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曹說電影
-
2 # 鯉魚被紅燒
剛聽到還不相信,沒想到是真的,厲害了,我的米。以下是網友購買的小米泡麵:
開包裝後的料包:
番茄雞蛋調料開包後的模樣:
沖泡後的模樣:
這是一款番茄雞蛋凍乾麵,番茄雞蛋凍乾麵看起來很像泡麵,但是其實不是,官方稱其為“只是做起來很方便的面”,非油炸,將新鮮食材進行脫水處理。採用了宇航凍幹技術,將新鮮麵條與湯、菜速凍,在-30℃真空環境中,完成98%的脫水。這項技術使面在加水後,又可恢復凍幹前狀態。因此,食用時僅需開水沖泡,就可以吃到和廚房煮的新鮮麵條一樣的味道。
可以看出,這是一款營養健康的安全食品,保持了麵條和番茄雞蛋的原始風味。
價格方面,12杯賣59.9元,約合5塊錢一杯,但每杯只有62g,有網友反映價格較高。但是,泡麵本來就是應急,想吃好肯定要到飯店裡去。
我們可以看出,雷軍的企業目標不是蘋果,而是與騰訊、阿里巴巴等一樣的網際網路企業生態圈。雷軍在公開場合也曾說道,阿里巴巴上市給他的啟發就是:“做一個超級大的市場,找超級靠譜的人,以及永遠花不完的錢。”
真的是希望小米能推出更多的產品和服務,願小米越做越強大!
-
3 # 柳影梳斜
應該說米家有品銷售得這款泡麵,還算過得去吧!味道極之鮮美 、清淡、爽口。價格方面整合至每一包上也不算太貴,就是屬於小包裝,量似乎有點少,這是有些遺憾之處的。沒吃個二包泡麵,肯定不會吃飽。希望,以後出款大包裝泡麵,就更加完美了。
-
4 # 飛鳥過無痕
小米現在開始做生態圈了,手機,耳機,淨化器,平衡車,電視,,移動電源,電腦,插座,電池,平板,鞋子,牙籤,衣服,路由器,口罩,檯燈,玩具,手環,摺疊車,等等等等,奧對了,還有遊戲。感覺小米的產品簡約,不花哨,給你感覺很乾淨的樣子,小米遊戲體驗也不錯,這裡就不說盜版不盜版,模仿不模仿了。最近又出了小米泡麵,小米看來要把人們的衣食住行通通研究個遍,支援一下,當然也支援華為等中國產手機。
-
5 # 雷猴王p2p
小米出泡麵,米家軍又準備開戰了。
小米出空調,米家軍黑格力。
小米出無人機,米家軍黑大疆。
小米出插座,米家軍黑公牛。
小米出雨傘,米家軍黑天堂。
在米粉眼裡全世界都是黑心商。
小米是做慈善的,不掙錢。
-
6 # 清泉遺夢
小米的主要產品是手機,小米的其他產品都是小米生態鏈下的企業做的,就比如毛巾啊,智慧插座啊什麼的!比如智米,米家,米店!都是小米生態鏈的他們稱之為竹林戰略,既各個企業根連根,共享流量共享品牌共享市場!像竹子的根一樣纏在一起。
-
7 # 錦城云溪客
當初小米手機以線上銷售為主,宣佈線下開店,很多人質疑小米的成本模式是線上方式,利潤很薄,能否線上下生存,現在小米店以每平方米創造28萬營收的佳績,讓業內大跌眼鏡。
想象一下,做為一個米粉,座在沙發上,正看著小米智慧4K電視、用小米掃地機器人打掃衛生,突然發現肚子哦哦叫,怎麼辦,趕緊拿出小米手機拍下一件小米泡麵,這款號稱黑科技的健康面,一會兒美團小哥就將方便送到,於是足不出戶,過上又智慧、又健康的宅男宅女生活,是何等的快意!
小米泡麵正是追求智慧生活、健康生活的米粉們日常生活的標配。
而非米粉中本身就有泡麵消費需求的使用者,如加班男女、火車站、汽車站、飛機場這些場所,比較康師傅,多出幾塊錢也會去追求健康的小米泡麵吧。
小米做事,成功率相對較高,相信此次推出小米泡麵是對客戶需求,產品需求進行了嚴格的論證,以小米的品質做泡麵,重塑食品行業的標準,相信更多人會選擇信任雷軍!
這款產品前途應該不錯!
-
8 # 銀碗盛雪
小米是搞手機搞科技的,如今又去摻和食品業,在老一輩眼裡,自己的事不好好幹出來瞎摻和,這是不務正業!
本人卻非常反對這種說法,什麼叫不務正業?不嘗試,怎知道成功與否呢?有一句話說得好:無論如何,我要去試試,就是不能證明我可以,那也有證明我不可以。
換個角度思考,小米摻和泡麵廠品製造業,對另外兩大多年壟斷泡麵廠品製造的公司打了一劑預防針,讓他們能意識到自身的處境,不創新,不符合大眾口味的產品是要被淘汰的。
小米泡麵此舉,多少有點當年阿里巴巴的味道。記得曾經那段馬雲的演講影片,他在演講影片中說過幾句話,我仍記憶猶新:“為什麼做搜尋引擎,我就是要讓百度睡不著覺;做支付寶就是要讓銀行睡不著覺,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馬雲當時演講的內容大概就是這個意思,有興趣的小夥伴可在網上搜到此影片)。
由此看來,小米的意思是要讓另外兩位大佬睡不著覺嗎?這無從得知!
讓我們再把話題回到小米泡麵上。小米泡麵新聞一出。本人也覺得很新鮮好奇,我勒個去,小米還出泡麵?於是帶著疑問上網搜尋,查查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網上就有介紹,什麼採用全物理加工,什麼凍幹技術,什麼在零下30度的真空環境中進行98%脫水處理,如此一堆專業術語和數字拼湊在一起,給人眼前一亮,高大上的感覺,如此專業的介紹,應該是一種營銷手段吧?
-
9 # 想跟你擺龍門陣
我還沒有買來嚐嚐,也不知道能不能搶得到,哈哈。在網上找了些圖片,先來說說個人看法。
先看包裝,已紅、白、黑三種顏色為主調,包裝很簡單。看起來還是很高階的,比現在市面上的方面便都高一個檔次。
調料的話,和現在市面上的泡麵不太一樣,首先麵條看起來很像泡麵,但是其實不是,官方稱其為“只是做起來很方便的面”,非油炸,將新鮮食材進行脫水處理。
其次這個面採用了宇航凍幹技術,將新鮮麵條與湯、菜速凍,在-30℃真空環境中,完成98%的脫水。這項技術使面在加水後,又可恢復凍幹前狀態。
然後最特別的是,小米的這款泡麵只有一個泡麵塊,一個番茄濃縮塊,並不像其他泡麵調料一大堆。
據說泡出來是這樣子的。看著還是很能吸引人噠。
其實,不管小米發出什麼新產品,我們最終看到的,都是雷軍的商業野心,小米的產業圈在不斷的擴大。我們要分析和真正瞭解的,是泡麵背後的商業資訊!
-
10 # 鍵盤大叔
年輕人的第一桶泡麵?
天吶,雷總真的開了一家百貨公司了,小米真的是什麼都能賣,最近米家有品上架了一款泡麵。
近日,小米有品上架了一款番茄雞蛋凍乾麵,一杯62g,一箱12杯,總售價59.9元。
該番茄雞蛋凍乾麵由新三和(煙臺)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發貨並提供售後,主打非油炸凍幹技術、新鮮口感湯汁濃郁。
其採用全物理加工,宇航凍幹技術,將新鮮食材(麵條、骨湯、菜),在-30℃真空環境中,進行98%脫水處理,食用時僅需開水沖泡,即可還原味道,號稱和廚房煮的一樣。
1、價格:12杯賣59.9元,約合5塊錢一杯,別人賣這麼多,你也賣這麼多,人家統一才賣3.5元/桶,這價格優勢已蕩然無存
2、重量:62g/杯,兩杯也吃不飽的玩意,這不符合年輕人的食量,再加個5塊錢都能點一快餐了
結論:
咱吃的不是面,是科技:全物理加工,宇航凍幹技術,-30℃真空環境進行98%脫水處理,還原廚房一樣的味道。
申明我是雷總本人的粉絲,但對於此面,我表示僅在精神層面上支援你,雷總V武!
-
11 # 腦攝狼圖事界
個人愚見,小米出泡麵是在給自己挖墳墓。在消費者心智中小米是代表什麼?是手機。被手機方面的成果矇住了眼睛。覺得自己是萬能的,事實上這是在稀釋小米這個品牌,現在網友用這樣一句話描述小米:小米除了手機,其他還將就。
品類決定品牌,品類由品來表達,比如說,空調這個品類,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格力,中國產SUV品類首先想到的是哈弗。所以小米這樣無限制的延展它的品類,以後在消費者心智中,什麼都不是。
以上純屬個人愚見。
-
12 # 夢夢奈的暖暖愛
小米不是為發燒而生嗎?
泡麵的廣告怎麼辦?難道是:小米,為發泡而生。。。
從讓初音代言紅米就能預見到:小米,為死宅而生。。。(下圖就是我的紅米初音藍綠色款了,嘿嘿嘿,除了手機背面的顏色,並沒有什麼不同嘛。就是不發背面的機身,因為自己的手機拍不到自己手機的背面。。。)
泡麵和動漫其實最配哦!希望小米以後也能多出一些其他讓人驚喜的東西。
-
13 # 不哈韓的小韓
小米出什麼都不會讓我們驚訝。插線板、掃地機器人、無人機、空調、雨傘。。。。。。
這充分說明,雷軍的眼裡,小米公司不是一個手機公司,而是一個多元的公司,做電商,不停在變形有適應性的公司。
一個管理者有著蒼蠅腿兒也是肉的想法時,那就說明,他真是想長遠,何況這些蒼蠅腿兒都挺掙錢的。
我們仔細想想小米的產品:
不難發現,有三個特點——
價格中低檔、顏色白或黑色(素色彷彿提升了檔次)、購買需要搶。。。所以,就是利用大家心理啦。飢餓營銷等手段也是用到極致。此外呢,小米公司還利用了顧客的一個心理:小米手機1000塊效能那麼好,那麼它的別的產品也一定特別棒啊。
不得不說,小米的幾種戰略加在一起用,讓小米公司在整個龍潭虎穴的網際網路公司裡,混的有模有樣、順風順水的。
只是,真的有這麼好麼?或者都是很便宜麼?未必。當然,我這裡給小米掃地機器人打個CALL,畢竟演算法挺好的,讓同價位裡,小米掃地機器人是最不笨的,這值得讚揚。但是比如小米空氣清淨機,聲音大,這款泡麵呢,只有62g,但是賣5塊多一盒,其實是蠻不划算的。
-
14 # 一隻小黃鴨
對於小米泡麵來說的話,難道又是超市搶購,加價銷售?
現在以小米品牌來說,很多人願意去嘗試小米新品。就算以後銷量不是那麼好,試用的人基本上已經讓小米賺足了這個錢。
小米的產業鏈,衣食住行已經樣樣精通了。
由於一部手機的帶領,價效比高,帶動了所有產品,只能說雷總頭腦太好用了。
現在大家基本都能瞭解到手機的引數,配置,值多少錢。但是誰有會去了解小米其他產品呢!一味地比拼大品牌的價位,是不良的選擇。。
找到適合自己的產品才是好產品。
一桶泡麵試問,你會提前買那麼多放在自己的包包裡面嗎?
我只會找到最近的便利店去購買,也不用隨身攜帶了。
-
15 # 清風同舞
小米出什麼產品我都不會驚訝,我理解雷軍的宏偉目標,在下一盤常人無法看懂的,高深莫測的大棋。我大膽預測小米的東西將來會逐步進入我們的家庭,提高人們對中國智造的新國貨的認知,小米的生態鏈會越聯越多,越聯越大。小米的理念是要讓每個人都享受到科技的樂趣。
-
16 # 牛科技
番茄雞蛋味的泡麵,廣告語是“和廚房煮的一樣”,採用全物理加工,宇航凍幹技術,將新鮮食材(麵條、骨湯、菜),在 -30℃ 真空環境中,進行 98% 脫水處理。
一桶內包含一塊麵餅和一包番茄濃縮塊,非油炸的凍幹技術能夠確保泡麵的口感新鮮,開水沖泡即可享受濃郁的湯汁和爽滑的口感,方便快捷。小米的這款泡麵一杯62g,一箱12杯,總售價59.9元,合單價5元一杯。
泡麵自上世紀50年代由日本人安藤百福發明後,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喜愛。但泡麵含防腐劑、油炸致癌、沒有營養的硬傷一直讓人詬病,之後推出的非油炸泡麵,省略了油炸的過程所以不含棕櫚油和飽和脂肪酸,比較健康。
泡麵市場回暖,或許小米看中了這點,開始由泡麵正式進軍食品領域。在選購泡麵時,消費者更注重口感而非價格,超市裡杯裝面銷量比袋裝好。
中國泡麵市場朝高端面方向發展,中國產泡麵中出了不少爆款,從最初的“紅燒牛肉”到“老壇酸菜”,到最近爆火的湯達人。泡麵中的扛把子康師傅也加快了在高端面上的佈局,相繼推出了“黑白胡椒”、“金湯”、“匠湯”、“愛鮮大餐升級版”、“湯大師”等中高階產品。
網紅泡麵在社交網路的火爆,帶動了銷量。排行第一的新加坡百勝廚咖哩拉麵,面十分有勁道,咖哩濃湯帶來香醇口感。南韓的泡麵一直很出名,比如農心辛拉麵,像部隊火鍋內泡菜和芝士的結合。還有爆火的南韓三養火雞面,獨特的辣味受到追捧,成為社交網路大家喜愛分享和評測的泡麵。
其實小米之前的壓力電飯煲和美食也有關聯,這款懶人電飯煲不僅做出來的米飯香甜飽滿,提供的食譜簡單易上手,助你快速做出一桌好菜。
-
17 # 戲精booy
作為泡麵行業的從業者,作為國內四大泡麵品牌之一的白象泡麵的廠家業務,我覺得我有必要回答這個問題!
小米出泡麵了!小米不是一直做電子產品嗎?怎麼還出泡麵呢?其實道理很簡單啊,小米走的就是樂視原來的路線,搞生態圈!區別是人家小米是一步一個腳印,樂視是步子邁的太大扯著蛋了。搞生態的目的是不斷強化品牌的客戶粘性,不斷利用品牌價值獲取周邊收益,這點小米做得很成功!
回到泡麵。泡麵現在是什麼狀態呢?銷量和利潤都在下滑,渠道費用節節升高,廠家裁員節流苦苦支撐!歸根結底是新的經濟形式下,老企業思維僵化跟不上變化,產品過於老舊,或者說土。這階段是快消品老品收割,新品突圍的階段!你要麼砸錢做盤子,把別人擠死,要麼單品突圍走新路。去年最火的泡麵是什麼?南韓的火雞面!一包就5塊,比正常產品貴2-3倍!沒有渠道費用,純利潤我覺得至少得有4.3元!86%的利潤,比國內30%高多少啊!賣的還很火。管你什麼統一康師傅全沒用,你只能看人家吃肉。這就是單品的威力!
現在國內的廠家看到火雞面賣的好。一窩蜂的全是火雞面了,晚了!人家賣的就是新鮮,你一年多了再跟風還有啥肉可吃?沒出息!
小米出泡麵,肯定也是看到這個行業的亂相了。找到了機會點打算猛撈一筆。模式還是以前的模式,銷量,高價,單品。既然現在新品吃香,那我乾脆就賣新品!你還別問什麼口味什麼系列,就憑小米泡麵就夠有新鮮感了。
小米的每次出手,都能給行業帶來衝擊,改變!這次希望小米能讓泡麵這個行業火起來!
-
18 # 獨角獸工場
“王老婆賣瓜,自然是自賣自誇”,對於小米新出的泡麵,你要是聽米粉們說,那自然是“好吃,好吃,最好吃!”你親自買一桶,嘗一下,只能說,還算不錯:“標準減肥食品”!為啥?叉叉挑了兩口,沒了!泡了滿杯的湯喝了兩口,沒了!我不禁苦笑“這真只是個新鮮體驗,62克,過了個嘴癮”。
吃完回味一下,不禁想到小米,不禁想起雷軍。雷軍曾說,要把小米打造成強大的生態鏈系統。如今小米從我們熟知的手機開始蔓延,滲透到手環、智慧插座、空氣清淨機,甚至還有服飾、雨傘、嬰幼兒產品、洗護產品、運動器材等,在售的商品已經囊括15種品類,收攬的品牌也到達到了57家,預計將來我們的吃、穿、用、住、行,都會看到小米的身影。
所以,小米出個泡麵也不算太過驚訝。只不過米粉們肯定會驚喜的追風吧。據悉,小米這款泡麵主打非油炸凍幹技術,將新鮮食材(麵條、骨湯、菜),在-30℃真空環境中,進行98%脫水處理,以求達到和廚房煮的一樣味道。
對於這款新品泡麵:
1.有網友反應說小米這款泡麵是跟煙臺的一家公司泡麵廠家合作推出的產品,小米只是做了個皮包,賣了下自己的品牌,擔心質量不過關。關於這一點,看包裝上印有“生產許可證編號的”,理應是合格食品。
2.一杯62g,量少,對於女生和輕食主義者來說,這樣的分量還算勉強,但是普通人是吃不飽的,必須外加來點其他小吃才能餵飽。
3.只有一整塊湯料,不能根據口味調鹹淡,有點小遺憾。
-
19 # 鎂客網
做手機的小米居然賣起了泡麵,這到底是不務正業,還是出奇制勝?
這款泡麵其實並不是小米自家生產,而是和煙臺某泡麵廠商合作出品的,等於是掛了小米的牌子。
小米此舉說是賣牌子圈錢可能太過,不過雷軍想要打造自家生態圈的意圖還是十分明顯的,雷軍15年的時候就說過,小米想要顛覆BAT的格局,必須要找到自己獨有的切入口,但是當時雷軍認定的生態切入口是硬體,而不是什麼泡麵。
但是世事總是變幻無常,這兩年雷軍的日子並不好過,國內手機市場趨於飽和,格局基本成型,華為和OV的實力也都不容小覷,再難有大的突破空間。
手機定價上不去,產品被爆出質量問題,口碑一落千丈,小米意識到再在手機等硬體生態上死磕或許並不利於企業長期發展,開始另闢蹊徑。
其實,生態鏈中的很多產品並不是小米自家生產,而都是出於小米投資的廠商。
小米從13年開始組建生態鏈,設立了一個一兩百人的團隊,專門負責與這些廠商進行合作,幫助它們行銷,共同協商標準,把控產品質量。
目前,小米已經投資了94家公司,這些本來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透過小米的扶持,藉助小米的品牌和資源,漸漸越做越大,而小米也給足了他們自由度,並且將可觀的利潤留給他們。
雖然這些產品看似和手機業務不沾邊,但是小米也開始將利潤回饋到手機業務上,試圖創造一種良性的正迴圈,讓生態鏈向更健康穩固的方向繼續發展。
-
20 # 你的菜呀
什麼?小米生產了泡麵?作為小米的發燒友的你有沒有看到這個訊息呢?我們先來說說小米這家公司,小米這家公司一直就是神一樣的存在,從1999的手機,到後來的智慧手環、到家居的智慧插座、999元的空氣清淨機,小米所到之處,基本就將一個行業進行洗牌,小米已經向運動服裝涉獵但最近聽說又將魔爪伸向了快餐行業。小米7年以來的不斷創新,可以說是帶動著整個行業的節奏。
泡麵這幾年來佔據快餐食品行業的榜首,銷量居高臨下,它方便快捷,但在這個注重飲食健康的時代中“高油脂,高鹽分,致癌”三個大標籤重重的貼到了泡麵行業的臉上,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受歡迎的“康師傅”泡麵成了最好的例子,有媒體報道稱:“生產“康師傅”聞名的頂新集團五年來市值蒸發近900億。”這個數字高的可怕,但泡麵行業是從此衰敗了嗎?
泡麵行業的這趟渾水有人避之不及,有人卻勇往直前。它就是“小米”,最近小米出了一款號稱是“年輕人的第一桶泡麵”的泡麵從科技產業轉向了食品業,小米這簡直是漂移啊。
在11月份的小米投資年會上雷軍雷總曾表示了小米對產品的看法理念是相當的正直:“高品質第一,高性價比第二”。這兩個需求可以說是劇本上囊括了大部分人的購物需求,這個理念轉移到泡麵上那意思就是好不好吃,有沒有營養。
下面我就給你來個“泡麵”開箱體驗
首先拿到泡麵包裝上看上去設計比較簡潔,比較小巧不同於市面上大桶泡麵(額,中肯一點說的話飯量大的男生不知道吃幾盒能吃飽),名字叫做“番茄雞蛋凍乾麵”,凍乾麵的意思是麵餅沒有經過油炸,使用了現在市面上比較先進的凍幹技術。
小米論壇介紹這款泡麵是“新鮮口感湯汁濃郁。其採用全物理加工,宇航凍幹技術,將新鮮食材(麵條、骨湯、菜),在-30℃真空環境中,進行98%脫水處理,食用時僅需開水沖泡,即可還原味道,號稱和廚房煮的一樣。”
它的味道上還好,有較強的柿子雞蛋的味道,麵條也比較爽滑,沒有油炸麵餅的油膩感,但肯定是沒有新鮮的面好吃,這一點不可否認。
面的價格上還算比較中肯,一箱12杯,一杯62g,總售價59.9元,約合5塊錢一杯,價錢方面還可以接受。
網友說
A:吃了會不會發燒(哈哈哈,畢竟是為發燒而生)
B:小米什麼都插一腳怪不得什麼都做不好
C:桶下面放部手機可以保溫
D:妹子表示可以吃三碗
E:作為西紅柿雞蛋的死忠者我表示味道很好
總結一下
人生需要多嘗試各種領域,沒準就中獎了呢,面呢味道上還可以,不過你要是指著吃飽,你趁早走得遠遠的,別指望著凍乾麵不會發胖,肚子上的肥肉都笑了。
回覆列表
近日,小米有品上架了一款番茄雞蛋凍乾麵,該番茄雞蛋凍乾麵主打非油炸凍幹技術、新鮮口感湯汁濃郁。
這款番茄雞蛋凍乾麵採用全物理加工,宇航凍幹技術,將新鮮食材(麵條、骨湯、菜),在 -30℃ 真空環境中,進行 98% 脫水處理,號稱食用時僅需開水沖泡,就可以吃到和廚房煮的新鮮麵條一樣的味道。
值得嘗試是不是味道上如他宣傳所說,至於那些技術方面的個人感覺就是噱頭。再高科技的技術也處理出的食材也是人工處理,不如新鮮食材來的營養健康。
我個人對它的味道不抱太大期待,必定術業有專攻,一個做科技的公司去做食品,剛開始不會很深入。如果大家都可以一上來就做的很好,那讓康師傅,統一這些做了幾十年的企業怎麼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