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人生沒有彩排每天都是現場直播188

    紅燒肉

    啥是紅燒肉?啥是東坡肉?其實東坡肉就是紅燒肉,紅燒肉就是東坡肉,只是叫法不同而已。關於紅燒肉的歷史要追溯到很久很久之前,目前最早記錄紅燒肉做法的是北魏的賈思勰所寫的《齊民要術》,這是最早關於紅燒肉的文獻記錄,那麼紅燒肉又怎麼被稱為東坡肉呢?

    蘇東坡

    其實要說起蘇東坡這老爺子,不僅是大詩人、大詞人、大文學家,還是一個有名的“吃貨”。東坡先生不僅喜歡吃紅燒肉,還專門寫了一首詞讚頌紅燒肉:“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傳說是蘇東坡在杭州為官期間,百姓感念東坡先生的恩德,進獻豬肉以示感謝。東坡先生不好推辭只好把豬肉做成紅燒肉回饋鄉親,故杭州百姓將紅燒肉稱為東坡肉,於是紅燒肉在歷史上也從此有了一個浪漫的稱呼。

    紅燒肉

    當然還有一種說法,雖說紅燒肉在今天是我們喜聞樂見的美食,但在北宋年間,很多達官貴人是不屑於吃豬肉的,一般都以吃羊肉為榮,宋朝太宗皇帝就經常以羊肉為國宴招待遼國使臣。紅燒肉只是民間普通老百姓尋常的吃食,東坡先生寫紅燒肉的詩詞不僅在於為紅燒肉鳴不平,也在為自己不被朝廷重用,只能被貶杭州做一個地方官,無法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而嘆息。

  • 2 # 廚房小盧

    東坡肉,是以蘇東坡名字命名的一道菜餚,在中國幾乎可以說是無人不知。也許你根本分不清東坡肉和紅燒肉的區別,但你一定是知道東坡肉這個名字的,並且覺得東坡肉應該比紅燒肉高上一籌。一道菜,何以會有如此大的知名度?恐怕是沾了“東坡”二字的光了。以“東坡”命名,這道菜就超越了菜的範疇,有了更加豐富的文化的內涵,成了一種文化符號,大家由於喜歡東坡,愛屋及烏就把東坡肉的大名流傳開來了。

    從菜系上分,東坡肉具體屬於什麼菜系,是分不大清楚的,在浙菜、川菜、鄂菜等菜系中都有,而且各地的做法也不盡相同,有先煮後燒,先煮後蒸,直接燜煮收汁等等不一而足。而且大家好像也覺得做法什麼的並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東坡肉這個名字,這道菜就好像現在流行的小說中說的,修成了第二元神。這就是文化內涵的作用了。

    “東坡肉”起先是蘇東坡在黃州製作的,有蘇東坡寫的《食豬肉》詩為證:“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早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但此菜當時並無名稱,以其名字命名為“東坡肉”,是在他到杭州做太守的時候。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蘇軾來到闊別十五年的杭州任知州。元祐五年五、六月間,浙西一帶大雨不止,太湖氾濫,莊稼大片被淹。由於蘇軾及早採取有效措施,使得浙西一帶的人民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當時西湖已被葑草湮沒了大半,蘇軾組織民工剷除葑草,疏通湖巷,築堤建橋,使西湖重新恢復了容貌,成為杭州勝景。杭州城裡的老百姓都很感激他,聽說他平時最喜歡吃紅燒肉,於是不少人不約而同地上門送豬肉。他收到許多豬肉後,便讓家人將肉切成方塊,加調味和酒,用他的烹調方法煨製成紅燒肉,分送給參加疏浚西湖的民工。大家吃後,稱讚此肉酥香味美,肥而不膩,於是人們便以他的名字將此燒肉命名為“東坡肉”。後來此菜流傳開來,併成為中外聞名的傳統佳餚,一直盛名不衰。

    其實,北宋時期的貴族肉是羊肉,民間也把羊肉作為珍貴食品,而且以羊肉為原料的菜餚也是豐富多彩。南宋人吳自牧所著《夢梁錄》中記載,北宋京都飯店酒肆的羊肉菜餚有旋煎羊白腸、批切羊頭、乳飲羊肫、鬧廳羊、羊角、羊頭籤等,南宋臨安飲食店則有蒸軟羊、鼎煮羊、羊四軟、繡吹羊、羊蹄筍等。據統計,宋代以羊肉為主要原料製成的菜餚就有四十多種。再比如,我們熟知的《水滸傳》中的英雄好漢一般都是說,“店家切二斤熟牛肉來。”而沒有說:“店家,切二斤豬頭肉來。”

    陸游在《老學庵筆記》中記載了當時的一則歌謠:“蘇文熟,吃羊肉;蘇文生,吃菜羹。”意思是,你如果把蘇東坡的文章弄通了,就可以當官吃羊肉;否則,就只能乖乖的喝菜湯了。蘇文熟,吃羊肉,蘇文的作者怎麼偏偏吃豬肉呢?是蘇軾當時還沒有步入上流社會嗎?當然不是。

    嘉祐二年,蘇軾進京應試,得到當時文壇領袖歐陽修的大力推薦名動京師。嘉祐六年蘇軾應制策考試“入三等”。在宋朝,制策考試十年一次,錄取名額只有五名,由皇帝親自主持,一、二等只是虛設,三等就是最高等。蘇轍入四等。宋仁宗看了蘇軾兄弟的制策,退而喜曰:“朕今日為子孫得兩宰相矣。”可見蘇軾在當時是被朝廷作為宰相接班人培養的。

    政治上前途光明,文學上的影響更是可以媲美現在的天皇巨星,可為什麼蘇軾不去研製東坡羊,而是研究當時下里巴人才吃的豬肉?是蘇軾不喜歡吃羊肉,只喜歡吃豬肉嗎?當然不是,蘇軾吃豬肉其實是無奈之舉。要說為什麼,研究豬肉還要從王安石變法說起。熙寧四年(1071年)蘇軾上書談論新法的弊病。受到新黨排斥,被放外任。元豐二年(1079年)御史臺羅織罪名,誣陷他以詩訕謗朝廷,對皇帝不忠,被捕入獄,數次面臨殺頭的危機。這就是北宋歷史上著名的烏臺詩案。“烏臺詩案”歷經四個多月,有的人想乘機將蘇軾置之死地,這其中包括蘇軾早年的幾個好友,正直的人們則是多方營救,比如此時已經退休在金陵的王安石——當初的政敵,也為蘇軾上書求情,加上宋太祖當初不殺大臣的誓約。蘇軾終於免於一死,聖諭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籤書公文。相當於監視居住,本人未經批准不得離開黃州。離開京都,蘇軾寫下一首詩:平生文字為吾累,此去聲名不厭低。塞上縱馳他日馬,城東不鬥少年雞。險遭殺身,那個治國平天下的蘇軾已經永遠的留在了京都的大牢裡,走出來的是一個嶄新的蘇東坡,一個通脫曠達的文學巨星。黃州團練副使的生活異常的困苦,團練副使只是一個虛銜,沒有工資,不得籤書公文,也就不可能有灰色收入,那時也沒有稿費一說,帶著一大家子人,困窘可想而知。幸得友人相助,從官府申請了一處廢棄的軍營。《東坡八首》序言中,蘇東坡這樣描述:“餘至黃州二年,日以困匱。故人馬正卿哀餘乏食,為於郡中請故營地數十畝,使得躬耕其中,地既久荒,為茨棘瓦礫之場,而歲又大旱,墾闢之勞,筋力殆盡。”政治的險惡,生活的困苦,並沒有打敗蘇東坡,因為他已經是一個全新的蘇東坡了。蘇東坡效仿白居易忠州東坡之名,命名為東坡,並以此自號。在此親自耕種,幫補生計。

    東坡肉的誕生大約就在此時了,困窘中的蘇東坡發現黃州的豬肉很是便宜,團練副使大人的欣喜是可想而知的了。

    命運把苦難加到蘇東坡的生命中,蘇東坡就把它做成了詩,下里巴人的豬肉,在蘇東坡的手裡成了流傳千載的一道名菜。東坡肉早已超出了菜餚的範疇,成了一個符號,一個載體,折射出蘇東坡的曠達通脫,不屈與超然。

  • 3 # 美食教練

    先有紅燒肉,後有東坡肉

    東坡肉和紅燒肉兩者大眾菜,不過雖然大眾,卻是好吃,想要做出一個美味合格的紅燒肉和東坡肉可不容易,時間火候尤為重要。兩者最大的區別,我覺得紅燒肉在於材料選擇,而東坡肉則在於時間上的把握。外觀差別也挺大的,東坡肉極其規整,紅燒肉則比較凌亂。可能都是和創造這兩個菜的人有關吧。

    我吃過很多家的紅燒肉,但是最好吃的,我卻是認為一家名為長沙菜館的小店做的最好。每次去吃必點的菜,一份小黃魚,一個紅燒肉,一個湯,加上一份米飯,三個人也足夠吃。

    紅燒肉,肥而不膩,入口順滑,我喜歡吃,但是每一次又都吃的不是很多,可能也是跟菜本身性質有關。

    東坡肉吃的最多還是小時候或者說在老家的時候,小時候覺得東坡肉就是紅燒肉,但是又覺得不像,這個問題直到上大學才被一個宿舍朋友普及了一下,極其尷尬!!大眼一看,東坡肉看著極其高貴,像極了蘇軾,我知道東坡肉(小時候不知道是東坡肉)還是學習蘇先生詞的時候知道的,那是我們愛顯擺的語文老師給我們說的,不過也就是知道了個名字,不知道長什麼樣。

    愛吃紅燒肉,但是卻不愛吃東坡肉,或許是南北差異的問題吧,我總覺得東坡肉太甜,太膩,去各個店裡吃飯的時候,也沒有主要去點過這個菜。因為我個人是不喜歡比較甜的東西,但是我吃過的東坡肉總是覺得太甜,可能也是因為沒有找到一家比較做的好店吧。

    本來是想多說說紅燒肉,但是不知不覺東坡肉說了不少,其實啊,不管是什麼肉,少吃點,我覺得一個好吃的菜,可以自己嘗試去做著吃,我有過嘗試自己做紅燒肉的想法,在超市配料都看了不止一次,但是最終還是沒有親自動手,為什麼呢?(懶)不過我覺得我最終還是會親手去做這一道菜,因為這樣,可能有時候自己出去吃這個菜的時候才不會覺得有遺憾吧。

    東坡肉和紅燒肉都是一道好菜,但是還是不建議一個人一次吃太多,首先兩者在選材上都是五花肉,東坡肉在選材的時候,皮薄,紅燒肉,皮厚,這個不用多說,吃多了也膩,並且經常吃對身體也不是太好,畢竟現在講究個健康飲食不是嗎?

    最後還有一點溫馨提示,紅燒肉一般來說是沒有東坡肉貴的,所以在點餐的時候注意了,別被人坑了。

  • 4 # 重慶曉菲

    這個問題還真是一位愛專研較真的吃貨才能提出來。正好讓我遇到了,現在就一一給你分析,看看到底是先有紅燒肉還是東坡肉吧?

    傳說公元1089年,也就是宋哲宗元祐四年,豪放派主要代表,“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東坡被派駐到闊別了15年後的杭州任職。次年6月份,杭州一帶暴雨連連,造成太湖氾濫被淹莊稼。但蘇軾治澇有功,同太湖一帶人民戰勝了天災。全城老百姓都很感激,想回報他的功勞。打聽到蘇東坡平日裡最喜歡吃肥而不膩的紅燒肉,於是乎,不少老百姓都不約而同給他送了很多豬肉。蘇東坡是一個喜歡自制美食的人,不論走到哪裡都要嚐嚐當地的美食,不僅是品嚐,還會親自下廚,因此對於製作美食也有自己的心得。當他看到這豬肉,由於太多了,便讓僕人將肉切成方塊,用調料和酒醃製後,然後按照他個人烹調方法,熄火慢煨,烹製成紅燒肉,《豬肉頌》雲:“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時他自美。”。最後把美食分送給西湖周邊的老百姓共享美食。老百姓吃紅燒肉後,舉手稱讚蘇東坡做的紅燒肉酥香味美,肥而不膩。一來二往,他還用老百姓送的豬肘子按照他的方法做成紅燒肘子。由於在公元1080年,蘇東坡被貶到黃州任團練副使,開荒種地,便把此地號稱“東坡居士”,世人稱他為蘇東坡。久而久之,人們便用他的名字將此燒肉命名為“東坡肉”和“東坡肘子”。經過西湖老百姓口口相傳,“東坡肉”慢慢流傳開來,併成為聞名海外的傳統佳餚,美名遠揚,經久不衰。

    從上面傳說來看,一開始西湖老百姓就有做紅燒肉的習俗,只是被蘇東坡這個見過外界世面的返鄉人改造加工,按照自己的烹飪習慣升級成自制的東坡肉,最後送給周邊的老百姓免費嘗試,才逐步被世人所認識。所以最後答案就是先有紅燒肉後,才有了蘇東坡改造成東坡肉。

  • 5 # 小溪廚房

    什麼是東坡肉?什麼是紅燒肉?其實東坡肉就是紅燒肉,紅燒肉就是東坡肉,只是叫法不同而已。下面分別說說兩者來由:

    關於紅燒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5世紀,目前最早記錄紅燒肉做法的是北魏的賈思勰所寫的《齊民要術》,這是最早關於紅燒肉的文獻記錄。

    有關於東坡肉,先來說說為什麼會有東坡肉。東坡肉是以蘇東坡名字命名的一道菜餚,以其名字命名為“東坡肉”,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是在他到杭州做太守的時候,幫助浙西一帶的老百姓渡過大雨天災,蘇軾組織民工剷除葑草,疏通湖巷,築堤建橋,使西湖重新恢復了容貌。杭州百姓為了報答蘇東坡,知道他最喜歡吃紅燒肉,都紛紛上們送豬肉。於是蘇東坡親手下廚烹調製成紅燒肉,分送給一起渡過難關的民工。大家吃後,都讚美肉酥香味美,肥而不膩,大家由於喜歡東坡,於是大家便命名他烹飪的紅燒肉為“東坡肉”。這道菜具有豐富的文化的內涵,一直盛名不衰。還有“東坡肘子”也是有著一樣的典故,正是因為蘇東坡有著高尚品德中國文化史上的曠世奇才,才會使得“東坡肉”流傳百世。

    因此要追溯先後,按照史記,應該是先有紅燒肉,後有東坡肉。

  • 6 # 大國愛美食

    是的!

    首先大概概括一下東坡肉和紅燒肉的特點:

    1. 東坡肉:

    說道“東坡肉”, 其實有很多種“東坡肉”,比如,有杭州"東坡肉"、黃州"東坡肉"、江西永修"東坡肉"、江蘇揚州和蘇州"東坡肉"、雲南大理"東坡肉"以及蘇軾故鄉四川眉山"東坡肉"等。

    其中,最正宗的當屬杭州的“東坡肉”,有個典故大家都知道吧,就是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曾兩度杭州為官,當地百姓當時招待他時,做的燉肉而因此得名(具體的典故就不再說啦)大家都很清楚啦。

    2.紅燒肉:

    說到紅燒肉,也有很多做法, 比如,板栗紅燒肉,洛陽紅燒肉,還有家庭紅燒肉等等,

    當年,紅燒肉是已故的毛澤東主席的最愛,有毛氏“紅燒肉”之稱。

  • 7 # 喬美味

    紅燒肉和東坡肉相同之處在於都是採用五花肉為原食材。但東坡肉選擇的食材更為講究,最好選用浙江金華的兩頭烏,其肉質更為優良。兩者最主要的區別在於其烹飪方法和技巧:紅燒肉是先炒後燉,東坡肉是先煮後蒸。兩者具體的做法如下:

    一、紅燒肉

    1、所需食材:【主材】帶皮五花肉;【輔材】香蔥、生薑、幹辣椒、八角、香葉;【調料】

    生抽、老抽、鹽、老冰糖和料酒

    二、烹飪步驟:

    ① 將香蔥洗淨切成蔥花,生薑去皮切片,幹辣椒切小段備用。

    ② 將帶皮五花肉的細毛去除乾淨並用清水洗淨。

    ④ 將切好的五花肉再次放到沸水中去血水撈出後放入涼水中冷卻取出瀝乾備用。

    ⑤ 熱油鍋,加入老冰糖炒至完全融化,將瀝乾的五花肉倒入鍋中翻炒上色;加入適量的生抽、老抽、料酒繼續翻炒,直至五花肉完全上色後,將五花肉倒入砂鍋中。

    小技巧:當老冰糖完全融化起泡,由大泡泡變成小而密的泡泡時下五花肉為最佳。

    ⑥ 倒入開水沒過五花肉表面,開大火燒開,放入薑片、幹辣椒、八角、香葉,蓋上鍋蓋調小火慢燉90分鐘,待肉燉得鬆軟入味後,撒入少許鹽,開大火收汁。最後撒下蔥花即可關火出鍋品嚐。

    二、東坡肉

    1、所需食材:【主材】新鮮帶皮五花肉;【輔材】香蔥、生薑、紅棗;【調料】醬油、白糖、鹽、黃酒。

    2、烹飪步驟:

    ① 將生薑去皮整塊拍扁,將香蔥洗淨去根備用。

    ② 將帶皮五花肉表面的細毛去除乾淨後用清水沖洗乾淨。

    ④ 將整棵香蔥鋪滿鍋底,將切塊的五花肉放置在蔥上,再把姜塊整塊拍扁放在五花肉上,然後再把香蔥蓋在五花肉上。

    ⑤ 往鍋里加入少許紅棗、醬油和適量的鹽、白糖和黃酒,加入開水,蓋上蓋子轉小火燉煮90分鐘後取出五花肉。

    ⑥ 將五花肉裝進燉盅後放進蒸鍋,將湯汁撇油後倒入燉盅,蓋上蓋子再蒸1小時即可出鍋享用。

  • 8 # Frontline最前線

    其實東坡肉與紅燒肉本質區別不大,區別在於做這道肉的人,人品高了,能夠為名造福,名氣遠揚指日可待,東坡肉味道如何,根據不同人做法,但是這道招牌菜名氣卻來之不易。

    川菜以及粵菜等菜系中,都有東坡肉的身影出現,所以每個地方的東坡肉做法確實略有不同。東坡肉的做法有先煮後燒,也有先煮後蒸,或者說直接燜煮收汁等各種經典傳統手藝的做法。

    所以說,應該是先有紅燒肉了,因為東坡肉是蘇東坡對紅燒肉的改良,《食豬肉詩》中就可以證明。比如下面這段話,“黃州好豬肉,價錢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早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 9 # 耕食小屋

    其實先有東坡肉、後有紅燒肉,為什麼這麼說可以看看我下面的回答。

    如果說古代有什麼文人,他的影響力依然發揮在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東坡兄應該是首屈一指了。

    除了浪漫灑脫的詩詞,東坡之食也深入到家家戶戶的日常之中.東坡肉作為其中名聲最大的一位,提起來總讓人垂涎欲滴。

    東坡肉的歷史:

    很早就聽說過“東坡肉”,一代文豪,出名到連菜也跟著他沾光,真是少見啊!關於東坡肉的名字,大家日常都能聽到的紅燒肉,據說就是東坡肉的別名。

    另外,滾肉、東坡燜肉也是東坡肉的其他叫法。有人說東坡肉是江南地區的特色傳統名菜。如果紅燒肉是東坡肉的別名,那麼,東坡肉可以說是咱老百姓的日常菜了。

    東坡肉在浙菜、川菜、鄂菜等菜系中都有,而且各地的做法也各不相同,有的先煮後燒,有的先煮後蒸,還有的直接燜煮收汁。但是,正宗的東坡肉,在主料和造型上大同小異,主料都是半肥半瘦的豬肉,成品菜都是碼得整整齊齊的麻將塊兒。

    最早的發源地是江蘇徐州。據說,東坡肉的原型是徐州的回贈肉。回贈肉是徐州的“東坡四珍”(據說其他三珍為:金蟾戲珠、五關雞、醉青蝦)之一。話說宋神宗熙寧十年(公元1077年)四月,蘇軾赴任徐州知州。蘇軾到任不久的七月七日,黃河在澶州曹村埽一帶決口,至八月二十一日洪水圍困徐州,水位高達二丈八尺。蘇軾身先士卒,親荷畚插,率領軍民築堤抗洪保城。經過七十多個晝夜的艱苦奮戰,終於擊退了洪水,保住了徐州城。抗洪勝利後,全城百姓歡欣鼓舞,對這位新知州十分感激。大家紛紛殺豬宰羊,擔酒攜菜前去謝恩。蘇軾推辭不掉,收下後豬肉後,他親自指點家人制成紅燒肉,又回贈給一起抗洪的百姓。百姓吃了這肉之後,覺得肥而不膩、酥香味美,一致稱他為“回贈肉”。此後,“回贈肉”就在徐州一帶流傳,併成徐州的傳統名菜。這在《徐州文史資料》、《徐州風物誌》、《徐州古今名饌》中都有記述。

    宋神宗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二月一日,蘇軾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在黃州期間,蘇軾親自動手烹飪紅燒肉並將經驗寫入《食豬肉詩》中: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他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蘇軾在徐州及黃州時烹製的紅燒肉,只是在當地有影響,在全國並沒有多大名氣。真正叫得響並聞名全國的紅燒肉,是蘇軾第二次在杭州時的“東坡肉”。宋哲宗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一月三日,蘇軾來到闊別十五年的杭州任知州。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五、六月間,浙西一帶大雨不止,太湖氾濫,莊稼大片被淹。由於蘇軾及早採取有效措施,使浙西一帶的人民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他組織民工疏浚西湖,築堤建橋,使西湖舊貌變新顏。杭州的老百姓很感謝蘇軾做的這件好事,人人都誇他是個賢明的父母官。聽說蘇軾在徐州、黃州時最喜歡吃豬肉,於是大家就抬豬擔酒來拜謝。

    蘇軾收到後,便讓家人將肉做成紅燒肉,然後分送給民眾食用,大家吃後無不稱奇,把蘇軾送來的肉親切地稱為“東坡肉”。

    幾百年以後,又出了一位奇才,他文韜武略,激揚文字,他也同樣的愛好美食,喜歡食肉,那便是毛澤東,、而他喜歡的肉是紅燒肉。

    都說英雄所見略同,再加上相似的外表,於是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在大多數人的認知裡,東坡肉就等於紅燒肉。

    其實它們兩個真真是兩個不同的姑娘,只是恰好穿了相似花色的衣服而已。

    做法差異

    東坡肉:

    選用皮薄、肉厚的豬五花條肉,去毛洗淨,放入沸水鍋內汆五分鐘,煮出血水後洗淨,切成方塊。取大沙鍋1 只,姜去皮拍松,從切段,鋪上蔥、姜將豬肉皮朝下排放上加入糖、醬油、黃酒,,加蓋用旺火燒沸.置文火上燜2小時左右,開蓋以後將肉塊翻身,繼續加蓋密封燜至酥熟,將沙鍋端離火,開啟蓋字將肉分裝入特別的小罐中,注意要把肉汁上的浮油去掉,將湯汁分裝入罐,加蓋密封,用旺火蒸半小時左右至肉酥透以後就可以吃了。

    紅燒肉:

    將五花肉切成3釐米切塊,放入涼水中直至水煮開3-5分鐘.大火將鍋燒熱,放入少許油,中小火將五花肉煸炒出油.將肉撈出,鍋中流入底油,加入豆豉、八角、桂皮煸炒.煸出香味兒後下入蔥段、薑片和幹辣椒煸炒,炒出香味後,加入五花肉,然後加入紹興酒炒勻.加入醬油炒勻後加入水至與肉持平.加入冰糖後,加蓋小火燜煮至40分鐘.肉燒至40分鐘後,揀出八角、桂皮和蔥姜不要。用旺火燒汁,出鍋前加入少許味精即可.

    從燜煮方法,到佐料配置,東坡肉是要蒸的,而紅燒肉不需要,紅燒肉重要的是紅燒,東坡肉和紅燒肉有著大大的差異.

    樣式差異在杭州吃東坡肉,都是一個小盅裡,開啟裡面是一方塊切好的東坡肉.一塊下肚,剛剛好.而紅燒肉切的方塊更小,錯落有序地堆在盤子裡,加上幾塊伴著米飯下嚥,爽快!口感差異東坡肉,細膩滑潤,肥而不膩,幾乎可以抿抿即化.紅燒肉,入口韌性十足,微微辣意,濃濃香味,讓人食慾大增.

  • 10 # 峰與雲

    據傳蘇東坡在杭州做官時,組織民工在西湖築了一道堤,為老百姓做了一件好事。為了感謝蘇東坡,那年過春節,城裡男女老少抬豬擔酒來給他拜年。盛情難卻,蘇東坡便收下了豬肉。

    後來,他叫人將豬肉切成方塊,燒得紅酥酥的,然後按民工的花名冊,挨家挨戶把肉分送給他們過年。老百姓看到蘇東坡不忘民工,越發愛戴他,把他送來的肉叫“東坡肉”(紅燒肉)。吃起東坡肉來更覺味道鮮美。

    所以是不分先後的。

  • 11 # 裝飾黑子

    紅燒肉就是東波肉,東波肉就是紅燒肉,其實叫法不同。東坡肉,杭州名菜,流行於江浙。相傳為北宋詩人蘇東坡所創制。製作方法:將五花肉切成大塊,用蔥姜墊鍋底,加上酒、糖、醬油,用水在文火上慢燜即可。東坡肉是杭州名菜,用豬肉燉制而成。其色、香、味俱佳,深受人們喜愛。慢火,少水,多酒,是製作這道菜的訣竅。一般是一塊約二寸許的方正形豬肉,一半為肥肉,一半為瘦肉,入口香糯、肥而不膩,帶有酒香,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十分美味。

    紅燒肉是一道著名的大眾菜餚,屬於熱菜。其以五花肉為製作主料,最好選用肥瘦相間的三層肉(五花肉)來做,做法多達二三十種。 紅燒肉的烹飪技巧,鍋具以砂鍋為主,做出來的肉肥瘦相間,香甜鬆軟,入口即化。紅燒肉在中國各地流傳甚廣,具有一定的營養價值

  • 12 # 美食在家做

    私以為紅燒肉應該早於東坡肉。

    東坡肉在某種意義上應該等同於紅燒肉,又或者是屬於紅燒肉的一種。

    東坡肉相傳為北宋詞人蘇東坡(四川眉山人)所創制(實為其小妾王朝雲創制(蘇被貶黃州之際王為改善其飲食所創)),最早發源地是四川眉山。原型是徐州回贈肉, 為徐州“東坡四珍”之一。

    蘇軾被貶到黃州任團練副使。他自己開荒種地,便把此地號稱“東坡居士”,東坡肉也就得名於此。但是,東坡肉真正聲名大噪於蘇軾在杭州任職之時。

    肥瘦相間的豬肉的類似做法應該很早之前就有了,畢竟中華文化浩瀚五千年,勞動人民的智慧也是無限偉大的。只不過蘇軾的名氣很大,對後人的影響也很大,所以東坡肉才得以傳承,聞名於世,流芳百年了!

  • 13 # 順其自然逍遙遊

    半夜時分,滑到這個問題,真是罪過啊。不過,還是讓我無恥地回答一下看看吧。

    哪個先有呢?我想,不管是紅燒還是東坡,前提是要有豬。

    不光是有豬,在豬之先還要有貨,什麼貨?吃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蒸春餅的家常做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