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碧老師談育兒
-
2 # 玲玲老師說育兒
你好,關於孩子人來瘋這個話題我的觀點是:
❶ 孩子人來瘋,可能只是階段性的,隨著TA長大,慢慢就會恢復“正常”。
❷ 及時準確地表達你對孩子人來瘋的態度,並提前和孩子商量互相認可的、關於“瘋”的標準和底線。
❸ 可以和孩子一起體會“人來靜”,也幫助他感受安靜的美好。
對於孩子人來瘋的問題,父母其實不必太緊張和急迫地打擊、糾正孩子。而是要思考,孩子為什麼會這樣?這或許只是孩子成長中的一個小片段,等長大了也就自然翻篇了,又或者是因為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得當、孩子的需求沒得到充分滿足,面對孩子成長中的小問題,都一定不要給孩子貼標籤,不要在言語中表達出“你怎麼老是這樣”的埋怨,這反而會強化孩子的不良行為,這些希望對你有幫助。
-
3 # 家有糖果
孩子出現人來瘋是有原因的,一方面,孩子到了2歲,隨著自我意識的增加,他希望有人注意他的存在,為了證明他的存在就想出“鬧”的辦法。由於生活經驗的侷限,認為這種表現能夠引起別人的重視,於是就採取了不恰當的表現方式。另外這種孩子一般屬於多血質外向型的孩子,活潑且表現欲很強,很喜歡在別人面前表現自己,但由於不能很好地掌握尺度,也就有了如此的表現。也有的孩子,由於家中的生活寂寞,而孩子又喜歡 探索 ,對外界充滿了好奇,剛開始學習與人交往,不能很好地掌握交往的手段,家裡來了客人就出現“人來瘋”的現象。孩子這樣做不是有意識的,完全是缺乏生活經驗,不能控制自己的緣故。所以,千萬不能當著客人的面懲罰孩子,孩子覺得很沒有“面子”,會感到羞愧甚至反抗。孩子是無辜的,孩子也有自尊心,也需要尊重他的人格。
其實,可以這樣教育孩子:平時多帶孩子與外人接觸,交個孩子待人接物的一些禮儀和技巧。經常去公園、郊遊、聽音樂會、看兒童劇的演出,豐富孩子的生活,以滿足孩子的 好奇心 和探索的慾望。也可以 模仿 劇中的表演,大家會非常喜歡你的,這樣,既滿足樂孩子的表演慾,也讓孩子明白當客人拜訪時自己什麼樣的表現媽媽是喜歡的家裡來了客人,要讓孩子學會向客人問好,並且給孩子一個他喜歡的玩具或書,告訴孩子自己先到別的房間去玩,大人要說話,過一會客人要看你的表演,這樣孩子就會很高興的。當然你和客人談完話,一定要讓孩子進行表演,及時給與表揚和鼓勵。這樣孩子就明白了今天的表現是好的,媽媽喜歡的。給足了孩子“面子”,滿足了孩子的表現欲,孩子也就學會了如何正確地接待客人。如果孩子仍然出現“人來瘋”,就、告訴他:媽媽喜歡***小朋友,因為他在客人來時很有禮貌,以後就不要理他了。如果你越是注意他或者指責他,反而強化了他“人來瘋”的行為。不過客人走後要進行懲罰:指明懲罰的原因,可以罰站幾分鐘,剝奪一項權利(如:不去公園、不買他喜歡的玩具或書等)。逐步糾正這種行為。
-
4 # 哈哈親子成長
你好,我想“人來瘋”的孩子應該是個活潑外向的孩子吧
這樣的孩子活潑快樂社會性高,喜歡與人接觸,說不定以後很適合做與人打交道的工作噢。
我個人很喜歡這樣的小孩子,按照孩子的性格和天性去發展他們是最好的
-
5 # 淅爸育兒記
孩子為什麼會“人來瘋”呢?可能平時很乖巧聽話的孩子,在有客人的時候或者在一些公共場所會變得非常亢奮,不僅大吵大鬧,可能還會出現蠻橫無理的狀況。
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應該怎麼做?
孩子為什麼會人來瘋?大體上孩子會人來瘋,有以下幾個原因:
1. 自控力不足,並被錯誤寬容鼓勵
孩子並不是天生就有自控力的,自控力處於發展階段的他們並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為。
而一些家長會在有客人到來的時候,鼓勵孩子表現,哪怕孩子表現得過火,仍然會寬容孩子的行為。
這樣一來,一方面孩子從表現中獲得了關注,另一個方面他又認為這些過度的表現可以讓家長開心,自然就越來越“瘋”了。
2. 渴望關注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不能得到應有的關注、足夠的關注,當有客人來的時候,他們就會把這份需求轉移到客人身上。
他們乖張的行為,只是希望吸引他人的目光,免得自己被冷落。
3. 溺愛或者過於嚴厲的教育
溺愛會讓孩子無法無天,這點無需多加解釋;重點在於嚴厲教育的孩子,他們在與父母獨處的時候,喜歡玩的天性被抑制了,而當有客人來,父母吧精力集中到客人身上時,孩子逮住機會盡情玩耍也就可以理解了。被壓抑的始終會進行釋放。
4. 客人的寬容
對著孩子的胡鬧,客人礙於人情世故並不會阻止孩子,當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客人反而可能會出於客氣幫孩子脫罪。這就助長了孩子的氣焰了。
“人來瘋”,家長應該怎麼整頓?1. 不要當面批評孩子
不要著急著在客人面前批評孩子,這會讓孩子難堪,如果他的個性比較強,可能會變本加厲。
同時也會讓孩子感到客人來了,自己變得更不重要了,更不受關注了,進而敵視客人。
無論哪種結果,都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
2. 他只是需要一個適當的表現機會
無論如何,他只是希望有一個表現自己的機會,但他的行為可能給我們帶來了困擾。不妨給他們一個明確的指示,讓他“瘋”的合情合理。
例如讓他表揚一下自己的興趣愛好,給他一點時間,讓他獲得他希望的關注。
3. 適當的“阻止”
我們會發現,這些孩子可能會再次要求表演,意猶未盡,適時地提示他們,也是非常必要的,當然我們可以柔和一些、具體一些。
“你可以自己到房間裡面玩耍,也可以安靜地在這聽我們聊天,你覺得呢?”
4. 過度關注反而會適得其反
當我們不斷向孩子強調他的“人來瘋”的時候,也在不斷加強孩子對此的認知。某程度上這種搗亂所導致的父母的氣急敗壞,讓孩子感到了一絲成就感。
當孩子表現出人來瘋的時候,別過多關注他的錯誤行為,也引導暗示客人不要關注孩子的行為。
常言道,一個巴掌拍不響,他讓父母和客人氣急敗壞的目的達不到,自然也就落得個自討沒趣。
5. 多給予孩子正面的關注
孩子想要獲得關注的心理需求是沒錯的,當孩子展現出人來瘋的狀況時,我們就需要反省自己了。
是溺愛孩子了?還是給與了她錯誤的關注(例如關注她的錯誤行為)?
唯有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被滿足了,被正確的滿足了,孩子的行為才不會招人煩惱。
-
6 # 思考的蘆葦4
孩子是健康活潑的,再過十年,他都不想和你說話,不想和你的朋友打招呼了。
才兩歲呢,孩子都是一陣兒一陣兒的,過段時間會變。
-
7 # 秦時月手作
瘋就瘋吧。我家兩個人來瘋。
加上我算三個。我已經讓他倆氣瘋了。。。
小孩子都有這個階段吧。長大了不就好了嗎?在大一點,他們可能見人,就不說話了。
有時候想想,停好玩也可笑的。也只有孩子才做出這樣的事來。
一來個人,就總想得好好表現一把。你不讓他說,不讓他動,他們反而更厲害。
最近都在家待的雞飛狗跳。我家的這倆,每天她奶奶一來,那就好戲開始了。
這倆孩子就開始了他們的本色表演。
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孩子的童年,就適當讓他們瘋會吧。
-
8 # 北漂上班族
你好,兩歲孩子算是一個叛逆階段,適當的引導及接受,我家也有一個兩歲的娃,每天鬧騰的讓人哭笑不得,每天都是罵、揍、哄的模式。
-
9 # 周丫丫0308
人來瘋,對於2歲孩子來說是活潑可愛的時候,好動好奇好學好問好做好冒險,解放天性,就是做家長的頭疼,家裡有個熊孩子,但對教育來講孩子學習來講她或許會比別人稍微優秀。
-
10 # 好奇人生彭琪皓
孩子出現人來瘋,是孩子自我意識逐漸增強的表現,是平時父母對孩子的要求過於嚴厲,不能滿足孩子的交往需求,孩子為博取更多關注的行為!
要解決孩子人需瘋的問題,就要進行適當的引導:
1.對孩子進行適當的禮儀規範教育,由於孩子對如何待人接物還不夠了解,家長就要注意這方面的培養!
2.父母可以適當進行一些暗示,客人來訪時,父母可以適當誇獎孩子懂事,孩子會為了獲得客人的喜歡,成為乖孩子!
3.不要當眾批評孩子,當孩子人來瘋時,不要當客人的面批評孩子,這樣會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從而產生報復心理,行為會更加瘋!
4.多帶孩子與人接觸,孩子接觸到不同的環境,就不會對周邊的事物感到新鮮,也學會如何與人相處,人來瘋的情況就會減少!
5.不要過度寵愛孩子!對孩子的不良行為,要嚴肅表明立場,不能聽之任之,當孩子漸漸長大,自控力會有所增強,不再出現人來瘋!
-
11 # Mikes
1.自控能力差。有些孩子到了2~5歲,經常打家長,這其實是錯誤的。正確做法是讓孩子先把自己情緒先哭,在對孩子慢慢的解釋。首先要說明你為什麼這樣子做這樣子做對嗎?其次,如果孩子非要想動手打人,你只要按照這樣的解釋來說,如果他還在流眼淚,哭鼻子,那就在等孩子哭完,在過去解釋。不能大聲對孩子吼,其實孩子內心是非常脆弱的,孩子第一眼就是爸爸媽媽在教育長大成人,首先學會做人,要尊重家人,如果你的解釋已經完成,並且孩子已經接受你,但是孩子做錯事一定要接受懲罰,就是罰做椅子,孩子多少歲就按幾分鐘來計算,如果中途孩子跑掉,要重新計算,這個就做懲罰角。
2.模仿家長的動作。模仿一些動作是可以的,但是不要模仿危險的動作。例:親吻、打人、拿刀子等,這些都是不允許出現的。家長可以去到自己的房間做任何的事情,在小孩看不到地方,角落,如果孩子已經看到了,可以跟孩子說:這些都是錯誤的,千萬不要模仿,等你到18歲,再來模仿。
3.陪伴孩子童年 童年是記錄成長的事情,同時,家長要理解孩子的需要,才能使孩子的內心不會受到傷害。兩歲的孩子天生調皮的話,可以嘗試上面的方法來做。在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離不開家長,教育很重要,更重要的是社會需要。學校上的知識如果發現孩子回來不愉快了,首先要我問孩子的心情如何。其次,和孩子溝通很重要,會影響孩子的成長。
-
12 # 電影達人楊依晴
我覺得這種沒有必要刻意去怎麼教育,畢竟是個小孩,怎麼可能不貪玩,2歲的年紀,正是貪玩的時段,對各種事情都具有好奇心,他自己會不斷的模仿來成長,如果你讓他像一個成年人安安靜靜的坐在那,那他的童年有什麼樂趣
-
13 # 遠樺艾灸館
孩子都這樣,記得我家丫頭小時候,家來來人都興奮的很,客人一走無論誰都會哭一通,我也是發愁,想著自己小時候不這樣啊,孩子怎麼這樣呢,而隨著她年齡的增長,慢慢就消失了,我有個小侄女,有天和我媽媽影片時,聽見她在哭,問她為何哭,我媽說家裡只要來客人玩的好走時都捨不得讓走,會哭一會……現在孩子這樣大抵是一個孩子,太寂寞了,因為我們小時候兄弟姊妹們多,小夥伴多,玩伴多,所以不寂寞。
-
14 # 公子灝的孃親
其實人來瘋的孩子是情商比較高的,他們渴望在人前表現自己。但因為年齡,心智發育還不完全,所以他們自我表現的方式方法不對,就成為了我們成年人眼中的人來瘋了。這種孩子在平常需要引導他文明禮貌,自律規矩。當私底下他能做到這些了,然後就可以引導他,如果家裡面來人他也能做到以上要求,給他什麼獎勵,比如他最喜歡的郊遊,或者最心動的玩具。孩子都是一張白紙,就看家長怎麼做。只要有恆心,有耐心,都可以慢慢糾正過來的。
-
15 # 陌陌的日記
寶寶才兩歲,“人來瘋”無非就是想吸引大人的注意,這是寶寶很很聰明的體現,大人多給寶寶點關注,而且這樣的寶寶不是更活潑更開朗更惹人愛嗎?當然,可能有些場合需要安靜優雅,這些等寶寶大一點懂道理了可以慢慢給她講,寶寶長大了自然會懂的哪些場合可以瘋鬧,哪些場合應該安靜,給寶寶一個快樂的童年,陪她一起“人來瘋”!
其實,我一直覺得喜歡“人來瘋”的人,更缺愛!
-
16 # 灩灩隨波千萬裡a
很簡單,不要讓有人來瘋習慣的孩子出現在客人面前,儘量不要在家裡接待客人,實在有客人上門,把孩子放另一個房間照看。
-
17 # WS60號渡老師郭紅虹
人來瘋的孩子是迫切希望引起大人關注的孩子,這也是這個年齡段孩子心理發展重要的特點之一。
兩歲孩子開始出現自我意識的萌芽,它主要表現為:1.強調"我"的個體存在;2.試圖證明我能行;3.我是重要的;4.出現佔有意識等。
建議家長在這個階段,儘量肯定孩子行為背後的正面動機,不誇大,真誠地表達,相信在滿足了自我需求後,孩子就會自信,Sunny地成長
-
18 # 愛伴隨成長
想解決問題,首先要了解問題的本源,其實,有“人來瘋”表現的孩子。主要原因是:
第一,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控制自己,用自己的方式吸引別人的注意。
第二,愛出風頭,過分張揚。有時候會忽略基本禮貌,不懂得尊重他人
第三,孩子缺乏讚美,孩子渴望關注,渴望賞識的心理。
知道了原因,然後針對原因“對症下藥”會有比較好的效果。
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絕大部分是因為溺愛所致,所以,平時身為父母要多多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不要對孩子的每個要求都設法滿足,特別是不合理的要求,父母一定要學會對孩說“不”。讓他知道世界不是圍繞他轉。
對於愛出風頭,愛表現,以致忘了禮貌的孩子。作為父母,首先要多多肯定孩子的表現,讓孩子的表現欲得到滿足。
其次多跟孩子溝通,讓孩子知道在人前應該如何表現,哪些行為是不禮貌的行為。
最後,這樣的孩子榮譽感強,可以多給他們獨立活動和取得成功的機會,讓他們的能力得到充分展示,並及時地給予他們讚許。
對渴望得到賞識關注的孩子,說明他們得到的讚美比較少,因為太想獲得讚揚,他們可能會在客人面前“人來瘋”,有時候外人礙於面子,可能會違心誇獎幾句,這樣孩子需要表揚的心理得到了滿足。所以,父母也要多思考自己是否壓制了孩子的天性。
我們都知道,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人的基本需求分為五個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馬斯洛認為人在追求自我實現需要的過程中,如果自己表現出的聰明才智得到實現,就會獲得極大的滿足和成就感。孩子也是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思想,同樣也有自己這五種層次的需求。
相信在父母孩子的共同努力下,每個孩子都會是我們的天使!
-
19 # 真我媽媽
一、為什麼孩子會“人來瘋”呢?
1、孩子自身成長的原因
(1)自我意識的增長。孩子在3歲之前自我意識沒有形成。2歲後,隨著自我意識的增長,這一階段的孩子渴望引起他人的關注,喜歡有人注意自己,所以就想出了這種不恰當的“鬧”的方式。
(2)神經系統發育未成熟:這個階段的孩子容易興奮。客人的到來對孩子來說是一種新的刺激,這種刺激會提高孩子的喚醒水平,使孩子表現得很興奮。不過這個階段的孩子神經系統的抑制功能還沒有發育成熟,所以他們一旦興奮起來,不容易剋制,很難平靜下來。
(3)孩子的個體性格因素:有的孩子屬於多血質外向型,活潑並且表現欲比較強,喜歡在別人面前表現自己,但是因為他還小,不能掌握尺度和分寸,所以就會過猶不及。
2、家庭教育的原因
兒童心理學家認為,家長如果對孩子過度溺愛或者管束嚴厲,也可能造成孩子的“人來瘋”。如果家長平時較為溺愛孩子,家裡來了客人後,孩子覺得受到了冷落,心理落差較大,所以會透過人行、不聽話等行為來引起家長的關注;
如果家長平時對孩子過度嚴厲管束,比如很少讓孩子與外界接觸等,有外人在時父母會較為寬容,孩子就會藉此釋放“天性”。這兩種情況,無論是哪種,都是孩子想讓父母多關注自己,這是一種缺愛的體現。
二、如何應對孩子的“人來瘋”1、當孩子表現出“人來瘋”時,冷處理:孩子出現“人來瘋”情況時候,家長不要急於改變這種現象而強行制止孩子。越訓斥孩子,可能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反而讓孩子鬧得變本加厲或者傷害到孩子的自尊性和自信心。
家長可以先向客人說明原因,然後暫時不要管孩子或者透過吩咐孩子做其他事情來分散其注意力,比如給孩子一件他從來沒有玩過的玩具或者讓孩子幫忙去做什麼事。在孩子“人來瘋”過後,家長可以溫柔而堅定地指出孩子行為上的錯誤,不過在最後一定要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愛意。
2、利用孩子的“人來瘋”,因勢利導:在客人來的時候,如果孩子也在場,在談話中,也可以適時的把話題轉向孩子,讓孩子有一個自我表現的機會,比如引導孩子在客人前面展示自己的優點或者特長,或者適當讓孩子參與招待活動,比如讓孩子幫忙拿水果給客人等,滿足孩子想要被關注的心理。
對於大一點的孩子,家長可以事先跟孩子約定展示自己的表演次數,孩子表現的不錯後,及時給予孩子“懂禮貌”“會待客”之類的鼓勵和表揚,進一步強化孩子的“向好慾望”,讓其表現更文明有禮。
3、改變過度溺愛或過度嚴厲的教養方式:平時多帶孩子與外界接觸,多與人交往,教給孩子一些接人待物的禮儀和技巧:如多邀請朋友到家中做客,多帶孩子參加一些聚會或集體活動,減少孩子看見生人時的新鮮感,並透過豐富孩子的生活,多給他們獨立活動和取得成功的機會,以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慾望。
家長也可以藉助繪本或者動畫片,讓孩子明白當客人來的時候,什麼樣的表現是受人喜歡的。等到下次有客人來的時候,提前告訴孩子會有客人來,要怎麼做才是適合的。
總結“人來瘋”是孩子發育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是孩子自身的發展特點和家庭教育共同作用的結果。應對孩子的“人來瘋”,家長要注意冷處理、因勢利導和改變家庭教育方式。
-
20 # 心理醫生小蔣
孩子大鬧往往使父母束手無策,因為這代表父母對孩子和情境都失去了控制。減少孩子鬧的竅門是將它消滅在萌芽狀態。別管別人如何看你,把孩子帶到角落,等他冷靜下來。可以對他說:“我坐在這兒等著,直到你不鬧了。如果3、4分鐘後他還鬧,帶孩子離開那裡。
如果是在家裡,可以說:“如果你不鬧,我們就可以談談,看我們能做什麼?”並帶著孩子走到另一個房間。孩子太小的話,和他呆在一起,如果他要你抱,那就抱著他,直到他冷靜下來。對於大一些的孩子,父母乾點兒別的什麼,讓他知道,只有他冷靜下來,你才注意他。大多數情況下,如果大人對孩子的鬧不感興趣,他們很快就能冷靜下來。
孩子的鬧有時預先沒有徵兆,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突然大鬧起來:得不到他們想要的東西,做不好一件事,或僅僅是累了。可以幫幫他,或把他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上。
不要對孩子期望過高,幼兒不能較長時間自己玩,因此應避免帶幼兒在商店人多的時候購物,排隊時孩子很快就會不耐煩。如果你必須帶著他排隊,準備好他喜歡的玩具或吃的東西給他解悶。
當孩子發展了更多的自我控制,學會了以建設性的方式表達他的需要和挫折後,哭、鬧和其他消極行為將會越來越少。引導孩子孩子告訴你他的想法和感受,建立起良好的溝通與交流,在孩子進入青春期時,是很有用的。
回覆列表
孩子為什麼會出現“人來瘋”這樣的行為?
透過問題看本質,才是真正的解決問題之道。所以,孩子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行為。
我們首先要了解,孩子在兩到三歲之後,逐漸開始有了自己的思想,慢慢的會分辨了,比如分辨家裡人與外面的人。而孩子在這個年齡階段,又是表現欲很強的階段,想讓所有人都注意到自己的行為,尋求表揚與肯定。
但是孩子此時,卻又不能明白,自己過於“人來瘋”的表現欲,會給大人們造成困擾,所以就出現了當家裡來客了,孩子們會在客人面前誇張的表現自己,可能會出現上躥下跳的行為。

當行為出現時,家長哪些做法不可取?
不少家長的做法應該就是對孩子進行訓斥,其實這樣的做法並沒有從根本上起到效果,是在做無用功。
孩子所在的年齡階段,乾的最多的事情就是玩,盡情的玩,所以訓斥只能尋求一時的安靜。並不能真正讓孩子瞭解,究竟該如何應對客人與環境。
所以,訓斥的行為是不應該出現的,尤其是當著客人的面,只會讓孩子的自尊心受挫,讓客人覺得自己的教育方式的不足,看了笑話。

面對孩子的“人來瘋”行為,家長該怎麼辦?
1、首先明確的告訴孩子,家裡來客人時,環境就變了,不會再以孩子為中心,一定是以客人為中心,這才是有禮貌的行為。
並同時告訴孩子,不是要禁錮孩子的行為,可以在客人面前表現自己,但是一定不能過分的吵鬧。
這樣既滿足了孩子的表現欲,又能給孩子一個度,讓客人免去尷尬。

2、在教育孩子禮貌這件事情上,家長必須要多下些功夫。平時多給孩子普及一些行為習慣,哪些是有禮貌的,哪些是沒有禮貌的。
當家裡來客時,孩子就會自然知道,那些沒禮貌的行為就不會出現了。
3、孩子的這種人來瘋的行為,說到底,並不是一種犯錯,所以千萬別再訓斥孩子了,家長一定要引導。可以指揮孩子在客人面前,表演一些自己拿手的,比如練練字、畫個畫、跳跳舞等。
既滿足了愛表現的孩子,又滿足了家長的展示願望,一舉兩得。

重要提示:凡事都有規律可循,只要家長耐心一些,孩子的任何行為,都可以找到解決辦法。不過家長們也無需過分擔憂,很多孩子都會隨著年齡的變化,這種行為會自然的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