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家有良田c不愁吃穿
-
2 # 奮鬥中的小秋
冬天以及初春,天寒水涼,魚兒懶得遊動,懶得張口,是很難釣,但還是可以釣的,如果方法得當可能收穫還很多,冬天釣魚首先要選一個好天氣,這裡所說的釣魚天氣包括:氣溫、氣壓和相對溼度。這裡主要來講一下氣溫的影響。
冬天釣魚,不怕天氣冷,就怕氣溫頻繁波動,不穩定,魚是變溫動物,需要隨時調節自己的體溫去適應水溫變化,而氣溫的波動直接會影響到水溫變化。可以想象魚兒體溫調節的生理過程,絕對不是一個輕鬆的過程。魚而對外界環境的變化是相當敏感的,哪怕只有1攝氏度的變化,它們也會察覺,為了適應外界環境,身體機能會做出很多調整,耗費大量的精力,也就懶得吃食了。
在實際垂釣過程中,許多釣友喜歡在升溫的當天出釣,雖然溫度提升,理論上魚兒應該會活躍些,當時吃口的情況往往不會很好。所以在冬天垂釣,無論是冷也好,暖也罷,選擇連續幾天氣溫穩定,早晚溫差波動小的時機出釣,效果會很好。
冬天釣魚跟天氣有很大關係,但是即便是非常惡劣的天氣,也是能釣到魚的,這跟釣場有很大關係。 水裡的魚密度小,天氣再好也釣不到;水裡的魚的密度大,天氣再冷再壞也能釣到魚,哪裡魚的密度大?除了養殖魚塘以外,應該是遠離城市、人跡罕至的偏遠地方,那裡沒有人電魚沒有人毒魚,去釣魚的人極少。
另外一點,釣場水體小比較好,堰塘比水庫好,小河溝比堰塘好,小河溝水深不超過2米水寬不超過10米為宜,水體小不藏魚,水體大很難找到魚的藏身之地。
冬天的釣法有兩個關鍵字“輕”和動;
“輕”是要做到細小輕盈,釣魚的鉤要小,漂要小,線要細,小漂配輕鉛,鉛墜越輕,阻力越小,魚越容易將釣餌吸入嘴裡。冬天本來魚兒就懶得開口,一旦感覺到有障礙有阻力,那它就更不會吃了。
“動”指的是兩點:
一、人要動起來。俗話說,夏天魚找人,冬天人找魚。冬天釣魚不能像夏秋一樣,打好窩子,靜等魚上鉤,冬天的魚就算知道500米外有吃的,它也懶得游過去。所以冬天釣魚不宜打打窩,應該多選釣點,多打幾個窩,每個窩點不宜打太多餌料,採取輪窩釣的方法找到魚藏身何處。
二、釣餌要動起來。處於動態的餌料對魚是最有吸引力的,冬天垂釣要多逗誘,讓釣餌動起來,從而吸引魚兒的注意力,刺激它的食慾。
-
3 # 釣魚鈴當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冬天再冷也是可以釣到魚的,北方的冰釣,也是在溫度零下,河流結冰的情況下進行釣魚。0至9度的冬天裡是可以釣魚,但吹西南風本身就是回潮的風,或許對釣魚有些許影響,但可以忽略不計。至於為什麼釣不到魚,談下我的看法,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考慮:
氣候變化的影響我們都知道,對釣魚影響最大的因素之一就是溫度和氣壓,出門釣魚需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氣候變化主要有兩種:
溫度變化吹西南風說明剛好是冬春交換的季節,溫度變化無常,別看當天的溫度是0~9度,有可能當天的溫度是在0~9度的範圍內反覆變化。這種變化對人類來說可能感受不到太大的差異變化,但對於趨溫性的魚類來說,能明顯感覺到這種變化,而這種變化明顯影響到魚口。
氣壓過低當天的壓過低不適合釣魚。氣壓直接影響水中的溶量量,也即含氧量,從而影響魚的吃口。氣壓高則水中含氧量大,魚兒活躍性增大,魚口變得很好。氣壓低則水中含氧量低,這時魚類也會像人類一樣,形成缺氧狀態,造成魚兒缺氧難受,無心進食。
魚類對氣壓的敏感度比人更高,比如氣壓低於1000百帕(目前1000百帕是釣魚界的共識,不是標準),水中溶氧量大大降低,再加上溫度反覆變化,此時魚類的食慾(吃口)大減,甚至完全沒有吃口,釣魚收穫不大。
解決方案:如果當天的溫度反覆變化,而且氣壓又過低的話,基本沒什麼魚可釣,建議收竿回家。當然如果不追求漁獲,請繼續。
釣位不正確在此溫度下,冬天的水錶水溫會變低,這時釣位的選擇也很關鍵,不是任何地方都可以釣魚,如果釣點選擇不正確,釣不到魚也是很正常的現象。
比如,在0到9度的情況下,選擇的水深1米以內,而且又沒有流水的情況下進行垂釣。這樣的水域基本處於缺氧狀態,水溫也肯定很低。這樣的水域基本沒有魚的存在,釣不到魚。
解決方案:可以改變釣點進行釣魚。
比如可以選擇背風向陽的的地方,有交換水流的回水灣、深水區等魚類聚集取䁔過冬的水域,這些地方垂釣漁獲會好些。
再比如,可以選擇水底有水草,或水面有水浮蓮等的地方,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釣草洞的地方。這些地方水的含氧量大,魚類的食物也相對豐富些,而且水草本身就是魚類的食物,是不錯的釣點。
線組搭配問題線組搭配不正確,由於主線、浮漂鉛墜等原因,不能在浮漂上反映出魚口,從而造成釣到不到魚。冬天的魚口本來就很輕,線組搭配不合適的話,經常會把輕魚口過濾掉,這也是不上魚的原因。
解決方案:可以改變線組和調漂加以解決。
針對冬天的輕口問題,可以選擇小線組來解決。比如平時的線組是主線2.0,子線1.0,由於各天魚的活躍性相對低,力量也會相應的變小,線組可以相應的縮小,浮漂選擇吃鉛小的(1克左右),主線08子線06甚至04加以解決輕口問題。
再比如,當魚口輕時,調漂一定要調靈漂,才能更好地反映魚口。或在走水的情況下進行垂釣,一定要滑鉛釣。
水裡根本沒魚還有一種現象是水底根本沒有魚類的存在。這種情況經常存在,畢竟不是所有水域都有魚類的存在。比如當水底存在太多樹葉等腐爛沉澱物的存在時,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氣體,不適合魚類的生存。
解決方案:改變釣位加以解決。
比如可以選擇向陽水域、回水灣、有水草等的深水位進行垂釣。
寫到最後
-
4 # 尋魚記
問題中提到的溫度和風向都不是釣不到魚的關鍵原因,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到了冬季就是這個規律,也就是說冬季釣魚要掌握冬季的方法才可以!那麼具體是什麼方法呢?
一、找魚釣不能等魚釣
冬季氣溫水溫下降,魚的活性降低,不遊動,覓食減少,經常聚集在某一處不動,即使用強刺激性氣味效果也是一般。針對這種情況當我們發現窩子裡沒魚的時候就要果斷更換釣點,去找魚釣而不是等魚來釣。一旦發現魚窩會釣到胳膊痠疼,沒有大的驚動魚不會輕易散去。
二、釣餌一定以葷餌為主
有的朋友覺得老三樣釣遍天下,我覺得未必,可能有的朋友不認同,但事實就是這樣。冬季用蟲餌,蝦餌效果就是比面餌效果好。這是魚兒的天性決定的,不信大家可以試一試,一個竿子總蟲餌,一個竿子用面餌。什麼結果一試便知。
-
5 # 欲樹辭花
冬天是否能釣到魚最關鍵的因素是否有合適的水溫,冬天釣魚需要綜合多種因素,比如:冬天裡比較關鍵的因素就包括:水域的大小,水庫還是坑塘,大概的水深,平原水庫還是高山峽谷型水庫,氣溫是剛變好還是已經穩定一段時間了等等,這些都是冬天裡釣魚的關鍵參考因素,沒有一成不變的釣魚定律,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簡單來說就是: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水域,不同的魚種,不同的餌料狀態及味型,就是同一水域,一天當中不同的時間段都存在變化,釣魚一定要變化和調整,主動應對,不可死等,當然如果是釣大個體魚類,必須要守的。如果氣溫變化比較大,天剛剛放晴,當天是不適合釣魚的,因為水溫升的慢,如果氣溫恆定突然遇到颳風或者降溫沒準兒魚情會好,因為水溫一時半會降不下來,魚兒感知天氣變化會變得覓食積極些。從題目當中獲得的資訊量不夠大,很難判斷是因為什麼具體原因。冬季裡釣魚首選肯定是向陽背風的陽面,水深的選擇要靈活,可以釣淺釣深釣中都試下,不同的水深多打倆窩試試,窩料用酒米加小顆粒再加霧化好的商品餌偏腥香一些,動物性餌料有時還沒商品餌的味道濃謝,適量新增有活性的紅蟲誘魚效果會好些,如果水底相對平整,水面不是太大的情況也可以試試磯釣竿掛串鉤蚯蚓的方法,冬天上的基本都是大鯽魚,我試過一冬天用此方法垂釣,收穫頗豐,用紅蟲的話鯉魚很難抵禦誘惑的,冷水魚還有口,虹鱒冬天可以釣,也可以路亞,其它常見的魚類由於水溫的關係基本不開口,這是在北方的冬天,南方的話應該也會有所不同,所以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
6 # 江湖老周
現在野釣的地方越來越少了,一些江河湖泊裡面經常有人下網,電魚水裡面的魚也越來越少,魚也越來越難釣,在加上冬天水溫低,魚活性差有時候也會空軍,下面我就來說說關於冬季野釣的小技巧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選擇這幾個釣位可能不會空軍
俗話說七分釣位,三分技巧,在自然水域中的地形千變萬化,水面大小及深淺也各不相同。
1.回彎處,在江河湖泊中總是可以看到有些地方凹進去或者凸出來的部分,這些凹進去的地方我們稱之為回灣,一般又分為大回灣和小回灣這兩種,這些地方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在回灣處的水流比較慢,水流會帶來一些食物到這些灣子裡並且不容易被沖走供魚食用,還有就是回灣處的水流受外界的影響也會發生緩慢的流動,而魚也喜歡逆時針遊動,所以回灣處是不錯的釣位
2.亂石堆,在自然水域水底難免有一些亂石堆,這些亂石堆的水底環境很複雜,這些石頭就成了魚躲避天敵的好地方,魚在石頭堆裡面還可以尋找到豐富的食物。這些石頭縫中會有一些螺絲,小魚小蝦等水生動物,還有一些浮游生物是天然窩料。
3.水草茂盛的近岸淺灘
水草受陽光照射會釋放大量氧氣,許多昆蟲蜉蝣生物圍繞周圍,是天然的氧吧,食物儲存基地,水溫也相對較高,魚的活力自然也高非常有利於作釣。
選擇活體高蛋白餌料可能會有收穫
冬天魚活性差,對面餌吃食慾望不大,用活體紅蟲活蚯蚓作釣效果會好一些,紅蟲蚯蚓本身自帶高蛋白,在水中的蠕動也會吸引鯽魚覓食。
最後儘量選擇小號的線組靈敏度高的魚漂,釣靈一點。儘量選擇上午10點到下午16點的時間段作釣。魚口慢也不能打窩,長時間沒口不能死守,勤換釣位,找到魚窩為止。
-
7 # 釣魚人老高
與其他季節相比,冬季垂釣的確有難度,並非天氣狀況良好,就一定有好的魚情,中間涉及的因素眾多,每個環節都會影響最後的漁獲。回到釣友的問題,冬季晴天0-9℃,西南風,向陽無風,但魚情差,到底是什麼原因呢?筆者結合野釣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詳述。
1、冬季的魚情變化
2、0-9℃,西南風或向陽無風,釣不到魚的可能原因及解決方法
冬季的魚情變化冬季水溫降低,有些魚種無法忍耐低溫的侵襲,像黑魚、鯰魚已處於冬眠狀態,依然有覓食慾望的魚種寥寥,其中北方以鯽魚、鯉魚為主,南方多少鯿魚、羅非。另外水溫降低,原活躍在水體的浮游生物、軟體小蟲,逐漸失去活性,乃至最後消亡,水質也因此變得清澈,水體偏瘦。而魚為了維持必要的生理需要、新陳代謝,急需含高蛋白的食物,這也為冬季垂釣的基礎,儘管魚活性低,覓食積極性與夏季不可比擬。
魚是變溫、冷血動物,體溫隨水溫的變化而改變,當冬季水溫降低後,魚表皮的微血管感知水體溫度的下降,會將訊息反饋給下丘腦,啟用魚的趨溫性,促使其向水溫較高的水層遊動,比如深水區、水草處,及向陽的水域,所以釣友選擇向陽無風的水域垂釣也正是基於此。
0-9℃,西南風或向陽無風,釣不到魚的可能原因及解決方法上文是冬季魚情的基本變化及情況,垂釣技巧及方法也正是基於此,而水情、魚情複雜、多變,看似良好的水情,也有釣不到魚的可能。結合釣友的提問,具體如下。
1、水深可能不夠
西南風或者向陽無法都利於水溫的提升,魚在水溫較高的水域,活性大、覓食慾望提高,儘管如此,冬季魚群也不喜歡棲息在淺水的水域。如前文所述,水質變得清澈,魚生性謹慎,也不會躲在淺水區。另外,魚對水溫變化敏銳,喜歡水溫穩定的水域,不喜短時間水溫波動的水域,而淺水區受外界風力、陽光輻射的容易波動,魚在淺水棲息有強烈的不適感。
解決方法:改為釣深水,尤其注意3米以上的水深,這樣的水域受外界環境影響較小,水溫穩定,並隨深度逐漸提高,適合魚群的棲息。特別是水底環境複雜、有障礙物遮掩,水草豐盛的水域,更有魚群的聚集,所以儘量選擇這樣的深水水域垂釣。
2、氣溫溫差大,易波動(不穩定)
如釣友的問題,氣溫在0-9℃間波動,溫差有9℃,當溫差短時間波動超過5℃時,魚會有強烈的不適感,所以選擇的垂釣時間及釣點極為重要。
解決方法:通常上午10點,陽光輻射增強且穩定,直至下午3點,這個時間段水溫高,且波動不大,適合垂釣。另外如前文所述,儘量選擇水溫穩定、波動不明顯的深水區垂釣,相對而言,這裡棲息的魚群活性高,覓食積極,自然垂釣容易些。
3、連續多日高溫,突然降溫
如果連續多日高溫,突然氣溫降至0-9℃,魚對水溫的感知比人明顯的多,會有強烈的不適感,活性顯著降低,覓食不積極,此時垂釣一般很少有好魚情。
解決方法:透過天氣預報可提前知道連續幾日的氣溫變化,如果發現一日突然降溫,通常在降溫的前一天,魚覓食慾望高漲、吃口猛烈,適合揚竿。另外降溫後,如果後幾天,接連是0-9℃大致的低溫天氣,魚透過自身調節,會逐漸適應這種水體環境,所處在降溫後第4天起垂釣,選擇深水區也會有不錯的魚情。
4、打窩不及時、窩料有偏差
冬季水溫低,窩料投擲點後,發窩緩慢:一是窩料的氣味分子受低溫影響,傳播距離、擴散範圍都有不同程度的衰減;二是窩料融化速度慢,比如紅蟲顆粒,置入水中2-4小時,才會逐漸融化,聚魚緩慢、時間長,會錯過最佳垂釣時間段,致使窩點魚群少,揮杆後魚口零星,甚至無魚口
解決方法:如果是使用腥味的紅蟲顆粒,可事先用熱水浸泡,處於半融化狀態,再投擲窩點,縮短聚魚時間;提前打窩,比如確定下午垂釣,可提前2-4個小時打窩,如果要早晨垂釣,可打隔夜窩。
5、魚資源差或有覓食慾望的魚少
如今野釣資源匱乏,是不爭的事實,加之垂釣人數眾多,許多河流、湖泊密度低,自然垂釣就有難度,遇到無口的機率就大一些。如上文所將,像鯰魚、黑魚,乃至草魚,基本處於冬眠狀態,依然有攝食慾望的魚少之甚少,所以發現一處水域,如果處於冬眠狀態的魚多,而像鯽魚、鯉魚這類耐寒的魚種少或沒有,那麼釣不到魚也屬正常。
解決方法:在發現一處水域,冬季垂釣之前,最好先向其他釣友,詢問一下這裡的大致魚情,有什麼魚種,吃口情況如何,如果可能,進一步瞭解下在什麼位置垂釣,用什麼餌料,這樣操作,事半功倍。
6、釣點選擇錯誤
據研究,當水溫低於10℃後,與夏季魚群四處分散、遊弋不同,魚群逐漸聚集、靠攏,但並非在湖泊中均勻分佈,棲息位置受多重因素的影響,比如陽光輻射、水底障礙物、水深、食物等等,所以並非所有的向陽背風或刮西南風的水域,都有魚群聚集。
解決方法:如果長時間沒用魚口,也採用了補救辦法,依然無效果,建議及時更換釣點,像深淺交界的位置、水草處、水底環境複雜的水域等等都是不錯的釣點。
寫在後面不難看出,冬季天氣晴朗,氣溫在0-9℃,西南風或向陽背風的情況下,依然釣不到魚,原因是多方面的。影響魚情的因素眾多,包括前文所說的,釣點、水溫變化、水深,甚至目標魚種等等,需要綜合多方面的因素考慮,系統的分析瞭解。儘管如此,筆者認為,釣友在實際揚竿過程中,最後結局當地具體魚情,多嘗試,依據魚的習性垂釣,相信會有不錯的魚情。
-
8 # 漁者靈魂
首先,咱們要知道為啥在冬天的晴天也釣不到魚
我們都知道,冬天的魚最看重的就是溫度,哪裡溫度高它們就在哪裡聚集。很多釣友都會認為晴天的時候溫度比較高,會更好釣。但是別忘了,水溫和空氣溫度是兩回事,空氣溫度上升的時候水溫不一定會上升,就算水溫上升了也有個很明顯的延遲和分層。比如說寒潮過後的第一天,由陰轉晴了,在中午時候也能感覺到溫度的回升。但是,冬天的溫度整體比較低,太陽曬幾個小時根本沒辦法把水溫升上來。而且這時候魚兒也沒從氣溫驟降的情況下適應過來,釣不到魚真的很正常。
可能有些釣友會問這樣一個問題,那麼連續幾天晴天的時候氣溫總該升上來了吧,為啥還是釣不到呢?這又是另一個誤區了,並不是所有晴天都好釣魚的,比如說有時候看起來是晴天,但是卻刮西南風,氣溫上升了幾度但氣壓卻下降了幾個百帕,浮漂肯定會是定海神針。而且在陽光的照射下,不同的水層溫度也會不一樣,比如淺水區溫度高的時候魚兒都到淺水區活動了,上層水域的溫度更高,魚兒上浮了。如果還不調整作釣策略,魚口是很差的,甚至浮漂會一動不動。
那麼該怎麼辦呢?
既然不是所有晴天都好釣,那麼我們選對時機就非常重要。正常情況下最好選擇連續幾天都是太陽的天氣,不要取得太早,冬天的早上水溫是最低的,魚的活躍度不高,完全可以睡個懶覺了再出發。上午十點左右到達釣點,釣到下午四五點回家即可,因為這段時間的水溫是最高的,魚兒的活躍度確實相當高一些。這個時候就不要刻意釣深了,找個水深2米左右的地方即可。如果有深淺交界的地方,水裡有障礙物的地方最好,因為水淺的地方魚的警惕性也相對高一些,這些地方能夠給它們提供安全感,另外,這些地方多多少少都還有些食物聚集,也能吸引魚兒在這裡聚集。
在釣法上也要適當的調整一下,從冬天魚兒的習性來講,冷天魚不愛動,魚兒進窩的速度比較慢。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是提前打窩或者打隔夜窩,打窩的位置最好偏僻一點,不然別人提前佔了你的窩就不好辦了。而且人多的地方也比較嘈雜,魚也不太敢靠岸。窩子的數量可以多打幾個,因為在魚兒活躍度不高的情況下很難一次就能找到合適的釣位,保守一點的話深一點和淺一點都兼顧一下,如果某個窩子魚口比較好,就照著這個窩子的情況再選幾個釣位,輪著釣就比較靠譜了。不介意的話路人甲是建議用傳統釣,畢竟更靈活,可以更好的實現“人找魚”的策略。
餌料上也有一些要注意的,在魚口比較弱的時候,我們都知道要讓餌料的味道更濃郁一些,這樣在水中傳播的範圍更廣。所以一般都用葷餌,有些地方甚至用的濃腥餌料,但是在用商品餌的時候要特別注意,餌料味道可以用腥一點,但不要用得太混雜,以免串味導致窩子裡有魚都不吃餌(比如說加了蝦粉就別再加蚯蚓粉,蠶蛹粉了)。另外餌料的比重也要儘量小一些,讓餌料更蓬鬆一些,讓魚吃餌的時候更輕鬆一些。
-
9 # 釣魚小三哥
冬天野釣零到九度,基本上都是不上魚的,你要看是什麼魚。在我們這裡冬天零到九度的話,基本上都是那種麻鉤魚。和小鯉魚它還吃一點。其他的基本上都不吃鉤
回覆列表
這個有多種原因:
1.釣點魚群密度怎麼樣,如果釣點沒魚估計不會有什麼好釣獲。
2.釣點有沒有合適的魚種,冬季一般垂釣的目標魚一般以鯽鯉科魚類為主,其他魚種一般不太進食。
3.釣點水域是老釣點還是新釣點,如果是老釣點的話還好會有存魚,如是新釣點一般打窩的話建議提前一天打,第二天釣稍微補窩即可,天冷發窩慢這個不用多說。
4.釣點的選擇 最好選擇有草窩,樹樁,水底有石碓,溝塹等能存魚的地點,同時注意水域深度,一般早釣深,午釣淺,特別是遇天氣好的情況下水溫到下午會變暖,釣不宜太深。
5.餌料窩料的選擇,冬季垂釣一般以葷餌活餌為主,蚯蚓紅蟲最為常用,商品餌料的味型宜腥偏淡香,在垂釣前期可底鉤掛搓餌上鉤掛蟲餌,魚進窩後可換雙鉤蟲餌,蟲餌可單條掛鉤也可用紅蟲伴侶混合商品餌做拉餌。
6.線組選擇 天冷魚的活動量變小活力相對於夏季來說不可同日而語,吃口很輕,線上組選擇上要以細,軟為主,主線0.8-1.0子線0.4-0.6鉤型一般以袖鉤和海夕為宜,這兩種鉤型在使用蟲餌時比較好串鉤大小一般選擇3-4號足夠應付。
空軍不丟人,為漁不為魚,我們愛好垂釣其實就是喜歡那種感覺和心態,抱著魚竿坐著在河邊,即使不上魚也會心滿意足,當然,上魚更好[可愛][可愛]
綜合以上,還請根據實際情況查詢原因,靈活改變對策。
恭祝新的一年裡大鯽大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