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清宮史話

    首先,更正一點,康熙後宮沒有容妃,而是有一位榮妃,真正的容妃是在乾隆後宮,即香妃的歷史原型。

    其次,康熙比較寵愛的妃子有四位,分別是惠、宜、德、榮四妃。

    單從生育來看,惠妃生了兩個兒子、宜妃生了三個兒子、德妃和榮妃都生了六個兒女。但有的時候,並不是生育越多,就代表最受寵愛,我們需要從史料中尋找答案。如果非要選出哪個更被康熙喜歡,筆者認為當是宜妃。依據有四:

    1、《永憲錄》中記載宜妃“眷顧最深”。《永憲錄》作為價值較高的清代史料筆記,可信度還是比較高的。

    2、宜妃在翊坤宮居住了近半個世紀。翊坤宮歷來是寵妃居住的寢宮,能夠在此宮長時間居住,想必是十分得寵的。

    3、宜妃的父親三官保掌管著盛京內務府的關防大印,這是一個利害部門,能夠任職,一定是深受器重。而且,康熙出巡關外,曾兩次居住在三官保家中,並稱三官保為“戚屬”,這在清朝後妃中是不多見的。

    4、康熙去世後,在給康熙服喪時,宜妃竟然走在了雍正生母德妃的前面,要知道此時雍正已經登基,德妃即將擁有皇太后的名分,但宜妃為何還要做出此舉呢?一方面是挑戰雍正的權威,另一方面是恃寵而驕的結果,也就是說,宜妃更得康熙寵愛,排位也更靠前,在宜妃看來,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 2 # 茹叔敬

    在正史康熙王朝根本沒有容妃,那麼,在康熙微服私訪記歷史上到底有沒有宜妃呢?如果有,她究竟是個怎樣的人呢?說一說《康熙微服私訪》之謎。隨著當今電視劇《康熙微服私訪記》的熱播,宜妃無疑成了康熙朝最為人熟知的妃子。她的美貌,智慧,及武功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歷史上的康熙皇帝到底有沒有微服私訪過呢?首先,你翻開清史能夠查到的史料當中,無論是《清史稿》,還是《康熙起居注》,又或者是《康熙御批》裡,都沒有關於康熙微服私訪的記載哦。因為,封建社會的皇帝的行動不是你說去那裡就去那裡,皇帝都有制定嚴格的制度,雖然皇帝貴為天子,但是行動起來卻並不自由哦,尤其是皇帝出宮更加是程式繁雜,聲勢浩大,根本不像戲說作品中描述的那樣聲勢浩大,那樣隨隨便便。雖然康熙微服私訪純屬於編劇虛構出來的故事,但是《宜妃》得確有其人。宜妃是康熙前期的妃子,她美麗聰明,非常體貼,所以得到康熙帝十分喜愛。在康熙十六年八月冊為宜嬪,二十二年晉封為《宜妃》。康熙十八年:二十二年:二十四年:從她連續為康熙生了三個兒子這一點也能看出她受寵愛的程度。宜妃在紫禁城中住的是延禧官,延禧宮為東六宮之一,緊鄰景仁官。因為康熙出生在景仁宮,所以景仁宮是康,雍,乾,時期地位很高的一座宮院,在康熙朝一直沒有後妃居住。而僅有宜妃能夠住在緊靠景仁宮的延禧宮,這直接間證明:也可以從側面說明宜妃在宮中的地位。為什麼導演與編劇選擇《宜妃》為女主角呢?正因為宜妃是康熙的寵妃,她美麗聰明,所以電視劇的編劇才選擇了她作為《康熙微服私訪記》中的女主角哦。那麼,宜妃是怎樣死亡的呢?是不是電視劇《康熙微服私訪記》中,宜妃捨身護駕,最終中箭而亡的那一幕呢?人人看過那段情節感人至深,但是這段情節是虛構出來的,也就是說不是真實情況。關於她的死亡之謎說法不一。宜妃死後,民間隨即泛起了她是在雍正逼迫下自縊而死的傳言。這種傳言甚至傳到了雍正本人耳朵裡,於是雍正在自己寫的《大義覺迷錄》中對此進行正面的澄清和批駁,可是傳言並沒有因此而停止。為什麼有這種傳言呢?因為朝野上下都知道雍正與宜妃積怨很久!其實,在清史能夠找到宜妃與雍正的正面衝突只有一次。那一次衝突是在康熙皇帝駕崩之後,當時宜妃正好患病,只能乘著軟轎到靈前哭祭。可是她竟然走到了雍正生母德妃的前面,雍正皇帝看見後勃然大怒,上前痛斥宜妃手下太監,這讓宜妃在眾人面前十分難堪。表面看來,宜妃是因為行為傲慢,不把新君皇帝放在哪裡,才與雍正產生矛盾的。實際上真正惹怒雍正宜妃是次要的,真正主要是宜妃的兒子皇九子胤禟,這個皇九子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塞思黑》。塞思黑:據說是:狗,的意思,但也有學者考證:塞思黑,在滿言中意為:討人厭。到雍正四年雍正打擊政敵,王公大臣們列舉允禟的罪狀二十八條,建議雍正將其誅殺,雍正派官員將允禟押到保定,命直隸總督李紱將他監禁。允禟因:腹疾,死於保定。關於允禟的死,民間流言四起,說他是雍正下令害死的。就在雍正對自己的兄弟們進行殘酷打壓的過程中,還有人曾告發允禩,允禟等人計劃在奪了帝位之後尊允禩的母親宜妃為皇太后。所以,不論宜妃是不是被雍正迫逼而死的,可以想見,作為雍正政敵允禟的生母,她最後的日子必然是十分淒涼的。

  • 3 # 浮生若淺

    榮妃馬佳氏進宮的時間很早,康熙四年透過八旗選秀入宮,康熙六年,她為康熙帝生育了第一個孩子承瑞,在之後的十年時間,她先後為康熙帝生育了六個孩子,雖然最後成活的只有2個,但從生育頻率來看,康熙早期對榮妃是十分寵愛的。康熙十六年,馬佳氏被冊封為嬪,位列第一批冊封的七嬪第四位;康熙二十年,馬佳氏再被冊封為四妃之一的榮妃,只不過,她此時的地位已位於四妃之末,甚至低於德妃烏雅氏。

    宜妃郭絡羅氏生下第一個孩子在康熙十八年,那麼她入宮時間比起榮妃來說要晚些。但在她生育之前的康熙十六年,郭絡羅氏已經被冊封為嬪了。康熙二十年,郭絡羅氏再被冊封為妃,康熙二十二年、二十四年再生育兩子。此時宜妃的地位在四妃之中僅次於惠妃。

    那麼這兩位誰比較受寵呢?

    不可否認,在康熙十六年之前,康熙帝還是挺喜歡馬佳氏的,一來,當時后妃不算太多,榮妃的生育能力也比較強大,對當時的康熙來說,不介意多給予馬佳氏多一些的寵愛。後來隨著后妃越來越多,馬佳氏所生的孩子也多數夭折,馬佳氏自己失去了爭寵之心,康熙帝逐漸地對她也冷淡了下來 。

    反觀宜妃這邊,在未生育前就已經冊封為嬪,之後生育的幾個孩子都成活下來了,其中皇五子生下來後,養育在孝惠章皇后身邊,皇九子胤禟自幼聰慧好學,有這樣兩個孩子傍身,宜妃的地位顯然不會太低。除此之外,宜妃所在地家族,也深得康熙帝的恩寵:康熙帝到盛京巡幸,有兩次住在宜妃父親家的府邸;其父去世後更是立碑加以褒獎,在《永憲錄》中記載宜妃為“眷顧最深”,可見康熙帝對宜妃及起家族都是恩寵有佳的。

    對比兩位的恩澤來看,康熙帝對宜妃的恩寵遠比榮妃來的更加多。

  • 4 # 伊耆角木

    首先,容妃是電視劇虛構,康熙只有榮妃。至於康熙最喜歡的妃子,榮妃恐怕真的是早期最得寵的一個,而後期則無疑是宜妃最得寵。

    清朝後宮,按照級別高低,分為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八個等級。在康熙所在的清前期,想獲得妃以上的封號非常困難,所以康熙生前,後宮只有出身非常高貴的僅有五人曾經獲封皇后、皇貴妃與貴妃。她們是早年首輔大臣索尼的孫女,康熙第一任皇后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另一位輔政大臣遏必隆的兩個女兒,康熙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鈕祜祿氏和她妹妹溫僖貴妃鈕祜祿氏;康熙的親舅舅佟國維的女兒,康熙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和她妹妹愨惠皇貴妃(生前為貴妃)佟佳氏。其他女子最高為妃。

    康熙有過兩次集中大封后宮。首先是康熙十六年,當年封鈕祜祿氏為皇后,佟佳氏為貴妃之外,還封了七嬪,分別為安嬪李氏、敬嬪王佳氏、端嬪董氏、榮嬪馬佳氏、惠嬪納喇氏、宜嬪郭絡羅氏、僖嬪赫舍里氏。這七個人,算是最早服侍康熙的後宮女子。而到了第二次集中大封的康熙二十年,將佟佳氏晉封皇貴妃,另晉升惠嬪為惠妃、宜嬪為宜妃、德嬪烏雅氏(康熙十八年單獨封嬪)為德妃、榮嬪為榮妃。此四人就被稱為康熙四大宮妃。這個排名很有趣,原本七嬪中有四人或下落不明,或失寵,只有榮嬪、惠嬪、宜嬪晉升為妃。但原本在三人中排第一的馬佳氏落到了最後,甚至掉到了封嬪更晚的烏雅氏之後,顯然,馬佳氏聖寵已衰。

    我們如何判斷早期榮嬪(榮妃)馬佳氏是最受寵的?就是她的孩子。後宮女子,生的孩子越多,就說明皇帝越喜歡光顧,自然說明最受寵。榮妃有多少子女?驚人的六個!先後為為:康熙六年生皇子承瑞(實際上長子),康熙十年生皇子賽音察渾(實際上第四子),康熙十二年生皇三女固倫榮憲公主,康熙十三年生皇子長華(實際上第六子),康熙十四年生皇子長生(實際上第八子),康熙十六年生皇三子胤祉(實際上第十子)。只是可惜,承瑞、賽音察渾、長華、長生都先後夭折。可能是因為馬佳氏當時年紀太輕的緣故。尤其承瑞還是康熙的第一個兒子,如果不夭折,就憑這個皇長子身份,榮妃恐怕也是一生無憂。康熙前十個兒子,馬佳氏包攬了其中五個。其他幾個妃子呢?惠妃生皇子承慶(實際上第三子)和皇長子胤禔兩人,宜妃生了皇五子胤祺、皇九子胤禟、皇十一子胤禌三人,德妃生皇四子胤禛、皇六子胤祚、皇十四子胤禵三人。從數量上,就能知道康熙最青睞誰了。

    但是,自康熙十六年後,馬佳氏再也沒有給康熙生下一兒半女,是一個明顯的失寵跡象,而二十年的排名直墜,更是直接說明問題。榮妃失寵了!

    那為什麼說後期最受寵的是宜妃,這是有很多跡象的。首先是康熙三十七年第三次東巡時住在宜妃父親家,這是一種極大的信任,而宜妃之父三官保只是個從四品武官,卻能和從一品的將軍並列同行同坐,禮儀各方面多有僭越,康熙也不予責怪。康熙晚年,宜妃甚至直接指使理應皇后所在的坤寧宮的首領辦事。康熙駕崩後,宜妃坐四人抬軟轎在宮中行走,甚至走在雍正之母德妃烏雅氏之前,雍正大為惱火,下旨訓斥。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宜妃真的是受寵,以致目中無人。

    當然,雍正即位後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因為宜妃之子胤禟是雍正的政敵,所以此後宜妃也就再也沒有好日子過了。

  • 5 # 雍親王府

    一部《康熙微服私訪記》,讓人們認識到了康熙身邊的那位始終陪伴左右的宜妃。與此同時,一部《康熙王朝》,也讓溫良淑德的容妃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她去世後康熙皇帝極度懷念與傷感的場面,也使得無數人為之動容。

    實際上,這兩位電視劇中的康熙后妃,都有著其對應的歷史原型。前者的歷史原型,是“九子奪嫡”中,“八爺黨”的鐵桿成員九阿哥胤禟的生母宜妃郭絡羅氏;後者的歷史原型則是三阿哥胤祉的生母榮妃馬佳氏。

    宜妃郭絡羅氏,榮妃馬佳氏,再加上大哥胤褆的生母惠妃葉赫那拉氏,以及雍正與十四阿哥胤禵的生母的德妃烏雅氏,並稱為康熙後宮中的“四妃”,其按照順序排,即為“惠宜德榮”。

    如果說冊封皇后與皇貴妃,憑藉的是其家族的勢力背景與朝堂地位,體現出的是康熙皇帝對其的尊重,那麼,被封為“妃”一級的后妃,則更多的體現的是康熙皇帝對其的寵愛。

    那麼,“惠宜德榮”四妃之中,誰是最為得寵的后妃,其又是否能稱得上是康熙皇帝的“一生摯愛”呢?

    “惠宜德榮”之中,宜妃無疑是最為得寵的。

    評價康熙皇帝對於其後妃的寵愛程度,無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首先,是誕育子女的數量,這體現的是康熙皇帝“光顧”的次數,畢竟,“光顧”的越多,才能有越多的子女誕育,這一點非常重要。

    其次,就是最先誕育子女與最後一位出生子女的時間間隔,這體現的是帝王對其寵愛的時長。

    再次,就是入宮的起點與晉封的速度,這體現的是康熙對其的重視程度。

    最後,便是康熙皇帝安排其撫養皇子的情況,這體現的是康熙皇帝對其的信任。

    我們先來看看大阿哥胤褆的生母,惠妃葉赫那拉氏。

    《康熙王朝》中,說惠妃是康熙朝權臣明珠的妹妹,這一點並不正確。

    惠妃與明珠同為當年的葉赫部首領金臺石之後。金臺石有兩個兒子,即德爾格爾與尼雅哈。而惠妃的父親、正五品郎中索爾和是德爾格爾的兒子,明珠則是尼雅哈的兒子。所以兩人之間是隔著輩分的,他們之間並不是兄妹關係,而是叔侄關係。真正同惠妃那拉氏是兄弟姐妹關係的是明珠那幾個兒子,即納蘭性德、納蘭揆敘、納蘭揆方等人。

    康熙四年(1665年),康熙皇帝大婚,惠妃也就是在這個時間前後入宮,成為康熙皇帝的庶妃。康熙十六年(1677年)被冊封為惠嬪,康熙二十年(1681年)又晉封為惠妃。

    康熙九年(1670年)為康熙皇帝生下了第三個兒子承慶,只不過承慶早殤,並沒有進入齒序之中;康熙十一年(1672年),又生下了康熙皇帝的第五個兒子保清,之後改名為胤褆,成為康熙皇帝的皇長子。

    此後惠妃再無生育,而是被康熙安排撫養了八阿哥胤禩。

    接著是“惠宜德榮”中,排名第二的宜妃郭絡羅氏。

    宜妃是在康熙十六年(1677年)入宮,並且是在沒有誕育任何皇子的情況下,就被康熙晉封為“宜嬪”,從這一點來說,就足可見康熙對其的喜愛。康熙二十年(1681年),又被晉封為宜妃。

    宜妃一生共誕育三子。康熙十八年(1679年),宜妃生下生五阿哥胤祺,康熙二十二年(1673年),生育九阿哥胤禟,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又生下了十一阿哥胤禌。從首次誕育到最後一次生育,前後間隔6年時間。

    雍正的生母德妃烏雅氏,則是為康熙皇帝誕育子女最多的后妃之一。

    烏雅氏是在康熙十四年(1675年)透過選秀入宮,由於其內務府包衣旗籍的出身,使得其在入宮後的身份非常的卑微,僅僅是一介宮女。

    但是在康熙十七年(1678年),烏雅氏生下四阿哥胤禛,即後來的雍正皇帝的之後,第二年,也就是康熙十八年(1679年),他就直接被康熙晉封為德嬪,其命運也就此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

    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六阿哥胤祚,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生皇七女,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生皇九女,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生皇十二女,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又生下了十四阿哥胤禵。

    從首次生育到最後一次生育,中間間隔了十年時間,並且其最後一次生育的時候,已經是二十八歲的“高齡”,可以說是康熙后妃中,誕育子女時候的最長年齡之一,足可見這一期間,康熙對其的寵愛。

    與此同時,烏雅氏還被康熙安排撫養母親早亡的十三阿哥胤祥,這也是為何後來“九子奪嫡”中,胤祥會與雍正關係如此緊密的一個根本性原因。

    至於榮妃馬佳氏,則是隻能說,她曾經是康熙非常寵愛的后妃。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馬佳氏同烏雅氏一樣,也是為康熙皇帝誕育了六個孩子,並且是五男一女,在這其中,還有康熙皇帝人生之中的第一個孩子,承瑞。而在康熙十二年(1673年)至康熙十六年(1677年),馬佳氏更是每年都有子女出生年。

    然而,馬佳氏晉封的道路非常的曲折而漫長,康熙十六年(1677年)的時候才被封為榮嬪,康熙二十年(1681年)晉封為榮妃,之後再也沒有獲得晉封,在史書上也是鮮有記載,可以說是“突然失寵”,而其地位也成為了“惠宜德榮”之中的最後一位。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惠妃葉赫那拉氏,誕育的子女數量最少,但依然能坐在“四妃”之首位,其所依靠著的並不是康熙皇帝的寵愛,而是其堂叔明珠在朝堂上的地位,換句話說,康熙將惠妃安排於此位置,更多的還是尊重,以對朝堂上的明珠以及整個出身於葉赫那拉氏家族的眾多重臣進行安撫與拉攏。

    至於榮妃馬佳氏,其最初的時候的確得到了康熙極度的寵愛,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康熙對其的感情不在,這也使得此後榮妃無論是在地位上,還是受到的關注度上,都要遠遜於其他幾人。

    與之相對應的是,宜妃郭絡羅氏和德妃烏雅氏,則得到了康熙皇帝更多的寵愛。

    一方面,兩人晉封為嬪的速度非常的快,遠勝於其他兩位。宜妃尚未誕育子嗣就被封為嬪,而烏雅氏則是誕育一位皇子後,直接就被封為嬪,並且是單獨加封為嬪。

    另一方面,兩人誕育子女數量眾多,並且得到了康熙皇帝的長時間的持續寵愛,這些較之於榮妃馬佳氏,也要強出不少。

    與此同時,宜妃郭絡羅氏與德妃烏雅氏的出身均不高貴,因而這也可以看出,康熙皇帝對於二人是單純的寵愛,並未考慮其他朝堂上的政治因素。

    而如果再將宜妃郭絡羅氏與德妃烏雅氏做比較的話,宜妃獲得寵愛似乎更多一些。

    一來,根據《永憲錄》的記載,宜妃是非常得康熙皇帝的寵愛,並且評價康熙煥發地對其為

    “眷顧最深。”

    二來,雍正登基之後,對於宜妃是極盡羞辱,不僅將其驅逐出宮,不對其進行任何的加封,更是在其去世後,不準其葬入康熙皇帝的景陵之中。這其中,有著雍正對於九阿哥胤禟的“恨屋及烏”,同時這也是為其生母德妃烏雅氏“出氣”的一種方式。

    由此可見,“惠宜德榮”這“四妃”之中,最受康熙皇帝喜愛的,非宜妃郭絡羅氏莫屬。

    誰是康熙皇帝的“一生摯愛”?答案必然是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

    康熙皇帝與其結髮妻子赫舍里氏皇后的婚姻,可謂是徹徹底底的政治聯姻。

    康熙四年(1665年),康熙皇帝在孝莊太后的授意下,正式迎娶首輔大臣索尼的孫女赫舍里氏為皇后,目的可以說是非常的明確,就是要利用索尼在朝堂上的地位與影響力,去牽制鰲拜的勢力,進而幫助康熙皇帝奪回權力。

    儘管他們兩個的婚姻帶有很強的政治性與目的性,但是卻絲毫沒有兩人之間深厚的感情,原因就在於,康熙皇帝對於赫舍里氏有著多方面的情感彙集。

    首先是尊敬。

    赫舍里氏皇后所在的赫舍裡家族,是康熙能夠除掉鰲拜,進而掌握大權的最大功臣,並且索額圖等人對於王朝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有著如此母家背景的赫舍里氏皇后,不僅是康熙皇帝會對其高看一眼,就是孝莊太后也會時常提醒康熙決不能忽視赫舍里氏皇后和整個赫舍里氏家族。

    其次是感謝。

    在鰲拜專權的期間,康熙的處境並不樂觀,領侍衛內大臣班布林善是鰲拜的黨羽,宮中也是鰲拜的耳目遍佈。在這樣的情況下,赫舍里氏皇后的陪伴和寬慰極大的安撫了康熙的內心,更重要的是,赫舍里氏皇后作為後宮之主,年紀輕輕就表現除了賢惠與勤勉的一面,認真處理後宮事務,協調妃子關係,幫助康熙皇帝穩定了後宮。這些都讓康熙皇帝對其非常的感激與感謝。

    再次是真情。

    赫舍里氏皇后是康熙皇帝的結髮妻子,兩人結婚時,康熙只有12歲,赫舍里氏皇后也才只有13歲,兩個年齡尚小的孩子過在了一起,必然也是日久生情,而這份情感也將是純淨的,真摯的,而且是深厚的。

    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初三日,赫舍裡皇后在誕育康熙的嫡次子胤礽後兩個時辰,就不幸去世了。

    康熙皇帝悲痛不已,不但送孝誠仁皇后的梓宮往鞏華城,更在皇后逝後半年內經常前去陪伴,特別是赫舍裡皇后去世的前三年,康熙前往弔唁的此時非常頻繁,而在此後的二十多年裡,每逢赫舍裡皇后的忌日,康熙只要沒有重大活動安排,都要親自前往弔唁。

    而這些,是康熙之後所立的兩位皇后,即孝昭仁皇后鈕祜祿氏和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以及其他后妃所沒有的,由此可見,康熙對於赫舍里氏皇后的感情還是最深的。

    至於康熙的另外兩位皇后以及後宮中級別尊貴的貴妃,實際上僅僅出自於兩個家族。

    康熙的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鈕祜祿氏與溫僖貴妃鈕祜祿氏,都是遏必隆的女兒,出身於鈕祜祿氏家族。至於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與貴妃佟佳氏,則都是佟國維的女兒,出身於佟佳氏家族,他們二人還與康熙有著表親關係。

    康熙迎娶這兩個家族的后妃,更多的出於政治平衡的考慮,以對其家族進行拉攏,進而維繫朝局的穩定。特別是康熙這兩位皇后進行冊封的時候,其身體狀況已經非常堪憂,這也使得前者只做了不到一年皇后,後者更是隻做了一天皇后。

    可見,這樣的冊封更多的還是因為政治目的,而非感情因素,對於其家族內女兒的貴妃冊封亦是如此。所以康熙所摯愛的還是有且只有赫舍里氏皇后一人。

  • 6 # 隨豫而安2020

    在有關康熙的電視劇中,我們除了瞭解了康熙的在朝堂上的豐功偉績外,還見識了他的後宮,認識了他的諸多妃子,一部《康熙微服私訪記》讓我們認識了宜妃,一部《康熙王朝》又讓我們認識了容妃,但其實,宜妃雖然確有其人,但容妃卻是電視劇虛構的,康熙後宮中只有榮妃而沒有容妃。而宜妃和榮妃誰更受寵呢?

    首先,這要看什麼時候了。看一個後宮的女人是否受寵,生孩子無疑是一個很重要的標準,榮妃從康熙六年到康熙十六年十年的時間先後為康熙生下了五男一女六個孩子,而宜妃則是從康熙十八年到二十四年生下了三個兒子。從生孩子的時間上來看,榮妃在康熙早期是最受寵的,而宜妃是康熙後期比較得寵的那一個。

    從位分來說,在康熙十六年的時候 ,馬佳氏與郭絡羅同時被封為嬪,但等到康熙二十年康熙冊封惠宜德榮四大妃子時,宜妃郭絡羅時已經排在榮妃馬佳氏的前面,宜妃無疑是後來居上的那一個。

    從歷史記載來看,榮妃除了生孩子之外其餘事件罕見記於史冊,但宜妃卻在這方面又著很多記載,比如《永憲錄》中記載宜妃是被康熙"眷顧最深‘’康熙在出遠門的時候會像普通的丈夫那樣給宜妃寫信報平安,並給她寄點土特產,還有一件事也很能反應問題,那就是康熙駕崩的時候,宜妃的軟轎竟然走在了未來的皇太后德妃的面前,這固然有宜妃看不清形勢的元素,更多的是習慣使然,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很多年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真正決定孩子一生幸福的是家庭教育,與學校關係不大,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