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當時簽訂澶淵之盟對宋朝來講是不是利大於弊呢?
9
回覆列表
  • 1 # 夷梁

    說起澶(chán)淵之盟,不得不提宋遼之間長達二十五年的戰爭(公元979年~公元1004年),而說起宋遼之戰,又不得不提那塊著名的戰略要地——燕雲十六州。

    後晉石敬瑭為了對付後唐圍攻,求救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並親自將燕雲十六州雙手奉上,北方的天然屏障從此落入異族之手,後來後周兩代能征善戰的皇帝郭威和柴榮都曾致力於收復燕雲十六州,可惜都是英年早逝,宏願難成。

    作為後周殿前都點檢的趙匡胤也是一位能征善戰的主,他黃袍加身建立北宋時,燕雲十六州已經落入契丹整整22年(公元938年~公元960年),作為五代終結者的趙匡胤,不可能不知道燕雲十六州的戰略意義,但親身經歷郭威、柴榮兩代先主北伐契丹也未能討回失地,他也十分清楚契丹的實力,因此與丞相趙普共同制定了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征討策略。

    事實證明,趙匡胤的實力還是很強大的,他先是一一消滅南方諸割據政權,實現了先南後北的第一步,隨後他設立“封樁庫”貯藏錢帛布匹,打算要麼金錢贖回,要麼以此錢財犒賞眾將士,與契丹決一死戰。然而待到要北伐契丹時,某天晚上與親弟弟趙光義喝酒,次日清晨離奇暴斃,收復燕雲十六州的計劃就此落空。

    趙光義繼位後繼承大哥遺志,繼續北伐大業,先是滅了北漢,而後展開與遼國的戰爭。楊家將,潘美都曾在北伐中建立戰功(史載楊業並沒有影視劇作品中那麼無敵,潘美,小說中叫潘仁美,也不是所謂的奸佞小人),但是直到趙光義去世也未能完成收復燕雲十六州的夙願。

    待到真宗即位(公元997年),國力顯然有些虧空,畢竟從五代十國(公元907年~公元960年)到北宋統一,期間幾乎沒有多少機會使人民休養生息,連年戰爭導致糧草和兵力都難以為繼,此時的宋真宗接手的攤子根本好不到哪去,因此朝廷中漸漸有了議和的聲音,戰略上也有進攻變為防守。

    沒有了燕雲十六州,宋軍的防守變得十分被動,景德元年(1004年)秋,遼國蕭太后、聖宗耶律隆緒親自率領20萬大軍南下,直逼黃河岸邊的澶州(今河南省濮陽縣)城下,直接威脅到北宋的都城東京(汴梁)。

    朝中有人竟主張棄城南逃,一個主張遷都南京,一個主張遷都成都。丞相寇準則厲聲將二人喝退,都是群什麼玩意,到了這節骨眼上了,出此下策,難道要學前秦苻堅麼?此時一退必會造成軍心不穩,喪失鬥志,搞不好就是亡國絕種!不但不能跑,反而需要皇帝親自到澶州督戰!不得不佩服寇準的英氣,敢跟群臣叫板,還敢讓皇帝御駕親征。

    寇準

    宋真宗最終接受了寇準的建議,還親自到城頭巡視,結果軍心大振,澶州城下集結了幾十萬軍民。這也深深感染了宋真宗,在此情況下,宋將張環利用伏駑射殺遼南京統軍使蕭撻凜,頭部中箭墜馬,遼軍士氣受挫。遼國蕭太后傷心不已,輟朝五日,因此欲與北宋朝廷議和。宋真宗本有此意,於是命曹利用前去洽談商議盟約的具體事宜。

    此時丞相寇準再次站出來反對,尼瑪都打勝了還議和?應該趁此機會,一鼓作氣收復燕雲十六州才對!無奈朝中大臣及皇帝本人都無心再戰,真宗意思很明確,只要不割地,給他們錢還是可以接受的。寇準也只好同意議和,其隨機應變能力可見一斑。

    曹利用詢問賠款底線,真宗表示只要是真心講和,百萬也可以接受。然而寇準卻私下裡對曹利用發了狠話,“皇帝雖說百萬,此去商議,要是敢超過三十萬,提著腦袋來見我!”

    曹利用也確實有能耐,最終達成以下協議:

    1 宋遼約為兄弟之國,遼聖宗年幼,稱宋真宗為兄,後世仍以齒論;

    2 宋遼以白溝河為界(遼放棄遂城及涿、瀛、莫三州),雙方撤兵;此後凡有越界盜賊逃犯,彼此不得停匿;兩朝沿邊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創築城隍;

    3 宋每年向遼提供“助軍旅之費”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至雄州交割;

    4 雙方於邊境設定榷場,開展互市貿易。

    澶淵之盟結束了宋遼兩國四十餘年的戰爭,人民得以休養生息,每年三十萬的歲幣相較於3000萬的軍費開支也算划算,再者宋遼之間和平相處,互通貿易,民族融合,此後百餘年基沒有什麼戰爭,換句話說,北宋用三十萬歲幣安撫並養活了一個小弟,自己也得以休養生息,文化經濟也空前繁榮,領先世界。

    但這究竟是歷史的必然,還是澶淵之盟帶來的有益一面,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不知道假如你穿越到了那個時候變成宋真宗,會不會與遼國簽訂澶淵之盟呢?

  • 2 # 帝國的臉譜

    澶淵之盟是宋朝三百年間,唯一一個相對平等的和約!

    澶淵之盟是宋朝三百多年間,唯一與外族簽訂的一個相對平等的和約,利大於弊。

    一、什麼是澶淵之盟:1004年,即宋真宗景德元年,遼國20萬大軍南侵,一路馬不停蹄,攻城略地,不日兵臨澶州(今河南濮陽),直逼京城汴梁(今河南開封)。在宰相寇準等人的極力主張下,宋真宗御駕親征,並登上澶州北城督戰,頓時士氣大振,“諸軍皆呼萬歲,聲聞數十里,氣勢百倍”(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人人衝鋒陷陣,個個奮勇殺敵,混戰中,宋軍用飛弩射殺了遼軍統帥蕭撻覽,重創遼軍士氣,在這一有利時機下,宋真宗派曹利用出使遼軍兵營談判。遼軍受挫,也擔心僵持下去於己不利,便與宋朝在澶州簽訂了停戰協定,史稱“澶淵之盟”。

    二、澶淵之盟的具體內容如何規定:澶淵之盟議定的和約條款規定,宋朝廷每年送給遼國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尊遼國蕭太后為叔母。

    三、澶淵之盟帶來的結果:“澶淵之盟”締結後,宋、遼之間100多年不再有大規模的戰爭,雙方往來頻繁,通使殷勤友好,邊境安寧無事,帶來了北宋政權的穩定和經濟的繁榮。

    四、澶淵之盟是否喪權辱國:關於澶淵之盟是否喪權辱國,歷來爭議不斷,有的認為是個平等條約,有的認為是個不平等條約。即使是在當時,關於此條約是否平等,都爭議不休。比如,宋真宗本人以及宰相寇準,就一直以這一仗和此條約自豪,而個別大臣,卻認為這是恥辱。比如時為資政殿學士的王欽若因忌妒寇準,就曾私下對宋真宗說:“陛下這麼敬重寇準,是因為他有功於江山社稷嗎?”宋真宗說:“當然。”王欽若滿臉不解地說:“澶淵之盟,陛下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這是為什麼?”宋真宗不解道:“怎麼這樣說?”王欽若說:“澶淵之盟是典型的城下之盟啊!以您這泱泱大國君主的尊貴身份,與夷狄小國簽訂了屈辱盟約,世上難道還有什麼比這更恥辱的事嗎?”可見,爭議一開始就有。

    五、澶淵之盟是一個相對平等的條約。儘管有爭議,但應該說,澶淵之盟還是一個相對平等的條約,因為當時的具體情況是,遼軍首先入侵,兵臨澶州前,已經佔領了北宋河北的一些州府。雙方在澶淵都有損失,也算是個平手。最後簽訂和約是有一個前提條件沒在和約中寫出,那就是遼國先佔領的宋朝的河北之地,和約達成後是要歸還的,而要歸還,宋朝當然要付出代價,代價就是以歲幣和布帛,換取所佔土地與和平。再者,尊遼國蕭太后為叔母,即稱對方國家君主的母親為叔母,並無侮辱之處。

    由此可見,澶淵之盟是宋朝三百多年間,唯一與外族簽訂的一個相對平等的和約,利大於弊。

  • 3 # 歐陽雲羲

    說實話這盟約雖然最後名聲不好,但是它確實給宋遼兩國帶來了實質性的實惠,兩國邊境長時間的和平和繁榮。

    其一,澶淵之盟雖說是城下之盟,但是現實情況是遼軍深入大宋腹地,後路被邊境宋軍掐斷,只能奮力一搏,而且宋室御駕親征,遼國也是御駕親臨但領軍統帥卻在戰陣中陣亡了,若不是大宋官家鐵了心要議和,不然是很有可能將遼軍滅掉的。這隻能說是兩軍均勢,宋國在戰場上沒有吃虧,反而遼國吃的虧更大。

    其二,盟約結果是宋遼以為兄弟之國,宋國不割地,只是每年送30萬歲幣,聽起來很多,但是宋國每年的歲入是以千萬計的,而且每年的歲入都很大佔比是消耗在駐軍上,只拿30萬歲幣,為國家節省了大量開支,如果官家有心,拿這些錢練兵,早打回去了。

    其三,雖然宋國每年送錢給遼國,但是在邊境貿易上就翻倍的掙回來了,跟宋國比經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總之,澶淵之盟是以最小的代價為宋朝換回了最大的利益,是一筆非常值得的買賣,利遠遠大於弊!

  • 4 # 南方鵬

    宋太宗之子真宗趙恆登基後,宋遼戰爭再次進入高潮,雙方歷經數次大型會戰,1004年,遼蕭太后與遼聖宗親率大軍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張避敵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準的力勸,才至澶州督戰。

    宋軍堅守遼軍背後的城鎮,又在澶州城下射殺遼將蕭撻凜,雙方都意識到無法徹底擊敗對方,遂簽下澶淵之盟(1005年)。

    澶淵之盟內容:

    1.宋遼為兄弟之國,遼聖宗年幼,稱宋真宗為兄,後世仍以年齒論大小。

    2.宋遼以白溝河為界(遼放棄遂城及涿、瀛、莫三州),雙方撤兵。

    3.此後凡有越界盜賊逃犯,彼此不得停匿。

    4.兩朝沿邊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創築城隍。

    5.宋每年向遼提供“助軍旅之費”銀十萬兩(後增至二十萬兩),絹二十萬匹。

    6.雙方於邊境設定榷場,開展互市貿易。

    澶淵之盟是比較平等的和約,其中的歲貢財物北宋二個大縣就能支撐,僅佔軍費支出的千分之五,並且在兩國貿易中,宋有壓倒性優勢擁有巨大貿易順差,歲幣於宋壓力不大。此條約保證了宋遼近120年的相對和平。

  • 5 # 諶人

    當打不過強敵,拿錢買安定和睦是權宜之計,最終的目地是利用和平發展積蓄力量,最終打敗強敵雪恥。

    在漢朝初期,劉邦的步兵打不過匈奴騎兵,“白登被圍”教訓深刻;從那時起,劉邦、呂后、文帝、景帝,都採用供歲幣、送女人與匈奴維持姻親關係。與此同時,積畜國力,發展騎兵,最終由漢武帝一雪前恥,霍去病橫掃匈奴、封狼居胥。從結果看,漢朝初期對匈奴的割肉妥協,被譽為韜光養晦謀略的勝利,沒有多少人質疑?

    北宋與遼國的“澶淵之盟”,是敵強我弱是採取的恰當策略,與漢朝初對匈奴的做法一致。為何說它喪權辱國,那就是北宋簽約後安於歌舞昇平,不思進取,沒有發展軍事力量後來居上,最終從遼國奪回燕雲十六州。“澶淵之盟”的錢白花了!

    後來北宋寄希望依靠第三方力量收復燕雲十六州,與金國秘密簽訂“海上之盟”,算計稱兄道弟的遼國,被視為對遼國的背信棄義。結果雞飛蛋打,悲劇了。

    為何說“澶淵之盟”喪權辱國,因為最終北宋覆滅了;歷史只屬於勝利強者,不會對失敗弱者所作所為歌功頌德!

  • 6 # 流落星空

    說下我的觀點。

    如果從現在的角度只看這個條約,其實宋朝也是一個恥辱的條約,當然相比而言不算太差。至於原因,有三點,第一,承認了燕雲十六州是遼國的,要知道,在此前宋朝的皇帝都是立志收復故土的,而且被佔領的時間也就五十年左右:第二,宋朝確實賠款了,每年40萬兩銀子左右的價值(前期30萬),有人說遼國這次佔領了的土地收回來了,還收了幾個州,這就是偷換概念了,別人拿你的土地向你換錢,這不是強盜行為嗎?你拿錢買回來,這不是恥辱嗎?第三,要看這個條約是否必須籤,如果到了亡國的邊緣,不得不籤,也情有可原,但此時宋朝明顯在這次戰場上有優勢,就算不能收復燕雲十六州,但打退敵人的進攻絕對沒問題,根本沒有必要簽訂條約。打個不恰當的比方,現在藏南在阿三的實際控制下也已經幾十年了,要是現在簽訂條約承認某些事情,完了再給點紅包,難道不是恥辱嗎?

    很多人說這次條約換來了和平,百姓免予戰亂,這個有一定的意義,但意義不大,原因很簡單,如果大家都想著世界和平,就不會有戰爭了。秦始皇又何必發動統一?老趙家如果早想著百姓免予戰亂,又何必欺負孤兒寡母,又何必結束五代十國?而且這一次動亂以後不管大宋和遼國誰能統一天下,都畢竟能打敗西夏,到時候中國一統,老百姓豈不是更沒有戰亂?就算宋朝想老百姓,你怎麼知道遼國君主心裡也有百姓?戰爭有時候也是為了和平,不能老趙家打別人的時候,為了老百姓結束戰亂,所以戰爭,等別人打你了,你為了結束戰亂,不打了啊。

    說澶淵之盟是恥辱並不過分,除了上面這些,還要看看後果,宋朝沒有了西域,沒有了對周邊朝鮮等的宗主國身份,無法全力對付西夏,當時的宋等於是在一個國際大環境下,與周圍的國家平起平坐,現在看來貌似是國與國之間正常的現象,但這在此前大一統的中國,是不可能的。

    還有一點挺有意思,這個條約能保持一百多年,應該歸功於遼國沒有背信棄義,而且最後是宋朝背信棄義了。但是翻翻歷史,從春秋到北宋,一紙合約能保百年和平的,好像只有這一次,北宋當時怎麼確定遼國會遵守這份合約?在鴉片戰爭之前的中國,真正在相當長時間得到遵守的,除了這份合約,貌似只有《尼布楚條約》了,對比下尼布楚條約的條件,哪一個更糟糕?

    純手機手打,贊同請支援,不贊同請勿噴。

  • 7 # 鐵木真165163663

    澶淵之盟是宋真宗時期簽訂的條約。這個條約客觀的適當來說,是比較符合雙方的意願。因為當時遼國已經統一北方,實力也很強。而北宋,統一了南方各個地區。兩國之間實力不分,上下。誰也滅不了誰。只能經過談判,達成妥協。讓兩國民眾休養生息。雙方互惠互利,互相經貿往來。促進民族大融合大發展。讓遼國與北宋百姓安詳,國家太平的日子。 這個條約的簽訂,促進了,北邊與南邊。長達一百多年的和平發展期,讓以前遊牧為主的契丹民族能學習到農耕民族的先進文化,與生鐵陶瓷絲綢製造技術。讓馬背民族變成了農耕民族,促進了民族大融合。促進了國家後來的大一統,有利於各個民族之間相互學習,相互借鑑,相互融合和諧發展大好機會。這個條約不是不平等條約,經過宋遼兩國的談判。一致達成共識的最平等的條約。

  • 8 # 苦茶庵

    契丹族是生活在我國遼河和灤河上游的少數民族。從南北朝到隋唐時期,契丹族人民還處在原始社會,過著遊牧和漁獵生活。契丹分為八部,各部既是生產組織,也是戰鬥單位。八部共同推舉軍事領袖。“若有徵發,諸部皆須議合,不得獨舉。”五代初,契丹貴族耶律阿保機統一了契丹八部,並任用漢族地主階級分子韓延徽為謀主,對契丹的舊風俗習慣以及各種制度,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並且建築城廓,製作契丹文字,發展農業生產,加快了契丹族的漢化程序。到了916年,耶律阿保機就在臨潢府自立為皇帝,就是遼太祖。他仿照漢族封建王朝體制,年號“神冊”,正式建立了契丹政權,並開始向周圍擴張。耶律阿保機乘五代混亂之際,逆入河北,攻陷許多州縣。926年,耶律阿保機消滅了由靺鞨的渤海政權,統一了大漠南北和東北廣大地區,成為我國北方的一個強大地方政權。遼太祖在滅渤海的當年死去,由他的兒子耶律德光繼承皇位,就是遼太宗。遼太宗利用對後晉石敬瑭的支援,迫使石敬瑭將今河北、山西北部的幽州、雲州等十六州割讓給契丹,每年還要貢絹三十萬匹。從此,華北平原就在契丹政權的控制之下,並隨時可以入掠中原。947年,契丹貴族把契丹國號改為“遼”。

    趙匡胤登上皇位以後,遼政權成為北宋王朝的北方勁敵。趙匡胤先後兩次進兵攻打太原的北漢政權,都因遼的出兵干預而失敗。979年,趙匡義消滅了北漢,準備乘勝攻遼,收復北方的十六州之地。結果,又遭失敗。 982年,十二歲的遼聖宗耶律隆緒即位,政權由他的母親肖太后控制。宋太宗趙匡義認為契丹貴族“主幼國疑”有可乘之機,於986年分兵三路大舉伐遼。結果,宋軍又是大敗,人力和物力遭到巨大的損失。多次失敗,暴露了北宋王朝的嚴重弱點,使遼統治者更加步步進逼,不斷派兵南下擄掠,北宋只得採取守勢。

    1004年,遼聖宗和蕭太后調動二十萬大軍大舉南下。雖然沿途遇到了北宋軍民的激烈抵抗,但遼軍採取避實擊虛的戰術,繞過宋軍堅守的城池,終於深入到靠近黃河的澶州,正面威脅汴京。 當遼軍大舉南下的告急文書傳到開封時,北宋君臣驚慌失措。參知政事王欽若是江南人,主張放棄汴京,遷都金陵;參知政事陳堯叟是四川人,主張遷往成都。只有新任宰相寇準等少數幾個官員主張抵抗,要求宋真宗趙恆親臨前線抗遼。寇準對宋真宗說:“主張遷都的人,應當斬首。”真宗在大敵壓境和抗戰呼聲的強大壓力下,不得不表示贊同親征。但是,北宋統治集團內部“和”與“戰”兩派的鬥爭十分尖銳。當宋真宗到達韋城時,主和的大臣又重彈遷都金陵的老調。趙恆一時猶豫不決。寇準說:“今敵騎迫近,四方危心。陛下只可進尺,不可退寸。”殿前都指揮使高瓊也竭力主張趕快進入澶州。他認為契丹貴族的騎兵並不難破。宋真宗才勉強到了澶州。

    這時,遼兵也已趕到澶州城下,發動三面圍攻。宋真宗對抗遼毫無信心和決心。但由於他的親臨前線,確實鼓動了宋軍計程車氣。集中在澶州附近的軍民越來越多,有幾十萬人。遼軍先鋒將領蕭撻凜,被宋軍用伏弩射死在潼州城下,使遼軍計程車氣大受挫折。由於孤軍深入,給養困難,遼軍處境不利。因此,契丹只好謀求議和。這一行動正好迎合宋真宗的願望。當時寇準堅持反對議和,宋真宗不加理睬,派曹利用多次使遼和談。曹利用問宋真宗,到底允許給遼多少銀絹?宋真宗表示:“必不得已,雖百萬亦可。”寇準聽說之後,就對曹利用說:“雖然皇帝許諾給銀絹百萬,如果你超出三十萬之數我就殺你的頭。”

    1005年1月,宋遼雙方達成了和議。規定北宋每年向遼輸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歷史上稱這一次宋遼和議叫做“澶淵之盟”。當和議剛達成時,內侍誤傳輸銀絹三百萬,真宗大吃一驚。後來聽說只有三十萬,宋真宗又沾沾自喜,認為這是宋朝談判的“勝利”。他還寫了詩叫大臣們唱和,表示慶祝。當下的歷史發明家們也紛紛表示“澶淵之盟”是一場勝利,可見也與當時的宋真宗是一路貨色。

  • 9 # 戎馬丹心

    不算是,這點錢對宋來說沒什麼,透過貿易可以補償,關鍵是遼當時實力已經強大,已經是封建化國家!宋遼短時間誰也無法征服誰!

  • 10 # 張慶東字恕鳴文化原創

    長達25年的契丹遼與趙宋(北宋)之間的戰爭,因“澶淵之盟”止戈了。北宋失去了“燕雲十六州”,每年給遼白銀10萬兩與20萬匹絲帛。遼北撤,恢復民間商貿。兩國還給了邊民一片無戰爭之地。後因宋真宗趙恆棄用冦準,改用王欽,主和不主戰。遼因蕭太后和遼聖宗的先後過逝而內部分裂,無力征戰。

    “澶淵之盟”後的120多年裡宋、遼雙方是在和諧中度過的,有利於民族大融合,有利於經濟的快速發展。但是,也助長了宋真宗及以後的多任宋帝產生了惰性,也埋下了亡國的伏筆。

    從《清明上河圖》一畫,充分反映了趙氏宋朝的經濟繁榮。如此空前的經濟繁榮,為什麼沒有造就大宋的政治強盛,軍事強盛呢?沒有出現一個盛世呢?讓許多史學家研究去研究來,無法理說。縱觀宋的歷史文化貢獻就不難看出。

    一是強敵北據豈有偏安。在透過武治的宋太祖、宋太宗時代後,宋人從皇帝到民眾缺乏居安思危意識,認為遼不敢大犯於宋。而遼、宋都是對等的完整國家,綜合國力差距也不大。

    二是出現了理想化的皇帝,理想化的大臣,理想化的文人。皇帝練“瘦金體享”,大臣填“宋詞”,文人畫“山水,好一派昇平。

    三是雖有好丞相,但無好皇帝,難成大勢。遼兵壓境有"寇準壓陣";國事趨弱有“王安石變法”。一朝君子一朝臣,下朝皇帝立馬更張改弦,加上宋朝皇帝大都命短,更替頻繁,使很多已經向好的東西“半途而廢”,是即傷國體,又傷民心。

    四是“澶淵之盟”之後,大宋上下沒有痛定思痛,反而是君臣都偏愛於撒銀求安,結果是傷國運,耗民財,讓敵方更加視無忌禪。從此大宋國運每況日下。

  • 11 # 史一下沒事兒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但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又不是,澶淵之盟對於兩國,尤其對於宋朝來說,有積極影響,也有消極影響,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上評述罷了。

    首先來說澶淵之盟的積極影響吧。眾所周知,澶淵之盟是宋真宗與遼簽訂的協議,兩國打了四十多年的仗了,尤其是遼國,早已是疲弊之師,打下去沒有任何好處,就想議和,而在宋朝這邊,寇準方主張趁這個時候一舉攻打遼國,要回燕雲十六州(這是個大問題),但宋真宗和朝堂上相當數量的大臣懼怕再與遼國打仗,也想議和,寇準沒辦法,只能同意議和。

    這次議和,結束了宋遼兩國長久的戰爭,宋遼邊境此後長期處於相對和平的狀態;其次它其實為宋朝節省了鉅額的戰爭開支,一場戰爭下來都是民脂民膏,百姓負擔肯定會加重,而以30萬作為財物給了遼國,實際上是遠遠少於戰爭開支的,而這些錢,對於宋朝當時較為發達的商業貿易來說,是可以經過時間積累而賺回來的;再者,此次澶淵之盟開放了兩國貿易,隨著兩國經濟的往來,促進了兩國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接下來就是消極影響了,不用說,澶淵之盟給宋人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傷害,這也是當時一些人以及後人認為這是奇恥大辱的原因。

    長達百餘年的無戰爭狀態,使宋遼雙方的軍備都非常鬆弛懈怠,以至於後來金國女真族攻打時無反抗之力。

    還有一個重要的影響,就是這次的澶淵之盟沒有收回燕雲十六州,而且使宋朝收復燕雲十六州的願望更遠了,後來的皇帝也就更沒有了敢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決心,這也是為什麼澶淵之盟始終遭受唾棄的重要原因。

    所以說啊,看待歷史問題,真的不能一概而論,站在哪個角度,意味著你能看見什麼,最好是客觀的看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英雄聯盟中幾乎所有AD都“討厭”的輔助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