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海1762685
-
2 # 三齊
魯迅與胡適誰的水平高,答案只有一個,各有千秋,片面的說其中一人水平高都是有失偏頗的。魯迅與胡適兩位都可稱得上大師,且都參與了新文化運動對,並不能從誰的作品更知名來作比較,這並沒有可比性。現今大眾所只曉得魯迅的文章,大多是源自於小學課文,為什麼魯迅的文章適合做小學課文,而胡適的文章在語文書裡從沒見過呢?並不是說胡適的文章比魯迅的水平差,而是難懂。
所以如果真要將作比較,那就只能說將二者放到統一平面上來對比一下。
魯迅才華橫溢,思想上激進了一些,文風更具有批判性,走的是道家的俊逸之風,一身風骨敢於鬥爭敢於革命。
胡適更加聰慧,思想上行的是中庸之道,文筆頗有建設性,是儒家的忠恕之道,從始至終一顆仁心不變。
胡適聰明,往往能佔得先機,但也因受制於聰明,功力弱了一二,不如魯迅深刻。
魯迅深刻,但正所謂破大於立,在時機上弱了幾步,不如胡適目光獨到。
世人經常將同一時期的魯迅胡適二人放在一起,也經常將二者放在對立面,但就二者對新文化運動乃至中華民族的影響來看,魯迅和胡適二人都是功不可沒的。少年時讀讀魯迅的作品,要敢於鬥爭而不妥協。長大之後方知胡適的思想才是正道,畢竟不可能鬥爭一輩子,鬥爭的多了,也許就走到了自己的反面。
-
3 # 勇行萬里路
其實胡適和魯迅都有相似的經歷,都是包辦婚姻的受害者,都留過學。
魯迅對包辦婚姻的處理方式就遠不及胡適。魯迅毀掉了一個女人的一生。最後死了也沒給這個女人一點遺產供她養老,雖然魯迅有不菲的工資和稿酬,當這個女人準備把魯迅老家的藏書變賣以解燃眉之急的時候,他的同居者登報威脅要把這個可憐的女人告上法庭。
魯迅和胡適最大的思想差異,魯迅覺得中國的問題是人的問題,把人教育好了,中國的問題就解決了。
胡適覺得中國的問題是制度的問題,他覺得一個好的制度能讓壞人不敢去做壞事,一個壞的制度能讓一個好人被迫去幹壞事。
-
4 # 顏二哥有言23
我個人認為魯迅的思想比較偏激,所以他的文學作品都是“罵人”的,他熱衷於揭露人性的陰暗面。純屬鬥爭性的‘’文學‘’。難有文學價值可言!這可能與他個人的人生經歷有關。如下我們來大致瞭解一下魯迅其人及主要作品。
魯迅(1881年-1936年)魯迅筆下人物充滿缺點,如阿Q、華老栓、祥林嫂、孔乙己等,他們是自私、無知、盲從、自欺、麻木、懦弱、欺侮更軟弱之人等醜陋人物。而其文章充滿憤懣、鄙視和醜化人性。魯迅最著名的小說《阿Q正傳》,系透過農村貧苦僱農阿Q的形象,影射中華民族“普遍”的劣根性,如卑怯、精神勝利法、善於投機、誇大狂與自尊癖等。而其《狂人日記》則是透過一個“狂人”的日記來闡述理念。如“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魯迅將中國故有的傳統文化歸結出“吃人”二字,著實令許多人為之驚愕!“魯迅有文學家應有的一枝筆,但無文學家所應有的胸襟與心理準備。他寫了不少的東西,態度只是一個‘偏激’。”人心變壞,罪在世人。中華文化一向教人要修身養性,遵從四維、八德與三剛五常等言行規範;魯迅藉文章全盤否定中華傳統文化,卻代之以鬥爭、暴力等負面思想的灌注侵害。
魯迅“一生坎坷,到處碰壁,所以很自然的有一股怨恨之氣,橫亙胸中,一吐為快。怨恨的物件是誰呢?禮教、制度、傳統、政府,全成了他洩忿的物件。他的文字,簡練而刻毒,為文極盡尖酸刻薄之能事。”並認為“魯迅最嚴重的短處,即在於他謾罵別人的改良主張,謾罵一切,而自己不提出正面的主張。”
魯迅原名周樟壽,後改名為周樹人,出生於浙江省紹興府會稽縣(今紹興市)東昌坊口。魯迅家本是世族大家,其祖父周福清時代,有千畝良田和幾千平方米宅第。周福清曾獲殿試三甲第15名,但仕途不順,後變賣家財買官,候補9年後當上了以抄寫為職的七品京官。周福清為讓兒子周伯宜(魯迅的父親)透過鄉試,與他人合夥賄賂主考官,不料事蹟敗露,光緒帝下旨嚴懲。周福清因主動投案,加上浙江官員求情,後判斬監候,即秋後再決,三年不斬就轉為無期。三年間周家為了推遲周福清的行刑,到處撒錢打點。熬過三年後,周福清轉為無期,7年後被大赦釋回。而魯迅的父親周伯宜,在此變故中被革去秀才功名,後竟一病不起。親友鄰居走避,所有重擔,驟然壓到了13歲的魯迅身上。少年魯迅嘗受世間冷暖,成年後,他懷怨寫道:“我有四年多,曾經常常,幾乎是每天,出入於質鋪和藥店裡,年紀可是忘卻了,總之是藥店的櫃檯正和我一樣高,質鋪的是比我高一倍,我從一倍高的櫃檯外送上衣服或首飾去,在侮蔑裡接了錢。”“有誰從小康人家而墮入困頓的嗎?我以為在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的真面目。”其實周家大宅依舊,尚有幾十畝良田,若干僕人,三兄弟(周作人、周建人、周椿壽)不用為生計奔忙,都能安心讀書。魯迅29歲從日本回國後,才開始掙錢養家,這期間,母親還為他張羅了一門親事。可見魯迅的痛苦多來源於,周家大少爺的風光不再,突然間受到以前從沒有過的白眼和冷遇。1906年,25歲的魯迅從日本回國,遵從母意與長3歲的朱安結婚,但一生未與朱安同床(據魯迅之友荊有麟回憶,魯迅稱“多年來只有兩三次”)。婚後第4天魯迅東渡日本(參照周作人日記,魯迅當年並非婚後第4天東渡,而是秋天才動身的)。1927年魯迅在廣州與其學生許廣平同居。1929年,兒子周海嬰出世。周海嬰之子為周令飛。周令飛在1980年代時與臺灣的女同學張純華相戀並移居臺灣。他的女兒周璟馨(即魯迅的曾孫女)曾參加臺灣綜藝節目併成為熱點人物。
魯迅有言:“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是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務,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照魯迅所言“愚弱的國民,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可清楚看出魯迅的階級思想系與中國儒家文化“追求至善”的理想,背離甚遠;生命無貴賤之分,“愚弱之人”同樣有其生命的價值。魯迅的階級思想,與中國儒家文化“追求至善”的理想背離甚遠。魯迅還說:“在現在這可憐的時代,能殺才能生,能憎才能愛,能憎與能愛才能文。”魯迅此“殺、憎”才能“生、愛”,即“暴力才能生、愛”。魯迅一生“罵”過許多人,他的個性中也有著強烈的攻擊傾向。在《華蓋集續編•學界的三魂〈附記〉》中說:“我要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或者以半牙,以兩牙還一牙,因為我是人,難於上帝似的銖兩悉稱。如果我沒有做,那是我的無力,並非我大度,寬恕了加害於我的敵人。”“讓他們怨恨去,我也一個都不寬恕。”(《且介亭雜文末編•死》)。此處更清楚魯迅其“鬥爭”、“不寬恕”與“戰鬥”的本質。魯迅的母親曾言:“大先生所以死得這麼早,都是因為太勞苦,又好生氣。他罵人雖然罵得很厲害,但是都是人家去惹他的。他在未寫罵人的文章以前,自己已氣得死去活來,所以實在是氣極了才罵人的。”(1936年北平《民國學院院刊》)
研究魯迅的作品者發現:魯迅曾堅決廢除漢字、陰曆,主張改用外國的拼音文字,並宣稱京劇為垃圾。曾言:“漢字和大眾,是勢不兩立的。”“漢字是勞苦大眾的結核。倘不除去,只有自己死。”1936年在抗日民族危亡之際,魯迅對上海《救亡情報》的記者說:“漢字不滅,中國必亡”。
魯迅因其父親的病而痛恨庸醫,繼而全盤否定中醫,說“中醫無非是有意無意的騙子”。他對中醫敵視的態度,至死都沒改變。
魯迅是徹底的無神論者。1923年魯迅在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所作的演講中說:“天下事盡有小作為比大作為更煩難的。譬如現在似的冬天,我們只有這一件棉襖,然而必須救助一個將要凍死的苦人,否則便坐在菩提樹下冥想普度一切人類的方法去。普度一切人類和救活一人,大小實在相去太遠了,然而倘叫我挑選,我就立刻到菩提樹下去坐著,因為免得脫下唯一的棉襖來凍殺自己。”(《娜拉走後怎樣》)
說完魯迅,接著就要說胡適,但是總是感覺魯迅和胡適沒有可比性。胡適是一個真正的儒家傳人,學者,善者,細讀他的作品確實有一種讓人內心昇華,豐富的感覺。一句話,胡適乃大師級的文學家。
-
5 # 大雪2006
胡適的最大特點,就是記憶力超群,相當於一個書櫃。他寫的東西,多是一些感想,心得,體會。他除了崇拜洋人,全盤西化外,無任何觀點,思想,理論體系。要說有點貢獻的話,就是提倡新文化運動。但他與陳獨秀提倡新文化運動,出發點完全不同。陳獨秀是推陳出新,改造中華。胡適是完全推倒重來,認為中國沒有邏輯,沒有哲學,沒有科學,華人連印度人都不如。就如高曉松讚美印度一樣。 他在中國,哲學,歷史,訓詁,文學,社會學,語言學等所有方面,沒有任何建樹,沒有獨樹一幟的東西。星星點點,介紹點西方洋主人的東西。不過是老蔣的一個御用文人。 他的真正本性是漢奸,沒有一點中國文人骨氣。魯迅把他罵得狗血噴頭,言之鑿鑿!胡適自知當漢奸理屈,一點不敢反駁,反而恭維魯迅。當今某些捧胡適的人,即使搜腸刮肚,翻遍胡適的所有書櫃也拿不出任何成果,任何像樣的觀點,思想,理論,向當代青年介紹,沒有一篇像樣的文章值得玄耀。弄幾個格言之類,多研究問題,少談些主義,當做精品推薦, 不過是農村老大爺教育孩子的話,只是他說的乖巧一些罷了。在中華民族博弈中,思考技不行,思考制度不行,思考文化不行。民主自由的中華民國試驗,遭到徹底的慘敗。胡適作為民主自由的文化班頭,實在有愧於中華民族。某些人向青年介紹胡適,介紹西方古希臘伯拉圖之類,這些垃圾東西,是浪費青年人的生命,是對青年一代不負責。我們應當站在全人類的高度,思考今天的地球問題,思考人類的走向問題,思考中華民族獨特的最偉大的文化。西方所有文化,就是基督教文化,不斷維護上帝的文化。沒有任何值得玄耀的。只得把古希臘那些東西拿出來。古希臘文化是人類共同文化遺產,並不是西方的,人種都不同,西方盜竊希臘文化,硬當做自己祖宗供俸。就是這些東西,又豈能同同一時代的百花爭鳴的中華文化相比?直不起腰來的奴才,實在孤陋寡聞。魯迅是最偉大的民族英雄,獨立思考的智者。兩間餘一卒,荷戟獨彷徨。他彷徨,他吶喊,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對民族的命運的深度思考。他的小說反映了整個社會。每篇的文體樣式不同,《阿q正傳》精神,是人類共同的人性弱點。巴爾扎克,托爾斯泰豈能相比?奠定他世界文學巨匠的位置。胡適除了可恥,有什麼成就?魯迅不是共產主義者,但他的深入思考,他的世界觀卻是到辨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魯迅,獨樹一幟的雜文體。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是對中方文明的一大貢獻。魯迅在方方面面的貢獻,都遠遠高於胡適。胡適不過是介紹西方文化的一個編者按。
-
6 # 極客尚老師
胡適,妥妥的胡適
他是文學大家,嚴謹的文學家,教育家
魯迅的話,說實話,他是紅色文學的代表人物,帶有太多的政治光環了
魯迅喜歡生造字,喜歡抨擊社會,卻很少有過得硬的文學作品帶給我們寫作方面的提高
胡適更有文學涵養和素質,這點,魯迅是有很大差距的
-
7 # 校書昌
無論是古詩詞功底,還是古文功底魯迅秒滅胡適,更遑論現代文的水平了。我們生在中國請問哪個同學能隨口就能說出幾篇胡適的文章和名句,在看魯迅即便小學畢業也能說出魯迅的幾篇文章。胡適的名氣純屬磚家吹出來的。
-
8 # 彭世軍狂草書法
魯迅和胡適誰的文學水平更高?
因為,題目限定了只比較文學水平,所以答案就很肯定、清析。
吃瓜群眾都知道,魯迅文章年年必入選中學課本。所以吃瓜群眾都是讀著魯迅的文章長大的。當然也包括本文作者在內。
【《狂人日記》是魯迅創作的第一個短篇白話日記體小說,也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寫於1918年4月。該文首發於1918年5月15日4卷5號的《新青年》月刊,
小說透過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寫,揭示了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表現了作者對以封建禮教為主體內涵的中國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現了作者深刻的懺悔意識。作者以徹底的“革命民主主義”的立場對中國的文化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時對中國的甚至是人類的前途表達了深廣的憂憤。】(以上引自網路)
個人認為,《狂人日記》以及《阿Q正傳》這些白話文的創作,體現了魯迅深刻的人文關懷:恕其不爭,哀其不幸。達到了很高的文學高度!是現代文學發展的奠基石!
所以,誰想當現代文學大師,吃瓜群眾當然要拿你的作品,跟魯迅的作品比。
【胡適代表作品有《胡適文選》、《文學改良芻議》等,在1939年胡適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這是一個對於文學者的肯定。後來他領導了新文化運動,倡導文學改革。】(引自網路)
但本文認為,胡適的貢獻更多是在文史哲理論研究方面,於純文學的創作方面,與魯迅相較,當稍遜風騷!
-
9 # 夜夜龍泉壁上鳴
這個問題還用問?
胡適先生暴得大名,是因為其留學西洋,據說獲得三十幾個博士頭銜!至於是不是象方鴻漸一樣的博士具有含金量,這是方舟子一類人的事!但不管怎樣,當清末民初之際,舉國崇洋,胡先生又全盤否定中國文化,提倡新學!一時間,執教北大,聲名鵲起!後來又擔任國民政府駐美大使。胡先生一生也許是忙於教學、政治,也許是"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抑或是"江郎才盡",其所謂巜中國哲學史大綱》及其他一些學術著作,都是有了開頭,沒有結尾!其文學作品,也沒有幾篇拿得出手,有些甚至不堪入目!
而魯迅的學術成就《中國小說史》等,文學成就,那就更不用說了!可以講近代無出其右!魯迅先期也曾在北洋政府裡混過幾天,大學裡教過一陣子,後來就成了自由撰稿人!他的作品完全可以讓他謀生的!而胡適先生在全國解放時去了美國,在美國沒有人撘理他,好不容易經人幫忙在一家大學的圖書館裡擔任管理員,生活很困難。後來蔣介石因為政治需要,召其回臺,繼續當官,又過上了好日子!從此也是極盡反共之能事!
胡、魯都有大名,論名聲高下,倒是很難說!若論文學成就,胡差魯十萬八千里,不可以以道理計!
-
10 # 楷書13
魯迅的文學成就是無與倫比的,不僅僅他那個時代,即使今天,我敢說無人望其項背,小說詩歌散文雜文史著翻譯甚至板畫等等。胡適先生是新文化的領軍人物,提倡白話文,紅學研究也頗有建樹,不過這位大師級人物功夫在“文”外,屬外交奇才,當過駐美大使(當然是臺灣的),對中美文化交流有一定貢獻。(其實真不瞭解,就搜腸刮肚這麼多。)
-
11 # 明貞
文以載道,魯迅和胡適都是民國時期有影響力的風雲人物。他們的作品和思想到當代仍有現實意義。魯迅表達的是憤怒和自省,胡適表達的是學習和理解,各有千秋。魯迅更象一劑猛藥使人警醒然後自立自強,而胡適更象一種營養品使你強壯。
-
12 # 我是護花使者
關於魯迅和胡適誰的文學水平更高?向來各執一詞,眾說紛紜。因為怕被噴,故而本人不做評論。只想說一下,一直以來很喜歡和佩服魯迅先生的文章。他那些所有抨擊敵人的檄文,語言的技巧,文字的辛辣,筆觸的凝練,語氣的犀利,冷嘲熱諷以及嬉笑怒罵皆文章。和毛主席的文章[不包括思想方面]有異曲同工之妙。最近幾十年以來我最崇尚毛主席和魯迅先生的文章。
-
13 # 學動春風
胡適(1891-1962)
魯迅與胡適,兩個人在中國歷史中,應該說都是重量級級的人物。他們對中國社會的貢獻都比較大,但側重點不同。在許多領域,胡適都是開拓者,他自己愛說,“但開風氣不為師”,實際上這是胡適對自己比較清楚、比較符合實際的定位。
前幾天,著名詩人余光中先生去世了,華人都紛紛表示哀悼。余光中是現代詩人,也可以說是新體詩詩人。我們現在所讀的詩,基本上都是新體詩,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新詩。比如海子的“面向大海,春暖花開”、餘秀華的“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等等,都是新詩。舊體詩已經走進歷史,現代人不待見它,也寫不好它。
新詩肇始於新文化運動,之後經幾代人的努力,方有今日之氣象、為大眾所喜愛。這大約有點兒像現在的人喜歡啤酒,味淡,但又有一點酒味。歷史學家週一良(文筆也相當了得)在說他的妹夫穆旦時曾言:百年以後,我的東西可能就沒人看了;但是,五百年以後,良錚的詩仍會有人讀。(記不清楚原話了,大致是這樣)穆旦和著名武俠小說家金庸先生是親戚,穆旦好像是金庸的堂哥。他們兩個人,一個把姓名的頭一個字拆開作筆名,一個把姓名的末一個字拆開作筆名,結果,兩個人都成了中國乃至世界享名的作家。他們都是浙江海寧人。(海寧就是出人才吶,王國維先生也是海寧人)而且,這兩個人,都和魯迅有關係:穆旦是魯迅的崇拜者,金庸是魯迅的小朋友、曾經同院而居的俞芳的學生。論齒序,他們都比魯迅小得多。
詩人穆旦(1918—1977)
新詩在中國的影響,已然用不著我來多說;但是,新詩在中國能有今天的地位,胡適功不可沒。是胡適出版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本新詩集《嘗試集》,還說出“自古成功在嘗試”的名言。
《嘗試集》的命名就顯示出胡適對自己的作品的認識。他知道自己的作品質量不高。當然,這當中也不能否認有表示謙遜的成分在裡面。
魯迅與胡適在文學方面誰最厲害?真正讀過兩個人作品的人,大約不會提出這種問題,更不用說專門研究文學的學者。所以,最好的辦法,建議朋友們找來兩個人的作品認真研讀一下。毛澤東說得好:要知道梨子的味道甜不甜,你最好親口嘗一嘗。有精力有興趣呢,就多讀一點;如果急功近利,那就只撿他們的詩文來讀好了。
這就像挖寶,或者是在海灘上撿貝殼,只要你去幹,彎下腰來尋覓,終究會有收穫,比聽別人說的要切實。
那麼,當你把兩人的詩文擺在面前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首先從數量上來說,胡適就比魯迅少一個量級。當然,作品的高低,並不是以字數的多少來衡量的。那麼,我們在知道魯迅作品遠多於胡適的同時,再仔細研讀一下他們的詩文,相信,透過認真地閱讀、體味,你又可以發現:兩人作品的質量,也不在一個量級。
不必說魯迅的小說、魯迅的雜文,地球人都知道這是魯迅的強項,孔慶東寫文章那麼牛,但他就服魯迅,說魯迅的雜文“寸鐵殺人”;也不必說魯迅的學術專箸《中國小說史略》,那至今在文學研究史上,仍然是巍巍一座高山;單是胡適開風氣之先的新詩,胡適也不是魯迅的對手。胡適的人品沒得說,但在學問上、作品質量上,民國時的大師級人物,很少有人肯恭維的。
我們看一首魯迅的詩:
桃花
春雨過了,太陽又很好,隨便走到園中。桃花開在園西,李花開在園東。
我說:“好極了!桃花紅,李花白。”
(沒說,桃花不及李花白)
桃花可是生了氣,滿面漲作“楊妃紅”。
好小子!真了得!竟能氣紅了面孔。
我的話可並沒得罪你,你怎的便漲紅了面孔!
唉!花有花道理。我不懂。
(按:這首詩被李零老師全文照錄在他的新作《我的老師,我的老師夢》中。)
胡適的詩:
(這裡就不舉大家都熟悉的《蝴蝶》了)
老鴉(胡適)
我大清早起,
站在人家屋角上啞啞的啼
人家討嫌我,說我不吉利;──
我不能呢呢喃喃討人家的歡喜!
天寒風緊,無枝可棲。
我整日裡飛去飛回,整日裡又寒又飢。──
我不能帶著鞘兒,翁翁央央的替人家飛;
不能叫人家系在竹竿頭,賺一把小米!
胡適還有一首比較動感情的詩,也許更合大家的口味:
秘魔崖月夜
依舊是月圓時,
依舊是空山,靜夜;
我獨自月下歸來,
這淒涼如何能解!
翠微山上的一陣松濤,
驚破了空山的寂靜。
山風吹亂了窗紙上的松痕,
吹不散我心頭的人影 。
也有人說,胡適寫得最好的詩,已經被改編成校園歌曲,就是那首“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種在小園中,希望開花好。……”
您認為呢?
-
14 # 50414176534
都是當時社會的激進分子,他們的文學水平趙唐代都差遠去了,唐代的李白,杜甫,李商隱等等一些個詩詞詩句現代人有幾個能比上?
-
15 # 隴右觀察
對現有中國的影響力來說,魯迅的"上課率"最高,我們若按大眾化影響,肯定魯迅最高。
胡適在學術界有開山祖之稱,據說他在社科領域挖掘不少山頭,只是淺嘗輒止。但給後人開闢了道路。
-
16 # 家國關注
陳獨秀,魯迅,胡適,郭沫若,新文化運動的四大旗手。胡適,我只是知道他是個知識淵博的人,有N個博士頭銜,會s國語言。講課引經據典,思潮新穎,博古通今。胡先生講課,學生趨之如鶩,座無虛席。胡先生,總是一本正經,言行舉止儒雅。穿著打扮總是學究型狀,一絲不苟,西裝畢挺,領帶筆直,皮鞋錚亮。要說他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什麼鴻篇鉅著,我還找不出。留有其名,而無其大作。而魯迅先生,那是一位偉大思想家,戰鬥型,推翻型。他就有代表型大著《阿Q正傳》。中國第一部用白話寫成的小說。連載時,一時紙貴,爭相傳閱。用新文學形式其對中國當時的時局,國民素質,人性作出了深刻剖析。魯迅先生的文筆,語言用詞,可以說是出神入化。我是寧波人,讀他的白話文章,感覺非常幽默,但卻又很深刻和辛辣,很是耐讀。莫言說我願以全部的著作去換《阿Q正傳》,但不夠份。至於《祥林嫂》,《孔乙己》,《故鄉》,《傷逝》,《在酒樓上》。。。。都是篇篇精華。魯迅先生的小說,雜文,散文創作在中國的文學上都閃耀著光芒。他能用廖瘳數語就能夠傳神地刻畫劃人性和景色,他能用新文學創作傳播偉大的思想,並能引起,影響民眾的巨大反響。胡博士雖博,但和魯大師相比文學地位,那是太陽和星星之比,不可同日而語,儘管胡博士是個好人。
-
17 # 周宗明217
先宣告:我不喜歡這種在先賢中,作比較的問題。就象給孩子挖坑:奶奶好,還是姥姥好?隱患無窮。人有多面,業有不同,只有在同一問題同時代比較,才有點靠譜。父母送盤菜,有要了不吃的,供著。有吃髒了不要的,有些還喂一群雞崽。不吃出人命,吃髒了不吃出人命,吃髒了出人命也不管。魯迅,胡適,郭沫若的為人。前些日子,有些人享受著愛情幸福,又詬病魯迅不上朱安,蒼蠅也上無縫的蛋。胡適罵不還口,郭五字噤聲,是不要這種孫子的。
魯迅大丈夫,打獵種莊稼,虎狼狐蛇不懼,野狗家狗只要咬人,一併收拾。稻黍瓜果,人間共賞。有血濺鴛鴦樓豪氣,有黃鐘忠勇謀略,有張飛般單純,無李逵魯莽。闖到槍口上的,非死即殘。
胡適暈血,不進屠宰場,但魚與熊掌不拒,學問大了桃李滿天下,蜂圍蝶陣,徐帆的姥姥江東秀樂得休耕。胡適溫良恭謙讓,吐不出長虹,無飛龍際天,只能以故宮作廚倉,作一滿漢大廚子,徒弟也了得,合作一桌精美滿漢全席。這夫婦,不,姐弟,不,兄弟,"某業所就,孰與仲多"?
-
18 # 吉家凡
如果是指文學成就,胡適和魯迅不在同一個層次上,胡適要比魯迅差多了,基本沒有可比性。
胡適在中國學術史上,是一個開創性的旗手、領袖。他在1912年出版的《中國哲學史大綱》(捲上),第一次把現代西方哲學研究方法引入中國哲學史研究,使中國傳統哲學真正步入現代化程序,這本書在中國現代哲學研究中的意義怎麼評價都不為過,但這本書本身並沒有提出創新性的哲學觀點。就是說,胡適的貢獻不在於學術理論本身,而在於開創了一個新的研究方法。
胡適是中國白話文的倡導者,他出版了白話文新詩《嘗試集》,這也是一項開創性的工作,確立了中國詩歌新的藝術形態。但是,這本詩集的水平沒有多高,“兩個黃蝴蝶,雙雙飛上天。不知為什麼,一個忽飛還。剩下那一個,孤單怪可憐。也無心上天,天上太孤單。”這個水平應該和趙麗華差不多吧?這也是他唯一拿出來的文學作品啊。
胡適在考據《水經注》上花費了大量的精力,是《水經注》專家,但其成果受到很多名家的質疑。
就是說,胡適先生他不是一位著名的或者是大師級的學者,更不是有成就文學家。他是屬於登高一呼的領袖級的人物。
至於魯迅的文學成就,就不用說了。
胡適先生曾經兩次提名諾貝爾文學獎,但這並不代表他的文學成就有多高,而是因為他有名。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人有很多,曾經有提名人準備提名魯迅先生,被魯迅先生拒絕了。
-
19 # 青槓木
在那個大革命時期階級矛盾突出,鬥爭激烈,每個人的思想無不表現出階級的屬性!文學藝術是為社會服務的為階級服務的,文學藝術水平表現在思想性和藝術感染力上。相比較魯迅順應了社會的先進思想充滿了時代戰鬥精神,揭露了舊時代社會的醜惡,向逆歷史潮流之流以筆代槍進行了抨擊!魯迅在那個時代的文藝界個性鮮明活脫脫就是一個為革命無懼無畏的勇敢的鬥士!
-
20 # 敦化人百萬
從學術地位上講,胡適是教授,是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五四運動時期,魯迅只是北京師範大學的兼課教師,相當於講師。從文學角度上講胡適是學者,主要的著述在學術方面。而魯迅是文學家,專攻雜文。所欲兩者不好比較。
回覆列表
魯迅是中國一面鏡子。胡舍是新中國的改造家,兩個人一個重視批評,一個想辦法。魯迅喚醒人們不要昏睡,胡舍積極主動的爭取改造。對日本鬼子侵略中華民族,兩個人都是積極的。魯迅雖然說沒有棄筆投戎,但是日本鬼子侵略中華民族,也改變了他原來的初衷。放權了繼續學醫的理想,投入到了抗日戰爭。魯迅一支筆可以敵數萬部隊。胡舍在國家危急關頭積極主動的爭取外國的幫助,對中國全面開戰,抗擊日本鬼子侵略中華民族,取得了卓越貢獻。其在那個時候沒有分國民黨共產黨,只知道要把日本鬼子趕走。佩服胡舍的愛國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