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印度飛餅很好吃,哪家餐廳的最好吃呢
17
回覆列表
  • 1 # 小玉就是小玉

    當中印關心緊張之時,當印度軍人侵佔我們的領土之時選擇一個這樣的問題是不是腦袋壞了?如果不是腦袋有問題一定是印度飛餅吃多了!別忘了就著漂滿屍體的恆河水吃飛餅!

  • 2 # 味論天竺

    印度只有餅,沒有“飛餅”,大概“飛餅“是華人對印度餅奇怪的定義吧…提問的圖中所給出的,也不是飛餅。圖一是papad,一種脆脆的,口感類似薯片的薄餅;圖二像是uppam;圖三是饢。

    不過印度餅也分三六九等,比較常見的有如下幾種:

    Roti,也叫Chapati,就是最樸素的烙餅,通常比較薄。在公元后1600年杜勒西達斯的《羅摩功行之湖》中提到了叫做karoti的餅。在16世紀的醫典Bhavaprakāsa中記載了與之類似的rotika。所以roti的名稱應是來源於此。Roti在印度人生活中的地位,就如同麵包之於西方人一樣,因此也有很多關於roti的哲學。教我唱詩的老婆羅門曾這樣對我說:“人生要奢求什麼呢?不過是兩張餅(roti)罷了。”

    Pratha,餡餅?說餡餅其實不準確,因為pratha的餡料不在餅中間,而是揉在面裡的。常見的pratha有加土豆、洋蔥、奶豆腐…之類的各種餡料,也可以不加餡只刷酥油。學校附近攤子上賣的pratha,是貼在爐壁內側烤出來的。兩張pratha,配兩種熬豆子就是一頓午飯,只要30盧比,現在想想都很懷念。

    Puri,油餅,小小的圓圓的,炸的時候中間會鼓起來,金燦燦的像個月亮。

    Nan,饢。是的,發音和我們一樣,就是“饢”!在1300年代的文學家Amir Khusrau曾提到饢分兩種,一種是nan-e-tanuk,一種是nan-e-tanuri。在莫臥兒王朝宮廷中,饢是最常見的早餐,通常就著烤肉(kebab)吃。通常饢的嚼勁會比前幾種餅都大一些,上面會刷一層酥油,很香的~

    以上各種都是北印的餅,南印度的飲食和北方有很大不同。常見的有如下幾種:

    Pratha,酥餅。南印的pratha是起酥的,類似臺灣手抓餅。特別香。

    Dosa,dosa通常是捲起來或者折起來的米餅,沾湯和椰子醬吃。裡面也可以帶餡,比如土豆、洋蔥、西紅柿什麼的,有點像煎餅。據說在六世紀的泰米爾文學中就有提及這種食物。

    Uppam,米餅。上面也可以加各種蔬菜、奶豆腐什麼的,弄成pizza的樣子。

    如今回憶起在印度最好吃的餅,大概是德里南部Vasant Kunj C block 附近的一家小店。當年10月份天氣剛冷下來時,晚上鄰家小哥時常騎摩托載我去那吃餅。一張餅五六塊人民幣,切四份,就著一份熬豆子,以及淋著檸檬汁的洋蔥絲。吃了餅再去附近吃一種叫做pan的零食(檳榔葉裡面卷著蜂蜜糖果之類的東西,吃完整個食道會有種花露水一樣的味道,據說有清新口氣助消化的奇效)。如今回想起來,都是很溫暖的記憶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末流211研究生馬上畢業,去縣電網還是去省設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