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據諾貝爾獎官網最新訊息,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13日下午1時,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美國民謠藝術家鮑勃·迪倫榮獲該獎項。據悉,瑞典人諾貝爾在1895年11月27日寫下遺囑,捐獻全部財產3122萬餘瑞典克朗設立基金,每年把利息作為獎金,授予“一年來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根據他的遺囑,瑞典政府於同年建立“諾貝爾基金會”,負責把基金的年利息按五等分授予,文學獎就是其中之一。 等等…先不要去關愛村上春樹,先搞清楚民謠藝術家也可以得諾貝爾文學獎嗎?鮑勃·迪倫到底何方神聖?
9
回覆列表
  • 1 # 敢言的人民

    說實話,不熟悉,不好發表意見,如果他能有好作品品流傳在中國就好,讓我們能瞭解一下,樹上的作品是在我國廣泛流傳的。

  • 2 # icfb

    柳永是否可以得文學獎呢?不行?那蘇東坡等等呢?詩詞本來就是可以唱的,所以有平仄押韻。文學更包含這點。好的文學是什麼,或者是很好的描繪世界和內心,或者是很好的觸動世界和內心。民謠得獎理所當然,沒有什麼好吃驚。民眾再無知和偏激,要知道推動世界的,永遠是民眾。

  • 3 # 優Ki醬

    ​昨天晚上,鮑勃·迪倫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頒獎詞是:“鮑勃·迪倫為偉大的美國歌曲傳統帶來了全新的詩意表達方式。”

    頒獎時間是:2016年10月13日晚上7點。村上春樹在哭。但,鮑勃·迪倫實至名歸。這應該是迄今為止唯一獲諾獎的民謠歌手吧?

    他的每一首歌都是詩歌,很多歌曲影響深遠。

    他是眾多人心目中的神,也是像喬布斯這樣的偏執狂最喜歡和崇拜的歌手。趁此機會介紹他的一首歌

    第一首歌是他的成名作

    《Blowing in the Wind》

    翻譯為:《答案在風中》

    這是美國民謠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整個六七十年代,被稱為“垮掉的一代”的美國叛逆青年,彈著老吉他,哼唱著這首為反對越戰創作的曲子,奔赴世界各個角落追逐他們天真的夢想。

    幾十年後,《阿甘正傳》裡的jenny(阿甘心愛的女人)在臺上裸體抱著吉他唱的就是這首歌。

    來看看詩一般的歌詞

    一個人究竟要走過多少路

    才能夠稱為男人?

    一隻白鴿究竟要飛過多少海

    才可以安睡沙灘?

    炮彈究竟要毀滅多少次

    才會被禁止,直到永遠?

    那答案,我的朋友,就在我們身邊

    答案就在風中飄

    一個人究竟要抬頭多少次

    才能夠面對蒼天?

    一個人究竟得有幾隻耳朵

    才可以聽到人民的哭喊?

    究竟要死多少人

    戰爭才算有個完?

    那答案,我的朋友,就在我們身邊

    答案在風中飄

    山究竟要過多少年才能溶入大海?

    人究竟要過多少年才能獲得自由?

    人究竟能多少次轉過頭去

    假裝什麼也沒有看見?

    那答案,我的朋友,就在我們身邊

    答案在風中飄

    中國音樂人評價鮑勃·迪倫

    他讓音樂真正變成表達人生觀和態度的一個工具。

    ——鄭鈞

    鮑勃·迪倫越是不代表誰,他的影響越大,那些總是想代表時代的人,越無法獲得持續性的影響,那個時代過去了,他們就過去了。鮑勃·迪倫的低調,他一直在堅持做演出,從他的第一首歌到現在,這中間一脈相承的音樂形式,反而給了我們深遠的影響。

    ——崔健

  • 4 # 書單

    昨晚的諾獎得主估計讓不少人大跌眼鏡,沒搞錯吧,居然給了一個唱歌的!

    當然,這個唱歌的可是名氣一點兒不比以上那些名字遜色。鮑勃·迪倫,有可能是流行音樂史上影響跨度最久的歌者。

    可是,為啥諾獎會把分量極重的文學獎頒給他?他當然寫了很多傳唱極廣的歌詞,可是,歌詞,寫歌詞也能得諾貝爾文學獎?

    Are u kidding me

  • 5 # 欣頔

    1. 國外民謠歌手獲得諾貝爾獎,國內民謠歌手吸毒進了牢房。

    2. 終於不是很多人買書了,而是很多人聽歌。

    3. 汪峰好好幹,沒準下次茅盾文學獎就是他的。

    4. Bob Dylan:我只是把別人吸毒的時間用在了寫作上。

    6. ​7. 苦了指著諾貝爾文學獎大賣一次的書商了,不過歌詞集相比較也是好出的,網易雲收穫了意想不到的禮物。

    8. “對不起,今年我們實在沒人了。我們寧可給一個寫歌的也不願意給村上春樹。”

    9. 2017年,姚明獲得金像獎最佳男演員獎。

    他,是表情包界的傳奇,開創了全新的表演境界;他的表情包遠銷全世界,風靡非洲,影響了不止一代人,這是別的表演藝術家無法做到的;他,風趣幽默,代表了80後跨界演員的睿智成熟;他,敬業,正能量,給演藝圈帶來一股清風;他,客串的電影可圈可點;他,很努力,你們都沒看到嗎?!!

    10. ​

  • 6 # 小崔不抑鬱

    成為“鮑勃·迪倫”1天賦迪倫並不是那種刻苦努力的典型(但不代表他成功輕而易舉),他身上在很早就展現出過人的才華和表演慾,如在3歲時就對著大人唱歌(有趣的是他要求大家“不要說話”,否則他就不唱了),9歲時為媽媽創作了一首詩等。但是縱觀古今,迪倫的天賦算不上絕世天才,他的成就有強烈的人格特質(上述)加成。

    2家庭迪倫出生於明尼蘇達的小鎮希賓(Hibbing),有個弟弟(David),他們一家是猶太人,加之家庭條件比較好,因此受到了鎮上工人們的歧視。父母每天都工作到很晚回家,迪倫時常一個人待在家裡(猶太孩子沒有玩伴),因此感受到了深深的孤獨。父母對迪倫心存愧疚,便用物質上的滿足來彌補心理上的缺失——迪倫也因此得到了他所想要的音樂器材。

    3時代迪倫出生前,希賓鎮裡有個大鐵礦,他出生時小鎮已搭乘了美國工業發展的順風車而成為非常富有的地方,這為迪倫的音樂之路奠定了物質條件。迪倫十幾歲時,搖滾正在“新大陸”上蓬勃發展,這也是迪倫獲得非凡成就的歷史圖景。

    4身份認同迪倫遊歷全美后抵達紐約時,他第一次使用了“Bob Dylan”這個名字,原來的姓氏是Zimmerman。這並非是一個藝人換個藝名,對迪倫來說,他更換了一種身份——從此以後,他不再認同那孤獨、乖巧、平庸的Zimmerman,取而代之的是自由、不羈、充滿想象力的Dylan。也正是那一刻,他掙脫了來自原生家庭的刻板的身份標籤,為他一生都在不斷(甚至強迫性地)折返回“自我”奠定了主基調:不依附、不隸屬、不被界定,我就是我。這樣的身份認同變更源於早年經歷(身為猶太孩子受到歧視)、孤獨(渴望關注)和父母身份(“碌碌無為”的職員)的共同作用,宣誓出帶有美國文化烙印與時代特徵的強烈決心,也是個體人格特質、才華的極大彰顯;同時,變更後的身份更具普適性(超越種族和膚色),甚至在西方成為了一種獨特的文化符號。

    諾貝爾獎得主養成攻略1真假自體真自體和假自體的概念源於精神分析大師溫尼科特,通俗地可以理解為一個人是真實地活出了自我,抑或時刻帶著面具偽裝。對於自體在這個維度上的區分尤其適用於當下的中國社會,看看你的身邊,為了贏得父母稱讚而強迫性學習的孩子戴上了“別人家孩子”的面具,為了在所有人眼裡保持好印象而處處擔驚受怕的人壓抑著真性情,為了事事爭第一而拼命努力工作甚至忽視身體健康的員工陷入了極大的空虛……我們為誰而活?怎麼樣的生活才是我想要的?迪倫(以及大部分諾獎得主)的經歷彷彿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示。

    2找到自己的天才以真自體置換假自體來生活就是一個撥雲見日的過程,而只有在真自體中,你的“天才”才得以彰顯。我在北大的研究生同學中,有一位長於繪畫和手工(而且她面容姣好、聰明過人),在外界看來是不折不扣的“天之驕子”。可惜的是,她一直以賺錢作為日後生活的主要目標,所做的努力不過是為了讓自己能買好房好車而已。誠然,這背後有強烈的中產階級式焦慮,我也無意指責她的選擇(但更有可能她尚未以真自體來生活),我只是想表達一種惋惜:每個人身上都有“天才”的部分(即使“天才”的部分、“天才”的程度不同),家庭規則與大眾主流文化卻往往壓抑“非主流”的天才(迪倫在搖滾上的天才就是“非主流”的),讓我們進入流水線上、越來越趨同。

    3“自我之路”好在後現代文化的特徵之一便是“個人化”,我相信有越來越多的人會找到自己的“天才”,這時候,我們就走上了“自我之路”。另一位諾獎得主赫爾曼·黑塞(Hermann Hesse)在《德米安》中道出了成為“自己”的艱難與漫長:“在自身中爬行,就像一隻烏龜”。儘管如此,自我之路也是偉大的,甚至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我們也許應該詰問的是:“為什麼你們不成為自己?”“自我之路”的盡頭是什麼尚未可知,但至少我們抵達了一種存在主義式的幸福狀態:我作為我而活著。

    4一定要得諾獎?諾獎也許是對於那些走在“自我之路”上極少數人的莫大褒獎,但發現自我、實現天賦並不以此為目標——作為一名存在主義者(兼臨床心理學工作者),我推崇的是“經驗”本身(實現自我的過程),而非“經驗的結果”(是否獲得社會意義上的成功)。迪倫無疑是幸運的,但我們也許可以斷定,倘若他一輩子沒有拿任何獎項,他在個體意義上依然是成功者——他發現、選擇、認同並堅定不移的朝向自己的生活邁著步——鮑勃·迪倫最激動人心的品質就在於此吧。因此,作為一名反成功學、反雞湯主義者,我要給出的不是獲得諾獎的人格、智力、環境條件以讓人效仿,也不是虛假而熱切的鼓勵以讓人盲目地撞上南牆;相反,諾獎得主是不可複製的,生活現實也是不可逾越的。唯有你自己——在直面並剔除了所有來自外界的虛幻之物後的你自己,方能堅定不移地走上自我之路;彼時,你不妨大方地為自己頒一個諾獎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程式設計師如何做到減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