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柒月0學歷提升

    教師評職稱時,教齡的積分只佔很少一部分,而佔積分大頭的是各類獲獎證書。你教齡再長,只要沒有優質課證書,沒有發表論文,你就永遠也評不上職稱。 但這在教育上已不是什麼秘密:證書可以託關係、花錢買、可以造假,君不見一些代發論文的廣告都打到了牆上,人們早已見怪不怪了。所以,很多教師都比較傾向於教師評職稱應該以教齡為主。教齡是硬體,證書是軟體,教齡無法隨便偽造,證書可以憑人情或金錢獲得,如果以教師教齡為主,自然可以杜絕一切因職稱產生的腐敗問題。

    但是也應該看到,單純的按教齡評職稱也有它的不科學之處——又回到了吃大鍋飯的時候,教師干與不幹一個樣,熬年頭、論資排輩獲得職稱,這樣的職稱制度完全沒有了存在的意義,它已根本發揮不出激勵作用。但是可以適當增加教齡的權重,這樣既可以鼓勵年輕人終身從教,還給了專心教學但各類榮譽證書較少的老黃牛型的教師以機會。除了增加教齡在評職稱時的權重,還要增加工作量、實際業績等方面的權重。比如畢業班的教師,畢業班的教師無疑是學校的骨幹教師,因為沒有教學能力,學校領導是不敢託付畢業班的。畢業班的教師工作壓力是最大的,因為他們是學校升學率的保障。筆者認為,在評職稱時,應該側重於這些教師的工作量和實際業績,而不是側重於充滿“水貨”的各類榮譽證書。

    必須要適當降低證書、職務、論文等在評職稱時所佔的比重。因為很多地方的一線教師反映,教師需要競爭學校的各類榮譽時,學校卻從來不公開、不公示,教師有疑問去問學校領導,領導只推說學校沒有分配名額。但到了評職稱的時候,領導、關係戶的各類證書用不完,普通教師卻缺這少那的不符合條件。因為評職稱的條件年年變,導致教師年年缺證書,年年報不上。筆者還建議,學校領導不應該和教師一起競爭,領導應該有他們的評職稱途徑。試問哪一位教師證書比學校領導還要多?沒有,所以普通教師根本不是領導的競爭對手,即使硬著頭皮跟領導競爭,還害怕事後被穿“小鞋”。最合理的做法是,普通教師一起競爭,領導們一起競爭,大家“井水不犯河水”,教師才無後顧之憂。

  • 2 # 周圓周

    目前教師職稱評定方法,一言難盡。

    教過書的人,應該瞭解學校老師可以分為一下幾種:

    1、心裡想著認真上好每一節課,批改好每個同學的作業,把自己帶的每個同學都盡力教好。他們在學校默默無聞,不善表演,或是有點害羞,有人聽課反倒上不好課。所以那些競賽課、公開課,以及各種比賽都參加不了。或是勉為其難參加,也拿不到好名次。這樣就導致他們沒有證書或是證書含金量不高,職稱評比毫無優勢可言,教了一輩子書,臨到退休還是個初級職稱。學校大部分是這樣的老師。你覺得這樣的老師不中?恰恰錯了,他們是一個學校的支柱。正是他們默默無聞地付出,支撐著學校正常地開展工作。對他們來說,以教齡定職稱再合適不過了。

    2,既能像前面的老師一樣認真工作,又能參加各種比賽,獲得各級各類證書,早早拿到高階證書。這種老師每個學校都有,但是少,是金字塔頂端的存在。如果他們搞個什麼名師工作室啊什麼的,學校領導就會青眼相看,喜歡的不得了。對這樣的老師來說,以教齡定職稱會讓他們很生氣。

    3、工作一般,不是很願意趴桌上備課批改作業的老師。他們往往顏值尚可、能說會道、善於表演。因此,雖然平時工作做得不怎麼樣,監考的時候還經常漏收試卷、裝訂時前後顛倒,時不時空個堂,檢查教案、作業都不是很到位,家長還對其頗有微詞。但是他們關鍵時刻能頂上,比如說外校來參觀他能上個表演課、校際聯合集體備課他說的頭頭是道……具有很多領導喜歡的品質,也能拿到不少證書,職稱評定也很快,他們也不希望以教齡定職稱。當然,這類老師在學校也是少數。

    4、負能量爆棚,天王老子都敢罵,學校領導他經常懟,總覺得學校欠他很多很多。口頭禪經常是:我只是為了混口飯吃,搞那麼好乾什麼,我只能做某某事某某事,其他的叫我做,那就別怪我不客氣。領導也很怕他們,因為他會隨時給你難堪,工作量在同類老師中是最少的,但是待遇決不少,大型活動他們要是到場了,領導會主動上去打招呼。這型別估計每個學校有那麼十個八個,他們無口碑無業績無證書,目前職稱評定辦法下他們也很難評,他們希望以教齡定職稱。

    至於還有其他關係戶啊假證書啊把別人名字扣掉寫上自己的啊把老師們交上來的論文改成自己名字的啊估計每個學校也都有那麼些。

    嘿嘿,職稱到底怎麼評呢?還真不好說。

  • 3 # 小蝦大俠

    『職稱』反過來就是『稱職』

    只要你把工作做好了,能夠對得住你的職責,職稱自然就來了。

    要求以年齡定職稱的老師,大概是認為現在的職稱評定不合理。那以年齡評職稱就合理了?他歲數大,有比他還大的,職稱比他還高的,他可能又會想其他的標準了吧。

    另外一種心理,可能就是不想奮鬥,混日子,等到歲數到了,評上職稱了,有高工資了,日子過舒服了。

  • 4 # 陌上人獨立

    一是覺得評職稱沒能真正做到評出老師的真實水準。

    二是覺得自己沒辦法評到想要的職稱。

    三是覺得評這職稱太累人了。

  • 5 # 手機使用者蠍子草

    職稱評定永遠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職稱開始是為了體現能者多勞多得,適當拉開收入差距,鼓勵能者鞭策後者,最終提高教育水平的目的,不可否認,有其積極的一面。但因過大的收入差距,不相稱的付出,而被詬病。將行業人員分三六九等,是必然的。問題是怎麼評,終身從事一線教育者本身就是一種奉獻,但這種奉獻怎麼能體現在收入上,是改革職稱評定必須考慮的。

  • 6 # 原子說生物

    一言難盡啊!

    我雖然還算是青年教師,但是晉級~。

    原因是,

    一,不想當班主任,拿不到較好的考評分

    當班主任,你需要具備超人的素質。

    時間上,你需要從5:30起床或更早,6:00到學校,看學生跑操。學生跑完操,班主任看第一個早讀。晚自習,基本上也是班主任看,大多數是自習課,沒有任課老師的,持續到晚上11點,到學生入睡。

    事情繁雜,你是班主任、任課老師、法官、心理輔導師、50~60孩子的保姆…你是學校裡最小的“官”誰都可以來管管你。

    二,寫論文,要持續輸出

    我正在嘗試,難度不小,比如現在我寫點問答,練一練文筆。

    三,教師各種大賽獲獎

    很遺憾,別的老師一過來聽課,我就緊張,別說公開課了。參加過幾次沒有得好名次,競爭激烈,那麼多人才,難度不小。以後還是要多練一練,現在我拍一些生物知識講解,也是為了練一練這方面。

    四,以上條件滿足後,再比較教師兩年學校平均考核分。那麼多超人那麼多領導,僧多粥少!

    難…難…難…“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請問,我們普通教師乾的最多,最勤快,而沒有晉級,這就是公平嗎?

    我是堅決贊同:年齡到了就可以晉級。

    老師也是人,搞那麼多彎彎,人的精力上怎麼受的了?

    專心搞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就好了嘛?

    本來只想教好書,做好一件事情,現在事情那麼多且複雜,至今我腦瓜子嗡嗡的

  • 7 # 小牛頓

    職稱是專業技術人員的一個永恆的話題,職稱是衡量專業技術人員能力的一個重要考核因素。目前,教師職稱評定主要以學歷、教齡、論文、獲獎證書等進行考核,這個方案是可行的,有些人認為以教齡定職稱高低,我認為有利有弊:

    一、有利的是:所有教師都有盼頭,不會為職稱評定焦頭難額,特別是年齡大的教師,教了一輩子的書,還不能評為高階教師。教師可以潛心教書育人,一心用在學生上,不會為職稱的事煩惱。心態決定狀態,心態好了,工作效率自然就高了。

    二、不利的是:按教齡確定等級。”那麼就會造成,教齡大的教師,職稱高,工資收入高,但由於年齡較大,所擔負的教學任務不能太多,積極性根本無法提高。而對於年輕教師來講,工資收入與職稱掛鉤,職稱由於教齡掛鉤,自己只有慢慢熬教齡,才能漲工資,提高收入,更加難以提高年輕教師群體的工作積極性。因此,無疑就遏制住了年輕教師的發展,於年輕教師而言,又是新的不公。

  • 8 # 小寶奶奶

    要求以教齡定職稱高低的教師是什麼心態?當前,中國教育行業的職稱評審評聘制度存在一些問題,致使很多教師有不滿情緒。能否按著教齡長短定職稱高低呢?肯定是不可行的。因為平均主義大鍋飯的時代一起不復返了。不可能再按資排輩,誰的年齡大誰就評上教授、副教授、高階職稱教師。出現這一心態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吧。教齡長的教師年齡偏大,與年輕人競爭不佔優勢。心理壓力大,不想面對競爭。

    2、年齡大的老師在講優質課比賽中不佔優勢;在評選各類能手中獲獎比例偏低;在評選各類先進中也不是學校推薦的首選。沒有這些榮譽稱號和證書,不可能評上高一級的職稱。所以,他們畏懼每年的職稱評審評聘,特別是連續幾年評審不過的教師,遭受心理打擊很大,有些甚至輕度抑鬱。

    3、教齡長年齡大的老師,家庭經濟生活壓力大,上有老下有小,評聘不上高一級職稱,工資待遇就不會提高。所以他們渴望評審評聘成果,解決生活壓力。所以,發出這樣的呼聲可以理解,也是當前教育行業的實際情況。教師的工資是定數,沒有灰色收入,不能校外補課賺錢。

  • 9 # 小小羅哥

    要求教齡定職稱的心態是一種很正常的心態,它符合了大多數教師的願望。理由有三個。一是崗位性質決定。教師職業是崇高的也是良心的職業,伴隨著教齡的增加,桃李走向天下,其責任和貢獻也越來越大,功勞苦勞都有,這也是所有老師的歸宿。老教師在基層裡面都德高望重,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這是得到普遍認可的真理。二是對比性佔優,以教齡評定職稱更加優越有利。與教齡相對的職稱評定晉升出現了一些新問題。一些僵化的評定目標指向,花費了老師大量的心血,而這些有著良好出發點的引領,落到實處又往往與教育教學關係甚微,成了花架子,花瓶子。學術、論文造假,崗位年限造假等等,又困擾了老師們的心境,影響了老師的積極性,更多的呼聲傾向於以教齡評定職稱。三是可操作性、可行性更有公信力,眾望所歸。隨著教師年齡的增加,每到一個年齡段就晉升,對於有突出貢獻的老師,尤其是年輕有為的老師,可以參考公安戰線的做法,透過記功,嘉獎等形式進行破格評定晉升。反之,對違反職業道德等行為,也可以降級等處分。以教齡定職稱,可行可控,簡單易行,節省資源,讓教師全身心投入到教書育人中去,可實現多贏。教育是一塊純淨的樂土,必須營造一種公開公平公正的環境,讓老師安教樂教,愛崗敬業,這是更有利於教育的可持續發展的。現在,教育教學正在深化改革,而教師職稱評定方面的改革,也應該擺在議事日程上了。相信上級部門會綜合評估,全域性考慮,做出全面的科學的部署,為教育強國做出更大貢獻。

  • 10 # 凱旋1980

    說實話我們這種大城市以外的邊緣小縣城及農村的一線老師都是這種心態原因如下:

    1、沒進上的老教師活也沒少幹,教的班級也很優秀,但是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技術不行,所以優質課,課題等證書沒有不符合晉級條件,加上又快退休所以希望以教齡定職稱高低。

    2、證件齊全的老師託關係找門路還不一定進的上,進上的檔案下來了,沒有上進心了退二線了拿著高工資不幹活,有的年級輕輕進上級就不擔課了。一線教學的都是進不上級的。

    鑑於以上情況本人認為取消職稱,加大教齡補貼與課時補貼,只有這樣才能激勵一線教師積極性,又避免了拿高工資不擔課現象的存在。

    以上純屬個人看法,不周之處敬請諒解!

  • 11 # 淘皮皮

    以教齡評職稱我覺得也要分情況,有人倚老賣老,混吃等退休,導致毫無上進心,喪失鬥志。但是評職稱要論文,科研這些指標,真的鬧心。

    現在發核心,一篇差不多兩三萬,沒錢。搞科研,這個也難,我身邊能申報成功的都是有點點官職,有點點關係的。普通老師報科研都會想方設法把領導拉進去,目的就是增加成功率。要評職稱,先要當領導,這話一點不假。

    腳踏實地教書育人 , 專注於課堂的老師,把太多的精力給學生了,這樣的老師完全可以透過學生好評率,年底考核來作為職稱評定指標。

  • 12 # 秋實80587892566

    凡是要求以教齡定職稱的教師,都是一些不夠職稱條件的教師。他們沒有相應的學歷,沒有論文,沒有獲獎,沒有評優評先等等,沒有職稱要求的一切,只有教齡。

  • 13 # 木易拙見

    要求以教齡定職稱的教師,絕大多數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老師。他們的心態是:自己是有編制的公職人員,工資享受“與公務員全面參管”的待遇,自我感覺高人一等,應該理所當然吃“鐵飯碗”。

    然而,公務員是職級高低決定工資高低為主,老師是以職稱高低決定工資多少為主。公務員的職數是有限制的,晉級有嚴格的考核過程。同樣,老師的工資與公務員參管,決定工資高低的職稱也應該有“規矩”。因此,教師的職稱晉升也是有配額指數的。也有比較嚴格的硬杆杆。比如學歷,報刋發表論文等。而九年義務教育老師的學歷相對而言,不是特別高,教研課題範圍也是比較窄的,發表論文的機率比較少,達不到晉升職稱的“硬體”條件。而有些老師工資“吃大鍋飯”、獨尊處優習慣了。很不習慣把職稱晉級與“績效考核”掛鉤。所以,心裡蒙發了“以教齡長短”評定職稱的心態。老師的這種“不勞而獲”的心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可取的。

  • 14 # 小雨淅淅1987

    要求以教齡定職稱容易理解,就是想希望幹了工作得到承認,多拿一點工作罷了。

    現在進職稱非常難,不同地方對進職稱的政策不一樣。

    第一,有的地方,進中一和副高,要求教師必須擁有班主任經歷。對於女教師來說就有些困難。傳統習慣要求女人對家庭多付出,照顧家庭和孩子。女老師做班主任很難。尤其在農村中學,要求班主任住在學校,白天黑夜的呆在學校裡。她們不當班主任,她們不能進職稱。但是她們認真工作,取得優異的成績。不讓她們進職稱,我認為不公平。

    我認識的一位女老師,工作認真負責,所帶學科成績在全縣前三名。臨近退休,仍無法進副高。原因有二:一是她老公身體不好,她需要照顧家庭和老公。二,前些年,沒有五花八門的各種比賽,她手裡證書不多,只有教學成績獎,現在年齡大了,無法和年輕人競爭了。而她們學校晉級初選時,把所有證書加分累加,即使她成績優秀,也無可奈何。

    第二,不合理現象在不同學校上演。有的學校,每年都變篩選政策,根據人定製度。所以造成教師的心理不平衡。

    總之,教師工作是良心活,老師們認真完成教學工作,應該得到公平對待。

  • 15 # 山間清溪

    筆者曾在《中國教師報》發表文章《讓教師職稱不再“痛”》,前面也曾以此篇回答過“悟空”傳送的“如果你是中小學一線教師,你支援取消中小學教師職稱嗎?”這一問題。現在轉來回答此問,大家閱後可能就會了解,為何那麼多老師呼籲取消職稱評定或者以教齡定職稱高低。

    標題:讓教師職稱不再“痛”

    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規定》,在教師中“一石激起千層浪”,也點燃了中小學教師對職稱評聘改革的新期待。2018年初,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指出,“確立公辦中小學教師作為國家公職人員特殊的法律地位”。這牽住了教師隊伍機制體制改革的“牛鼻子”。既然是“國家公職人員”,新一輪教師職稱改革必然會“醫痛點”“通堵點”,真正做到讓廣大教師安心、熱心、舒心、靜心從教,增強教師的成就感和獲得感。那麼,當前教師職稱評聘制度的“痛點”何在?

    “痛點”一:不患寡而患不均。目前實行的職稱評聘政策說是“評聘分開”,但實際執行的是“評聘合一”,即學校有崗位才能評聘,無崗位即使個人條件遠超評聘標準也不能評聘。這就導致出現以下狀況:

    一是同樣年齡、同樣學歷、同時入職的教師,因當年分配在不同學校任教,受學校崗位所限,職稱會相差甚遠。甚至出現“一步落下,十年難趕”的局面。而初級、中級、高階職稱之間的工資差距,必然造成教師心理失衡。

    二是一些偏遠、薄弱學校老教師多,由於過去的職稱評聘政策傾斜於年齡、資歷,高階崗位被佔滿,加之以前實行多年的“內退政策”緊急剎車,不少佔崗老教師因身體、精力、能力等原因已退居二線,致使中級崗教師晉升無望,也阻塞了初級崗青年教師晉升通道。這也是一些偏遠、薄弱學校骨幹教師流失、難以吸引新教師的原因之一。

    三是一些年齡相仿、資歷相當的老教師扎堆的學校,工作年滿30年評不上高階職稱。這些老教師大多數是當年村辦學校民辦教師轉正,為教育作出過很大貢獻。雖然國家提出了鄉村學校工作30年以上評聘職稱不受崗位限制,但隨著城鎮化步伐的加快,許多區域已“無鄉村”,自然享受不到這一政策。

    “痛點”二:以“出身”論英雄。各地現行崗位設定大多數以高中、初中、小學為單位,按不同比例設定崗位。中高階崗位學段越高崗位越多,這樣就造成了同等學歷、同年入職卻因分屬不同級別學校而拉開了職稱差距。

    讓人欣喜的是,如今已有地區以“學歷+從教年限”劃定初級、中級、高階基準線,而非以學校層次定崗位比例。這樣就避免了以“出身”論英雄的問題,讓同等資歷的教師無論在哪一學段職稱都會大體相當,很好促進了小學、初中、高中教師的有序流動。

    “痛點”三:被逼的“功利”。由於職稱評聘有許多硬性條件和加分項,讓教師不得不去“追名逐利”。這也就出現了為了評職稱自掏腰包發表論文等現象,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首先應改革當前的職稱評聘制度。

    “痛點”四:成長因職稱而卻步。教師優亦可仕,即可成為學校中層乃至校級管理者。既然公務員有基層遴選制度,教育行政部門也應當有權從基層遴選優秀教師或學校優秀管理者從事區域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當然,在如今的現實情況下要打通這一渠道,唯有實現教師職稱評聘與公務員職務職級並行政策相一致。

    面對教師職稱評聘的諸多“痛點”,如何“醫痛點”“通堵點”,考量著一個區域教育主政者的智慧。

    一是在實施新一輪職稱評定時,以縣(市、區)為單位根據教師數量總體確定高、中、初級崗位數,由縣統籌各級職稱評定,學校(或學區)按照崗位設定聘任使用。對於第一輪未聘上的教師,組織第二輪、第三輪聘任,直至所有教師評聘到校。對於確實有困難的教師、因身體等客觀原因已不能從事一線教學的教師,由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妥善安置,或者在職期間“高職低聘”,退休時再享受相關待遇。

    二是參照廣東深圳等地政策,依據學歷、任教年限設定申報各級職稱基準。只要夠年限都可申報,但評定由縣(市、區)組織統一進行。甚至教師若教學達到一定年限,只要提出申報,並透過學生、家長、教師三方評議,再透過第三方專業化的答辯或即興說課、上課,即可晉升高一級職稱。這樣就不會有紛爭,大家都會潛心教學。當然,為鼓勵優秀教師脫穎而出,政府可以另設教師評優序列,單設獎勵基金,實施評選、表彰、獎勵不與職稱掛鉤。

    對於從教30年以上的教師,只要各方評定合格,無論城鄉均可自然晉升高階職稱,而不佔崗位。同時允許這批人參照公務員管理辦法,申請提前退休,騰出更多崗位給中青年教師。可以規定截止到哪一年,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既然義務教育實行“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教師隊伍也正在推行“縣管校聘”改革,如今公務員職級職務並行政策已經出臺,新一輪教師職稱評聘改革讓人滿懷期待。

    《中國教師報》2019年04月17日第14版

  • 16 # 阿良老師

    我學校有一個老師,評了十幾年中一都沒評上,其中原因,很難說得清。相比那些同教齡的已經評上中一的教師,儘管是幹著同樣的工作,他每個月都比別人少拿幾百塊工資。職稱,是很多教師的心頭痛,一些人呼籲要以教齡評職稱。

    這兩種教師,最希望以教齡評職稱

    一種是工作踏踏實實、勤勤懇懇,教學能力也突出,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沒有完全具備職稱評定的硬性條件,或者是評了但是沒有過審。比如:沒有機會參加各種比賽去拿榮譽證書、不屑於拼湊搬運論文、不會投機取巧……對於可這種教師,以教齡評職稱是較為公平的。

    另一種是業務能力不足、工作激情欠缺,抱著所謂的鐵飯碗混日子的教師。他們不思進取,不想付出,但又希望同樣有職稱晉升的機會。所以,就寄託於教齡了。對於這一種教師,如果以教齡定職稱,正好中了他們的野心,會更崔生其好吃懶做的特性,並且對那些透過自己真材實料取得晉升的教師來說也是不公平的。教師以教齡評職稱的利弊

    利:克服現有職稱評審制度中不合理、不公平的問題,減少弄虛作假和投機取巧之風。讓教師安心迴歸到教書育人本身,不用為了職稱的晉升弄得焦頭爛額,懷疑人生。

    弊:會更加助長部分人的惰性,沒有競爭氛圍,讓教育系統失去生機和活力。這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的發展,未必是好事。結語:

    現在中國的教師職稱制度廣為人詬病,如何做到既保證公平公正,又確保積極性和活力,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這不是喊喊改革就能解決得了的。

  • 17 # 琦軒妙數學

    提倡以教齡為依據評職稱,大多是年齡較大的老師提出的。因為,在年輕時由於各種原因造成沒有評到理想的職稱。而現在年紀大了,沒有機會去參加各種競賽活動,就是給機會,顏值也不行了,理念也落後了,精力也不繼了,獲得榮譽的機會也是微乎其微。要想獲取得那些評職稱的材料比登天還難。別指望評上自己滿意的職稱了。

    想想自己畢竟是一輩子從事教育工作,把全身心都投入了教育事業,為教育事業做出來的貢獻不比那些比自己職稱高的年輕教師少,而評不上只是因為比他們少了幾本榮譽證本本而已。

    於是發出自己的心聲,表示自已的願望而已。對他們這種想法,我持理解和支援的態度。

  • 18 # Remembrancee

    如果一個評職稱的前提是以人的能力和貢獻論,確實不該只看年齡。但如果沒有公平的原則,或者無原則,論年齡也許就是比較公平的辦法了,畢竟老教師辛苦了半輩子了,苦勞還是有的。所以不能說以教齡定職稱這些人心態好壞,要看他處在什麼環境中這樣說了。

  • 19 # 老王頭兒

    評定職稱的基本依據應該是業績、能力和水平,而不是資歷。但在實際實施的過程中存在搞關係和問題,弄虛作假的問題,外行管理的問題,簡單化地處理問題而導致的偏頗問題,大鍋飯的問題,……這就使評定過程出現了不公正的現象。群眾不滿意,有意見,也是不可避免的。評上的人春風得意,評不上的人則精神受到打擊,卻又無人問津。拖的久了,年紀大了,把教齡作為評定條件提出來,也可以理解。但我不贊成。因為這會使職稱評定更加變味兒。竊以為,現在要解決的問題是儘可能促進評定工作的公平和正義,而不是讓大家都"滿意"的皆大歡喜。這次放水了,看似化解了矛盾。其實只是暫時的。因為教師隊伍呈梯隊結構。老一輩的逐步退休,新一代的年年補充。只要不解決公平正義的問題,從根本上講,永遠不可能平息教師的不滿情緒。

    評定職稱本身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很多情況下,難以量化比較。更不要說用簡單化的方法處理問題。從政策制訂層面上還應該做更多細化的工作。絕對的公平是不可能的,但一定要體現正義。即使有一些偏差,也要讓大多數教師可以接受。

  • 20 # 老牛揚鞭

    要求以教齡評職稱的教師,大概有這麼三種心態:一是與青年人相比自己年齡大了,但缺少許多評定職稱的條件,特別是一些硬體,比如學歷、繼續教育、實績,等等。二是平時踏踏實實工作,條件夠了,業績還可以,但由於沒有機會未評上職稱,結果年齡大了,所以要求以年齡為依據,這也算正常要求。三是平時不求上進,工作不認真,沒有一點業績,還想獲得職稱提高收入的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用接送學生,新款polo plus可以入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