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散木17
-
2 # 方甲子
首先,一定要給小孩一個相對安靜的空間,孩子小,對外界的異動非常敏感,所以要主觀的斷絕這種影響。
其次,給小孩一個專注的榜樣,小孩的習慣都來自身邊的日常生活,大人的專注對小孩影響最大!
最後,用目標分解的方法幫助小孩建立自我的價值體系,慢慢形成他自己行為習慣,將來就不會太依賴環境!
-
3 # 布衣學堂
孩子的學習一向是父母們關心的重點,而注意力不集中的往往會導致孩子的學習成績一落千丈,甚至導致孩子的自信心受挫,如果父母任由孩子繼續注意力不集中,對其以後的人生都會有重大影響。
當然是找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根據孩子注意力的特點,培養孩子注意力,進行有效的注意力訓練。
孩子注意力的重要性
通常3—6歲為兒童注意力發展的關鍵期,7—14歲為可塑期,14—17歲為穩定期;在幼兒階段,往往因為不考試,孩子的注意力問題、注意力習慣會被家長忽略;在小學階段,注意力的習慣會明顯影響孩子的學業成績和學習效率,很多的孩子學習態度是端正的,只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需要家長給孩子創設提升能力的環境。打罵會加重孩子的逆反,會讓孩子學習壓力更大,反而會阻礙孩子注意力的提升。
孩子注意力的全面性
注意力可以說是孩子其他所有的能力之“母”。這是因為像記憶力、思維能力、計算能力、書寫能力等其他的所有能力,都離不開注意力。在孩子這些能力施展的時候,往往會發現都是注意力在起主導作用的。很多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時,注重的是孩子對於知識的學習,而沒有培養好孩子的意志力、耐力和協調能力。
孩子注意力的不穩定性
一般來說,孩子的注意力時間都是有限的,因此,孩子的注意力往往是很不穩定的。可能孩子前一秒還被一樣東西吸引著,但後一秒卻很可能又被其他事物所幹擾,所以在孩子專注時不能讓過多的外界因素干擾,這對於孩子注意力的增長是不利的,甚至會讓孩子更加的注意力不集中。
孩子注意力的興趣性
孩子不會因為父母或老師的意願而對某種事物集中注意力,他只會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買單”。所以,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主張父母跟著孩子的興趣走,而不是讓孩子跟著父母的興趣走。
每個孩子的注意能力有其發展的規律和特點,父母要做針對孩子的注意力特點進行訓練,切忌操之過急。
-
4 # 竹墨染
首先回答你:在家裡給他創造一個好的學習氛圍。你們一家人都在看書或者學習,平時也養成看書的習慣,哪怕是看看雜誌,看看小說。不要在家裡看電視,打遊戲,慢慢地引導孩子的注意力迴歸到學習中。休閒的話,大孩子建議多玩玩棋之類的玩具,小孩子就多玩玩拼圖遊戲。還有,告訴孩子,作業做完了就可以玩了。當孩子的作業做完,不要跟孩子說還沒複習,還沒預習,還有其他練習要做什麼的,做完了就玩。說到做到。
這個寒假還沒開始的時候,我很幸運地聽到一本書,裡面的主人公就是有拖延症,很嚴重的拖延症,在單位上的工作不到要交的前一天晚上,他都不做。所以,他們單位他加班最勤。老闆也不說他。
後來,他去看心理醫生,心理醫生跟他追根溯源,發現他的拖延症是小時候,他父母給“逼”出來的。
在他還是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的時候,他寫作業也是很快的,而且還是那種一放學就馬上寫作業的孩子。每次當他寫完作業,去問父母:可以去完了嗎?父母的回答是:先檢查一遍。
他檢查完後,又去問父母可不可以去玩,父母要求他再複習一遍當天學過的知識。他複習完了,父母又會要他先預習一遍第二天要學的知識。
等他預習完也到了要睡覺的時間了,他自然就玩不了了。
慢慢的,他發現不管他寫作業多塊,父母總會在後面安排很多的學習給他,他一直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玩的時間。
俗話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他想既然寫完作業也不能玩,那就不要那麼快寫好作業吧。一邊寫一邊玩,反正到了睡覺前寫完就可以了。就這樣,慢慢地,他就養成了拖延的習慣。
而根據育兒專家們的大量研究表明,當一個孩子養成了拖延的習慣,他的注意力就容易分散。無法注意力集中,自然就不能好好學習,學習成績也就上不去了。
現在,孩子既然養成了拖延的習慣,就只能一點一點地慢慢改過來了。全家一起跟著孩子改。
首先,家長要改變自己的態度,告訴孩子作業寫完了就可以去玩了,說話算話。一次兩次不行,就多來幾次,讓孩子慢慢地意識到,只要寫完作業就可以去玩。這樣他才會有動力慢慢去改。
有一句話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改正孩子拖延的壞習慣,家長也要有心理準備,這是一個長時間才能見效果的過程。而且家長還要始終如一地貫徹做完作業就玩,說話算話的行動。
-
5 # 強哥百萬熱度
當然是找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根據孩子注意力的特點,培養孩子注意力,進行有效的注意力訓練。
孩子注意力的重要性
通常3—6歲為兒童注意力發展的關鍵期,7—14歲為可塑期,14—17歲為穩定期;在幼兒階段,往往因為不考試,孩子的注意力問題、注意力習慣會被家長忽略;在小學階段,注意力的習慣會明顯影響孩子的學業成績和學習效率,很多的孩子學習態度是端正的,只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需要家長給孩子創設提升能力的環境。打罵會加重孩子的逆反,會讓孩子學習壓力更大,反而會阻礙孩子注意力的提升。
孩子注意力的全面性
注意力可以說是孩子其他所有的能力之“母”。這是因為像記憶力、思維能力、計算能力、書寫能力等其他的所有能力,都離不開注意力。在孩子這些能力施展的時候,往往會發現都是注意力在起主導作用的。很多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時,注重的是孩子對於知識的學習,而沒有培養好孩子的意志力、耐力和協調能力。
孩子注意力的不穩定性
一般來說,孩子的注意力時間都是有限的,因此,孩子的注意力往往是很不穩定的。可能孩子前一秒還被一樣東西吸引著,但後一秒卻很可能又被其他事物所幹擾,所以在孩子專注時不能讓過多的外界因素干擾,這對於孩子注意力的增長是不利的,甚至會讓孩子更加的注意力不集中。
孩子注意力的興趣性
孩子不會因為父母或老師的意願而對某種事物集中注意力,他只會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買單”。所以,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主張父母跟著孩子的興趣走,而不是讓孩子跟著父母的興趣走。
每個孩子的注意能力有其發展的規律和特點,父母要做針對孩子的注意力特點進行訓練,切忌操之過急。
-
6 # 柒柒會生話
就拿我兒子來說吧,他小學的時候學習成績是在班上倒數幾名,後來讀初中的時候,因為我參加了那個營養師的培訓,聽了那些老師的課,知道了要有充足的營養才能精力充沛,所以我就每天按照營養老師教的方法給我兒子打營養早餐給他吃,還給他買了蛋白粉和多種營養片,平時一日三餐也是變著花樣給他做,品種多樣化,家裡水果沒斷過,他喜歡吃水果,這樣吃了一段時間,我就感覺到他的成績,蹭蹭的往上漲,後來竟然升到了全班前幾名,單科成績有四五科是全班第一名,或者全年級第一名,所以那個時候去學校參加家長會,我就特別高興,看到黑板上前三名的名單,居然有四五科有他的名字。
另外一個案例就是我在一個姓吳的女士家裡帶寶寶的時候,他家還有個大兒子,11歲在讀小學四年級,那個時候,他媽媽可能是望子成龍吧,所以不管是平時下了課在家還是星期天休息的時候,都要求他做作業,然後那個小孩嘞,在房間裡做作業,做一做又在那裡玩,然後她媽媽看了就很生氣,有一次居然用那個小小棍子狠狠地打他,常常大發雷霆,後來我看這種情況,我就跟小吳說,我說小吳啊,你看你這樣解決不了問題,我說這樣吧嗯,你不要讓他一天到晚在坐在那裡寫作業,我說你要讓他勞逸結合,要讓他做一會兒去休息一會兒,或者去外面做一些體育運動,你看學校為什麼上一節課就要休息十分鐘,而且是上完一節體育課,再上一節歷史課,換著上,因為人的大腦對一件事情集中注意力,只能維持在45分鐘左右,還有我說你要給他加強營養,後來他就聽了我的話,叫我每天早上打營養早餐給他吃,也買了蛋白粉和那個多種營養片給他吃,後來還寫了一個那個表格在那裡,就是說從幾點鐘到幾點鐘,做什麼作業?幾點到幾點休息,還有我就說你要給她一個好的安靜的環境,我說你看你自己在客廳看電視,在玩電腦在說話,他在房間裡,哪能集中注意力學習呢?後來小吳來納了我的意見,他的小孩慢慢的成績也提高了,注意力也集中了,他後來非常感謝我,還給我發了個紅包呢,我這個建議還可以吧!
-
7 # 賽前考前減壓小能手
一,注意力不集中本來就不容易,帶孩子練練冥想有助於改善注意力。您可以試一下,將注意力集中在周圍的某種聲音上,我想很多人連一分鐘也做不到,很快就會想別的了;
二,看下孩子是對所有功課都不集中,還是個別功課。情緒是影響注意力最重要的原因。是不喜歡某科,不喜歡某個老師,還是出現厭學情緒?
三,每個孩子適合應試教育的程度不同,如果孩子挫敗感挺多,就會影響自信,影響注意力集中了。這時需要幫他明確每一科對他的作用,開導他學習生涯就是積累,並制定他能夠上的目標,期望值不明確時,就會越來越加重期望了。
四,壓力太大。壓力太大導致動力不足,注意力也會不集中的。除掉家長施壓,就是提高孩子情緒壓力調節能力,找心理諮詢師幫助就行。另:大考前幫他做焦慮減壓支援。
五,身心疲勞。青少年超過82%的人。每天睡眠少於6小時,課業繁重沒辦法。每天學習都在十小時以上,而且都是費腦力費心力,極度的疲勞。我們大人,睡眠不足6小時,堅持三天,就會很困很疲憊,大腦明顯反應遲鈍,好發脾氣,雙眼無神。家長學會一些簡單按摩動作,也能幫孩子緩解。或找相關方面的專業人士幫助!
四,
-
8 # iwanxu88
對孩子必須有張有弛,玩的時候家長要和他們一起瘋,學習的時候家長和他們一起認真學,勞逸結合,功課做完做好,才能暢快的玩。使孩子認識到,學習認真集中精力做好,才有痛快的玩,逐漸養成習慣。
-
9 # 學文讀史
每當看到關於孩子學習的問題,不管怎樣都必須講一講,難管能解決一個人的問題也是大功德。
第一,老百姓的希望在孩子身上,而孩子的前途,甚至是幸福在教育,因此,不管你身處何階層,生活條件如何,只要有一點可能一定要送孩子讀書,一定要時刻關心關注孩子的讀書學習情況,並做到心中有數。抓好孩子教育需要真真切切明白一個道理,解決好兩個問題。一個道理是:教育是突破階層固化並防止貧窮代際傳遞最有效和最終手段。二個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一是要明白當前的考試製度是人才選拔制度,選拔方式是掐尖或篩式遴選,在一個群體裡如果不能冒尖,人生就有可能滑向平庸,流於普通,爭上游應該是人生每一個階段的必選項。二是孩子的學習不單單是為自己學習,而是為父母而學習,為全家而學習。在傳統文化或普通老百姓
心目中,孩子身上有兩副擔子,一副是父母和家族的希望,一副是父母的心事。孩子發達有出息了,最高興的莫過於父母,他們之所以最高興,不僅僅是因為孩子從此過上了好日子,光宗耀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孩子自立自強了,自己沒有心事了。從這意義上講,孩子的學習更大成分是為父母而學的。我的這些說法,有的人可能不以為然,我的態度是不管你怎麼認為,持什麼觀點,重視孩子教育就行,孩子成績好就好。如果只為講道理,不講也罷。除非你也有步長董事長650萬美元送孩子斯坦福上學的實力。
第二,認真分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採取一切措施加以克服。這個問題很好理解,凡上過學的都有體會,甚至自己上學時就是這樣的。既然如此,哪怎樣解決這個固疾哪,解決這個問題誰也沒有靈丹妙藥,百試百靈的好辦法,倘若真有這樣的人的話,老百姓就會敬他為神,一年給發一個諾貝爾獎。解決這個問題還要用老辦法、笨辦法。一是在高度重視基礎上,先端正態度,正確態度的核心要義是,耐著性子不著急,壓著火氣不動手。二是條分縷析的幫助分析原因。造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因素可能很多,有可能是因為不喜歡老師。有可能是因為不喜歡這門課。有可能是因為學習基礎不好聽不懂。也有可能是自己身體以及家庭等各式各類方面的原因。千萬注意要把原因一一都分析透徹,不能大而化之,走過場,哪是要不得的,那就是不負責任,就是不稱職。找到原因以後,一條一條幫助解決,實在解決不了,可能找專門人員輔助解決,直至完全解決,大家參加或聽說過中考和高考吧,分數漲一分就能超越幾百幾千甚至上萬同學。
家長們想辦法把孩子的學習抓一抓吧,難管漲一分也好。
家長們,如果不想貧窮代際傳遞,請抓好孩子教育吧!
孩子們,如果想追求幸福,想讓父母過上好日子,請好好上學吧,倘若真的不想上學,也要好好學習和讀書!
希望大家關心教育,重視教育。公務人員談升官,商人談發財,咱們普通老百姓就談談教育吧!
-
10 # 李志勇LZY
要想讓孩子注意力集中?
他們之前基礎認識應會;
老師講新文化邏輯生動;
作業不要脫離課本要求;
永遠學教互動效果提高。
-
11 # 舒金元
首先要想辦法提高孩子學習的興趣,比如講一些做學問人的成功故事,最好自己也要愛學習如常當著孩子讀書,因為家長是最好的板樣,也是最好的老師
-
12 # 徐大乎
每當看到關於孩子學習的問題,不管怎樣都必須講一講,難管能解決一個人的問題也是大功德。
第一,老百姓的希望在孩子身上,而孩子的前途,甚至是幸福在教育,因此,不管你身處何階層,生活條件如何,只要有一點可能一定要送孩子讀書,一定要時刻關心關注孩子的讀書學習情況,並做到心中有數。抓好孩子教育需要真真切切明白一個道理,解決好兩個問題。一個道理是:教育是突破階層固化並防止貧窮代際傳遞最有效和最終手段。二個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一是要明白當前的考試製度是人才選拔制度,選拔方式是掐尖或篩式遴選,在一個群體裡如果不能冒尖,人生就有可能滑向平庸,流於普通,爭上游應該是人生每一個階段的必選項。二是孩子的學習不單單是為自己學習,而是為父母而學習,為全家而學習。在傳統文化或普通老百姓
心目中,孩子身上有兩副擔子,一副是父母和家族的希望,一副是父母的心事。孩子發達有出息了,最高興的莫過於父母,他們之所以最高興,不僅僅是因為孩子從此過上了好日子,光宗耀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孩子自立自強了,自己沒有心事了。從這意義上講,孩子的學習更大成分是為父母而學的。我的這些說法,有的人可能不以為然,我的態度是不管你怎麼認為,持什麼觀點,重視孩子教育就行,孩子成績好就好。如果只為講道理,不講也罷。除非你也有步長董事長650萬美元送孩子斯坦福上學的實力。
第二,認真分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採取一切措施加以克服。這個問題很好理解,凡上過學的都有體會,甚至自己上學時就是這樣的。既然如此,哪怎樣解決這個固疾哪,解決這個問題誰也沒有靈丹妙藥,百試百靈的好辦法,倘若真有這樣的人的話,老百姓就會敬他為神,一年給發一個諾貝爾獎。解決這個問題還要用老辦法、笨辦法。一是在高度重視基礎上,先端正態度,正確態度的核心要義是,耐著性子不著急,壓著火氣不動手。二是條分縷析的幫助分析原因。造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因素可能很多,有可能是因為不喜歡老師。有可能是因為不喜歡這門課。有可能是因為學習基礎不好聽不懂。也有可能是自己身體以及家庭等各式各類方面的原因。千萬注意要把原因一一都分析透徹,不能大而化之,走過場,哪是要不得的,那就是不負責任,就是不稱職。找到原因以後,一條一條幫助解決,實在解決不了,可能找專門人員輔助解決,直至完全解決,大家參加或聽說過中考和高考吧,分數漲一分就能超越幾百幾千甚至上萬同學。
家長們想辦法把孩子的學習抓一抓吧,難管漲一分也好。
家長們,如果不想貧窮代際傳遞,請抓好孩子教育吧!
孩子們,如果想追求幸福,想讓父母過上好日子,請好好上學吧,倘若真的不想上學,也要好好學習和讀書!
希望大家關心教育,重視教育。公務人員談升官,商人談發財,咱們普通老百姓就多談談教育吧!
-
13 # 上海風水大師王大福
我想說如果你孩子有這樣的情況,你諮詢過了我你孩子的情況。你就會非常清楚孩子當時正處於什麼樣的運勢,如果正處於學習運好的時候,他自然會自己集中注意力學習。
如果他正處於學習運弱的時候,那他怎麼都不可能集中思想去學習的。
這就是一個人的運勢決定了他的思想和行為。作為父母有必要全面的瞭解清楚孩子當時正處於什麼運,為他制定切實的一個方案來指導他的學習與生活。
不要勉強他去做不利於他的事情,那樣會適得其反的。
-
14 # 融通頓悟學堂
家長必看:直接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明瞭直接提升專注力的方法
直接提升孩子學業成績與其專注力直接相關。
原因很簡單,所有的學習方式中,包括聽講、練習始終都需要思考。思考過程就是消化吸收或對聽課內容反覆覆盤的過程。思維過程的本質在用心的程度,專注力決定於用心的程度。
所以說,這個過程能有多大成效直接決定於思維過程的專注力。用心不專、散亂、被外在事物牽扯精力是目前孩子最大的問題。
家長們應注意觀察孩子,孩子們在學習時的神態和精氣神。身子歪斜不正的、弓背彎腰的、焉頭耷腦的、東摸一下西動一下的、眼神朦朧的、盯著一處長時間沒反應的、坐不住的、總想起來找零食吃的、邊吃零食邊做作業的的等等,這些表象絕對不可能具專注力或持久專注力的。
發現後家長應及時提醒,當然更要懂得這些表象後面的道理,不妨多講給孩子聽,道理明白了,自然會潛移默化地自己糾正。下面就具體講一下。
首先,學習過程,不論是聽講還是做作業,身形要坐端正。
為什麼坐端正很重要,什麼叫坐端正?頭腦中先加一個“腹部微微一收”的意念。注意不要用強力,形成微微收腹而自然挺胸,腰後面的脊柱一定要直起來。彎腰弓背,陽氣真氣不暢,氣血遲滯,不宜往上達至大腦。因為脊柱乃督脈所在,即陽氣總脈所在。
其次,學習時眼睛凝神很重要。
眼睛凝神,實質是用心的真正思維過程,凝聚的是心神。越凝聚心念,眼中就會越有神,眼神就會越亮。越具眼神即意味著用心專一,心無散亂。心之意念凝聚在眼神,利於下丹田氣海的真氣上引。因為意能領氣、引氣、導氣。意念在哪是關鍵。
前面“腹部微微一收”這一念很重要,會將全身精氣神凝聚起來,當眼神凝聚意念,下丹田微收,真氣會自然由下往上行至腦。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大腦得氣血涵養而心明眼亮、神清氣爽,自然具專注力,思維力必然大增。
從生命修行理論來論,這也是大腦心意識火得腎水元精化元氣之涵養的“既濟”卦理,心腎之氣和合成太極思維狀態。生命陰陽平衡,處於最為中和、舒適、清醒狀態。
心意識屬火是其五行屬性,思維過程的心意識火如與腎水元精所化的元氣不交,必然背離而得不到腎水滋潤,真氣(元氣)接續不上。心意識火必然上炎成虛火、燥火。結果是頭腦易發熱,思維轉不快、遲滯而反應慢,大腦中易出現意識空白,思維混亂辨正不清、想不清,故而心神無法專注。
即時的生命也必然呈真氣散亂,凝不住氣,沒有定力,氣血下墜狀態。體現出來的行為就是好動、坐不住,挺不直而弓著腰,打瞌睡,手足無措,東看西摸,摳橡皮檫,不是喝水就是撒尿,找東西來填充內心空虛等等外相。
所以,明白這些道理,就可以洞見孩子的學習狀態和專注力,及時糾正不良習慣。作為專注力訓練,平時就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養成想問題凝神的習慣,坐端正的習慣,所謂坐有坐姿站有站姿。
這其實也是孩子培養正氣的過程,與正確做人是一致的,與孟子所說“吾養吾浩然之氣”也是一致的,意義很大。
2020/2/10
-
15 # 大齡自閉症孩子
幫助孩子建立起興趣,輔助一套獎勵措施,當孩子做到了一定程度就給一定的鼓勵。透過這種方式,孩子會對學習感興趣,會提高自信心,從而才會注意力集中,對學習產生興趣。
回覆列表
首先看孩子對什麼感興趣。讓他自己做他喜歡做的事情,然後別打擾他。一直讓他做下去,看他能做多久。如果能做很長時間,那就證明他注意力沒問題。剩下的就是如何把學習變得有興趣。
如果自己感興趣的
事都不能做太長時間,有可能是小的時候大人總是打擾他做遊戲。你不妨給他買一套多米諾骨牌。最好是複雜一點的,你和他一起擺。這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因為稍不注意就可能前功盡棄。還得重新擺,這就要求孩子注意力要高度集中,處處又要小心。這也是練習孩子耐心的好辦法。同時讓孩子自己去想擺什麼圖形,也鍛鍊孩子的創造力。
再就是讓孩子做一些比較細緻的工作。如果是小孩子,可以讓他端一滿碗水,讓他把水交給別人,不許弄撒。或者其它你能想到的對孩子來說比較複雜的任務,其實最簡單的莫過於讓孩子去洗碗。好多老年人都捨不得讓孩子勞動,其實勞動才是鍛鍊孩子智商的最好途徑。越是什麼都不會做的孩子,智力越差。這在我的教學生涯中已經遇到不只一個了。有個高二的孩子,她媽媽說,上小學五六年級時,還要爺爺喂著吃飯,上廁所還需要他爺爺給他揩屁股,他是我見過最笨的學生,什麼都記不住。
所以,讓孩子做事,不怕他做錯,大不了打幾個盤子碗,與孩子的學習相比,那都可以忽略不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