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層:是由巖性基本一致組成的,由兩個平行或近於平行的介面(一定區域內,生成條件基本一致而生成的,條件的改變造成沉積物的改變,沉積分異作用使上下巖性明顯不同而分層的介面)所限制的層狀岩石。
層理:在沉積過程中,由於自然因素(如季節、氣候等)的週期性變化,引起沉積介質等發生改變,使岩石成分、結構、顏色在剖面上發生變化,從而在岩層內部顯示出成層的一種現象。
層理按其形態的不同可分為三種基本型別:
水平層理、波狀層理和斜層理。還有一種特殊的情況—交錯層理。
層理的識別的依據:
(1)成分的變化:成分特殊的夾層,如塊狀砂岩中礫石層夾層、灰巖中頁岩類夾層等。(2)結構的變化:顆粒變化,如礫岩中大小不同的礫石分層堆積、礫石中的雲母呈片狀分佈等,根據碎屑粒度和形狀的變化可以識別出層理。
(3)顏色的變化:在沉積岩中顏色的變化。注意觀察顏色不同的夾層或條帶,也可以指示層理。要注意區別由某些次生變化造成的岩石顏色差異。例如氫氧化鐵膠體溶液,常沿節理或岩石孔隙擴散並沉澱,從而在岩石中形成不同色調的褐紅色條帶或暈圈,容易誤認為層理。
(4)層面原生構造:包括波痕、泥裂、雨痕及其印模等。
共軛剪下破裂角:包含最大主應力軸σ1象限的兩個剪下破裂面之間的夾角。(應為90°,實際在60°左右)。
剪裂角:最大主應力軸σ1方向與剪下破裂面之間的夾角(應為45°,實際在30°左右)。
正斷層特點:
①斷層面的傾角較大,一般都大於45°,60°-70°最常見。
②在破碎帶內的斷層巖(相對於逆斷層、平移斷層而言),破碎不劇烈。
④在斷層帶內沒有擠壓小褶皺等現象,受拉張、伸張引力作用而形成的。
⑤斷層面多粗糙不平。
岩層:是由巖性基本一致組成的,由兩個平行或近於平行的介面(一定區域內,生成條件基本一致而生成的,條件的改變造成沉積物的改變,沉積分異作用使上下巖性明顯不同而分層的介面)所限制的層狀岩石。
層理:在沉積過程中,由於自然因素(如季節、氣候等)的週期性變化,引起沉積介質等發生改變,使岩石成分、結構、顏色在剖面上發生變化,從而在岩層內部顯示出成層的一種現象。
層理按其形態的不同可分為三種基本型別:
水平層理、波狀層理和斜層理。還有一種特殊的情況—交錯層理。
層理的識別的依據:
(1)成分的變化:成分特殊的夾層,如塊狀砂岩中礫石層夾層、灰巖中頁岩類夾層等。(2)結構的變化:顆粒變化,如礫岩中大小不同的礫石分層堆積、礫石中的雲母呈片狀分佈等,根據碎屑粒度和形狀的變化可以識別出層理。
(3)顏色的變化:在沉積岩中顏色的變化。注意觀察顏色不同的夾層或條帶,也可以指示層理。要注意區別由某些次生變化造成的岩石顏色差異。例如氫氧化鐵膠體溶液,常沿節理或岩石孔隙擴散並沉澱,從而在岩石中形成不同色調的褐紅色條帶或暈圈,容易誤認為層理。
(4)層面原生構造:包括波痕、泥裂、雨痕及其印模等。
共軛剪下破裂角:包含最大主應力軸σ1象限的兩個剪下破裂面之間的夾角。(應為90°,實際在60°左右)。
剪裂角:最大主應力軸σ1方向與剪下破裂面之間的夾角(應為45°,實際在30°左右)。
正斷層特點:
①斷層面的傾角較大,一般都大於45°,60°-70°最常見。
②在破碎帶內的斷層巖(相對於逆斷層、平移斷層而言),破碎不劇烈。
④在斷層帶內沒有擠壓小褶皺等現象,受拉張、伸張引力作用而形成的。
⑤斷層面多粗糙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