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史彪738
-
2 # 79623374
我認為:朱元璋、張士誠、陳友諒雖都屬元末義軍,但其出身千差萬別。張士誠販私鹽出身,劉伯溫說他自守之虜,陳友諒殺主自立,且二人無雄心狀志,被當時南方世族拋棄。反觀朱元璋雖出身草芥,但由於其深知民間飢苦。他又是從底層一步一步走上領導崗位,深知怎麼用人,怎麼讓百姓團結在身邊,所以當他成為一方霸主之後,發展經濟,當時一大批江淮世族的優秀人物團結在他周圍。從而從人才、經濟基礎上奠定朱元璋掃滅各反元勢力,並推翻元朝,建立了明朝。
-
3 # 抖動徐州
借用朱元璋的一句話來做一個總結性的闡述,朱元璋說陳友諒和我相比驕傲放縱,而張士城去量較小,陳友諒驕傲容易得罪別人, 張士誠肚量小怎麼沒有遠見,這就是我成功的原因,
如果大家知道他們的生平,也就不難理解他們與朱元璋的不同之處了,張士誠鹽販子出身,雖然他為人仗義疏財,在當地人民中樹立了很高的威信,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起兵造反。
但是後來我們會發現張世昌不斷地投降又不斷地反抗也體現了他土財主的心理,並沒有去徹底地代表廣大人民的利益
而陳友諒則與張士誠不同,陳友諒是一個狠角色,並且他嗜殺成性,最失敗的是他殺了徐壽輝,徐壽輝可是他的老領導,你想一下假如換在今天,你會跟這樣的人賣命嘛,說不定那天被坑死了,自己還不知道,
一個團隊的領導者最重要的是什麼,是能力,是勇氣,是包容,是決斷,是誠實,是信念而這些恰恰是他們缺少的
-
4 # 史不知味朱元璋、陳友諒以及張士誠沒有形成與曹操、劉備以及孫權鼎立的三國模式,我覺得最主要還是因為他們各自的人物背景,以及時代的人才儲備量。我們看看曹劉孫以及朱陳張的人物背景:
曹操——曹操的老祖宗曹參是漢朝的相國,是成語“蕭規曹隨”裡的曹參,然後曹操的父親曹嵩官至太尉,曹嵩的養父曹騰則是桓帝時期的權宦,以閹人身份獲封侯爵,曹阿瞞也因此遭人罵作“宦官之後”,可是這改變不了他良好的出身和社會地位。
劉備——自稱中山靖王之後,貌似仍然沒有考證,曾經是個草鞋銷售員,後來與公孫瓚同在盧植門下求學。當時承認劉備系中山靖王之後,雖然家道早已經沒落,可是血統是高貴的,再加上曾經在盧植那裡深造,咳咳,雖然劉備是個不愛學習的孩子,可是學歷證書總還是到手了。
孫權——孫權極有可能是孫武的後人,孫權的父親孫堅因平定黃巾起義有功,被封侯爵,孫堅由此立於廟堂,孫權可以說是官宦子弟。孫策接手孫堅的事業以後,孫家勢力得到進一步擴張,為以後的孫權打下了厚重的基業。
朱元璋——朱元璋出身貧民,父母死於饑年,可是他卻沒錢安葬。在父母死後,朱元璋流離失所,最後去了皇覺寺當和尚。後來朱元璋投奔郭子興,獲得郭的賞識,郭將馬皇后許配給他,他也因此更受郭的信任,並逐漸成為郭的左膀右臂。郭子興死後,朱元璋繼承郭的勢力,從此得以逐鹿天下,可以說沒有郭子興便沒有明太祖。
陳友諒——陳友諒,沔陽漁家子也,先祖為陳家的贅婿。陳友諒讀書少,只是略通文義。徐壽輝起兵以後,陳友諒投奔了徐壽輝的部將倪文俊。後來,陳友諒藉機殺了倪文俊,消化倪的勢力以後,又奪權殺了徐壽輝,自己當皇帝了。
張士誠——張士誠同樣出身寒苦,以撐船運鹽謀生,但是在他所處的圈子裡頗有號召力。張士誠常遭地主富人的欺辱,最終忍無可忍,便召集人手向地主富人揮起屠刀,張士誠也由此起事。
朱陳張的出身和社會地位與曹劉孫相比,簡直是慘不忍睹,他們所享受的教育資源以及社會資源更是無法與曹劉孫相提並論,在見識以及政治範疇方面也遠沒有曹劉孫的高度。
然後再看看他們的人才儲備情況:曹操的人才儲備——謀士有郭嘉、荀彧、賈詡、荀攸、程昱、楊修、劉曄等人,當然還有很多,在這說出幾個最為主要的便可。將領有許褚、典韋、張遼、張郃、徐晃、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龐德、司馬懿等諸人。
劉備的人才儲備——謀士有諸葛亮、龐統、徐庶、姜維等諸人。將領有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魏延馬岱等諸人。
孫權的人才儲備——謀士有周瑜、魯肅、陸遜等諸人。將領有呂蒙、程普、黃蓋、太史慈、甘寧等諸人。
朱元璋的人才儲備——謀士有劉基、李善長、朱升等諸人。將領有徐達、常遇春、湯和、李文忠、沐英等諸人。
陳友諒的人才儲備——謀士有鄒普勝、張必先等諸人。將領有張定邊、張必先等諸人。
張士誠的人才儲備——張士誠貌似沒有明確的可以行使軍師職權的人。將領有呂珍、張士德等諸人。
漢末及三國初期的人才儲備量應該可以算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次爆發期,反觀元朝末年時候的中國,人才儲備量顯然無法與漢末及三國初期相比。
朱元璋、陳友諒、張士誠這三位地方割據勢力代表,最終為何沒有形成與曹劉孫相似的三足鼎立格局呢?首先,曹操、劉備以及孫權能夠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一是因為他們的身份地位和高度差距並不明顯,能夠享受到教育資源和社會資源也差不多,當然,劉備在這方面肯定比不過曹操和孫權;二是因為他們所獲取的社會資源量很相近,無論是謀士還是將領的數量與質量。因為這兩方面的原因,讓他們不得不陷入僵局,最終形成了三足鼎立的互相抗衡和僵持的格局。
然後,朱元璋、陳友諒與張士誠三人的出身其實也差不多,皆算是貧民。他們在起事以前更沒有機會享受曹劉孫他們那種優質的教育資源和社會資源,也無法自小沐浴“政治”耳濡目染地薰陶。朱元璋在當和尚以後沒有守在寺裡敲木魚唸經,而是四處遊歷增長自己的閱歷和見識,同時因為當過和尚,性格上較陳友諒和張士誠更為謹慎。陳友諒稍佔優勢的是他曾經在縣裡當過小吏,然而他並沒有認真工作,因此浪費了一個學習政治的好機會。張士誠是幫人撐船運鹽的,不過他經常利用這個便利走私販鹽以獲利,他雖然經常送錢給那些窘困的兄弟,可是這個環境裡成長起來的他仍然變得喜圖眼前小利,難有長遠的目光。
最後,因為朱元璋經過當和尚的那段日子以及四處遊歷的經歷,讓他性格變得更為謹慎以及圓潤,因此更容易獲取他人的忠心,於是他得到了元末那個堪比孔明的劉伯溫,又得到了徐達、常遇春等大將,人才儲備優於陳友諒和張士誠,陳與張自然無法與朱相抗衡,自然也就無法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
-
5 # 青磚綠瓦
元朝末年,狼煙四起,各地割據武裝多如牛毛,而走到最後的的三大集團,就是朱元璋,陳友諒,張士誠了,但最終的贏家還是朱元璋,他們為什麼沒有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
首先陳友諒其人性情強硬殘忍,多疑,得意便驕狂,原先投靠在倪文俊手下,結果殺其自立,更挾持天完政權首腦徐壽輝,最終也將其殺掉,手下大將趙普勝多次為他打敗朱元璋,卻被他輕易中了反間計而處死,陳友諒野心勃勃,在自己的地盤大肆徵兵,四處出擊,沒有很好的穩固統治,穩定發展,積蓄力量,而是貿然開始征伐朱元璋,結果最終導致失敗被殺。
其次張士誠,窮苦人出身,很小時就操舟賣鹽,為人義氣,仗義疏財,後與兄弟等十八人起義抗元,佔據吳地後,迅速腐化,變得驕縱,奢侈,完全不管軍務政務,天天吃喝玩樂,最終被朱元璋吞併。
最後朱元璋堅持廣積糧緩稱王的策略,內修良政,外練強軍,最終一統天下
-
6 # 似水流年
經濟及科技(特別是交通與武器裝備)發展是主要原因,三國時代,經濟及科技發展還很低下,征戰所損耗的人力物力多年難以彌補,大規模集團作戰一次需要休養生息多年,否則人民生存的基礎會斷檔,征服地人心末定,國家內憂外患,戰爭成果與國家極易顛覆;元末經濟及科技與三國時代已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戰爭的支撐背景發生了巨大變化,連場的追擊戰和大集團作戰成為家常便飯(徐達把蒙古打殘才花了多久;漢武帝時打匈奴可是傾國之力多年作戰),此時速戰速決,乘勝追擊,一鼓作氣覆滅敵方集團就成為最佳選擇,滅國大戰往往幾年就打完了.比如解放戰爭三年就打完了,而三國時期魏滅蜀後還要歷經長達二十年的休養生息才有力量發動滅吳大戰.
-
7 # 春秋知事
在當時南方,確實已經形成了朱陳張三足鼎立之勢,如果加上元朝,也算是四足鼎立,這四大集團中,元朝勢力最大,本可以以一擋三,奈何元朝將軍,大臣之間都忙於黨爭,爭權奪利,把個人利益置於國家危機之上,剿滅起義軍不力,鄱陽湖陳朱大戰作壁上觀,最後落得身死族滅。
朱元璋也沒很快就吞併了其他倆股勢力,採納的緩稱王戰略,讓他積蓄了足夠的錢糧,穩定住已經佔領的地盤。反觀陳友諒,內部並不是鐵板一快,從後來很多漢軍投靠朱元璋就能看出,陳友諒在用人方面很有問題。
鄱陽湖大戰,是元末南方起義軍的轉折點,經次一戰,朱元璋實力暴漲,先滅張士誠,再北伐驅逐元朝。鄱陽湖大戰,朱元璋的勝利可以說是帶著些許僥倖,當時的陳友諒60多萬軍隊對打朱元璋20幾萬,而且漢軍的樓船高大,面對明軍的小船有居高臨下的優勢。天要亡他,必定先讓他瘋狂。
鄱陽湖大戰之初,朱元璋乘坐的船多次被炮石擊中,遭漢軍圍攻,幸虧部下拼死救護才逃脫。滑稽的是陳友諒一代梟雄最後竟死於流失,原因在於陳友諒從戰船上探頭出來瞧看,竟被流失擊中,一命嗚呼,真是天意。
陳友諒被滅,就輪到張士誠了。張士誠其實是個沒有太大野心的人,安於現狀,在陳朱大戰時,雙方都曾向其求助,結果張士誠一個都沒幫,坐看倆家鬥法,可想而知,只要任何一家贏了,都會去找張士誠算賬。朱元璋去打張士誠的時候,在溫柔鄉呆久了的張士誠,就是不斷的修城,把平江城築得更高,最後堅持了八個月被滅。
-
8 # 軒轅十四Rex
咦?三國鼎立?朱元璋、張士誠、陳友諒麼?你把方國珍往哪裡放?明玉珍呢?陳友定呢?還有,元朝還沒滅亡呢,王保保呢?元朝皇帝呢?雲南的梁王呢?
很快?多快算“很快”?五年麼?十年麼?他們三個政權同時存在的時候,算不算“三國鼎立”呢?
說到底,這就是一個亂世。亂世紛紛,群雄逐鹿,眾多豪傑下場,未知鹿死誰手。
只不過元末這個時代比較特殊。中國曆來的亂世,除了農民起義之外,都會有舊時代的中上層人士參與:秦末有六國舊貴族,漢末有各種宗室和軍閥,魏晉南北朝多的是世家大族和各族貴族,隋末亦然,唐宋亦然,明末都有各路藩王。獨獨元末,在蒙古統治者面前,漢人的地位都差不了太多,哪怕你再有錢,身份上也沒有多麼優越的地位。元末起事的各路豪傑,出身都很低賤,有販鹽的,有販布的,有打漁的,有種地的,就是沒有前朝的貴人。在這樣的情況下,不管是朱元璋,張士誠還是陳友諒,出身都沒有什麼不同,剩下的就是各逞英雄,同場競爭罷了。
本來就是亂紛紛你方唱罷我登場,這也不過是又一輪成王敗寇罷了。我們是看到歷史發展的結果,反過來問這樣的問題。但是處在當時的亂世當中,焉知最後獲得勝利的,不會是陳友諒之輩呢?
歷史的必然性體現在,在這亂世當中,最後一定會有一個人勝出,翦滅群雄,一統天下;歷史的偶然性體現在,這個人未必一定就是朱元璋。
題目中問到的“三國鼎立”只是一種局勢的可能性。下盤棋每一場的局勢還都不同呢,為什麼就一定應該出現這樣“三國鼎立”的局面呢?
或者我們反過來討論一下,如果想要出現三國鼎立這樣的局面的話,應該滿足什麼樣的條件呢?三家如果能夠達到一個相對穩定的平衡,就可以維持這樣一個狀態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吧。很有意思的是,這種平衡態並不是發生在三家勢均力敵的時候,而是有一家超強,另外兩家相對較弱,而另外兩家又能夠聯合起來一致對付那個最強者的時候。這並不是元末的形勢。
元末,朱元璋採取的策略,一直是“緩稱王”,他在各路群雄的相互征戰當中,不斷地壯大自己,最後在與另一家超強寡頭陳友諒的對決當中勝出,這才奠定了他的優勢。而他這個優勢一旦建立就已經找不出來另外兩家可以聯合起來抗衡他的勢力了。
時勢沒有造成三國鼎立的條件,也就沒有形成這樣的局面,僅此而已。
-
9 # 錯錯錯莫莫莫
我們從三人發家史和當時的各方勢力來看就可以很清楚為什麼不會三方鼎力了。陳和張只不過是朱元璋的兩個強有力的鄰居。也是其最強的對手。
至正12年(1352年),朱元璋投身郭子興從軍,取了郭子興義女馬氏為老婆,這養成了元帥的女婿,升任了軍中總管。後來與郭子興鬧不愉快,朱元璋請兵出征,攻克了難攻的定遠(郭的老家)
。初戰告勝,隨後緊接著攻克了元軍的懷遠,安奉,含山,虹縣,四戰全勝。隨後朱元璋來的家鄉鍾離(安徽鳳陽東)。招募了徐達等名將。至此部隊有了七百人。隨後回稟郭子興,辭別郭去單幹,並且只帶了二十四人,其中便有徐達,湯和,周德興等之後明朝高幹。
至此朱元璋邁出了第一步,即將帶領這24人開創霸業。
之後我們就可以簡約說起啦,
在定遠輕車熟路的招募了三千人部隊,首先他的部隊紀律嚴明,訓練有素,這也是朱元璋的軍隊從根本上與其他人的軍隊不同的一點。訓練好第一支精兵之後又陸續吸引來了馮國用,馮國勝兩兄弟。
接著進攻滁州,招來了李善長,以後的明朝開國第一功臣。攻下了滁州,軍隊變為了三萬精兵。
之後朱元璋不滿足小小縣城,開始進攻南京,1356年,攻下了南京,改名為應天。
當時的局勢來看派別算是很多了,他東邊鎮江的是元朝軍隊,往東南方平江(蘇州)是張士誠 東北面的是張明堅的起義軍,南面是元將八思爾不花,西面是徐壽輝(陳友諒在其手下)。這簡直是夾心餅乾啊。但是因為其目前太過弱小,其他勢力均不把他放在眼裡。
於是朱元璋分析下形式,做出要先消滅他的兩個鄰居的選擇,張士誠和陳友諒。
接下來我們說這兩個主要對手——
張士誠販賣私鹽發家致富,有錢結交朋友,起義當了領導,自稱誠王,國號大周,天佑為紀年。
陳友諒算是一代梟雄,他在徐壽輝手下做事,徐壽輝是個賣布起家的,後來起義,軍隊帶著紅領巾,定都浠水縣城,國號天完。陳友諒就是此時加入的徐壽輝隊伍,很有文化,寫的一手好字,為徐壽輝出謀劃策贏得了其信任。但是陳友諒為人心狠手辣,膽大妄為。把義氣當狗屎,殺上司,殺兄弟。殺了自己老師倪文俊獻給徐壽輝成為了重臣。後來把身邊明教朋友逐一排斥或殺害,最後架空徐壽輝,命令其進攻朱元璋。
就這樣至正二十年六月,陳友諒率十萬軍隊順江而下攻下了朱元璋採石後,立刻殺死了徐壽輝。隨後稱帝,定國號漢。
兩個鄰居都認識到了朱元璋的威脅,於是二人聯合共同打擊朱元璋,這樣戰爭就開始了,但是朱元璋有常遇春這員大將,並且有幾名隱士加入,葉琛,章溢,劉基。再加上朱元璋本性和張士誠,陳友諒不同。這也為朱能勝利有很大的關係。
之後有了龍灣之戰,埋伏挫敗了陳友諒,之後朱正文,鄧愈用火槍弓箭守衛洪都重傷陳友諒。朱元璋親率大軍再鄱陽湖決戰,這一戰中陳友諒被射死。朱元璋戰勝了最大敵人陳友諒。陳友諒後代陳理敗退從此這也就一蹶不振,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在陳友諒最後地盤武昌督戰,因為張定邊看情勢不妙,帶著陳理投降了。至此所有陳友諒這個勢力被完全戰勝。
對於陳友諒這裡我們多說一句,陳友諒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壞人,在那個亂世中他的行為卻是當時通用的選擇,但他的錯誤就是把這種做法發揮到了極致,直到走火入魔,所以迷信暴力不講信義這是他喪失了民心,是他失敗的最大原因。但是他至始至終反抗元朝,算一條好漢,只能算一個梟雄。真正的英雄還是我們的朱元璋。
解決了陳友諒之後,朱元璋勢力大成,於是自然而然的將矛頭指向了張士誠,至正二十五年(1365),朱元璋發兵東吳,不到半年,攻佔了江蘇大片地區,眼看就要踢走張士誠了,中途有一件事兒,他的親侄子朱文正因為官位不滿意,對朱元璋進行了叛變,想要投靠張士誠,朱元璋及早發現,親自來到洪都,鞭抽朱文正,但是沒有殺他,直接把他囚禁起來,直到最後朱文正也是老死大獄。這對朱元璋日後性格有深遠影響,因為自己最親近的侄子都背叛了自己,還有誰可信?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攻陷了張士誠死守的江平,戰爭維持了九個月之久。城破後,朱元璋不殺張士誠,投降變善待他和她親人。但是張士誠抱著必死新年,殺了自己親屬想自殺。後被救下押送到了應天。最後在和朱元璋面對面對話時候激怒了朱元璋,(日照爾不照我而已)。朱元璋聽後氣的把他挫骨揚灰了。
至此兩個強敵就這樣被朱元璋消滅了。
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應天宣佈即皇帝位,年號洪武,國號明。佔領山東河南後,進軍元朝大都,佔領後,元首領元順帝北逃到開平,史上成為北元,朱元璋便進攻擁有十萬軍隊的王保保(山西,甘肅),攻破了山西甘肅,洪武二年(1369)六月,朱元璋派兵北伐,攻破了北元。洪武五年消滅了元剩餘勢力,暫時結束了北元戰爭。
綜上來說當時張和陳算是他的兩個主力對手。
如果你對明朝歷史感興趣,推薦你可以看看《明實錄》 《明通鑑》《明史》《明史紀事本末》等史料和筆記雜談。這樣可以全方面的瞭解明朝的建立發展,體會當時各種人的心裡。當然通俗點你想以放鬆的形式去了解明史《明朝那些事兒》推薦給你,相信你看了會很喜歡。
-
10 # 離上青
你以為皇帝想當就當,是個人就能當皇帝嗎?百姓不認可你,手下不支援你,沒能力打贏對手,憑什麼當皇帝?朱元璋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有了三大法寶:“民心、賢才、能力”。
中國從始皇帝登基開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當中,出身下層的開國皇帝也就劉邦和朱元璋兩個人,從一介布衣變成一國之君,這可不是光靠運氣就能做到。都說“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正因為朱元璋能力確實出眾,所以另外兩位根本沒有和他演對手戲的機會。正所謂“一頓操作猛如虎,統一天下號洪武”。
我們來看一下朱元璋的生平,他出身於農民家庭,一家人靠著給地主種地過活,要是在新社會,朱元璋就是個“根正苗紅”的貧農。每到年景不好的時候,朱元璋一家只能去乞討逃荒,生活相當悽慘。
1343年的時候,朱元璋的父母和大哥接連去世,年僅16歲的他選擇獨自闖蕩養活自己。後來朱元璋參加紅巾軍起義,並且娶了統帥郭子興的義女為妻,相信此時的朱元璋能力非常出眾,不然郭子興怎麼會願意讓一個當過乞丐的農村小子當自己的女婿呢?而朱元璋也沒辜負自己岳父的期望,打下了不少硬仗,展示出運籌帷幄的能力。
後來出走單幹,朱元璋以“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的策略,先後消滅了陳友諒和張士誠,又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北伐趕走了元朝統治者,最終建立明朝,登上了皇帝的寶座。
朱元璋南征北戰的過程中,始終堅持兩項原則,一是嚴明軍紀,不許軍士擾民;二是尊重讀書人,廣納賢才。有了民心和賢才,且朱元璋又是一個能力出眾之人,真是想不當皇帝都難。
反觀朱元璋的對手陳友諒和張士誠,陳友諒作為一個典型的亂世梟雄,非常殘酷,喜歡殺人,搞得手下人心驚膽戰,有賢能的人早就跑光,還有誰能來輔佐他幹大事?
而出身私鹽販子的張士誠雖然比較善良,不過並沒有爭奪天下的雄心大志,只想偏安一隅當個土大王,但是你不打人,人家就不來打你嗎?真是鼠目寸光。陳友諒攻打朱元璋的時候,還想坐山觀虎鬥,收漁翁之利,可見他是個沒有戰略眼光的人,最後的失敗早已是必然結局。
當朱元璋回顧自己對手的時候,他說:“朕以友諒志驕、士誠器小,志驕則好生事,器小則無遠圖”,簡單道出了為什麼不會三足鼎立的原因。魏蜀吳能鼎立,是因為曹操、劉備、孫權都是心懷天下的英雄。而亂殺人的陳友諒,以及胸無大志的張士誠,怎麼可能得到民心歸順以及賢才輔佐呢?他們的失敗是必然,又憑什麼和朱元璋鼎立呢?
-
11 # 帝國的餘暉
“器小無遠見,志驕好生事”。這是朱元璋對他的兩位對手張士誠和陳友諒的評價。可見他們倆最終敗在朱元璋的手裡是意料之中的事。同時他們也印證了“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陳友諒性格剛愎自用且為人多疑,導致手下的將領跟他離心離德。最終與朱元璋的戰爭中走向失敗。張士誠器量短小,目光短淺,胸無大志。只圖一時安逸,然而在那種奉行弱肉強食的亂世之中,不思進取的起義軍領袖,等待他的只有滅亡。
回覆列表
他們算三國鼎立,那元朝算什麼呢?
歷史上南部北伐已經夠艱難了,元末起義軍內部矛盾激化,如果想要【一統中原】,最終肯定要【驅逐韃虜】,只有首先儘快整合義軍力量才能減小內部損耗,實現北逐蒙元的統一大業;在外強虎視眈眈時無法做到割據一時,而要打破外部壁壘又必須內部一致。
所以起義軍內部互相戰爭,勝利的一方獲得北逐蒙元的資格,是符合歷史發展的。
歷史上典型的的全國性質的三國鼎立,一種是三國魏蜀吳的北方—川蜀—江東割據,北方優勢明顯;【同樣的還有後魏—成漢—東晉】
一種是南北朝關中—河北—南方的割據,包括【前秦—前燕—東晉,後秦—後燕—東晉,西魏—東魏—梁,北周—北齊—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