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小遠說生活

    有朋友非常喜歡運動,經常吃完飯後直接去了健身房,最近,他由於胃難受,就去了醫院檢查後得知是胃下垂,回來後就滿腦子疑問,胃下垂是個什麼鬼?難道是飯後運動造成的?下面我們來淺淺的說一下胃下垂。一、什麼是胃下垂?胃下垂是指的是在站立的時候,胃的位置下降,胃小彎最低點在髂嵴水平連線以下。髂嵴在你做叉腰動作時放手的地方,它的位置比肚臍還要低一些。我們用更簡單的說法就是在站立時,胃的縱軸向下延長,胃的下極明顯降低,甚至可抵達盆腔內。

    導致胃下垂的因素主要是有這幾點:支援腹內臟器的韌帶出現了鬆弛,或者嚴重消瘦、腹肌張力減弱。

    ●那麼,問題來了,支援牽拉胃的韌帶又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一般來說,人經過暴飲暴食後,就會導致胃容量增加,胃的負重過多,長此以往,韌帶隨著胃不斷的負重而慢慢鬆弛,就不能將胃牢牢的固定在一個位置了,發生了胃下垂。

    這種飲食因素導致的胃下垂是很常見的,還有一些如長期妊娠、腹壁鬆弛、腹壁手術等導致腹肌無力,腹壓下降而引起胃下垂的。

    其實,胃下垂的總體發病率不高,多見於老年消瘦人群。但隨著中國老年人口的增加,總體的發病人數是逐年增多的。

    ●飯後運動會不會導致胃下垂?一般來說胃在腹腔內的位置是固定的,也會維持一定範圍的張力,而且腹壁有厚厚的脂肪層,加上膈肌的活動力,不會因為飯後運動,晃兩下胃就下垂了。目前也沒有任何的證據直接證明飯後運動會導致胃下垂,我們可以這麼想,我們不是經常飯後散步嗎?飯後散步都沒有導致胃下垂,那麼飯後運動相對的也不太可能導致胃下垂吧。

    二、胃下垂有什麼症狀?1、輕度胃下垂:可能沒有身體不適,經過體檢時可發現。

    2、中度胃下垂:上腹部飽脹,食慾減退。進食後,胃擴張、站立時胃下垂明顯;上腹不適或脹痛等症狀,在進食後、長時間站立或勞累後會加重,吃的過多,疼痛就更為明顯。

    3、重度胃下垂:患者會出現嘔吐,頑固性便秘、失眠、頭痛、頭昏、遲鈍、憂鬱等神經精神症狀。還可有低血壓、心悸以及站立性昏厥等症狀。

    三、胃下垂要如何治療?胃下垂髮病後影響其進食導致營養不良,進一步導致消瘦加重、腹部肌張力下降、韌帶進一步鬆弛,又反過來導致胃下垂加重,形成惡性迴圈。所以,根治胃下垂有一定的難度。

    我們一般除了對症治療,還需要透過增加營養、加強鍛鍊來進行調理。要注意以下幾點:

    1、特別注意飲食營養,應選富含蛋白、維生素飲食,取食易消化吸收食品。堅持少食多餐,忌暴飲暴食及過量飲食,堅持平臥休息30分鐘至1小時。

    2、避免過度勞累,要適當的進行體育鍛煉,尤其要堅持腹肌鍛鍊。

    3、注意調節情緒,避免長期緊張、抑鬱、焦慮等負面情緒。

    健康分享:

    快告訴你的小夥伴們,再也不擔心飯後運動破壞健康啦~

  • 2 # 家居好物推薦

    經常聽到一種說法,飯後運動會導致胃下垂,胃下垂真的和飯後運動有關嗎?到底什麼是胃下垂?胃下垂到底需不需要治療?

    專家表示,胃是人體消化道內最膨大的部位。胃內充滿了折皺,可以很大範圍的擴張,接納我們吃下的各種海量食物。成年人的胃容量最大可擴大到自身體積的7倍。

    胃不會說“垮”就“垮” 胃的擴張性這麼大,與胃富含具有收縮與舒張功能的平滑肌有關,而胃平滑肌張力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胃的形狀與大小。

    一般來說,胃受到神經體液因素的調控,會維持一定範圍的張力,不會因為晃幾下就鬆弛了。此外,胃在腹腔內的位置也是固定的。胃受到周圍小網膜、大網膜、脾胃韌帶等結構固定,這是在胚胎髮育早期就已經形成好的,即使成年也不再隨意改變。

    胃下垂到底與什麼有關?

    研究表明:胃下垂多見瘦長體形者、腹肌薄弱、久臥病床體質虛弱者等,其發生與肌張力下降,胃周韌帶鬆弛有關。目前未見有明確證據表明飯後運動與胃下垂有直接關係。我們可以想一想,那麼多人飯後散步也不見胃下垂,再去看看胃下垂的患者有多少是因為飯後運動引起的呢?鮮有關於二者因果關係的報道。

    胃下垂這個經常聽到的詞,其實發生率不高。很多人沒有做鋇餐檢查,只是有消化不良的症狀,就被扣上“胃下垂”的帽子,這樣其實是不對的。所謂胃下垂,是指在立位時,胃的縱軸向下延長,胃的下極明顯降低,甚至可抵達盆腔內。 所以,要做了鋇餐檢查之後,證實在直立體位下胃明顯下垂,並且伴有消化不良的症狀,才能確診為“胃下垂”。當沒有不適症狀,檢查時發現胃比較低垂,這時應視為相對正常的現象,不必過多擔憂。

    專家表示,人們常說的飯後運動會導致胃下垂,可能是把運動後消化不良與與胃下垂混為一談,有點“自我診斷”:以為是胃下垂導致的,其實你的胃並沒有下垂,可能只是缺少了點血供。

    專家建議,平時若覺得自己胃部不適,應及時就醫,檢查後證實是“胃下垂”的患者,除了對症治療,還應加強鍛鍊,增強腹肌張力,少吃多餐,儘量使自己胖一些,下垂的胃也許會慢慢回升。

    飯後劇烈運動? 還是免了吧!

    飯後運動一般不會導致胃下垂≠飯後就可以劇烈運動了,因為飯後劇烈運動會影響消化吸收,可能導致胃腸道血供不足。 進餐後,消化道的血流量可增加至平時的8倍以上,因為餐後需要更多的血液被調動到消化系統參與食物的消化與吸收。輕體力活動分不了多少胃腸道的血液供應,而劇烈運動則需要血液重新分配到四肢、軀幹骨骼肌,所以飯後劇烈運動既影響消化又不能充分鍛鍊。 總而言之:飯後不宜劇烈運動,可以做一些輕體力的家務活或散步。至於飯後休息多久可以運動因人而異,主要看個人體質,自行養成好習慣,量力而行。

    這幾個方法可預防胃下垂 預防胃下垂,我們要怎麼做?馮玉良說,以下幾個技能也許可以幫到我們:

    1 蹲著吃飯 吃飯時採用蹲式,使胃下方的臟器對胃起墊託作用,減緩胃內負荷增加後由於重力的作用胃向下方垂降,並使食物的大部分緩慢進入十二指腸。這樣,可以使胃在負荷較大的狀態下得到休息。 據有關材料統計,連續3個月蹲著吃飯,有5年以內胃下垂病史的患者可以治癒;有10年病史的患者,堅持半年,也可以治癒。需要注意的是,不僅要在吃飯時蹲著,吃完後仍要繼續蹲15分鐘左右,蹲後起立的時候,要慢慢站起,防止體位突然變化而發生頭暈。

    2 爬樓梯 具體方法:剛開始,可以一步一階地爬,然後逐漸過渡,達到一步兩階,上下往返,做10分鐘左右,每日3次。上下樓梯的速度,要循序漸進,由慢到快,運動量以達到心率每分鐘120次左右為準。此法可增強腹肌緊張度。

    3 做仰臥起坐 做仰臥起坐能夠使腹肌和韌帶的力量增強。具體做法:仰臥在床上,兩臂伸平,雙下肢不動,靠腹肌的收縮力量坐起,然後躺下,再重複進行。每天練習3次,每次10分鐘左右。這種方法,開始時由於腹肌收縮力差,可能坐不起來,或者只能起坐幾次,並且第2天有腹部痠痛的感覺,但只要堅持下去,痠痛就會消失,起坐次數也會漸漸增多。特別指出,飯後30分鐘內不宜做仰臥起坐。

    4 做俯臥撐 俯臥撐一方面可以增強腹肌的收縮力,另一方面可以改變胃的懸垂狀態,有刺激胃蠕動、改善胃功能的作用。方法是:俯臥,兩腿併攏,兩手撐地,掌尖相向,用兩臂將身體撐起,撐起過程中,身體儘量平直,不屈膝弓腰,撐起後稍停一會,再恢復到俯臥位。連續反覆,直到不能撐起為止。

  • 3 # 叫瘦論健

    飯後運動其實並不會導致胃下垂。

    很多人會想當然的認為:吃飽了飯,胃裡容積物增多,產生了一定的質量,再加上一些運動,一定會讓胃變重下降,導致胃下垂。但運動並不是引起胃下垂的主因。

    胃下垂:是由於膈肌懸力不足,支撐內臟器官韌帶鬆弛,或腹內壓降低,腹肌鬆弛,導致站立時胃大彎抵達盆腔,胃小彎弧線最低點降到髂嵴聯線以下。從釋義中我們大致可以知道,只要是能夠影響到膈肌力量的事情,如膈肌活動力降低、腹內壓降低、腹肌收縮力減弱、胃部各種韌帶過於鬆弛,就會引起胃下垂。(資料來源於百度百科)運動有益

    透過運動,增強體力、肌肉力量,可以幫助改善胃下垂的症狀。另外,胃下垂症狀多見於體格瘦長者,透過力量訓練增加肌肉含量,也是改善和避免胃下垂的有力手段。

    飯後運動事項

    但飯後的確有一些運動時需要注意的事情,不得不注意。

    飯後不宜劇烈運動:吃飽飯之後如果進行負重深蹲、激烈跑跳運動等,因為腹內壓升高的原因,有可能會導致人產生嘔吐感。建議至少在飯後兩小時,胃排空一部分之後,再進行劇烈運動。

    以上。

  • 4 # 康品君

    飯後運動與胃下垂關係不大。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飯後運動會導致胃下垂。

    導致胃下垂的因素有什麼?

    什麼是胃下垂:胃下垂是中老年人多發病,指胃的位置下移,多因腹壁鬆弛,不能保持正常腹壓所致。患有胃下垂的人群,體質多為瘦弱型,體力和肌力較差,容易疲勞,精神不振,更容易發生胃下垂。

    胃下垂的症狀:胃下垂的主要症狀是飯後上腹飽脹不適,可能還會有疼痛,甚至嘔吐。

    胃下垂的誘因:引發胃下垂的因素包括:經常暴飲暴食、長期熬夜、睡眠不足或長期精神緊張(或受過精神刺激)等。

    飯後運動胃不舒服是消化不良並不是胃下垂

    上述因素中並不包括我們經常認為的飯後運動。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飯後運動會導致胃下垂。相反,一般是患有胃下垂後,飯後運動(尤其是立即運動)會加重病情。

    不少人飯後散步後確實會感到胃不舒服,也沒去做相關檢查,想當然的認為胃袋剛裝滿食物,運動時胃不斷震動從而導致“胃下垂”。其實不是的,飯後散步感覺不適很大的可能是消化不良。吃飯後,腸胃消化、吸收食物需要更多的血液供應,如果此時運動,那麼血液就會被分流去身體運動的部分,相對的,胃供血就不足,蠕動消化功能就會下降,人就會感覺不舒服、肚子脹。

    什麼情況下飯後運動會引發胃下垂?

    前面說了易患胃下垂的人群體質多為瘦弱型,因此特別消瘦、年紀比較大的人,如果一頓飯食量過大,飯後運動又比較劇烈,長期如此可能會引起胃下垂。

    儘管胃下垂和飯後運動關係不大,但仍建議飯後休息半小時或1小時再動為宜,以避免造成胃部其他不適。

    腹部鍛鍊幫助預防胃下垂

    胃下垂是由於膈肌懸力不足,支撐內臟器官韌帶鬆弛,或腹肌鬆弛,因此鍛鍊腹部相關肌肉群和組織,增加肌力,有助於預防胃下垂。適合的運動包括仰臥起坐、仰臥挺胸、仰臥抬臀、高抬腿、腹式呼吸等。

  • 5 # 大媽聊養生

    散步是日常生活中最簡單易行的健身運動,世界衛生組織也曾指出“步行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

    中國不少家庭有飯後“溜溜彎、消消食”的習慣,但對於這種慣,我們常常聽到兩種說法:

    一種是“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不少人相信飯後散步對身體頗有益處;

    另一種是“要活九十九,飯後不要走”,同時也有不少人認為飯後散步不益於身體健康,甚至還會導致胃下垂。

    這兩種矛盾的說法讓人不知其所,那麼,吃了飯後到底應不應該“走”呢?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胃下垂”:

    簡單的說,正常人的胃在腹腔左上方,周圍有各種膜和韌帶將其“拴住”,還有腹肌和腹內壓在下方做支撐,使胃可以在正常的空間範圍內活動;如果放鬆站立時,胃脫離了原來的位置,低於此甚至掉入下腹部的盆腔,這種情況叫做胃下垂。

    胃下垂常見的症狀有:上腹飽脹或不適、持續性腹痛、便秘,有的患者還有伴隨噁心和嘔吐。

    多見於久病體弱者、體型瘦長者、長期臥床少動者、多次腹部手術有切口疝者等,主要和肌張力下降,胃部周圍韌帶鬆弛等有關。

    正常人的胃在身體裡被固定得好好的,加上胃的表面具有一定的張力來分散重力的下垂趨勢,所以正常情況下飯後散步是不會導致胃下垂的。

    為什麼有人飯後散步感覺不適?

    胃下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少人飯後散步感覺胃不舒服,大多是消化不良引起的。

    因為飯後消化系統開始工作,這時需要保證腸胃道要有充足的血液供應,以進行食物的消化吸收。

    此時如果散步,會增加下肢的供血,這樣就使得胃部的供血不足,就會讓胃的蠕動減弱,消化吸收變差,這個時候你就會覺得肚子有不舒服、肚子脹之類的症狀。

    所以,雖然胃下垂和飯後散步沒有直接關係,但為了避免消化不良,建議飯後休息半小時以上再散步比較適宜,以免造成胃部其他不適症狀。

    除此之外,飯後立即睡覺、吃水果、喝濃茶、洗個澡、抽支菸都不利於身體健康,建議不要在飯後馬上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接受書法或者寫字網課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