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80後吳斌

    一般來說,養殖烏雞的時候,應該儘量的原理居民區,或者是人多的地方,周圍也是沒有工廠的汙染,這樣才會對於烏雞的生長是非常的有幫助。在烏雞的門口也是要放置一些消毒的東西才可以,烏雞的雞棚裡面各種裝置都是要完善才可以,同時呢,還要保證裡面的陽光必須充足,光照充足的環境才可以進行殺菌,空氣也是會變得更加的新鮮,在飼養的時候,餵食的密度也是要很合理才可以,隔絕一些有害的動物,當生出來一些消極的時候,必須要採用保溫的措施,當小雞出生了以後,可以用小米來進行餵食,等到慢慢長大的時候,就可以選擇一些混合的飼料。

    烏骨雞內含豐富的蛋白質、B族維生素等18種氨基酸和18種微量元素,其中煙酸、維生素E、磷、鐵、鉀、鈉的含量高,膽固醇和脂肪含量卻很低。

    烏骨雞中含有豐富的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其中蛋白質、微量元素以及γ-球蛋白、血小板、血清酶類等的含量均高於普通雞;此外還具增加血細胞和血紅素、調節生理機能、增強機體免疫力以及抗衰老等多種功能。

    烏骨雞雞蛋具有蛋形標準、蛋殼質量好,熟蛋率、蛋黃比例高等特點,且其膽固醇含量比普通雞低 10.94%,並能富集人體所必須的微量元素鋅和硒。

    擴充套件資料:烏雞湯功效:

    1、美容養顏

    烏雞湯的營養價值是非常豐富的,具有美容養顏的功效,只要每天堅持喝一碗烏雞湯就能夠滋養面板,讓面板看起來更加的光滑和細膩,從而減少了色斑。

    2、抗衰抗癌

    烏雞營養價值高,裡面含有大量的硒元素以及維生素a,具有抗衰老的效果,能抑制惡性腫瘤細胞的生長,所以說堅持喝烏雞湯具有抗癌症以及抗衰老的效果。另外烏雞屬於高蛋白質以及低脂肪的食物,能夠養生防病。

    3、調治婦科疾病

    女性朋友最適合服用烏雞湯了,能夠輔助治療婦科疾病,裡面含有大量的鐵,能夠滋陰補血,可以緩解缺鐵性貧血以及月經不調。烏雞裡面還有大量的DHA能夠提高孩子的智力,防止出現老年痴呆症,同時也降低患上心肌梗塞以及腦血栓的風險。

    4、提高免疫力

    烏雞裡面含有大量的蛋氨酸、維生素以及賴氨酸,只要經常性的服用就能夠調節人體的生理功能,提高免疫力。

  • 2 # 長江飛燕

    烏骨雞是一種雜食家養雞,其營養價值遠高於普通雞,同時又有很好的藥用和食療作用。因此,吸引了眾多消費者食用。隨著烏骨雞市場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養殖戶開始關心烏骨雞養殖前景以及怎樣養殖烏骨雞的問題,下文對此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烏骨雞養殖前景

    市場預測

    烏骨雞是我國特有的地方雞中珍禽,具有其他雞種所沒有的特性。白羽烏骨雞形態優美,羽毛潔白如絮,是世界公認的觀賞雞種,各地公園都有白羽烏骨雞的飼養。

    烏骨雞營養價值高,膽固醇含量低,富含氨基酸、黑色素和遊離脂肪酸等,能夠增加人體紅細胞的血紅素含量、調節生理機能、增強免疫能力,為滋補和藥用的理想食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為黑色滋補食品的烏骨雞消費量會越來越大。

    烏骨雞是生產烏雞酒、烏雞白鳳丸等中成藥的主要原料,每年各製藥廠的需求量較大,為養殖烏骨雞提供了較好的市場。

    效益分析

    烏骨雞的抗病能力強,適應性廣,管理簡單,飼料報酬高,生長快,繁殖週期短,適宜大規模養殖。養殖烏骨雞的投資少,產出多,成本低,經濟效益高,是農民快速致富的好專案。

    從苗雞養到1千克左右的商品雞,只需要70~100天。每隻烏骨雞的純利潤2元左右,一般家庭養殖場每年可養殖4批,共可養殖2萬多隻商品雞,每年純收入在4萬元以上。

    烏骨雞的雞糞是很好的養魚、養豬飼料和優質的肥料,出售雞糞也可以得到一定的收入,如果綜合利用收入會更高。

    發展方向

    目前我國烏骨雞的種類比較多,主要有白羽烏骨雞、黃羽烏骨雞和黑羽烏骨雞等。市場上白羽烏骨雞的數量約佔70%以上,黃羽烏骨雞的數量約為20%,黑羽烏骨雞的數量約佔lo%。隨著黑色食品消費量的增加,黑羽烏骨雞在市場上的銷售越來越好,發展黑骨黑肉的黑色烏骨雞較好;同時,養殖一些黃羽烏骨雞對調節市場花色品種也很有必要。目前烏骨雞的銷售以活雞為主,進行烏骨雞的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將會大有前途。

    各地的生活習慣不同,對烏骨雞的品種有不同的選擇。廣東、上海等地喜食白羽烏骨雞;湖南、福建、昆明等地喜食黑羽烏骨雞;山東、浙江等地喜食黃羽烏骨雞。在飼養烏骨雞時要根據當地消費者的習慣,選擇適宜的品種飼養。

    養殖技術

    1.雞舍建設雞舍一般選擇在交通方便、道路平坦、水源充足,雞舍周圍沒有噪聲源和汙染源的地方。雞舍的形式有多種,家庭養殖一般選擇開放式雞舍或大棚式雞舍。

    開放式雞舍長20~30米、寬6~9米、高4~5米,用磚砌成。每問雞舍留2個對流的窗戶,每2~3間留一個門。為了便於防疫和打掃衛生,地面用水泥砌成。

    大棚式雞舍建造與蔬菜塑膠大棚相似,用水泥棒和竹竿等建造。高度2.5~3.5米,用雙層塑膠薄膜覆蓋,有些在雙層塑膠薄膜之間放入作物的秸稈,增強防寒和防暑能力。冬天雞舍四周用塑膠薄膜封閉,夏天為便於通風,用尼龍網封閉。

    2.養雞設施農村家庭養雞多采用地面平養,或離地平養等形式。離地平養一般在離地面70~100釐米的高度,搭建用木條或竹片等製造的雞床。烏骨雞飼養需要的其他設施還有食料槽、供水設施等,規模較大的家庭養殖戶,還要有通風設施、供暖設施和補光裝置等。

    3.選擇適宜的烏骨雞品種目前我國烏骨雞的品種較多,

    各地主要的優良品種有:十全絲羽烏骨雞、八全絲羽烏骨雞、江西白羽烏骨雞、鄖陽烏骨雞、鹽津烏骨雞、雪峰烏骨雞、蘇禽黑羽烏骨雞、川南黑羽烏骨雞等。全國飼養量最大、分佈最廣的是白色絲羽烏骨雞。各地可根據當地的消費習慣,選擇適合本地的優良品種進行飼養。

    4.雛雞的飼養管理o~7周齡為育雛期。育雛前育雛室要徹底消毒,四周牆壁、地面等首先用30的煤焦油皂化溶液消毒,再用10%的石灰乳刷白,最後按每平方米用福爾馬林(含40%甲醛)14毫升,加水20毫升,加熱蒸發進行燻蒸消毒,並密封1~2天。

    選擇體格健壯的強雛,淘汰有病、發育不全的弱雛進行飼養。出殼後24一36小時,開始用溫水飲水,每100只雛雞有2個45升的塔式飲水器。最初幾次的飲水中可以加入0.010的高錳酸鉀,經過長途運輸的雛雞還要加入50的葡萄糖或蔗糖,增加雛雞的能量。飲水後開始餵食,雛雞開始餵食的飼料為經過開水浸泡的小米、碎米等,2~3天后開始餵養雛雞配合飼料。餵養時少喂勤添,第一天飼餵2~3次,以後每天喂5~6次,6周後逐漸過渡到每天4次,餵食時間相對固定。在餵養配合飼料的同時,為了節約成本,可新增10%左右的青飼料。

    怎樣養殖烏骨雞

    烏骨雞雛雞的消化機能弱,所以一定要餵給容易消化的飼料,如半熟的小米拌熟蛋黃(18只雛雞每天拌1個蛋黃);10日齡後可以在飼料中加入10%~20%玉米麵,8%~10%切碎的青飼料,1%~1.5%的骨粉,1%~1.5%的魚粉和0.5%用清水洗淨的細沙粒;30日齡後可以改喂粉料混合切碎的青菜,並加入骨粉、魚粉、貝殼粉等,同時每天還要喂1~2次粒料(如大麥、粟等)。

    在雛雞孵出後的第一、二週,每天在飼料中加入0.04%的痢特靈,用來控制副傷寒和雞白痢桿菌病;15日齡後,每天喂含0.01%痢特靈的飼料;45日齡後,要注意防治雞蛔蟲病。在8日齡、25日齡和66日齡可接種雞新城疫疫苗。對雛雞應根據不同的生長髮育期,注意保溫和防潮,並保持生活環境空氣新鮮光線充足。食槽、飲水器每天要洗刷乾淨,每半個月用氫氧化鈉熱溶液消毒一次。

    母雞在冬季要補充光照。據實驗,冬季把每天光照時間延長至13~14小時,同時供給營養豐富的飼料,可提高產蛋率。具體辦法是:從11月至次年1月,用15~60瓦燈泡,在每天早上5點到6點半,下午5點到晚上8點,夜間11點到凌晨2點,給予光照和補飼。

    及時給抱窩雞“醒抱”。烏骨雞容易抱窩,並且時間長,因此要注意及時“醒抱”。最簡便的醒抱方法是喂仁丹:發現抱窩的雞要及時在每天早上和晚間每隻各喂仁丹15粒左右,連喂3~5天。然後,供給充足的優質飼料。這樣一般7~12天就可以恢復產蛋了。

    烏骨雞養殖前景非常廣闊,養殖戶們可以透過該養殖專案走上致富路。不過,還是要提醒養殖戶,養殖有風險,在開展養殖工作之前,一定要做好市場調研,切不可盲目養殖。

  • 3 # 千鴿坊劉曉慶

    1、養殖方式

    烏骨雞對於不同環境的適應能力都是很強的,因此在養殖時可以使用散養的方法進行養殖,也可以使用圈養的方法來養殖,散養最好選擇有網兜圍住的山林地區,建造雨棚,而圈養則要注意做好定期的消毒清掃等工作。

    2、雛雞養護

    烏骨雞的雛雞從孵化出來之後是很脆弱的,雛雞不耐低溫、強光還有過強的噪音,要將孵化雛雞的地方放在較為安靜的房間內,氣溫穩定在30攝氏度左右,投餵的飼料以玉米粉、麥粉等營養豐富的精飼料為主,定時定點投餵。

    3、飼料配比

    烏骨雞的成雞一般不需要過多的去進行額外的養護管控,日常養護可以讓其自由的在林地間或是雞舍的寬闊處進行活動,這樣對肉質也有好處,只需要定時定點的為其投放精飼料即可,青飼料雞群自己能夠從山林中得到補充。

    4、產蛋期

    在產蛋期進行養護的時候,為了保證雞蛋的產量和硬度,防止發生大規模的死蛋或是軟殼蛋的現象,需要逐漸的減少飼料的投餵以提高產蛋量,如果出現了輕度的軟蛋現象,就要在飼料中加入鈣粉、骨粉等,增加蛋殼的硬度。

    營養價值

    烏雞內含豐富的黑色素,蛋白質,B族維生素等18種氨基酸和18種微量元素,其中煙酸、維生素E、磷、鐵、鉀、鈉的含量均高於普通雞肉,膽固醇和脂肪含量卻很低。烏雞肉中含氨基酸高於普通雞,而且含鐵元素也比普通雞高很多,是營養價值極高的滋補品。

    1、烏雞含有大量蛋白質,10多種氨基酸,總量比普通雞高10%,如賴氨酸、蛋氨酸和組氨酸等,其中蛋氨酸和酪氨酸的含量是食物之首。經常食用可以有效調節生理機能,提高人體免疫力。

    2、烏雞含有人體不可缺少的多種維生素,大量維生素A、維生素B2、維生素E等,能夠提高人體免疫力。

    3、烏雞含有黑色素、鹽酸,鐵、磷、鉀、鈉、微量元素硒等。

    4、烏雞還含有DHA和EPA,DHA和EPA都屬於Ω-3系列多不飽和脂肪酸,是人體自身不能合成但又不可缺少的重要營養素,因此稱為人體必需脂肪酸。

    5、烏雞的膽固醇和脂肪含量很低,是高蛋白、低膽固醇的滋養佳品。

  • 4 # 三農專欄

    烏骨雞的用途很廣,既可作為藥用,也可以作為肉用和觀賞用。對於烏骨雞的藥用價值,古代藥學家李時珍的名著《本草綱目》一書中就有記載:“烏骨雞甘辛無毒,主治補虛勞虧損,益產婦……”馳名中外的“烏雞百鳳丸”和“烏雞酒”等,是以烏骨雞作為主要原料。

    烏骨雞能補氣養血,調經止滯,平膽祛風,益腎養陰。 以一隻烏骨雞,配以杜仲葉和六月雪一起煮爛,分次食其肉汁,對慢性腎炎有一定療效;配以黃芩、川烏一起煮爛,分次食其肉汁,對關節炎有較好的療效;配以天麻一起煮爛,分次食其肉汁,對偏頭痛有顯著療效。

    用烏骨雞蛋治療疝氣具有特效。烏骨雞配以香附和山藥,能行氣止痛,補益脾胃,加強脾胃吸收功能。 另外,烏骨雞體內鐵的含量較高,病後或產後貧血的人食之,對促進健康有卓效。烏骨雞又是馳名中外的觀賞雞種。

    1951年,烏骨雞曾作為中國特有名貴雞種送往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展出,榮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獎,並被定為世界上公認的觀賞雞種。烏骨雞的賴氨酸、纈氨酸組成比例高於其他雞,所以把烏骨雞譽為“營養佳品”是有科學根據的。

    由於烏骨雞的肉質纖細、營養豐富,清朝乾隆時期定為“貢雞”,供宮廷食用。

  • 5 # 老周說三農

    烏骨雞有什麼經濟價值?怎樣才能養好烏骨雞?

    烏骨雞是我國特有的藥用家禽,烏骨雞的外貌美觀、營養豐富,具有很高的藥用、食用和觀賞價值,是久負盛名的食補佳品,是馳名中外的藥用雞種。烏骨雞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又由於烏骨雞的銷售價格比一般的雞高,因此飼養烏骨雞能夠獲得比較大的經濟效益。

    烏骨雞有什麼經濟價值?

    1、烏骨雞營養價值高,烏骨雞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為高階食補佳品,含有豐富而比較全面的人體必需的各種營養素,特別是18種氨基酸種類齊全,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也十分豐富。含膽固醇低,含遊離脂肪酸高,富含黑色素,還含有丙種球蛋白,因此,烏骨雞又是老年人和體弱久病者的理想食品。

    2、藥用價值良好,烏骨雞皮、肉、骨都是烏的,烏骨雞具有增加人體的血細胞和紅紅素,調節生理機能,增強免疫能力,對垂體、腎上腺皮質機能和性機能有一定增強作用,很有提高人體抗疲勞、耐寒、耐缺氧能力的作用。以烏骨雞作原料生產的藥品、補品和食品越來越多,如“烏雞白鳳丸”、“參茸白鳳丸”、“烏雞補酒"等,都深受歡迎。

    3、觀賞價值較高,如泰和烏骨雞,嬌小玲瓏,體態輕盈勻稱,外貌奇特,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根據烏骨雞的特點進行科學的飼養管理

    1、烏骨雞的耐寒性差,泰和烏骨雞的羽毛呈絲狀,因此,烏骨雞害怕冷、害怕潮溼、耐寒能力差。其他品種的烏骨雞羽毛生長比較緩慢,耐熱性、抗潮溼效能好,但是耐寒性差,在育雛期間要給以較高、較長時間的供溫。第1—2日齡,育雛室保持28℃,育雛器溫度保持35℃。3—7日齡,育雛室溫度可以緩慢下降到24℃,育雛器溫度下降到32℃。以後隨著周齡的增加,育雛溫度逐漸下降,大約每週降低2—3℃,直到6周齡保持24℃左右比較適宜。給溫還要根據雛雞的動態恰當地進行調節。

    2、烏骨雞雛雞的開食和飲水,雛雞進入育雛室後,先讓雛雞在暗光下安靜休息,然後喂水。在最高=初24—48小時內,可以在熱水中加入6—8%的蔗糖和0.1%的維生素C,以後飲水不能中斷。喂水兩個小時後再開食。開食的飼料直接用全價雛雞飼料或者前期雛雞顆粒飼料。每兩個小時喂飼料一次,自由採食不限量。2天后每天改變為喂10次,一個星期後每天喂8次。

    3、溼度,烏骨雞喜歡在乾燥、溫暖的環境中生活,在育雛期間,相對溼度穩定在55—60%,通風透氣按常規方法進行,注意育雛室不能有穿堂風。

    4、光照,對1—2日齡雛雞可以連續光照48個小時,以後每天光照23個小時,關燈1個小時,保持黑暗。光的照度在育雛初期可以強一些,以後逐漸減弱,每平方米1—2瓦,使雛雞能夠看到吃食、飲水就可以。

    5、飼養密度,密度的大小,直接影響雛雞的健康、均勻度和育雛舍的利用率。育雛初期,每平方米養殖50只,以後逐漸減少,到8周齡時每平方米只能養12只。

    6、抗病能力弱,泰和烏骨雞出殼體重小,體質較弱,抗病能力較差,容易感染疾病,因此,在飼養管理上必須精細,雛雞出殼就要接種馬立克氏疫苗,嚴格免疫程式。雛雞出殼到2周齡,每天每隻雛雞餵給土黴素10毫克,均勻地拌在飼料中餵給,以預防雛雞白痢病。從15日齡開始,每公斤飼料中均勻地拌入0.2克痢特靈,喂5天,停喂2天,又喂5天,停喂2天,直到45日齡,以預防球蟲病。凡是傳染病已經有的疫苗都要進行預防接種。

    7、膽小,容易受到驚嚇,烏骨雞膽小,容易受到驚嚇,在整個育雛期間,對外界的變化都十分敏感,噪音、閃光、捕捉等都會引起驚群,雛雞聚集一起,相互踏壓,容易壓死。因此,育雛期間要保持環境安靜,按照常規進行日常飼養管理,謝絕參觀。

    8、生長速度相對緩慢,泰和烏骨雞都要需要18—20周齡才能達到1000克,其他本地烏骨雞也需要12周齡才能達到1000克。網路提高烏骨雞的生長速度,提早上市時間,在飼養管理上要出去一些特殊的方法。飼料上要求餵給高能量、高蛋白質的飼料,1—4周齡飼料蛋白質要達到21%,5周齡後飼料中蛋白質達到19%,同時注意氨基酸的平衡,礦物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全面和合理。

    養雞的朋友們在生產實踐中存在什麼問題,有什麼難題就提出來,我們共同研究解決,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 6 # 小馮8043

    烏骨雞,又叫絲毛雞,屬專用型雞種。原產江西,廣東,福建等省。在我國是制"烏雞白鳳丸"的原料,在國外為玩賞型雞。

    該雞體型較小,行動遲緩。頭小,頸短,遍體羽毛呈絲狀。有"十全"稱謂,即紫冠(復冠,如桑椹狀,紫黑色)、纓頭(頭頂有毛冠)、綠耳、鬍鬚、五爪、毛腳、絲毛、烏皮、烏骨、烏肉。

    烏骨雞生產效能不高,成年公雞體重1.25一1.5千克,母雞1.0一1.25千克。年產蛋80枚左右,蛋重40一42克,蛋殼淡褐色,就巢性較強。

    烏骨雞,生性膽小,好靜。所以在雞場選址上一定要注意。我曾經買過10只試養,剛開始放在農家院裡散養,吃喝正常,排便顏色也正常,三天不到死了五隻,最後發現是鄰居狗叫,發生炸群現象,小雞被嚇死了。我把剩餘的移至後院一闢靜的房屋中進行飼養,活了三隻。成活率與其它雞種相比真的不高。其它雞種飼養成活率可達到百分之九十左右。

    烏骨雞對飼料要求與其它雞種差不多。主要是對環境要求太高,並且市場佔有率也不高,生產效能也低。祝你成功。

  • 7 # 明一二三

    一、烏骨雞的經濟價值,體現在藥用、保健和觀賞性。300年前,北京同仁堂藥店生產的烏雞白鳳丸,就是以泰和烏雞為原料生產的;由於烏骨雞有益氣養血、滋補肝腎、提高免疫力、美膚養顏的作用,深受大家喜愛;白鳳雞小巧玲瓏、羽毛潔白如絲、食量小,有很多人作為寵物飼養(還有一種全身通體烏黑髮亮的金屬雞更是身價上萬)。

    二、烏骨雞的養殖與普通土雞無異。雞舍要建在地勢高易排水的地方(注意絲羽烏雞由於體小、腿短、不會飛,棲架不能高);最好採用生態放養的方式飼養,在育雛的第四天就要在飼料中新增新鮮的菜葉、青草(注意切碎),培養以後在野外的採食能力;可以種些紫花苜蓿、黑麥草等,也可以養蟲、養蛆,讓雞子攝入均衡全面的營養;做好免疫接種;嚴防貓、狗、老鷹對雞群造成不必要的損害。

    烏骨雞的養殖不難,要取得好的效益還必須加強宣傳,提高知名度得到大家的認可,才能真正取得經濟效益。

  • 8 # 有點意思的事兒

    烏骨雞在我國眾多雞品種之中,算是比較古老的一個,可以追溯到700年前。該雞品種給人們的印象就是外形奇特、美觀,具備觀賞價值,又可食用兼藥用。那麼,與其他雞品種對比,它主要具有兩大特點,而這兩大特點正是能夠創造經濟價值的地方。

    ◆烏骨雞具有兩大特點,可創造經濟價值

    現在的雞品種太多了,細分起來不下100個。那麼,在如此之所的雞品種之中,沒有一些特點,一些優勢,想要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創造經濟價值,可就太難了。烏骨雞正好有自身的兩個特點,兩大優勢。

    ①烏骨雞,黑!在我們平時的印象裡面,肉雞都是黃皮或者乳白皮的,什麼黃羽雞、白羽雞或者土雞,等等。然而,烏骨雞則與眾不同,皮、肉、骨都是黑色的。把羽毛一拔,剩下的就是黑乎乎一片,給人一種"奇特"的印象。這一點足夠吸引一大批粉絲。

    ②烏骨雞,營養!現在人吃肉,更多講究的是營養,要大補。先說它的肉,含有豐富的人體所需要的營養成分,高於其他雞肉,而且膽固醇的含量還很低,屬於特一級的肉質。再說烏骨雞產下的雞蛋,蛋黃的比例比普通雞蛋要高,蛋內脂肪和氨基酸含量非常豐富。所以,不論是烏骨雞的雞肉還是雞蛋,都是非常營養的。

    光憑以上兩點,這烏骨雞推向市場就能夠很快佔有一席之地,創造經濟價值。特別是把這烏骨雞拿到南方來飼養,新鮮、奇特、少見,嘗試的人不在少數。

    那麼,這烏骨雞如何才能夠養好呢?

    ◆烏骨雞養殖的5點要點,僅供參考

    ①養殖場地選擇。烏骨雞可以籠養,也可以地面散養,個人比較建議地面散養,選擇一個背風朝陽的、地勢乾燥、四周排水良好、遠離居民區的地方。然後,搭建一個雞舍,雞舍根據飼養規模決定大小,採用開放式的新型雞舍,要做到避風防火,通風的效果。

    ②適當調整養殖密度。合理的飼養密度可以讓烏骨雞更好的生長髮育,而烏骨雞飼養的密度是變化著的,並非一層不變。1~10日齡,每平方飼養40~50羽最佳;10~20日齡,每平方飼養30~40羽最佳;20~30日齡,每平方飼養25~30羽最佳;30~60日齡,每平方飼養20~25羽最佳;60~90日齡,每平方飼養12~15羽最佳。

    ③烏骨雞日糧配製。可充分利用當地的飼料資源配製日糧,務必要飼料原料多樣化,營養全面。建議配製日糧時,穀物類佔50%~70%,麥麩佔5%~10%,植物性蛋白佔15%~20%,動物性蛋白佔5%~10%,無機鹽類佔3%,新增劑飼料佔0.5%~1%。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周星馳要力捧林允?其中原因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