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置身黑白的精彩
-
2 # 正史漫談
李敢打衛青、霍去病殺李敢,如果綜合起來看,其實李敢、霍去病都有錯,最終漢武帝選擇把此事壓了下來,也是沒辦法的事。如果嚴格來說,之所以出現這一局面,漢武帝本人也有一些責任。
我們先搞清楚此事的來龍去脈。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漢武帝策劃直搗匈奴腹地的漠北之戰,領軍人自然是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那時的匈奴,在漢朝的連續打擊下已被空前削弱;若無意外的話,這次出征極有可能收穫頗豐。
此時的李廣,已經60多歲,但邪門的是,他的堂弟李蔡、甚至很多曾經的手下將士都因功封侯,只有他自己卻一直顆粒無收。因此,為了抓住這次難得的機會,他多次請求隨軍出征。
起初漢武帝擔心李廣年紀太大、狀態下滑,可能會影響軍隊的戰略部署,故而沒有同意;最終架不住李廣的堅持,過了許久才答應,並且給了他前將軍的職務。
當時漢軍的規劃是這樣:霍去病兵出代郡,目標匈奴單于;衛青則軍出定襄。衛青一部中,李廣為前將軍,公孫賀為左將軍,趙食其為右將軍,曹襄為後將軍。
按照這種規劃,突在最前的李廣,其實有很大機會搶下頭功。不過大軍開拔後,情況出現了變化。
漢軍出塞以後,衛青抓到了匈奴俘虜,得知匈奴單于的方位其實在自己這邊。於是他改變計劃,由自己帶領主力去追襲單于,而讓李廣和右將軍趙食其合併,從東路夾擊。
東路路途遙遠,而且沿路缺少水草,行動勢必受到阻礙,這就意味著李廣失去了直面匈奴單于、立下大功的機會,因此他著急的找衛青申訴:“我自幼就與匈奴作戰,時至今日才得到一次與單于對敵的機會,請讓我和他決一死戰;何況原本我的我的職務就是前將軍”。
而按照《史記》中的記載,衛青之所以改變佈置,有兩種說法。
其一,漢武帝認為李廣的運氣一直很衰,再加上此時已經年逾花甲,狀態與年輕時相比更加無法相提並論,如果讓他對陣匈奴單于,極有可能貽誤戰機。因此漢武帝再三交代衛青,不能讓李廣直面匈奴單于。
其二,當時擔任中將軍、跟著衛青的公孫敖,不久前才因罪被擼掉了侯爵;衛青希望藉此機會他立功贖罪、官復原職,因此故意把李廣從前將軍的崗位上調離。
鑑於司馬遷在《史記》中的態度是拔高李廣、貶低衛青,筆者認為,第一種原因更加可信。話說回來,衛青作為統帥,原本就有毫無理由調動部將崗位的權力。
最終,滿懷憤懣的李廣,沒向衛青告辭就率軍出發了。
事實證明,匈奴單于這次很有可能是故意暴露位置,因為衛青大軍奔襲千里後,遇到的是嚴正以待、以逸待勞的匈奴大軍。
但衛青畢竟是久經沙場的名將,他不慌不忙,下令在外圍用兵車結成屏障,以抵消匈奴騎兵的衝擊。在雙方捉對廝殺之際,太陽西沉、狂風暴起、砂礫撲面,戰場上能見度極低。衛青趁機派軍從左右兩翼包抄匈奴大軍。匈奴單于眼見形勢不妙,率領數百護衛衝出包圍圈、倉皇西逃。
但這時的雙方將士將士們都不知道這一情況,仍舊進行血腥搏殺,雙方的損失旗鼓相當。不久後,衛青才從抓到的俘虜口中獲悉匈奴單于的取向,其後漢軍追趕二百多里,仍舊沒抓到匈奴單于,最終只得班師而回。
而走東線的李廣、趙食其,由於沒有嚮導、在途中迷路(也許是因為沒有辭行就出發,衛青沒來得及配備嚮導),錯失了夾擊匈奴單于的戰機。直到衛青率軍返回途中,才在沙漠上遇到他們。
李廣沒好氣的按規矩拜見了大將軍衛青後,就回到了大營中。沒過一會,衛青派長史帶著乾糧和酒前來慰問李、趙二人,並詢問他倆迷失道路的具體情況,以便在給漢武帝的報告裡寫明緣由。
衛青這一動作沒有任何問題,漢隨秦制,在軍隊管理方面有著嚴格的要求,戰後寫總結報告,其後按功、過行賞、處罰,符合當時的軍制。但一肚子氣的李廣故意閉口不答,衛青沒辦法,只好派長史召見李廣幕府的人員前去對質。
李廣這才出聲:“校尉們沒錯,迷路的是我,我馬上來拜見大將軍解釋情況。”其後他對部下抱怨說:“我自幼從軍,如今遇到難得的機會,卻被大將軍故意調開,這是天意啊!我年紀大了,沒臉面再去面對小吏的責難!”說完後,拔刀自刎。
李廣死後,右將軍趙食其被按規矩審判,按罪當處以死刑,贖身後成為了平民(這也是那時的常見操作,將領一般不會真的因戰敗被殺)。而衛青本人,以及手下的所有將士,雖然與匈奴單于血戰,但由於未能實現戰略目標,全部沒有獲得獎賞。
由此可見,李廣之所以自殺,是因為他覺得自己被衛青刻意排擠,不斷錯失了戰功,還擔上了貽誤戰機的罪名。那這事跟李敢、霍去病有什麼關聯呢?
與衛青一部相比,霍去病此戰可謂大獲成功。
霍去病率領的隊伍配置與衛青差不多,但沒有任命副將,而是將李廣的三兒子李敢等人全都任命為大校,行使副將的職能。
這支大軍從代郡出塞2000多里裡,穿越大漠,與匈奴左賢王大軍狹路相逢。此戰中,霍去病延續了自己摧枯拉朽的作戰風格,殲敵七萬多人,俘虜匈奴屯頭王、韓王以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83人,乘勝追殺至狼居胥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北部的肯特山),在此地舉行了祭天封禮,其後一直殺到翰海(今俄羅斯貝加爾湖)後才班師。
回到長安後,霍去病所部因功被大肆封賞,霍去病本人被增加食邑五千八百戶,路博德等四人為列侯,趙破奴等二人增加食邑,校尉李敢被提升為為關內侯,享受食邑待遇。其他低階軍官乃至士兵,升官、受賞的不計其數。(所謂食邑,是指享有相應區域內稅務的的所有權,有點像如今的股份)
也就是說,李廣、李敢父子倆,因為分別跟了衛青、霍去病舅甥倆,獲得了截然不同的戰果,因此得到了截然相反的待遇。這個結果其實比較公正,符合那個時代的特徵。
但李廣之死就是衛青的責任嗎?相信從上文我們可以得知,衛青調動李廣的崗位,雖然不合情,但並非不合理。
首先,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衛青有權調動所部將領的崗位職責;
其次,連偏向李廣的司馬遷都承認,是漢武帝刻意交代,不能讓李廣單獨面對匈奴單于;
其三,從此戰的覆盤情況來看,衛青親自迎戰匈奴單于的決定是對的。畢竟如果按照李廣神經刀似的戰法,面對匈奴單于設下的大軍,漢軍前鋒很有可能全軍覆沒(之前有很多這種案例);後軍士氣受挫,戰局發展極有可能倒向匈奴一方。衛青帶軍向來穩紮穩打,面對匈奴幾乎從未遭受失敗。(當然,像霍去病那樣的天才太罕見了)
但李敢不這樣想。
在跟隨霍去病對陣匈奴左賢王一戰中,李敢奮勇作戰,奪得左賢王的戰鼓和軍旗,並斬獲大量匈奴人首級,因而被賜封關內侯,享受食邑二百戶,還接替了父親李廣的郎中令一職。也就是說,年紀輕輕的李敢,輕易實現了父親一一輩子都沒能達成的“封侯”理想。
但對於父親自殺一事,李敢一直耿耿於懷,他認為這事全怪衛青。激憤之下,他甚至以下犯上,私下打傷了對方。
我們都知道,衛青向來是個厚道人,而且為人低調,加上他對李氏父子也有些內疚,因此雖然遭受了羞辱,卻把這事給壓了下來,既沒追究李敢的責任,更吩咐其他人不得大肆宣揚。
不過年輕氣盛的霍去病卻無法忍受親舅舅受辱。不久後,在一同陪漢武帝到甘泉宮打獵的途中,霍去病藉機把李敢射死。
身為皇帝,對於李敢打衛青一事,漢武帝不可能不知道。他之所以沒有追究責任,固然有惜才的因素,也許還有對李氏心懷愧疚的原因。
而對於霍去病射殺李敢這種更加嚴重的行為,就發生在自己身邊,漢武帝更加心知肚明,但如司馬遷所言:“去病時方貴幸”,霍去病正如日中天,是漢朝對抗匈奴的頭號頂樑柱,漢武帝不可能捨得殺他,因此就對外聲稱李敢是被鹿撞死的。
又過了一年多,霍去病英年早逝,兩家的恩怨就此畫上了句號。而由於缺少了這位卓越的將領,在此後相當長的時期內,漢軍再也無法對匈奴發起遠端奔襲。
不過,李家的坎坷命運並沒有結束。李敢的女兒是太子的侍妾,頗受寵愛,李敢的兒子李禹也因此成了太子眼前的紅人;但他貪財好利,風評較差。
多年後,李廣大兒子李當戶的遺腹子李陵長大成人,率領5000步兵硬撼匈奴數萬騎兵,最終彈盡糧絕、兵敗投降,留在長安的李氏家族因此被禍及,被誅滅三族,這一名將世家就此敗落,令人嘆息不已。
-
3 # 稼軒與詞
主要原因是權勢和皇帝的寵信,李敢的以下犯上
一、李敢之死原因
李敢是李廣的幼子,同時也是霍去病部下,元狩四年,李敢跟隨霍去病徵討匈奴,因奪左賢王鼓旗有功,同時且斬首多,因因軍功被賜爵關內侯,食邑二百戶,諷刺的是,李廣徵戰一生都沒封侯,而兒子跟隨霍去病卻被封侯。而後來的漠北決戰,衛青沒讓李廣做先鋒,同時李廣因迷路而要回去治罪,因羞愧而自殺,李敢感覺父親的死與衛青有直接關係,便去找衛青理論,因衝動打傷衛青,衛青為人低調,沒有聲張,後來霍去病知道此事,為舅舅謀不平,便在狩獵時射殺了李敢。
二、李敢有罪在先
李敢因父親之死去找衛青理論,失手打傷衛青,衛青貴為大將軍大司馬,同時是皇后弟弟,長公主丈夫,況且李廣之死實際和衛青關係不大主要是漢武帝不敢重用的原因,最後還是自殺,李敢為以下犯上,先有罪在先,而霍去病因為維護舅舅權威,殺了李敢也是有情可原。
三、漢武帝的寵信和霍去病的地位
霍去病在和匈奴的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受封冠軍侯,封狼居胥,大司馬,驃騎將軍,同時還是皇后和大將軍衛青外甥,漢武帝一手調教的,漢武帝時其非常寵信,又對外說李敢是被鹿撞死的,包庇霍去病,同時調離長安(電視劇)。
四、小結
衝動是魔鬼,李敢、霍去病都是軍中之人,年輕氣盛,又立有戰功,但都太沖動,同時封建時期的權勢和關係太重要了。
-
4 # 我把父親當小孩
在唐宋以前朝代裡家族勢力和豪強勢力,是不可忽視的勢力。好多皇權還要這些勢力的支援,形成了尾大不掉局面。
衛青與霍去病都是外戚勢力,而且都是漢武大帝培養起來的。是漢武大帝很倚重的中堅力量,對內可以打擊家族勢力和豪強勢力,對外可以打擊匈奴單于。
我們先談談李敢是飛將軍李廣的三兒子,也是一位能征善戰的將軍。當然與當時的衛青和霍去病比起來,就會黯然失色。因為他兩光芒四射,是古往今來少有的戰神。
這件事的起因就是119年的漠北之戰,漢武大帝因為李廣年事已高不讓他出戰。李廣苦苦哀求因為他知道,這是他有生之年最後一戰。也是漢庭對匈奴的最後一次大仗的,他與匈奴打了一生的仗都沒有光輝戰績。作為把戰績看得比生命還重要的李廣,怎麼能失去這次機會的。最好漢武大帝還是同意李廣做先鋒大將的,但是他也給衛青私下交代要保護好李廣。一是老將軍為抗擊匈奴苦戰一生,二是怕老將軍時運不濟誤了大事。
在漠北大戰的時候衛青就沒有讓李廣正面出擊,而是繞道東走與中軍匯合。但是李廣深知繞道東走路遠很難與中軍匯合的。李廣說自己是先鋒將軍,要與大單于正面決戰。衛青不同意直接叫傳令兵,把令旗送到李廣軍營。李廣發怒直接領兵出發,沒有同衛青辭行。
果然不出李廣所想東走路遠,又沒有嚮導就在大漠迷路了。錯過了與中軍匯合的時間,衛青沒有消滅匈奴主力也沒有抓到大單于。在班師回朝的路上遇上李廣,也是要向漢武大帝說明自己沒有取得勝利原因的。讓長使去問其李廣迷路的原因,李廣覺得一小吏還能詢問他。李廣就沒有理會長使就詢問李广部下,李廣覺得受辱回想一生與匈奴打70多仗。自己是60多歲的人了,怎能受這樣的侮辱含淚自殺了。
李廣死後漢武大帝覺得有點愧疚就把李敢封侯了,但是李敢也是有一定功勳的。李敢瞭解到李廣真正的死因時,很憤怒就把衛青當街給打了。好在有眾多的護衛拉開,沒有釀成大錯衛青沒有追究。
這是被霍去病知道了,非常憤怒要為舅舅報酬。在一次漢武大帝舉辦的狩獵大會時,霍去病用弓箭射殺了李敢。霍去病也向漢武大帝如實說了,漢武大帝非常憤怒打了霍去病。但是對外公佈李敢是被野獸攻擊而死,要以厚葬李敢善待家人。
從這開始李廣家族就沒落了,李敢的死後他的侄兒李陵在與匈奴一戰被俘投降匈奴。李陵投降後全家被殺,一代英雄被斬草除根。
霍去病射殺李敢並沒有受到責罰,李家一門忠烈。這也是帝王的無情,沒有公平可言。
-
5 # 沉墨I方之城
霍、李兩家的背景不同,霍去病的靠山太硬,就算他殺了李敢,漢武帝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李敢之死被一般人認為是霍去病為衛青報仇,暗殺了他,其實深層次的原因還是在霍去病身上。
在元狩年間,漢武帝大規模對匈奴用兵,期間湧現出眾多能征善戰的將領,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的衛青、霍去病、李廣等人外,還有蘇建、程不識、公孫賀、趙食其等人。這些將領都在對匈作戰中建立了很大的功勳。
其實在這群將領中還是有派系和集團,衛青、霍去病屬於“裙帶派”,他們屬於漢武帝的外戚,深受重用,關鍵是兩人也很爭氣,很給漢武帝爭了面子。其他人都屬於老派的軍中系,一步一步爬起來的,都是擰著腦袋拼起來的。
其實無論衛青和霍去病建立了多大的功勳,他們都不怎麼受這些軍中系老人的待見,原因很簡單:瞧不起。
大家都是一刀一槍從屍體堆裡拼出來的,這兩小子憑藉裙帶關係直接上位,雖然戰功卓著,那也是大傢伙拼著老命掙來的,憑什麼就你們兩小子享受皇帝的恩寵,位高權重?
軍中老將們都這麼想,這種瞧不起衛青和霍去病的觀念其實也在軍中那些少壯派之間蔓延。其中就有李廣的兒子李敢。
李敢是李廣的第三子,他的兩個兄長其實也很厲害,長兄李當戶(李陵的父親)、二兄李椒都都立有赫赫戰功,李敢更是跟隨霍去病出徵西域,直搗匈奴王廷,後來被封關內侯。
按理說李敢和霍去病是一起出生入死的戰友,都是年輕人,怎麼鬧到拔刀相見,你死我活的地步呢?根源就在上一輩身上。
元狩四年,衛青大軍出征漠北,李廣擔任前軍將軍,結果李廣在行軍途中居然迷路了,衛青大軍沒有了前軍護衛,不敢冒然深入,讓匈奴大軍從容逃脫。衛青遠征漠北的軍事行動算是徹底的失敗,李廣因為貽誤戰機肯定會被漢武帝重重的責罰。
李廣深知漢武帝的性格,不但要追究李廣的責任,還要牽連家人,李廣選擇了自殺謝罪。李廣的死其實與大將軍衛青是無關的,李敢卻不這麼想,他一直認為是大將軍衛青導致了自己的父親被逼自殺。
於是心懷怨恨的李敢在一次宴會上,藉著酒勁將大將軍打了一頓,據說傷勢還不輕。衛青的外甥霍去病得知了舅舅被打,怒火中燒,在一次和漢武帝狩獵的過程中,他在後面向李敢射了一支冷箭,將他殺死。
冠軍侯霍去病把關內侯李敢殺了,這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情,漢武帝卻包庇了霍去病,對外宣稱李敢死於狩獵途中,被一隻驚嚇的鹿用角頂死了。
李敢殺霍去病其實更多少的還是出於對他們的忌恨,年輕人都有嫉妒之心,李敢心裡對霍去病嚴重的不服,加上父親李廣的死,他才對大將軍衛青做出出格的事情。而霍去病完全是紈絝子弟的心態,仗著有漢武帝對他們一家的恩寵,有恃無恐,擅殺大將,這讓漢武帝很為難。
漢武帝沒有辦法,他實在是太欣賞霍去病了,只好委屈了將門之後李敢了。 -
6 # 漢史趣聞
首選要清楚的是,霍去病射殺李敢的事
是被司馬遷給記錄了下來。
但是,當時這個訊息肯定是沒有走漏的。
李敢被霍去病殺了,漢武帝是知道的。
而霍去病又是漢武帝最喜歡的一個軍事天才將領,
為了包庇霍去病,他可以找任何一個理由
告訴李敢的家人,李敢是如何如何不小心
然後意外的死去了。
作為大漢的皇帝都這樣說了,作為子民的李敢的家屬
即使不相信,他們又能怎樣
人反正是死了,在去糾結也是於事無補。
再說了,李敢死去,根本沒過多久
霍去病也跟著死去了。
這件事也就這樣不了了之了。
-
7 # 北巨海怪
霍去病殺李敢《漢書》:“李敢以校尉從驃騎將軍擊胡左賢王,力戰,奪左賢王鼓旗,斬首多,賜爵關內侯,食邑二百戶,代廣為郎中令。頃之,怨大將軍青之恨其父,乃擊傷大將軍。大將軍匿諱之。居無何,敢從上雍,至甘泉宮獵,驃騎將軍去病與青有親,射殺敢。去病時方貴幸,上諱雲鹿觸殺之。”
霍去病射殺李敢的事實是無可辯駁的,但我們要分析霍去病射殺李敢的原因。
話還得說回李敢的父親,飛將軍李廣之死上。
《史記》:大將軍之與單于會也,而前將軍廣、右將軍食其軍別從東道,或失道,後擊單于。大將軍引還過幕南,乃得前將軍、右將軍。大將軍欲使使歸報,令長史簿責前將軍廣,廣自殺。眾所周知,一代名將李廣最終死於自殺,而自殺的原因就是出戰匈奴,在迂迴包抄的時候迷了路。其實這已經不是李廣第一次迷路了,但李廣什麼人,在這種和單于正面對決的時候,漢武帝因為他年老,運氣又一向不好,讓衛青別帶他正面對抗匈奴單于,可能會影響活捉單于的機會(雖然最後衛青還是沒能活捉匈奴單于),自己又不爭氣,偏偏這個時候又迷路了,六十多歲的老將,一生命途多舛,不能封侯,還要再向天子請罪,士可殺不可辱,血氣上頭,憤而自殺。
其實這事照理說是不能怪到衛青頭上的,李敢怪罪衛青不給自己父親隨大軍正面對戰單于的機會,反而讓他繞遠路迂迴包抄,這才導致了迷路延誤軍機進而自殺的下場,為了給父親報仇,李敢回京後衝到大將軍府上便擊傷了他。衛青雖然是聽從皇帝的安排背了個鍋,但出於體恤李敢為父報仇的一片孝心和對李廣的虧欠瞞下了這件事。
衛青可以原諒李敢,可是他的侄子霍去病可不肯啊,同朝的司馬遷對這位少年冠軍侯的評價是“少言不洩,有氣敢任。”初上戰場就敢以八百殺二千的人,能忍下李敢找上門擊傷自己舅舅?要知道衛青和霍去病當時可都是大漢的支柱,兩位大司馬可是深受漢武器重。
更重要的是,李敢,是霍去病的部屬。“李敢以校尉從驃騎將軍擊胡左賢王,力戰,奪左賢王鼓旗,斬首多,賜爵關內侯,”
驃騎將軍,就是霍去病。自己的部屬刺殺自己的舅舅,是你你不殺他?再加上那個崇尚任俠的時代,你殺我一親,我便殺你全家。
於是,便有了甘泉宮狩獵,霍去病射殺李敢的一幕。
可以說,霍去病完全是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用錯誤的方式做了正確的事。
殺李敢,這是理所當然的,要是知道了李敢刺殺衛青的訊息卻沒有動作,那才會被眾人看不起,甚至影響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就連事件的源頭,我們的李廣將軍,不也曾挾私殺了霸陵校尉嗎。作為李敢的頂頭上司,在軍中,朝廷,有一萬種方法讓李敢死無葬身之地。
在掌握天下生殺大權的漢武帝的面前,在甘泉宮狩獵這種場合射殺了李敢,這不是在打天子的臉嗎?雖然這也是最符合霍去病的行事風格的做法了。
然而,大家看到結果,漢武皇帝沒有發怒,甚至還幫霍去病掩飾,聲稱李敢是“觸鹿角而死”,爺能射殺老虎,兒卻被鹿頂死,這荒誕的藉口蒼白無力,但是沒關係,他只是表個態而已。誰叫他是千古留名的漢武帝呢,誰又叫他是漢武帝最信任和仰仗的殺匈利器霍驃騎呢。這畢竟是李衛兩家的私怨,要深究原因,還是漢武帝當初多嘴,真的要追究下去,不是武帝本人還得負主要責任?再加上衛青和霍去病在當時漢朝的權位極盛,尤其是霍去病,深得皇帝寵愛,最難得的是,這兩位從不結黨營私,從不養門客,加之還是當朝皇后的血親,層層考慮之下,怎麼還能處罰霍去病?
當然,這樣的做法還是會留下後遺症的,就漢武后期表現的暴虐多疑來看,若是想起了這段陳年往事,恐怕是不會輕饒霍去病的。
還好,在射殺李敢的第二年,霍去病就在病榻上去世了。
只留下了兩段快意恩仇的歷史,我們不能說誰對誰錯,李廣的忠義驕傲,衛青的大度寬容,李敢的孝悌勇敢,霍去病的任俠正直。這是一段不摻雜政治鬥爭的報仇與復仇,也是強盛大漢的一抹嘆息。
-
8 # 觀史談兵
據史記記載,西漢驃騎將軍霍去病在漢武帝狩獵修養的行宮——甘泉宮內,一箭射殺了郎中令、關內侯李敢。李敢乃西漢名將李廣的兒子,在漠北決戰之中跟隨霍去病出徵、斬將奪旗因功而受封關內侯。郎中令屬九卿之一,職位十分的重要。也就是說,霍去病是在漢武大帝的眼皮子底下,又在大臣侍衛眾目睽睽之中,一箭將當朝重臣李敢給射死了。沒有獲罪第一個原因可能是因為李敢曾經因為其父李廣被衛青擠兌而擊傷了衛青,而衛青不但沒有懲罰李敢,反而將此事隱瞞下來,現在霍去病替自己的舅舅出頭殺死李敢!第二個原因,那就是因為他的舅舅衛青的庇護了,但也正因為這件事令漢武帝對衛青一族產生了戒備之心!他們盡然能夠無視漢武帝的存在,直接殺死這樣的大臣,令誰都會警覺的!第三個原因,那就是霍去病確實是有才能的,漢武帝不惜才而不肯降罪於他!雖然當時沒有獲罪,但衛青一死就被漢武帝清算來看,這件事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多麼希望這一幕沒有發生,這樣的話,武帝再次舉兵北伐的時候,就不會因為沒有合適的人選而委派李廣利這個笨蛋,霍去病和李敢這兩位軍中驍將,就會統率漢家兒郎,為大漢王朝征戰四方,歷史就會是另外一幅模樣!
-
9 # 國家人文歷史
漢代武將之間的這些恩恩怨怨實際上是秦漢時期的一個很有特點的事情,簡單的說,當時的家族仍然在政治、軍事上有很大的影響,所以皇帝有些時候也會“難得糊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之所以講到家族,就是因為霍去病與李敢之間的恩怨實際上就是漢代將門恩怨的一個縮影。
李敢是西漢素有“飛將軍”之稱的李廣的小兒子。按理說霍去病也是當時年青一代的傑出人才,理論上講也沒什麼恩怨,但是李家的樑子實際上是跟衛青結下來的。漢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李廣作為遠征匈奴,戰於漠北的前將軍,隸屬於衛青統帥的右翼方面軍。結果在這次大會戰中他不但沒立功還差點迷路。戰後衛青依律調查,李廣處於羞愧與悲憤(因為之前也有過全軍覆沒的事情),自殺了。其實這個事兒說起來也不怨衛青,但是小兒子李敢堅持認為,自己的父親是因為不得重用,受到排擠所以才下場這麼“掉價”。所以一次聚會上,李敢當眾襲擊衛青,差點把衛青毆打致死。衛青實際上隱忍了下去,但是外甥霍去病忍不了,就趁著皇家出獵的時候,射殺了李敢。
這裡就很有意思,霍去病比李敢有頭腦,趁機作案,皇帝呢考慮到衛青、霍去病兩人的功勳以及兩家在朝中的勢力和影響,所以就對外宣稱李敢是被鹿給頂死的。
秦漢時代,簡單講,人們的生活風氣還是比較粗獷,家族榮譽大於個人,一人受辱往往上升到整個家族的顏面,皇權則還在重要集權專制的路上,所以還要仰仗這些家族,法律上也缺乏足夠的約束力和強制力。所以,從社會風氣上,大家接受這種家族式的復仇,從政治考量上,皇帝也偏向世家大族。
-
10 # 長歌行a
李敢是李廣兒子,李家當時也是軍中比較大的一個派系,他因為李廣事怨恨衛青,打傷衛青,漢武帝約見雙方去打獵,調停矛盾,但霍去病跋扈,當場射死李敢,呵呵,這樣的人皇帝也怕啊,說不定哪天皇帝也敢幹掉,所以不久後,霍去病就“病死了”,
-
11 # 新知傳習閣
一
首先介紹一下這件事發生的原因和過程。
李敢的父親就是當時大名鼎鼎的飛將軍李廣,他們家世代為漢臣,會漢朝北部邊境的穩定建立了汗馬功勞。
當李廣和程不識同時為大漢著名的武將的時候,衛青才剛剛起步。因為衛青的姐姐衛子夫是漢武帝的皇后,有裙帶的嫌疑,所以當朝的武將們都看不起衛青,這中間也包括李廣。
在一次衛青統率漢軍與匈奴決戰的時候,同為領兵大將的李廣,卻因為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誤了戰機。在漢武帝和衛青派人詢問的時候,李廣感覺受到了莫大的侮辱,憤而自殺。
李敢對父親的死,一直持懷疑態度。在一次聚會的時候,和衛青發生了衝突,打傷了衛青。衛星是一個低調的青年將領,他不願意事態擴大化,因此隱忍,沒有上報。
而作為衛青外甥的霍去病,年方23歲,正值年輕氣盛的時候,加上漢武帝的寵信。他借狩獵的機會,射殺了李敢,漢武帝知道後,悄悄按下了這件事,並沒有處罰霍去病。
二
再講漢武帝為什麼沒有處罰霍去病的原因前,先談一下漢朝的法律和中國社會通行的潛規則。
在劉邦進入咸陽後,曾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也就是說誰殺了人就要抵命,如果是其他的犯罪,按照犯罪的情況進行處理。
依照這個規定,霍去病要抵罪,也就是去死。
在聯想集團,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一個基層的員工和部門經理發生了爭執,員工的立場和態度是正確的。但最後聯想還是辭退了這個員工,員工表示非常不理解,因而反饋到了副Quattroporte那裡。副總才告訴他,公司是賺錢的地方。到了兩個人水火不容的時候,如果要裁掉一個人,一定會裁掉那個對公司而言相對不是很重要的人。這裡邊沒有什麼是非對錯,這就是職場倫理。
同樣,憑藉霍去病的軍功,加上他和漢武帝衛青的關係。顯而易見,對於當時的漢政府而言,霍去病的重要程度遠遠高於李敢。
這就是為什麼霍去病殺死了李敢,卻沒有被治罪的根本原因。
三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公平和正義都是相對的。
過分的追求公平和正義,那隻能是一個書呆子所為,有可能把我們推向更為不利的邊緣。
有一句電影臺詞說的好:大人們只談利益得失,小朋友才說是非對錯。
在職場裡,擁有更強的能力和更高的位置才是最安全的保障。傳統的道德只是約束普通人的,對大人物根本就沒有什麼用。
甚至我們可以說,一個有才能的壞人,比一個沒用的好人要重要的多。
在這裡,我不是讓你學壞去做壞人。只是讓你明白這樣一個事實,真正的勇士是明白了社會的坎坷和不公之後,還敢於奮力前行的人。
-
12 # 四十五度說
歷史上霍去病曾經射殺了李廣的兒子李敢,但他卻沒有因此獲罪,原因成謎。其中的淵源要追溯到上一代了,同是抗擊匈奴的名將,衛青對李廣頗為欣賞,李廣戰敗而歸找當時的法律條例應當處死刑,是衛青向漢武帝求情才免除了李廣的死刑,貶為平民,因此李廣欠衛青一條人命。
而李廣的小兒子李敢在兄長戰死沙場後,成為了李家的一根獨苗,李廣對他關懷備至,父子情深,後來李敢聽到父親的死訊後,憤怒燒燬了理智,把父親李廣的死怪罪到了衛青頭上。他在侯府中刺殺衛青得手,衛青重傷。而衛青念他年少失父,不願意將事情鬧大偷偷地隱瞞了此事。按照當時衛青在漢武帝心中的位置,他的御前一狀,抄了李敢一家,就能奪了他李氏一族全族之人的性命。
霍去病討伐匈奴歸來,察覺到舅舅衛青的異樣,追根溯源的知道了李敢刺殺衛青的事情。霍去病乃少年英雄,血氣方剛,怎麼也咽不下這口氣。對自己有教導之恩的舅舅受到別人的遷怒而受傷,況且他們對李家已經仁義盡致,而他們李家的子孫卻無恥的忘恩負義。在甘泉宮的射獵中,霍去病趁機射殺了李敢。本來李敢刺殺衛青就是死罪,但國有王法家有家規,李敢犯法自有官府判決。霍去病以私人恩怨,結束他的性命也是犯忌諱。當時霍去病深受漢武帝的寵幸,雖然事出有因,確也算一樁罪。
也有史料記載是漢武帝為他善後,對外宣稱李敢是觸鹿角而死。其實漢武帝這樣包庇霍去病也不是沒有原因,想要征討匈奴,霍去病就像一把鋒利的刀對漢武帝來說他更加有利用價值。
-
13 # 福林說歷史
所謂“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一直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罷了,漢武帝有什麼理由治霍去病罪呢?
先介紹一下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在對匈奴的漠北會戰時,李廣帶著部隊在沙漠迷了路,沒能參與戰鬥,然後他的上司衛青就按照規定派人來調查,李廣出於羞憤自殺。
李廣的小兒子李敢認為是衛青害死他爹的,所以在一次宴會上,就當眾進犯,差點把衛青打死。衛青雖然把這事瞞下來,不予追究。
但他的外甥霍去病不幹!於是在一次打獵中將李敢射殺,然後向漢武帝請罪。漢武帝卻包庇霍去病,對外宣稱李敢是讓鹿給撞死了。
漢武帝有什麼理由治霍去病罪呢?
論對帝國、對皇帝的價值:霍去病此前已經飲馬瀚海、封狼居胥,已然成為漢帝國最鋒利的寶劍。漢武帝還指望著用他徹底消滅匈奴呢。
(圖為:李廣)
而此時的李家,所謂的“飛將軍”李廣,出征匈奴時一次次的迷路,一次次的打敗仗,李陵早已投降匈奴,做了敵人的駙馬,李敢打仗不怎麼出色,毆打上司(衛青)下手倒挺狠,而且現在已經死了。
於情:漢武帝和衛青互為姐夫(漢武帝娶了衛青的姐姐衛子夫,衛青取了漢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霍去病又是衛青的外甥,而且霍去病此舉又是給衛青報仇。
於理:李廣是自殺,衛青派人調查,不過是按律行事。而李敢,當眾毆打當朝大將軍,本身就是死罪。霍去病為舅報仇射殺李敢雖然不對,但也是李敢有錯在先。
於法: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在等級森嚴、人治的古代社會,皇帝就是最大的法,生殺奪予全在帝王一念之間。
之前李廣為洩私憤殺死一名奉公職守的下級軍官(霸陵尉),武帝同樣不予追究。清朝的乾隆,對於貪汙了整個大清國十十年的財政收入的和珅,依然寵信有加。怎麼可能到了漢武帝和霍去病這裡,就變的“有法必依,執法必嚴”了呢?
-
14 # 奮鬥青春
霍去病是西漢歷史上的一個傳奇人物,他是西漢的大將軍,他的舅舅衛青也是一個當時的著名將軍。李敢也是武將,其父是飛將軍李廣。霍去病和李敢本身沒有仇,但是後來因為李廣和衛青的關係,霍去病最終殺掉了李敢。漢武帝對霍去病非常喜愛,於是便宣稱李敢狩獵時被鹿角撞死了。
-
15 # 貓圖怪談
還不是因為漢武帝實在太喜歡霍去病了。
霍去病是什麼人呢?可是漢武帝親自帶在宮裡頭養大的人啊。可以說是漢武帝的寵兒了。漢武帝放在宮中親自養大的那一批貴族子弟,最後以良家子身份參軍,打出的成績最好的就是這個霍去病。他立下的不世功勳,別說在漢武帝朝,就在整個中國歷史上都是數一數二的。
就這麼一個爭氣的,從小看著長大的晚輩,你說漢武帝喜不喜歡他?更何況漢武帝親自培養,簡直可以說是精神上的父子關係了。漢武帝知道霍去病立下大功,大概心情也和個看著兒子成功的老父親差不多吧。
李敢的事情發生在漠北與匈奴決戰之後。李敢當時怨恨自己的父親李廣是因為衛青不合理的安排,沒有得到對抗匈奴的機會,反而在大漠裡迷路而自殺的。然而事實是漢武帝本身也不大願意讓李廣來做對抗匈奴的前鋒,所以李廣的死根本上還是漢武帝從中作梗,《史記》就記載,“大將軍青亦陰受上誡,以為李廣老, 數奇 ,毋令當單于,恐不得所欲”,說明李廣沒有正面對陣匈奴單于還是漢武帝的意思。
李敢可能對這些並不知情,於是上門去找衛青評理,還打傷了衛青。衛青自然不好意思把這口鍋推到漢武帝的身上,也就只能默默承受了李敢的指責。
但是這口氣衛青能忍,衛青的外甥霍去病可就忍不了,他當時年輕氣盛,直接找到李敢,射殺了他。
整件事情要是一直追究下去,那就會發現李廣的死和漢武帝有關,這誰敢追究呢?還不如打個馬虎眼,不治霍去病的罪。後來霍去病很快就病死了,不然說不定李廣家的第三代人還得去找霍去病尋仇。
霍去病死後,漢武帝是多麼悲傷呢?漢武帝直接就讓霍去病墳墓建在自己的墳墓旁邊了,這簡直是親兒子的待遇。去看看霍去病的墳墓那裡出土的文物吧,那都是漢武帝對霍去病深沉的愛,漢武帝如此寵愛霍去病,當年又怎麼會捨得因為李敢治霍去病的罪呢。
-
16 # 野草的沉思
李敢是漢朝名將李廣之子。曾為驃騎將軍霍去病的副將,跟隨霍去病大破匈奴,功勳卓著,被漢武帝封為關內侯。
李廣一生戰鬥在抗匈前線,立功無數。但因為武帝時的封侯制度有弊病,李廣一直未能封侯。後隨大將軍衛青出征,本來他是前將軍,應在正面出擊,漢武帝和衛青因為其“命奇"(命不好),派其為側翼,結果迷路而未立功。衛青因此追責於他,李廣不願受辱於“刀筆吏”,憤而自刎。李敢年青氣盛,把衛青揍了一頓。衛青也自覺有愧於李廣,默默忍受了此事,沒有聲張。可是,他的外甥霍去病不幹了,要為舅舅出頭。如果當時霍去病選擇堂堂正正地與李敢公開決鬥,那麼,即使李敢死,也不會影響霍去病的名聲和地位。可是他卻選擇了下三濫的手段,在一次皇家組織的狩獵中,他偷放冷箭,射死了李敢。
這件事情的性質是十分惡劣的。即使按普通法律,殺人償命,霍去病也是死罪。如果將功折罪,霍去病至少也應該免除爵位和官職。可是漢武帝一點兒沒有責罰霍去病,反而為其袒護,對外宣稱李敢是在狩獵中被野獸傷害致死的。
顯然,漢武帝這樣做是相當不公平的。
漢武帝之所以這樣做,一方面是因為霍去在抗擊匈奴作戰方面立了很大功勞,另一方面,也與他同霍去病存在親戚關係有關。
原來,漢武帝的皇后是衛子夫,而霍去病是衛子夫姐姐的兒子,衛子夫和衛青的外甥,自然與武帝也存在著甥舅關係。這毫無疑問是武帝袒護霍去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所謂”王子犯法,與民同罪”,在封建社會,也就說說而已,實際上是做不到的。
漢武帝是偉大的帝王。霍去病是漢朝數一數二的名將。但在殺李敢這件事上,他們的作法都實在是不怎麼好。他們的這一缺點,赫然記載在青史上,昭告後世:人無完人。
回覆列表
霍去病是赫赫有名的漢朝大將,而李敢只是飛將軍李廣的兒子,也就是個官二代、軍二代;那麼為何霍去病會如此不顧自己的身份,非要射殺李廣之子呢?
而在古代,殺人是要償命的,哪怕是王公貴胄也不能無緣無故殺人,更何況這還是個有背景的人,這個事故倒不能說是悲劇,但肯定喜不了,還有點古惑仔的感覺。畢竟是為人出頭,替人報仇
霍去病其人,可謂是漢朝當世名將,戰功赫赫且年少有為對於霍去病的評價,以一句“長安年少羽林郎,騎射翩翩侍武皇”來形容再貼切不過了,因為霍去病的形象永遠定格在了年僅二十歲便縱馬高呼的那一刻,他永遠是年輕且熱血的。只可惜,因為過早的離開人世,他沒有經歷官場的爾虞我詐,以及英雄豪傑不可避免的遲暮,他留給我們的印象永遠是歷史上英俊的少年武將,翩翩君子
漠北之戰中,他奮力追擊匈奴單于,迫使其作出“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的狼狽決定。之後封狼居胥,從此開啟了勒馬瀚海的一生,也因此成為無數後代將領畢生的追求。而在他二十二歲的那年,便已經成為了大司馬,掌管天下軍隊。他曾跟漢武帝承諾過一句話——“皇上,只要有一天未曾消滅匈奴,我絕不成親,絕不喝這酒!”這種豪邁的感慨不禁讓人驚歎,這只是個二十多歲的少年嗎?自古英雄出少年,霍去病完美的詮釋了這一句話,而他的那句“匈奴未滅,無以家為!”更是流傳於世,為世人讚頌
要說殺李敢,真的是一個悲劇,故事的開始,是在李敢得知了衛青對其父李廣之死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的時候,便難以壓制心中的怒火併打傷了衛青。而衛青並沒有對李敢還手,也沒有對外伸張此事。可是,衛青的這一舉動卻沒有達到息事寧人的效果,因為他有個外甥,叫霍去病。年少的霍去病或許真的是因為太過年少,所以不管不顧的在甘泉宮狩獵中暗箭將李敢射殺。由於漢武帝此時非常寵信霍去病,且他的軍事能力也無人可替代,所以指望霍去病滅匈奴的漢武帝,為了鞏固河山,便包庇了霍去病的罪責,對外宣稱李敢是狩獵時意外身亡
如此名將,應該心胸開闊才是,為何要和一個軍二代過不去呢?要說,李敢的死是一個悲劇,那李廣呢?或者說,這父子倆都是悲劇的,這場故意殺人中,沒有任何贏家。一切矛盾的源頭要從李廣之死說起,世人皆知的一句話是——“馮唐易老,李廣難封”,飛將軍李廣一生戰功赫赫卻從未拜封大將,所以不服輸、不服老的李廣一直都想繼續上戰場,獲得至高榮耀
元狩四年(前119年),大將軍衛青與驃騎將軍霍去病深入漠北打擊匈奴。此時的李廣曾多次請求隨軍出征,而武帝則認為他年老並未啟用。直到元狩六年,李廣才被任命為前將軍,隨衛青出征。然而在漠北一戰中,李廣因事失期,在衛青與匈奴大戰之時,李廣卻不知去向,以至於整場戰役打完後李廣才到達了預定地點。李廣的這次失期,可以說對全域性造成了很糟糕的影響!
首先李广部隊沒能按時到達預定地點,導致衛青必須得在兵力不完整的情況下面對匈奴單于的主力部隊;其次,由於李廣沒能及時到達預定地點進行繞後包抄,導致對面匈奴單于逃跑了。雖然這場戰役中,衛青穩住並打贏了戰爭,但是仍然造成了漢軍嚴重的傷亡,而且還放跑了單于。這對於一生無敗績的衛青大將軍來說,可以算是統兵生涯裡最重要一戰,但卻存在汙點瑕疵。於是衛青責問李廣失期,李廣羞愧難當後自殺身亡。所以這件事兒,可以說是李廣本身就犯錯在先,罪責不該在衛青,且衛青並沒有將其軍法處置,僅僅是追責,李廣自盡是個人行為。所以後來的李敢把李廣之死怪罪在衛青身上是不太妥當的,雖然說霍去病的行為更加不妥
年少氣盛的霍去病,並沒有因為自己的衝動獲罪,但卻觸動了上天?霍去病殺死李廣的兒子李敢後,並沒有因此而論罪處罰,而是繼續活躍在北擊匈奴的戰場上,並且以驕人的戰績,成功走上人生巔峰。可以說霍去病的發展就像是坐上了火箭,靠著跟自己舅舅衛青的通力配合,二人一起為漢武帝的江山保駕護航
只是,過來沒幾年,霍去病就英年早逝了。對於霍去病的死因,歷史上眾說紛紜。而最廣泛的說法便是霍去病是自然病死的。且不說霍去病年紀輕輕,又是武將出身,出征萬里都沒有問題,怎麼就被一個小病打倒了呢?不過透過霍去病家族的壽命來看,還真不好說。霍去病死後,其子霍嬗繼承了其冠軍侯的爵位,但仍然是年幼時便早早夭亡,這或許證明了,霍去病是有可能存在家族基因缺陷的
也有一種說法,是在霍去病參加漠北之戰中,匈奴人將病死的牛羊等牲口埋在水源中祭祀詛咒漢軍,因此水源區產生了細菌。而霍去病在此處飲食了帶有病菌的水,古時候人們的免疫系統不夠強大,再加上連年征戰,長期的勞累使得他的身體免疫系統最終沒有抵抗過去。縱觀霍去病這一生,他是不幸的,年紀輕輕剛走上人生巔峰便離開了人世。於此同時,他也是幸運的,因為年輕,那份桀驁不馴和英氣勃勃從不消逝,而那句錚錚誓言也從未被遺忘,永遠銘記在了在世人心中
霍去病用兵靈活且注重方略,不拘古法的他善於長途奔襲、快速突襲和大迂迴、大穿插,而殲滅戰則是他的拿手好戲,作為一代名將,他戰功赫赫、英氣不凡,為大漢江山的穩固立下了悍馬功勞,也為後世所銘記
雖然他也有汙點,比如說他在射殺李敢一事上,但在我們心中,他永遠都是那個年少飛揚,戰功赫赫的武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