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音形世界

    王陽明心學的核心是知行合一。知行能合一嗎?知行如果能合一,二者就沒有區別了。正因為知行不可能完全合一,才有心有餘而力不足和盲目行動的狀況。按照以人為本的理念,人的意識始終是以利益的最大化為準則對自己的行為進行決擇。有決擇,就必然有取捨,只有被取的知識才有可能與行為保持一致即知行合一;然而被捨棄的選擇則不可能與行為保持一致!這是常人所具的最一般的法則。基於這一法則,知必須大於行。只有知至少大於行知的兩倍以上,人才能透過比較做出行的選擇。所謂貨比三家,擇優選購;識貨不識貨,單怕貨比貨,就說明了一個道理:知大於行,知先於行!如果知行合一只能導致:一犬吠形 ,百犬吠聲;人云亦云,不加思索,頭腦簡單,魯莾行事;天皇犯罪,舉國諧同的嚴重後果!人固然不能什麼都學,但對於前途未卜的青少年來說,絕不能幹什麼才學什麼,或者幹多少學多少,而要儘可能多做知識儲備以適應靈活多變的生活需求、工作需求、社會需求;至少應具備最基本的摩仿能力、比較能力、思辯能力,這些都遠遠不是"知行合一"能夠解決的問題!

  • 2 # 一生最服王陽明

    王陽明心學是先生以極大勇氣,摒除儒家包括理學很多不符合天道人道的部分,用簡單而樸素,連婦孺鄉野村夫都能看明白的內容,讓每個心學的門徒,都或多或少讓自己言行向符合天道人道的方向更進一步,讓正常的慾望成為推動社會發展最強大動力。

    大道至簡,我們中的許多人在絕大多數時候,恰恰是很多簡單的事都做不好,把很簡單事搞成逆天道人道的複雜事,又把承受不起的結局想不通的結局推脫給別人和環境。

    順天道人道的文化才是文化自信的根基,二十一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是太誇張的說法,但如果二十一世紀如果在王陽明心學的影響下,讓世界上所有人的心都變成更強大點的內心,更符合點天道人道的心,更接近點與天地自然和諧發展的心,若先生在天之英靈有知,必心得大欣慰。

  • 3 # 熱愛讀書跑步的大叔

    王陽明生平

    王守仁(1472年—1529年),是明朝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其一生主要研究儒學、道學、佛學等,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初溺於任俠之習,再溺於騎射之習,三溺於辭章之習,四溺於神仙之習,五溺於佛氏之習。這個五溺,基本就是他一生的發展過程,神仙之習,乃道學,當時稱之為此。英宗正統年間,英宗被蒙古瓦剌部所俘。

    陽明先生是中國歷史上被公認達到“三不朽”境界的人之一,是後世儒家心學學者心目中的聖人,可惜天不假年,只活了57歲便驟然離世,實在令人惋惜。因平定宸濠之亂而被封為新建伯,隆慶年間追贈新建侯。諡文成,故後人又稱王文成公。王守仁的學說思想王學(陽明學),是明代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想。

    陽明20歲左右的時候,對儒家的“格物”學說有極大興趣,讀遍了朱熹的著作。有一天它想到,朱熹說“眾物必有表裡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於是在父親的官署裡“格竹子”,一連7天對著竹子靜坐,最後什麼也沒有格出來,自己也大病一場。

    正德元年(1506),陽明因上書為被太監劉瑾迫害的戴銑、薄彥徽等人鳴冤,被廷杖40,流放到貴州龍場驛做一名驛丞。

    嘉靖六年(1527),朝廷讓已經在家鄉講學6年之久的陽明覆出,征討廣西田州岑猛的叛亂。當時,陽明的肺病已經很嚴重,他幾次上疏推辭,不被批准,只得抱病前往。叛亂平定後,陽明上疏朝廷班師,但朝廷的旨意遲遲不下。他因為身體狀況愈來愈差,只好不經批准就班師。在歸途中,病體更加嚴重,還沒有回到故鄉,就在江西南安境內病逝。

    陽明心學

    通俗以言之,所謂格物,就是以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探索事物的終極原理;所謂致知,就是將已經透過格物獲得的知識向外類推,觸類旁通,漸次由一事一物背後的終極原理而掌握萬事萬物的終極規律,達到一種近乎無所不知的境界。

    陽明心學總是強調學問須在“事上磨鍊”——以今天的概念來約略表述的話,這就是要人在實踐中將思辨獲得的理性知識轉化為不假思索的情緒反應。

    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聖賢。”

    “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這句話是哈佛大學的杜維明說的,闡述了陽明心學對於如今時代的迫切性與重要性。

    心學與理學也有分歧,陸九淵相信“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終極真理盡在自己的心裡,不必外求。而朱熹認為人需要透過對一樣樣事物的深入認知來積累見識,直到有一天豁然開朗,認識到終極真理。心學與理學的分野就在這裡。

    今天重新認識和重視和崇拜心學,更多原因是目前世人都逐利,更需要一種內心的力量。

    我們喜歡追求崇拜大師,與其說是追求他的學術,不如是追求一個內心認為的感性的力量來支撐自己。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聖賢,這個聖賢就是對於天地之道的感悟,是自己內心的釋懷。

  • 4 # 老忠叔侃球

    心學發端於先秦的孟子。孟子說人有惻隱心、羞惡心、辭讓心、是非心,以此論證道德的根據在人心。心學成就於明代的王陽明。王陽明說:心“只是一個靈明,我的靈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這其間經歷了禪宗這個發展階段。禪宗是中國佛教中的心學,因為它是對準了心來修行的:“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唐代的禪宗心學為宋代、明代的儒家心學作了極重要的準備,提供了很豐厚的思想資料,這樣才會有王陽明學說作為心學的最高峰。陽明之後,心學漸衰,程朱理學長居主導意識形態之地位。再後來,西學東漸,中國歷史進入了近代,西學遂大行於天下,直至今天。

    西學若果能解決中國的根本問題,即我們民族安心立命的問題,倒也罷了,何需再談陽明心學?心學之被淡忘,似乎是一個走入了現代化程序國家的一件自然而然的事。但是,西學(西方的自然科學、西方的社會科學和西方的哲學)是不能解決華人的人生觀問題的,因為人生觀的要點,是“心”之安頓的問題。

    中國的一部近現代史走到今天,華人的心依然沒有安頓好,這是一個終於被大多數人都看清楚了的事情。於是,這樣一個結論應該可以下了:來自西方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以及哲學,都不可能指到這個“心”

    自孟子以降,經禪宗,到王陽明,所講的“心”,既不可譯成英語中的heart,也不可譯成英語中的mind。前者可以是指“心臟”,後者是指“心智狀態”或“意識狀態”。它們都是科學的物件。前者是生物學的物件,後者是心理學的物件。

    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既不是heart,也不是mind,它是哲學的物件(或宗教的物件,或藝術的物件)。凡以之為物件的哲學學說,便可稱為“心學”。因此,心學不是心理學,也不是心臟學。

    心,既不是科學的物件,就一定不是一個可以直接經驗到的東西,它一定是“超驗的”。這是借用西方哲學的術語說話。其實,也就是說,心是超生物、又超心理的。因為它超生物、超心理,若要請孟子把他所說的心拿出來給大家看看,他是斷然拿不出來的。但這個拿不出來的東西,卻是存在的。

    孟子這樣證明它的存在:如見孺子入井,任何一人都必生“怵惕惻隱之心”,情不自禁要去救他。此心一生,隨即援救,“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

    這就是說,怵惕惻隱之心,非從頭腦對現實的功利考慮中來。此心純然就是一個情感:驚懼哀痛。正是這一情感打通了我們與孺子之間本來存在的形骸間隔,使我們與孺子成為一體。這叫“一體之仁”。

    此“仁”之本原,就是那個不可用科學來加以研究的“心”。“心”之發動,即“仁”,它不但可以把我們與孺子連為一體,還可以把我們與宇宙中凡有生命的和無生命的萬物都連為一體。陽明心學在北宋的先驅程顥,有這樣一句話:“仁者與天地萬物為一體”。

    既然那個使萬物連為一體的仁,源自心,所以,陽明心學在南宋的又一個先行者陸九淵,便更進一步說:“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此心之偉大,由此可以見到。中國哲學以這顆偉大的心,形成了道德的宇宙觀。把宇宙溯源到人生的根本價值中去,這就不是西方的哲學和科學所可以思議的了。

    孟子、禪宗、程顥、陸九淵,前後相繼,為王陽明心學的展開做好了準備。其實,還有另一個人也為陽明心學做好了準備,這個人就是王陽明在思想上的直接的反叛物件——南宋的朱熹。

    王陽明年少時,朱熹的“格物之學”行於天下,想要學做聖人的王陽明認真地走了朱熹所指點的路,例如取竹而格,以為其中必具至理,然久思無得,倒弄出了一身的病來,終於發現在如此“格物”的功夫之中,“物之理”與“吾之心”,終究還是兩樣不同的東西。

    三十七歲時,他在貴州龍場頓悟:真理不在外物之中,原在吾心之中,這叫“吾性自足”。真理不要到心外去求。恰如孟子所云:“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至於外物之理與吾心之理,原也不二。這正如禪宗之所謂“不二法門”也(由禪宗而陽明,於此便可見一斑)。

    王陽明這個思想總結起來,就是四個字:“心外無物”。當然,必可進而推廣為“心外無理”,“心外無事”。這不是唯心主義嗎?是的,徹頭徹尾的唯心主義。不過,一個學說,並不因為可以被貼上“唯心主義”的標籤,就等於是完全荒謬的學說了。試想一下,外物之理就是外物自身之理嗎?

    若把人與外物之間的實踐關係和認識關係統統抽掉,還會剩下一個怎樣的外物自身之理呢?若真有這樣的理(當然,這其實還是人在假定有這樣的理),人又如何可能知道呢?可見,樸素的、作為我們的常識信念的“唯物”倒是站不住腳的呢。

    不過,這個唯物與唯心之間對立的問題,不是這裡所要討論的。這裡所要討論的,是王陽明說的“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同朱熹學問的關係。朱熹要講那個在心之外的天理,它客觀地在,人要透過格物去認識它,認識天理之後,便按照天理去行(實踐)。

    這個思路看上去很對,很符合通常我們能夠接受的認識論邏輯。但問題也正是出在這個邏輯上。如果天理是在人心之外的,我們去認識它,就是用頭腦所具之智力把天理作為物件來認識。在這裡,認識者和被認識者是分開的,這是其一;這兩者都與心無關,這是其二。

    但這兩點都是錯了的。認識者若與被認識者截然不同,它們的統一(而這才是認識之達成)就是不可能的。若認識者只是一個“智力”,那麼被認識者就只是一個“理”,而“理”是不能讓我們去行動的。例如,若我們知道了“愛之理”,我們並不因此就能愛。

    “愛之理”並不就是“愛”。馮友蘭先生說得好:“可以說愛是熱的,愛之理並不熱。不但愛之理不熱,熱之理也不熱。”(見他的《中國哲學史新編》)妙哉斯言!說出了“心”與“頭腦”的區分。

    心是生命情感的居所,裡面有惻隱、羞惡、辭讓、是非;頭腦是理智的居所,裡面活動的是概念、判斷、推理。

    因此,若談“心外之理”,就是把天理先推到理智那一邊去了。推過去之後,再叫它回過來,即回到心這一邊來,以便使天理得到踐行(因為人的行動總是要由心來發動的)。但是,我們就是無法明白它如何回來。這是朱熹理學的毛病所在。

    正是針對了朱熹理學的毛病,王陽明提出“心即理”。這是陽明心學的第一命題。這樣,他就把朱熹學說的理路顛倒過來了。例如,按照朱熹,須先有孝之理在,人才會有孝親之心。但按照王陽明,只是因為有孝親之心,才有了孝之理。二者誰是對的?我們為什麼會孝父母?是因為我們先認識了孝之理嗎?

    試看時下之某些社會現象,即可明白事情原非如此。那些與父母對簿於法庭的兒女們,是因為他們的頭腦對孝之理沒有認識才這樣做的嗎?肯定不是。他們作為華人,一定向來耳濡“孝之理”,也不會反對此理。

    可見,他們與父母訴訟於公堂的行為並非緣於對理的認識有了缺失,而是緣自他們的心之偏失。而這正是陽明心學所要對付的大問題。他在《大學問》中指出,這種現象乃緣於“一體之仁”因私慾之蔽而亡失:“及其動於欲,蔽於私,而利害相攻,忿怒相激,則將戕物圮類,無所不為,其甚至有骨肉相殘者,而一體之仁亡矣。”

    時下出現的某些醜惡的社會現象,依陽明心學看,並非“理”之不彰,而是“心”之亡失。所謂心之亡失,是指人的生命情感偏離其本真之存在,而是動於欲,蔽於私。那麼,什麼是生命情感之本真的存在?再以孝親之心來說。孝親之心源於何處?源於我們對父母所給予的關愛和恩典的親身感受。

    對此被真切感受到的恩典,若不回報,會怎樣呢?只一句話:心不安。正因為如此,孔子在《論語》中處處都是用“心安與否”來指點什麼是“仁”。可見“仁”不是一個用理智來把握的概念,它不是概念,它是生命情感之本真的存在,這用陽明心學的話說,就是“心之體”。

    心不安是有“聲音”的,這“聲音”便是良知的呼聲。全部陽明心學就是引領我們去聽到這個來自心的呼聲。因此,陽明心學可概括為三個字:“致良知”。

    良知不是頭腦中本有的先驗知識(否則,便成了西方的康德哲學),而是“天理昭明靈覺處”,也就是說,它是我們的心本所具備的活生生的德性(《大學》中稱之為“明德”)。脫離這個“心之德性”的天理,就是僵死的教條。

    致良知,如何致?不是一個人獨自在書齋裡沉思,也不是在學理的往復論辯中致。“致”乃是“聽”,而不是“創設”,也不是“獲取”。對於我們每個人本有的東西,既無需創設,也談不上獲取,蓋不用創、不用取也。如何聽?在自己的生命實踐中聽。這便是“知行合一”。

    知與行不能分作兩事,不能以為在行之前,先須知。知與行一旦脫離,當中隔著的卻正是私意!陽明就此感慨地說:“此不是小病痛,其來已非一日矣!”知與行,一旦被私意隔斷,知就不是良知,而是矯知;行就不是正行,而是妄行。致良知就是在生命實踐中傾聽良知的聲音,而且要一以貫之,自始至終:“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何以是“行”之始?凡真理,必是讓我們心嚮往之的;心嚮往之,即是“行之始”,即是“行”之動力,更有何疑焉?“行”何以是“知”之成?真理既然是我們所向往者,便必是我們要與之融為一體者,即,讓我們的生命因此而有了意義,有了精彩,而惟有“行”才使我們能與之融為一體。

    所以,“致良知”乃是生命實踐之功夫,而不是單純認知之活動。就此,王陽明說道,“不然只是不曾知,此卻是何等緊切著實的功夫!”以上所說者,歸根到底,又全都源自“心即理”這一心學之基本命題,故王陽明說,“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於吾心,此聖門知行合一之教”。

    見王陽明《傳習錄》)與人心相隔的“天理”,就是僵死的教條。在對僵死的教條的遵從中,不能形成華人卓然自立的人格。這正是朱熹理學的弊端。在歷史上,朱熹理學雖一度行於天下,卻不能彰顯吾族安心立命之本,職是故也。

    綜觀世界,在儒家文化區(東方之社會多數屬於此文化區)內,於禮儀、規則、法度之外,百姓欲立信仰,原無“上帝”可依,亦無“天國”在望(按:此非缺點,只是吾人與他族之相異耳),故而仍須在儒家道統中開出新的境界,以樹立東方社會中人之自信、自律、勇敢、寧靜之精神,以臻高尚之民氣。

    而此正是陽明心學之所達成者,無怪乎其影響之遠播於中華大地以外,乃至於在近代助成日本之明治維新。就此點而說得頗有些極端的話,可在高瀨武次郞的《日本之陽明學》一書中讀到:“我邦陽明學之特色,在其有活動的事業家,藤樹之大孝,蕃山之經論,執離之薰化,中喬之獻身事業,乃至維新諸豪傑震天動地之偉業,殆無一不由王學所賜。”

    至於今日之中國,經濟建設之成績甚為可觀,國力增強,民囊漸豐,此為世人所共睹,其功也大。在物質豐富化的同時,如此民風也相襲而成:各施其能,各謀其利,紛爭付之於法律,前程寄託於機遇。此固無可厚非者也。

    然若伴隨以重功利、輕道義之心,視榮恥為無物,以競爭為唯一,久之,社會信任必將難以存焉。故而,重溫陽明心學,再啟中國文化精神之源泉,是當今不可或缺的。

  • 5 # 知常容

    一、陽明心學是什麼?

    陽明心學很多人聽過,最近五六年好象挺火的。那麼陽明心學是什麼?

    王陽明精通儒,佛,道三家,曾經年輕得意過,也受過苦難,因為得罪了大太監劉瑾,大冬天一個公子哥被關到了京城的監獄中,自己還有肺病。後來發配到龍場,受盡苦難,最終龍場悟道,悟出心學。

    心學的開端是南宋的陸九淵,發揚光大是王陽明。

    儒學講究的是規矩,孔子時代還提因材施教,述而不著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儒學走向僵化。可惜後世將孔子聖人化,同時還集結了《論語》,雖然使得儒家發揚光大,同時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規矩越來越多,普通人很難達到。做一套說一套的偽君子就開始越來越多,這個在明代特別明顯。

    王陽明的“心學”就是對儒學的一種修正,減少規矩,他認為心與世界相同。人有不同,作用有大有小,但是最終那心中明鏡的清亮程度是一樣的。

    等於說他毀掉了儒家的所有規矩,這也是他當時被很多人非難的原因。規矩存在可以讓人有所著摸,沒了規矩別人就不知道該怎麼操作,傳承比較困難,王陽明死後,心學其實就已經走現衰敗。

    心學在日本受追捧,後來慢慢紅回到中國,

    如果追根溯源,王陽明走的是孟子之路。

    二、陽明心學對個人的啟發和價值

    我研讀《道德經》二十多年,一直感覺不得入門,我對《道德經》真正有感覺是二年前當時聽了一個浙大教授關於王陽明事蹟介紹之後,我才買了王陽明的《傳習錄》,看完再去看《道德經》,我突然有所明悟,再讀就能理出頭緒了。

    如果你想研讀《道德經》,個人建議先讀《道德經》,遇到瓶頸再看《傳習錄》這樣你會大有收穫。

    王陽明的心學主要在《傳習錄》中,這一本書適合年輕人看,完全正能量,浩然正氣,積極向上,沒有一點負能量,適合朝氣向上的青年。

    陽明心學最大的貢獻在我看來不是“知行合一”,雖然這四個字是陽明心學中知名度最高的四個字。

    陽明心學最大的貢獻在於他提供了一個修行的起點。從哪裡開始修行?

    很多人只羨慕高僧,大能,大儒的風範,估計也看了很多他們自己的心得,看完之後,很多人覺得似乎懂了,但真的學他們之時,發現最關鍵的第一步不知道怎麼邁出去。

    陽明心學中沒有這樣的困擾,他說的很清楚:以惻隱之心,父兄之愛為根基,然後持續澆灌必能成參天大樹。

    結語:

    王陽明說佛,道,儒三家其實是一樣的,但是儒更佳一些,這裡說的儒好一些,並不是說儒家比佛道還要強,指的是儒家的入門比較容易一些,因為儒家講究的一種差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親疏有別,符合人的生活和認知,比較容易引導。

    具體的就不再展開,展開一萬字也不夠,因為光解讀,我就寫了13篇文章。至於《道德經》的解讀我寫了不下二十萬字。這裡只能說講一點引子,關鍵的還是要各位自己去實踐,因為知,行合一是陽明心學一直強調的。

    知而不行是不知也。

  • 6 # 給歷史卸妝的畫者

    王陽明心學是禍國殃民之學。

    21世紀是一個思想解放,務實求真的世紀,而陽明心學是禍國殃民之學,應該掃除這些心學垃圾。為什麼呢?讓我一一解釋給大家。

    1.心即是理,是形而上的唯心主義觀點,不適合21新世紀唯物主義世界觀。

    先解釋一下,心即是理。他的意思是說,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明末時期,西方已經出現了日心說,打破宗教枷鎖,反對神心說。王陽明卻結合佛教的,心即是佛,提出心即是理,進一步禁錮人民的思想。加固了君主專制統治,讓中國落伍於西方。

    2.致良知,這種清淡思想,是明末腐敗社會下士大夫的消極態度,是一種不作為,躲清閒的思想。李贄至少敢割自己的喉嚨,而王陽明卻疲於應付官場,最後官場失意情況下,只能抽精神鴉片度日了。

    3.知行合一,打著實踐的旗幟,幹些虛無縹緲的事情。他的這個教條,是對人性錯誤定位下提出的。對人性的弱點的無知,最終導致嘴裡說著知行合一,行動卻不能務實求真。培養出一大批偽君子。

  • 7 # 開悟的演員

    因為二十一世紀,西方哲學已經不能夠支撐很多新發現了,譬如量子力學。那麼理論依據在哪裡找?是心學,卻不是王陽明白的心學,也可以叫道學。心中有道眼,真意有如來,心中道便是源頭。一說道,大家不要馬上和神學聯絡起來,道是科學的,只是科學暫時驗證不了,需要修行才能驗證。

    東方哲學“道”的應世作用要來了,不早不晚。沒有思想的開明,科學的進步,道學必然會歸於玄學,因為解釋不了,也講解不了。可是現在不一樣了,譬如科學發現的波粒二象性,就很好的解釋了陰陽轉化。那麼問題來了,道學大師哪家強?

  • 8 # 佛門飛鷹

    問到怪物沒用,根本聞所未聞,王陽明不識,王守仁稍有聽說,同曾國潘一樣禍害眾生,是好色之徒,曾不是/只是殺戮漢人,在三十年代出生的人在怪物耳邊談過不少,記不起太多,他們只知王守仁故事,記得上次也是在頭講過王陽明,怪物答不上,因為不瞭解,後來不是那一個說了一句話,他說王陽明就是王守仁,怪物我不清楚,想要更瞭解在我那裡過九十歲老人最明白。

  • 9 # 靜靜思考的風

    時代的潮流

    我們面對的各種社會問題,其根源由來已久,可以上溯幾百近千年。

    在中國古代我們的文明曾經無比輝煌,無論各方面都曾經領先世界幾百上千年,可是我們中華文明和其它古文明一樣多災多難,現在可以說我們是唯一的有著完整傳承的文明古國。

    宋朝中華古文明覆興一次之後,從此以後我們的文明就開始面臨無數毀滅性的災難,封建統治的強度也變得無比強大,不在滿足對人身的禁錮,對思想的禁錮比人身禁錮更嚴厲後果也更可怕。

    無數可怕的內外戰爭,嚴重的自然災害都嚴重威脅著中華文明的傳承和發展。

    在民國時期我們的文明逐漸復甦之際,又遭遇到世界格局劇烈變化的影響,個人與國家生存在這一時期成為所有華人唯一的目標。

    經過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撒熱血,中華民族在近乎一片廢墟中,重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這時候我們國家可以說百廢待興,經過幾十年無數人費勁心血的努力下,在克服無數困難之後,我們國家終於變得強大起來。

    但是以前以及發展過程中遺留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也越來越嚴重,與此同時我們還要因為世界格局的變化面對各種新的問題。

    這些問題彙集到一起,終於量變引發質變的同時,國家層面已經開始著手解決這些問題。

    而這時候,傳統文化開始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而王陽明心學因其特殊性,也逐漸走入有心的世人的眼中。

    心學的現實意義

    王陽明心學重在一個心字,可笑的是現在許多人還沒明白“心”的含義,就開始急躁的去思考追求“知行合一”以及“至良知”。

    王陽明心學脫胎與儒家思想,同時又吸收了佛家中的“心”和道家思想中的“道”,形成了與儒家理學思想相對應的新學。

    我們現實中遇到的很多問題,都出在“理”大於“心”。

    我試著舉例,比如許多人往往對人只講理與法,完全忽視對方的心,這樣必然會遺留許多問題。

    現在許多人內心被灌輸了許多道理和條條框框,這些東西可以壓制減少許多問題,可也會製造新的問題。

    現在社會變動非常激烈,傳統觀念受到猛烈的衝擊,這也使許多世人變得不知所錯。

    而王陽明心學可以很好解決這些問題,心學就是在學習理之後,又破而後立重新梳理讓人的內心達到新的平衡。

    過去學習的各種道理和規矩,猶如為了我們適應人世間的生活而為自己鑄就一個殼,這個殼為我們遮風擋雨許多年,可是隨著我們心智的成長,這個殼逐漸成為一種束縛。

    而心學就是破開這個殼,然後再把殼裡的營養精華重新吸收利用,最終如破殼雛鳥一般,用自己的眼睛重新看待這個世界和自己,然後飛向更廣闊天空。

    心學的意義就是這樣,幫你破開身上殼看到嶄新的世界,讓它化為你的一部分,然後助你可以在以後的日子裡,看的更遠走的更輕鬆更有力。

  • 10 # 吳甲坤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正好最近看了幾本關於王陽明的書,也聽了幾個課程,藉此機會再把心得梳理一下,與各位老師和同學們共同探討。

    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這句話是哈佛大學的杜維明說的。至於21世紀是不是王陽明的時代,咱們從頭捋一捋就知道了。

    提到心學的現實意義,咱們有必要先把王陽明建立心學的來龍去脈搞清楚。

    01 王陽明的一生及心學的問世

    王陽明的一生,確實是勵志的一生,是驚心動魄的一生,從他12歲立志做聖賢開始,一直到57歲去世,都沒有消停過。

    他仕途坎坷,一直處於猜疑、誣陷、排擠、打擊之中,他身處逆境,做聖賢初心不改;

    他兩次剿匪,平寧王朱宸濠造反,聚烏合之眾,他身處險境,力挽狂瀾,屢建奇功,扶將傾之大廈。

    他格竹子,格兵法、格辭章、格經典,格釋道二學,專心致志;深陷牢獄之災,暗無天日,他身處困境,最終突破理學,

    他貶謫龍場,生死一念,身處絕境,但他端居澄默,胸中灑灑,堪破名利生死。終究頓悟: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自此,從17歲格竹到37歲悟道,歷經20年,偉大的心學誕生!

    02 心學的含義

    心學的主要內容簡單說就是3句話,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也有說四句話的,那就再加一個萬物一體。

    心即理,理在心中,也就是吾性自足,不假外求。這主要是相對於對外格物還是對內格心來說的。

    知行合一,是良知引導行動,

    致良知,人人都有良知,需要做的就是擦亮心鏡,見出時常被慾望矇蔽的良知。

    萬物一體,心學講無善無噁心之體,也就是心無善惡,我與天地萬物同為一體,而統領天地萬物的就是我的心,心之本體是良知,也就是儒家所倡導的仁。

    03心學的現實意義

    心學,是普世哲學,講的是萬物一體,心是靈魂,而主宰心的是良知,是仁。什麼是良知和仁呢?其實就一句話,誰領悟了,誰就能發達!

    那就是已欲達而先達人!

    心學的用途:

    一是讓我們內心強大!心學是解決焦慮、恐懼、困惑、迷茫、痛苦的良藥!行由不得,反求諸己。自給自足,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不能怨天尤人。想要的一切都在我們心中,只要內心強大了,一切都可求。正如,人之力,莫大於心。陽氣發處,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二是讓我們與時偕行。人不能拘泥,要善於通權達變,到哪個山就要唱哪個歌,順應時勢,雖不及屈原之執,東坡之曠,但心通達即好,留得青山在,總也有柴。正如易經裡的與時偕行,上可九天攬月,下可與魚鱉為伍。也符合老子的虛己應物,應物而不傷。三是讓我們正己化人,知行合一。格物致知,格指的是探求,也就是透過探求萬物的本源,來開啟智慧。但心學裡講的格物致知,格是正的意思。也就是說,心學告訴我們,先正心,然後再格物,再行動,用知也就是良知來指導行動。我們要先格心,讓良心呈現出來,以此來指導我們的行動,那將無往而不利!正己化人是管理的最高境界,一提管理,我們總是想著管別人,其實,內聖外王,我們要循著良知做事,推己及人,做好榜樣,給部屬賦能,時間一到,自然水到渠成。

    我是倡導五福文化的光頭大叔,喜歡王陽明和范蠡,如果您有好的思想和看法,咱們可以一起探討和交流哈!

  • 11 # 樂活光陰

    眼下,王陽明心學可以重建中華“文脈道統”,也許還可以挽救道德滑坡,改善世道人心。

    說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的確令人頓感快慰,但作為一個比較理解、長期關注心學的人,我覺得還是不可盲目樂觀,要冷靜的看清當下的文化現實。

    現在的傳統文化發展狀況是,百年“文脈斷層”,民眾傳統文化常識“欠缺”,整個學術界被西方殖民之學“隔斷”佔領,民間學術沒有話語權、民氣不暢。老百姓對國學大都陌生,或者瞭解的是被“汙化”抹黑的古聖賢,對王陽明“何許人也”都不清楚,何談心學的復興?

    那麼,心學為何會被一些有識之士屢屢提及?

    西方哲學、科學陷入困局走入死衚衕

    西方哲學的轉向、科學的危機,是在十九世紀末就被西方知識精英意識到了。表面上看很光鮮,實質“哲學已死!”西方經院哲學的形而上學沒有了市場,兩次世界“大戰”使得他們不得不反思他們的“文明”到底出了那些問題,失去神學“監控”的科學,如同“瞎子”一樣究竟要到何處去?生態還能不能再“惡化”下去?

    一些開明智者、生態治理先行者,開始把目光投向了東方古國,禪宗、道教、佛教一度十分流行,而精英們更多青睞新儒學、陽明心學,作為醫治現代病的“新處方”!古老的“天人合一”思想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價值“制高點”、總綱領。

    世界範圍之內的人文主義復興“主場”在中國

    其實世界範圍內的“近代化”,主要理念就是來自孔子的“人本主義”,而大多數人陶醉於樂觀的“科學萬能”主義裡,根本沒有注意到這點。甚至歐洲的所謂“文藝復興運動”,隨著現代發達資訊的“解密”,歐洲有良知學者的“洩底”,我們愈來愈發現所謂“西方文明”,幾乎可以斷言就是華夏文明的一個“子系統”亞文化,屬於中華文化的“境外開花”!部分“西奴”可能接受不了,“西化腦癱”醫治得一個時期。

    宋明理學對西方哲學“方法論”的決定影響毋庸置疑,形成笛卡爾主義。指導了世界近五百年來的文明走向。現在其侷限性愈來愈突出,而王陽明心學就是對症朱子“格物”論偏於外物的毛病,在當下這個被黑科技蹂躪得遍體鱗傷的地球上,可能最能救治人文及生態系統的就是陽明心學。

    另外心學與現代量子論有異曲同工之妙,沒有隔膜,可以“互讀”闡發,為世界人民造福。

    源於八十年代的國學“餘熱”和國家層面的提倡

    國學熱,當然包括本來就有價值的“陽明心學”,我是在九十年代就瞭解精讀了《傳習錄》,其“萬物一體”的思想深邃博大,很有“天下大同”的聖王氣象,與《大學》治國平天下的思想一脈相承。

    陽明心學裡面,現成的就有一個全球治理的宏大目標和情懷,以中華傳統文化為背景、母體和力量源泉,是我們現代華人取之不盡的智慧寶藏。

    現在國家領導人開明,從國家民族復興層面上倡導陽明心學,所以,一定程度上開了一個風氣,必將影響深遠,造福後代甚至整個人類命運共同體!

    樂活一家之言,不代表任何學術共同體,共勉!

  • 12 # 陽明悟行學宮

    為什麼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

    “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關注陽明心學的人,偶爾會看到這句話,並且引用的人一般都言之鑿鑿說這是杜維明先生的提法,連包括酈波在內的著名專家學者都作如是說。但杜維明先生早已否認了這一“指控”。

    其實,“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是一名日本學者說過的話,他將自己撰寫的日文版《王陽明小傳》贈送給小自己一輩的中國同行、貴州著名陽明學專家餘懷彥時,在書籤上恭恭敬敬地題寫了這句話。他就是享譽國際的日本儒學大師岡田武彥,其主要著作有《王陽明與明末儒學》、《現代的陽明學》、《儒教精神和現代》、《王陽明紀行》等。岡田武彥老先生對王陽明有著異乎尋常的感情。作為日本友人,為表達對中國先賢的崇高敬意,也為深入研究陽明心學,岡田武彥老先生生前不顧高齡之軀,不畏路途艱辛,曾沿著王陽明的足跡到訪中國八省區八十餘縣市,行程逾一萬公里。岡田武彥為幫助各地修建重建各類與王陽明有關的遺蹟遺址,曾在日本積極募集資金。他為世人重新認識王陽明,推動陽明學的國際傳播做出了巨大貢獻。

    不過我們不要片面高調解讀岡田武彥的這句話。“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並非指在21世紀,“王陽明”這個人、陽明心學將走進每一個人的生活世界,成為大家關注、研究的焦點。我個人的理解,岡田武彥的本意是,我們人類在快速發展中因為過於貪婪、過於單方面向大自然索取,使得人與人、人與自然變得不和諧,這個問題在21世紀將變得更為嚴重。這個時候,需要重新用“良知”來審視人類自己,透過“致良知”來剋制私慾、迴歸本心,透過“萬物一體之仁”來與天地萬物和諧相處。而這些正是王陽明心學思想的精髓。所以,所謂“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即是“21世紀是呼喚‘良知’的世紀”。

    王陽明心學的現實意義是什麼?

    這世界上的賊人太多了,多如牛毛,而我們心中的賊更多,多如恆河沙數。

    對於精通儒道佛的全能大儒王陽明來說,除了治心是世界上第一難事之外,其他的一切,不過是天上的浮雲而已。

    這世界上充滿了賊人。有竊國的大盜,有穿牆過壁的小毛賊,有呼嘯山林的山賊,這些其實不足為懼。因為他們是外顯的,是現實的,用武力就能解決。而存在於我們心中的賊,卻很少有人能戰勝它。

    因為,人畢竟是慾望的動物。

    按照中國儒家的觀點,既能克己,又能成人的人,就是聖人了。而按照道家的觀點,能做到掃除心中的種種雜念綺念,做到無己無名無功,這同樣是聖人神人和至人了,這就達到了逍遙的境界。

    這是華人的理想人格。而所謂理想,從來都是立於最遠的地方,不容易達到的彼岸。

    明朝正德十三年。王陽明率兵剿匪,而匪患已經蔓延了數十年。王陽明僅僅用了幾個月,就完成了幾十年沒有完成的任務。但王陽明一點也不驕傲。他寫信給自己的學生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區區剪除鼠竊,何足為異。若諸賢掃蕩心腹之寇,以收廓清之功,此誠大丈夫不世之偉績。”

    山中之賊可以用武力解決,這是很容易的事情,而盤踞在我們內心的慾望、內心的賊,卻時時刻刻與我們戰鬥,與我們拉鋸。他們勢力強大到幾乎戰勝了所有的人,而且還將戰勝更多的人。他們是我們內心的魔鬼,之所以我們無法戰勝他們,是因為那個魔鬼,其實就是我們自己。

    世界上最難戰勝的人,就是自己!

    睿智的老子指出,“知人者智,知己者明。勝人者有力,勝己者強。”

    能看清別人,叫聰明,而能看清楚自己,才叫智慧。能戰勝別人,叫勇猛有力,而能戰勝自己,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人。

    人為什麼要戰勝自己,是因為人的心中有賊。

    人為什麼很難戰勝自己,是因為我們的心中,在良知之外,還有叫私慾的東西。

    王陽明是心學的集大成者。王陽明的心學,來自於孟子的性善論和欲求自得的理論,來自於陸九淵的“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我心”的理論,來自於他自己創立的心外無物和致良知的理論。

    王陽明的思想精髓是心學,他的思想其實來源於儒家的亞聖孟子的思想。孟子認為,人人有良知良能,這個良知良能就像是我們的四肢一樣,先天地存在我們的內心。在宋程朱理學之後,王陽明在陸九淵的“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的理論影響下,王陽明在歷經人間的無數的艱難險阻之後,在茫茫大荒的貴州龍場悟道,開創了他的心學理論。

    王陽明的心學體系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心即理;二是知行合一,三是致良知。這構成了王陽明心學大廈的三個基柱,但最為核心的還是他的致良知的思想。

    王陽明的心學,不同於儒家的其他的思想,強調心的作用。王陽明認為,萬事萬物都不在心外,而是在我們的內心之中。萬事萬物都是依靠人的認識而存在的。王陽明說 “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王陽明舉了個例子告訴學生, “爾未看此花時,此花與爾心同歸於寂。爾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爾的心外。”。有人說這是唯心主義,其實不然,王陽明的意思是說,人認識了這個事物,這個事物對於我而言,才發生價值,否則這個事物對於我而言,是沒有價值的,因為他沒有被我所感知。就相當於一個風姿綽約的美女,她漂亮的像天仙一樣,但是我沒有看見她,她就不在我的心裡,這個美女於我而言,是沒有意義的,一旦我看到這個美女了,她美麗的倩影在我的心裡投下了層層漣漪,她的美對我產生了價值和意義。所以,王陽明的心外無物的哲學內涵並非是心產生了萬物,而是心認識了萬物,萬物對於我才產生了價值。

    王陽明的心學的獨特價值在於,強調心的作用,強調人的生命灑脫活潑的靈明的體驗。因為,對於一個人來說,心境澄澈,則心無掛礙,才能達到大境界。

  • 13 # 明心淨心真功夫

    學習陽明心學已經兩年多了,回想兩年前第一次聽說中國歷史上還有這樣一位聖賢,第一次聽到“龍場悟道”,第一次聽到“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懷著好奇心一直學到現在,致良知喚醒了我,陽明先生給了我第二次生命:靈魂的覺醒!

    幾十年來,我一直在黑暗中跌跌前行,痛苦煩惱不斷,今天終於醒悟,原來小我私慾佔據我的心裡,現在爭分奪秒去幫助更多人!

    建設心靈品質開發心靈寶藏,這是我們的需要,讀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真正讀懂了自己!

    陽明心學將在21世紀的今天,散發出最偉大的光芒,致良知將成為全世界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一盞明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丈母孃和女婿親,這句話的最深的含義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