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咚咚拇指

    明末之際,朝廷重臣,文武百官有的戰死沙場,有的為國殉葬,大多數皆是棄暗投明另尋出路,但其中只有吳三桂被扣上了大漢奸的罪名,原因很簡單,吳三桂並未山窮水盡,甚至於明朝到最後仍將最後的賭注下在了鎮守山海關的遼東軍團身上,吳三桂肩負著明朝最後的砝碼,而他,卻輕而易舉地放清軍入關,看在局外人眼裡,這不是大漢奸還是什麼呢?

    李自成數次招降吳三桂,表面上禮賢下士,背後卻是霸妻擄父,犯吳三桂的大忌,同時促使吳三桂降清,儘管他對於降清仍有所顧忌,但也容不得他走其他的路了。

    其實吳三桂並未有明確的降清意圖,或者說吳三桂更有意於清軍結盟剿滅李自成勢力,而且在吳三桂與多爾袞的回信中提到,清軍入關不得掠奪民財,濫殺百姓。可見其心為民為國。

    歷史人物吳三桂為何要做三姓家奴

    “三姓家奴”原本是張飛辱罵呂布之言,指責其本姓為呂,卻投奔乾爹丁建陽,後又認董卓為乾爹,將丁建陽殺害。在這裡以“三姓家奴”形容吳三桂實在是冤枉他了,吳三桂反覆無常,在明清交接之際左右搖擺實為形勢所迫,他並不是為了忠義虛名而罔顧一切的人,他要對忠誠於他的十幾萬將士的性命負責,並不能因為他的一時起意而另十萬將士成為沙場冤魂,自然有多番權衡的必要。

    吳三桂手握明王朝僅剩的精銳部隊,原本是一名位高權重的大將,又怎心甘情願為亂臣賊子效力呢?當時明王朝又是風雨飄搖,內憂外患,而李自成又以吳三桂之父吳襄為人質威脅他,為保家人性命安全,吳三桂權衡利益之下才暫且親附李自成勢力,與李自成議和。

    李自成出身草莽之輩,不懂禮賢下士指導,成立政權後,眼光短淺,致使高層勢力分崩離析,面對塞外滿清勢力自亂陣腳,吳三桂無奈再次改變方針呢,投靠滿清,放清軍入關。

    之後中原局勢在清王朝的統治下逐漸明朗,吳三桂擁兵自重,成為清王朝的一塊心腹,平定三藩迫在眉睫,形勢所迫,吳三桂不得不自立為王,重拾明朝旗號,最後卻落得命喪黃泉的下場。亂世之中,那些審時度勢之人成為不了英雄,反倒成為了見風使舵的小人,歷史上的人物評價誰又道得明說得清呢?

    吳三桂的府邸在哪

    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剿滅李自成後,被封為平西王,鎮守雲南。因吳三桂常年駐兵在外,在京城的時光寥寥可數,而北京城內的平西王府格局建築別具匠心,足以看出府邸主人對其建造耗費了心血,不像是常人在外征戰之人的府邸,有人推測北京城內的平西王府是吳三桂的府邸,這樣看來實在沒有可信度。

    其實要論吳三桂的府邸,只可算上他在雲南割據為王的住所,當時吳三桂受清廷封爵,封為平西王,駐守雲南。起初,吳三桂經過常年征戰,身心具疲,想當幾年的安逸藩王,遂在他的藩地內大興土木,填湖建房、擴建花園,重新修建鳴鳳山金殿,將北京城那座金光閃閃的“金殿”原模原樣的照搬過來,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金殿名勝區坐落於昆明市東郊的一座鳴鳳山上,供佔地1773畝,因此大多建築都由銅製品構成而聞名。這座經歷百年的私人豪宅,成為了明清時期建築業的歷史、人文和自然景觀的相互融合的傑作。庭院內古木蒼松、溝壑深幽,整個庭院的佈局構圖都大有深意,其中“金殿朝暉”、“鳴鳳山茶”更是昆明十景中最具代表的景色。另外天門古道、鳴鳳晨鐘、太和遺蹟、慄花風荷等更是巧奪天工、趣意盎然。

    太和宮中心建築就是金殿,也是整個吳三桂行宮最耗心血的點睛之筆,金殿顧名思義,大都由金屬銅建造而成,小到門窗、供桌、佛龕、神像,大到房梁、屋頂、帷幔都是由銅築成,整體建築富麗堂皇,給人一種威嚴莊重之感。

    吳三桂究竟有多少兵馬

    平西王吳三桂征戰一生,多有得意勝戰,不管是與李自成軍隊的石河大戰,還是長達八年的反清復明之戰,吳三桂都彰顯了軍事實力。那麼,吳三桂有多少兵馬?又是什麼讓他得以率領這些千軍萬馬闖過一次又一次的難關?

    據史料記載,吳三桂有五十三個佐領,綠營兵就有“四鎮十營”。推算出來便是多達幾十萬的兵馬。另外還有私藏的眾多兵丁未經統計。這樣的軍事實力,偏還是前朝漢族的人心,康熙帝虎視眈眈也屬再正常不過。

    吳三桂有多少兵馬朝廷不是不清楚,順治十七年,中央朝廷終於按耐不住,以賦稅不足勒令吳三桂裁減兵力。吳三桂心中有數,便汰弱存強,雖然將綠營和投誠並減少到只有兩萬多人,但全都是精銳部隊。其後為試探康熙皇帝,吳三桂主動請求撤藩,誰知年少氣盛的康熙帝同意了,戰火一觸即發,以吳三桂為首的三藩勢力團結起來,打起“反清復明”旗號,開始了與清王朝長達八年的戰爭。

    關於吳三桂有多少兵馬這個問題,與其量化,倒不如看看大戰中的表現。所謂精英兵力,正是有名的關寧鐵騎。曾經跟隨吳三桂助清軍佔領北京,還曾徹底擊潰李自成的農民兵,即便在吳三桂晚年反清之時,也幾度將清朝逼到絕境,讓康熙皇帝失去50多萬軍隊。這支由袁崇煥創始操練出的精銳兵馬,在當時那段歷史中確實驍勇善戰,但整個朝代的更替和覆滅卻更與統帥者的選擇息息相關。

    袁崇煥吳三桂之間的關係

    吳三桂,字長伯,明朝時期遼東人,祖籍位於江南高郵,其父吳襄任職錦州總兵。明朝崇禎年間吳三桂手握重兵,任職遼東總兵,鎮守山海關。吳三桂其人在武術上極有天賦,崇禎皇帝初登基時,開科取士,吳三桂為當屆武狀元,後來秉承父業,任職都督指揮。

    在其青年時期,吳三桂在將領袁崇煥部下領命,當時的袁崇煥可謂是名聲在外、風頭正勁,鎮守山海關時期,關外女真族不敢肆意騷擾邊關,對其聞風喪膽,袁崇煥雖是文官出身,但對治兵之道極為在行,軍中事務打理的井井有條,軍紀軍規也極為嚴謹,深受當地百姓愛戴。吳三桂對其久仰大名,在其部下領命更是敬佩其為人,然而袁崇煥最後的下場,另吳三桂對朝廷心寒至極,這也是影響之後吳三桂選擇背棄明王朝的一個重要原因。

    袁崇煥無疑是一名英雄將領,當之無愧的明朝長城,卻深陷奸佞構害,另崇禎皇帝忌憚其宣告,冤殺忠臣,叛其凌遲處死。自古君王最為忌憚的就是功高蓋主之臣,袁崇煥戰功顯赫、受百姓愛戴,成為了這位極富疑心病的皇帝的心腹之患。最後一代將領,不僅冤死,還揹負著惡名,如此悲慘下場看在吳三桂眼裡,也難怪他最後不忌諱亂臣賊子的罵名,也執意保全十萬將領性命,投降清兵,如此不講情理,不分黑白的朝廷,他怎甘心做起殉葬品呢?

    吳三桂與鰲拜誰厲害

    如果說吳三桂是滿清入關的靈魂人物,那麼鰲拜就是滿清王朝建立初期政權的靈魂人物,鰲拜出身瓜爾佳氏,其叔父為後金開國功臣,而他生性勇猛,跟隨皇太極征戰多年,被稱為“滿清第一勇士”,戰功赫赫。清王朝建立政權後,輔佐三代帝王,可以說鰲拜的前半生為滿清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

    但是歷代權臣與帝王之間的矛盾都難以調和,權臣功高蓋主,野心勃勃,君王又對臣子處處打壓,壓制其黨羽勢力。鰲拜的後半生手握重權、結黨營私,不把少年皇帝放在眼裡,而康熙在其他大臣的輔佐下,主持朝政,除去鰲拜這塊心中大患勢在必行,年少康熙擒鰲拜震驚朝野,成為了少年帝王初出茅廬的開門紅。

    鰲拜被擒後,老死獄中。而吳三桂與鰲拜的結局相同,但境遇是截然相反的,鰲拜對於滿清族是同一血脈,為滿清族開闢疆土,出生入死,而吳三桂自始自終從未真心臣服於清王朝,他只是需要藉助清軍勢力為他剿滅李自成義軍,在這之後雖受封為平西王,也只是割據雲南,暫歇養兵,吳三桂始終心懷反清大計,直至,清廷羽翼豐滿,決定削藩,吳三桂與清廷之間矛盾才上升為主要矛盾,兵戎相見,反目成仇。

    康熙十七年,其餘藩王勢力接連投降,僅剩下吳三桂割據雲南一隅之地,大局已定,吳三桂已無力迴天,此時的吳三桂也已年近六十七歲,面對著日益雄厚清老虎,積鬱成疾,在其部下死黨的勸慰下, 建國稱帝,已了心願,同年入秋,抱病而逝。

  • 2 # 秉燭讀春秋

    當吳三桂接到崇禎令其進京勤王的聖旨後,大軍走到山海關時,也並非只有選擇投降滿清這條路,我覺得吳三桂從忠君思想支配下,應該自立為王,打著為崇禎復仇的旗號,和農民起義軍李自成、山海關外的後金軍多爾袞,三足鼎立,割據一方,既不會落下賣國投敵的惡名,又留下了忠心為國的美名。

    吳三桂之所以沖天一怒,開關投敵,只是為了一個陳圓圓。這完全是吳三桂短視結果所造成的。

    且不論劉宗敏搶奪陳圓圓,李自成是否知道這件事,假如是劉宗敏個人所為,那麼,吳三桂失去了和李自成聯合起來對付多爾袞的機會了。

    假如吳三桂沒有沖天一怒,冷靜下來和闖王李自成做一次談心交流,雙方解除誤會,此時的吳三桂選擇的空間要大得多,無論倒向誰的懷抱,交換的砝碼要大許多。

    然而一切都事與願違,得罪了李自成,自己又沒有自立的勇氣,其實這也從以後吳三桂反叛大清可以看出來,吳三桂並不是一個足智多謀的統帥,只是他經歷的戰爭多罷了。

    最後,老奸巨猾的吳三桂,不是也被年輕的康熙打敗了嗎?

  • 3 # 疫情下的一枚平民

    這話問的有毛病啊,吳三桂有很多選擇,但是當時他認為對自己最有利的就是投降滿清。那麼為什麼不投靠李自成或者堅持做明朝忠臣呢?這是吳三桂自己的選擇,旁人無從得知。

    站在山海關的吳三桂,這時候肯定是糾結的,明朝首都被大順軍攻陷了,關外有滿清的軍隊虎視眈眈,距離山海關不遠的北京城裡,囤積著大順軍的精銳,自己被夾在了中間,整個明朝的北方軍隊都投靠了李自成,剩下的人都跑去了南方,自己再無援軍可以期待。這時候,是否要死節?即使吳三桂想這麼辦,手底下的將士可能也不會同意,畢竟這些人是有家口的。

    投靠大順軍,滅掉明朝,滅掉自己主子的人,肯定會被世人唾罵不忠不義,而且大順軍在京城燒殺擄掠,有不少就是山海關守軍的額家眷,這些人都是仇人,如果投靠李自成,底下人難保有不服的。

    投靠滿清,這時候還可以打著為崇禎皇帝報仇的旗號,正大光明,為啥不暫時借一借這個旗號呢?

    當然,吳三桂當時到底怎麼想的,後人無法得知。

  • 4 # 陽明山夫

    活路很難選擇了,除非殺身成仁,投降李自成,他信不過,投降後金,他覺得是活路,前面很多比他官高很多都投降了,貌似後金還很重甪他們,許以高官厚祿了。李自成攻破北京,確實意識到吳三桂的重要性,但還是不夠重視,有三個條件或許吳三桂會投降李自成。一,保護好他的家眷並送去山海關,這是誠意,做人質而殺了他們於事無補的。二,李自成稱帝后封吳三桂為王。三,讓吳三桂仍鎮守山海關,並提供軍餉糧草。至於以後那是以後的事,或許這是唯一能等大順軍安定北方再圖南方完全取代大明,阻止漢民族淪於異族統治的辦法了,吳三桂太重要了,史上最大漢奸非他莫屬。

  • 5 # 春風融化的冰水退出

    謝邀!不能說吳三桂投降滿清,引清入關是唯一選擇,但是,人都是受利益驅使的,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害相權取其輕,吳三桂肯定也是權衡了各方面的利弊,做出有利於自己的選擇。投降意味著做漢奸,留下千古罵名,他不是不知道,但明朝已滅,大順新興,李自成是個闖將,不是雄才大略的英明之主,他認為攻佔了北京就天下大吉了,對滿清的威脅估計嚴重不足,對吳三桂的處理也是居高臨下,小看了吳三桂對新政權的危害,而對於吳三桂來講,殺父之仇,奪妾之恨不共戴天,自己的實力無法擊敗李自成的大順軍,想報仇只有藉助滿清的力量。

    如果李自成是個雄主,有戰略很光,妥善處理與吳三桂的關係,雙方共同對抗滿清,那完全是另外一種結果。但是歷史沒有如果。

  • 6 # 木子哲學

    崇禎已死。不必再糾纏忠。那麼就要權衡利弊了。投降李自成,結果還是在前線當個將軍,前途未卜,投降滿清,則是整個中國那麼大的前途,當個王,很容易,而且,最終結果也未必,沒準後來再反清也是一條路。 如此,當然就是和滿清合作最划算了。

  • 7 # 珞珈山的貓

    這句話看似矛盾,卻透露著吳三桂當時處境的尷尬和內心的無奈。吳三桂,武狀元出身,其父吳襄也本就是將軍,所以吳三桂也算是世代為朱明王朝的臣子,青年時期的吳三桂意氣風發,跟隨明朝末期民族英雄袁崇煥鎮守山海關。袁崇煥的名聲大家一定不會陌生,晚明時期即使國家軍務荒廢,但是袁崇煥治軍嚴明,手下的雄兵訓練有素,是明朝最精銳最為仰仗的精兵。也正是因此另滿清忌憚如虎,雖手握重兵卻不敢扣關。這段時期的吳三桂在袁崇煥的影響下可謂是忠君愛國,氣吞山河。對吳三桂軍事素養的提升有了很大的幫助。

    後袁崇煥為奸人構陷,被皇帝凌遲處死。吳三桂開始逐漸接受鎮守山海關的重任。但歷史的洪流不斷衝擊著大廈將傾的大明王朝,農民起義軍在闖王李自成的率領下勢如破竹,摧城拔寨一路打到了北京城。崇禎皇帝自掛了歪脖樹,大明王朝突遭變故。然而國破山河在,擺在山海關守將吳三桂面前的路不多了。第一,繼續忠君愛國,以身許國,孤軍死守關城。吳三桂不是沒有想過,但是崇禎皇帝自盡,南明各地區你爭我奪,各王紛紛想要自立。加之袁崇煥之死給吳三桂帶來的刺激,這樣的大明王朝如何忠?忠於誰?這條路看不到希望也看不到未來。

    第二,帶兵向南方退,不去投靠任何藩王,擁兵自重,但以明軍之名繼續抵抗起義軍和滿清軍。這樣也不是沒有例子,後來的鄭成功鄭經父子就是如此。但吳三桂一生在北京和山海關,家人都在北京城,背後是萬千百姓,自己手下的兵馬也多是京城周邊地區的人。恐怕倉促南遷之計也困難重重。第三,投靠義軍,李自成不止一次拉攏過吳三桂。但相傳李自成進京之後。開始驕奢淫逸的生活,可見李自成這支農民起義軍,並沒有一個長期的規劃和建立穩定統治的理想。你不過是一群被煽動的烏合之眾罷了。並且其部下霸佔了吳三桂的陳圓圓,本就是性情中人的吳三桂。手握10萬雄兵,衝冠一怒為紅顏,徹底與李自成翻臉。

    第四,開關獻城,投靠滿清。吳三桂走向這條路是經過了漫長的深思熟慮的,因為他深知這條路是一條不歸路。在程朱理學盛行的明朝,三綱五常深入人心。忠君愛國,熱愛民族更是一個將領最基本的素養。背叛國家背叛民族投靠滿清,顯然是他走投無路之下做出的艱難決定。這為他後期反清埋下了伏筆。

  • 8 # 搬不動的小強

    當崇禎在煤山自盡,農民軍在北京城肆無忌憚的時候,站在山海關城樓上的吳三桂到底什麼感覺?關門外,女真精騎虎視眈眈,他該怎麼選擇?

    投降李自成嗎?這應該是後人評價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時認為他最該選擇的路。畢竟滿漢有別,李自成好歹是漢人領袖……

    但問題是,1.吳三桂投降李自成後的個人下場會不會更好?李闖攻北京時收攏的明朝降將不少,比如唐通,看上去也算是受重用。那吳三桂能拿到的最好待遇是什麼呢?估計勉強封侯,繼續死守山海關。更大的可能是:被劉宗敏或者李闖一刀咔嚓掉……

    2.滿清虎視眈眈,如果吳三桂聯手李自成,山海關守得住嗎?答案其實很不樂觀。李闖進北京後腐化的速度太快了,他們根本就沒有做好“坐天下”的準備,推翻崇禎一半原因源於明朝廷上下的腐敗,但面對滿清可大不一樣,將、兵、糧、餉、馬、炮……李闖可沒有一樣提前有所準備,所能依仗者也就是山海關的關隘,多爾袞如果繞過山海關,從宣大入寇,李闖的下場會比崇禎和袁崇煥好到哪裡去嗎?看看清軍入關後李闖從北京、潼關、榆林、西安諸戰的表現,只能用一個字形容:爛。爛到骨子裡了……

    所以降李闖,對吳三桂來說,不是好選擇。

    那麼還有第三條路嗎?比如繼續效忠南明朝廷。實在沒這個空間。

    降清,雖然讓大多數漢族人覺得義憤填膺,但從吳三桂當時的處境,他好像只有這麼一條路好選。第一,滿清比李闖更有誠意,李闖拿住吳襄,就擺出一副“不投降殺你全家”的架勢來;第二,滿清比李闖更有誠信,賊就是賊,沒有完整的施政綱領和政治口號,沒得到足夠的讀書人的支援,李闖始終停留在流寇的層面上;第三,滿清的前途明顯更好,李闖經營幾十年,卻連個穩定的根據地都沒有,錢糧餉兵基本靠搶,但凡崇禎能多給孫承宗洪承疇多一點信任,他也沒什麼蹦躂頭……

    從史實來看,吳三桂降清對漢族造成的傷害難以計數、罄竹難書,千刀萬剮都不為過,但吳三桂個人還算是降得其所,除了臨老了又突然再玩一次投機、走了一步臭棋被康熙將死。如果再來一次,估計吳三桂還是會選降清。

    雖然從情感上,我也接受不了丫降清的事實。但是坦白講,即便他降了李闖,清軍入關的大局也難以逆轉,說吳三桂引賊入室,其實是高估了他……

  • 9 # 夜王

    吳三桂引清軍入關自然不是因為陳圓圓這麼簡單,他當時也有三種選擇。投降清朝、投降李自成、打出為崇禎報仇的旗號自立為王。最終做出開關引清兵的決定,也可以看出吳三桂當時的無奈。李自成剛血洗了紫紫禁城,為大明鎮守山海關的吳三桂,打著勤王的旗子回京救火,自然不能去與李自成聯手,就算聯手也沒有好果子吃。相比多爾袞與李自成,吳三桂的勢力還是相對太過單薄。如果自立,則會受到八旗軍與李自成起義軍的兩相夾擊。名妓陳圓圓

    當李自成向北京進發時,崇禎帝加封吳三桂為平西伯,命他放棄關外的寧遠城守備,入京“勤王”。 吳三桂接到命令之後,帶領關內外幾十萬軍民西向,可是他逡尋再三,猶豫不決,走得很慢。終於等到京師陷落、崇禎殉難的訊息傳來,吳三桂遂調轉馬頭返回山海關。為了要保全其身為一個軍閥的既得利益,吳三桂不是歸降李自成,就是投靠清軍,這是他原本就舉棋不定的事。其實,舉棋不定的不只是吳三桂,李自成,還有多爾袞也在心中打轉轉。

    多爾袞搞不定的是怎麼打?畢竟山海關位於從東北進入華北的咽喉。正因為山海關居顯扼要,一向以來,清軍無法長驅直入,要打,只有繞道蒙古過長城,以遊擊圍點的戰略南進。皇太極所謂:“取北京如伐大樹,先從兩邊砍,則大樹自僕。”不過,崇禎十六年仆倒的大樹是皇太極自己,他死在瀋陽,幼子福臨即位,是為順治。對多爾袞來說,不只是怎麼打,還有打誰的問題。此際,陝西流寇終於從居庸關長驅直入,一舉攻下北京。崇禎帝吊死在煤山,明朝滅亡。清成宗——多爾袞

    此前不多時,多爾袞剛接受了明降臣范文程的建議南向推進。當他率領十四萬大軍過遼河時,才知道李自成已於前一月攻佔北京,明朝亡了。多爾袞轉念一想,並不認為他能夠從山海關西下,直迫京畿,所以也舉棋不定起來。為了整體的戰局著想,應該繞道蒙古、迅速出兵?還是儲存實力、緩兵徐圖?這更是一個兩難。最後,另一個明降將洪承疇堅決主戰,且以為事不宜遲。多爾袞才決定:準備攻打北京。

    在李自成方面,打從進入北京之後,當然意識到吳三桂的重要。而從北京方面向關外望,山海關問題是背上的芒刺,不除不快,可是這裡也有一個兩難,是剿?二是撫?闖王——李自成

    李自成思之再三,終於考慮大軍初定,應先先休養生息,便派人勸降吳三桂,議訂犒銀四萬兩、黃金千兩,另有敕書一通,封吳三桂為侯。此外,吳三桂的父親吳襄原先負責掌管京師兵馬(衛戍兼後勤司令)已在北京被捕,李自成也叫他給兒子修書勸降。

    吳三桂無奈,決定投降。但是當他率部進京之際,走到永平府西沙河驛的時候,卻突然調轉馬頭,再次返回山海關。對於吳三桂再次向後轉,這裡有三種說法:一種認為,李自成軍入京後,實行追贓助餉,狠狠修理了吳襄一頓,導致吳三桂反悔;另一種說法就是諜報傳來:吳的愛妾陳圓圓為大順軍將領劉宗敏劫了去,於是才有吳梅村的“衝冠一怒為紅顏”。

    另一個說法是吳三桂在西沙河驛遇上了個道士。那道士愁眉苦臉地跪坐在一間破廟門口,見大將軍儀仗到了也不迴避。吳三桂心實異之,看那道士一張簟席,一隻泥壚,正在烤火取暖。道士一抬頭,忽然笑道:“將軍請坐。”

    吳三桂甲冑在身,不方便立刻坐下,遲疑間聽那道士又說:“將軍是捱著簀(賊)坐呢?還是捱著壚(虜)坐呢?”吳三桂一聽就明白了,上前一揖,問道:“確乎是兩難,雲駕以為如何呢?”平西王——吳三桂

    道士接著說:“以簀撲壚,火勢越盛;以壚焚簀,頃刻間灰飛煙滅矣!”這道士的傳說似乎荒誕無稽,但是頗有深意──道士的話裡隱含的玄機是:無論投靠哪一邊,都不具備道德的正當性。而道德評價卻可能是由力量而定奪的。吳三桂最後的考慮顯然是選擇偎大邊而已── 一個以軍事行動之成敗為唯一考慮的決定。

    吳三桂知道自己可能要背上千古的罵名嗎?知道又如何?當年幫助趙匡胤打天下的大將曹彬就被耍過;趙匡胤原先允諾諸將,平定江南之後搬師回朝,大將封相,結果這事“黃”了。只賞賜了大筆金銀,還說:“如今平定了江南就封相,那將來再平定了河東之後,我拿甚麼封你們?皇位嗎?”曹彬的感慨是:“做官不就是為了錢嗎?有了錢,幹嘛一定要封相呢?”吳三桂也許聽說過曹彬的感慨,只不過曹彬願意被政治領袖玩很多把,吳三桂則選擇了自己玩。

    至於歷史的真相估計也只有當時的人才清楚,我們這些後世之人,說得再言之鑿鑿,也不過是猜測臆斷。

  • 10 # 少卿之見

    吳三桂投降滿清,致使大明王朝覆滅,華夏文明遭受前所未有重創,是中國近代史上數一數二的大漢奸。滿清入關前,有多少兵力?那就是和笑話。正是因為有吳三桂這樣的大漢奸和一些尸位素餐的大臣,才把崇禎逼至自縊而亡,致使社稷崩塌。食君之祿忠君之憂,作為國家重臣,應為君王社稷蒼生謀福。若為個人榮耀,投敵叛國,只能遺臭萬年!

  • 11 # 李三萬的三萬裡

    確實只有投降滿清一條路了,因為他被夾在中間了,缺糧缺餉。除非他想留個好名聲抵抗到死,拼的話李自成也拼不過。(投降李自成?不可能,李自成抓了他爸好像殺了)

    清代官書對李自成的招降, 則直截了當地接連予以否定, 例如攝政王多爾衰四月辛巳奏摺雲: “ 自成於三月二十二日僧稱帝, 國號大順, 改元永昌, 遣人招降三桂, 三桂不從, 隨自永平返據山海關。… … 臣即星夜前往, 於四月二十一日抵山海關, 值賊首李自成親 率馬 步兵二十徐萬,挾 崇禎帝太子、第三子 定王、 第四子及 宗室晉王、 秦王、漢王、郡王等並三桂父襄與俱 來, 復遣人招三 柱降, 三桂不從。”( 《 清世祖實錄》卷四順治元年) 《 清史列傳》卷七九《 貳臣傳乙· 唐通》則同上文假意受降 說: “ 遣通 資銀四萬兩稿三桂軍,欲因以招之, 三桂佯受金緩賊。’ ,進一步證 實假意接受招降和誓死滅李說之確鑿。

    吳三桂在《絕父書》和《檄文》所流露的忠孝之語, 參以吳三桂早年“ 自率家丁二十騎突入重圍”救父, 以致吳驟說“ 非吾子幾不復相見矣” , 祖大壽說“ 壯哉甥也”( 平吳錄), 是前後一致的, 因而是可信的。聞變後途中所發《檄文》在“ 各鎮官民” 和“ 登萊十民” 產生熱烈反響, 足可反證有意接受招降說“ 大張告示, 本鎮率所部朝見新主” , 全出捏造。《絕父書》斥其父失職而不能殉國, “ 父既不能為忠巨, 兒亦安能為孝子” , 大義凜然, 那裡有絲毫兒女情長徐地。“ 衝冠一怒為紅顏” 又怎能使六軍坳哭而為之編素? 假意接受招降的記載和書檄所洋溢的同仇敵汽氣氛, 使得為陳圓圓而拒降說成為新增的累贅, 顯得不合情理。唯一合理的解釋是山於乞師帶來清廷入主中原的不幸後果, 亡明遺老的悲憤情緒無處發洩, 吳三柱不僅被封平西王, 而且取回陳圓圓, 於是從陸次雲《陳沉傳》到吳偉業《圓圓曲》, 便因有了戲劇性的口實而盛行一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醫有可能發展為強勁的經濟發動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