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8
回覆列表
  • 1 # 國學辭典

    光緒的母親為什麼不能當太后?

    這還要從光緒帝的身世說起。

    光緒帝並不是同治帝的子嗣,他的生父是愛新覺羅·奕譞,母親是慈禧太后的胞妹葉赫那拉·婉貞。愛新覺羅·奕譞是的當年道光帝的第七子,也是咸豐皇帝的弟弟。

    也許是因為慈禧太后的胞妹是奕譞的大福晉,所以他在當年的黨爭之中是站在慈禧太后一邊的帝后勢力。

    就在咸豐帝駕崩之後,奕譞聯同恭親王助慈禧太后成功發動了辛酉政變,這次政變令慈禧爬上了清末的權利頂峰,成為了大清朝的實際掌控者。

    如此功勞自然讓慈禧對奕譞信任有加,可以說後來的慈禧選擇奕譞之子作為同治帝的繼任者,很大程度上在於她對奕譞的信任。

      奕譞在光緒帝繼位不久後辭退官職,並於光緒十六年病逝。而光緒帝的生母婉貞正是慈禧的親妹妹,雖然她有著當時在常人看來甚是高貴的身份,當朝皇帝的生母、太后的胞妹已經親王的嫡福晉。

    這些看起來很是光鮮亮麗的外衣之下,卻是隻有她自己知道的思子之苦。因為慈禧的獨子同治帝駕崩且無子嗣,為了讓新皇帝成為自己的“傀儡”利於自己掌控大權,她便想到讓自己的親妹妹年僅三歲的兒子繼任皇位。

    婉貞便一直思戀著久居深宮中的貴為天子的兒子,相見卻是不可能的。直到婉貞病危將死之際,光緒帝才前來探望。

  • 2 # 韶華傾夢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清朝的後宮等級制度。清朝的後宮有八個等級,即: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以及答應。而在太宗皇帝之初,後宮劃分為“一後四妃”。換句話來說,除了皇后之後,還有關雎,麟趾、衍慶,以及永福四大宮的宮嬪。到了世祖皇帝之後,後宮又有了東西十二宮的劃分。

    清楚了清朝的後宮等級之後,再來看看東西兩宮皇太后。所謂東西兩宮皇太后,就是母后皇太后和聖母皇太后。其中,母后皇太后是先帝的正宮皇后,母儀天下。而聖母皇太后,則是母憑子貴,由先帝的妃嬪晉位為皇太后,是當朝皇帝的聖母。

    熟悉了兩宮皇太后的定義之後,再回過頭來看看光緒的母親。光緒的母親叫葉赫那拉·婉貞,是慈禧的親妹妹。而我們都知道,慈溪是一個權欲很強,而且掌控欲也很強的人。雖然葉赫那拉·婉貞是慈禧的妹妹,但是,在權力面前,親妹妹也不能對慈禧產生威脅。

    所以,葉赫那拉·婉貞在選美的時候,因為慈禧的緣故而被迫落選了,只有落選的婉貞才是慈禧的妹妹。所以,葉赫那拉·婉貞在落選之後,因慈禧在後宮中的地位,咸豐皇帝便親自給葉赫那拉·婉貞安排了一門婚事。那就是讓葉赫那拉·婉貞嫁給醇親王奕譞做嫡福晉。

    醇親王是咸豐皇帝的弟弟,而葉赫那拉·婉貞嫁給他做嫡福晉並無有失身份。而後,兩人便有了載瀚。但載瀚兩歲不到便早夭了,之後才有了次子載湉,也就是光緒帝。

    但問題就在這裡,葉赫那拉·婉貞雖然是光緒帝的生母,按理說應該會子憑母貴登上太后之位才是。但很可惜的是,當時的光緒帝卻被過繼了。在咸豐帝之後,登上大清王朝帝位的是慈禧的兒子同治皇帝,而慈禧當時就是孝欽顯皇后。

    但是,因為同治皇帝的身體虛弱,只坐了13年帝位便早逝了。失去了同治皇帝之後,慈禧便從妹妹葉赫那拉·婉貞那裡把唯一的一位兒子過繼了過來,就是光緒帝。所以,葉赫那拉·婉貞雖然是光緒帝的生母,但因為其是醇親王的嫡福晉,而非是同治帝的妃嬪。

    更為關鍵的是,因為過繼,光緒帝的生父母便成為了名義上的咸豐和慈禧,所以葉赫那拉·婉貞沒有理由成為皇太后。

  • 3 # 探尋世界7788

    大家都知道光緒皇帝並不是慈禧太后的親生子,但卻也不是什麼不相干的人,光緒帝載湉是慈禧太后親妹妹的兒子,他的生母叫葉赫那拉·婉貞,雖是生母,卻到死都沒有向其他皇帝的生母那樣成為太后。

    葉赫那拉·婉貞是慈禧太后唯一的妹妹,慈禧太后就是她的榜樣,慈禧選秀進宮後從蘭貴人一路扶搖直上憑藉生子之功做到了懿貴妃,婉貞決定有樣學樣,她生得很美貌,期待自己也能像姐姐一樣獲得帝寵,然後風風光光的。

    但是結果可想而知,當時的慈禧是後宮第一人,怎麼可能讓別人來分她的寵,別人她管不著,但親妹妹是不可能的,所以婉貞不出意外的落選了。但她是懿貴妃的親妹妹,咸豐皇帝雖然沒有把她收進後宮,卻也給她配了相當好的婚事,把她許給了自己的弟弟醇親王奕譞做嫡福晉。

    奕譞當時也就二十歲出頭,為人十分有才幹,屬於能文能武的優秀人才,婉貞嫁給他後,雖然剛開始還有點不能成為皇妃的遺憾,但和丈夫琴瑟和鳴夫妻恩愛,當王妃還是王府後院的老大,又因為她長得貌美如花,奕譞十分喜愛她,她的日子過得不知多舒坦,隨著長子載瀚的出生,她在王府的地位更加穩固和尊貴了。

    但是載瀚在兩歲時不幸夭折,她受到了打擊,但不久她的二子也出生了,那就是載湉,載湉的出生讓婉貞的心情變好很多,此時姐姐慈禧的獨子載淳也已經登基為同治帝,醇親王府的日子平靜了下來。

    婉貞與醇親王奕譞共生育了五個兒女,但不幸得是,除了載湉以外的四個孩子全都夭折了,因此她把這個唯一的兒子看得比什麼都重要。

    然而好日子就在同治十三年戛然而止了,在這年冬天,還沒及冠的同治皇帝在養心殿駕崩了,並且沒有留下任何的子嗣。

    作為太后的慈禧習慣了權力的味道,不可能任由宗室和大臣推舉一個她無法控制的人出來當皇帝,此時她想到了親妹妹婉貞有個才三歲的兒子,醇親王府與咸豐帝的血緣很近,如果立他為帝,不僅自己可以繼續垂簾聽政,大臣們也沒有理由反對。

    於是她召見了醇親王奕譞,告訴他自己將要過繼他的兒子載湉,這個訊息像一道雷一樣劈在奕譞的頭上,他十分想拒絕,可是又不敢而且沒有合適的理由去拒絕,面前這個人固然是妻子的姐姐是兒子的姨母,可卻也是大清朝的太后,是這個帝國最有權力的人了。同治帝一直是太后的傀儡,卻偏偏突然英年早逝,自己的兒子進宮實在是生死難料。

    他只能哭著回府,把這個訊息告訴了婉貞,王府一下子就亂了起來,載湉對於婉貞的意義絕非尋常,此時要把她唯一養活了的兒子奪走,簡直就是要了她的命,她進宮去向姐姐哭訴,卻被姐姐輕描淡寫的打發走了,隨後年僅三歲的載湉被送進了宮,由慈禧太后立為皇帝,是為光緒帝。

    失去了兒子的婉貞實在受到了很大的打擊,性情也變了很多,她終日以淚洗面,但此時奕譞的兩位側妃不斷的在誕育子嗣,奕譞的傷痛被其他孩子撫平,但她不行,與奕譞之間的衝突增多,不久就失了寵。

    此後的二十二年裡,婉貞再也沒有見過她的兒子一面,不僅因為載湉已經成為皇帝不是想見就能見得到,更因為慈禧太后的控制,即便婉貞是她的親妹妹,但她還是怕光緒與生母感情深厚不再受她掌控。

    一直到她病重得快要死了,光緒帝才求得太后開恩,得以出宮來見她最後一面,總算讓她見到了朝思暮想的兒子才嚥氣。

    婉貞死後,光緒帝輟朝十一日,稱她為皇帝本生妣,她活著的時候光緒帝無法給她上徽號,死後也無法給她上諡號,她是生養了皇帝的生母,卻只能在死後與丈夫葬在七爺墳。

    因為有慈禧這麼個親姐姐,她葉赫那拉·婉貞的一生,似乎就是個悲劇,成也姐姐,敗也是姐姐。

  • 4 # 清風建輝

    首先,清朝後期權利掌握在慈禧太后手裡,而慈禧太后是不會允許大清出現另一個太后的,即使只是稱號,而且光緒帝實際上已認慈禧太后作母,也沒有理由立親母為太后。

    其次,封建理法也不允許。在古代,只有前任皇帝的皇后才能稱皇太后,即使是皇帝的母親也只能稱太后。並且如果皇帝的父母不是前任皇帝,則一般要認前任皇帝為父,想要承認與親身父母的親緣關係都很困難,比如明朝時期就曾經爆發大禮儀之爭。明武總暴斃以後,楊廷和等人推舉嘉靖帝繼位,嘉靖帝就與楊廷和、為首的武宗舊臣們之間關於以誰為嘉靖帝皇考(即宗法意義上的父親),以及嘉靖帝生父尊號的皇統問題發生了長達三年半的大禮議之爭。嘉靖帝不顧朝臣反對,追尊生父為後又加封為獻皇帝、生母為興國皇太后,改稱敬皇帝曰“皇伯考”。光緒皇帝立親生母親為太后是違背封建理法的,而一個傀儡皇帝根本不可能有力量打破這種束縛

  • 5 # 呆呆熊扒影視

    【據實回答每一個問題】

    清朝的慈禧太后,人稱老佛爺,作為清朝晚期的實際統治者為人所知。

    慈禧的原名叫葉赫那拉·杏貞,她還有個親妹妹,名叫葉赫那拉·婉貞,這個名字相信肯定很多人不知道,她正是光緒的生母——醇親王奕譞的嫡福晉。

    從某種意義上說,婉貞這一生,是成也姐姐慈禧,敗也姐姐慈禧。

    當慈禧太后剛進宮還是懿貴妃的時候,其實她在後宮地位還不太穩固,缺少心腹和盟友。而此時正值二八年華的妹妹便成為姐姐懿貴妃手裡的一顆完美的棋子:懿貴妃想勸咸豐把妹妹指配給醇親王奕譞(音:xuān)做嫡福晉,好讓自己在後宮的爭鬥中多一個幫手。

    終於,咸豐帝在慈禧吹的枕邊風下,下旨將她的妹妹婉貞指配給了醇親王奕譞做嫡福晉。

    (圖中為光緒的生母與生父)

    婚後不久,婉貞為奕譞生下長子愛新覺羅·載瀚。正所謂母憑子貴,婉貞很快就在醇親王府中獲得了很高的地位,奕譞也更愛這個嫡福晉。但天有不測風雲,這位長子在兩週歲時,就因病而去世,婉貞是大受打擊。

    但還好,後來婉貞又生下第二個兒子:愛新覺羅·載湉,這位兒子一直健健康康地成長,這讓婉貞非常高興,但等到載湉快四歲的時候,慈禧的兒子同治皇帝突然駕崩,但膝下卻沒有留下子嗣,於是新任皇帝的人選,成為各方勢力角逐的焦點。

    二十歲的同治帝駕崩,沒有留下任何子嗣,古人云:“國不可一日無君”,同治帝駕崩後不到兩個小時,慈禧來不及為失去唯一的兒子悲傷,就緊急主持召開了關於選定皇位繼承人的會議。慈禧為了能名正言順地把持朝政,考慮大年紀較大的繼承人將來不好控制,在選嗣君時,否定了年紀較大的載澂,轉而親自指定醇親王奕譞的次子,也是自己妹妹的親生子載湉過繼於咸豐帝,登基為帝。

    婉貞雖然很是不捨得,但架不住皇命難違和眾人的勸諫,只能忍痛讓慈禧的人將載湉接到宮中。

    於是,同治十三年(1874年),年僅四歲的載湉被擁立為大清的新皇帝,即光緒帝。

    從此,婉貞與自己的這個兒子天各一方,再無見面之日。後來,婉貞雖然又生下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但卻都早早夭折,於是光緒便成為她在世的唯一的一個孩子。

    但是,光緒現在貴為九五之尊,豈能是自己想見就見到的呢?就算見著了,也得三拜九叩的,不能有常人母子相聚的快樂,婉貞心中的痛苦可想而知!這時,奕譞的兩位側福晉劉佳氏和李佳氏頻出子嗣,地位如雨後春筍般上升,婉貞的日子就更加難過。

    根據史書記載,晚年的婉貞情緒總是非常低落,經常一個人看著兒子的小衣服、小鞋子發呆。雖然,在外人看來,婉貞很是風光,自己是醇親王府的嫡福晉,丈夫是文武雙全的醇親王,姐姐是權傾朝野的皇太后,兒子是大清朝的光緒皇帝,這該是讓多少人羨慕嫉妒恨啊!

    但是,婉貞心中的苦只有她自己知道,這二十多年來她多次經歷喪子之痛,唯一活著的兒子卻又不能相見,丈夫也是移情別戀,她等同於在守活寡。而這一切的痛苦,都是拜她的那位好姐姐,慈禧之手。關鍵是,婉貞還不能對慈禧表現出絲毫的怨恨,真是可悲!

    這樣的壓抑生活,最終將婉貞擊垮,病危之際,慈禧這才命令她朝思暮想的兒子載湉來探病。婉貞終於見到分別多年的兒子,但縱有千言萬語,也遲遲講不出。只是愣愣地看著這個獨子。對視良久之後,她終於帶著幸福逝去。

    婉貞死後,光緒帝為她輟朝十一日,並稱婉貞為皇帝本生妣,意思是皇帝親生母親。最終,這位皇帝的生母,還是沒能得到太后之名。

    婉貞帶著怨恨去世了,如果再多活幾年,活到戊戌政變之後,知道心心念唸的兒子被囚禁於瀛臺,身邊連個盡心服侍的太監都沒有,甚至連一口熱飯都吃不上,真不知她會做出什麼瘋狂舉動。

    婉貞一生育有四子一女,卻唯獨只存活了載湉這麼一個兒子。可就這麼個獨子到頭來還被姐姐過繼給自己當兒子。她生下了一位皇帝卻從未有過太后之名,朝思暮想了22年直到臨終之時也沒能聽見兒子叫一聲“娘”。

  • 6 # 圖文繪歷史

    清朝,只有皇帝的母親能叫太后,要麼是先皇的皇后,尊封為太后,要麼是皇帝的生母,也可封為太后,但是光緒皇帝即位後,一直還是慈禧太后,他的親生母親婉貞沒什麼變化,就算光緒18歲親政了,也沒給她母親帶來什麼,終其原因是,光緒不是皇子,而是藩王以過繼的形勢入主皇位,他和生母在禮法上已沒了關係。

    圖為光緒的父母,醇親王奕譞與嫡福晉葉赫那拉·婉貞。

    太后,在光緒之前同治已非常明顯,慈安為什麼封太后,因為她是咸豐的正宮皇后,禮法上是所有皇子的嫡母,於是同治即位尊為太后,慈禧雖是貴妃,但她是同治的生母,母憑子貴,慈禧又有絕對的手腕,也爭取成了太后,而光緒和他母親就有點悲劇了。

    醇親王府因出了個光緒,被稱為“潛龍邸”,也就是今天的南府,後來搬家的醇親王府是北府。

    同治死後無子,慈禧在宗室內物色皇位繼承人,最後選了醇親王的兒子載湉,當年才4歲繼承了皇位,是為光緒,他生母是葉赫那拉·婉貞,不是旁人,慈禧的親妹妹。正常情況下,同治死了,光緒應該是同治的傳人,那時同治的皇后在活著,這也就意味著同治的阿魯特皇后成了皇太后,可以垂簾掌權,而慈禧被迫升格為太皇太后,必須放權,慈禧肯定不願意放權。

    光緒,做了一生的提線木偶,死時38歲,後來檢測其遺骨,頭髮,衣服,都有高出平常百倍的砷化合物,俗稱砒霜。

    於是慈禧另闢蹊徑,把光緒過繼給咸豐,成為咸豐的次子,於是光緒和同治成了兄弟,同治死了,光緒兄終弟及繼承皇位,於是慈安慈禧繼續當著太后,古代禮法深嚴,過繼的子女就是別人家的了,雖然生物上還是母子,但在禮法上已沒有了關係。所以光緒生母葉赫那拉·婉貞,終其一生都是醇親王府的嫡福晉。

    嘉靖皇帝,明朝最頂尖的政治高手,什麼鴻儒、禮法,在他手上都被玩壞。

    其實在幾百年前的明朝,有過同樣的例子,但結局完全不同,就是明武宗死後無子,讓14歲的堂弟繼承皇位,就是後來的嘉靖皇帝,當時的嘉靖皇帝已經長大了,非常聰明,不肯妥協,於是爆發了著名的“大禮儀”事件,最後嘉靖以血刃收場,硬生生的尊生父生母為皇考,導致孝宗、武宗在法統上絕嗣。可光緒繼位才4歲,從小就被慈禧掐在手裡,也沒有嘉靖的政治手腕,慈禧根本不給他絲毫作主的機會,死都要一塊兒帶著。

  • 7 # 來去是夢成敗皆空

    光緒的母親做不了太后,也不可能做太后(除非假設,見後文)。清文宗咸豐皇帝只有獨子載淳,生母是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杏貞(慈禧),載淳(同治)繼位後尊生母葉赫那拉氏杏貞為聖母皇太后(生母)。咸豐的正宮皇后鈕鈷祿氏(慈安)為母后皇太后(嫡母)。

    1875年1月12日(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19歲的同治帝駕崩,在他死亡兩個小時後,在故宮養心殿西暖閣召開擇儲的緊急會議,因同治無後,慈禧又想繼續垂簾。最後決定在載字平輩內尋找繼承人,而不是在小一輩的溥字輩中選擇承嗣之人。

    最好的選擇就是慈禧本人的親妹妹葉赫那拉·婉貞和老公咸豐皇帝的親七弟愛新覺羅·奕譞的第二個兒子愛新覺羅載湉(老大載瀚幼年夭折)承繼為咸豐皇帝的子嗣,同治帝兄終弟及而繼承皇帝位,是為光緒皇帝。

    光緒的身份是慈禧的侄子(從咸豐論)兼外甥(妹妹婉貞論),同治的堂兄弟。但他承挑的是四大爺咸豐皇帝的帝位。

    所以他只能尊同為大姨和四大媽的慈禧皇太后繼續為大清的聖母皇太后(慈安已死)。而他的母親葉赫那拉·婉貞只能“繼續”是醇親王愛新覺羅·奕譞的嫡福晉,如果她再被尊為聖母皇太后,那麼道統就將發生混亂,母親被尊為聖母皇太后,那將置生父奕譞什麼身份?再說慈禧也絕對不會同意。

    但是咱們可以假設娛樂一下,如果慈禧過早的去世,而光緒帝又像其先祖康熙皇帝一樣天資聰慧,群臣敬仰的話,待君權穩固之時,奕譞去世之後(活著只能尊為皇父攝政王),學習當年明朝嘉靖帝發動也一個“大禮議”之爭(或者根本用不著)尊生父“奕譞”為“大清某某皇帝,追贈諡號廟號,並永享太廟,而這時他才有可能尊他的生母為聖母皇太后,但歷史沒有假設,所以光緒的生母是不可能當上皇太后的。

  • 8 # 隨豫而安2020

    為什麼光緒帝的母親不能當太后?

    首先當然是因為光緒帝的父親不是皇帝啊,既然他的父親不是皇帝,那他的母親當然就當不成皇后或者太后了。

    光緒帝的生父是醇親王愛新覺羅奕譞,生母是葉赫那拉婉貞,原本作為親王之子的他是不可能成為皇帝的。

    他之所以能當皇帝是因為他的前任同治帝早死無子,而同治帝的母親慈禧太后又想繼續把持朝政,才選了身為慈禧太后侄子和外甥的他過繼給同治帝的父親咸豐皇帝,和同治帝成了兄弟,兄終弟及,繼承了同治帝的皇位 。

    如此一來,從禮法上來說和他的親生父親母親就已經沒了關係,他的父親應該是咸豐皇帝,母親是慈禧太后了。

    不過,如果後來的光緒如果能有實力和勇氣為自己的生父爭一爭,就像宋朝的宋英宗或者明朝的嘉靖皇帝,搞個濮議或者大禮議什麼的,稱自己的生父為皇考,咸豐皇帝為皇伯考,這樣一來,他的母親就有可能成為太后了。

    可惜的是,他面對的是慈禧太后那個在晚清後期權勢熏天的女人,那個被她挾制了一輩子,他在她面前唯唯諾諾都來不及了,又怎麼可能為自己的父母親討尊號,去惹她的不快呢。

    至於慈禧太后本來就是為了自己行使權力的方便才立的光緒,更不可能為他的父母親上尊號了,即使只是名義上的,即使那個人是她的親妹妹也不可能。

  • 9 # 阿琨談談

    光緒皇帝載湉生父醇親王奕譞,生母葉赫那拉·婉貞為慈禧皇太后親妹。

    同治十三年(1874),同治皇帝去世,同治皇帝去世時沒有子嗣,同治又是咸豐皇帝的獨子,這等於咸豐皇帝這一脈斷了。同治死後,清宗室立即開啟了高層會議。有建議從“”溥”字輩中挑選過繼到同治子嗣,但慈禧太后力排眾議選擇醇親王奕譞的兒子載湉過繼到咸豐皇帝子嗣,繼承大統。

    慈禧太后選擇載湉的原因:第一,這是他親妹妹的兒子,就是她的親外甥,血緣關係上更近。第二,載湉年齡小,便於她繼續垂簾聽政,滿足自己的權利慾望。

    載湉繼位意味著他名義上的父親是咸豐皇帝,同治皇帝是名義上的親兄弟了,皇太后當然只能是咸豐皇帝的女人。光緒帝的生母從此以後連兒子的面都很難見到,見到後也必須下跪,名義上已經不是她的兒子,而是大清的皇帝了。

  • 10 # 寒亭有雨

    光緒的母親為什麼不能做太后?在說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先了解一下在清朝如何才能做太后?

    清代太后

    ①先帝所封皇后,無論是嫡子還是庶子繼位,先帝皇后一般情況下都要被加封為皇太后

    ②先帝妃嬪,在其親子繼位後,一般會將其生母和先帝皇后一同加封為皇太后。(且身份不能過於低微)

    光緒身世

    愛新覺羅•載湉,出生於北京醇王府,生父醇親王奕譞,生母葉赫那拉•婉貞(奕譞的嫡福晉慈禧太后的胞妹)。

    養母有兩位,一位是慈安太后(咸豐帝原配皇后),一位是慈禧太后(同治帝生母)

    概言之

    光緒屬於旁支過繼到咸豐帝名下,從宗室關係上來講,他的母親是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他的父親是咸豐帝。

    過繼後,葉赫那拉•婉貞在這個關係層面上已經不是他的母親,而屬於姨母,換句話來講,他們只是血緣關係上的母子,而非世俗綱常所認可的母子了。

    因而,作為光緒血緣關係上的母親葉赫那拉•婉貞,並不具備成為太后的條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近兩個月想買手機,要5g的,價格3500以內有什麼推薦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