、雁門之戰、 河南之戰 、漠南之戰 、二出定襄 、漠北之戰)基本扭轉了自漢高祖初年對匈奴作戰的的態勢,為西漢王朝在漢宣帝本始三年,最終全面打敗匈奴打下基礎。

    李廣戰績

    關於李廣的戰績,有記載的有八次大的出擊,其中三勝兩負,還有兩次沒有找到敵人,最後一次李廣迷路,致使漠北之戰,沒有完全達到戰略預期,可以說是一次敗仗。

    為何在後世文人中李廣更有知名度呢

    這個和衛青、李廣的戰功無關。李廣出身名將之後,並且到死都沒有被皇帝賞識,沒有封侯(西漢時以軍功記賬的,也就是你淨殺敵多少)。這一點和司馬遷有一拼。“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是司馬遷對李廣的定論。一個悲情英雄更容易被文人墨客用來比己的懷才不遇。

    但是歷史是公正的,論功勞,衛青首屈一指,如果翻閱兵家史書,就會看到對於軍人的嚴肅記載,而不是感慨自己的生不逢時。

  • 9 # 葉子寫實

    李廣 的先祖是秦朝著名的將軍李信,他一生與匈奴打了七十多次的仗,經歷了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三朝,也有著很高的威望。再加一生都沒有封侯又是憤恨自殺而死,在後世裡享有極好的聲望。要是撥去人們的主觀意識,單輪功績來說衛青的要大。

    1,李廣在景帝時曾經作為周亞夫部將平定過“七王之亂”立下戰功,卻因為在政治上的的愚鈍接受了梁孝王的軍印,一下子就踩到了漢景帝的雷區,錯失了封侯的機會。

    在任上谷太守時,李廣天天跟匈奴打仗, 惹得典屬國公孫昆邪哭著對漢景帝說:“李廣的才氣,天下無雙,他自負,屢次與敵虜肉搏,恐怕會失去他。”

    李廣後來轉任邊郡太守,曾為陵西、雁門、代郡、雲中太守,都因奮力作戰而出名。李廣鎮守邊關時,匈奴人很畏懼李廣稱他為“飛將軍”。但在景帝時期西漢對匈奴的政策是以和親和錢財換取和平,邊關有戰事主要也是以防禦為主的小規模戰爭。

    2,衛青,漢武帝第二個皇后衛子夫的弟弟, 但衛青卻是他母親衛媼與縣吏鄭季的私生子,童年衛青被送到親生父親鄭季的家裡。但鄭季卻讓衛青放羊,鄭家的兒子把衛青看成當成奴僕畜生一樣虐待。衛青稍大一點後,不願再受鄭家的奴役,便回到母親身邊,做了平陽公主的騎奴。

    衛子夫得寵後,多情的漢武帝就想提拔這個小舅子。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漢武帝分派四路出擊。車騎將軍衛青就是其中的一路,衛青出上谷,騎將軍公孫敖從代郡(治代縣,今山西大同、河北蔚縣一帶),輕車將軍公孫賀從雲中(今內蒙古托克托東北),驍騎將軍李廣從雁門出兵,四路將領各率一萬騎兵。

    幸運之神就這樣落到了衛青身上,衛青首徵,果敢冷靜,深入險境,直搗匈奴祭天聖地龍城, 俘虜700人,取得勝利。另外三路,兩路失敗,一路無功而還。

    龍城之戰是自漢初以來對戰匈奴的首次勝利,為以後漢朝的進一步反擊打下了良好的人心基礎。

    衛青先後又在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秋、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元朔三年 、同年秋季、元朔四年(前125年)、 元朔五年(公元前124)春、 元朔六年、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著名的漠北之戰中擊敗匈奴, 成為漢武帝時期對匈作戰中功不可沒的主將,也是歷史上少有的沒有敗績的將領。

    3,漢武帝時期的對匈戰爭中,李廣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元光六年,漢武帝第一次對匈奴正面的戰爭中,李廣作為漢軍四路大軍中的一路,因為匈奴單于產生懷疑,沒有進入漢軍的埋伏,無功而返。元朔四年的對匈戰爭中,李廣遇上匈奴的主力部隊,不但全軍覆沒,自己還被俘了。在其他的幾次戰爭中均沒有突出的戰績。

    而在最後一次的漠北之戰中,失去主力進攻機會,作為側翼的李廣卻迷了路,沒有參與戰爭,最後憤恨自刎。

    從戰功戰績方面看,李廣是苦勞大於功勞,這也是他能夠在民間廣為流傳的因素。衛青和霍去病似乎是上天賜給漢武帝的對付匈奴的利器。成就了華夏民族對遊牧民族戰爭中少有的完勝階段,是華夏民族的英雄人物。

  • 10 # WarOH協虎

    功績之說自然是驍勇善戰的衛青大點。衛青多次進擊匈奴大勝而歸,李廣共同出擊為何功績仍然沒有衛青卓越呢?

    衛青生活在西漢前期一個相對動盪的時期,匈奴長期以來憑藉強大的軍事力量總想著統一中國北方。西漢王朝告別了被動防禦戰略,開始走向軍事對抗匈奴的歲月。

    ▲衛青

    驍勇善戰的衛青也開始第一場戰役,元光五年(前130年,一說是元光六年,前129年),他第一次領兵作戰是關市之戰。衛青被漢武帝任命為車騎將軍,委以重任,從上谷追擊匈奴兵,在匈奴祭祀天地祖宗的附近斬殺敵人700餘人,首戰告捷而歸。衛青第一次領兵打仗就是對敵匈奴,而且小勝而歸,佔領並燒燬了對方的祭祀天地——龍城。有力的打擊對方的精神信念,也是對敵方軍事上的一次重擊。相對於軍事上來說,也是對漢軍士氣的鼓舞,有效的擊潰匈奴不敗神話之說。

    另一方面,當時李廣也在另一路出兵夾擊匈奴,但他自視有與匈奴多次作戰經驗,進而領兵急進,自古窮寇莫追,如此一來,遭遇敵方主力軍隊,漢軍幾乎全軍覆沒,他本人也被俘虜,後來才僥倖逃回去。李廣一輩子與匈奴打交道,總是過於輕敵,難以取勝。衛青領兵打仗較於驍勇善戰,顧全大局,目標明確主動出擊。從後期衛青的戰績彪炳可以看出。

    關市之戰的落敗並沒有讓匈奴放棄侵犯,甚至匈奴還想盡辦法,從不同方位的邊境侵犯。漢軍的軍制,大部分又是以步兵為主,騎兵比較少。那會有個說法是“天子不能均駟”,可以瞭解馬匹的數量是真的少。匈奴騎兵又是多年在大漠馳騁沙場的,行動迅速,善於迂迴包抄,長途奔襲,這對於衛青來說也是一大挑戰。

    ▲衛青

    衛青超人的膽略和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讓他多次與匈奴作戰都得以大勝而歸。衛青一共七次出擊匈奴,帶領騎兵行軍打仗一共42萬餘,斬首、俘虜敵人將近6萬,收河南地,完全擊潰右賢王等功績。衛青的存在對匈奴來說精神信仰有了沉重的打擊,對漢軍的硬體實力也是有了質的超越。如此戰績,相比而下,李廣則略顯遜色。

    李廣領兵還是過於自信,他有一次帶領一百騎兵對匈奴數千騎兵步步逼近,用的是心理戰術,雖然最後得以脫身,但相對來說這是棋行險招,也多次作戰無功而返。程不識也說:“李廣治軍簡便易行,然而敵人如果突然進犯,他就無法阻擋了。”

    ▲李廣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發動進攻匈奴,那是第七次戰役。那會的李廣已經六十多歲,他為了自己的封侯之夢,他不顧戰爭大局,堅持要求讓其出戰,而且出戰後,他卻不按照原先的作戰計劃,跟衛青前後夾擊,共同拿下單于。李廣擅自作主單獨行動,他立功心切,壓根沒按照指定計劃行動,結果延誤了重要戰機,導致單于逃走。

    從上述可瞭解,戰績彪炳的還是衛青,李廣儘管是有豐富的經驗,軍中骨幹將領,但其多次被抓,戰績還是不如衛青。

  • 11 # 孤舟釣江雪

    毫無疑問,衛青比李廣的功績要大的多!

    先說李廣

    李廣20歲從軍,四十多年的軍旅生涯,歷經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三位皇帝。

    在文景兩朝以及漢武帝的前期,由於漢對匈奴的和親政策,李廣雖多次戍邊,但多負責防禦,沒有什麼表現的機會。漢武帝23歲正式開始執政時,李廣已經53歲。漢武帝時期,漢匈關係的轉折點是發生在漢武帝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的馬邑之謀。

    馬邑之某前,漢匈之間仍保持著和親帶來的、至少是表面上的良好關係。但馬邑之謀後,漢匈之間算是正式撕破了臉皮,來開了此後漢匈數十年戰爭序幕,而這一年,李廣已經54歲了。

    馬邑之謀中,漢朝三十萬以精兵在馬邑伏擊匈奴,李廣以衛尉身份作為韓安國的部下,也參加了此次伏擊,但匈奴察覺了漢軍企圖,匈奴沒有進入包圍圈,漢軍不敢追擊,李廣無功而返。

    馬邑之謀後的第四年,李廣再一次以衛尉身份出雁門擊匈奴,和他一起出擊的將領還有衛青、公孫敖和公孫賀,除衛青外大獲全勝外,其他三將均不理想。據《史記·李將軍列傳》記載:“匈奴兵多,破敗廣軍,生得廣”。在這次戰役中,李廣則很可能遭遇了匈奴的主力,因此兵敗被俘。

    此後的幾年,漢武帝讓李廣鎮守戰事不多的右北平,期間李廣根本沒有機會出現在抗擊匈奴的一線,也沒有什麼功勞。

    元朔六年,已經63歲的李廣從大將軍衛青出定襄擊匈奴。這本來是一次很好的立功機會,但由於博望侯張騫行動遲緩,導致李廣四千人面對匈奴四萬人,最後雖然殺出重圍,但因為“廣軍幾沒”,功過相抵,結局還是“無賞”。

    以上就是李廣擊匈奴的全部情況,可以看出功績不大,其中還沒俘虜過一次。

    再說衛青

    公元前129年,衛青直搗匈奴祭天聖地龍城,首虜700人,取得勝利。

    公元前128年,衛青為車騎將軍出雁門,領三萬騎兵,長驅而進斬首虜數千人,收復了河朔地區。

    公元前124年,衛青率三萬騎兵出高闕擊匈奴右賢王,俘虜右賢王的小王十餘人,男女1.5萬餘人,牲畜達千百萬頭。

    公元前123年,衛青兩次領十萬騎兵出擊匈奴。殲滅匈奴軍過萬。斬獲匈奴軍一萬多人。

    公元前119年,衛青率領五萬騎兵,以及步兵和運輸物資的軍隊十萬餘,跨漠長征出擊匈奴,俘獲和斬殺敵兵一萬九千餘人,這一次戰役李廣也參加了,遺憾的是因為迷路遲到了,因為要追究責任,67歲的李廣不想被刀筆吏審問,所以自殺身亡。

    以上是衛青擊匈奴的主要功績,很明顯比李廣要大得多!

  • 12 # 歷史的天空絢麗多彩

    衛青功勞要比李廣大得多,這即使是心向李廣的太史公也不得不承認。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為什麼李廣難封,難道是漢武帝賞罰不分明,對李廣故意刁難嗎,顯然不是。

    李廣一生和匈奴作戰,善騎射,在對匈奴的戰爭中斬殺很多敵人,因功封漢中郎,他曾任隴西,北地,雁門,代郡,雲中等地太守。曾經誘騙八百羌人投降後又把這些人殺了,

    匈奴入侵上郡,朝廷派宦官向李廣學習,一次宦官帶幾十名騎兵遇到三個匈奴人,幾十名騎兵幾乎全都被射殺,宦官也受了傷,李廣認為是匈奴射鵰者,親率百餘騎兵追擊,李廣親自射死兩個匈奴人,活捉了一個。這時候碰到了匈奴騎兵數千人,手下人害怕,想快逃走,李廣說:我們逃跑,匈奴騎兵就會追殺,那就跑不了了,他命令騎兵下馬解鞍,並不著急撤退,匈奴騎兵以為李廣是在誘敵,也不敢前來,匈奴有一個騎白馬的將軍出營,李廣率十餘人迎敵,射殺了騎白馬的匈奴將軍,又返回自己營地,匈奴人疑惑,撤退回去,李廣也迴歸自己的大營。李廣在這一時期靠他的箭術,勇敢和智慧有了很大名氣,在老將裡是佼佼者。

    漢武帝執政後,對匈奴的政策發生了改變,他想轉守為攻,徹底把匈奴打服氣,為此也給了李廣等老將機會,但李廣個人雖然勇猛,沒有指揮大兵團作戰的能力,而衛青的指揮能力出眾,超越了李廣,成為了擊敗匈奴的主角。

    李廣這

    次戰役出雁門,不僅兵敗,還被匈奴活捉,後憑藉自己的勇猛,奪了匈奴人的馬匹弓箭,射殺幾個匈奴騎兵逃了回來,因此被貶為庶人。以後又參加了許多戰役,但沒有什麼軍功,最後一次漠北之戰,李廣因為迷路沒能和衛青合擊匈奴,羞愧難當,以自殺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衛青的功勞就大了,他是實打實的為大漢開疆拓土。衛青的特點是善於用兵,衛青首戰匈奴是率一萬兵馬出上谷,直導龍城,斬殺匈奴七百人,而和他同時出征的三路人馬都以失敗告終,包括李廣。此戰奠定了衛青的地位。漢武帝加封衛青關內侯。

    衛青七次出征匈奴,為擊敗匈奴做出了貢獻。公元前127年,衛青奉命攻打匈奴戰略要地河南,他採用“迂迴側擊”的戰術,活捉了匈奴數千人,收復整個河套地區,漢武帝在此建朔方城,,從內地移民十萬人在此地定居。修復防禦工事,解除了匈奴人對長安的威脅,僅此一項功勞就不是李廣能比的了。

    公元前124年,衛青率三萬騎兵出高闕,衛青趁匈奴右賢王不備,急行軍六七百里,趁黑夜包圍了匈奴人,這時候右賢王還和妻妾飲酒作樂,衛青發起攻擊,漢軍大獲全勝,俘虜了匈奴人一萬五千人,牲畜幾百萬頭,右賢王僥倖逃走。漢武帝接到捷報,封衛青為大將軍,食邑8700戶。所有將領都歸衛青指揮。

    漠北之戰,衛青從定襄出發,征討匈奴,匈奴這次準備和漢軍決一死戰,伊稚斜單于率精銳騎兵嚴陣以待,打成遭遇戰,衛青用武剛車結成陣勢,雙方激戰,這時颳起了沙塵暴,頓時天黑地暗,風沙滾滾,衛青派出兩路人馬,從左右兩翼包抄單于大營,伊稚斜單于奮力突圍往西北方逃跑了,衛青斬殺俘獲匈奴官兵一萬九千人。但由於李廣迷路沒有到達,沒有捉到匈奴單于。

    總結:李廣率軍抵抗匈奴,靠個人勇武,箭術高超,屬於個人英雄主義,但不善指揮,雖然和匈奴七十二戰,但除了覺得他是個英雄人物,所取得的功績實在太小了。衛青北伐匈奴,戰略戰術運用純熟,是靠出色的指揮作戰,取得了輝煌戰績,所以衛青的功勞比李廣要大得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啥裡皮能夠二度執教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