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走過來I走過去
-
2 # 太白讀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
這句原話出自《道德經》,字面意思是天道公正無私,會拿取多餘的東西補充其他地方的不足,而人的社會法則恰恰相反,是要把不足之人的東西拿走,去補充給富足的人。
“人之道”真的那麼殘酷嗎?人的生存,離不開物資的供給。從嬰兒出生開始就知道索取奶水,到成年後為了獲取更多的生產資料不得不加倍努力,甚至成為“社畜”。
我們為了什麼而工作?生存!社會財富總量在一定時間內是保持不變的,我們為了獲取更多生存的物品,必須要透過工作產生財富,並在其中獲取一部分來支援自身存在並應對各種風險。所以,獲取物資在人的本能中都是存在並深刻的烙印在人的基因當中,基本很難改變。
前面說過,社會財富總量一定時間內不變,所有人都在索取物資,那根據能力的多少,必然會有人多有人少的情況出現。那麼掌握更多資本的人,會有著更多的話語權來獲得更多的生產資料,那在財富固定的情況下應當怎麼辦?自然是從沒有太多能力保護自己的生產資料,物資資料的人手中奪來。從古至今,所有的爭鬥,殘殺,劫掠均是如此。
現今社會可能明面上的搶奪不多了,但是透過消費,侵佔,資訊差等等攫取利潤的事情比之前更加隱秘且快速。如同財富,美女,藝術品等等稀缺的資源,往往都會被資本家佔有。
所以現實中,人之道就是非常殘酷。
馬太效應同樣是西方版本的“人之道”“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這句話出自《聖經·馬太福音》。
故事大致講的是這樣的,一位主人臨行前給三位僕人一人一枚金幣。待主人回來後問三人錢去哪裡了。第一位僕人掙了100枚金幣,主人獎勵了他更多產業,第二位僕人掙了50枚金幣,主人獎勵了他部分產業,而第三位僕人害怕金子丟了給藏了起來,一分錢沒少也沒多。主人勃然大怒,將那一枚金幣拿走給了第一位僕人,並說“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這種思想對於西方社會文化的影響深遠,也正是有這種想法的存在,讓我們看到西方文明的侵略史,掠奪史。而這種掠奪的文化,也正如儒道滲透入在華人體內一樣,滲透在西方人的思想裡面。
老子的本意是什麼這句之後,便是“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有道者能夠以有餘以奉天下。雖然人道逆反天道,但是有道之人一樣可以扭轉過來。老子是非常希望有很多這樣的人出現。也正是這種以天下為己任的華人層出不窮,讓中國成為數千年來唯一沒有文化斷層,人種沒有改變的文明古國。
“天補均平!”“吾疾貧富不均,今為汝等均之!”“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天下人田,天下人同耕等。”數千年來,無數人追求的平等還未到來,但是“共產主義”已經出現,即便我們甚至數十代人都沒法看到它的實現,但畢竟是有了希望。感謝當年為了我們拋灑熱血的革命先烈。
-
3 # 七七說an
這是一種優勝劣汰的殘酷規律啊。也就是經濟學上的馬太效應,放在最後再說吧。
最近有一種普遍的現象,有錢的變得越來越有錢,而沒錢的卻越來越窮。
原因有二:
1.原始的狀況的不同
有錢的人有很多優質朋友,這會讓他繼續結交更多的人;他的錢也可以讓他佔有更多的社會資源,比如教育方面。
而沒錢的人,他們的父輩沒留下什麼。他們幾乎是從0開始拼搏,從小結交的朋友也有可能是隻喜歡吃喝玩樂。
2.遺傳方面
有錢的人有更多挑選伴侶的機會。他們一般也會挑選更聰明,更漂亮的伴侶。他們的孩子一般是不會長偏。
這個社會其實還是挺重視顏值的。在面試時,面試官也會偏向於好看的,誰讓人是視覺動物。而且如果那個人不僅好看,還聰明?
補充一下馬太效應吧。《新約·馬太福音》25章29節:“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我想談一下自己對這個馬太效應的分析。
人其實有一個弱點,就是自己越缺哪一點,就會越重視。從而導致了一葉障目,讓人只重視最表面的事物,而不會長遠考慮某件事情。
比如愛錢這點。如果你覺得自己很窮,而你的面前擺著兩個選擇。一個選擇是去賺一些錢,給人家打零工,幹一些可替代的工作。
一個是潛心學習,先大量投資自己。我想大部分缺錢的人都會選擇第一個。
不過,也不要那麼悲觀。馬太效應只是說的社會的普遍現象。但是什麼都有例外的,而那個例外有可能是你。
只要定下一個合理的目標,在行動前先預估一下,結果一定不會很差。
-
4 # 辰然詩話
這句話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七十七章,理解這句話要結合上下文來看。
原文“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天道就像是把弦繃在弓上射箭一樣,弦位高了就要壓低一些,弦位低了就抬高一些。 多出來的時候,就要加以減損,不足的時候,就要加以補足。天道,是減損有餘的,用來補給不足的。但人之道卻不是這樣,總是減損不足的,用來供給有餘的。 有誰能夠把有餘的拿來補給天下不足的呢,只有能夠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的道者才能做得到。 因此,有道的聖人這才有所作為而不佔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是不願意顯示自己的賢能。
因此老子在透過社會普遍的“損不足以奉有餘”和天道的“損有餘而補不足”勸說人們去按照天道去行事。
-
5 # 青木茶館
本句是老子的哲學命題,全句為“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益有餘。”此處天之道可理解為上善的道、理想的道,而人之道可理解為現實的道、實際的道。此句可理解為“上善之道以多補少,現實之道以少補多”。
“天道”與“人道”是中國古代哲學常用的概念,此句中可通俗理解為理論與實踐。“天道”與“人道”是波浪前進或螺旋上升,損與益相互作用,使現實達到相對平衡或相對穩定的狀態。
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就“窮者越窮,富者越富”和政府的生活保障政策。富者掌握著更多的資源,利用已有資源創造更多資源,而窮者擁有資源較少,再創造的資源也較少。在一個整體上升的環境中,差距則越拉越大。政府的生活保障政策則是向富者徵收更多的稅以接濟窮者,使二者達到一個相對平衡或者穩定的狀態。
小而言之是為人處世之道,大而言之是維護社會穩定重要舉措,這便是“損有餘而補不足”的現實意義。
-
6 # 鴻毅易學
你說的是西方叢林法則,強權即公理,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思想!按這個道理推演,最後強者也將自我滅亡!就好比資本家賺取了所有利潤,導致無產階級的絕對貧困,買不起這麼多產品,導致生產過剩,爆發經濟危機,資本家也得破產!
按易經的講法,上天損有餘而奉不足才是大道!陰陽平衡,和諧共處,事物才能安定發展!因此易經最推崇謙卦,道德經最推崇上善若水,因為古人知道柔弱是常態,在弱態時,人可以不斷進取補強,社會不斷進步,而一旦到了最高點只能物及必反,往下走,走向滅亡!
因此一個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都要損不足而奉有餘的話,勢必造成更大的不平等!他就危險了!
-
7 # 開口兩把火
易經乾卦有六爻,初九為潛龍勿用,上九為亢龍有悔。過猶不及,所以有開始就有結束。當知知之,與樂知之,學會看待。
-
8 # 沐陽春風
人類為什麼要損不足而奉有餘。本人不通道德經,也從未讀《老子》,單從這些年歲的生活感悟中來回答一下,不足以使他人信服,僅做自我感悟而已。
天之道損有餘而奉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奉有餘。我認為所謂天之道是我們希望的方向,所謂人之道是現實的狀況。單問為什麼,不如想我們怎麼做。
現實多是“窮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富並不是一日而成,而是日積月累的付出,這種付出不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也不是披星戴月卻行之無效地重複無用功,而是調動各種能動性,在最初是苦悶的、不被理解的、甚至各種阻力壓制。這也是損不足的心理行為表現。從自身角度,越不足前行越困難,從外界來看在你還柔弱之時也是外界資源最匱乏階段。同情弱者一直是我們大眾的內心對別人要求的標準,卻並不是我們作為自身的行為約束。相反弱者如果因弱而索取同情也將不存在弱者需要同情的意義。
我講的是動態的過程,我們從個人能動角度不能甘心守“不足”而求“奉”,而是衝破這“不足”初期的阻力,不斷自我強大而實現被“奉”,但被“奉”絕不能成為我們努力“有餘”的目的。有句話“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可以理解為不足之時修身養性不怨天尤人,而有餘階段為天之道、盡希望之事去“奉不足”。
最後,我想談一下壟斷,並不是簡單的經濟學上的壟斷。經常會有官媒發聲帶動一片告訴大傢什麼是正確的,而後人們跟風雀躍,為正義的發聲鼓掌,這何嘗不是壟斷。比如:你發表個評論沒有達到官方要求的標準,否定領導的決策等等是很難透過平臺展示出來的。這種強大的“有餘”就會行成語言珠峰,雖佔領了制高點卻更多是高寒難耐,隨大流的嘴巴就像雪花一般堆積著供奉著這綽綽有餘的高峰。古人智慧雲“水滿則溢”,雪崩在即。到達高點的人這時就要有“損有餘奉不足”的智慧,而不是世俗的助長“損不足”,貪婪的享受“奉有餘”,此非延續興盛之道。
-
9 # 盛京楊員外
首先這個問題就問錯了,人不是為了“損不足而奉有餘”,而是為了“損有餘而補不足”。“損不足而奉有餘”是人作為動物的原始天性,“損有餘額而補不足”是人之為人的目標。
損不足而奉有餘人作為動物,肯定脫離不了動物的原始慾望,這些原始慾望是人做事的原動力,適當的原始慾望對個體,對整個族群都是有利的,但是超過了一定的度,達到“損不足而奉有餘”的時候,那麼對“不足”的人來講就是一種不公平。就是叢林法則,弱肉強食,西方的資本制度非常體現這一點。
損有餘而補不足“損有餘而補不足”這是個體和社會集體要發展的目標。這樣的社會既要考慮到個體的突出,也要考慮集體的發展,對樣才是公平的,強者要照顧弱者。
-
10 # 凌崖的江湖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其實很簡單,因為天之道是至公無私的,而人之道則是懷有私心的。
天之道,自然、剛健、慈悲、給予;人之道,造作、懈怠、狠戾、索取。
為什麼人要效法天?因為生而為人,我們有很大可改善、進步的空間,雖然自私與慾望的驅使讓我們從未停下貪婪索取的腳步,可很多時候即使得到了,我們也並不快樂。
得到不快樂,得不到更不快樂,為什麼我們還要一直向外索取呢?這就是人所謂的“原罪”,有一個“我”,而看不到還有無數個和“我”一樣的那些個“他”。在天的眼中,則是無我無他、無二無別的,故能公正無私。
人類為什麼要損不足以奉有餘?
因為在慾望與私心的驅使下,力量強的勢必要徵索力量弱的,以便把他們所有的也奪過來據為己有,目的就是為了進一步滿足自己的貪婪。
長久下來,也就形成了人道社會里面的一個規律。
人類為什麼不能損有餘而補不足?
因為上面的不願損,下面的不敢損,人總是喜歡錦上添花的,而不敢輕言公正,根本上來說,人性裡面是含有懦弱成分的。
-
11 # 山在水常流
這和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正好相反,因為人類是趨利的,只有經過良好教育的有道德的人還能迴歸天道,做到損有餘而補不足。
-
12 # 仙界修魔
這話只能從書中自有思路理解,現實中很難對號入座,當然強行註解來維護經典例外。
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這是表象,地球歷億萬,高處成了洋底,洋底成了世界最高峰。滄海桑田,各有規律。
讀經典第一步,忘記所有的科學知識,以宗教徒式的心情來拜讀經典,就能理解了。以質疑心理能夠讀的書是現代科技知識,傳統文化知識要麼不讀,要麼宗教徒式閱讀,否則會精神分裂。
-
13 # 中道國學嘉華老師
狼總是捕獵最柔弱的羔羊,人也專挑軟柿子捏。
如果某人能有損有餘而補不足,那這人已非常人,順於天道者,趨於天人境界。
-
14 # 三格智酷
人類為什麼要損不足以奉有餘?我們要回到《道德經》原文中來解讀、回答這個問題。
”損不足以奉有餘”出自《道德經》第七十七章。原文是: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意思是,自然的規律是減少有餘的補給不足的。社會的法則卻不是這樣,要減少不足的,來奉獻給有餘的人。
天之道指的是自然規律,人之道指的是社會法則。主張道法自然的老子為什麼會說出,自然的規律是減少有餘的補給不足,而社會法則是要減少不足來奉有餘呢?其實我們聯絡上下文和《道德經》的主導思想來分析就顯而易見了。
老子出於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觀察,認為一切事物是矛盾的,也具有同一性。老子把這種直觀的認識,運用到人類社會,得出道法自然的道理,“人之道”應該與“天之道”一樣,損有餘補不足。那為什麼老子又要指出“人之道,損不足已奉有餘”呢?從上下文不難看出,老子是在抨擊當時社會的貧富對立,階級壓迫的不合理現實,“人之道”沒有效法“天之道”。那什麼人做到了效法“天之道”呢?老子給了我們答案,他指出”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誰能夠減少有餘的,以補給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
那麼得道之人是什麼人呢?是聖人。老子說,”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又說”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聖人“道法自然”,是”損有餘補不足”。
天之道是走向聖人之道。而在現實生活之中,往往是“人道”佔了主導位置。這裡的“人道”,乃是逆天而行,其軌跡是“損不足,奉有餘”。這樣的話,就打破了自然的平衡,必然被無可抵擋的自然力所反彈,最終覆滅。
進而我們聯想到《道德經》第八十一章的最後一句,“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就更明白了。”利而不害”和”為而不爭”,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利而不害”是自然規律,”為而不爭”是“道法自然”,否則就會出現“損不足以奉有餘”的不公平現象,這是與自然規律和百姓的願望背道而馳的。
”損有餘補不足”是自然規律,”無為”,“無為而無不為”;而”損不足以奉有餘”是有為,是人有意而為之。
人類對自然規律的認識是由低階向高階發展的,人類社會地發展也是如此。“損不足以奉有餘”是人類發展的不公平現象。
-
15 # 好強的光哥
宇宙萬物,他們的執行都要遵循一種平衡的法則。天之道總是在陰陽調和,維護著這種平衡,而人之道卻在爭奪私利,破壞著這種平衡
-
16 # 獨步1151271383
老子曰:天之道,損有餘,奉不足;人之道,損不足奉有餘。天道往往是將多的補給少的,將高的補給低的,將強的補給弱的,以達到中和的目的。遵守大自然能量守恆,。太過或不及都不好,最終結果是要平衡才行。人之道則剛好相反,是要撇開不足之處來發其特長,甚至要犧牲不及的來滿足有餘的。例如:古代有個人叫尾生,其不足之處是不太會靈活變通,而卻特別重信用,與女子相約橋樑,水漲,女子未到,抱柱而亡。如果他稍微損一點有的‘信’,而補一點靈活變通,就不會有:尾生抱柱,至死方休這句成語了。在舊社會,一個土豪擁有良田千傾,而成千萬的貧民百姓無一絲土地,只能受奴役,吃不飽穿不曖的。而富人們家裡糧食堆積如山,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以致日子越過越好,而貧苦人家卻越過越窮。損不足奉有餘也,現在有的人日子好過了,但卻喜歡顯擺。越缺什麼,就越愛顯擺什麼。其實每個人都是如此,人總是對於越缺少的東西,就越在乎。所以當自己好不容易獲得的時候,就會想拿出來顯擺一下。但現實其實挺殘酷的,人越缺什麼,越在乎什麼,就越容易失去什麼。在婚姻生活裡,不少女孩會有這樣的困擾,為什麼自己明明對男人很好,非常體貼入微,善解人意,每次遇到問題都想在男人的前頭,對男人可謂是百分之百的順從,可是為什麼最後男人都離開了自己。而在生活當中那些看起來很“不安分”,洗衣做飯不會就不說了,最主要的是她們經常對男生髮脾氣、鬧情緒,還給男人臉色看,可是男人卻偏偏吃這一套,對這樣的女人愛的不行。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難道男人就喜歡找虐嗎?自己到底有哪裡比不上那些愛“作”的女孩?這說明你付出的努力越大,你就越不願意撒手,所以這會“作”的女孩有人疼。歸根結底就是因為男人太缺愛,太在乎廿人,所以也就越容易失去了。在另一段感情裡,女人如果付出的更多,就會讓男人覺得女人離不開自己,如果這個男人同樣疼惜女人,那還好說。但大部分情況下,付出的更多的那方都會比較累!如果這男的不心疼女人,那女人就很慘了。事實上,女人對男人太好,大部分男人只會習以為常,覺得理所當然。久而久之,就不會想去為女人付出,慢慢地,女人覺得自己的付出沒有得到回報,也會心灰意冷,這是一個惡性迴圈。這是人類社會的法則。對於人來說,有的時候越缺的東西人越反而會給你拿走,而越不缺的東西就就越會往上加。物以稀為貴也是這個道理。
-
17 # 賴床的國寶or劍魔
意思是人慾難止,且身不由己。
“人之道”可認為是人的成功之道,
經商之成,往往是斂聚窮困者的微薄錢財;
求知之成,往往因為融會貫通,映得愚昧者更加愚昧;
我們所有追求的成功,都是相對同胞或過去的自己而言的,當我們越成功,就顯得別人或曾經越失敗。
人與天不一樣,天只是它自己,而我們是一個群體。
天做什麼都沒辦法找到參照,
人做什麼都會被自己和同胞放大。
理解成貪婪什麼的,都不算錯,只是以偏概全罷了。(我加這麼一句,就顯得我回答問題比別人透徹,顯得有些別人的答案更加淺薄……然而我只是想強調,比較)
我們人與天相比,顯得更有目的,更有趣。
-
18 # 揚光666
人類因為貪慾,才造成損不足而奉有餘。
"損不足以奉有餘“,出自《道德經》第七十七章,原文應該是:“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俸有餘”。大意為:天地自然的規律,是減少富餘的來彌補缺少的;人之道則不是這樣,人類行為是減少不足的來奉獻給富餘的“
天道要損有餘而補不足,為什麼人道與天道不一樣,要損不足以俸有餘呢?老子說的很明確,天地自然的規律,就像拉弓一樣,弓張滿了就要放鬆,否則就會拉斷。高者就抑之,低者就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這是天之道。天之道無為,本來如此,自然而然。人之道則不然。荀子曾經提出“人之初,性本惡”的思想觀點,認為人在出生之後,就受到種種的環境汙染,而不斷有‘惡’產生。《三字經》中也提到:“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說明人出生之後,習氣秉性不斷髮生汙染,而產生了事‘惡、’。這裡所說的惡,就是人在愛到惡的習氣汙染之後,就不再遵循天道自然的規律,而是以滿足自己的慾望而不斷對外索取、爭奪、享受,也就出現了“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俸有餘”。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唐代詩人杜甫曾經在他的詩歌中描述"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就是批判貴族階級雖然已經很富有了,但是卻仍然在不斷的剝削貧苦農民,繼續“損不足而俸有餘”,使富者更富而貧者更貧。詩人在吶喊、批判不正常社會現象的同時,也在暗示著在這種不正常現象後面,已經隱藏著王權會被顛覆的風險,人類違背了自然規律,不停的“損不足而俸有餘“,最終必然會受到自然規律的懲罰,所以唐朝後來就出現了安史之亂。不但是唐朝的安史之亂造成政權動盪甚至亡國,歷代歷代皇權的衰敗、亡國,不都是因為違背自然規律“損不足而俸有餘”所造成的嗎?依“道”而行,自能有“德”所以老子告訴我們,人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唯有以天之道為己道,順應自然規律,按照天道規律思考、說話、待人、處事,損有餘而俸不足,才是世間聖人之道,才是處世之道。天下百姓自然歸心,則得民心者自然得天下。否則違背了天地自然規律,那就要自作自受了。
-
19 # 易數一說
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這是相對於天之道而言的,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是說的大自然的規律是用多餘的補給不夠的,有餘力,則以學文,這是同樣的道理,此謂天道,屬於雪中送炭。
人道通常是反著的,自己不夠用了才意識到要減少開支,人之道,把不足的部分節餘下來的去奉養本就富足有餘的人,不過是錦上添花而已。
天道才是大丈夫所為,有道之士故為聖人,有為而不據為己有,有功而不顯山露水,是為大人。
-
20 # 生命解碼之易學堂
《道德經》是解釋健康長壽經典《曲全》中天人合一的公式的,因此,裡面的內容幾乎都是告訴人們如何應用身邊的正能量使自己健康長壽。所以,天人合一是《道德經》的靈魂。
回覆列表
賢見 欲不其此 若也
居弗 而功成有弗而為人 聖以是乎著
道有 此者天於奉取以有 而餘有能孰
餘有 奉而足不道之人足 不益而餘有
道之天 故之補
者足 不之損 者餘 有之舉
者下 之抑 者高也 者弓張猶
道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