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神奇的網優
-
2 # 讀心賞文
“溫良恭謙讓”出自春秋·魯·孔丘(孔子)《論語·學而》:"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意思是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讓這五種美德。
據記載,春秋時期,子禽問孔子學生子貢為什麼孔子每到一個國家都能聽到該國的政事,子貢回答:他老人家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讓,他用這樣的態度去對待別人,別人自然會把政事告訴他,這是他與眾不同的品德,也是與別人聽到政事方式不同的原因。溫,和厚也。良,易直也。恭,莊敬也。儉,節制也。讓,謙遜也。五者,夫子之盛德光輝接於人者也。
具體來說,溫,指對人的態度溫和。在生活中對人的態度,常常是瞭解一個人品格的標誌。我們的語言中讚揚“溫”這種品德的成語有很多,如“和顏悅色”、“和藹可親”、“溫文爾雅”、“溫和善良”等。
良,古代指善良、美好、高尚、仁義等。今天所說的“良”應該演變為存在於內心的衡量是非善惡的標誌。“良”指的是優良的道德品質和衡量它們的標準,因此“良”是核心,是本質的東西。
恭,古代指容貌的端莊,對別人的謙和以及做事認真不苟等。孔子主張對人要端莊誠懇,表裡一致,那種以花言巧語,裝出偽善面孔的虛偽態度是“可恥”的,正所謂“在貌為恭,在心為敬。
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幾千年來,勤勞純樸的華人民不僅以刻苦耐勞著稱於世,而且以勤儉持家譽滿世界民族之林。縱觀歷史,大凡有識之士,清廉官吏,皆“性不喜華糜”,而“以儉素為美”。
讓,“讓”字含有退讓、謙讓、辭讓的意思,註釋還引用了古人的一句話:“厚人自薄謂之讓。”可見,“讓”字裡麵包含著講文明,講禮貌,講團結,講道德,克己為人,顧全大局的豐富內容。
“溫良恭儉讓”是中華先民對社會核心價值的認識。在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繼承了中華優秀傳統道德文化,也充分借鑑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相契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人類文明優秀成果相承接,是我們黨凝聚全黨全社會價值共識作出的重要論斷。
-
3 # 雷地文化
溫:是絕對溫和的,用現代的語彙來講就是平和的。
“良”是善良的、道德的。
“恭”是恭敬的,也就是嚴肅的。
“儉”是不浪費的。
“讓”是一切都是謙讓友好的、理性的、把自己放在最後的。
上面這五個字,也可以說是五個條件。描寫了孔子的風度、性格及他的修養。
-
4 # 憶史情
我們先來讀《論語》原文
子禽問於子貢:‘’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知。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註解
理解其大意為:子禽問子貢說:‘’老師每到一個諸侯國,都能瞭解這個國家的政事。這是他自己求問得來的呢,還是人家國君主動告訴他的呢?
‘’子貢回答說:‘’老師是憑著溫和、善良、恭敬、儉樸和謙讓這些美德才得到的。老師所求的方法大概和平常人的求法不同吧!‘’
這就是我們小學時就讀過的‘’溫、良、恭、儉、讓‘’的切實意義,其文化內涵深奧又樸素溫和,讀來教益非淺又親切!
-
5 # 姜岸城
源於衛公孫朝問子貢:仲尼在哪裡得來這麼廣博的學問!子貢說文王,武王的治國理念還沒完全丟掉,這種理念在人間流傳,賢人能人會記住要點,不賢之人只會記住皮毛!先生任何地方都可以學習,不需要在學堂,不需要指定一個老師!孔子每到一個國家,憑著溫和,善良,恭謹,儉僕,謙讓的美德去了解國家的政事,風俗!這就是他與其他人不同的地方!孔子有著溫和的語言,敦厚朴實的外表,可以獲得別人的好感,讓人放心!持有這樣的態度更能親近人,這也是中庸之道!孔子有善良的道德,愛人的情懷,有助人,達人的情懷,長時間交往,真誠善良會得到認可,得到知己,展現仁愛之義。恭,恭敬莊重!懂得尊重對人以恭敬,自身以莊重才能獲得尊重,心懷有恭敬之情!行事有恭敬之禮!人人為師,理應恭敬!儉,節約勤儉,保持勤儉是一個人的優良品格,使人舒適避免墮落!勤以持家,儉以養身。讓,友好謙讓!熱情對待人,謙讓心對待人!可以更好的溝通,避免與人爭執!人與人之間需要謙讓!人如此,家庭如此!社會國家也如此!中庸之道!
-
6 # 山泉水墨竹
溫良恭謙讓”出自春秋·魯·孔丘(孔子)《論語·學而》:"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春秋時期,子禽問孔子學生子貢,為什麼孔子每到一個國家都能聽到該國的政事,子貢回答:他老人家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讓,他用這樣的態度去對待別人,別人自然會把政事告訴他,這是他與眾不同的品德,也是與別人聽到政事方式不同的原因。
溫,和厚也。良,易直也。恭,莊敬也。儉,節制也。讓,謙遜也。五者,夫子之盛德光輝接於人者也。溫良恭儉讓為五德,這是儒家提倡的為人處事君子準則,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溫良恭儉讓”是中華先民對社會核心價值的認識。在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繼承了中華優秀傳統道德文化,也充分借鑑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相契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人類文明優秀成果相承接,是我們黨凝聚全黨全社會價值共識作出的重要論斷。
-
7 # 文君德
大家都知道,“溫良恭儉讓”通常用來述說一個人的品德修為。它來自於孔子的《論語》。“溫良恭儉讓”的本意為溫和、善良、恭敬、節儉、謙讓這五種美德,這也是儒家倡導人們要以此來待人接物的人格修養。
首先,《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它由孔子的弟子以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論語》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以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思想主張、品德觀念以及教育原則等。
其次,“溫良恭儉讓”在《論語》中,是這樣呈現的: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這段話為孔子的弟子子禽與子貢的對話,大概是說:子禽問子貢,老師孔子到達一個邦國,總會了解這個邦國的情況,這是因為他自己的原因呢,還是邦國君主主動告訴他的呢?子貢回答子禽說,老師因為自己“溫良恭儉讓”的修為,所以才能如此,或許是他用的方法與其他人的方法有所不同的緣由吧?
以上,透過子禽與子貢兩人的對話,把孔子為人處世的修養呈現了出來。孔子之所以會受到各邦國的禮遇,是因為孔子擁有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讓的品德修為。
總之,“溫良恭儉讓”不僅是孔子的品德修為,也是現今人們在待人接物、為人處世中所應有的非常重要的品德修養。它能傳承至今,足以為鑑!
-
8 # 艾佳之城
我是艾佳,我來回答。
“溫良恭謙讓”出自春秋《論語•學而》中,子貢對孔子的評價,原文為:
子禽問於子貢:“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知。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意思是:
子禽問子貢:“老師每到一個諸侯國,都能瞭解這個國家的政事。這是他自己求問得來的呢,還是人家國君主動告訴他的呢”?
子貢回答說:“老師是憑著溫和、善良、恭敬、儉樸和謙讓這些美德才得到的。老師所求的方法大概和平常人的求法不同吧!”
那麼,溫良恭儉讓有著怎樣的文化意義呢?
我將從孔子其人、子貢其人、溫良恭儉讓的文化內涵三個方面進行解析。
孔子其人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中華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學派創始人。
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
子貢其人端木賜,(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複姓端木,字子貢,春秋末年衛國(今河南鶴壁市浚縣)人,是孔子的得意門生,孔門十哲之一,“受業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稱其為“瑚璉之器”。
子貢學績優異,文化修養豐厚,利口巧辭,善於雄辯,政治、外交才能卓越,理財經商能力高超。在孔門弟子中,子貢是把學和行結合得最好的一位。
《論語》中對子貢言行記錄較多,與孔子的對答也最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對子貢筆墨最多,對其評價亦頗高。
子貢死於齊國,唐開元二十七年追封為"黎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黎公",明嘉靖九年改稱"先賢端木子"。
子貢非常尊重老師孔子。一次,魯國大夫在別人面前貶低孔子,抬高子貢。子貢聽說後非常氣憤,他當即以房子打比方,說老師的圍牆高几丈,屋內富麗堂皇,不是一般人能看得到的;而自己不過是隻有肩高的圍牆,一眼就可望盡。他還把老師比做太陽和月亮,說老師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孔子死後,子貢悲痛萬分,在孔子墓旁住下,守墓6年。
溫良恭儉讓的文化內涵溫,指對人態度溫和。在生活中對人的態度,往往能反映一個人的品質。“和顏悅色”、“和藹可親”、“溫文爾雅”、“溫和善良”等詞皆是人品溫和的表達。
良,多指善良、美好。現常與善一起表達,指人美好的內心品格及優良的道德品質。
恭,古代指面貌的端莊,延伸出對人態度謙和、做事認真等意思。
儉,是中華民族一直以來的傳統美德,自古以來都是“以儉素為美”。
讓,表退讓、謙讓、辭讓之意,“厚人自薄謂之讓。”
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前者為五德,後者為五常。這是儒家提倡的為人處事君子準則,是中華先民對社會核心價值的認識,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道德文化最重要的一部分。
綜上所述,子貢對孔子的評價非常恰當,非常中肯,不愧是尊師重道的孔門十哲之一。“溫良恭儉讓”很好地表達了子貢對孔子的敬愛與尊重,也深刻反映了孔子其人的品質、風度、性格及修養,有如此之師,才有如此之徒。師徒相輔相成,才能共成佳話! -
9 # 三國演義的智慧
溫良恭儉讓
在《論語》裡,孔子的學生子貢評價老師孔子,是溫良恭儉讓!我們應該怎樣理解其中的文化內涵呢?
溫:溫和,良:良善,恭:恭敬,儉:節制,讓:謙讓!
溫良恭儉讓,是五種美德,我們應該努力的修養自己,透過實踐和反省自己、總結經驗,讓自己的修養和品格接近這樣的美德!
人格的力量是無窮的!
人們在生活和工作中,集中處理的就是人際關係,人與人的關係主導了我們大家的生活和工作。這些關係中,核心是和諧,而和諧關係的形成在於人的修養!
這是智慧!
溫和的對立面是生硬、良善的對立面是醜惡、恭敬的對立面是張狂、節制的對立面是揮霍、謙讓的對立面是爭搶!
我們大家可以照照鏡子,看看我們自己,以提高我們自己!我們爭取讓自己做到溫良恭儉讓,這就要求我們有底線意識、有正確的價值觀、不斷的學習、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內心變化。
-
10 # 娉婷朵朵
"溫良恭儉讓"是《論語》裡學而篇子禽與子貢的對話,他倆探討孔子溫和、善良、恭敬、勤儉和謙讓的品質是怎樣獲得的。孔子身上的這些優良的道德品質已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人們把這些品質作為一種信仰,抑或是一種文化來學習,把它們當成一種基本的人文素養準則。一個溫和性情的人可以擁有更多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一顆善良的心可以獲得綿長的福報,得到神靈庇佑,免遭殃禍;一種恭敬的待人態度是為人處事的基本要求,待人有禮有節、禮貌周到,受人尊敬;一個勤儉的習慣是持家的首要之道,克勤克儉的品格能讓我們把日子過得井井有條,提高生活質量;一個謙讓的品質,代表一個人大度的胸懷,它如和煦的Sunny,讓人感到溫暖而心生好感。這是我理解的"溫良恭儉讓"的文化意義。中華儒學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值得大家學習。
-
11 # 拾七先生
孔子周遊列國期間,每到一國,必聞其政,有時也能不同程度地參政議政,但是他的政治主張卻無人響應,甚至被人誤解。《史記·儒林傳》:“世以混濁莫能用,是以仲尼幹七十餘君無所遇。”當時諸侯各國,一方面無賢能可用,另一方面又棄用孔子,這種情況確實令人費解,因此子禽對此提出疑問。
子禽就是《季氏篇》中的陳亢,鄭玄注曰:“子禽,弟子陳亢也。”他在《論語》中共出現三次,但從來沒有與孔子直接對話,《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中也未載其人,因此有人認為他不是孔門弟子,也有人認為他是子貢門人。其實子禽的身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每次問話總有一些耐人尋味的內容。比如他問伯魚道:“子亦有異聞乎?”[①] 這句話的潛臺詞是,因為你是孔子的兒子,身份特殊,孔子平時肯定私下向你傳授知識吧?再比如他對子貢說:“子為恭也,仲尼豈賢於子乎?”[②] 顯然,這句話明裡是恭維子貢,暗裡卻是貶低孔子。本章也是這種情況,他對於“夫子至於斯邦也,必聞其政”的真實性表示懷疑,因為孔子當時在諸侯各國之間的受歡迎程度並不高,甚至有時境遇“累累若喪家之狗”[③],因此他問子貢道:“求之與?抑與之與?” 這是一個選擇問句,“求之”是主動問知,“與之”是被動聞之,答案其實已經在他心裡,他是揣著明白裝糊塗,明知故問。當時天下諸侯無不背棄禮制,追逐名利,有誰還相信孔子“吾其為東周”的政治說教?如果孔子不主動“求之”,誰還會“與之”?
子貢不愧是孔門高足,“言語”優等,他不直接回答“求之”、“與之”問題,而是強調“夫子之求之”和“人之求之”有所不同,孔子是憑著自己的優秀品德贏得各國諸侯的仰慕和尊重的,如果為人處世達到這種境界,再在“求之”或“與之”的問題上糾纏不清就沒有意義了,於是“溫良恭儉讓”的話題也就由此而提出。
-
12 # 君憶
要想了解“溫良恭儉讓”的文化意義,我們先來它的時代背景和出處:
春秋時期,子禽問孔子的學生子貢,為什麼孔子每到一個國家都能聽到該國的政事,子貢回答:他老人家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讓,他用這樣的態度去對待別人,別人自然會把政事告訴他,這是他與眾不同的品德,也是與別人聽到政事方式不同的原因。所以,“溫良恭儉讓”就是溫和、善良、恭敬、節儉、謙遜這五種美德;它與“仁義禮智信”並稱為做人的基本原則。
分別代表的含義溫
和厚也: 指性情、態度、言語等溫柔平和!
海瑞被委任到吳地做官,他發現沿途的狀況十分悽慘,一些饑民為了換一口飯吃,甚至不惜將自己的兒女插上草標,在路上賣。在田間勞作的農民,也是面帶飢色,一臉怨氣;海瑞換上便裝,親察民情,扮成路人,裝作口渴與老農討水,打聽民情。當知道了有惡霸欺壓百姓、加大苛捐雜稅的事情,他並不懼怕,走訪了許多農戶,掌握了大量E惡霸欺壓百姓的證據,最終毫不留情地處理,為當地民眾討了一個公道。良
易直也:指心地純潔,純真溫厚,沒有惡意,和善,心地好,亦指和善而不懷惡意!
屈原的家鄉非常貧窮,老百姓常常吃不飽、穿不暖。屈原自小便很善良,本性仁厚,每每看到這樣的情景,他都傷心地落下眼淚。於是就從自家糧倉中“偷米”灌進石頭縫裡,以供貧民自取;屈原的父親發現自家糧倉中的米越來越少,知道原因以後,並沒有責備屈原,只是告訴他說:“咱們家的米就算再多,也救不了多少窮人,如果你好好讀書,學到了知識,做了官,把國家的農業管理好,天下的窮人才有飯吃。”從此,屈原讀書更加用功,博聞強知;後來,楚國國王看他很有才能,就讓他當官,管理國家大事,為百姓辦了很多實事。恭
莊敬也:指嚴肅、端莊有禮貌;語出《孟子•告子上》:“恭敬之心,人皆有之。”
孔子作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十分謙虛好學;為了拜師,他更是不遠萬里、跋山涉水,歷經月餘,去周朝的都城洛陽拜望老子。他拒絕乘馬車,堅持徒步前往,以顯示對老子的恭敬;而年事已高的老子也非常謙遜,他聽說非桃李滿天下的孔丘前來求教,連忙放下手中的筆,整理好衣服親自出來迎接。老子問孔子為何事而來,孔子連忙又起身,恭敬地回答:“我學問太淺薄了,對周朝的禮樂知識瞭解得不夠多,我對周禮又特別喜歡,非常感興趣,所以特地前來向老師請教。”老子見孔子這樣誠懇,便詳細地闡述了自己的見解,向孔子傳授了很多周朝禮樂方面的知識。儉
節制也:本義是指在思想行為等方面對自己加以約束,特指生活樸素、不浪費!
司馬光生活十分儉樸,更把儉樸作為教子成才的主要內容;當他看到兒子讀書用指甲抓書頁,容易讓書損壞時,非常生氣。他教誡兒子說:“做生意的人要多積蓄一些本錢,讀書人就應該好好愛護書籍。”在司馬光的教育下,兒子司馬康從小就懂得儉樸的重要性,並以儉樸自律;後來司馬康歷任校書郎、著作郎兼任侍講,也以博古通今、為人廉潔和生活儉樸而稱譽於後世。讓
謙遜也:是指謙虛地禮讓或退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表示很有禮貌。
明人姚廣孝,官至太子少師;有一次他獨自外出散步,恰巧有一縣丞路經這裡,小卒們在前面開道,姚少師也不避開。
縣丞發怒,就把姚少師抓住,用鞭子抽打他;而姚少師也不自報姓名,縣丞就拽住姚少師,讓他跟在隊伍後面走。這時路上有認識姚少師的,就說:“這是姚少師,當朝太子的老師呀!”縣丞聽罷,大驚失色,伏在地上請罪。
姚少師緩緩地說:“暫且送我到郡衙裡,然後再說話。”縣丞來到郡衙,戰戰兢兢,以為姚少師會對他加以制裁。姚少師對縣丞說:“你是秀才當官,不識高低,狂傲擺威。一位野人行路,何至於用鞭子抽打呢?我沒有別的意思,你回去吧!”竟然沒有再追究他。
小結:“溫良恭儉讓”是中華傳統美德,是儒家教育我們如何待人接物的準則;儒家思想雖經歷幾千年的歷史,進入到現代社會,但儒家思想對現代社會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
-
13 # 紹興李珍
《論語》中,子貢評價孔子溫良恭儉讓。您怎樣理解溫良恭儉讓的文化意義?
答:今天筆者把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換一種形式解釋,讓大家能夠一下子記住。
這是幅對聯,民間怎麼放都搞得糊里糊塗,這裡明確:左邊為大,從內到外,所以溫良恭儉讓放在左邊,仁義禮智信放在右邊。
子貢是個了不起的人,對孔子是何等地尊重,能夠說出“五字”心法來,能夠說出心法來的人,都是修行人,古今同理。
把它們按照四季、方位排列:
東方、春季升發之氣內溫、表現在外是仁,中華古老的“生生不息”,講得是這些。
南方、夏季生長之盛內良、表現在外是義,所以,才有關公義薄雲天之稱。
西方、秋季肅降之氣內恭、表現在外是禮,恭敬與禮儀是和諧社會的必需。
北方、冬季收藏之時內儉、表現在外是智,老子“三寶”一曰慈就是仁,二曰“儉”節約資源,永遠是寶貴的品德,過分消費,實在是浪費,完全背道而馳,不符合“道”。
中間是土壤,人民的福田,內讓、表現在外是信,即誠信。所以堯帝禪讓,無上之德;老子第三寶“不敢為天下先”,都是天下之大道。人無信不立;集團無信鮮德;國家無信不強。這就是其文化內涵。
並且,道家與儒家的區別,也在其中了,即道家鮮講義與禮,這是區別。敬奉!
-
14 # 老劉105751014
溫,良,恭,儉,讓,是子禽與子貢的對話中,讓人們看出孔子力求主張為人之道。
孔子主張做人當有溫和,善良,恭敬,謙讓道德之美,這五種美德是儒家最先倡導的,現已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
15 # 木槿紫月
溫厚善良謙恭節儉禮讓
脾氣溫和的人,不會輕易遷怒於人,也不會生氣損傷自身。
為人善良厚道,所以出門多朋友,遇事有貴人。
待人謙虛恭敬,不得罪小人,也無損於君子。
生活處處節約儉省,不攀比,更能知足常樂,多出心思與時間做有意義的事情。
伸手不打笑臉人,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所以禮讓他人不止是與人方便,也是與己方便。
回覆列表
首先,瞭解下這句話的出處,春秋時期,子禽問孔子學生子貢,為什麼孔子每到一個國家都能聽到該國的政事,子貢回答:他老人家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讓,他用這樣的態度去對待別人,別人自然會把政事告訴他,這是他與眾不同的品德,也是與別人聽到政事方式不同的原因。
溫,和厚也。良,易直也。恭,莊敬也。儉,節制也。讓,謙遜也。五者,夫子之盛德光輝接於人者也。
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前者為五德,後者為五常。這是儒家提倡的為人處事君子準則,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對於傳統,我們一向的態度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溫良恭儉讓,在中國傳承千年,孔融讓梨、程門立雪,世人稱頌。這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核心之一,是中華民族不會被歷史長河淹沒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