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過年掛紅燈籠是為了迎接紅紅火火的過年氣氛,更有一些吉祥的民俗寓意,什麼時候摘掉燈籠呢?
14
回覆列表
  • 1 # 漁翁歸隱

    這個問題問的太好了。作為80後代表的我,非常注重和講究老祖宗留下的節日禁忌。像春節這麼隆重而又舉國歡慶的節日,還是有好多講究的,我簡要借出幾條,

    1、年三十:團圓飯

    這一天所有人都要回家吃團圓飯。

    擺設天地供桌、辭歲、守歲、迎歲……

    這天的鞭炮不絕於耳,人們企盼自己在新的一年裡,可以有更好的運氣和福氣。

    2、年初一:拜年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

    大年初一起床後,先向自己的長輩拜年,祝福他們健康長壽,萬事如意。

    長輩受禮之後,開始發壓歲錢。

    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給親朋好友、鄰居街坊拜年,路上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新年快樂”。

    3、年初二:回孃家

    正月初二,中國的大部分地區都有回孃家的習俗。這一天也叫“迎婿日”,

    嫁出去的女兒們,在大年初二這一天,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孃家拜年。

    和許久不見的孃家兄弟姐妹一起敘敘舊、聊聊家常。

    4、年初三:赤狗日

    正月初三又稱小年朝,也稱赤狗日。

    相傳這一天晚上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燈睡覺,以免打擾老鼠娶親。

    並在屋角灑落一些米粒、糕餅,供老鼠食用,稱為老鼠分錢,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豐收。

    中國民間以正月初三為穀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

    5、年初四:接神日

    大年初四,又稱為羊日。是中國民間迎神的日子。

    這天在老皇曆中佔羊,故常說的“三羊(陽)開泰”乃是吉祥的象徵,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間的日子。

    初五日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所以很多人在初四這天搶先接財神,又叫“搶路頭”。

    初四下午,人們就準備好三牲、水果、酒菜,這天晚上一直到初五的早上,大家焚香點燭燒金衣,迎接財神的到來。

    6、年初五:破五

    這天是財神的誕辰,人們接五路財神到家,保佑自己一年富貴。

    很多人也會選擇這天開市,認為選擇這一天開市必將招財進寶。

    這一天也是破五節。

    “破五”的“破”字是打破、突破的意思。“破五”就是破除初一到初五以來的所有禁忌的意思。

    以前正月初一到初五民間有很多民俗禁忌,如不得用生米做飯、婦女不能動針線、不能打掃衛生、不能打碎東西等等。

    在過了初五之後,這些禁忌就解除了。

    7、年初六:送窮

    正月初六是馬日:下田備春耕,窮氣送出門。

    在這一天要送窮,中國各地都要送窮。

    老北京人在這一天,要把節日積存的垃圾扔出去,謂之送窮鬼,門上的掛箋也可摘下來同時扔出去,叫做送窮。

    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

    8、年初七:人日節

    傳說女媧第七日造人,所以正月初七,是人類的誕辰日。

    民間曾把這天叫做“人日”“人日節”或“人勝節”。

    華人民在這一天戴人勝,吃七寶羹,吃麵條,登高賦詩。

    “人日”反映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祈福納吉的願望以及對“人”本身的尊重。

    9、正月十五:元宵節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春節年俗中最後一個重要節令。

    人們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熱鬧又喜慶。

    過年九大禁忌

    1、貼福字禁忌

    過年家裡貼福字是有講究的,先貼“門福”,再貼廳堂的“福”,最後才能貼“倒福”。這個次序是很重的步驟,不可以弄反。

    古人貼福的位置、數量都有嚴格的計算,但是今人已經沒有那麼嚴格。

    大門上貼“福”字,有著開門迎福,福氣臨門的意思,所以大門一般不會貼“倒福”。

    2、大年三十禁生人

    大年三十是一家團圓的日子,再遠的親人也要千里迢迢迎風冒雪往家裡趕,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頓團圓飯。

    這一天,家家戶戶共享天倫之樂,最忌諱的就是外人串門、討債,這會干擾一家人的團圓氣氛,所以除夕之夜,儘量不要去別人家,對外人的拜訪也一般選擇拒絕。

    這一天最好不要去別人家討債,不然多半會結仇。

    3、家中有兒子,禁止已婚閨女在家過年。

    小年之後,有兒子的家庭裡,不許已婚的女兒回門,直到年初二、初三才可以。

    老輩子說法,這叫做“閨女不踏孃家塵草”,是說女兒這時候回門,會斷孃家香火。

    而真實的原因是,在過去的男權社會中,很多已為“人婦”的女子(尤其是有錢有勢出身的)盡往孃家跑。

    這就造成婆媳不和,影響家庭的穩定,所以為了保證婆婆家一家團聚,才有了這樣的說法。

    4、禁止搬家動土

    正月都是古代祭祀的日子,這樣重要的日子裡,講究的是進財、納財。

    正月搬家,會導致諸神找不到家,他們自然有脾氣。

    所以古人有正月搬家窮的說法。

    5、年三十家裡水缸不滿

    過去沒有自來水,過年水缸一定要滿水。

    水就是財。

    過年的時候,家裡有水,就是說這一年富貴有餘。

    6、“正月不剃頭”

    中國大多數地方都流傳著的“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的習俗。

    該習俗起源於1644年清廷頒佈剃髮令的前後。

    正月剪頭死舅舅純屬誤傳。

    不剪頭的含義是“思舊”,這是從明末清初開始流傳的風俗。

    當時,清朝命令所有國民必須剪髮,有人為懷念明朝,就在正月裡不剪髮以表示“思舊”。

    但又不能公開與清朝政府對抗,於是就有了“正月剪頭死舅舅”的說法,一直流傳到至今。

    7、初一到初五,忌將垃圾掃出門外。

    過年前要拜“灶王爺”,送走後“灶王爺”,年三十夜以前要打掃完畢,叫“掃揚塵”,有除舊迎新的意思,到過年那幾天則忌打掃。

    初一至初五忌倒垃圾,也不能將垃圾掃出門外或往外倒汙水,恐將家中的財氣掃掉。

    8、大年初一禁催人起床,禁洗衣。

    水神的生日在初一、初二,因此忌諱在這兩天洗衣服。

    年初一的上午不要催人起床,認為這樣會讓對方整年都會被人催促著做事。

    所以家裡有孩子的一般不要賴床,家長一遍遍催,會很不吉利。

    9、不說“過年話兒”

    “大年三十死了驢,不好也得說好”。

    年三十煮餃子,煮碎了不能說碎了,破了,得樂呵呵地說:“掙了”。

    打破碗碟,要趕緊說“歲歲平安”。

    農村人認為,年根兒和年初,老地老母和諸位神仙鬼怪,全都在家,說什麼都能一語成讖。

    所以必須多說好話,沒準兒神仙祖宗一保佑,就實現了呢。

    這些習俗和禁忌流傳已久,它更多的是一種文化,一種儀式。

    春節如果沒有了儀式感,也就少了那份年味。

    其實過完春節後,那些需要注意的事項也就沒那麼多了,至於什麼時候想要摘下燈籠,看個人的情況都是可以的,不必拘泥於過多的束縛。過年掛燈籠更多的是一種文化的迴歸,只要我們可以從中感受到濃濃的節日氣息就足夠了。

  • 2 # 我z劉先生

    燈籠,不僅是用以照明,它往往也是代表喜慶的象徵。我們山東老家,每當有喜慶的日子,家裡大門兩邊都會掛上燈籠,有的人家是掛上,一直不摘下來的。 今天我看到這個問答,燈籠什麼時候摘下,我還特意問了家裡的老人,老家人說,民間有個碰燈的說法,也就是過完了正月十五把燈銷燬(過了小年正月十五就應把燈籠摘下來,不能留到第二年使用,應該銷燬)。過去燈籠內點燃蠟燭,過了小年兩燈相撞銷燬,為碰燈)現在燈籠皆是用電了,所以也沒有碰燈的必要了,只要把燈籠收起來放到一個乾淨的袋子裡再丟掉就好。 我個人覺得,這個要看各地的風俗,我山東菏澤這邊的,一般會在正月底就收起來了。

  • 3 # 新疆古麗爾

    春節掛燈籠是中華民族傳統,寓意新的一年紅紅火火、鴻運當頭、人丁興旺。春節掛燈籠是有講究的:

    1、掛雙數不能掛單數,燈籠要成雙成對才吉慶。

    2、掛對稱,高低上下要掛對稱。

    3、掛燈籠掛南面不能掛北面,東面西面也可。

    4、燈籠掛到十五,十五之後就要摘下來。以前舊習俗是碰燈燒掉,現在就摘下收起,燈籠一般舊的就不再使用了。

  • 4 # 青澀流年

    我是陝西這邊的,我們這裡一般是掛到正月十五,之後就會取下來,有的人就會收藏好,等著明年再用,有的就會重新買,亮燈也是一樣,從三十到十五,不過現在很多人只亮了幾天就算了!!!

  • 5 # 北方祝福

    一般人們習慣過了正月十五,這個年就算是過完了。像是過年家裡祭祖的器皿以及外掛的燈籠等等,擦洗乾淨,妥善保管。以備來年再用。最遲不能超過二月二。

  • 6 # 好運自己來乚

    每年的臘月二十四就把燈籠掛上了!年味馬上就特別濃了!從三十晚上開始 每天晚上都要開開!一直到農曆二月二龍抬頭!二月初三燈籠就摘下來了!

  • 7 # 艾雪140

    我們這,般都是臘月二十九開始就掛燈籠了。

    對於除夕落日前為“請神”掛起的燈籠,在大年初二夜裡“送神”時收起。

    對於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後,掛起的象徵團圓意義的春節燈籠,可以一直掛到正月底。

  • 8 # 大道無名無形

    掛燈籠一般都是除夕上午開始佈置懸掛,晚上就開始上燈,初一晚上一般通宵亮燈,因為初一象徵一年的事情,寓意紅紅火火!然後一直到初七人日都是比較重要的日子,所謂一雞二狗三豬四牛六馬七人,傳說女媧娘娘先造出六畜,再造出人。所以大年初一到初七是很重要的日子,張燈結綵祈福六畜興旺人丁興旺!

    之後一直到上元節正月十五元宵節這天晚上那更是要全家能開的燈都開啟,滿屋輝煌,象徵新年一切輝煌順利,記得小時候沒有現在燈火這麼闌珊,農村條件簡陋,小孩打著燈籠會在大人的指引下到家中各個地方照照,如糧倉,水井等,寓意與前面所說一樣。

    最後正月十六晚上所謂溜臘把,就是稍微點點燈籠,小時候就在這天晚上會把僅剩餘的一點蠟燭都給燈籠點上。寓意年已經過完要開始新的一年的工作了。所以第二天正月十七卸下燈籠,收起來。農人們就準備開始外出務工了。

  • 9 # 祥雲161962774

    我們長治北一代都是正月十四至十六掛燈,共三天,正月十七摘燈。但也有特殊情況,比如鹿家莊村,因二月二有傳統廟會,所以要延長到過了廟會才摘燈。

  • 10 # 3C達人貓叔

    過年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日子,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大家會用很多方式來慶祝,掛大紅燈籠就是一個常見的方式,掛燈籠不僅好看還喜慶。下面的經驗裡面朝露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過年掛燈籠的講究有哪些?

    燈籠起源於西漢,隨著發展燈籠的樣式也出現的很多種,具體的時間用的燈籠也不一樣,如過年的燈籠,元宵燈籠等等。喜慶的地方都可以用,樣式也是靈活運用。

    燈籠外貼的字可以根據主題活動靈活改變,比如結婚的時候,添丁的時候,做壽的時候可以變換不同的主題與之呼應。

    除了作為路燈的燈籠(現在一般很難見到了)常為一個,大多數情況下家裡用的燈籠都是成對的,也有一些活動是數量很多的。

    隨著現在的發展帶明火的燈籠越來越少了,一般都是點燈或者LED之類的光源。既方便也安全。

    室內的燈籠要選擇小型的,不要太大感覺喧賓奪主。掛的位置不能太低影響視線和通行

    室外門口的燈籠要選擇與門相對稱的燈籠,門大的選擇燈籠就可以相對大些。掛的高度參考門的最上邊,不要太低就好。

    正月初二或正月底。對於除夕落日前為“請神”掛起的燈籠,在大年初二夜裡“送神”時收起。對於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後,掛起的象徵團圓意義的春節燈籠,可以一直掛到正月底。

  • 11 # 小師傅的小甜心

    過年掛燈籠的寓意

    寓意1:大年三十晚上零點辭舊迎新之時,紅燈籠高掛頭頂,人在燈下抬頭看 火紅的燈籠預示新年交好運。

    寓意2:“燈”、“丁”諧音,意味家族人丁興旺,興盛繁榮。

    寓意3:迎接新年的到來,過一個紅紅火火的吉祥年。

    寓意4:暗示迎接的是一個鴻運當頭的好年份。

    民間有個碰燈的說法,也就是過完了正月十五把燈銷燬(過了小年正月十五就應把燈籠摘下來,不能留到第二年使用,應該銷燬)。過去燈籠內點燃蠟燭,過了小年兩燈相撞銷燬,為碰燈)現在燈籠皆是用電了,所以也沒有碰燈的必要了,只要把燈籠收起來放到一個乾淨的袋子裡再丟掉就好。

    但是各地有各地習俗。大門燈籠一般是過了正月十五就可以摘下來了。也有整個正月裡都掛著的,過了出了正月才摘的。

  • 12 # 洛塵願長安

    咱們先來說說這個“掛燈籠”的講究吧。“掛燈籠”是中國春節的一個傳統習俗,通常是在大年三十晚上零點的時候掛上。而且這個“掛燈籠”還有著多方面的吉祥寓意,下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寓意一:大紅燈籠高高掛,辭舊迎新交好運。寓意二:“燈”與“丁”是諧音,寓意家族人丁興旺,興盛繁榮。寓意三:用這紅紅火火的燈籠來迎接新的一年,寓意新的一年日子也將會紅紅火火。寓意四:大紅燈籠寓意要迎接一個鴻運當頭的好年份。因為有了這麼多的吉祥寓意,所以說這個掛燈籠的習俗延續至今還仍然被人們所津津樂道。

    再來說說這個“摘燈籠”的講究。在民間有一個叫做“碰燈”的說法,那麼何為“碰燈”呢?大家都知道過去的燈籠都是用蠟燭來點燃照明,等到了正月十五家家戶戶會把家裡的電燈都開啟,燈火通明,好不熱鬧。而這樣一來呢,電燈和燈籠兩燈相“撞”,就有了“碰燈”的說法。所以人們為了避免“碰燈”會帶來壞運氣,通常會過了十五把燈籠取下並銷燬。不過現在的燈籠基本上也是用電來照明瞭,也就不存在“相撞”一說,這個用過的燈籠取下後不用再銷燬只需要放進乾淨的袋子丟掉就可以了。因為各地風俗的不同,有的地方的大門燈籠是過了十五摘掉,有的是過了正月才摘掉,所以“摘燈籠”的話根據當地的習慣來摘就可以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有一個巨人有銀河系那麼大,他可以超越光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