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王的歷史筆記
-
2 # 子衿書法
古代人寫字不用宣紙。富人用的是麻黃紙。窮人用的是芭蕉葉(開玩笑)
紙在古代是奢侈品。不像現在這樣簾價。而要想寫出精美的,如古人一般的書法作品,你就該把宣紙扔垃圾桶裡。宣紙是最最最不宜於書寫的。你不信的話,看看中書協的那幫傻鳥寫的字,便知分曉。
古人寫字,一般行書在一二公分左右。楷書大的三公分左右。小的蠅頭小楷,眼神不好的看都看不清。若用現在的生宣去,筆一落紙,洇的一片狼藉。還寫什麼?
-
3 # 牧雲軒書法
古代人寫書法不可能都用宣紙。
漢代造紙技術才不斷完善,真正的宣紙始於唐朝。那古代人寫法用什麼呢?
聰明的古人因地制宜,一切可以"書寫"的載體都是他們筆下的"宣紙"。
殷商甲骨、周代青銅器、秦漢竹簡木牘、絹帛、石碑甚至摩崖……都是古人書寫的載體。當然了,隨著紙的生產流行,才定型為筆、墨、紙、硯為文房四寶。
古代貧富差別還是很大的。東漢、魏晉時,紙還是稀缺品,紙張也不大,多為一尺見方,因此尺牘流行。那窮書生,只能寫簡牘了。以西漢馬王堆帛書為例,那時只有貴族才能用絹帛書寫,窮人哪能買得起呢?
-
4 # 墨林藝術
宣紙好像明代才開始吧,古人用麻紙,竹紙,絹,現在有宣紙當然要用,不過很難寫,沒有點功力就表現不了自我。一般我們平時看到的都是大字和草書,小字沒多少人敢寫 。下面都是我平時在宣紙上寫的(墨林贛墨軒毛筆店主)
-
5 # 清涵書法
1首先發表我的觀點,古人寫書法不完全用宣紙,富人和窮人使用的絕對有分別!!!那麼古人寫字都用什麼紙呢?富人和窮人都用什麼紙呢?
2宣紙,作為文房四寶之一,當然用宣紙寫書法效果很好。但是在歷史上,真正普及開使用宣紙寫字是在明朝以後。也就是說,之前寫書法有很多其他東西可以代替宣紙!古代書家寫作品,一般都是採用紙或者是帛。他們所使用的紙一般都是些竹料紙,或者魚卵紙,再或者會使用帛來書寫。
3窮人和富人所使用的紙,有什麼區別嗎?當然有,就拿現在來講也有。富人可以天天用宣紙練習書法,完成作品更是用1000多元的蠟箋紙,因為他們有錢,而比如像我這樣的一般使用毛邊紙練習。在古代,有錢人可以使用好紙或者帛來書寫,窮人可能只能在葉子或者其他東西上寫,這肯定是有區別的!
-
6 # 阿森聊世界
我沒聽說過。從傳世的都是絹和紙。紙的種類特別多,各種的豪華版沙金什麼的。都有。絹好些。儲存時間長。還有就是富人真的也沒有好的紙,市場有什麼用什麼。中國書畫講的是畫。要說硯臺有豪華。墨有好一些。顏色好亮些。其實差距不大,主要看人的能力。
回覆列表
顯然,很多窮人家裡是承受不了大量使用宣紙的開支的。
那麼古代的窮秀才怎麼練字呢?
答案是蘸水,找一塊平整的石頭,或者是方磚。這裡有個例子,當代知名書法家管俊小時候就是用青磚練毛筆字的。
再窮苦的如果連毛筆都消耗不起呢?找一根樹枝,淘一點河沙,要細顆粒的,鋪勻了開始練字。這裡的例子在《說岳全傳》裡面講過,岳飛小時候據說就是這麼練字的。岳飛到底有沒有這麼練過不清楚,但是肯定有人這麼幹過。
只有等到書法小成,窮孩子為了補貼家用去幫大戶人家抄書,或者代寫書信,才開始用紙張,這是可以推測出來的。古人求學之艱難,不是今人可以想象的。
——
前面好像跑題了,流傳至今的書法作品,有寫在紙上的,也有寫在石頭上的,寫在絹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