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座標二線城市,孩子現在大學剛畢業,從來沒離開過這個城市,他找了個工作要去北京,我應該支援他嗎?
9
回覆列表
  • 1 # 套路磚家

    我應該留在我的小縣城嗎?

    在有些人看來,與其在外不切實際地漂著,不如回鄉腳踏實地。看了這樣一個故事:

    小琳出生在廣西東南部一個小城市,考上了北京一所高校的研究生。畢業後,她身邊的很多同學都選擇留在大城市,唯獨她默默地回到了家鄉,在當地的一家通訊公司做行政管理工作。她喜歡小城市悠閒自在的生活,“我討厭大城市擁擠的交通,在上班高峰期擠地鐵、擠公交,無論春夏秋冬,地鐵裡都要上演貼身**戰。”

    如今,小琳的生活安逸,沒有生活壓力,月薪5000多元。買了一輛車,每天開車上下班只需十分鐘。她也不用為租房買房頭疼,下班後,回家吃飯、散步、上網、看書,一年還有20天的帶薪假期(每季度5天)。去年,小琳所在的公司集團總部在全國範圍內招人,錄取後將會被調往北京總部工作。父母都勸小琳去試一試,畢竟大城市機會多,發展前景更好。小琳報了名,透過筆試,卻在買好機票準備去北京面試的前一晚放棄了。“很多人都覺得很可惜,放棄了這麼好的發展機會。”小琳說,主要是考慮父母年紀大了,想留在他們身邊方便照顧。

  • 2 # 葉子愛娛樂

    我是作為孩子黨來回答這個問題。我覺得應該支援孩子去大城市漂泊。

    一個人的成長,有些可以通過後天的修煉來彌補,但有些無論長大後怎麼努力也無法達到想要的境界,因為原生環境的影響巨大到無法想象。

    在大城市還能增添自己的見識,開拓眼界,這些都是很難得的。

    雖然在大城市挑戰多,但是機會也多,所以我覺得應該支援孩子去大城市。反正離開家哪裡都是漂泊。

  • 3 # 月出皎兮愛讀書

    該,很該,非常該!

    人在年輕的時候吃點苦,受點累,有什麼不可以,這點苦和累也許會成為他日後人生的資本,至少它也會是一種體驗,一種人生的歷練,這有什麼不好嗎?

    年輕的時候,我們都曾經有過夢想,也有很多的渴望,可是沒來的及實現,我們就老了,於是我們常常會感慨,如果我再年輕個十歲,二十歲,我一定要去……

    去大城市漂泊,也是你孩子的夢啊!

    你怎麼忍心阻攔他,讓他夢碎,讓他在若干年後,看著自己滄桑的容顏,也像你現在一樣說起,如果我年輕十來歲,我一定要去大城市打拼一下。

    那時的心境該是何等的辛酸與悲涼!

    讓他去,他大了,你就該放手,你的放手不一定能成就他的輝煌,但一定是圓了他人生的一個夢境!

    這多好,至少會讓他的人生少掉一個大大的遺憾!

    你在懼怕什麼?

    怕他一事無成?怕自己老來無依?

    一事無成的孩子即便是留在你的身邊,依然會一事無成。所有優秀的,有所成的人都是自己想要優秀,想要成功。

    內因是永遠決定外因的。

    老來無依,更談不上。有很多子女和父母離得並不遠,一年也不去看幾回。有一顆孝心,孩子離得再遠也會記掛著父母。

    或許缺失了些兒女常常陪伴在身畔的天倫之樂,然而人生總是要捨棄一些而換取一些更有意義的東西。

    比如說孩子的成長。

    一個人去北漂,帶給他的成長絕對是巨大的,是在你身邊,在安逸的小城市怎樣也得不到的。

    所以,放手讓他去飛吧,父母和家是他永遠的港灣和驛站,無論什麼時候飛累了,碰的頭破血流了,疲倦了,這兒都無條件的接納他回來。

    所以,放手有時是一種更偉大的愛!

  • 4 # 逆流魚140509055

    應該

    1.年輕人多吃點苦沒什麼不好,俗話說憶苦思甜只有經歷了才知道沒什麼要吃苦。

    2.我們總說輸在起跑線上,卻不知哪裡是終點站,出門在外更容易獨立,更加了解認識更真實的自己找清方向。

    3.只有經過苦難才能成長,在父母身邊永遠長不大的,多年後你們老了,孩子用什麼支撐起這個家。

  • 5 # 學駬

    應該支援,但也和他說想回家了雖時回家,年輕的時候都想往外部創,等受傷了,每天加班,辛苦沒有回報,地鐵公交早上1個多小時,晚上一個多小時,每個月除了房租就所剩無幾,到時候看他的想法是想在大城市,還是回家吧

  • 6 # 梧桐86054336

    首先,孩子在十八歲以後,他就可以為自己做決定了,父母的意見,僅供參考。

    現在,孩子大學畢業,工作的地方,離自己家遠不說,還是首屈一指的帝都,競爭激烈,媽媽有些擔心沒錯。

    但是,雛鷹不飛,就不會飛。所以媽媽不必過分操心,既然孩子選定了目標,他就相信自己能夠勝任,父母能夠做的,是支援和鼓勵,而不是一味的打退堂鼓,打擊孩子的積極性。孩子的成長,傾注了父母不少的期望。

    但是,這種期望,最好就是祝福孩子健康平安,這才是最主要的目的。

    我們只能牽手孩子一程,在這一程,只要孩子健康成長,積極向上,Sunny善良,那我們就已經盡到了父母該盡的責任。其他,就放孩子高飛吧,讓他們自由的盡情翱翔。

  • 7 # 農村土秀才

    你的孩子大學畢業,找個工作在北京,想到北京去漂泊,那我問你,你懂得漂泊的概念嗎?漂泊就是背井離鄉外出闖蕩生活,謀求人生,是很艱苦的。既然你孩子提出在北京找份工作。執意到大城市闖蕩,我想,北京的飯有那麼好要,錢有那麼好掙?難道,你就不怕翻船嗎?人得有自知之名。不要意為你剛學爬就想跑。不要意為大學畢業就有很大才能,看不起這小家鄉了。說句誇張話,北京們乞丐也是個很有才華的大學生。

  • 8 # 孔健聰

    您應該欣喜!看到您的這個問題,看得出來孩子即將要準備出去北京闖蕩一番。其實,二線城市,跟一線城市的差距不是太大,如果孩子真的要去北京的話,問題應該不大。

    首先,聽到孩子這樣的願望的時候,我們父母內心應該感到開心,孩子想要去了解外面的世界,自己的孩子長大了,想要獨立一下去挑戰一下自己。

    具體做法

    1、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想,我們口頭上應該說:“媽媽贊同你的這個想法。”

    然後就直接讓孩子去大城市?這種方式當然是可以的,讓孩子在北京摸爬滾打,自然也是一番歷練,能夠幫助孩子快點接受這個環境,畢竟體驗才能出真知。然而,這樣做也有弊端,孩子極有可能會碰到頭破血流,如果最終沒有適應下來,從而對於大城市的生活失去了嚮往,或者是產生不好的印象,這個對於孩子就將成為一個坎。那麼,怎麼樣的方式對孩子會更好呢?在我們對孩子說完:“嗯,我認同你的想法。”後,怎麼跟孩子溝通呢?具體做法帶著這種包容的心態和語氣,孩子會更加樂於分享。如果直接用“但是,能夠告訴一下媽媽你去北京有什麼打算呢?”,就會給孩子一種質問的感覺,那麼,溝通就會失效,我們就不知道孩子想要怎麼做,去到那裡有什麼打算,我們能夠在什麼地方上指點一下,讓孩子做好準備。

    3、在孩子分享的過程中,及時投去善意的效用,認真傾聽,時不時用“嗯”等語氣詞來回應,讓孩子感覺到你在接納性地聆聽他內心的想法。如果感覺到自然的話,還可以給孩子一個認同的微笑。

    4、在聽完孩子的分享後,先贊同孩子的想法,並且指出孩子分享中做得不錯的地方。然後根據孩子過程中的一些細節問題。

    可以詢問說:“嗯嗯,都不錯,其中你說到的······,媽媽不是太明白,能仔細再講講嗎?”

    5、等到孩子再次講完,家長可以重複自己理解的意思,讓孩子確認自己是否表達得正確。

    6、根據孩子所說的,提出自己的一些觀點,在住宿上,尋找工作上,目標上,毅力上,成功後怎麼樣對待,失敗後怎麼樣對待,有什麼備用方案上,提出一些建議,並且讓孩子自己去判斷,孩子的方法與你的方法,他自己覺得怎麼樣。

    (當然,如果過程中能夠引導孩子自己去說出你想要說的話,這樣會更好,這會讓孩子感覺是自己解決了問題,對於他前往一個陌生環境,並且能夠成功挑戰,給予了更大的信心。)

    總的來說,原則上,接納孩子的想法,傾聽孩子的想法,然後提出父母的擔憂,引導孩子提出一些更好的應對方式,以便孩子能夠更好地迎接來自陌生環境的一切挑戰。同時,讓孩子時時記住做事情的出發點和做事情保持內心的原則與底線,這些都可以成為孩子克服困難的強大助力。

    比如說,在北京找到一份工作,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都要想辦法去克服。並且在過程中,保持好自己的道德底線,不為了達到目的而做出逾越道德的事情。
  • 9 # 流動的水不結冰

    兒行千里母擔憂,孩子長大了,必然要離開父母,獨自去面對生活的風風雨雨。所以說,年輕時候,還是讓孩子多出去看看走走比較好。

    作為一個父母,看著孩子從小時候牙牙學語到後來的高考考入大學,這個逐漸遠離父母的過程,父母心中說沒有落差是假話,因為心中飽含對子女的愛,他們不要什麼大富大貴,只是單純渴望未來子女的生活安定,家庭和諧幸福。

    但每一個少年心中都有一個征戰四方的夢想,年輕時去那繁華都市演繹另一番人生。大學畢業後,子女大學四年的經歷和學習已經足以支撐他面對生活中的那些困難和挫折,保護好自己。作為父母從這個角度應該支援子女去外面闖蕩。

    大城市確實有繁重的生活壓力,也許自己工資的增長速度永遠都房價增長的速度。但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好處,在這裡生活,一個人在那種巨大的壓力下激發自己的動力,擁有更多的機遇,能夠更加輕易的挖掘自己的長處,從而深刻全面的認識自己。幸運的話,在這座城市打拼七八年,掙夠房子的首付,然後成家立業。以後讓自己的孩子避免走自己的老路,接受更加優質的教育,見識外面那廣闊的世界。沒有什麼機遇,在大城市呆個三五年,活到中年,對未來沒有什麼希望了,收拾收拾行李,拿著這幾年奮鬥的成果回老家買個房子,找一個穩定的工作的是不錯的選擇。

    大城市有大城市的繁華和機遇,小城市有小城市的安穩。但年輕時還是出去走走看看,增加閱歷擴充眼界比較好,至少將來不會感到遺憾。跟子女談心時也可以驕傲的跟子女說:“當年我也曾仗劍走天涯”。

  • 10 # 奶孃讀書

    對於一個剛大學畢業的孩子,生活壓力其實並沒有那麼大。一線城市的各種機會和資源是無可厚非的,如果是我我會毫不猶豫的支援他去選擇自己想走的路。原因:

    1,對己,我不希望父母的牽絆讓孩子無法走自己想走的路,或許大了他會後悔

    2,對他,闖蕩中尋找機會,或許能夠發現他自己喜歡並認為值得畢生奮鬥的事業

    你擔心他離開或許是怕大城市的壓力,挑戰會讓孩子吃很多苦,但是話說回來留下來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中就一定能一帆風順嗎?

  • 11 # 親子成長手冊

    如果是年輕讓孩子出去闖闖吧,一來增加了自己的閱歷,二來開拓了自己眼界,在大城市比較機會和挑戰會多一些,初生牛犢不怕虎,在年輕時候可以風風火火闖九州。

    但是大城市也有大城市的苦楚,房租壓力,以後的婚姻問題都重重的壓在年輕人的身上,如果孩子考慮清楚了,並且願意承受這份壓力,就是試試吧,萬一成功了呢,這樣等他回憶起來也不至於為了沒有嘗試而後悔。

  • 12 # 靜海婷

    如果我的孩子到了該工作闖事業的年紀,向我提出想去大城市闖蕩,作為家長,雖然知道在大城市的工作壓力,但是也明白大城市的工作機會較多,從心理再不願意孩子外出漂泊,也只好希望孩子能去試一試。

    因為有些事情不去試永遠不知道也不瞭解,孩子也不可能永遠在你的呵護下或是溫柔的庇護下長大,有時候只有把他放到社會中,特別是壓力大的社會中,他才能成長的最快。家長可能有時候不得不做出這樣的選擇。而且大城市的機遇相對於小城市來講,還是很多很廣的。但是前提是孩子要有一顆抗壓力的決心,因為什麼事情都不可能一下就能取得成功,即使你懷揣夢想和信心,凡事也會被現實所打敗,但是,怎麼說呢?有些時候是永遠不去經歷是永遠不會認輸。當然我說的太過負面,也有可能會有所發展。也有很多成功的典範。

    兒行千里母擔憂。但家永遠是避風港,去大城市打拼的孩子永遠不要忘記家鄉相守相望的父母,無論再忙也要常回家看看。

  • 13 # 陳方

    “世道艱難”多少有些修辭上的誇張,但現實中飛速飆升的房價,確實讓很多奮鬥在“北上廣”的年輕人淪為了“蟻族”。俗話說安居樂業,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中也將衣食住行定在金字塔底,然而在這裡,繁華背後卻是坐不寧、寢不安。那麼,他們為什麼不決絕地離開這些無法安頓自己青春的大都市呢?

    我生活在一個並不特別發達的二線城市,雖然有些時候不免有些“階層墜落感”湧上心頭,但收入也還說得過去。在這座城市裡,我的生活質量大體上能算是中下等吧,別看它不太發達,但有錢人多的是。好在我不太喜歡和別人作橫向比較,大多時候我只是和自己做縱向比較,看自己的生活是否有所提高,所以我的心理滿足度尚可。

    我也曾有過到一線城市發展的念頭,但是理性比較之後,我還是退卻了。不妨現實地打量一番,如果去北京工作生活,我是絕對買不起目前我所住的這樣的大房子的。上下班路途中交通擁擠所忍受的肉體和精神痛苦暫且不論,單單一個北京戶口,恐怕就要為我設定很多障礙。我們兩口子都沒有北京戶口,將來有了孩子,入托怎麼辦,上學怎麼辦?即使你掙錢比較多,入托和上學(中小學)的事情都可以擺平,將來孩子高考怎麼辦?讓孩子再到戶口所在地參加高考嗎?當地會不會有學校再接受你都很成問題。想想這一大堆現實的問題,“大都市生活夢”還是被我徹底放棄了。

    我能理解現在的年輕人渴望擠進大都市的念頭和行動,大城市裡豐富快速的資訊、相對公平的競爭環境、相對充足的就業機會,還有它推動你不得不前進的氣場,這些資源是二三線城市無法企及的。但是我們必須正視的是,大城市無論怎麼發展,它都不可能無限制地容納所有憧憬它的年輕人,它終歸是有一個“飽和度” 的。當它處於“相對飽和”的臨界點時,它無疑會有意無意地設定一些有形或者無形的門檻,這些門檻在一定程度上提醒著渴望融入它懷抱的年輕人,擠進大城市是需要高成本的。

    七八年前,媒體視野中呈現出來的“蟻族”的生活狀況讀來讓人辛酸,辛酸之後,其實我更渴望能有一份客觀的調查呈現一下這些“蟻族”選擇大都市的理由。是隨波逐流還是環境所迫?他們有沒有掂量過在大城市生活的成本?如果退居二三線城市謀生,他們有沒有可能要比“蟻族”的境況好一些?離開“北上廣”是不是真的無路可退?遺憾的是,更多時候,我們似乎只正視了“蟻族”蝸居境況的無奈,而沒有放在更大的視野中尋求解放“蟻族”的出路。

    志存高遠的年輕人是不是一定要在大城市裡安頓自己的青春?年輕人有夢想終歸是好事,但是那幾個屈指可數的大城市能否容納所有年輕人的夢想,安頓他們的青春,這卻值得每一個有夢想的年輕人理性掂量。不是誰都有資格擠進大城市的,這不是勢利,而是現實。

  • 14 # 娛樂記事簿

    作為在上海飄了五年,最後回老家的外地人,對此很有感觸。

    我的答案是:30歲之前去大城市闖一闖,30歲之後回老家。

    1.年輕的時候不要怕吃苦。畢業剛去上海我租的6平方米大小的群租房。房間裡只有一張床一個寫字檯一個櫃子。沒有陽臺,曬衣服只能在飄窗上掛一根繩子。後來隨著買的東西越來越多,買了很多百納箱,連走路的空間都沒有。8個人共用一間廁所。衛生狀況很差,常常洗澡的時候旁邊的馬桶飄著屎。

    捨不得每天花幾十塊吃樓下的蓋澆飯,月底沒錢了就買了很多泡麵充飢。

    除了看電影這種最便宜的娛樂方式,經常去附近免費的黃興公園跑步。

    我並不後悔在上海這段經歷。在大城市培養了我獨立,不畏困難的品格。為了省錢,我學會了自己燒菜,一個人搬家,怎麼在重病的時候自己照顧自己。重要的是,我透過自己的努力養活自己,畢業後沒跟父母要過一分錢生活費。過年過節還能買禮物孝順長輩。2.30歲懂得取捨。

    30歲的時候,母親生了重病,家裡的重擔落到父親一個人身上。家裡只有我一個獨子,我不想出現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悲劇,此時我必須承擔起照顧父母的責任。

    我不想再聽什麼雞湯,錢是最難賺的,不可能短時間突然能賺很多錢,需要專業知識的積累,大量時間學習和實踐。我從事電視行業那麼多年,轉行又要從零做起。可是在上海這個城市,幾千元的工資你什麼都做不了。想留下卻有心無力。

    多年後,我又回到了上海站,這是起點,亦是終點。

  • 15 # 雲財經網

    1、大城市,還是小城市

    有個段子是這樣說的:

    不管你是北上廣深寫字樓裡的Mary、Vivian、Linda,還是Michael、Justin、George過年回家就得安心變回“翠花、秀蘭、桂芳”和“大強、二娃、狗蛋”。

    現在,離春節假期不遠了,許多在外漂泊的遊子開始考慮回家車票的問題。

    當然,許多人也在考慮自己的“去”和“留”,是要大城市裡一張床,還是要小城市裡一套房。

    2、有得選麼?

    父母也許會說:留下來,考個公務員吧!

    朋友也許會說:留下來,合夥做個生意吧!

    你可能為此糾結,但去哪裡工作,已經不是長輩或朋友能夠決定的了。當然,他們會列舉各種特例,可我們必須放眼這個時代。

    (1)中國勞動力年齡人口拐點:2013年

    現在,我們的勞動力不會再增加了。可是,新的產品和服務需求還在源源不斷產生。

    (2)流動人口拐點:2014年

    外出打工的人也不會增加了。

    (3)總人口拐點:2025-2030年

    這個人口拐點還沒到來,過了這個時點,中國的人口也不再增加了。

    一句話概括,華人口紅利期基本結束了。

    3、大事和小事

    當然,聊到人口,我們總感覺話題很大。為此,有必要將其縮小,我們聊聊你的家鄉。

    從鄉村、小鎮、縣城、地市到省會和大城市,我們會發現,人口逐步遞增。許多鄉村只剩老人和小孩,甚至全村“空無一人”。

    更重要的是我們已經隱隱然發覺,小城市人口流失非常嚴重,年輕人都喜歡往大城市裡跑。

    在華人口進入拐點前的5年(2005~2010年)裡,全國的人口流動明顯地持續向大城市和發達地區轉移。而且流入地高度集中在少數地區。

    目前,這個趨勢還在持續。未來,中國大部分省份都要承受人口“自然減少”和“被髮達地區抽血”的雙重苦惱。

    預期,到2050年的時候,許多省份的大部分人口都被“抽掉”:

    河南(87.5%)、湖南(78.5%)、安徽(78.5%)、河北(74.3%)、湖北(68.4%)……

    4、2017年

    若以省為單位,廣東、浙江、上海、北京、江蘇、福建都是人口流入地區。

    我們不妨聚焦到城市級尺度去觀察。

    2015-2017年,全國大部分城市呈現出人口流失的狀況(綠色點),只有北上廣深以及部分省會、少數大城市依然保持人口流入。(紅色點)

    5、城市間

    在人口增長停滯的情況下,城市間的競爭並未因此停止。在這場人口爭奪戰中,中小城市處於劣勢。

    日本:全國60%的人口聚集在關東和關西都市圈。

    南韓:全國50%的人口聚集在首爾都市圈。

    當然,日本和南韓比較小,我們參考的物件應該是美國。不過,大城市的優勢依舊明顯,美國中西部內陸地區倒也愜意,只是沒什麼人。東西兩個海岸的大城市卻人滿為患,紐約和洛杉磯最為明顯。

    現在,這麼多人跋山涉水,承擔高昂的成本,以逃離家鄉。小城市的人就這樣被大城市“打敗”了,無法堅守,只能歸順。

    這似乎是“沒有選擇”的選擇!

  • 16 # 蒙小A生活記

    首先我以一個“孩子”的身份回答這個問題。對於去大城市漂泊我覺得還是理性對待吧,畢竟我也是個普通人,沒有去追求那些漂泊帶來的心靈感受,我還是務實的打理好自己的生活吧。

    說到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一個故事來,高小松家庭的故事,有一天高小松的妹妹跟他媽說,她要去非洲拍動物,他媽就說,想好了那就去吧。反過來我們也問家長一個問題,比如說“媽我要辭掉公務員的工作”,再看看我們的家長是什麼反應,那這個問題就好弄了。如果家長說:辭吧,去幹自己想幹的吧,那恭喜你能去追求詩和遠方的田野了。可大多數家長會說:你一天天不好好工作想什麼呢?我把你培養成人我容易嗎?你就作吧!

    透過上面這個小故事就可以的出我的結論,那就是,該不該去大城市漂泊,不是你說了算的,作為一個成年人,你不可能拋開你周圍的環境影響。如果條件允許各方面都沒有壓力,那去大城市闖蕩幾年,漲漲見識也好。可是如果要拋開自己的不利環境,一心只想著大城市的話,那麼這個“大城市”也許也容不下你吧,最終落個倆頭空,空渡了年華那就不好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名爵HS和榮威RX5,哪款車的車身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