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諸葛驢鯉魚
-
2 # 伍天意
1000美元並不一定指實際意義上的紙幣,而是你馬上能運用的餘額,在中國是以現金、支付寶、微信、銀行卡(儲蓄卡、信用卡)的形式表現;在美國沒有微信和支付寶,就應該是以現金、(儲蓄卡、信用卡)的形式表現,至少我是這樣理解的,先把這個前提搞清楚。
歐美在很多年前中國還沒有移動支付的時候就普遍實現了刷卡支付,所以對現金的需求就像我們現在一樣,非常少。歐美普通人的工資基本在每月2k至3k左右,支付房貸車貸保險和必要的稅收後,基本上餘額也就在兩三百美元了,這點錢夠日常生活開支,如果每週像華人去館子搓一頓,即使是AA制也會顯得囊中羞澀,實在嘴饞的時候買個麥當勞的雞腿抵擋一下吧,至於月薪4k以上的白領不在這個範疇之內。這是國外的朋友跟我說的,我把大概意思捋一捋,別噴我哈!
-
3 # 偽裝的觀點
從我手頭上掌握的資料,嗯嗯,我先翻一下我的百度查詢結果。。。
算了,這麼說吧,這事是真的!
我這人擅長講道理,讓我給你講道理說明一下:
美國是一個純商業國家,所以這個國家的基本邏輯就是商業化和流動性,只有讓錢流動起來才能夠產生更大的利益,這是他們幾乎所有人的想法。
所以,存款什麼的,就沒啥必要了,只要有個三五百可以應急,一切就OK了,因為商業制度已經把你的一切都給你規劃好了,只要你有工作,到點還卡帳就沒問題,下個月繼續刷卡就好了。
-
4 # 歷史三日談
看到這個就想到了中國老奶奶和美國老太太的故事,說是中國老奶奶一輩子省吃儉用,儘量積攢積蓄,等到有錢了卻發現人老了,物質訴求早就沒那麼大了,錢多了反倒不知道花哪裡去了。
而美國老太太是有錢就花,甚至錢不夠花到銀行藉著花,到死了都還在還錢的路上呢,這就是題目所說的典型的超前消費了吧,還有華人愛積蓄攢錢的喜歡特點,也被說的簡單明瞭。
美國的信用卡消費在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當然所謂的信用卡消費,說白了就是借錢花,其實以1000美元為標準,比如說老美連一千美元都拿不出來其實並不具備參考意義。
這個話題出來的時候,1000美元也不是個絕對的概念,有的人不掙錢能拿出來一些錢,有些人掙了錢立刻就又流轉走了,錢在手裡停不住罷了,至於說是1000沒有還是100美元,都是個參考數值。
不管是多少拿不出來,都說明了美華人不愛儲蓄的習慣和超前消費的習慣,這個不愛攢錢愛借錢過日子的毛病,在平時社會正常運轉時還看不出來什麼問題,可是等哪天社會突然來了叫急剎車。
讓人還來不及準備就停下來了,這時候家裡有存糧存款的自然是不慌不忙,但是那些月光族、日光族和時光族,恐怕就沒有先前那般悠哉悠哉了,因為相當於斷流了,一個人的資金流斷裂開始仍舊可以套取信用卡。
但是長期套取的前提是能夠還上前面借的錢,如果說還不上上一次借的錢,信用卡嘛,靠的就是按時還款的信用,不按時還款就是違約,就是沒有信用自然就不可能有接下來的借款發生。
人們的日常就是靠借貸——還貸為生,假如不讓借了,甚至長時間的不讓接,恐怕美國民眾就沒那麼淡定了,搞不好都是要搞個個人破產,怕是才過得了關,這要是美國民眾為什麼不允許經濟停下開的目的。
停下來,還怎麼讓人活啊!
-
5 # 歐羅足球軍事
我們不要以訛傳訛,其實,美華人有大量存款,中國有很多人就有這樣的心態,巴不得別人不如自己,這不是一個大國國您的的心態。
美華人自從經歷08面金融危機打擊,特別是00年“嬰兒潮”的到來,讓美華人的退休儲蓄賬戶多了很多儲蓄,而正處壯年的“80後”則開始未雨綢繆,他們也在積極準備著可能出現的失業、工時減少或獎金削減的情況下保持消費能力的儲蓄。
Magnify Money統計顯示,目前嬰兒潮時期出生的家庭中位數存款約為9.7萬美元,而“80後”家庭中位數存款為4.3萬美元,均遠高於“千禧一代”的中位數存款9230美元。
美國,仍舊是當今世界最大的經濟體,其2019年GDP總量超過22萬億美元,是目前全球唯一GDP超過20萬億美元的國家,佔全球經濟總量的四分之一。僅2019年前三季度,美國GDP總量接近16萬億美元,它世界第一寶座無人可捍動。
稱減稅政策實施近兩年來,美國居民儲蓄因稅改增加了1.3萬億美元,穆迪分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贊迪(Mark Zandi)估計,雖然美國最富有的10%人口貢獻了儲蓄率增長的二分之一以上。
貸款服務機構Magnify Money對美聯儲和聯邦存款保險公司資料彙總後對美國家庭儲蓄狀況進行了評估,2018年美國家庭存款的中位數約為1.17萬美元,平均值為17.5萬美元。其中收入排名前1%的家庭的中位數存款達到115萬美元,隨著儲蓄率上升,美國貧富差距正在呈現進一步擴大的趨勢,但是美國儲蓄能力仍舊巨大。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說,按照2019年美國GDP總量將達到22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一,同時人均GDP也將達到6.5萬美元,並且他們儲蓄率也將近接近10%,看上去比例不高,但是,基數大,人口也多,國家福利好,所以,它的儲蓄能力仍舊巨大。
那麼,一個人均收入高達到6.5萬美元的國家,大家竟然以訛傳訛說美華人的存款和儲蓄能力不足,我們不感覺可笑嗎??
-
6 # 嘉興微同城
美華人喜歡超前消費,大部分人臨時掏1000美金都很難,是真的嗎?
美華人拿不出1000美元的這個說法,估計是有人根據銀行利率諮詢機構的統計資料來說的。這份統計顯示:69%的美華人銀行賬戶存款低於1000美元,34%的美華人銀行賬號裡一分錢都沒有。注意,這裡指的是存款,而美華人是不喜歡存錢的。
我們來看看,美華人的錢花在哪裡了:超前消費,現在不僅美華人,中國年輕人也越來越喜歡超前消費。買一些比較貴重的物品分期付款,收入的一部分勢必會先支付貸款。
房子租金或者房貸,這也會消耗美華人的工資,自己有房的還要付房屋保險費和物業稅,還有各種生活服務費,比如水電煤和通訊費。美國的人工費也是出了名的貴,一般普通人都有很強的動手能力,通個下水道,房子哪裡不好小修下,都會自己動手。
食物,食物在美國很便宜,一般普通人在家做飯的話,費用不會很貴。家裡都有個冰櫃或者大冰箱用來儲存一週的生活所需。參照疫情期間華人拍的影片,兩個人在家做飯的成本一個月在400美金左右。不過出去吃會很貴,叫外賣更貴。比如一份15美金的食物,叫了外賣再加服務費要賣到40多美金。我們所謂的垃圾食品在美國很便宜,一個漢堡9美分。國內現在一個普通的漢堡基本在20塊左右。所以美國的普通人中,胖子特別多。垃圾食物不僅便宜,還能給人帶來愉悅感,窮人經常吃,自然會長胖。
退休計劃,在美國只有政府部門工作人員、郵遞員和教師等人員退休後會不必為養老發愁,其他人都需要靠自己存錢來養老。那麼就需要購買養老保險,公司繳納一部分,自己在繳納一部分,一般為工資的5%—10%。
醫療保險,醫療保險也是一大開支,不買保險除非是赤貧,不然生病了都要自己埋單,一場大病一生的積蓄可能就沒了。
還有投資理財、服裝費、交通費、子女的教育費用、娛樂的費用、旅遊的費用等等加在一起,美華人一年的收入確實所剩無幾了。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資料,2019年2月份美國員工平均每週收入951.50美元,按一年52周計算,美國員工的年平均收入是49478美元。這點錢換算成人民幣是很多,不過去掉以上的各項開支,說美國大部分掏不出1000美元,也不是沒有道理。但美華人更注重生活品質,享受生活是他們最想要的。相比於我們為了買套房需要三代人節衣縮食,還是有很大差別的。即使他們拿不出1000美元,但生活水平依舊領先於世界上大部分國家。
還有美國是富豪和赤貧者的天堂,富豪就就不說了,赤貧者在美國享受各種福利,不用工作也餓不死。最慘的是中下階層,他們收入不高,要維持生活確實也非常的辛苦。
-
7 # 商務新觀察
確實如此,這也並不意外,美聯儲曾經在美國民眾中做過一次問卷調查,結果發現有60%的美華人拿不出1000美元的應急資金。截止2018年年底,美國國內私人債務規模已經超過15萬億美元大關。美國現在是貧富懸殊最大的西方發達國家,根據此前一份報告的資料顯示,2015年美國前1%人口的收入是其他99%人口收入的26.3倍。
據這份報告反映,美國第一大城市紐約(有世界之城的美譽)的收入差距最大,2015年紐約前1%人口收入平均為220萬美元,而其他所有人的平均收入近4.96萬美元,差距達到了44.35倍;佛羅里達則以39.5倍的差距位列第二,排名第三的康涅狄格州,差距也達到37.2倍。
美國作為貧富分化最嚴重的西方國家。從2018年的資料統計來看,美國1%的最富有人群擁有全國38.6%的財富,而普通民眾的財富總量和收入水平持續下降。實際上,近半美國家庭生活拮据,1850萬人生活在極端貧困中。非洲裔的貧困率是白人的2.5倍,失業率長期維持在白人的2倍左右。
總之,美國是西方世界貧富差距最大的,也是全球最典型的消費型社會,因此它能夠成為最大消費市場,這也是它長期處在國際貿易逆差的原因之一。受疫情影響,過去六週美國失業人口超過3000萬以上,如果不是美聯儲加大力度印鈔,那這些人的日子難以為繼。此外,紐約州等多個州開設了“臨時救助點”提供每日三餐。大家可以想一想,我們封城幾個月都還不至於如此,反倒是央行資料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住戶存款增加6.47萬億元,國居民儲蓄率是全世界最高的。
-
8 # 雲端美
不要不做市場嚴謹調查,就輕易下結論說,美國大部分人臨時掏1000美元都難。曹德旺說,美國開工廠除了工資多7倍,其他土地、過路費、汽柴油價格、稅收、水電價格都比國內便宜。妄圖嘲笑比你工資高7倍的人,必須具有阿Q精神,魯迅真實揭示了國民性。
我聽高曉松說過(節目裡),美華人不愛存錢,你管他借3000美元通常是沒有的。不能否認,可能人家不習慣把錢借給別人;美國個人金融借貸服務非常方便。其實,現在華人也習慣了信用卡、花唄、住房抵押貸款。
不能盯著美國10%的窮人說事兒,他們拿不出1000美元我信。其他的,你要給我調查報告。
美華人愛投資股票市場,日本人愛投資國債。有的基金就是封閉基金,不能隨意退出。咱們炒股,也不願意割肉退出或立即平倉把錢借給別人。
我們批評美國政府,是糾正其對中國的栽贓陷害、敲詐勒索、有罪推定;不帶節奏貶低美華人民,讓自己莫名其妙嗨起來。美華人民生活水平世界一流,中國可以這樣說嗎?
-
9 # 維拉蒂2
是真的 也是假的。
而美華人的錢在房產上的部分大體只佔1/3,多數錢會放在股市和其他投資品上,兜裡和銀行卡里真沒啥錢,平時日常開銷之外需要應急的話人人都有信用卡 不方便刷卡的情況也可以寫支票(錢不夠銀行會幫忙墊 不會讓你的支票跳票)
總之 大部分美華人兜裡沒錢是真的,但不代表他們真沒錢。
-
10 # 歷史深度揭秘
華人喜歡存錢還不是為了防備極端情況,這說明在美國極端情況不是事以至於沒有必要存那麼多錢來防這個。
一邊說沒錢,一邊說美國的醫療貴治不起,難道美華人有病了都在外邊(因為沒錢房子都被銀行收了,電視裡反正都這麼演)等死,要這麼算的話,美國是沒窮人的,因為都死沒了。
美華人消費觀念不同,儲蓄很少。我認識一個朋友,兩口子都是大連理工大學力學系博士,他倆在美國讀的博士,剛去時在研究室待著先,不屬於工作,一個月每人也就一千二三百美金的補貼。後來一年後他兒子出生,政府給補貼一部分錢,具體多少不知道,據說比他倆人的收入總和還多點。第三年女兒出生,又有一份補貼。然後他女兒一週歲時(好像是11年),在郊區買了一塊1500平米的地皮,還蓋了三層半的房子,加上草坪,後院啥的,一共花了17萬美金。關鍵是他倆全靠自己的積蓄,沒貸款。把那些美國鄰居嚇著了!四年,繼續十七萬美金,他們覺得太不可思議了!
再不喜歡儲蓄,沒有存款,也基本代表拿不出錢,手中不富裕的人是不可能不存錢而手中有大量現金的。中國家庭喜歡儲蓄也有很多沒有存款。這裡說拿不出不是說去借去透支,而是手中沒有餘錢可以隨時動用。
拿100美元的一看就是遊客。美國自動提款機裡取錢,基本都是提供20美元的面值和更小額零鈔。而且,一般都刷卡啊,買一瓶可樂都是刷卡。你給營業元100美金,營業員那不是羨慕的眼神,那是他鬱悶的眼神,因為他在煩惱如何給你找補,美華人數學差可不是開玩笑。
年前聽收音機裡的一個報告,中國上班族年輕人20到30歲之間的資料。20萬存款以上的有百分之5,10萬以上的有百分之30,5萬以上的有百分之70。1萬以上的記不清楚了,估計上百分之90了。不要拿房貸來說事,說的是存款或者投資理財資金。有房貸的話說明資產更多。自己在想想自己有多少拖後腿沒?
美華人不是不存錢,他們的存法和中國不一樣。一般的人每個月5%-10%的錢一般會放放入401K養老保險裡,另外多遠的錢會放在股市裡。因為儲蓄賬戶的利息實在太低了。在這種情況下,工資發下來到手上的也所剩無幾了,但到退休年齡的時候他們401K賬上大多有上百萬的養老金。
15年在休斯敦待過一天,我們同事四個人去BESTBUY購物,主要是買電腦平板啥的。我買了個399刀的惠普筆記本,同事們自己買,幫別的同事稍,一共買了六個蘋果平板,499一個,倆蘋果膝上型電腦,好像是七百多吧,還有一個東芝膝上型電腦。結賬時我們都給一百美金的現鈔,一共,五千多美金,收銀員都愣住了,我看了下,收銀機抽屜裡得現金估計也就一二百,最大面值的是二十美金,五十一百面值的一張都沒有。
後來去找店員裝系統,是個華人小夥,他就問,你們是不是現金結賬?收銀員看了驚訝不?其他顧客是不是也跟看熊貓一樣看你們?出於禮貌我從沒問過美國的朋友有沒有存款哈哈~~不過他們的生活習慣的確和我們不一樣,我們是先計算儲蓄然後再考慮消費,他們的觀念裡基本上沒有儲蓄這個概念,孩子上學有貸款,平時消費用現金,出去度假用信用卡,而且他們超級熱愛度假,所以我認為他們主要錢是花在出去玩了。我甚至聽朋友講他鄰居想去歐洲旅遊,商量著先貸點款什麼的,這對我們來說簡直是不可理喻的!
-
11 # 毒舌財經
美華人確實喜歡超前消費,即便沒有錢照樣刷信用卡買買買,也正因為超前消費觀念非常濃,所以大多數美華人每個月的收入當中很多都用來還信用卡賬單,真正存下錢的人很少,有很多人平時連1000塊錢的現金都拿不出來。
2016年的時候,美聯社和NORC公共事務研究中心聯合釋出了一份市場調查報告,根據這份市場調查報告資料顯示,美國75%年收入低於5萬美元的家庭以及2/3年收入在5萬美元到10萬美元之間的家庭,他們表示難以拿出1000美元應對意外資助,即便對於美國最富有的20%家庭(年收入超過10萬美元),有38%的人認為未來拿出1000美元應急款有一定的困難。
看到這個資料,很多人都表示很驚訝,畢竟美華人的工資收入水平是非常高的,目前美國的人均GDP超過6.5萬美元,普通工人的月薪也達到三四千美元以上,對於那些職業相對比較好的律師、醫生來說,他們月收入甚至達到上萬美元,所以美華人的收入水平是比較高的。
按理來說收入水平越高對應的他們的儲蓄水平應該越高才對,但美國是一個例外,雖然他們的居民收入水平非常高,但是居民的儲蓄率就非常低。
比如截止2019年,中國儲蓄佔GDP的比重達到44.56%,而美國的儲蓄率只有18.5%左右,這個儲蓄率明顯要比中國低很多。
而美國儲蓄率之所以這麼低,就是因為美華人不習慣存錢,他們更習慣超前消費,花明天的錢來享受今天的生活。
美國居民之所以有這樣的觀念,主要跟他們國內的一些經濟環境以及社會福利待遇各方面有很大的關係。
第一、美國的社會福利待遇各方面比較好。美國是全球社會福利待遇最完善的國家之一,從養老到醫療保險都有完善的體系,對普通居民來說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所以很多人基本上沒有什麼後顧之憂。
除了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之外,美國還有一些社會救濟措施,比如對於低收入家庭來說,美國會給他們發放一些食品券,對於一個4口家庭來說,他們每年最多可以領到5000美元左右的食品券補貼,目前美國食品券大概覆蓋了4500萬左右的人口。
除了政府發放的食品券等其他補貼之外,美國還有眾多的慈善機構,這些慈善機構也會給窮人發放一些其他生活補貼。
第二、美國工資收入水平比較比較高。很多美華人之所以敢超前消費,這主要是對於自己收入的自信,畢竟目前美國大部分人的收入水平都是比較高的,很多人的收入水平都達到5000美元以上每個月,對這些人來說,他們即便提前消費了,他們也有能力在未來把債務還清,所以他們根本不用擔心太多的事情。
第三、工資發放形式比較靈活。在中國大家的工資基本上都是一個月發一次,大多數公司都是在10號,15號或者20號發。
但是美國僱主發放工資的形式是比較靈活的,有的可能按月發,有的兩個星期發一次,甚至有的一個星期發一次。
因為工資發放的週期非常短,所以很多人只需要等一個星期就有工資收入,可以支付日常的生活開支了,因此很多人都不用儲備大量的資金去應對日常的生活開支。
即便對於那些有錢人來說,很多人也更傾向於把錢投入到基金或者其他理財產品當中,從而獲得更多的收益。
不過美國這種低儲蓄率超前消費國家在平時可能沒有什麼問題,一旦遇到了特殊時期的時候,這個問題就有可能暴露出來。
比如今年因為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美國經濟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很多員工都只能在家待業或者失業,因此導致短期之內領取失業金的人不斷增加,甚至有很多人連債務到期都沒法償還。
還好美國擁有美元這個武器,美元作為全球通用貨幣,美國缺錢了就可以把美元印刷出來用於補貼居民,所以我們看到在疫情發生之後,美國就推出了2.2萬億美元經濟刺激計劃,這裡面有很大一部分錢就是直接給居民發放現金的。
由此可見美國這種超超級消費國家的模式很多國家是學不來的,因為很多國家不論是社會福利待遇還是貨幣地位,都沒法跟美國相比。
-
12 # 激思
美華人的確喜歡超前消費,在疫情肆虐的當下,很多人都是囊中羞澀、難以為繼。喜歡超前消費,這與特殊的美國社會有著重要關係。
首先美元是世界流通貨幣。美華人不怕沒錢,就怕印的慢。疫情其間,美國開啟無限量寬鬆計劃,割世界各國的羊毛。
其次美華人的自信。自認為美國強大,這是事實。但認為美國無所不能,就有些妄自尊大了!因為自信,就自然缺乏危機感、災難感。今天的疫情,讓美華人的自信會收斂一點。
第三美華人認為社會保障好。認為不需要存錢,需要的是消費的慾望,不怕想不到,就怕不敢想。長此以往,形成了超前消費的習慣,購物的慾望與日俱增、不可阻擋。疫情期間,許許多多的美華人,連核酸檢測的錢都湊不齊,其實不知,保障是沒有限度的!
第四美華人認為資源充足。過慣了充裕的生活,就失去了珍惜、思考。疫情之下,商店遭搶,超市架空,首次遭遇了商品的緊俏、脫銷。
美國的疫情形勢仍然嚴峻,持續時間已經很長了。曾經影響華人的“超前消費”,必將會讓許許多多的美華人醒悟而唾棄!
-
13 # 霧雪寒梅
確實如此,很多美華人都拿不出四百元現金,更別說一千塊啦,因為他們大多數是週薪,不是月薪拿了錢就要花掉,大部分時間用信用卡支付賬單所以身上很少現金。
但是他們一箇中產階級上班就可以養得起一個家,買得起一套帶院子的房子,平常的消費只要不牽涉到人工價格都很低,按照消費和收入的比例算,比咱強多了。要知道他們的國內生產總值佔了全世界的四分之一左右,人均居世界前列,咱們好像才八十左右。
-
14 # 藍天是白雲的故鄉
因為美國普遍很窮,房價只是年收入的8倍左右,還要交大量的房產稅。美華人還因為只圖眼前快樂,從不省吃儉用,喜歡超前消費,都是敗家子,從不為生病住院、孩子入學和養老做準備,都指望政府來救濟。
-
15 # 靜怡御花園
感覺他們的理財比較全面,房地產,股票,基金,各種保險,等等。消費也比較全面,能享受的東西儘量享受,能超前享受的就超前享受。加上各種稅,生活必要開支,等等。口袋裡現金自然少了。
-
16 # 琅琊榜首張大仙
這個現象不奇怪,因為美華人民都是一個貸款消費,提前消費的生活模式。
這個問題和他們的政策制度,有一定的關係。我們都知道美國的經濟是靠兩樣東西支撐起來的,第一就是消費;
第二就是金融;
在美國,消費的慾望越強,消費的資料越棒,說明美國的經濟就越好。所以,美國政府不斷鼓勵消費,而且會讓銀行給美國公民更多的消費貸款,甚至時不時地壓低物價,刺激他們消費!
因此,大部分的美華人手裡都有鉅額的貸款,如果沒錢了怎麼辦?一邊繼續貸款消費,一邊找工作還貸款。從而提高就業率,增加市場的需求,以及提升美國實體,製造業等的利潤。
而這樣的消費刺激帶來的結果就是利好股市,股市裡的上市公司在美國大消費的環境下,在經濟向好的資料下走出長牛。
對於大部分的美華人來說,基本都參與股票的投資,所以在股市上的回報和利潤,又可以幫助他們還貸款,又可以幫他們繼續消費,從而形成了一種良性的迴圈。
這樣來看,你就會明白為什麼美國政府特別關注消費,關注失業率,就業率,關注股票市場了。
因為這些資料直接影響到的是美國的經濟。
如果消費市場火爆,那麼美國的經濟自然好,但是如果消費市場低迷,那麼經濟就會弱,股市就會下跌。一旦股市下跌,大部分的人就會沒有經濟收入,同樣的,工廠的效益會降低,失業率就上升。導致大部分的人沒錢還債。
我們可以看到,在經濟衰退的週期裡,都是處於企業槓桿的高位,以及居民槓桿的高位。而其中居民槓桿的高位置由失業率和就業率影響的。
只要失業率飆升,就業率降低,負債累累的美華人就會還不起錢,導致居民槓桿壞債極度飆升,影響美國經濟。
綜合以上,你會發現,美華人確實唉超前消費,這也是美國政府幫助、刺激、扶持的結果。而大部分的美華人其實都是身負鉅債的,再加上美華人大部分的資金都買入了理財、基金,所以身邊的現金少也是合情合理的。
-
17 # 諮詢師天生
這個確實是。
美華人臨時掏出1000美元確實很困難,而且1000美元對於美華人來說是一筆鉅款。
首先我們先不說美華人是不是超前消費,是不是不保留現金和存款。實際上我所知道的大多數美華人並沒有咱們想象中那麼富裕。一般美華人的收入,大概一年都在3萬到8萬美元之間。兌換成人民幣這個數字是比較大的,不過在美元可以認為一美元就是一人民幣,購買力是不一樣的。再加上美國市場的一些基礎民生開支比中國其實要高,比如說水電等支出,所以美國大部分人並不算富裕,一生的積蓄也可能只有幾千上萬美元而已。
另外不得不說美國的社會福利制度已經比較完善,雖然仍然有一些缺陷,但是整體來說全社會的後顧之憂比較小,很多人不需要去儲蓄很多的錢,這就刺激了美華人進行消費的慾望。再加上美國社會消費和享樂主義遠比中國要更為明顯,所以美華人消費就更旺盛,留在手裡的錢也就更少。
再一個情況,即使一些比較富有的美華人,手裡也很難拿出1000美元的現金,甚至幾百美元的現金都很難,美國的信用體系和支付體系已經十分的發達,所以大部分的支付都是透過信用卡進行的,這就跟咱們現在使用微信支付差不太多。從錢包裡拿出1000美元,對於美華人來說很難想象,因為這又是一筆鉅款,又完全沒有必要帶在身上。
-
18 # 木易論
這的確是真的,美國政府對於經濟的表現形式通常是消費越強勁,則代表著經濟越好,所以,美國政府鼓勵人們消費,甚至壓低物價來讓人們消費,以起到經濟強勁的作用。
在我個人看來,美國是個貧富差距非常明顯的地方,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但沒過的社會福利也的確好於其他多數國家,就算你破產了,還可以得到政府的救助,如何體現美國大部分人臨時掏1000塊錢都很難?
好多年前我看過一部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叫做《當幸福來敲門》,有兩個鏡頭我記憶猶新,一個是主角克里斯的朋友欠他14美元,主角在生活困難的時候為了14美元不惜與朋友鬧翻,另一個鏡頭是克里斯賣出去了一款醫療器械,拿著幾十美金開心的不得了,這既是賣出產品的喜悅,也是有錢的開心,他的兒子想吃一個糖,一個全身家當只有幾十美金的克里斯毫不猶豫的給兒子買了一個,這既是對孩子的愛,也是一種消費觀念……
美國是個遍地信用卡的地方,我有朋友去美國學習,用她的話說,如果你沒有信用卡,人們都會覺得你是個怪物,而我們在電視中看到的美華人每月收賬單的事情也是真的,因為提前消費,那麼每月的待遇幾乎都用於還信用卡了,這個過程反覆進行。
除此之外,美國家庭還有一定的投資意識,他們大多不會進行股票買賣,但他們大多會買入共同基金,所以,普通的美華人一般都很難拿出1000塊,1000塊的現金對大部分人來說就跟一筆鉅款一樣。
-
19 # 行走吧木頭
一段時間裡,美國的大部分人拿不出400元的說法,就甚囂塵上;現在又是美華人拿不出1000美元在不斷地蔓延。雖然在數量有所增加了,但是美華人拿不出錢的說法,仍然沒有任何地改觀,這讓美華人情何以堪!
美國大部分人在突發意外時拿不出400美元,這一說法出自美聯儲在2017年的一份《美國家庭經濟狀況報告》。該報告顯示,美國有44%的家庭在突發事件發生後確實連400美元也拿不出來。而這些家庭應對突發變故的方式,有45%的家庭會使用信用卡支付,而27%的家庭表示完全無法承擔,還有15的家庭會向親朋好友借錢。
而美華人拿不出1000美元的說法,是根據銀行利率諮詢機構(GO Banking Rates)的統計杜撰的。這份統計顯示:69%的美華人銀行賬戶存款低於1000美元,34%的美華人銀行賬號裡一分錢都沒有。
這兩個說法大致都是從這兩個調查報告裡,斷章取義得來的。它忽視了在正常支出基礎上應付突發變故這個條件,屬於偷換概念,所以才錯誤地以為美國大部分人拿不出400美元或者1000美元。
請問,美國的家庭收入遠遠超過我們國家,我們自己是怎麼生活的,大家應該非常清楚了,和我們的日常收入和支出相比,美國大部分家庭拿不出1000美元的這樣說辭還能站得住腳嗎?
以2016年為例,當時美國勞工局統計的資料顯示,美國家庭平均稅後收入為64175美元,支出為57311美元。其中住房支出為18886美元、交通支出為9049美元、食物支出為7203美元、個人保險及退休金支出為6016美元、醫療健康4612美元、娛樂支出為2913、捐款2081美元、富士及服務支出為1803美元、教育支出為1329美元、雜項支出為959美元、個人保健和護理707美元、酒類支出為484美元、煙類支出為337美元、閱讀支出為118美元,最後還剩餘6864美元。
這是美國家庭平均後的收入和正常的支出狀況,最後還有6864美元結存,就可以存入銀行了。
而69%的家庭銀行存款不足1000美元,或者沒有一分錢的存款,可能確實存在。但是我們要看到,美國家庭在按部就班的生活,也按部就班地支出消費,也證明他們確實有1000美元的支付的能力,完全可以拿出1000美元來。
不是沒有1000元的存款,就證明他們就拿不出1000元美元。不是這樣的。
美華人不太會存錢,或者喜歡超前的消費,但是在支出上,美華人還是比較節制的或者相對有計劃的,也並不是美國全社會都在胡吃海喝地亂還錢。
在美國家庭芸芸總總的平均支出中,美華人的食品、菸酒、和衣服佔比相對較低。而有意思的是,美華人捐款上癮,家庭平均支出了2081美元。
美華人沒有辦法承擔額外的突發變故造成的支出的增加,是因為他們活在當下,追求當下的高品質生活。而美華人對未來的規劃可能會少一些,或者在當下的支出後油價所剩無幾,因此他們不願意去存錢。
沒有存款,但並不等於每日的生活的品質差,也不等於他們拿不出1000美元。
我們要知道美聯儲的調查報告裡,說美國有45%的人在突發變故時,無法應對支出的增加。美聯儲特別強調了,美華人應對突發事件造成的支出的增加這個條件假設,而並非是沒有附加條件的說美華人拿不出400美元。
在我們中國,即使我們也喜歡存錢,但是,在突發事件發生後,需要用錢的時候,有多少人能夠輕輕鬆鬆地拿出錢,來應對突發的變故?
客觀地說美國儲蓄率低,存的錢少,和美國的貸款消費是分不開的。沒有存款或者存款少,當突發事件發生後,沒有錢應對就只能借錢了。
在通常狀況下拿不出錢1000美元,和應付突發事件造成了1000美元的支出的增加,顯然不是一回事。
-
20 # 萬事皆空70
以華人的視角說美華人喜歡超前消費其實是個錯覺,不是說美華人超前消費不正確,而是說中美兩華人民都是超前消費,
所謂超前消費其實就是負債,而居民負債消費的載體主要是房子,汽車,其他消費品,當然美國還有個特殊之處就是學生貸款,其實中國也有學生貸款,不過規模非常小,屬於補助性質,絕大部分還是父母支付和勤工儉學,
這些負債載體中最主要的就是房子,因為中美兩國都是負債買房,從房子市值就可以得出負債規模,中國房地產市值450萬億,合50萬億美元,而美國的房子市值是接近30萬億美元,雖然說除了房子的其他消費品美華人負債率更高,但是畢竟房子佔大頭,
同時中國居民可支配收入佔gdp的比例是43%,而美國居民可支配收入佔gdp的比例是70%,這樣中國居民的負債規模除以可支配收入的比例是110%,是美國居民的兩倍,可以說中國居民債務負擔大於美國,
這裡需要特別說明的是,買房不僅是消費,也是投資,如果房價一直上漲,負債就不會有壓力,但是如果房價不上漲,這就是需要考驗居民收入穩定性了,
既然美國居民負債率比中國還低,同時美華人民又非常富裕,因此美華人民臨時掏1000美元很難就是一個奪人眼球的事情了,不錯美華人民身上的現金確實很少,但是並不代表美華人民沒有錢,因為美國金融市場非常發達,美華人民有充分的投資渠道,比如股市,債券,基金,保險,等等,
回覆列表
這是真的,美國整個經濟體系都建立在負債基礎上,別說個人了,美國國債發行量總額超過了23萬億美元,相當於美國一年的GDP總量,政府都這樣更別提個人了。所以美華人很看中就業,因為不存錢,只能靠就業創造收入,一旦失業率上升就會影響到政府的輿論。
而且美國的金融體系也相對完善,消費主義盛行,股市中大多以機構投資者為主,人們更看中創造力帶來的額外收益,比如長期投資類似於蘋果這種高科技公司,收益率其實好過存錢到銀行。另外美國保險體系也較為完善,不需要靠存錢來抵禦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