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慕由

    認為廖化能力平庸,屬於矮子裡面拔將軍,純屬是對歷史的重大誤解。

    不管是從《三國志》還是從《三國演義》來看,廖化都絕非平庸之輩。有句話是這麼說的,“高調精彩亮相,武藝無比高強,也曾千里走單騎,差點活捉司馬懿”,從這裡可以看出,廖化絕對是三國時期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

    廖化一輩子先後跟著關羽、諸葛亮、姜維南征北戰,屢立戰功,與王平、句扶、張翼一起被譽為“前有王、句,後有張、廖”,可以稱得上是文武雙全、有勇有謀,這樣的人又怎麼可能是平庸之輩?

    所以說多數人在看到“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這句話時,其實是理解錯了。那麼它的真正含義又是什麼呢?姜維北伐時,蜀國能征善戰的大將都已亡故,沒什麼人可用了,所以只能讓年近八十的廖化做先鋒。因此這句話的真正意思其實是:團隊裡沒有出眾的新人,要年老的、有經驗的人來擔負重任。

    親,希望這個能夠幫到您!

  • 2 # 清水

    三國中的蜀國是最弱的,之所以完成你說的這種局面有幾個原因:

    1、最根本的原因:蜀漢統治集團內部其實是分為荊襄集團和四川當地傳統集團。荊襄集團佔據了整個統治集團的最高層,它屬於外來的。而四川當地的傳統集團處於整個集團的中下層,很多都是劉璋統治時候留下的,雖然對劉璋統治時多有不滿,但這種矛盾還不足以推倒劉璋。而處於頂層的外來集團必然壓制當地的集團,以防止當地的集團翻盤,這種情況下選用人才特別是上層人才時必然優先考慮荊襄集團內部的,剩下職位的才考慮當地的。荊襄集團作為外來者,政權剛建立時不缺要用的人,其實真正堪稱頂樑柱石的就那幾個,伴隨集團內部人員選用完,荊襄地區和川蜀以外的地區又不能持續引入人才就必然完成荊襄集團內部人才凋敝,造成荊襄集團內部人才選用不能持久的局面;同時選用頂層柱石型人員時又不考慮當地人才,造成四川本地集團人才不能及時發掘提拔和歷練,這種長期壓制當地集團的方式導致有才的已經成才的外流,這就形成了需要成長的沒有得到歷練成長,已經長成的遭到壓制而外流!這就是為什麼劉關張趙雲黃忠馬超相繼去世後無人可用的原因。張飛兒子張苞算不錯的可是早死,諸葛亮對此還痛哭流涕!

    2、三國時期戰爭頻繁,人口銳減,加上當時蜀漢當地人口基數本來就不大,蜀漢能培養成人才的人就更少,畢竟人才不是大山裡的野草伸手抓就一大把。仙草芷蘭也要有合適的地方才有!

    3、蜀漢用兵頻繁,因為蜀漢必須不斷向外用兵,轉移荊襄集團和川蜀當地集團的矛盾,否則內部矛盾就會凸顯出來。頻繁的用兵也導致有些人才征戰死亡,加劇人才凋敝,導致最後無人可用出現“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局面!

    說句公道話:廖華才能還是不錯的在蜀漢後期裡面!

    當然了原因很多,我認為最重要的是這三點!

  • 3 # 伴讀歷史

    ‘蜀中無將,廖化先鋒’,聽到這句話可能會理解是用人問題,其實這是政治問題或者說軍事計謀並非是人力問題這句話主要是說廖化的出身不好,看不起廖化曾經是山賊出身。而後次要才是攻擊諸葛亮的用人制度。潛臺詞的意思是說,一個山賊都可以當上蜀國的先鋒,這麼重要的職位竟然用山賊來任命,那些清流名士們應該作何感想。這就是活脫脫的侮辱!其實這就是在三國時期,士族制度的弊病。

    廖化是誰?關羽當時在荊州的主薄,關羽當時在荊州是上將軍,單獨統領荊州大軍幫助蜀國抗衡魏國的前線戰場,在隆中對計劃中,是類似於韓信那樣的位置。主薄是什麼樣的官職,為主官手下的文官集團之首啊,掌管企業整個荊州首府的文書啊還有印信之類。 相當於廖化曾是一個小國的總理,或例如一個單獨的行區的區長的職位。儘管他沒有真本事,在那種狀態下那個位置下幹上了幾年的經驗和見解,也會遠遠比大多數人強。實際上,不是說他沒有一點真本事的問題,而是從一個山賊出身混到這種影響力的高位,這本事就是絕對不可能是一般普通人可以做到的,但是士族門閥在當時太根深蒂固了,毫不誇張的說廖化比當時蜀中大多數清流名士們強個幾十倍都不成問題啊。

    其實,蜀漢的人才體系一直是三國最好的,用人非常大膽。想想東吳鬆散的家族化私幕軍,看看魏晉九品的制度,堅持軍功制的蜀漢遠遠強於各方。 不幸的是,歷史是關於成功或失敗而來作為最終的評價的,成王敗寇自古如此。另外,要注意這個言論的背景主要議題是姜維北伐。姜維是什麼人,諸葛亮的繼承者。廖化是什麼人,鐵桿的蜀漢時期蜀國首腦的鼎力支持者。關羽始終偏師獨自鎮守荊州,人權、財權完整,可以自給自足,並且在蜀漢的計劃中,肩負著長時間抗衡曹魏而且乘機進攻宛城、洛陽配合主力北上的重任,類似於韓信一般的地位,在可預見的情況下,如果計劃順利,未來關羽的實力很可能比蜀漢本身都大,這種情況下,僅靠所謂的結義兄弟靠譜嗎? ? 所以你知道,關羽的關鍵職位肯定會放一個蜀漢的忠誠鐵粉的,而廖化絕對是關鍵職位的核心,關羽軍事情報、戰略情報、物資支援由他本人全全經手和控制。而不是蜀漢的忠誠鐵粉,這樣的職位敢任命關羽手下的私人將領嗎?實際上劉備徵吳時對已經假裝投降吳國的廖化的態度已經很說明問題了。所以,這句話更重要的目的是把蜀漢和姜維的關係挑撥一下。 廖化歸蜀後沉靜一段時候,姜維被重用之後,就始終追隨姜維,這是便是領導人在權臣身邊安插的最大眼線啊。姜維北伐,前鋒上將一個是蜀漢佈置的最大眼線,一個是始終看姜維不順眼的張翼,這是什麼意思?多麼好的離間君臣關係的題材啊,曹魏那邊如果不傳點風言風語,我覺的曹魏的諜報人員系統,其實就可以裁掉了。

    永遠不要把歷史問題想當然去看

  • 4 # 北風之神530

    品讀三國演義,有句老話叫做“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好多人理解為由於缺乏傑出人才。

    這樣理解真的對嗎?

    完全錯誤!

    相反,這句話是對廖化將軍的高度評價!

    廖化,本名淳,字元儉,荊州襄陽郡中盧縣人,蜀漢名將。

    廖化曾為前將軍關羽帳下主簿,關羽北伐失敗後,廖化歸屬孫吳,用詐死之計,奔波千里迴歸蜀漢。

    這便是真正的千里走單騎,劉備見到他後非常高興和感動,被劉備授為宜都太守。

    劉備去世後,廖化轉拜丞相參軍,後為廣武都督,遷陰平太守,多次參與蜀漢的北伐,官至右車騎將軍,假節,領幷州刺史,封中鄉侯。

    廖化以果敢剛直著稱,是蜀漢後期的重要將領,是蜀漢中後期的國柱之才!

    首先,廖化能入關羽賬下做主簿,足以證明其能力出眾。

    廖化能做其主簿,也足見關羽對其之重視。

    在諸葛亮北伐中,廖化更是數次建功。

    相對同時代的趙雲、魏延,其記載甚是不多。

    在諸葛亮去世後,蜀漢人才衰退速度極快,甚至一度出現人才凋零的情況。

    廖化此時和姜維一起,撐起了蜀漢三十餘年。

    公元238年,姜維出師北伐。

    此時蜀漢良將幾乎盡失,王平需要留守蜀漢。

    因此年過半百的廖化作為大軍先鋒,率兵攻打魏國守善羌侯宕蕈駐守的營寨,曹魏將領王贇、遊奕率兵救援,兩軍沿東西兩面分兵合進,欲夾擊廖化軍。

    但同時兵力分散的弱點暴露,遊奕軍不少營寨更是駐紮在非險要之處,廖化抓住機會率兵進攻。

    王贇、遊奕二將發現了廖化。

    廖化已年過半百,而此二人才三四十歲,正值壯年,因此挺槍迎戰。

    廖化挺槍出戰,槍挑王贇,遊奕看到後大驚失色撥馬便走。

    隨後司馬懿得知後嘆息曰:廖化雖已年老,卻依然可保蜀漢太平!

    公元263年,姜維發起了蜀漢第十一次北伐,也是蜀漢最後一次北伐。

    此時廖化已經年近八旬!

    廖化勸諫姜維不要北伐,為蜀漢留一些命根子吧,奈何姜維不聽勸。

    姜維不僅掛帥出征還要擔任參謀。

    年過八旬的廖化只得再次擔任先鋒大將!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就是從此而來!

    但這並非比喻廖化材質平常,而是讚揚廖化將軍為蜀漢國柱之才!

  • 5 # 正能量小小先鋒

    之一我認為是因為關羽北伐和兩年後的劉備伐吳,這兩場,襄樊戰役和夷陵之戰,失去了一部分蜀國當時最優秀的文才武將:關羽關平等自不必說,其他優秀人才如:馮習(戰死)、張南(戰死)、傅肜(戰死)、程畿(戰死)、馬良(戰死)、沙摩柯(戰死)、黃權(降魏)、龐林(降魏)、 杜路(投降)、劉寧(投降)等,後期雖有優秀武將的後代為國所用,畢竟熱血有餘,才智略乏,如傅僉,黃崇,諸葛瞻等。

    之二我認為是地理原因,這個也是比較重要的原因吧,蜀地本身文化底蘊淺薄落後,人口數量少,在263年蜀國滅亡時,人口只有94萬,如此少的基數,必然導致了人才供不應求,造成缺乏局面。

    之三就是一直以來的蜀中士人的不合作態度,他們對於外來的統治者沒有認同感,而劉備諸葛亮也沒有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荊州人是劉備入蜀時的核心力量,而且入蜀後荊州集團一直統治著蜀地,同時荊州集團也對蜀本地士人缺乏認同感,強龍壓了地頭蛇,所以從蔣費一直到董厥樊建,蜀士人對統治者顯得很隔膜,有距離感和防備心當然不會盡其才,甚至後來還出現了彭恙謀反等此類事件。人才庫沒有源頭活水,當然只能日益枯竭了。

    之四就是諸葛亮治蜀後,對人才的對事務的態度也有很大關係,事無鉅細排擠政敵,川中士族對諸葛亮嚴苛治國不滿,但又只能忍氣吞聲,人人自保更不能人盡其才了吧。

  • 6 # 草原神山

    三國中,劉備是個極富人格魅力,善於招賢納士的豪傑。史書稱早年的劉備“少語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劉備在戎馬征戰中逐步形成的人才班底,為其實現三足鼎立的戰略構想,立下了汗馬功勞。與曹操、孫權相比,劉備起家的條件最差,既無家族勢力,也無父兄傳承,但劉備依然能從無到有,獨霸一方,其根本原因就是在於劉備的人才戰略。甚至有評論認為,三國得以鼎立的主要原因是曹操得天時,孫權得地利,而劉備得人和。然而,劉備死後,隨著老一代人才的自然凋零,蜀漢政權的人才匱乏,以至於出現“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的尷尬局面。再對比同期的魏、吳兩國,後起之秀卻不斷湧現,如司馬兄弟、鄧艾、鍾會、陸遜、諸葛恪等等。蜀漢因何從一個人才強國忽然淪落為人才窪地呢?

    一、蜀漢政權外來統治與益州土著官員之爭。

    劉備帶到益州的人才班底,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劉備麾下舊將,關羽、張飛、趙雲、諸葛亮等;另一部分是荊州劉表的舊將,如黃忠、馬良、魏延等。這兩部分人馬對劉備的忠誠度很高,也是劉備最信賴的人,而他們的共同特點都是非益州人。在消滅劉璋,佔據益州後,益州土著人士雖然也被納入蜀漢政權系統,但他們的歸屬感始終不強,只有許靖因為年高望重而被任命為太傅,但也是在法正勸說之下授予的虛職(“靖之浮稱,播流四海,若其不禮,天下之人以是謂主公為賤賢也”),其餘獲得實權要職者極少(蜀漢後期,益州土著獲得實權要職者增加,但也因此導致在魏國進攻之時不加抵抗,舉城投降者的增加,可見益州土著對劉備政權的歸屬感始終沒有確立)。蜀漢政權為了增強國力,擴充軍隊,勢必採取打擊豪強,抑制兼併等措施,這就自然侵犯了土著士人的切身利益。外來政權與土著勢力之間的矛盾,雖然在劉備與諸葛亮的盡力調和下有所緩解,但不可能完全消除,蜀漢政權與土著人士之間始終互相保持戒心,因此也就不能指望從眾多的益州土著士人中尋找到什麼人才。

    二、諸葛亮的人才觀也制約了蜀漢人才的發展。

    諸葛亮是中國歷史上不世出的治國之才,自比管仲、樂毅,是劉備集團的肱骨之臣。但諸葛亮的個人能力太強,這使得他事無鉅細,親力親為,於是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部下的發展,導致了“強將手下皆弱兵”的現象。由於對益州土著的不信任,諸葛亮只能把後備人才的挑選目光落在外來人士身上,可是諸葛亮親自挑選的兩位接班人馬謖和姜維,一個只會紙上談兵,落得兵敗身死,另一個雖有才能卻獨木難支,無法挽回蜀漢衰落直至滅亡的命運。

    三、劉備死後的託孤模式導致人才使用的錯位。

    劉備戎馬一生,剛剛站穩了益州、荊州,正要實現《隆中對》的戰略,卻不成想被關羽的疏忽輕敵而打亂。劉備的白帝城託孤,事實上造成了皇帝虛位而由朝廷大臣掌握治國實權的模式。諸葛亮的成功,不僅因為其自身的能力,也因為不可複製的機遇,如果不是藉助託孤模式,諸葛亮縱有能力,也無法完全施展。這樣的託孤模式幾乎是為諸葛亮量身定做,當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之後,蜀漢的管理體制便陷入這樣的困境:一方面,劉禪已經習慣於被託孤,對治國一無能力,二無興趣,三無機會;而諸葛亮之後的繼承者要麼能力不足,以守成為要,如蔣琬、費禕(“吾等不如丞相亦已遠矣,丞相猶不能定中夏,況吾等乎。且不如保國治民,敬守社稜,如其功業,以侯能者。”),要麼不顧形勢,窮兵黷武,如姜維從延熙十六年(公元254年)到景耀五年( 公元262 年),姜維九次攻魏,都沒有使蜀漢的管理體制走上正軌。託孤模式對諸葛亮是適用的,但這畢竟不是一個正常的政權所應有的人才使用模式。姜維想要仿效諸葛亮,其結果只能是外戰不利,內遭猜忌,最後只能屯兵自保,而這也削弱了蜀漢在漢中的防守力量,為魏軍的進攻打開了大門。

    四、蜀漢後期人才枯竭到底是誰的責任

    三國,無論是歷史研究,還是文藝作品、乃至現在的遊戲產業,永遠都是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之所以這樣,除了《三國演義》帶來無可估量的名著效應外,還有就是三國曆史的紛繁複雜。今天題主提的這個問題,仍需要放在三國中三個政權的總體資源佔有量和總體強弱來考慮。

    在東漢末年群雄竟起的亂世中,許多稱雄一時的豪強在混戰中被消滅,反而是名不見經傳,被現代人稱為“三無人員”的劉備能夠成為鼎立中的一足。但與魏吳兩家相比,蜀漢先天不足,取得如此成就已屬極大不易,我們後人自不必求全責備。因為實力沒法比。

    從土地面積看,蜀漢在丟失荊州後,實際只擁有東漢十三州中的益州,而魏國擁有中原腹地且經濟最為發達,人口最稠密的冀州、豫州、青州、徐州等九州,吳國也擁有揚州、荊州以及交州。蜀漢國土面積最小,總人口也最少,有學者估算,黃初二年(公元221年),魏華人口103萬戶,682.4萬人,約佔三國總人口的60%;蜀漢20萬戶,132萬人,僅佔三國總人口的12%。

    1991年,科威特富則富,還不是被伊拉克一天之內就佔領了?

    還是1991年,一天之內佔領了科威特的伊拉克,強則強,還不是被美國像大人打小孩那樣按在地上摩擦?

    科威特、伊拉克的人才哪去了?

    諸葛亮累死了。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人們開始批判他,因為“企業管理”開始流行,因為站著說話不腰疼。

    是學生的,給你個宿舍管管;是老師的,給你幾個學生管管;是軍人的,給你幾個兵管管;是工人的,給你一個班組管管;是老闆的,給你幾個員工管管……

  • 7 # 與你惺惺相惜

    諸葛亮負責任。以諸葛亮為代表的荊州集團,打壓兩川當地士族,李嚴,廖立等優秀人才被打壓。歸根結底還是內部不團結導致的。

  • 8 # 弗朗吉米彼得

    首先得說說廖化這個人

    廖化到底強不強,是否能勝任先鋒這個位置?

    毫無疑問,如果廖化只作先鋒,他應當是頂級的。。

    無論隨關羽,隨劉備,隨諸葛,隨姜維都幾無敗績,出軍失敗,廖化從來不是背鍋那個人。並且屢立戰功。

    廖化在北伐中擊敗遊奕,射殺王贇。那我可不可以說曹魏無大將,連個收拾廖化的人都沒有?

    在劉備時期,廖化是小將,是先鋒;在諸葛亮時期,廖化是得力戰將,中流砥柱;姜維時期,廖化已成為一名老練的名將,與張翼併為左右車騎將軍,軍中地位之高已僅次於姜維了。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這句話根本就不符合正史,也並非出自演義。而是出自民間評書人之口,不足為信。

    至於蜀中是否有大將,三國志中記載有評:前有王句,後有廖張。

    王平,句扶,廖化,張翼,這四個人算是大將,做先鋒反而是屈才。

    魏國又有評:時蜀官皆天下英俊,無出維右。

    意思是蜀漢的官員都是天下俊才,但沒有超過姜維的。

    可見曹魏對蜀漢的整體人才評價並不低。

    三國後期,哪一個國家都沒有出現人才凋零的現象。

    不如說後期的人才才是拼能力拼才華的。

    三國之前的群雄割據,那時候可以說是亂中取勝,能力並不出色的趁亂都能撈一把。戰爭規模10萬人以上的也只有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合肥之戰。

    後期魏蜀吳都具備相當的實力,且根基穩固,戰爭都是實打實的拼資源,拼國力。

    戰爭規模10萬人以上的就有興勢之戰,東興之戰,石亭之戰、西陵之戰、毌丘儉之叛、諸葛誕之叛變、魏滅蜀之戰,晉滅吳之戰。

    細讀正史才能發現三國後期絕無人才凋零現象。

  • 9 # 昨天即歷史

    "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我認為,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

    1、劉備雖稱漢室宗親,早先就是個織蓆賣草鞋的,與曹操、孫權的家族背景根本沒法比。阿斗劉禪繼位後,任用奸佞,國力衰落,識時務者為俊傑,站好隊很重要,這樣的統治現狀,尤其劉禪吋期,吸引不住人才。

    2、前期的大將們接連殞落,襄樊之戰,失去關羽,接著張飛被割頭,趙雲、馬超病死。魏延最後一個離世,他死後數十年,才有了廖化隨姜維征伐。老將已去,新人青黃不接。

    3、三國實力中,蜀力量最弱,偏安一隅,與魏、吳的綜合實力有差距,水向低處流,人往高處走。投靠有實力的一方,更有發展前途。

    要說這算誰的責任,怪諸葛亮事必躬親,沒搞好人才梯隊建設?也不全是,也許這就是公正的命運吧,誰讓蜀非魏吳,誰讓劉禪不是曹丕,歷史無法選擇,現實就是這樣。

  • 10 # 大河橋下流

    三國後期,蜀國確實沒有多少出色的大將了,但廖化卻並不是平庸之輩。

    廖化曾當過關羽的主薄,關羽敗亡後,廖化萬般無奈之下,投靠了東吳。

    "身在東吳心在蜀"的廖化思念蜀國,他用詐死之計騙過了所有人,趁夜深人靜無人注意,帶上老母,西歸蜀漢。

    劉備去世後,廖化做過丞相參軍,之後又升任廣武都督,一直做到右車騎將軍,持符節,後來還擔任過幷州刺史,因功被封為中鄉侯。

    陳壽給廖化的評語是″以果烈稱"。看到廖化的那些重量級的頭銜和大史學家陳壽的評語,就不會再有人對廖化的個人能力提出質疑。

    蜀後主延熙元年(公元238年)九月,廖化率一支人馬去討伐魏國,魏國的廣魏郡太守王贇和南安郡太守遊奕,兵分兩路夾攻廖化。

    廖化在此戰中顯示了他過人的軍事才能,一舉擊潰了這兩路人馬,斬殺了廣魏郡太守王贇。南安郡太守遊奕跑得快,僥倖得以活命。

    廖化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將才,為人穩重,總是能夠很好的完成上級交待的任務,是支撐蜀漢大廈不可或缺的棟樑之才。

    蜀漢政權後期之所以出現"蜀中無大將"的不利局面,劉備是最應該對此負責的人。

    正是他輕率的做出了討伐吳國的決定,導致大批優秀的將領在此次軍事行動中凋零。

    "馮習忠無二,張南義無雙″,這是羅貫中寫的詩句,被羅貫中高度讚揚的這兩員虎將,還有大呼"何有漢將軍降者?″的傅肜,都是在此次戰役中力戰而死。

    將軍杜路和劉寧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無奈降吳,能力出眾的鎮北將軍黃權,被吳軍截斷歸路被迫降魏。

    侍中馬良等優秀人才死傷無數,伐吳的五六萬精兵也損失殆盡。同時也造成巨量的物資損失。

    在三國中,蜀國本來就是綜合實力最弱的一個,蜀國總人口只有九十幾萬人。而吳國則有二百三十萬人,魏國的總人口更是多達四百四十多萬人。

    魏國擁有五十萬人的兵力,吳國也有二十三萬大軍,而蜀國則只有十萬名軍兵可供調遣。蜀國在財力方面也遠不如魏、吳兩國。

    此戰過後,蜀國有經驗的軍官和士兵大多被損失掉了,導致人才奇缺。軍事實力嚴重下降。

    諸葛亮在此後的幾次伐魏行動中,因缺兵少將,物資匱乏,屢屢無功而返。

    但蜀漢拖著遭受重創的傷殘之軀,仍然能以強者的姿態,多次對曹魏政權大打出手。靠的還是諸葛亮的過人才智和魏延、王平、廖化這些忠勇將士的出色軍事才能。

    而諸葛亮也為蜀國培養出了姜維這樣的帥才,使得在諸葛亮故去後,蜀國仍然能對魏、吳兩國保持主動進攻的態勢。

    劉備英明一世,糊塗一時,錯誤的發動對吳戰爭,導致了驚人的人才和物資損失。

    如果再給劉備一次機會,讓他重新選擇的話,他肯定不會去打這一仗。

    但歷史沒有假如,情感只有服從於理智,人們方能對事情做出正確的判斷,最終才會得到滿意的結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董明珠對格力都有哪些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