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愈皓同學
-
2 # 老穆說語文
談到考研壓分,不得不想到近來引發人們熱議的“寧夏大學中國文學壓分”事件……
網曝寧夏大學存在壓分現象的考試科目是《中國文學》,卷面總分150。
初試成績公佈後,有多位考生的成績定格在0分、2分、6分、10分、13分等超低分段,不得不讓人懷疑壓分……
老穆學過古代文學和現代文學,說句心裡話,因為主觀題較多的緣故,稍微用心一點,也不可能考個位數……
對此,寧夏大學於2月20日做了迴應,表示試卷評閱組評分、核分無誤。
次日,寧夏大學又做了回覆,表示已申請自治區教育考試主管部門組織專家組,對該科目的評卷情況進行復查,複查結果將及時向社會公佈。
說句心裡話,一般情況下,學校不會壓分的,但是,我們也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
考生覺得自己考分低,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高估了自己的實力……
-
3 # 說文寫作
2019年研究生報名達到340萬,而研究生僅僅錄取幾十萬而已。
壓分現象有,但不是好多,而是個別。
這種情況還是集中在少數的幾個高校,大部分高校還是公平公正的,起碼據我所知,34所自劃線院校基本沒這種情況。
寧夏大學考研分數的情況引起了大家的熱議。有多位考生的專業分數在0分,3分,十幾分,著實讓人瞠目結舌。這可能是,歷史以來見過這麼多學校當中最低的分數了。
但是寧夏大學也給出了回覆。
到底是自己真正的實力不行,還是學校故意給考生壓低分數呢?這個有待考究,我們不能一概而論。
-
4 # 教育採擷
考研成績在大家的滿懷期待中已全部揭曉。每年出爐後就會引起這些網友們熱議。今年壓分現象同樣引起來大家的關注。有些高校壓分太狠,讓考生們開始懷疑人生,受打擊不小。正常情況下,專業課的試卷是高校命題,批改也是由高校批改。高校有一定的自主權,為了優質生源,打壓第一志願的考生,專業課成績壓得很低。寧夏大學中國文學史科目低分個位數一大片,2分、6分……個位數成績一大片。文學科目主觀性極強,易於發揮,中國娃考文學史不至於考個位數吧?
高校壓分動機為了招收一批優質生源,而打壓第一志願的考生,第一志願很多來自於二三本院校,被歧視,把名額留給那些調劑的擁有重點本科學歷的考生,提高學校生源質量。為了招攬好生源,犧牲了一批考生的利益,專業課成績差,導致不能進入複試,失去讀書機會,影響考生一生前途。
有考生呼籲,考卷應該國家統一評卷,考研應該公平、公正,不能分三六九等。大家說,是這樣的嗎?
-
5 # 卿水水
作為今年考研黨今年其實確實有考研壓分的情況的,其實不止是今年,每年都有這種情況
現在的考研人數每年都在增加,今年就有340萬考生,而明年只會更多,競爭本來就是特別激烈的,而學校為了刪選掉一批人,就會批卷比較嚴格,以此來刪選更加優秀的人,這其實也沒什麼好說的,這種是屬於正常壓分
還有一種是比較過分的,故意壓分,就是有的學校本身不算特別頂尖的那一批,考研名額有限,報考的學生還比較多,為了招收好的調劑生源(就是那種特別好的高校,競爭特別激烈,可能沒能第一志願錄取,所以走調劑的985或者211的學生),為了招到這些學生,故意壓分,特別是專業課,這種就是主觀性比較大
我感覺就是高校想要招收好的生源其實可以理解,但是很多人為了這一次考試可能花費了很多精力,物理 財力,還有許多二戰的,三戰的考生,頂著巨大的壓力去考試,說這些並不是想說明你付出了很多就會得到相應回報,但是有的考生,在公共課考的特別理想下,150分的專業課出現0分甚至個位數的這種也確實讓人會感到魔幻,除非他沒去考,或者交了白卷,或者全部都是選擇,那麼如何在都是主觀題並且寫滿的情況下獲得10分,20分這種分數,確實值得深思
不管怎樣,希望今年考研的小天使都可以上岸吧,加油
-
6 # 考研小秘書
雖然各個學校都不承認考研壓分,但考研壓分一直都存在。考研壓分的根本矛盾在於,本科學校不好的想透過考研改變命運,地理位置偏僻的學校想透過調劑改變生源。改變生源的最好辦法就是刷掉一志願考生,接收985、211的學生調劑。
不管任何學生有質疑壓分,只要學校一口咬定沒有壓分,學生鬧多大都沒有用。因為改卷的是我,告訴你分數的也是我,複核成績還是我,我說沒有壓分就沒有壓分,你也看不到試卷,你能奈我何?
這裡不是故意氣大家,不管是高考還是考研,複核成績只算成績有沒有錯加漏加,不重新閱卷。這一規定本身沒有任何問題。試想一下如果有人高考就差一分進清華,複核成績要求重新閱卷,對於語文這種答案主觀性比較強的科目,閱讀給你多加一分,或者作文多加一分,任何人都挑不出毛病。但是一旦開了先例,誰能保證這裡面不會暗箱操作,到時候有幾萬,幾十萬的考生要求重新閱卷,那豈不是沒完沒了了。所以不管是從公平的角度來說,還是從高考招生效率的角度來說,複核成績不重新閱卷,這一規定本身沒有任何問題!
繼續說回考研,就拿這回的寧夏大學來說,你只能說吃相難看,但是重新閱卷是不可能的。從維護制度公平的角度來說,重新閱卷這個口子絕對不能開,否則其他學校的學生也都要求重新閱卷怎麼辦?
我們繼續往下推演,假設重新閱卷結果無非有兩種,第一種重新閱卷之後分數還是2分,4分,8分。不管是不是真的考了2分、4分,外界的輿論肯定是不信的。造成的結果就是今年考個位數的學生沒有學上,明年寧夏大學沒有人敢報。第二種重新閱卷之後承認有壓分,這種結果就更嚴重了,從閱卷的老師到招生辦的老師,上到校長,這些人一個都跑不掉。除此之外還對學校的名譽造成嚴重影響。
-
7 # 育學筆談
考研壓分對於盼著過國家線的學生來說的確有影響,雖然很多高校否認壓分一說,但實際上由於專業課在閱卷老師手裡的標準是有很大彈性範圍的,從閱卷者的角度來說,我按照我的專業標準評判學生試卷,標準是統一的,也是公平的。
但從學生的角度來說,很多人都是二戰,同一個院校,同一個專業,去年專業課120分,今年只有70分,而且還不止一個人這樣反應,那說明今年的評分尺度就變了,所以大家都認為是壓分。就像前幾天深圳大學藝術學院的報考者質疑的一樣,但招生辦給出的解釋是分數段是合理的,有高分有低分,不存在壓分一說,而且他們也沒有調劑計劃。
其實,問題的關鍵還是在於最近幾年考研的競爭性加大了,340多萬人報考,只錄取25%的學生,這些高校有必要用遷就的標準去閱卷嗎?很顯然都會提供閱卷標準,報考的人數越多,處在金字塔頂端的人也就越多,總有一批人很厲害。
所以,歸根結底還是競爭大了,一般情況下惡意壓分的可能性很小,如果有的話也是在那些熱門考研城市出現,比如北京,上海,江蘇等地,人一多標準就上去了,大家就感覺分數被壓了。
-
8 # 高校人才真經
考研壓分這種做法,其實很多考生是有預期的,特別是那些報考人數多、生源質量高的學校和地區,多多少少都會出現壓分的情況,而這種壓分,也只是在合理範圍內把題出得更難,或者閱卷時更嚴格一點。考生們也把這些地區總結了出來。
真經此前也分析過,由於一些地區長期以來都比其他地方分數低,所以很多高校也逐漸形成了慣性思維,在接受調劑時,對這些報考這些地方的考生在分數上會更寬容一些。這種壓分,是符合市場規律,也是合情合理的,我們可以將其視為“正向思維”。
然而,今年很多考生爆出來的壓分現象卻不是這種情況。這次站在風口浪尖的是寧夏大學。網傳寧夏大學中國文學科目,出現不少低分,有的考生考了個位數,有的甚至0分,一位二戰考生,去年還考了一百多,今年卻只有幾十分。還有一些網友反映:中國文學這門科目與往年真題有70多分的重複,餘下也就是常規題。言下之意就是隻要認真複習過的,就不至於只考幾十分甚至個位數。而大家懷疑,寧夏大學這樣的做法是為了淘汰第一志願考生,而給其他985、211大學的優秀調劑生留名額。
雖然事後寧夏大學對試卷命題和閱卷進行了複查,並宣告學校不存在壓低第一志願考生成績的情況。但顯然,這一宣告很難服眾。有考生也對寧大表示了失望,稱自己“配不上寧大,寧大也配不上自己”。
除了寧夏大學,深圳大學以及內蒙古某大學也有不少考生反映壓分嚴重。由於目前官方給出的公告均表示不存在壓分情況,所以真經也不能做任何評價。真經只是覺得,像研究生考試這樣的重大考試,高校既要保證當年閱卷標準的一致性,也要保證連續幾年來閱卷標準的穩定性。否則,一年高一年低,考生很難判斷。而且在國家線相對穩定的情況下,院校自主命題科目分數的巨大波動,會嚴重影響考生的錄取和調劑。就算寧夏大學沒有主觀壓分行為,這種閱卷標準的變化,也會讓考生們措手不及。
更何況,寧夏大學現在本身就處於瓜田李下的位置。我們可以拭目以待,看看今年寧夏大學文學院第一志願錄取結果和調劑結果,真相自然就會大白。希望寧夏大學等高校,不要因為某一年的生源質量,而斷送學校長久的聲譽。
-
9 # 煮酒論高考
基本上都是你方唱罷,我登場,絕對不會讓一個學校獨領風騷,而且有一些學校是年年都存在壓分的現象。
壓分是如何出現的呢?
我們知道大部分專業考研有4門科目,包括英語、政治+數學和專業課或者是兩門專業課。
管理類聯考和會計專業呢,一般考試科目是英語、政治和聯考科目。
英語和政治呢,和高考一樣是每個地區統一閱卷,而且一份試卷經過幾個老師的同時評判,一般不會存在壓分現象。
而數學和聯考科目的答案也是比較標準的,所以一般也不會存在壓分。
但是專業課就容易出問題了,而且搞事情的壓分都在這裡。專業課基本上有名詞解釋、簡答題和論述題等型別,而且都是報考學校的老師自己出題、自己看卷,老師覺得順眼呢就多給點,不順眼呢就少給一點,有時就得看運氣了。
是否所有專業都存在壓分現象呢?
一般理學、工學、農學、醫學和法學等這些專業很少存在壓分現象,因為這些專業大部分題目都是有標準答案的。
而會計和管理類聯考的基本上大部分都是專碩,而且還有特別多的非全日制的名額,不怎麼佔學校資源,同時呢這些專業學費也特別高,也是給學校創收的專案,只要你好好學一下,能過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一般壓分的專業呢,基本上都是類似歷史、哲學、中國語言文學和新聞傳播等等人文社科類的專業,好壞完全看老師打分。
學校為什麼會壓分?
今年最出名的壓分學校就是寧夏大學的專業課0分現象了。
共有488人參加考試,結果466人都是60分以下,331分是30分以下啊,很多人都是準備了一年了,難道這麼多人竟然只有幾個人才剛到90分以上的合格分數啊,最高分只有103分,竟然沒有一個人能達到學校的分數線。
你信嗎?反正我是不信的。
這些學校壓分,無非就是為了更好的生源,期待那些本科是985,但是沒有考上心儀學校的學生來調劑到這裡。
我們都知道啊,相比來說考研的公平性和高考真的是差太多了。希望以後考研專業課的這種不公平效能夠改變一下吧,不要辜負這些孩子一年甚至幾年的辛苦付出。 -
10 # 菜鳥大師兄
曾幾何時,被稱為中國最公平的考試之一考研,慢慢也被一些學校玩壞了,而且出手幾乎是毫不留情面。怪不得古人常說,最涼不過人心。這句話菜鳥覺得還挺有道理的。“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雖說,菜鳥說的有點亂七八糟,但菜鳥想說名一個問題,越是學識高的,內心的花花腸子越多了。坑人的手段真是多如牛毛,可惜了考研的學子們。
學而優則仕已變為過去式看出身變成為錄取新時尚怎麼樣才能錄取到名校畢業的學生?
考的再高有什麼用?總有方法讓你淘汰。知道不知道,我們文科的考卷都幹給0分,2分。這都是不是問題,我們只要名校的考生,因為我們也是名校。
說真的,壓分的情況有些學校很普遍。只因為考研的人數太多了,以前有些名不見經傳的高校突然覺得自己高大上了。以前是學生選高校,現在是高校選學生。從主動到被動,不僅僅是角色的轉變,更是心態的膨脹。因為有選擇權了,很多學校覺得自己就是名校了。有這種心態的高校並不是個別,有很多高校都是這樣。心態變了,眼光變了,沒變的是學校的實力,變得是學校的名聲。幾十年積累的好名聲,一夕土崩瓦解,可謂愚蠢之極。
-
11 # 觀眼看全球
壓分的不是普遍現象,據我所知,那些壓分的學校,自己本身不能自主命題,但是又比一般的普通二本強,想提升生源質量,獲得更多校外958/211優質調劑生源,來壓低一志願學生分數
-
12 # 高校專業那些事
壓分,坑人啊
什麼是考研壓分,就是考研的科目中,故意壓低分數,然你上不了線。那麼壓分和試卷改得比較嚴格還是不一樣的,壓分是,本該你靠100分,故意給你打一個60分,而試卷嚴格,那不叫壓分,那是該給的一定不給,而改得比較寬鬆的是該給不該給的一定給
一般考研分為政治,英語,數學等公共課,以及專業課。
一般公共課,答案很標準,而且是全省統一改卷,基本上不存在壓分情況,因為這個也很難操作,但是專業課因為出題改卷都有所在大學的的個別老師來控制,這個就很難說了。
而實際上,北京上海地區的公共課成績明顯低於中西部高校。是試卷改得比較嚴格,而不是壓分。比如你能考140分,但是隻靠130分,這不叫壓分。
考研壓分 在一定程度上,幾乎所有的文科類專業都存在,雖然很多高校否認壓分一說,但實際上,由於文科專業課沒有標準答案,從閱卷者的角度來說,我按照自己的的專業任意發揮評判學生試卷,標準是統一的,也是公平的。
為何理工科壓分很少呢,因為理工科有非常標準的答案,什麼步驟什麼結論給多少分,這個非常公平,基本不會壓分,也無法壓分。但是文科,因為沒有標準答案,而且考研試題基本都是問答題,這個我可以說你回答的很好,也可以說你回答得不好。
比如寧夏大學,中國文學,普遍得分是50分一下,而且很多個位數的分數,這說明這批考生能力太差了?顯然不可能,這個分數也不服從合理的分佈啊,都是華人,辛辛苦苦準備一年了,就考幾分?
而且中國文學試題都非常簡單,我相信隨便一個人複習三天,考個80分是沒有問題的,很咱們中學考歷史地理一樣,靠前突擊一下絕對沒問題。但是成績顯然很糟糕,明顯是壓分了。
截止目前,寧夏大學三次回覆質疑,顯然他不論怎麼說,壓分是百分百的事情。但是這個事情看發展到什麼程度呢,因為其他高校壓分,壓個一二十分已經很嚴重了,而寧夏大學不是腰斬,而是直接斬到了腳脖子,讓這些考生欲哭無淚,調劑都沒機會。
也有個別考生呢,本來考研是隨大流,成績很糟糕,為了給自己找一個臺階下,也說壓分了,這類人不少,其實和高考一樣,比如去年數學,都哭訴說數學太難了,太難了,最後呢,滿分的一大群,顯然是學渣為了找客觀原因而已。
當然,不少高校壓分,尤其是人文社科這些專業課,也說不爭的事實,另外不少名牌大學,專業課本來就很難,比如清華北大人大等,他們的專業課吃高分非常難。
比如深圳大學關於壓分的說明,其實深圳大學也壓分了,不過壓得不明顯,每個人扣你一二十分,沒有像寧夏大學那麼狠。
壓分,這類大學太害人了。我們期待對寧夏大學有一個合理的解釋
-
13 # 李小汪老西
從目前公佈的資訊來看,寧夏大學故意壓低學生的初試成績,進而接受調劑考生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每年確實有不少考生懷疑高校壓分,複試的過程中有歧視,特別是院校歧視,當然有些學校還有地區歧視,比如有很多考生認為,魔都的某985院校比較排斥外地的考生,這種現象背後有非常複雜的原因,有很多並不單純是因為研究生入學考試招生流程有漏洞。
不妨回想一下,我們什麼時候最容易感到憤怒,感到不公平,往往是在我們認為我們應該得到更多,而實際是上的得到的卻比較少的時候。
比如,在大學學校評定獎學金都一件極其頭疼的事情,評上獎學金的學生當然非常開心,他們一般會認為:“這些都是自己努力的結果,付出終於有了回報”,即便實際的情況是,他獲得獎學金是因為老師特別關照,大部分人也還是會堅持認為獲得獎學金是自己理所應得的。
而那些沒評上獎學金學生呢?如果他從來都沒有努力過,他也不會感到不公,而那些也付出了努力,但最終結果不太理想的學生,是最容易感到不公正的學生。
此時,這些學生肯定會這樣想:為什麼他有獎學金,我沒有;那些舔狗,只知道溜鬚拍馬,有啥能耐。”
正是因為大部都覺得自己應該的得到的更多,每個人都覺得自己身邊的人“所得”都多於自己,此時自己就會出現各種猜測、懷疑。
這種猜測懷疑,就像是一堆正在等待燃燒的乾柴,只要有星星之火,就足以讓他堅信:自己正在遭受不公正待遇,所有的一切都是外在的原因造成的。”
2018年河南省“高考試卷掉包案”就是典型的例證,河南某考生蘇同學對某媒體稱:“自己平時成績都在600分左右,預估的成績最低的627分,而高考成績只有335分,因此懷疑自己的試卷被掉包。”
(該考生默寫的作文)
後來,該事件引起了整個教育系統的關注,最後調查的結果證明這不過是,個別考生自導自演的異常鬧劇。
如果熟悉高考試卷管理、評卷閱卷流程,就知道試卷被掉包的可能性極小,而四個科目試卷同時被掉包,那麼需要動用大多的人力物力,如果有這精力,還不不如直接給常青藤名校捐款。
畢竟大責任多歸結於外部,讓自己感覺心安,要比認為自己不行,認為自己暫時的失敗了,要更容易些。
可能你也看出來,這理由是不是和2018年蘇同學的理由很相似。
而後,深圳大學也中招,不過深圳大學畢竟是深圳的大學,還是很有經驗的,直接公佈了考生的成績分佈情況。
參加考試人數630人,兩門專業課總分180分以上(及格線)以上420人,200分以上202人,220分以上51人,及格率為65.3%。
公佈專業課成績分佈以後,再也沒有考生說壓分了,畢竟有那麼多高分的考生,如果你再說壓分,總要有證據,如果考生自己把自己的成績公佈出來,那就是直接告訴媒體,我不行,不成績太差了,我沒好好複習。
我們很容易變得什麼都不相信,都是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很容易相信陰謀。殊不知那些激勵揭露陰謀的人,並不都是充滿善良、公平、正義,他們可能正在背後計算著收益。
我是“升學與考試”---分享學習方法,關注教育時事,指導升學規劃。期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幫助。 -
14 # 摩羯的言語世界
個人認為,考研壓分就一直存在。有些高校,為了招攬985.211高校落榜生,專為他們
留了些許名額,這是普遍存在的。。如果過分壓分,那其實是教育的不公平,對一些普校生努力奮鬥的否定。一味地提高在校生的生源質量,出於這個目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呢,教育資源的傾斜,只是給某些人的福祉,失去公平競爭的氛圍,只會讓大多數人失望及唾棄。高校要謹慎,中國教育要努力。
-
15 # 長征232895444
因為可能真的存在這種情況,給了各高校出試卷和評分的自由,但缺乏監督機制,如果真的給各高校自主權,你不如把專業課考試別放在總分裡,直接面試,省得故意壓分害了考生。
-
16 # 慢半拍190699363
壓分現象有,但不是好多,而是個別。
34所自劃線不會壓分。
普通一夲,二本不會壓分。壓分可能就招不夠了。
只有不是自劃線,生源又充分,還想收更好的調劑生,才有壓分的可能。但多數學校也不會故意壓分,因為查出是要處理人的。我為什麼給別人辦事叫處分我呢?
所以好多學生都是自已考不好,又想找客觀,拿壓分…
-
17 # 王者大師榮耀
不可能,有評分標準。一年與一年的分數不能比,還有一部分,不這麼認為,招生名額有限!不行就二戰,三戰,堅持不懈!直到被錄取!
-
18 # 忠誠0128
考研壓分!只有一個原因就是該學校不認可你的本科畢業學校,所以他們就壓分等待那些好的本科畢業生調劑過來!主要是不認可你的本科畢業學校,如果是985、211這樣的雙一流大學畢業生就不存在分數低,如果分數低那就是你學習態度有問題,所以也不要。寧可要調劑過來的學生,如何從本科畢業學校的好壞選擇!
-
19 # 新日日
壓分客觀上、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但歸根結底還是自己實力問題,以人文社科為例,有些人或許不服,覺得自己答得對,這些題都見過了,但說真的,你那答的都什麼玩意,多數人只是死記硬背,根本沒有自己的思想穿插在裡面,不能活學活用,憑什麼得高分呢?研究生導師也清楚,他們不是招個背書機器,況且你還不一定背的滾瓜爛熟。還有人說,一百個人只有兩三個人上線,那簡直太正常不過了,放水又要說中國的教育無底線,不放水又要說壓分,學校差你那幾個學生嗎?人要對自己的實力有清醒的認識,你看每年考清北復交的,有什麼怨言嗎?
回覆列表
1.你要接受不公平,認清自己的水平,不要好高騖遠。可能你的能力只有那麼大呢。
2.還有!如果可以!避免熱門地區熱門學校!我有一些同學報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樣的一線城市,還有南京!蘇州!杭州!這樣競爭很大的城市!每年都有大把的人考那些城市,如果你考那些熱門專業,競爭就更大。所以既然選擇了這些城市,就要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3.985.211之所以是985.211。這些學校從起點就很高,有時候不是壓分,是其他人比你優秀太多。我以前還聽說某某城市某某大學,調劑生面試的時間都在應屆生面試的前面。
4.2019年研究生報名達到340萬,而研究生僅僅錄取幾十萬而已。所以現在很多B類大學也不愁生源,這就讓很多大學變得傲慢起來了。附圖
5.還有,考研不是公平的,從初試開始,希望你記住,本校的學生從備考就比你有太多優勢。因為本校的情況他們太熟悉了,甚至有的學生本科期間就開始做專案,做科研了。
6.總之考研和高考不同,考研更看重你的綜合能力。比如資訊的篩選,如何選擇一個你喜歡的專業,跨還是跨專業,去南方還是北方城市,一線還是二線城市等等。比如人脈資源,複試中可能你認識的師哥師姐就能給你很多的指導,讓你少走很多彎路。面試中你的應對問題的解決能力,和你的態度等等。
不過我相信,只要你肯努力,讓自己擁右絕對的實力,考絕對的高分,充分的準備。那麼最終是否考上,你才是核心因素,其他都是次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