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江雨燕

    都別搶,我來答。

    這是因為趙雲當時面臨的形勢不同了,而且身體各方面的機能都嚴重下降,最終導致趙雲發出這樣的感嘆說:“吾不服老,死於此地矣!”

    長坂坡之戰時形勢混亂

    在《三國演義》趙雲七進七出營救後主劉禪,主要是因為當時形勢非常混亂,士兵和老百姓混在一起,這讓趙雲擁有了很大程度的活動空間。如其中就描寫說:

    雲拍馬在亂軍中尋覓,二縣百姓號哭之聲震天動地;中箭著槍、拋男棄女而走者,不計其數。

    可見在這樣一種情況下,並非尋常的戰爭場景,在四周活動的只有敵人和自己人。關鍵這其中還摻雜了許多老百姓在其中,所以十分的混亂,這也讓趙雲的活動空間變大了,畢竟曹軍的敵人並不是這些老百姓,而是為了抓住劉備。

    而且這時候的趙雲救主心切,加上又還年輕,戰鬥力自然不是平常可以比較的。

    這一場殺:趙雲懷抱後主,直透重圍,砍倒大旗兩面,奪槊三條;前後槍刺劍砍,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

    所以這時候的趙雲基本上處於自己戰鬥力的巔峰,一來因為他心中有一股信念,那就是要救出後主;二來正值身強力壯的年紀,所以戰鬥力自然飆升了一個檔次。

    北伐時趙雲面臨的形勢

    那在後面諸葛亮北伐的時候,趙雲面臨的形勢就不同了,當時他落入了夏侯楙精心佈置的埋伏圈裡。

    來日都督再引兵出,先伏兩軍於左右;都督臨陣先退,誘趙雲到伏兵處;都督卻登山指揮四面軍馬,重疊圍住,雲可擒矣。”楙從其言,遂遣董禧引三萬軍伏於左,薛則引三萬軍伏於右。二人埋伏已定。

    而且當時趙雲犯了一個狂妄驕傲的毛病,當時鄧芝提醒趙雲說:

    昨夜魏兵大敗而走,今日復來,必有詐也。老將軍防之。”子龍曰:“量此乳臭小兒,何足道哉!吾今日必當擒之!”

    但是趙雲覺得自己好歹是一個縱橫沙場幾十載的老將,怎麼會不是一個年輕小將的對手,而且他又剛剛打了一場勝仗,所以自然不把夏侯楙放在眼裡。結果就中了對方的埋伏。

    那當年他身處曹操百萬大軍中都能夠七進七出,為什麼現在中了一個區區的埋伏就不行了呢?其實就是因為年紀大了,這時候的趙雲根據書上寫已經七十歲了,那就算武功再好,畢竟體力跟不上了,這個是硬傷,沒有辦法的。

    所以當他陷入魏兵的埋伏圈時,自己孤身一人雖然抵擋住了對方的進攻,但架不住體力下降,對方人又多,而自己又是壯士暮年,英雄遲暮,自然不能再和當年相提並論,因此只能仰天而嘆說:吾不服老,死於此地矣!

    就是說我武功還是在的,可惜就是老了,體力不行了。畢竟武功再高,也怕閃了老腰。

    關注【圍爐談史】,每天閱讀深度歷史內容喲~

  • 2 # 巴山夜雨涮鍋

    謝謝邀請。趙雲長坂坡殺七進七出,而被夏侯楙圍困時卻感嘆死於此地,主要原因一是敵方的作戰態勢不同,二是本人的實力也不同。

    首先要說明一點,趙雲長坂坡血戰突圍,和鳳鳴山被圍困,都是《三國演義》的說法(而“七進七出”則是評書的說法)。正史上趙雲在長坂坡更多屬於亂軍之中且戰且走而出,鳳鳴山之戰則根本是虛構。

    在《三國演義》中,趙雲長坂坡在數十萬曹軍包圍之中,孤身一人左衝右突,槍挑曹營名將數十員,最後突圍而出。而在諸葛亮一出祁山時,同樣是被28萬魏軍包圍,麾下還有千餘人馬時,卻感嘆“我將死於此地”,似乎顯得矛盾。

    出現這兩種不同格局的根本原因,當然是作者羅貫中的文學寫作意圖。長坂坡是要透過趙雲的表現,塑造趙子龍神勇無敵的形象;而到了一出祁山,趙子龍已經快要退場,這時候就要反過來透過威名赫赫的趙雲,為其他年輕一輩墊背。鳳鳴山被包圍,是要顯出關興、張苞兩個小將的威風(殺入重圍救援趙雲);而之後在天水又透過“趙雲大驚”來表現姜維的文武雙全。

    不過,即使僅從演義中的邏輯出發,趙雲長坂坡可以突圍,而鳳鳴山卻走投無路,也是完全合情合理的。

    第一層原因,是長坂坡的敵軍作戰意圖相對含糊,尤其曹操下了禁止放箭的命令。

    長坂坡的曹軍雖然也有數十萬之眾,但這數十萬人馬是從三百里之外一路急行軍追趕劉備而來,其中曹操的先頭部隊只有五千精銳,後續人馬是依次趕到,一趕到就立刻投入戰鬥,可以說整個當陽地界就是一場混戰。曹軍固然有數十萬之眾,而劉備這邊也有大批民眾成為曹軍衝擊攔截的目標,雙方兵力都是很分散的。

    探馬報說:“劉備帶領百姓,日行止十數里,計程只有三百餘里。”操教各部 下精選五千鐵騎,星夜前進,限一日一夜,趕上劉備。大軍陸續隨後而進。

    這使得趙雲前期的行動中,需要對付的僅僅是不斷出現的曹軍小部隊,每支部隊一兩員將領,千兒八百的兵馬,趙雲只要槍挑了為首敵將,就能殺退這一路敵軍。而且,曹操身邊的一流猛將什麼許褚徐晃張遼等也都分散開來,趙雲基本沒有碰上,等於撿漏子殺了一些二三流將領。後來碰上個張郃,趙雲就不敢戀戰了:

    正言間,百姓發喊,又撞出一枝軍來。趙雲拔槍上馬看時,面前馬上綁著一人,乃糜竺 也。背後一將,手提大刀,引著千餘軍。乃曹仁部將淳于導,拿住糜竺,正要解去獻功。趙 雲大喝一聲,挺槍縱馬,直取淳于導。導抵敵不住,被雲一槍刺落馬下,向前救了糜竺,奪得馬二匹。……正走之間,見一將手提鐵槍,揹著一口劍,引十數騎躍馬而來。趙雲更不打話,直取那 將。交馬只一合,把那將一槍刺倒,從騎皆走。原來那將乃曹操隨身背劍之將夏侯恩也……被他一槍刺死,奪了那口劍……早有一將,引一隊步軍至,乃曹洪部將晏明也,持三尖兩刃刀來戰趙雲。不三合,被趙 雲一槍刺倒,殺散眾軍,衝開一條路。正走間,前面又一枝軍馬攔路。當先一員大將,旗號 分明,大書河間張郃。雲更不答話,挺槍便戰。約十餘合,雲不敢戀戰,奪路而走。

    後期等當陽界基本被肅清,魏軍恢復了原有的軍隊序列,曹操也留意到了趙雲。這時候,曹操又起了愛才之心,想要活捉趙雲,下令不得放箭。

    操曰:“真虎將也!吾當生致之。”遂令飛馬傳報各處:“如趙雲到,不許放冷箭,只要捉活的。”因此趙雲得脫此難;此亦阿斗之福所致也。

    這裡,作者都說明了,因為曹操下令不許放箭,只要活捉,所以趙雲才能脫身。換句話說,如果曹軍放箭,那趙雲是十死無生。三國演義中猛將對於弓箭還是很害怕的,呂布曾被亂箭射退,關羽曾數次中箭,許褚在混戰中臂中兩箭,夏侯惇被射瞎一隻眼,典韋、黃忠、徐晃、張遼、張郃都是死在箭下。趙雲雖然勇猛,在十萬大軍的亂箭下也討不了好去。甚至就算曹軍不放箭,只要沒有曹操那句“必須活捉”的口令,趙雲一個人連對張郃都不敢戀戰,肯定也擋不住許褚、張遼、張郃、徐晃、曹洪、曹仁這些猛將的四面圍攻。對於趙雲這樣的猛將,“必須活捉”比“殺死”可要難上十倍不止了,畢竟你活捉人家,沒準先被人家一槍戳死了。

    所以,趙雲能脫身,一是自己勇猛,二來和曹操“必須活捉”的作戰意圖也有很大關係。

    而一出祁山時候,對手換上了駙馬夏侯楙和參軍程武。這兩位可不像曹操一樣憐香惜玉。對趙雲這種死硬派的蜀漢大將,當然是滅之而後快。所以不但設下28萬人的埋伏包圍趙雲五千人馬,而且專門使用了猛將剋星亂箭:

    忽四下火光沖天,鼓聲大震,矢石如雨,魏兵殺到,皆叫曰:“趙雲早降!”雲急上馬迎敵。四面軍馬漸漸逼近,八方弩箭交射甚急,人馬皆不能向前。雲仰天嘆 曰:“吾不服老,死於此地矣!”

    這28萬人的戰術意圖非常堅決,就是圍殲趙雲,一旦引入埋伏,立刻四面八方撲上來,而且明說了用亂箭使得趙雲的武藝難以發揮。這種情況下,趙雲當然就是死路一條了。

    第二層原因,是兩次戰役時間上相差20年,趙雲從盛年進入老年,狀態也不如當初了。

    雖然《三國演義》中並未明說年齡對於武藝的影響,但以常理來看,老年人應該是不如壯年人的。尤其在衝陣突圍持久耐力上,老年人更是短板。長坂坡之戰發生在208年,而一出祁山是228年,相差整整20年。趙雲也由四五十歲的盛年武將,成為六七十歲的老將。這樣一來,面對敵軍大兵圍攻,當然表現就更差了。

    至於說趙雲當時身邊還有千餘人馬,這個其實沒啥用。

    在數十萬魏軍的包圍下,而且又是自己主動進攻中了埋伏,沒有任何城池營寨的野戰情況下,有一千人和沒有一千人差別不大,甚至可以說為了這一千人,趙雲反而目標更大,更不容易靈活擺脫敵軍。所以,鳳鳴山趙雲的處境絲毫不比當陽的趙雲好,也難怪只能發出絕望感嘆了。

  • 3 # 始終先生

    一,境況不同。二,趙雲畢竟是人而不是神。

    長坂坡,趙子龍七出七入

    建安十三年,曹操領軍南下徵荊州,劉表病亡,其子劉宗不戰而降。劉備勢單力孤,領民眾十餘萬南下逃往,行進到長坂坡時,被曹操率領的五千虎豹騎追上。

    劉備軍眾雖多,但多為民眾,披甲者甚少,劉備迅速被曹軍擊潰並與妻女失散。

    趙子龍為了尋找劉備在亂軍中走失的糜夫人和劉備的兒子阿斗,在百萬曹軍中殺來殺去,七進七出,最後護著後主劉禪,不但成功突圍還殺了曹操幾十員大將。

    曹操見趙雲如此生猛,起了愛才之意,當時就下令“只要活趙雲,不要死子龍。若要傷及趙雲性命,眾軍與之償命”

    因此,當時曹軍人數雖眾,對趙雲卻只是圍而不攻,意在留住趙雲,而非殺死趙雲。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七旬老將趙雲力斬五將

    建興六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率大軍從祁山進軍,年過七旬的老將軍趙雲為先鋒。魏國主帥夏侯懋派遣西涼大將韓德在鳳鳴山迎戰趙雲。

    韓德有四子,各個精通武藝,弓馬嫻熟,可皆與趙雲戰不數回合,便被趙雲斬於馬下。韓德敗走,夏侯懋用誘敵之計,誘趙雲陷入重重包圍,趙雲從白天殺到黑夜, 人困馬乏,可魏軍卻越積越多,毫無脫困的機會。趙雲揚天長嘆:吾不服老,死於此地矣。

    幸得張苞、關興奉諸葛亮的命令前來接應,才得以脫困,救了趙雲的性命。

    趙雲大敗魏國先鋒,連斬四將,對魏國計程車氣是一種極大的打擊,作為魏國主帥夏侯懋來說,要想重拾軍心,重振士氣,最有效的辦法,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抓住趙雲、斬殺趙雲,才能讓士氣大振。

    所以,此時魏軍對趙雲的態度就是想殺了他,而不是像長坂坡時只圍不攻了。

    另外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發生在建興六年(公元228年),趙雲已經70歲了。而長坂坡之戰發生於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兩者相差了20年,無論是從體能上,還是從技藝上,趙雲都已經不是20年前的那個趙雲了。

    所以才會感嘆出:“吾不服老,死於此地”的一生長嘆。

  • 4 # 魁哥說歷史

    三國演義中,大家都知道趙雲是一個十分勇猛之人,長坂坡單騎救主,七進七出,那是沒有一絲懼怕的。縱觀趙雲這一生的作戰,基本就沒見他怕過誰,一般情況下都是別人怕他!然而,當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趙雲卻發出了“吾將死於此地矣”的感嘆,這是為何?這和我們平時對印象中的趙雲完全不同啊。

    鳳鳴山之戰

    諸葛亮北伐,讓趙雲兵出鳳鳴山,吸引曹軍主力。而趙雲到了鳳鳴山之後,直接擊敗了西涼大將韓德。夏侯楙聞之此事,親自引軍前來,他之前就聽說過趙雲長坂坡之名,心裡不是特別服氣,想要和趙雲過過手,結果韓德提前殺出去了。

    交手不到三個回合,韓德就被趙雲斬於馬下,趙雲趁機向夏侯楙衝殺過來,此時的夏侯楙才相信趙雲長坂坡之名絕不是瞎傳,急忙引軍撤退。遠離戰場後,夏侯楙聚眾商議對策,最終決定使用詐敗計,引誘趙雲追擊,然後伏擊趙雲。

    第二天,夏侯楙前來挑戰,不到幾個回合就敗走了。趙雲趁勢追殺,正好跑進了夏侯楙的伏擊圈。儘管趙雲英勇,身邊士兵也不少,但無論他如何衝鋒,始終是衝不開重圍。最終趙雲被困於核心,無奈感嘆。

    演義原文:雲急上馬迎敵。四面軍馬漸漸逼近,八方弩箭交射甚急,人馬皆不能向前。雲仰天嘆曰:“吾不服老,死於此地矣!”

    當年長坂坡如此英勇的趙雲,為何在此戰中卻發出瞭如此無奈悲涼的感嘆呢?況且此時他的手中尚有一千人馬,為何就衝不破曹軍重圍呢?實際上,這裡面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地形不同

    在長坂坡時,地形比較開闊,趙雲單槍匹馬,四面八方都可以衝,往來自如。然而在鳳鳴山之戰時,趙雲被伏擊的地方是在山地,他只有前後兩條路,左右是居高臨下的敵人,根本無法衝上去。夏侯楙居於山上指揮,趙雲往哪邊衝,夏侯楙就指揮曹軍去哪裡,此時曹軍的地理優勢太大了!

    演義原文:時雲手下只有千餘人,殺到山坡之下,只見夏侯楙在山上指揮三軍。趙雲投東則望東指投西則望西指,因此趙雲不能突圍,乃引兵殺上山來。半山中擂木炮石打將下來,不能上山。

    二、曹軍狀態不同

    長坂坡之戰時的曹軍,大多數都已經結束了作戰狀態,都在執行打掃戰場的任務,沒有聚在一起,更加沒有想到要去捉拿趙雲。而當曹操下令大家一起去抓趙雲時,又命令不許放箭,要活捉趙雲,這無形中就讓曹軍畏手畏腳了。

    而夏侯楙的這場伏擊戰中,曹軍是有備而來,專門針對趙雲設計的伏擊,哪能這麼容易讓趙雲衝出去。而且此戰中,曹軍沒有不準射殺趙雲的命令,大量使用弓箭,巴不得射死趙雲,早點收工呢。

    三、時間不同

    由於兩次大戰相距數十年,時間不同,趙雲的身體狀態也是不同的。長坂坡時,趙雲正值壯年,身體、戰力都是巔峰狀態,所以面對眾多曹軍,他可以爆發出超強的武力,所到之處,如入無人之境。而在夏侯楙的伏擊戰中,情況則不一樣了,此時的趙雲已然年老,雖然他還有斬殺韓德一家之能,但面對大軍衝擊,他已經沒有當年那麼勇猛了。

    而且隨著年紀的增大,人的耐力都會下降的,趙雲也不例外,剛開始還能將武力體力維持在較高水平,時間一長就不行了,沒有年輕時的那份耐力了。除了上面這一點,兩場戰爭發生的具體時間也有所不同。

    長坂坡時,是大白天,趙雲視線比較好,白天陽光充沛,也更加能增加人的興奮度,增強戰鬥力。而趙雲發出感嘆時,是在黑夜之中,視線不佳,趙雲無法有效地判斷戰場形勢。這種黑夜天,倒是更加有利於夏侯楙的指揮,因為他們一看到火光往哪邊移動,就知道趙雲他們往哪邊衝,他也更能有效調集曹軍及時增援阻擊。

    而趙雲之所以會發出命喪於此的感嘆,其實也有黑夜的因素。大白天的時候,人都是比較興奮活躍的,哪有時間發感嘆,而黑夜休息時不一樣,周邊一片寂靜,更容易引發一個人的感慨,容易使人的精神鬆懈下來,想東想西。

    總結

    趙雲之所以能在長坂坡單騎救主,突出重圍,而在被夏侯楙包圍時,無法衝出,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兩場戰爭發生的時間不同。二是曹軍和趙雲各自的狀態不同。第三也是兩個戰場的地形不同,限制了趙雲的武力發揮。

    (本文主要參考三國演義)

  • 5 # 韶華傾夢

    趙雲,蜀漢的五虎上將之一。長坂坡一戰,是趙雲揚名一戰。此戰中,趙雲懷抱著劉禪,殺的七進七出,並砍倒大旗兩面,奪槊三條,以及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可謂是威不可擋。

    那麼,在長坂坡面對如此眾多的魏軍,單槍匹馬的趙雲都無所畏懼;為何在鳳鳴山一戰,手下還有千餘人的趙雲,卻發出“吾不服老,死於此地矣”的感嘆呢?

    我們先來大致的回顧一下長坂坡一戰,再來說說趙雲為何在鳳鳴山一戰卻難以走脫。

    卻說曹操打贏官渡之戰,短暫的休整一段時間後,親率大軍南下,想一舉消滅荊州的劉琮和劉備,以及江東的孫權等人,一統中原。在兵不血刃的拿下荊州後,曹操馬不停蹄地派遣曹純和文聘等星夜率軍追擊劉備等人。

    趙雲從四更時分一直殺到天明,而後在一處被火燒壞的土牆後尋到糜夫人和劉禪。當時趙雲只有一匹馬,而糜夫人又是劉備的家眷,且男女授受不親,再加上追兵又近。因此,為了保住劉禪,糜夫人十分剛烈,直接投了井。

    見事已至此,趙雲只好解開勒甲絛,放下護心鏡,將劉禪抱護在懷,綽槍上馬突圍去了。因為長坂坡一帶水網縱橫,澇地很多。為了追擊劉備殘部,魏軍把戰線拉得很長,又被水網分割開來,形成一小股一小股的魏軍。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趙雲突圍時面對的曹魏名將,只碰到張郃一人,其餘的多是武力不強的魏將。沒有碰到強有力的對手,趙雲又是單槍匹馬,沒有太多的後顧之憂,只要突圍去尋找劉備便好。

    同時,看到趙雲的勇武,曹操也有了惜才之心,便命令曹魏眾人見到趙雲後,只管生擒,不許放冷箭來傷害他。趙雲本身武力強悍,又沒有遇到強悍的對手,以及冷箭的傷害。因此,在戰線很長的情況下,自然是能夠突圍離去。再說,在長坂橋時,還有張飛這一位猛將在接應著,曹魏等人當然是奈何不了趙雲。

    而鳳鳴山一戰則不同。當時趙雲隨諸葛亮率軍北伐的時候,趙雲已是七旬老將。年紀大,體力必然會有所下降。儘管趙雲的武力水平一直保持著較為平穩的輸出,但長時間的廝殺,體力完全跟不上戰鬥的需要。

    要知道,鳳鳴山一戰,趙雲被夏侯楙率軍圍困的時候,可是從辰時殺到酉時,這將近十二個小時的戰鬥,趙雲還有力氣還擊,還是十分強悍的。但是,面對源源不斷的魏軍,再加上當時還沒有援軍來源,趙雲自然是難以再支撐下去。若是後來張苞和關興沒有來援,趙雲是凶多吉少。

    而且,夏侯楙和曹操不同,在面對趙雲時,夏侯楙雖然也存在生擒的想法,但那也只是理想的情況下,而當真生擒不了趙雲時,即使是斬殺趙雲也無不可。畢竟,從夏侯楙命人放弩箭來射殺蜀軍就可以看得出來。

    再者,長坂坡一戰時,當時魏軍是被分割開來,小股魏軍作戰,而後才匯合的。而鳳鳴山一戰則不同,趙雲是直接被誘敵進魏軍的埋伏地點,又是被短距離的四面軍馬重疊圍住,再加上趙雲手下只有千餘人,面對夏侯楙將近八萬魏軍,自然是難以抵擋。

    所以說,在東衝西突不成,又沒有看到援軍馳援的情況下,老將趙雲也只能仰天大嘆“吾不服老,死於此地矣。”

  • 6 # 不沉的經遠

    趙雲在這兩戰中表現差異這麼大,倒不是因為他年紀大了武藝退步厲害,主要是因為戰場環境不同造成的。

    長坂坡之戰曹軍並沒有形成嚴密的包圍圈,利於趙雲突圍

    在長坂坡之戰時,首先曹操為了追上已經先走了好幾天的劉備,是從各軍中抽調了五千鐵騎,日夜兼程先行追趕,其他各軍隨後陸續出發。因此四十萬曹軍並不是同時追上劉備,抵達戰場。

    而且劉備南下的時候新野、樊城和襄陽有十幾萬百姓跟著他一起上路。遭到曹軍襲擊以後,這十幾萬百姓自然是驚慌失措,四散而逃。劉備手下不過三千多軍馬,被曹軍殺散以後夾雜在這十幾萬百姓中毫不起眼。

    這麼一來當趙雲衝回去找阿斗的時候,曹軍實際上正在陸續抵達戰場,而且正在十幾萬百姓中追殺劉備殘軍,戰場局勢一片混亂,並沒有形成一個嚴密的包圍圈。

    所以趙雲在戰鬥中是不斷和一股股曹軍遭遇。這些曹軍多則幾千,少的不過十幾人而已。趙雲只要殺死曹軍主將,剩下的曹兵失去指揮,自然就逃走了。趙雲只要不遇到難纏的對手,他的壓力並沒有那麼大。

    趙雲在長坂坡真正遇到麻煩只有兩次:一次是遇到張郃。張郃也是河北名將,武藝雖然不如趙雲,不過也能打上一陣。趙雲懷抱阿斗不敢戀戰,主動退走。第二次則是遇到馬延、張顗、焦觸、張南。趙雲以一對四自然也沒法立即解決對手,被四將指揮士兵圍攻。好在趙雲有青釭劍,加上曹操下令不準放箭要捉活的,才得以槍刺劍砍,硬是殺開一條血路,突圍而去。

    如果曹軍名將都在,一起圍攻趙雲,那麼他也不會那麼容易殺出去。

    趙雲對夏侯楙之戰時,夏侯楙早有準備設下伏兵圍攻趙雲,自然難以脫身

    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趙雲作為先鋒出戰,先是殺了韓德父子五人,給了夏侯楙一個下馬威。夏侯楙見趙雲難以力敵,於是採納了參軍程武的計策,命董禧、薛則二將各引三萬軍馬埋伏左右,然後命潘遂詐敗引誘趙雲進入包圍圈,伏兵盡出將他包圍。

    而且夏侯楙為了防止趙雲殺出重圍,還親自在山上指揮三軍,趙雲向東突圍就望東指,趙雲向西則望西指。這樣魏軍可以利用兵力優勢不斷調整部署,始終把趙雲圍在當中。趙雲殺出一重包圍以後又會遇到一重,他武藝再強也不可能一人把六萬魏軍都給殺了,當然衝不出去。

    此外夏侯楙這次可不像曹操那樣想收服趙雲,所以和趙雲作戰時魏軍亂箭齊發。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此前關羽在下邳,馬超在渭河面對曹軍亂箭也是寸步難行。趙雲武藝再強,亂箭射來也是難以抵擋,才有了“死於此地”的感嘆。

    好在諸葛亮命關興、張苞在後接應,殺死了董禧、薛則,趙雲才得以脫險。否則的話,即使換成長坂坡時的趙雲,也難以脫身。

  • 7 # 小鬼筆錄

    蝸牛的觀點很簡單,長坂坡是曹操惜才

    當時曹操帶領大軍去攻打荊州,直接就把荊州牧給嚇得投降了,當時劉備正在準備逃亡,這就吧妻兒老小衝散了,趙雲當時是新來的,也想立功啊,融入劉備的武將圈子裡面,就直接去救了,曹操這時候呢就在中軍呢,看見一白袍小將在亂軍中特別威猛,就起了惜才之心,準備活捉趙雲為己用,這才有了七進七出

    後來呢趙雲帶領一千多人說,這次活不了,就是因為當時的情況不是你死我活,沒有任何其他心思,而趙雲被包圍,然後就知道自己活不了,我的觀點闡述完了,望採納

  • 8 # 初進山林

    前者曹操愛才捨不得用名將出馬,捨不得用箭射子龍。後者子龍老了,小夏候雖無本事,一聲令下刀槍無情,子龍嘆吾命休矣

  • 9 # 鴻哥iouyh福小鋪

    七進七出究竟是什麼標準?

    肯定不是朝著千軍萬馬,唯吾一人抵擋之。

    呵呵,連張飛也不敢,他面對洶洶而來的曹操還得佈下疑兵,佔據橋頭。

    所以趙雲的七進七出是有條件的,單槍匹馬在曹操大軍覆蓋的區域闖蕩,藉助地形地勢,利用種種掩護進行。

    進出應該指的是遭遇戰,撞見和逃脫可謂是一進一出。

    也就是撞見曹軍小股部隊七次,趙雲連續全身而退達到七次或者七次以上,成就了令人欽佩的七進七出。

    打不過就跑,並不可恥。

    但無論怎麼迂迴和逃跑,每個戰士都有必須守護的堡壘。

    因此趙雲在無法迂迴和撤離,避無可避的時候,只能發出這麼一句悲嘆。

  • 10 # 西府趙王爺

    首先需要說明,這個問題的依據應該是《三國演義》第九十二回 趙子龍力斬五將 諸葛亮智取三城,也就是評書典故里時常講到的鳳鳴山之戰。

    所以這並不是正史,而我對於整個問題的回答也將是依據《三國演義》,各位切不可以正史代入!

    還是按照慣例,說說這鳳鳴山之戰。話說三國後期,魏文帝曹丕駕崩,明帝曹睿繼位,司馬懿作為輔政大臣,督守西涼。但在諸葛亮的反間計下,司馬懿兵權被奪,隨後諸葛亮上陳《出師表》,率軍北伐。

    老將軍趙雲作為先鋒官,隨軍出征!

    而曹魏這邊則是由夏侯淵的兒子夏侯楙掛帥,夏侯淵大家應該都非常熟悉,黃忠定軍山斬殺的那位,就是夏侯淵。所以夏侯楙與蜀軍可以說是有著殺父之仇,其戰意非常強烈。

    然後,雙方的先鋒部隊在鳳鳴山遭遇,雙方主將分別是趙雲與韓德。這一戰,趙雲匹馬單槍,往來衝突,如入無人之境。不僅將韓德四個兒子斬於馬下,韓德大軍也被擊潰。但隨後夏侯楙率主力部隊趕到,在鳳鳴山擺下大陣,將趙雲圍困在了鳳鳴山。趙雲拼死突圍不得,這才發感嘆:“吾不服老,死於此地矣!

    以下是《三國演義》原文:趙雲被困在垓心,東衝西突,魏兵越厚。時雲手下止有千餘人,殺到山坡之下,只見夏侯楙在山上指揮三軍。趙雲投東則望東指,投西則望西指,因此趙雲不能突圍,乃引兵殺上山來。半山中擂木炮石打將下來,不能上山。趙雲從辰時殺至酉時,不得脫走,只得下馬少歇,且待月明再戰。卻才卸甲而坐,月光方出,忽四下火光沖天,鼓聲大震,矢石如雨,魏兵殺到,皆叫曰:“趙雲早降!”雲急上馬迎敵。四面軍馬漸漸逼近,八方弩箭交射甚急,人馬皆不能向前。雲仰天嘆曰:“吾不服老,死於此地矣!

    但是與電影中孤身衝入敵陣的結尾不同的是,趙雲隨後便被趕來的關興、張苞救出,並大敗夏侯楙。

    當然,這都是後話。咱們主要來講講當年在長坂坡七進七出,一身是膽的常山趙子龍,為何此時會感嘆自己將會死在這裡。

    三個原因吧!

    第一,老了!當時的趙元已經70多歲了,雖然自己口口聲聲不服老,說自己尚有廉頗之勇,馬援之雄。但是不服不行啊!他已經不能像當年那樣單槍匹馬,力敵萬軍了。面對圍困自己的魏軍,他左衝又突,卻沒有一點用處。這讓他十分灰心!

    第二,敗了!在《三國演義》裡,趙雲是常勝將軍,征戰沙場數十載,未嘗一敗。但這一戰,他輕敵冒進,最終落入魏軍的包圍圈,被困鳳鳴山,是他敗了。對於從來沒有敗過的趙雲來說,這是他的恥辱。

    第三,孤獨!當年的五虎上將,隨著馬超的病故,只剩下趙雲一人了。而他一生最為敬佩的主公劉備也早已經不在了。

    或許對於趙雲來說,戰死沙場才是他最好的歸宿。

    當然了,最終趙雲沒有戰死沙場,而是病故!趙雲病逝後,被追諡其為“順平侯”,其“常勝將軍”的形象也被廣為流傳。

    子龍將軍千古!

    我是白話歷史君,請多多關照!

  • 11 # 二曲人

    這主要是兩者的天時、地利、人和均發生了變化。據《三國演義》所述,當年趙雲大戰長坂坡時,是在白天,趙雲雖然單人獨騎,但視線清晰,能夠觀察自己與敵兵的位置,從而選取對自己最為有利的位置與行動路線。而在鳳鳴山,趙雲雖然帶領千人被困,卻是在晚上,四周一片漆黑,不能準確判定周圍環境位置,除所在處外,不知向那裡去為好,心裡沒有底,這是行軍打仗最忌諱的。這是第一。第二,長坂坡屬於丘陵地帶,沒有大山,坡地多,容易行動,也容易觀察。而鳳鳴山是山丘,有高山、峽谷,平地、坡地少,軍隊不容易行動,就是有大軍也不易展開;但相反,圍困的一方,就是兵源不多,也可能透過佔據有利地形,如山谷口、山上制高點等,對被圍困者實施有效包圍和打擊。第三,長坂坡時,趙雲正值壯年,身強力壯,從早上戰到下午,精力猶然充足。懷揣阿斗,主公骨血所寄,使命在肩,精神力量不可小覷。而在鳳鳴山被困時趙雲已經是老年了,如鄧芝所述“將軍壽已七旬,英勇如昨。”應該是七十歲了,所以精、氣、神不能與長坂坡時相提並論。而且,當年長坂坡時,對方首領曹操愛將,在高坡上看見趙雲英勇,便心生愛慕,命曹洪傳達他的命令,要求軍兵不要放冷箭,想活捉趙雲而為已所用,這無形中幫了趙雲一大把。鳳鳴山前的夏侯楙可不會下達曹操那樣的命令,這一點趙雲心裡是非常清楚的。所以,趙雲經過分析判斷,認定如果沒有援軍打破包圍解救,自己“死於此地矣!”

  • 12 # 大飛熊騎士

    《三國演義》裡,趙雲在長坂坡殺了個七進七出,箇中緣由已經分析許多了,筆者也分析過,這裡就不囉嗦了。《三國演義》之所以成了名著,這裡有許多讓人唏噓不已的情節,以及蕩氣迴腸的情結。特別是趙雲英雄年老,羅貫中安排了一場“三雄聚會”,既告慰了趙雲,又交代了兩顆軍中新星,脫穎而出。

    在小說中七十二回,趙雲以七十歲的高齡,連斬韓德四個兒子,後又一槍刺韓德於馬下,大破西涼軍,神勇不減當年。這就逼得夏侯楙等人不得不用計除去趙雲了,於是謀士程武出了一計:“利用地形優勢,引誘趙雲入谷,夏侯楙登高指揮,雲可擒也。”果然趙雲中計被埋伏,手上只有千人,而曹魏左邊董禧三萬人,右邊薛則三萬人,重重包圍趙雲。外面的鄧芝兵少,衝不進去,只能幹看著。

    為何這次趙雲衝不出去?有幾個因素。第一,這次是程武設計,有意埋伏趙雲,長坂坡可不是,屬於混戰。而且,程武可是著名謀士程昱的兒子。第二,趙雲年老,自然沒有當年那股衝勁。第三,地形問題,長坂坡比較開闊,適合趙雲馳騁縱橫,但是谷中地形狹窄,不利於輾轉施展。第四,長坂坡一人一騎,只是胸前綁著阿斗,趙雲得脫,阿斗亦然。這次帶著部曲,趙雲不能隻身得脫,多了顧慮。第五,最重要,羅貫中要安排“一刀二搶三雄”再度聚會。

    就在趙雲一籌莫展之際,忽見東北角上,喊聲大起,原來是張苞提著“丈八蛇矛”,殺了董禧,來接應了。趙雲和張苞合軍往西北而去,旦見關羽提著青龍偃月刀,斬了薛則,來與趙雲相見。恍惚間,這似乎回到了當年跟隨劉備在中原,關羽,張飛,趙雲“一刀二槍”,縱橫殺場,令敵人聞風喪膽的時代。所以,趙雲先是提醒二位小侄,抓拿夏侯楙,建立大功。然後,趙雲自顧左右說到:“二人乃小侄輩,尚且爭先。吾乃國家上將,舊臣,當舍老命報先帝之恩。”於是,三人殺得血流成河,大破夏侯楙軍,追到南安城下。

    雖然趙雲後來又參與了箕谷之戰,但是這在《三國演義》裡來說,個人認為不算是告別戰,這一戰才是真正的趙雲完美告別戰。

  • 13 # 左下角2014

    我覺得是託阿斗的福吧!

    你想甘夫人糜夫人被曹操扣留了那麼久,曹操最大的嗜好是什麼?人妻、少婦……

    關羽要走,曹操為什麼會讓他單騎帶著兩個嫂嫂過五關斬六將。

    再就是趙雲長坂坡七進七出,帶回阿斗,劉備卻把阿斗丟在地上。

    白帝城託孤,劉備讓諸葛亮自立為主……

    諸葛亮和姜維北伐,都曾因劉禪借疑心的理由拖後腿,

    再有就是曹氏當權,一直沒滅蜀,司馬家族掌權了,馬上就把蜀國滅了。

    綜上所述,劉禪是什麼身份,趙雲為什麼長坂坡七進七出、毫髮無傷的原因就呼之欲出了!哈哈僅供娛樂!

  • 14 # 歷史三日談

    這就不好辦了,兩軍對壘,打的過要打打不過想辦法也要打,這時候曹魏陣營在前線與趙雲對陣的主將就想了,正面硬扛肯定是不行了,韓德父子無人一死,前線士兵計程車氣也被衝散。

    但正所謂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趙雲大勝,士氣大震,曹魏新敗,士氣低落,但曹魏陣營裡也不都是草包,個人的輸贏並不能決定性的對整個戰局起作用,這曹魏主將決定利用驕兵必敗的心理,給趙雲來一招欲擒故縱。

    那就是在一山谷不知重兵,引誘趙雲前來,來個甕中捉鱉,按說趙雲不是張飛一般的粗人,而是一個粗中有細智勇雙全的人物,在劉備蜀漢的五虎上將中,趙雲可以說是最風清氣正的一個,因為在他的身上最少是非,完全沒有關羽那般的多情、張飛魯莽以及黃忠、馬超曾經為敵的前科。

    但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的,趙雲就想了,我都把你們那邊的啥的斷子絕孫了,看你們還能怎樣,趙雲便帶著千八人去應戰,結果還真被引誘到山谷裡,被曹魏的兵馬居高臨下圍著胖揍。

    趙雲此時已經七十歲高齡了,從早晨打到晚上,打的心力交瘁,再一個說當年十萬軍中七進七出,那個一是年輕,再一個是曹操給面兒,沒下死手,要不然趙雲也不可能囫圇個出來,而夏侯楙圍著趙雲可不一樣,那可是處處下死手,而且大有一命換一命的魄力,趙雲也是無計可施,好在趙雲最後突圍而出,要不然還真是辱沒了常勝將軍的名聲呢!

  • 15 # 嘟嘟讀讀

    拳怕少壯,棍怕老郎;年輕就是資本。長坂坡是20歲得趙雲,被夏侯楙圍困得是70歲得趙雲;在運動場上,33歲的年齡已經被人說老了,看看35歲的林丹,33歲的足球明星裡,除了C羅幾個,都不能抵擋得了20幾歲得人。人得巔峰就是在20幾歲。

    趙雲被圍困長坂坡的時候,是在二十歲剛出頭的時候,而在夏侯楙圍困趙雲的時候,他已經將近70歲了。

    趙雲16歲能夠大戰文丑300回合不落敗,追隨劉備到長坂坡的時候,正是20多歲的年齡,這是人一生中身體戰鬥力最巔峰的時候。不論膽量、速度、力量、敏捷都是人生最高點,所以,二十多歲的趙雲能夠在曹操軍隊中七進七出,殺了曹操36員戰將。

    趙雲被夏侯楙圍困的時候,已經是老年人了。60多歲的趙雲,出手就能力斬魏國五員大將,已經相當強悍了。但是此時的趙雲,不論實在體力、敏捷、速度、力量上面,已經遠遠比不上當年二十多歲的趙雲了,畢竟歲月不饒人。

    在被夏侯楙大軍圍困的時候,即使他武藝再高強,已經沒有體力像當年一樣殺出重圍了。

    人不服老不行,歲月是最狠的,即使當年的英雄,最終也會變成垂暮的老者。

  • 16 # 卡卡西農場

     在小說《三國演義》趙雲是英勇的武將,一登場即和河北名將文丑大戰,救了公孫瓚,在劉備請出諸葛亮之後數次擊敗曹魏軍隊,這個時候曹操揮師南下,劉備得知後南逃,曹操派遣曹純率領虎豹騎急追一日一夜,於當陽長坂追到劉備,劉備軍被擊潰,趙雲拼死刺殺中,趙雲血戰長坂坡,殺死曹操手下名將五十餘人後從亂軍中救出劉備的兒子,趙雲長坂坡七進七出,血染徵袍透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古來衝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趙雲長板一戰成名,此後曹操都畏懼趙雲。在黃忠斬殺曹魏大將夏侯淵之後,黃忠在劫曹魏糧草的時候,被張郃,徐晃圍困住不能突圍出去,這個時候趙雲躍馬挺槍,救了黃忠,殺透重圍,曹操看見都說“昔日當陽長坂英雄尚在!”急傳令曰:“趙雲所到之處,不許輕敵。”《三國演義》第九十二回中趙子龍陣前力斬韓德一門五將之後,夏侯惇之子夏侯楙和程昱之子程武商議設下伏兵之計引趙雲被困在垓心,趙雲東衝西突,魏兵越多。從辰時殺至酉時不能突圍,只得下馬少歇,且待月明再戰。卻才卸甲而坐,魏兵殺到,皆叫曰:“趙雲早降!”雲急上馬迎敵。四面軍馬漸漸逼近,八方弩箭交射甚急,人馬皆不能向前。雲仰天嘆曰:“吾不服老,死於此地矣!”趙雲的勇猛不管是長板橋之戰,還是漢水河畔早就威名遠揚了,趙雲一人在面對曹操大軍的時候都沒有一點害怕,劉備都讚揚趙雲一身是膽,但是為何趙雲在被夏侯楙圍困手下還有千餘人的時候會發出感嘆死於此地矣那?其一:趙雲當時年齡畢竟是大了,從辰時殺至酉時也就是早上七點左右到下午七點左右,七十多的趙雲的體力確實不如年輕時候,就是在勇猛之人殺了長時間也突圍不出去,西楚霸王在勇猛面對劉邦的源源不斷的漢軍的時候也有體力不支的時候,不要說七十多的老將趙雲其二:趙雲缺少了目標,衝擊文丑大軍救公孫瓚,長坂坡救阿斗,漢水救黃忠時,這個時候趙雲都是有自己的目標的,依靠的是自己一人的力量,需要的必須把人救出去的決心,一但脫離危險的時候才會放鬆和膽怯,當長坂坡突圍出去的時候是人困馬乏但是看見挺矛立馬於長板橋的張飛,趙雲大呼“翼德援我!”被夏侯楙圍困關興和張苞救援趙雲之後,趙雲看兩人建功就說“他兩個是吾子侄輩,尚且爭先幹功;吾乃國家上將,朝廷舊臣,反不如此小兒耶?吾當舍老命以報先帝之恩!”於是擊敗夏侯楙。雖然趙雲這次差點死掉,但是卻不影響趙雲常勝將軍的威名,也因為文武雙全、近乎完美無缺的表現,數百年來一直是有口皆碑、最得人民大眾喜愛的三國英雄,甚至相當程度上可以去掉之一。

  • 17 # 再言春秋

    “人老不以筋骨為能”,想當年趙子龍長坂坡七進七出之時,他正值壯年,是氣力最足的時候。等到了被夏侯楙圍困之時,趙子龍已經是暮年了,體力和技法都大不如前。

    在《三國演義》中,除了老黃忠是老而彌堅之外,很多人都隨著年齡的增長,戰績會逐漸變差。

    就好比關羽,在白馬坡輕鬆斬殺顏良,可到了襄樊之戰的時候,卻連徐晃都不能戰勝。不得不感嘆一句,英雄老矣。

    分析

    後三國時代,已經是年輕人的天下了。此時的趙雲雖然依舊神勇,是當世的第一勇將,但與之前的他相比,卻是大有不如。

    這個時候的蜀漢政權裡,關興、張苞兩個少年英雄才是真正的第一輸出。雖說個人不喜歡這兩個角色,認為遠不如關羽、張飛的形象飽滿。但必須承認的是,他們二人就是小號的關羽、張飛。稱得上是勇武絕倫。

    而趙雲在這個時候也到了給年輕人讓位的時候了。他如果不被困,怎麼能給年輕人表現的機會呢?

    長坂坡的趙雲之勇

    整部《三國演義》中,最能證明趙雲之勇的就是長坂坡一戰。也正是有了這一戰,讓趙雲成為了三國中僅次於呂布的存在。

    那個時候的趙雲多大呢?如果從《三國演義》的人設出發,趙雲此時的年齡要比很多人印象中的年齡大一些。

    這個時候的趙雲是49歲。趙雲去世的時候是公元229年,年齡是70歲。長坂坡之戰發生於公元208年,只需要做一個簡單的減法,我們就知道那個時候的趙雲已經49歲了。

    這個年齡對於戰將來說,不算年輕,但也不算老,可以說是正值壯年。很多武將在這個年齡段的時候,都是殺法最驍勇的時候。當然,趙雲也是如此:

    這一場殺:趙雲懷抱後主,直透重圍,砍倒大旗兩面,奪槊三條;前後槍刺劍砍,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

    雖然說是五十餘員名將,可真正能算入名將範疇的,其實並不多。在我看來,這一戰中與趙雲交手過的名將只有張郃一人,趙雲還沒有把他殺死:

    當先一員大將,旗號分明,大書河間張郃。雲更不答話,挺槍便戰。約十餘合,雲不敢戀戰,奪路而走。

    可就這一次,便把張郃打的有了心理陰影。直到漢中之戰的時候,依舊畏趙雲如虎:

    雲大喝一聲,挺槍驟馬,殺入重圍,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那槍渾身上下,若舞梨花;遍體紛紛,如飄瑞雪。張郃、徐晃心驚膽戰,不敢迎敵。

    長坂坡趙子龍的威名,對三國群雄有多大的威懾作用可想而知。

    不過,趙雲在這次作戰中,之所以能夠如此驍勇,除了他本人的殺法凌厲,以及心懷背水一戰的決心外。曹操也為他提供了很大的助力:

    曹洪回報曹操。操曰:“真虎將也!吾當生致之。”遂令飛馬傳報各處:“如趙雲到,不許放冷箭,只要捉活的。”因此趙雲得脫此難;此亦阿斗之福所致也。

    英雄服老

    如果單從戰力來看,即便是老年的趙雲,也依然是無人可以抵擋的:

    憶昔常山趙子龍,年登七十建奇功。獨誅四將來衝陣,猶似當陽救主雄。

    連斬韓德四個兒子的趙子龍,依然有著當年長坂坡的風采。可他畢竟也老了,這一點他自己也承認:

    雲急上馬迎敵。四面軍馬漸漸逼近,八方弩箭交射甚急,人馬皆不能向前。雲仰天嘆曰:“吾不服老,死於此地矣!”

    英雄遲暮,這一一個鐵打的規律。除了像蘇定方、薛仁貴這種越老越牛的人,很少有人能在老了以後還有昔日的神勇。趙雲的表現作為一個老將也已經是世所罕見了。

    更何況,趙雲之所以被困,還有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中計”:

    參軍程武,乃程昱之子也,進言曰:“某料趙雲有勇無謀,不足為慮。來日都督再引兵出,先伏兩軍於左右;都督臨陣先退,誘趙雲到伏兵處;都督卻登山指揮四面軍馬,重疊圍住,雲可擒矣。”楙從其言,遂遣董禧引三萬軍伏於左,薛則引三萬軍伏於右。二人埋伏已定。

    中計後的趙雲,身處峽谷之中。周邊有滾木礌石,強弓硬弩。而且都是從上往下攻擊的,從地勢上來說,趙雲就已經吃了大虧:

    趙雲投東則望東指,投西則望西指,因此趙雲不能突圍,乃引兵殺上山來。半山中擂木炮石打將下來,不能上山。

    而且,這次的曹軍就是為了要趙雲命的,不像長坂坡那樣有曹操給趙雲的護身符,沒有人敢放冷箭。

    此外,這一戰作者所想要突出的主角也並非趙雲。作者在這一戰中有心目中的主角,那就是張苞:

    忽東北角上喊聲大起,魏兵紛紛亂竄,一彪軍殺到,為首大將持丈八點鋼矛,馬項下掛一顆人頭。雲視之,乃張苞也。苞見了趙雲,言曰:“丞相恐老將軍有夫,特遣某引五千兵接應。聞老將軍被困,故殺透重圍。正遇魏將薛則攔路,被某殺之。”

    到了《三國演義》的後半部分,作者除了在用後代的身份給早期的三國名將“借屍還魂”之外。主要就是為了突出諸葛亮的料事如神。

    如果說趙雲不深陷危機,作者還怎麼進行“借屍還魂”的寫法,又怎麼能突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呢?

    結語

    從長坂坡的七進七出,到被夏侯楙圍困後的堪堪廢命。兩相對比之下,感覺趙雲遜色了很多。

    之所以會如此,是有很多原因的。從趙雲本身出發,他的年齡已經大了,雖然說能看到昔日之勇,但畢竟人老不以金股未能。

    更何況這一次沒有了曹操必須要生擒趙雲的命令,人們在攻擊趙雲的時候,也就沒有了那麼多的顧忌。

    而從文字上出發,作者在這個時候主要就是想給張飛“借屍還魂”,同時再體現諸葛亮的算無遺策。如果趙雲的表現過於強悍,作者也就完成不了他的寫作目的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討厭周杰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