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格,或許活潑開朗,或許內向文靜等,每種性格都有它的優缺點。但是過於內向的性格可能會帶來社交恐懼,對陌生的環境和陌生的人有種排斥的心理,會產生恐慌,變得越來越孤僻。面對這種過度的內向,怎樣才能克服呢?
18
回覆列表
  • 1 # 小火箭阿童木

    有時候就是認知,也就是所謂的思想出現問題,改變了想法走出去第一步慢慢就會好了。比如害怕與人面對面交流,那就先在虛擬平臺交流,當你發現大多數人其實都是沒有敵意的,再嘗試現實社交。你可以一步步去做,比如第一天你開啟門往門外看看,第二天走下樓梯呆一分鐘,第三天強迫自己去取一個快遞,第四天強迫自己去超市購買一件物品,就這樣一點點去做,肯定會有好轉的。

  • 2 # 飛翔心理研習社

    對於社恐人士來說,恐懼的背後源於未知,其中有自我表現的評價、對於迴應的恐懼、對於社交技巧的缺乏等等,既有潛意識心理的限制,也有社交能力的匱乏問題。

    所以,對於每一個社恐的人而言,如果能夠得到專業的幫助以及系統性的訓練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在這裡,我也會介紹一些可以嘗試的方法以提升人際關係的心理適應能力。

    從行為改變中獲得提升

    角色扮演、場景訓練、表達提升訓練,這三種方式在小範圍內就可以嘗試,以此來逐漸提升適應能力。

    角色扮演

    可以先和2-3個比較熟悉的朋友先進行,這個過程剛開始並不會有太多的壓力,但是隨著角色扮演的開始,這個壓力會有一些提升,而重點就是感受壓力提升過程中帶給你的感受以及適應力提升之後帶給你的輕鬆。

    選擇角色時,你可以讓朋友作為那個會讓人恐慌的角色,同時,也可以反過來,讓朋友代替你,你來發揮那個人。

    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幾個人的角色可以不停的變化,創造出多種角色下的對話過程。

    需要注意的是,角色扮演時,會有一個模仿別人的過程,這個過程中儘量認真的去做。

    場景訓練

    場景訓練依然會有角色扮演參與其中,你可以挑選出那些會讓你產生恐慌的社交場景,例如:商場裡、食堂裡、教室、辦公室等等。在這些場景之下,和你熟悉的人聊天通常並不會產生壓力,所以,訓練的關鍵在於需要產生一定得心理壓力,才能得以提升。

    在選擇場景時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當前場景會讓你過度焦慮,你可以選擇合適的時機進行訓練,但是,不能夠一直保持在舒適的維度,需要不斷地增強。

    表達提升訓練

    明確一下這裡所說的表達,即能夠順利清晰地說出自己的想法、情緒,既可以是對自己的,也可以對他人的。

    就於溝通本身而言,並沒有過多的技巧,真誠和適當地表露其實就是一個溝通的基礎,其他的技巧都是可以選擇的社會性學習。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並非是社會必備。

    我們可以先從自己的感受來進行,例如在正念下進行,覺察當前所發生的想法、情緒,不加以評價,只是感受最真實的當下。

    同時,我們可以用日誌的方式來明確這些想法,從文字中直接具體的展現你對於自己和外界的種種想法和情緒。比起只在腦子裡過一遍,視覺感受對於心理過程更直接具體。

    同時,也可以和家人、朋友嘗試,去嘗試以往你不太敢表達的那些,感覺自己逐漸適應之後,可以再和其他人嘗試。

    心理適應力是一個具有多向影響的因素

    社交恐懼是一種心理障礙,但是,大多數此類人群並沒有上升到心理疾病的程度,所以,在還未造成更多泛化的結果之前,提升此能力,對人格成長整體而言都是有幫助的。

    並且,在社交過程中,認知偏差也會造成適應力問題。

    例如:自卑心理的影響、對於社交的不合理認識以及缺乏人際關係認識的客觀等等。

    我前面提到的都是行為訓練,的確會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你改善,但是對於你自己而言,提升自我之路還很長。

    你可以參加一些團體性的互助小組,也可以參加一些課程,我相信,只要你開始付出行動而不是整天放到腦子裡去擔憂,這個事情會在較快的時間裡得到好轉的。

  • 3 # 壺荼憧子

    生活中有很多人更願意自己待著,對於外出、接觸陌生人或者到新的環境,有一種莫名的焦慮以至於總是在擔心這種情況的發生。

    社交恐懼症是以過分和不合理地懼怕外界某種客觀事物或情境為主要表現,患者明知這種恐懼反應是過分的或不合理的,但仍反覆出現,難以控制。

    發作的時候常伴有明顯的焦慮和自主神經症狀,極力迴避或帶著畏懼去忍受,因而影響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

    個人力量很難克服。瞭解什麼是社交焦慮、正確就醫、樹立合理的目標、進行心理和行為調整可以幫助克服。抗焦慮藥物、認識療法、請家人或朋友幫助自己、學習一些呼吸和放鬆的方法都有助於克服。 #心理成長戰線# #抗擊疫情從心開始# #疫情出行#

  • 4 # 心理諮詢楊老師

    要說怎樣克服社交恐懼?我先要問問您,為什麼要克服社交恐懼?為什麼社交恐懼?我們是社交恐懼?還是恐懼社交?

    如果真的是恐懼社交?那麼社交到底有什麼值得我們恐懼呢?或者,我們為什麼要社交呢?我們來看一下社交的概念。

    社交,是指社會上人與人的交際往來,是人們運用一定的方式(工具)傳遞資訊、交流思想的意識,以達到某種目的的社會各項活動。

    社交原來是要達到某種目的?原來這就是我們社交的目的!那麼我們來分析一下,我們從社交中要達到什麼目的嗎?

    可能有人會說:不會吧,我真的沒有什麼目的,我只是恐懼社交。既然我們沒有社交的目的,那我們為什麼還要社交?甚至恐懼社交呢?

    也許還會有人說:其實,我並不喜歡社交,我只是害怕別人說我不合群。這就對了,其實我們可能並不喜歡社交,更沒有什麼目的性,只是害怕別人說我們不合群。

    可是,我們不合群怎麼了?我們又沒招誰惹誰,我們只是喜歡獨處,而且我們也很享受獨處。也許我們並不需要合群,我們只需要享受孤獨,而且我們已經習慣了孤獨。

    那我們幹嘛還要去社交?幹嘛還要去恐懼社交?很沒有必要,真的沒有任何必要。

    現在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活好自己!欣賞自己!接納自己!成長自己!我們不要費力去追隨一匹馬,而是要努力使自己成為的肥沃土地,等我們自己水草肥美的時候,自然會吸引成群成群的駿馬。

    我們不社交,不是因為恐懼,而是因為我們不需要。據說百分之九十的社交都是無用的,請放棄你無用的社交。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我是二級心理諮詢師楊峰。你覺得我說的對嗎?

  • 5 # 電商美食推薦

    克服的最大辦法就是強制自己去跟陌生人交流,可以先從身邊的朋友開始,認識你朋友帶來的朋友或許更容易接近一些,嘗試談論一些別人感興趣的話題

  • 6 # 廂廂說

    首先可以先探索一下自己,為什麼會產生社交恐懼,什麼時候開始的。如果能知道原因,然後慢慢設定小目標去克服會更好。可以先給自己定個小目標,例如和人打個招呼,如果做到了給自己一個小獎勵,在定下個目標,和人交談。這樣循序漸進,會慢慢改善的哦。如果自己控制力比較差,可以找個信任的人一起進行,幫助你哦。

  • 7 # 靜渡v思悟

    給自己充滿信心,相信自己的實力,不要一直處於比較羞澀的狀態,可以試著去做一些之前不好意思去做的事情。嘗試著和別人進行語言的溝通,給自己做一個這方面的目標,要學會對別人微笑。

  • 8 # 雁過無痕2020

    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躁狂症以及雙向情感障礙等所有所謂心理疾病的真相

    心理問題是當前非常嚴重的一個社會現象,尤其是在孩子中越來越多,讓人痛心疾首。多少人痛苦到絕望,多少家庭瀕臨崩潰,而大多數人還矇在鼓裡,不知道真相和出路,真是太可怕了!

    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所有所謂的心理問題,無論什麼型別,無論有多嚴重,無論症狀多麼複雜,其實根本都不存在。這些所謂心理疾病為什麼很難治癒?是因為我們一直在解決一個本身並不存在的問題,這怎麼可能解決呢?這樣做的結果,只會造成更多更嚴重的問題。道理一說都明白,所有負面情緒本來就是所有人都有的正常情緒,就像呼吸一樣。大家如果非要去解決的話,只能把生命解決掉,這就是很多人最終選擇走向絕路的原因。一般的人遇到負面情緒很快就放下了,但我們不行,非要解決它,哪怕魚死網破,結果越來越嚴重。殊不知,不去解決問題,轉而放下問題就不需要解決的。無論生活中多麼艱難,沒有什麼放不下的。人生就是一場戲,何苦這麼認真,何苦與自己過不去。

    我要告訴大家,選擇結束生命是一個極其錯誤的選擇。結束生命這並不是痛苦的結束,而恰恰是另一個沒有盡頭的無盡痛苦的開始。生命永遠不會結束,每一段生命都有它的意義。

    言歸正傳,這些所謂心理問題的本質和真相又是什麼呢?如果如果我們弄明白了這個,所有所謂心理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因為實際上它本身並不存在,當然也就沒什麼要解決的。

    有人說,怎麼會不存在呢?我們內心煎熬的痛苦多麼真實,我們現實面臨的問題實實在在,我們就是睡不著覺,我們身上的症狀和疾病也是真實的,我的人生就是看不到任何希望等等不一而足,這些痛苦就是明明存在啊?說不存在不是自欺欺人嗎?

    是的,對你來說,一切都是那麼真實。我想說的是,這些所謂真實情況都只是結果而已,並非原因,也只是表面現象,並非本質。它們並非一成不變。我們要解決這些所謂心理問題,必須從根源上入手。大家無論透過心理諮詢還是藥物治療,都是在用現象解決現象,用問題解決問題。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不斷加重問題。

    所有的心理問題,無論什麼樣的負面情緒,都會表現為自己無法控制自己的頭腦思維,想個不停,吃不下,睡不著,身心疲憊,就想去想明白,結果越想越多,惡性迴圈,無法控制,直至崩潰。這是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能量會逐漸被耗盡,就越來越失去了對自己思維的控制能力,最後甚至連自己的生命都打算放棄,那是低能量狀態的幻想。在那種能量狀態下,就是一個芝麻都變作一座大山把自己壓垮。

    這種情況下,唯有提升能量才能改變。這個能量,不光是吃飯和休息,更重要的是停止負能量(負面思維)的侵蝕,不斷提升正能量。就是必須打破惡性迴圈,停止思考(你是永遠想不完,也永遠想不出結果的),並轉向正向思維,積聚能量。有了則正能量,就能掌控自己的思維,掌控自己生命的一切。有了正能量,過去那些困擾你的問題就由西瓜變成了芝麻。

    那麼,如何停止頭腦思維呢?我們就是控制不住想啊!其實,控制不了頭腦就是因為負能量(表現為所有負面情緒)太強大了,我們被負能量所控制了。由於不同人負能量所表現的負面情緒不一樣,也就有了各種所謂心理問題的病名,其實本質上都是一樣的。

    只要抓住了本質,所有所謂心理問題自然就不存在了,也根本就不需要去解決,因為沒有什麼需要解決的。無論你是什麼情況,無論有多嚴重,無論現實問題多麼真實和難以解決,無論軀體上有任何嚴重,哪怕得了絕症,根源都只有一個,解決辦法也只有一個。找到了根源,人生中一切問題都是肥皂泡。

    根源是什麼呢?根源在於錯誤的三觀,追求了錯誤的價值。當前,可以說世界上99%的人追求的是錯誤的。追求物質,各種慾望,色情,不孝,不珍惜生命,只知道索取而不知道人生的意義是奉獻而非索取。由於這些錯誤的三觀,導致我們心裡每一個念頭、所說、所行都是衝著慾望和索取去的。大家每一個負面情緒後面都一定有一個慾望。還有很多家長自己還把這些錯誤觀念強加給孩子,自己把孩子害了還怨天尤人,還埋怨孩子。我們所有的慾望和負面情緒都是負能量,都會不斷糾纏與放大,最終正能量越來越少,甚至發展到我們以負能量為榮,以正能量為恥。這不就是現在社會的普遍現象嗎?為什麼大多數人活得很痛苦?這就是總根源。每個人表現不一樣,有的身體得病,有人心理得病,有人遭受挫折或災難等等。

    你活在夢境裡,唯有醒來。誰能把夢境解決了?醒來就是,有啥好解決的?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必須要明白自己錯在哪了,要明白沒有誰在懲罰你,都是比自己的錯。宇宙是最公平的,如果你錯了還能快樂,那才真是沒天理了。其實,外面誰都沒有錯,都是你自己的錯,不要怨天尤人,只能反省自己。什麼原生家庭理論,根本不存在,都是害人的理論。自己的命運是自己做主,不要給自己找任何理由和藉口。不要以為是家庭環境原因、是別人欺負你你害你、是人際關係緊張、沒有錢、壓力大、身體疾病等等一切現實問題造成的。錯了,這些問題也都是現象,都是錯誤三觀的結果,和你的心理問題一樣都是同一根源的結果,都是表象,都有一個共同的錯誤的根。即便這些問題被解決,你的心理問題照樣存在,而且還會出現更大的問題來提醒你。

    每一個痛苦,都是來提醒你錯了,讓你趕快回頭。一旦回頭,痛苦就失去了存在價值。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你一天不回頭,痛苦就會如影隨形。每一個痛苦的背後,都有一個執著,都有一個慾望。唯有放下執著,放下慾望。過去的已經過去,一切都是咎由自取,沒有人傷害過你,也沒有人能夠傷害到你,坦然接受自己當前面對的一切,這是自己過去所做的果實,已經無法改變。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知錯改錯,從當下開始保持正能量的心念、語言、和行為,不再傳播和釋負能量,包括家裡和網際網路上,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從家務做起,幫助他人,奉獻自己,放下自私自利,放下慾望,放下物慾執著,孝敬父母,愛惜所有生命,敬畏自然,這些本來就是人生的真諦,迴歸人的本性,這些正能量越來越多,你的未來自然就會改變,幸福快樂就已經上路了。哪裡還會有什麼心理問題?哪裡還有什麼人生問題需要解決?哪裡還有痛苦?哪裡還有不平?

    還有,孩子有問題的父母,求您放過孩子,放下孩子,不要管的太多,還孩子自由,也別再用藥物殘害孩子了!!!

    認為自己存在所謂心理問題,並想辦法去解決它,是所有痛苦的真正原因和開始,隨著解決的過程,痛苦越來越大。這就是正常人與所謂心理疾病的人的根本區別。

    很多人都說放不下,沒有什麼是放不下的,人死的時候都的放下,沒有誰能把它帶走。不放下就得繼續揹著,繼續痛苦,沒有選擇,也沒人能幫你放下。放下的唯一方法就是接納,接納別人和自己經歷的一切,接納一切可能的發生!

    每天看到這麼多人在網上各種訴苦、抱怨、求救,各種各樣的自殺、崩潰、痛苦,自娛自樂,對於忠告視而不見,真是讓人可悲又可嘆。世上哪有救世主,這樣有用嗎? 有人說我歧視心理疾病患者,真可笑,我自己曾經就是一個資深心理疾病患者,又有什麼可歧視的? 有人說我說話太難聽。可是,說好聽的話有用嗎?心理諮詢師的話好聽,能解決問題嗎?忠言逆耳啊,只是大家都不愛聽。溺愛是愛嗎?有的人怎麼打都打不醒,說好聽的能行嗎? 還有的人一副大義凜然的嘴臉,打著衛道士的旗號,說我在給大家洗腦。其實,自己的腦子都已經被洗成啥了而不自知。告訴你,我就是在向傳統心理學害人理論宣戰。我就是要讓那些所謂的心理學專家、醫生失業。我就是希望所有痛苦的人快樂。這些人就不願意了,立馬跳出來,開始口誅筆伐,深怕有所謂心理疾病的人能看到希望,深怕心理疾病的人少了一個。打著保護心理疾病患者的旗號絞殺他們的希望。自己被人騙了不自知還幫著騙子數錢,虔誠地維護騙子的利益。 要想解除痛苦,唯有放下一條路,別再迷信那些高大上的害人理論和道貌岸然的騙子。也不要寄託於藥物。心理問題是思維模式和三觀的問題,想透過吃藥解決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嗎?明明是自己的問題,卻歸功於一些所謂的困難、挫折、環境、家庭。這種思路能解決問題嗎? 如果大家覺得收益,請高抬貴手,多多轉發,挽救更多的家庭和孩子。 幫助別人實際上是在幫助自己。為什麼大多數人都很痛苦,就是因為索取而得不到。要想得到必須透過奉獻,這是宇宙法則,所謂愛出者愛返,但不是溺愛。 順天者昌,逆天者亡。逆天而行,只會帶來痛苦。

    放下指的是放下自己,裝的是別人;放下並不是脫離世間,而是要替天行道。

    比你情況糟糕的人多的是,但別人沒有當回事,沒有拿起來,你不但拿起來,而且不願放下。你說放不下,我也沒有辦法。但痛苦有辦法,痛夠了就放下了。

    每天看到這麼多人在網上各種訴苦、抱怨、求救,各種各樣的自殺、崩潰、痛苦,自娛自樂,對於忠告視而不見,真是讓人可悲又可嘆。世上哪有救世主,這樣有用嗎?

    選擇結束生命是一個極其錯誤的選擇。結束生命這並不是痛苦的結束,而恰恰是另一個沒有盡頭的無盡痛苦的開始。

    所有負面情緒本來就是所有人都有的正常情緒,就像呼吸一樣。大家如果非要去解決的話,只能把生命解決掉,這就是很多人最終選擇走向絕路的原因。 比你情況糟糕的人多的是,但別人沒有當回事,沒有拿起來,你不但拿起來,而且不願放下。你說放不下,我也沒有辦法。但痛苦有辦法,痛夠了就放下了。

    明明是思維模式和三觀的問題,卻想透過藥物解決,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 9 # 阿奇文化

    內向不是社交恐懼的根源,真正的根源是過於在意他人的評價。過於在意別人的關注會把自己搞得非常疲憊,關鍵是轉變透過別人的評價認識自身的方式,可以透過自省的方式,直面自己的優缺點,揚長避短,以此建立強大的內心。與此同時,社交恐懼的兄弟姐妹可以尋找自己舒適的生活方式和工作內容,儘可能做自己擅長的事情慢慢建立自信。與其期望每個人都給你點贊,不如交幾個“老鐵”,幾杯小酒,一壺淡茶,笑傲江湖。總之,避免把自己絕對地封閉起來,必要的時候換一種生活環境。

  • 10 # 海書談財錄

    和人交談,你是否會感到緊張,面紅耳赤,心跳加速?看到熟人在等電梯,你是否會特意等他走了再過去乘坐?你是否會害怕自己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你是否害怕在公共場合發表意見?你是否會在自己發言後,總想著自己會不會說錯話,很在乎別人的看法?以上問題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話,那你有可能患上了社交恐懼症。

     

    社交恐懼症是指對特殊的人群發生強烈恐懼緊張的內心體驗和出現迴避反應的恐慌症,故又稱“見人恐懼”,它是恐懼症的一種亞型,這種恐懼症往往發生在17-30歲,其中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所佔比例最高,並且無明顯的男女發病差異,但這些患者一般都能保持良好的自知力。

     

    社交恐懼症人群在看待社交、群體時,往往會有很嚴重的負面情緒。他們很難參與到與他人的交流中,也很難融入群體裡。特別是當處於人群中時,他們中有些人會有強烈的不舒適感——他們害怕成為別人關注的焦點,也害怕被別人看輕,還害怕自己與群體格格不入……大多數社交恐懼症患者還可以正常生活,只是生活質量也嚴重降低了,畢竟強迫自己每天都要去做自己恐懼的事,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適當的恐懼是很正常,但如果過度恐懼,焦慮,則會給我們的身心帶來重大的傷害,社交恐懼症患者身上通常有以下的心理特徵:完美主義、敏感、多疑、嚴肅、恐懼他人的負面評價、不自信、缺乏應變能力、恐懼抗爭、堅持原則、勤懇、不善於思考、厭惡不講道理的人,並且偏向於喜歡更加寬鬆、安全的氛圍。

     

    社交恐懼症往往會帶來其他各種併發的心理疾病:抑鬱症,焦慮症,極度自卑等。在社交恐懼症的支配下,我們的內心還會被其他諸如尷尬,羞恥,壓抑等負面情緒所籠罩,就這樣,無力排遣的恐懼感會如吃人的怪獸一般一點點將我們吞噬。

     

    面對社交恐懼症,我們該如何進行自救?

     

    現在的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森田療法,系統脫敏療法,刺激的暴露療法,催眠法等等,而在治療社交恐懼症時,心態調整比任何治療手段都要重要,而森田療法則是矯正心態,從內在改變的一種有效的方法。

     

    “順其自然、為所當為”是森田療法的基本治療原則,順其自然指的是遵守自然規律,不去違背它,萬事萬物都有它的自身規律,我們能做的只有遵從。我們的雜念,我們的想法,我們的症狀都會自然而然地消失,這就是它的規律,我們不應該緊緊抓住它們不放,這樣只會令自己陷入痛苦的境地。為所當為指的是關注我們當前所做的事,不要因為過去而遺憾,不要因為明天而焦慮,做好我們當前正在做的事,則症狀就會自動消失。

     

    當我們在社交時,在談話時,也許我們會出現恐懼,焦慮,不安,想逃避,面對這些負面情緒,我們不要排斥它,反而要接受它,和它做朋友,但同時又不理會它,把它放在一邊,做我們當前應該做的事,久而久之,這些症狀就會自然消失,這樣我們內心就不會那麼痛苦。

     

    提高自信心,也是治療社交恐懼症的一種有效方法,自信心的匱缺,很容易在內心深處否定自己,感覺自己各方面不如其他人,導致在公共場合不敢發表意見,就算髮表了意見,也很在乎被人的看法。當你是個充滿自信的人,自然會感覺所有的事情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交談時,心情愉悅,思維敏捷,每次的交談都給你帶來滿滿的優越感。培養自信心勢在必行,提高自信,才能改變內心深處參與社交的那份恐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五零後適合自駕床車旅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