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娛樂圈旁觀者
-
2 # 帥帥胖胖的臉
前幾天剛感受了一下膜拜單車,感覺不怎樣美好!沒有我們自己的單車好騎!舒適度差,而且速度也快不起來!半小時1塊錢!如果單純作為交通工具,還不如坐公交車!如果為了鍛鍊,車子的設計不好,不適合鍛鍊!腿還沒酸時屁股就已經痛的不行了!那種手柄讓手疼還很費力!ofo還沒試過不知道!
-
3 # 雲掌財經
現在共享經濟發展迅速,共享單車更是火的一塌糊塗,共享單車已形成了一個行業。以ofo、摩拜為首的共享單車,不同的產品定位和運營模式,在實際應用中也體現出一定的差異性。筆者也騎了幾次摩拜,ofo,兩者還是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接下來就從設計、使用體驗,安全耐用性、費用、盈利等方面為大家簡單說一下。
使用體驗mobik看起來逼格高,硬體還可以,但騎著很費勁, 車架幾何和剎車確實是硬傷,車把很高,車座很低,坐在上面會很舒服。不利於發力,上坡真真真是好費力,姑娘們都能吃得消?公共腳踏車設計不應該是以舒適性為主嗎?Mobike能不能做的再輕一點?
安全耐用性摩拜勝摩拜很少出現被人上鎖的情況,也沒見過有損壞的mobike。個人認為摩拜單車的設計非常用心,鋁合金車身,甚至為了外觀,不惜成本對全車的焊道進行了打磨,沒有鏽蝕問題。幾乎完全不需要後期維護,後期維護成本幾乎為零。
OFO所使用的殭屍腳踏車, 爆胎,掉鏈,全都無法避免。OFO的車輛維護成本會非常巨大,難以持續保證腳踏車的效能。
學校有ofo的人表示,居然有同學把ofo的小黃車自己用鎖鎖起來,個人使用。這算是偷竊麼?ofo的鎖也真的很好開。很多人用壞了不報修,沒氣了,不報修。
費用問題價位上,ofo優勢要大一些,紅包機制比較有說服力。 摩拜單車的價格更貴,但是收費模式相當簡單,掃碼上車,鎖車走人,會用手機基本上都可以玩得轉。
盈利模式是好模式,但是直接盈利可行性較難,只能作為資本市場的一步或者一環。近日,摩拜單車完成D輪2.1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億元)的股權融資, 瘋狂的融資一方面是為了求發展,一方面也是求生時面臨的多重無奈。“共享單車”大戰背後必定是一場資本較量,當然在創投市場上,只要概念講得好,似乎錢從來不是問題。
個人而言更看重共享單車的價效比和舒適度,價位上,ofo更加便宜實惠。舒適度上,ofo就是咱平時騎得腳踏車,摩拜更高大上一點,但騎著真挺費勁。未來任重而道遠! -
4 # 周胖子閒扯
我覺得騰訊會笑到最後!據說微信將會推出附近的程式功能。想象一下,透過附近的程式找到理你最近的單車,用微信掃單車二維碼進入相關單車公司的小程式,微信付款開鎖。是不是比多下一個單車軟體方便?而且能找到的可不止一家公司的單車。當前摩拜單車一家獨大,其他單車公司為了生存依附騰訊可能是唯一的辦法,他們不需要和騰訊合作,只要做一款小程式讓微信可以找到自己的單車就行了。
-
5 # 盼寶的快樂時光
燒錢砸錢大戰只有唯一的一個贏家,那就是消費者。最後慘勝的,大多數情況就是資金更為雄厚的。 什麼領域曾經燒錢砸錢熱浪滔天,是電商購物平臺,是網約車行業,是外賣團購網站,而如今,又是共享單車領域。
還沒有發生的我們沒有辦法和能力瞎說,但是外賣領域,個人還是可以當做笑談隨便侃侃。 電商平臺爭相上市了,快遞公司也搶著上市了,為什麼外賣平臺還沒有呢? 因為外賣平臺就一直在燒錢,就一直在靠燒錢來佔領市場,保持市場份額。沒有盈利,也就不可能上市了。所以燒錢僅僅是為了爭取更多的使用者,佔據更大的市場份額,是為了擠走對方。想掙錢,是不可能這樣燒錢砸錢的。 那麼燒錢可以燒多久呢?
再多的紙也有燒完的一天,更何況錢還不是紙。燒錢可以贏的競爭的勝利嗎?平臺是可以,但是殺敵一千,需要自損八百。這樣的慘勝也不值得慶幸,在這個過程中,贏家是消費者,是他們互相殺價砍價之後的紅利。
一旦擠走了競爭對手,一旦壟斷了整個市場,當初是贏家的消費者就會變成任宰任割的輸家,而曾經大出血補貼使用者的輸家,也就會翻身一躍成為大贏家。 誰有更多的錢,誰更會花錢,誰就有更大的把握成為最後的贏家。
惡性競爭時期,沒有贏家,贏得只是在旁旁觀的漁翁。只是很可惜,我們最終也會由盈變虧,變為輸家。 商人之間看重的是利,無利不起早就是這麼一個理。輸贏自然需要他們自己博弈,當中會不會出現變故尚未可知,拋擲硬幣的是上帝,輸贏還是留給未來去訴說吧!
-
6 # 小欣欣一家人
支援摩拜。
在產品上領先的廠家必然能保證產品的長期使用性低故障率體驗感強等特點。資本的追逐和投入是有限的如果不能保證一個產品的高使用率、低故障率那麼實際上是堅持不到最後的。所有能夠堅持到最後的企業或者說是真正能有口碑形成忠實使用者群的企業是需要有好產品的。
o f o的關鍵問題是他本身的機器不帶GPS模組那麼在人的天性裡始終會有這麼一些人把把單車據為己有然而沒有定位也就無法去運營和維護甚至去把她找回來。需要升級它的產品而不是一味的只是生產投放。
-
7 # 135365344
ofo。押金貧宜,車輕,好騎,好用。摩拜車押金貴,車重,踩不動,我騎了一小段路,滿身是汗,適合運動,減肥。ofo有優勢。在珠海突然感覺多了好多騎腳踏車的,包括政府的好像有5種公共腳踏車,的確很方便,發展勢頭很樂觀,是塊大蛋糕,不是一家吞得了的。其實根本就不用收押金,光收使用費就是一筆龐大的收入,如果介入廣告收入就更可觀了。公享單車,一路走好!公享單車,前途光明無限。
-
8 # 閆躍龍
這段時間,共享單車領域最吸引眼球,摩拜和ofo撕成這樣,連我這樣的老司機都坐不住了。
這些場景如此熟悉,讓我想起當年炮火連天的歲月,今天就揭點撕逼的內幕,來講講撕逼背後的一些秘密。
<1>為什麼要撕逼?
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共享單車行業不能踏踏實實做業務,為什麼不能好好宣傳各自的產品優勢,非要搞黑公關,這麼劇烈的撕逼?
我說,這是必經的階段。
創業競爭都是分階段的,剛開始是生存階段,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誰能吸引多少使用者,最重要的事情是誰能融到資!沒有融資,就無法活下來,就是如此殘酷。
所以,這個階段,企業的公關宣傳是做給誰看的?當然是投資人、資本市場!
這個階段,當然你可以宣傳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自己的獨特模式,即比長處。但為什麼現實卻都在揭短呢?
答案很簡單,一個公司能否在殘酷的融資大賽中勝出,不是看誰的木板有多長,而是看有沒有短板,這叫木桶理論。
如果還不明白,想想美國總統競選,剛開始或許是宣傳各自的施政綱領(比長處)。但最終一定會陷入揭短的口水戰中,醜聞與負面齊飛。
這就是木桶理論,你說自己多牛,不一定能勝出,但是如果被對方抓住一個短處,你可能立馬完蛋。
融資競爭階段也是類似,你宣傳自己產品多牛逼,模式多牛逼,都不如對方揭露你一個致命短處讓你死得快。
<2>撕逼的落腳點很講究
明確了這一輪公關大戰的目標受眾(投資商),那麼應該在何處下手撕逼呢?
現在摩拜和ofo已經廝殺了幾個回合,我們不妨總結一下,這幾個回合也是融資大戰的關鍵。
其一,是關於控制權。Ofo被黑說戴威失去了控制權,摩拜被黑說幾個創始人爭權。為什麼控制權重要?因為融資是要看團隊的,團隊尤其是要看核心人物。如果核心人物出了問題,直接會影響投資商的決策。比如ofo的戴威如果真被架空,那麼認可戴威的投資商一定會動搖。比如胡煒煒如果不是老大了,那麼認可胡煒煒的投資人可能會動搖等等。
其二,是關於市場份額。雙方都有報告證明自己是第一,有人調侃說兩者加起來的市場份額超過了100%。其實,這一點比較平常,在其他行業都出過類似的事情。一個投資商投資一個行業,顯然希望投資老大,不是說網際網路行業只認第一,沒有第二嗎?從這個角度理解,市場份額第一之爭就上升到生死存亡了。
其三,是關於貪腐。先是爆料說ofo貪腐,後來又有爆料說摩拜貪腐,昨天我看到一個文章說分析是另一個共享單車企業搞的鬼。反正,這裡面真真假假,水很深,具體真相只有當事人知道。不過,貪腐也是扼殺對方融資的一個高招。投資商給一個企業融資,最害怕什麼?當然是自己的資金真正用到企業發展,而不是被貪汙揮霍掉。所以拿貪腐來撕,撕得恰到好處。
再回到美國總統競選,你仔細分析,發現都有精準傳播的意味。比如特朗普被揭出的一個大丑聞是對女性不敬,這個可是精準打擊,打擊的是女性選民對特朗普的信心。如果兩個創業企業都在爭奪一個投資人時,琢磨這個投資人的喜好很重要,正邪打法混用,必能收到奇效。
<3>大家都不乾淨反而是好事
有朋友說,共享單車撕得這麼厲害,搞得大家都名聲不好,何必呢?
我說,大家不乾淨或許是好事。
如果大家都不乾淨,好處是大家回到同樣的起點了,要知道,這個階段是爭取投資人的,如果這個行業只有兩個選擇,兩個都有同樣的問題,這時候問題也就不是問題了。
而對於使用者呢?不管是創始人架空,還是貪腐,或者市場份額第一,都和使用者一毛錢關係沒有,只要車子好騎,價格便宜,這些問題根本不會影響使用者。
那麼,還有朋友問,為什麼過了融資階段,依然是撕逼不斷呢?
那是因為在網際網路,撕逼是常態。網際網路是眼球經濟,眼球意味著關注度,關注度意味著流量。一個網際網路公司,最怕的是沒有人關注,不管自己出現在輿論中是正面或者負面。
在這一點上,有點像娛樂圈。一個明星,最怕的也是沒有新聞,所以你能看到有的明星看到自己沒有人關注了,寧可自黑,自己找人炒作一些負面新聞,製造關注度。
所以,撕逼是常態,只是不同階段,撕逼的物件和內容不同而已。在融資階段,撕逼的觀眾是投資人,撕逼的內容是能影響投資人決策的內容;在使用者競爭階段,撕逼的觀眾是使用者,撕逼的內容是能影響使用者選擇的內容。
於是,你能在網際網路的不同領域,看到那些似曾相識的撕逼大戰正在上演。
-
9 # 塵埃落定686822677
感謝邀請。毫無疑問是摩拜。摩拜未來會像快遞業中的順豐,不靠低價和限時免費佔領市場,靠的是服務的便捷和相對較低的維護成本取勝。即便此時ofo的市場佔有率第一,單車丟失率、損壞率、限時免費帶來的收入損失會慢慢地耗空ofo的盈利,找車不便,壞車太多的硬傷也會讓ofo的使用者退用。摩拜的小缺陷目前就是騎行顛簸和費勁,相信會透過技術改進慢慢改善的。
-
10 # 好好先森是偶
國內第三方權威資料機構Trustdata最新發布的《2017年4月共享單車行業資料報告》顯示,共享單車使用者規模在2017年4月依然保持強勁增長勢頭,月新增使用者超1200萬,使用者付費意願也在不斷增強。
而且,共享單車日活躍使用者規模已經接近網約車,成為最重要的共享出行方式之一。按照目前的增長趨勢,共享單車在2017年Q2季度末將有望超越網約車,成為使用者規模最大的共享出行方式。。作為共享單車行業的頭部公司兩種不同運營模式的ofo和摩拜一直被拿來做對比。關於兩家誰能贏到最後的爭論非常多,就最新的資料來看,ofo領先於摩拜。然而,從長遠來說,誰能小道最後還不好說
一、名字
任何一個品牌,名字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素。一個響亮、易記的名字(別名)能降低傳播成本,迅速建立好感。共享單車中誰的名字更響亮、易記呢?
摩拜,這名字我好多天才記住的,而且經常寫錯,從字眼上也無法產生多少正面的聯想,只能算是一個十分普通的名字。至於後來的模仿者優拜就更可笑了。
ofo,一般來說在中國市場上起個英文總有點不太對勁,如果是高階小眾品牌倒是一個好主意,比如某些服裝、化妝品、餐廳等,但是走大眾路線的品牌用英文名就顯得奇怪。勝在ofo作為一個視覺圖形很有容易聯想到單車,但真正高明的是它有個別名——小黃車。小黃車,這名字親切、易記,聽過一次就不會忘記。這名字簡直就是殺手鐧,幾乎成為共享單車的代名詞,很多人會自覺不自覺的說我要騎小黃車,儘管他可能最終騎的是摩拜。
二、顏色
顏色大戰中處於領先地位無疑是ofo,小黃車,不單名字響亮,顏色也非常獨特明亮,辨識度非常高。在廣告中,ofo也是第一個提出顏色概念,先入為主,獲得極大好感。你走在路邊,哪怕ofo的車不是最多,但是明亮的黃色會讓你誤以為滿大街都是小黃車。其他單車如果不是絕對優勢的話很容易淹沒在黃色的海洋中。最近和新上映的影片小黃人的互動更是神來之筆。
相比之下,摩拜的橙色要遜色不少。橙色處於黃色和紅色之間,遠遠看去很容易和紅色搞混。再有就是橙色的明度不高,在視覺上處於弱勢。就連橙色的讀音都不響亮。如果你想叫小橙車,聽起來也很彆扭。
三、標識
在很多人的眼裡,標識就是品牌的代名詞。你看到被咬一口的蘋果就知道是那家公司;你買運動鞋喜歡有個勾的;你自豪你汽車上的三叉星,時不時擺弄印有三叉星的汽車鑰匙。
在共享單車中, 你開啟手機,看到滿屏的app圖示,那個更醒目更容易找到呢?如果你像我一樣粗心的話恐怕第一眼看到的是ofo三個字母,它更簡潔,讓人聯想到一個人在騎單車。而摩拜的一輛向量單車的圖示要多找一秒鐘,如果某天摩拜把它的英文名字做為app的圖示的話那就要再加一秒鐘。當我走在路邊急著要用共享單車的時候,我面前同時有摩拜和ofo,我開啟手機肯定是先找到哪個圖示就開哪個。
四、廣告語
在品牌建立過程中,廣告語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能傳播品牌的特點、優勢,承諾給受眾帶來什麼好處等。“農夫山泉有點甜”一句廣告語成就了中國礦泉水第一品牌。“怕上火,喝王老吉!”王老吉憑藉這廣告語擊敗世界飲料第一品牌可口可樂成為中國飲料市場上奇蹟。“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讓多少女孩子為之瘋狂,成為愛情的必需品,簡直到了沒有鑽石就不結婚的地步。
摩拜——觸手可騎。不知道你看到這句話會有什麼感覺,我覺得這是一個無效的小聰明。是因為手指在手機螢幕上觸碰就能騎車嗎?摩拜的特點是什麼,我從中得到什麼好處?皆無答案。如果我猜對的話,它只是告訴我可以透過手機使用共享單車,但這不是所有共享單車的特點嗎?
ofo——騎時可以更輕鬆。眾所周知,摩拜剛開始投放經典款單車腳感很重,騎起來很吃力,即便後面有所改進,依然比較難騎。而ofo單車簡單、輕便,騎起來很輕鬆,對一些小女生來說是不二之選。這個廣告語揚長避短,直擊摩拜要害,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提煉出來的。順便提一下ofo選擇代言人也非常有針對性。
當然了,這裡只是從品牌的角度來談論共享單車。而決定勝負的因素還有很多,比如資金實力、流量介面、騎行體驗、營運效率等。但是這些都是後天可以最佳化改進的因素,而品牌卻是先天基因裡自帶的,後天改造非常困難。無論是一個天資平庸的人,還是企業,都有可能成就偉業,但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如果帶有先天優勢進入賽道,付出同樣的努力,後者有更大的機會勝出。
所以,我認為ofo最後勝出的機會更大
-
11 # 最愛福佳白
ofo是這個世界上質量最差的單車,沒有之一!!!!!滿大街都是ofo的爛單車,已經成為嚴重的城市汙染!ofo只想著投放數量圈錢,卻從來不想要把質量做上去,遲早要被政府取締,被人們拋棄!!!!!
-
12 # 品牌經緯
摩拜ofo鬥來鬥去,最後的贏家卻是馬雲的支付寶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如滴滴和快的一樣,ofo和摩拜的戰爭,最終也越不過阿里和騰訊這兩道門檻。
作為共享單車領域的第一梯隊,ofo背後是阿里+螞蟻金服+滴滴+DST+經緯+小米+順為資本+新華聯+金沙江;摩拜背後是騰訊+紅杉資本+高瓴資本+創新工場+交銀國際+工銀國際+創新工場。
網約車雖然目前看起來被騰訊和阿里“共同壟斷”了,但是從背後的生態體系來看,顯然阿里更有優勢。
從投放數量上來看,目前ofo數量超過了摩拜,摩拜單車投放量超600萬,ofo投放約650萬輛,ofo創始人戴威稱年底前公司單車投放規模將達到2000萬輛。
此外,阿里還有一個騰訊無法比擬的巨大優勢就是支付寶,支付寶近幾年已經透過餘額寶的佈局變相提高第三方支付的進入門檻,提高了自己市場佔比,後續進入者只能充當陪襯角色。
這一點已經在此前的文章《餘額寶吸儲1.43萬億不可怕,可怕的是馬雲的這盤棋》中詳細分析過。
支付寶和九大共享單車品牌合作,使用者可直接透過支付寶掃碼騎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其實也是支付寶在收割了它們的線下流量。順便可以提供一些增值服務,比如單車保險。
除上述兩點優勢之外,還有一點就是使用者。
“現在的App要獲得新使用者,成本很高,獲得大App的導流,這對共享單車使用者量的擴大,無疑有很大好處。對使用者來說,也避免了手機上下一堆APP的尷尬。”一位共享單車的投資人說。
這三點優勢正是支付寶最終會成為元贏家的關鍵。其實,美國等國家目前也有自己的共享單車,但是一直沒能夠形成中國市場的規模,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背後沒有一個“支付寶”。
ofo在最近的一輪融資中都宣佈了各自的出海戰略,這就相當於為外國的當地人創造了一種全新的消費場景,並且這種場景的預設支付手段是來自東方神秘古國的便捷支付方式。
這就好比營造一種“騎單車就要刷支付寶”的氛圍,而當他們體驗到支付寶支付的便捷便利時,突然驚喜地發現:“哦,原來騎單車的時候用的這種支付方法,在便利店也能用。”
總體來說,阿里之前在境外都是隻有支付場景沒有消費場景,而用消費場景改變支付手段或支付工具是更好的一條途徑。
不管怎麼看這都是一個阿里與ofo雙贏的故事,但是背後的元贏家只有一個:馬雲的支付寶。或許,幾年後我們又能在納斯達克看到馬雲為支付寶IPO敲鐘。
-
13 # 海歸遊子1996
從摩拜和ofo兩強來看,從車子的質量、鎖具、網路定位、經營手法等諸多因素來看,我個人傾向摩拜比ofo略勝一籌,最後的贏家會是摩拜。其實對於兩家,與其投入無底洞式燒錢,看不到盈利的前景,倒不如兩家偃旗息鼓,強強合併搞龔斷為好。只不過消費者要嚥下他們龔斷帶來的苦果。至於這兩家企業是否最終合併成功,就要看他們背後的資本大佬意願了。畢竟投入的金主是超級富豪,不差錢。但我在此大膽預測,這兩家2018年一定會合並的,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
14 # 吳五毛不止有五毛
摩拜和ofo兩位爸爸各有千秋,按目前來看,幾乎已經平分了現有的腳踏車租賃市場,而兩方最近的合併愈來愈近,誰會在新一輪的合併中獨佔鰲頭,在租賃市場中發揮決定性作用,我的選擇是摩拜,原因有三
1.在融資方面:ofo多和經緯中國,唯獵資本等合作,摩拜則和紅杉資本等保持密切聯絡,誰的融資更好還暫且不談,只談融資,摩拜17年6億美元的融資是目前單筆融資最高的,在資金方面,個人認為摩拜的後臺更硬。
2.兩者都是生產單車的,那從單車而言。摩拜擁有獨立的腳踏車製造廠,其車子的生產使用有一套完整的體系,而ofo僅僅是車子的生產就落後於摩拜一大截,更不要提維修甚至共享單車最容易出現的偷盜問題的解決了
3.兩者都為解決出行便利的問題,那從使用的便捷度來說,摩拜和多個網路運營公司保持密切聯絡,對於單車的使用,出行多長時間,單車的位置都有記錄,手機一搜就全部出來了,這裡再插一句,如果車子丟了,找起來也有大致的範圍,而ofo需要相關特定的軟體,與第三方平臺的聯絡並不怎麼密切,便捷度也只能首推摩拜了。
3.從企業設定的初衷而言,ofo一開始設定在北大的校園之內,不能完全說明它一開始選定消費的人群是學生,但也不能完全否認,而對於摩拜而言,它的投放是面向社會,那對於社會不同群體的研究顯然是長時間,深層次考慮的,而共享經濟面向的是所有群體。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希望有不同意見的大佬加以指導。
ps補充一點,摩拜擁有批准停放熱點,一定程度上維護城市面貌和公共秩序,是加分項,而這裡ofo最大的不妥是其亂停亂放現象得不到較好的處理
回覆列表
我們先來看一下兩家公司的市場運營情況,如圖:
ofo 和 Mobike之所以能夠發展起來,最核心的一點就是他們對停車樁進行了革新。這也反過來說明了,為什麼去掉了停車樁以後這兩家的生意就能這麼快火起來,就是因為便捷的程度超過了那個 tipping point 轉捩點。
又正因如此,ofo用低端低價腳踏車(據稱成本為200+)投放的發展思路,長遠來看反而可能要優於Mobike的高階自研車輛(據稱成本為2000+)。試想,不管是什麼公司的腳踏車,同等條件下,我一定選擇的是離我最近的,而如果兩家公司的腳踏車是同等距離,那我一定選擇那個更好騎的,而不是更酷炫的。畢竟這是一個比拼實用性的大眾出行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