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世界第一貴族世家在世界範圍內基本已被公認為孔子家族,其家族傳承方法是否值得深究
8
回覆列表
  • 1 # 明貞

    不過就是家天下專制統治之造就,孔子家族的興旺發達,絕不因於孔子儒學對人道人倫的貢獻,而因於家天下對權力乃至自我的考量!魯迅的傳統文化吃人並不是無的放矢!但,這也不是孔子儒學的初衷!孔子儒學對人道人性的建設意義是真實的,這與孔氏家族的歷朝歷代被尊重並不是因果關係!家天下統治者們在利用孔學之君臣父子,而老百姓卻在苦難被奴役中傳遞著真正的"忠孝仁悌″!

    道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寶!老百姓以道為寶,而專制統治者以道為所寶!

  • 2 # 鄧簫文解密耕讀傳家

    【耕讀傳家造就世界第一貴族世家:孔子家族】

    現在社會上很多人都在提貴族兩個字,很多人都想成為貴族,於是,我們看到,近三十年來,很多先富起來的人們,很努力地把自己打扮得珠光寶氣,什麼貴吃什麼,什麼貴買什麼,當下的中國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國。那麼,用昂貴物質堆起來的貴,是不是就是貴族了呢?我想,大家都會說:不是,這只是“土豪”。貴族與金錢無關,已經成為整個社會的共識。

    那麼,怎樣才是貴族,在這個世界上,有哪個家族可以稱得上世界第一貴族世家呢?會不會是世界上最有錢的家族呢?答案是:世界第一貴族世家是中國的孔子家族。他們當然不是世界上最有錢的家族。

    由孔子繁衍下來的這個家族目前已達83代之多,分佈於全世界,家風良好,人才輩出,代代受人尊敬,孔子更是被尊為萬世師表。下面我們來分析下為什麼孔子家族可以被稱為世界第一貴族世家。

    一、這個家族為世界貢獻了一個其他家族無法相比只能仰望的家族開創者:孔子。這個開創者2000多年來受到歷朝歷代以及國內外民眾的無比推祟,被尊為“萬世師表”,其思想光芒在全世界影響深遠,無論按何種標準評選,均被公認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二、家族譜系完整清晰,至今繁衍了200多萬人,規模巨大,作為“世家”必備的“世代相沿的大姓氏大家族”特徵顯著。從孔子往下一連七代都是單傳,曾經多次面臨斷代危險,直到西漢初年的第八代,人口才開始多了起來,自漢高祖劉邦封孔子第九代孫孔騰為世襲制“奉祀君”開始,孔氏從此又恢復了擁有爵位的貴族地位,並將貴族門第延續了兩千多年。因此,後世將孔子一脈單列出來,稱為孔子家族,亦稱為孔子世家。 三、整個家族的成員代表在持續綿延2500年的絕大多數時間裡世襲著王公候爵待遇,周王室的從西周武王於公元前1045年開國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的824年在時間上與之相比是小兒科,歐美國家等國外的任何家族關於這項輝煌紀錄更是望塵莫及。 四、歷朝歷代國家最高統治者出於治理國家、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需要,一直在各方面給予孔子家族大力扶持,以至這個家族一經崛起便持續輝煌,在世界家族史上成為無法複製、空前絕後的特例。

    先是第九代孫孔騰獲封為的“奉祀君”;接下來,漢元帝封孔子十二代孫孔霸為“關內侯”;唐玄宗又將孔子三十五代孫孔燧之提升為“文宣王”;宋仁宗就更進一步了,為寄聖裔繁衍、世襲不斷之意,將“文宣王”改為“衍聖公”,當時是封了孔子四十六代孫孔宗願為“衍聖公”,從此“衍聖公”爵位一代接一代地一直延續了八、九百年,一直到清末的七十八代衍聖公孔令貽。在明清兩代,只有衍聖公可以在皇宮的街道上也皇帝並行;皇帝到孔府所在地曲阜後,也要向衍聖公的祖先——孔子,行三跪九叩大禮。

    至於孔子家族獲得御賜土地的數量,就更加不計其數了。僅朱元璋稱帝伊始,就賜給孔府祭田兩千大頃(合六十萬市畝),並配撥耕種祭田的大量佃 戶。因此,孔府雖然只有幾個主人,但卻擁有包括管家在內的數百名僕人,這些僕人大多亦為世襲。這樣的家族是不是特別顯赫?

    五、2500年的漫長時間裡,孔子家族家風良好,為社會奉獻了很多人才。而家族培養人才的多少,正是家族影響力與地位的判斷標準之一。

    略舉大家熟知的幾位。孔伋(子思),孔子之孫、孔鯉之子,是“四書五經”其中一本書《中庸》的作者;孔融,東漢文學家,孔子第20代孫,為建安七子之一,漢獻帝時為北海相,世稱孔北海;立學校,表儒術,後拜大中大夫;當代領導幹部的楷模孔繁森,孔子第74代孫。

    後代子孫中,孔慎、孔光、孔緯等人在戰國時期魏國、西漢、唐朝官至宰相,出任太守、將軍、大司農等職位的就更多了,在文化藝術領域,則為社會奉獻出不少經學家、文學家、音樂家、數學家、書法家、學者、名醫等人才。

    綜上所述,孔子家族當之無愧是世上第一貴族世家。

    那麼,這樣一個第一貴族世家是怎樣傳承下來的呢?

    答案就是:耕讀傳家。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就要反駁了:不對啊,孔子家族一向是詩禮傳家的啊,怎麼到您這裡變成了耕讀傳家呢?

    沒錯,從表面上看,孔子家族的確是詩禮傳家。家訓史上著名的《孔鯉庭訓》可以為證。

    據《論語》記載,有一天孔子獨立庭院中靜默沉思,其子、九歲的孔鯉快步從他身邊走過,孔子突然叫住孔鯉問:“學《詩》乎?”(注:你學習《詩經》了嗎?)孔鯉回答:“未也”,孔子教導他:“不學《詩》,無以言”(注:不學習《詩經》,你怎麼能正確地說話?),孔鯉退而學《詩》。又有一天,孔子又“獨立”庭院中,孔鯉快步過其側,孔子又叫住他,問:“學《禮》乎?”(注:站住,你學習禮儀了嗎?)孔鯉對曰:“未也”,孔子教育他:“不學《禮》,無以立”(注:不學習禮儀,你無法在社會上立足啊),孔鯉退而學《禮》。孔子對孔氏後人的要求,簡單地說,就是既要有文化,又要守規矩。

    可以說,沒有這個小故事,就沒有後面孔子家族成為世界第一貴族世家的可能。我們要知道,孔氏家族到了孔子的時候,孔氏早已不是貴族,因為孔子的曾祖父孔防叔當年為了逃避宋國內亂,由宋國遷到了魯國,從此,孔氏喪失了奴隸主貴族的世襲特權。是孔子,這個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作為中國乃至世界家訓史上最好的創一代,將他的後代子孫整體帶到了今天這個世界第一貴族世家的地位!可見,有一個好祖宗是多麼的重要啊,投胎真的是一門技術活!

    現在,我們就來揭開孔子家族成為世界第一貴族世家的秘密。

    這個家族表面上奉行的是詩禮傳家的家族傳承方法,實際上採用的就是耕讀傳家。耕讀傳家這一名詞自五代十國章氏家訓首次提出以來,1100多年來不斷被作為有效的家族傳承方法在無數事例上得以印證。為什麼孔子家族的詩禮傳家就是耕讀傳家呢?

    有五大理由:

    一、道德傳家、耕讀傳家與詩禮傳家三者之間的邏輯關係,可以歸納出孔子家族的詩禮傳家是耕讀傳家的一種的結論。

    在文化核心與傳家方法的文化設計上,耕讀傳家與詩禮傳家都指向道德傳家,這兩者的終極目標都是道德,因此,耕讀傳家、詩禮傳家都是道德傳家的具體化與實施路徑。

    俗語說:“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詩禮傳家或稱詩書傳家、耕讀傳家與道德傳家在得到了辨證地統一在一起了之後,傳家十代以上的目標就可以有機會實現。孔子家族正是最有力的實踐者和證明者。

    二、孔子家族的詩禮傳家家族傳承方法,只是近代學者進行的總結,並非孔子原話,相反地,孔子年輕時曾經過著一段時間的耕讀生活,他曾在魯國貴族季氏府裡充當打雜的小官吏時期,先是為季氏管理倉庫,後來又為他操持打草、餵養牲口等畜牧方面的事情。這段生活經歷必然會影響著他的思想,甚至有力地促成了他關於詩禮傳家的期望。詩禮傳家作為詞語的出現,最早見於元朝柯丹丘 《荊釵記·會講》:“詩禮傳家忝儒裔,先君不幸早傾逝。”源頭就在《論語》之中孔子對兒子孔鯉的庭訓,二者相距1800年左右。

    孔子第72代孫、清代中葉的孔憲珍在“64字家訓”中明確規定“黎明即起,灑掃庭除”,“灑掃庭除”的這個庭,既指廳堂也指小庭院,“灑掃”之“灑”,掃地先灑些水,必然包括著向家庭裡的花花草草進行淋水、養護,倡導的是接觸大自然,在大自然中進行各種形式的耕種,而這,正是耕讀傳家的內容之一,符合其老祖宗的期望。

    三、孔子家族的詩禮傳家就是耕讀傳家,是耕讀傳家的其中一種表現形式。

    孔子家族2000多年來擁有眾多耕地,後代子孫中富貴者僱人耕種,個別的偶爾參與組織指揮耕種,非富貴者主要是自耕自種,而且都遵從祖訓與家族傳統在此基礎上讀書學禮,因此,詩禮傳家與耕讀傳家在孔子家族這裡形成重要內容上的交集,二者具有著高度趨同性。當然,這裡需要提請注意的是,並非所有後世的詩禮傳家或詩書傳家都屬於耕讀傳家。

    四、從孔子家族三大支派之南宗的耕讀傳家傳統裡面,可以得出孔子家族的詩禮傳家在漫長的家族發展史上,耕讀傳家逐漸成為了最主要的家訓核心與表現形式的結論。

    據杭州師範大學學者朱嘯宇在學術論文《(金華)孔氏南宗文化內涵探析》中的研究成果,“孔氏裔孫秉承孔子儒學思想,尊師重教,耕讀傳家。他們繼承發揚傳統儒家文化中的敦厚、勤勞、善良、清廉、堅韌的優良品質,在勤耕不輟的同時,也不忘苦讀詩書。”“婺州(金華)南宗孔氏躬行耕讀傳家的傳統,培育了無數涵養深厚計程車人。中國歷史上的世家大族,往往是中國傳統農業社會中耕讀傳統的實踐者和倡導者,婺州(金華)南宗尊師重教耕讀傳家的傳統不僅是對儒家文化的傳承,更是對自身家族文化的發展。”

    五、從孔子最重要弟子之一的顏回後人的“耕讀傳家”傳統與行為表現考察,可以合理推斷出顏回及其後人耕讀傳家家訓的文化源頭來自孔子,因為在孔子開創的儒家文化傳統裡面,弟子需要嚴格遵守師尊教誨、後人需要聽從祖先訓導,這是儒家孝道的重要部分,依此邏輯推理,這兩個家族的耕讀傳家傳統必然是一種互相影響、相互成就的關係,並非獨立的存在。

    顏氏家族中,顏廷耀是孔子得意門生顏回的第67代孫,於1695年出生在廣東省惠州府海豐縣。1733年,因“湖廣填四川”入川定居。在後人眼中,顏廷耀不但為顏家後人樹立了“耕讀傳家”的良好家風,更恤孤憐貧、義渡善舉、德高望重。 在入川后的284年間,顏氏家族“代代有能人、輩輩出精英”,如川南鹽業鉅商顏昌英、“鹽場領袖”顏國禮、“鹽場魯班”顏蘊山以及為新中國的建立奉獻了生命的革命烈士顏明紹、顏崇志等。

    說到這裡,我們可以斷定,因為耕讀傳家這個法寶,孔子家族成了世界第一貴族世家。由此可見,耕讀傳家在家族的傳承史上多麼重要。中國歷史上以家風家訓出名的家族還有很多,比如曾國藩家族、左宗棠家族、梁啟超家族等等等等,他們莫不與耕讀傳家有著千絲萬縷的緊密聯絡。正是因為他們沿襲、秉持、創新了耕讀傳家,最終使得他們的家族在中國歷史上享有盛名。

  • 3 # 信敏498

    在古羅馬和中國的商代就有了貴族。貴族之所以稱貴,是因為他們是奴隸主,也只有這些人才能當官,所以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貴族統治著國家。十四世紀中期羅馬帝國滅亡,貴族隨之消失。而孔子的後代之所以被稱為貴族,並非由於孔子本人是統治者,在春秋戰國的亂世,他只不過是位教書先生,他沒有被君王封過。而且他主張“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在當時,這種思想應該說是超前的。孔子由於他提出的一系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受到歷代帝王的重視,唐開元追諡他為文宣王。之後一直尊稱他為聖人,這恐怕他自己也未曾料到。因為他一生敬仰聖人,他曾經嘆道:“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但是他的直系後裔,從漢代元始元年(公元1年)一直被封為貴族(候爵),如褒成候,宗聖,奉聖,……等等。到了宗仁宗改封為衍聖公,延續以至清末。民國一九三五年改稱為“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這個家族承襲貴族稱號時間之久,長達一千九百多年,更以其先祖的道德倫理對世界的影響,當然足以稱為第一貴族世家。

    至於孔子家族的家訓,我想會遵循《論語》中有關孝悌忠信,仁義道德的主旨。當然,傳世尚有《孔子家語》十卷,不過這是魏人的偽造,不足為憑。參觀過“孔府”的人都知道,有一套承傳家規。但是後代多以看護孔林,孔廟和主持祀事禮儀為主要任務。

  • 4 # 小沉香

    孔子(孔夫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字仲尼,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出生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被後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等,“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他開創私人講學的風氣,孔子曾受業於老子,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詩》《書》《禮》《樂》《易傳》《春秋》六經。孔子去世後,後人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貴族出身

    孔子的祖上是宋國的貴族,先祖是商朝開國君主商湯。周初三監之亂後,為了安撫商朝的貴族及後裔,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紂王的親兄長微子啟於商丘建立宋國,奉殷商祀。微子啟死後,其弟微仲即位,微仲是孔子的十五世祖。六世祖得孔氏,稱孔父嘉。孔父嘉是宋國大夫,曾為大司馬,封地位於宋國慄邑(今商丘夏邑),後來在宮廷內亂中被太宰華督所殺。孔父嘉子木金父,木金父生孔防叔,孔防叔的孫子叔梁紇就是孔子的父親,叔梁紇為避宋國戰亂逃到魯國的陬邑(今山東曲阜)定居,其官職為陬邑大夫。

    聖人降世

    叔梁紇的正妻施氏,生了九個女兒卻沒有一個兒子,小妾為他生了長子孟皮,孟皮有足疾,叔梁紇很不滿意。於是叔梁紇請求顏氏讓她三個女兒之中的一個立為妾,顏氏念叔梁年老且性情急躁,於是徵求三個女兒的意見。長女和次女都不同意,只有小女兒顏徵在願嫁叔梁紇。

    顏徵在時年不滿二十歲,而叔梁紇已經六十六歲,年齡相差懸殊,兩人為婚於禮不合,夫妻在尼山居住並且懷孕,故謂之“野合”。孔子在魯襄公二十二年十月(儒略曆公元前551年;格里曆公元前551年9月28日。關於孔子出生年月有兩種記載,相差一年,一般依《史記·孔子世家》說。)申時於陬邑昌平鄉誕生。

    孔子生而七漏,頭上圩頂(yú dǐng,意為頭頂凹陷),而又因其母曾禱於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 5 # 蛩嗚齋主

    一是這個家族年頭長兩千多年曆史嫡傳八十多代後人;二是家譜從來沒斷過;三是世受官護。至於怎麼承襲下來的,這點與歐洲王親貴族不同,它不是依有宗族財富和建有國家功勳,而是靠祖上創立的龐大學說體系給子孫帶來了封蔭,因此形成這個家族與統治政權之間互相有求和互相利用的關係,它的世襲傳承在極大程度上是藉助了公權力來強勢維穩,而不是單憑家族一己之私力做保障,這也是為什麼孔府世代每到王朝更迭第一個向新主子逢迎獻媚的動機,不然其榮耀名號早就被新政權剝奪了,可以想見到孔府後人為了維繫家族萬世獨尊的地位也是拼了,甚至不惜冒著變節投敵之嫌也要率先這麼幹。說實話衍聖公一門能夠做到別的王公貴族都亡了唯獨他們一家世受香火祭奉實是不易,應當說費了心思。但是不管怎麼說,這個家族在所佔世界公認的貴族榜上也是極為罕見。

  • 6 # 河東來

    孔子家族實際地位是平民性質的“新貴族”,他們的前身是奴隸性質的“民”,為了彰顯“以民為本”的統治思想,封建社會的帝王以儒家(自由民)文化為標杆,確立了平民立國、文官立國、學習立國的基本理念,孔子家族就是這種思想的代表符號。

    中國社會的傳統“貴族”是道家,他們被稱之為“華人”,有當“人”的資格,所以上古稱一個人是“人”,就是說明這個人是貴族,是統治階層,而他們統治的奴隸,則被稱之為“民”,他們是不具備人格的,地位與畜牲一樣。

    華人的思想歸依是道家,第一個有史以來最為顯赫的道家組合就是炎黃聯盟,他們負責領導“百姓”貴族聯盟,聯盟的首領黃帝寫有一本著作叫《道經》,在秦始皇“焚書坑儒”過程中被焚燬,至今失傳,僅餘十六字真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後來道家老子的《道德經》將其歸納為“無為而治”,老子的弟子儒家的孔子進一步闡述為“中庸之道”,其核心都是提倡國家治理要貫徹類似於現代生物學的“生態平衡理論”,控制管理體系的平衡。

    如果不能控制怎麼辦?

    孔子的傳人仲長統認為,就會造成傳統社會“一治一亂”的結果發生。

    最初的“民”是部落零星戰役所產生,但炎黃聯盟與蚩尤九黎部落的涿鹿之戰根本改變了這一切,由於蚩尤九黎戰敗,他們及其後裔成為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奴隸種群---黎民,由於古代的“民”是要實施琢瞎一支眼的刑罰的,所以蚩尤九黎所在的東夷部族一直反叛不斷。

    直到炎黃聯盟發展到周王朝,其優秀政治家周公旦才提出“皇天無親,惟德是輔”,用“德”的標準和方式將奴隸性質的“民”系統轉化為自由民性質的“儒”,“儒”,就是“根據需要(從民中)選拔產生的人”的意思。

    由誰來選?

    當然是由道家貴族來選。

    這樣形成的宗教,就叫儒教,當然這種宗教,本質上以“儒”這種新人為核心的宗教,實際上是一種無神論者宗教。

    周王朝之後是秦王朝,他們總結統治經驗是徹底的“以人為本”,全面打壓“黎民”轉化而來的儒家,以及推崇儒家行政的道家核心方士,實施了著名的“焚(道)書坑儒(教)”,焚燬了《道經》(儒教治國理論根源)、《樂經》(儒教宗教音樂)、《詩經》(儒教宗教歌詞)、《書經》(儒教宗教史書),只留下《易經》這本宗教預測學著作未燒,因為秦王朝的道家法派人士(後來儒家上臺後將其開除出道家,命名為“法家”)也要用。

    越是壓迫,反抗越強烈,由於儒家力量具有族群人數優勢,道家由於常年征戰人數銳減,到漢武帝時期,封建社會的帝王與儒家達成了政治的妥協,叫“罷黜百家,獨尊儒(平民)術”,實際上就是“以民為本”,儒家的祖師爺孔子被冊封為儒教教主,至聖先師,這樣,就奠定了平民儒家作為中國“第一貴族”的地位,在道家負責專門記錄歷史的司馬遷所作的《史記》一書中,貴族道家只保留了留侯張良作為“世家”的代表,老子、韓非、莊周、申不害作為“列傳”的代表。

    作為平民儒家的一個代表符號,孔子家訓內容據傳十分簡單,叫做“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其主要思想,就是提倡學習信仰,學習立國。

    孔子思想的傳承方法就是透過學習來進行傳承,不再透過家族傳承,故而也就不再有貴族的提法了。

    現代中國,就是全心全意的以西方為師的,全面學習工業化建設理論,我們也認為西方是優秀的老師,全面融入西方的經濟體系,花60多年就追趕上了西方的經濟腳步,根源就是我們這個民族,是以學習信仰立國的,我們在學習時不是把我們看作“人”的,而是把我們的身份定義為“民”的,我們非常珍惜這個難得的“自由民”身份的,我們的60年,就是西方可能的120年,我們對學習骨子裡有宗教般的狂熱,人家一天學習八小時,我們卻會達到十六小時,因為我們相信“勤能補拙”,我們堅信“學海無涯苦作舟”。

  • 7 # 仙道奇俠

    和傳承有關吧,好象以是七十幾代了吧!是真正的流專有續沒有斷連傳承兩千多年。應該是世界唯一的家族吧。就是孔孟的之道。

  • 8 # 拒絕假醜惡

    孔孟之家到如今還在按字排輩,爺孫輩報名便可知曉。家訓仁 義 禮 智 信。傳承方法就是做到仁義禮智信

  • 9 # 王義君

    謝謝!孔丘,(即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春秋末年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創始者。字仲尼,魯昌平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先世為宋國貴族,因遭家難,遷居魯國。孔子的家鄉~孔府,堪稱天下第一家,是一座宮殿式府第,從孔子衍聖公至今已是近八十代傳人。孔子及其學說幾千年來不僅一直影響著中國本土,及同屬東亞文化圈的北韓半島、日本和東南亞各國。而且早在400多年前,孔子學說的影響力就已波及歐美各國(1582年義大利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和他的繼承者們開始系統地將孔子學說介紹到了西方)。孔子父早死,在母教影響下,潛心學習,曾問禮於老聃,中年參政,後終因政見不合,憤而去魯,歷遊齊、衛、宋、陳、蔡、楚等國。晚年返魯,繼續講學,有弟子三千。他認為,人受天命制約,‘’不知命無以為君子‘’和‘’有教無類‘’的主張,把教育物件擴大到全社會。孔府中並無傳世家訓記載,歷代衍聖公治家不一,但世代皆以詩、書、禮、樂,治家方為傳統。謝謝!

  • 10 # 創造有趣的文章

    孔府世代每到王朝更迭第一個向新主子逢迎獻媚的動機,不然其榮耀名號早就被新政權剝奪了,可以想見到孔府後人為了維繫家族萬世獨尊的地位也是拼了,甚至不惜冒著變節投敵之嫌也要率先這麼幹。說實話衍聖公一門能夠做到別的王公貴族都亡了唯獨他們一家世受香火祭奉實是不易,應當說費了心思。但是不管怎麼說,這個家族在所佔世界公認的貴族榜上也是極為罕見。

  • 11 # 使用者楊緒成

    中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孔,孟,顏,曾是中國通天家譜,孟,顏,曾三姓延用孔姓字輩,孔姓號稱中國第一,世界第一。

  • 12 # 朱八戒CC

    孔子家族被譽為世界第一貴族世家,實至名歸,恰如其分。這個家族的家訓與傳承既有著耕讀傳家,也有著詩書繼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耳聾這種病症是如何分類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