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0童心大叔0

    《西遊記》是一部小說,一部虛構的小說,而且是一部獨立的小說。吳承恩所構造的神佛世界,是一個獨立的世界,雖然他借鑑了現實中的道教和佛教中的人物,還有民間的神話傳說,但我們不可將他們混為一談。雖然其他小說中,如《封神榜》中的人物也與《西遊記》有雷同,但我們也不能把這兩部小說扯在一起解讀。《封神榜》與《西遊記》,且不論二者出現的先後,這兩本書中的神仙體系其實是不一樣的。以哪吒和託塔李天王為例,雖然兩部小說裡都有他們二人,但是人物設定完全不同。

    但是有一點,《西遊記》成書早於《封神演義》。《西遊記》和《封神演義》都是在明朝小說盛世中出現的佼佼者,為啥說西遊記早於封神呢?其實要明白這個,只要稍微懂點數學就行了。《西遊記》的作者是吳承恩這個大家都知道,而《封神演義》的作者許仲琳大家就未必清楚了,為此小編特地查了一下這兩位作者的出生年月。吳承恩是1501-1582年、許仲琳是1560-1630年。許仲琳小吳承恩一輩,吳承恩去世是小許才剛滿22歲,還是個小鮮肉呢,出一本《封神演義》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史料記載,《西遊記》是嘉靖年間成書的、《封神演義》是萬曆年間成書的,嘉靖是萬曆的爺爺。小許比小吳小一輩,封神卻比西遊大一輩,這真是巧合中的巧合啊。

    《封神演義》和《西遊記》都不是作者自己一人憑空想出來的,是民間早就有的故事雛形,其最早有成文雛形巧合的是也追溯到同一和時代。那就是宋朝,西遊記的最早文字記載是宋朝的《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封神演義的最早文字記載是宋朝的《武王伐紂平華話》。

    以上就是一些個人的看法,當然畢竟這個話題太過廣闊,如果說的有不對之處還望小夥伴們多多見諒。

  • 2 # 51110759846

    《西遊記》和《封神榜》是同時代的兩部小說,西遊記在先,封神榜在後。由於封神榜作者錯誤的理解西遊記作者寫神話小說的目的是崇佛抑道,所以編《封神榜》來歌頌道家。

    但事實並非如此,欲知詳情可讀《也說西遊》山西侯荃著有詳解!

  • 3 # 菸斗的傳說

    作為神話小說的代表作,《西遊記》和《封神演義》在老百姓中流傳最廣,甚至大多數人把兩部小說結合起來,構建中國最早的神話系統。

    《西遊記》成書早於《封神演義》,由於作者吳承恩的寫作年代侷限,小說充滿揚佛抑道的明顯傾向。比如西天如來佛祖被塑造成法力無邊的形象,只因他制服了一隻小小妖猴,玉帝特地為他舉辦了盛大的安天大會,“三清”“四御”等不僅要參加,還要向如來低頭行禮,給人造成佛教遠勝於道教的錯覺。

    《封神演義》故事發生的背景則早於《西遊記》,小說把道教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鴻鈞老祖作為唯一的無極混元大羅金仙,代表著“道”。而西天如來在封神世界中,也只是鴻鈞老祖的徒孫多寶道人,其修為還未到聖人境界。

    除了鴻鈞老祖是許仲琳獨創的形象,《西遊記》裡的大神幾乎都能在《封神演義》裡找到對應的人物原形,如《封神演義》裡的人、闡、截教教主,就是《西遊記》裡的“三清”。還有二郎神、李靖、哪吒等,都能一一對應。

    基於此,許多人總是把兩部小說的世界觀扯在一起。其實,還是要區別看待的。

  • 4 # 水刃木聊文史

    封神榜

    在姜子牙封神以前,世間有聖無神。這些聖人包括元始天尊、通天教主、靈寶道人和女媧等。而後期神的出現主要是各位聖人的道統需要被傳承和發揚。

    聖人也不是無慾無求,在封神系統裡,聖人是希望有人繼承香火的,更希望自己的香火旺於它聖。

    西遊記

    在《西遊記》中,天庭眾神體系大體和封神相同。但是西遊中道統三清似乎變成了小角色,常常是孫悟空戲弄的物件。由此可見,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是有種太高佛教貶低道教的意味。而且在封神榜中並沒有提到佛教神明,這是兩者的巨大不同之處。

    權力觀體系

    在《西遊記》中,天庭是一個以玉皇大帝為首的神仙官僚體系,等級森嚴。但是在封神榜中,神仙權力等級並不明確。很多被封神的人多是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等的弟子,誰該歸誰管並不明確。

    【結語】

    世界觀是對這個世界的根本觀點和根本看法,如果按照這一點來說,西遊記和封神榜都是唯心主義的世界觀,是有共通之處的。但是從神仙權力體系,是否有佛教神明參與等方面來說,兩者又有著本質的不同。

    參考資料:《西遊記》、《封神演義》等作品。

  • 5 # 東方走進世界

    對於《西遊記》和《封神榜》這兩本書,想必大家都是非常的熟悉的。很多對於這兩本書的背景沒有了解的朋友,都會認為說《封神榜》是《西遊記》的前傳。因為《封神榜》的時間要比《西遊記》要早,而兩本書當中很多神仙都是相似的,比如都有哪吒,都有二郎神(這個其實是不對的),慈航道人變成了觀音菩薩,燃燈道人變成了燃燈古佛,多寶道人變成了如來佛祖。但是如果對著兩本書的背景有所瞭解的朋友,又會認為說是《封神榜》抄襲了《西遊記》的人物,因為《西遊記》的成書時間要比《封神榜》要早上一些。實際上是這樣的嗎?其實呢這兩本書都不是完全原創的,都有參考很多的民間流傳的故事,我們很多時候不自覺的把這兩個故事混淆。

    《西遊記》成書於明朝中葉,《封神演義》也成書於明朝中葉。而吳承恩開始寫《西遊記》的時候,許仲琳才剛出生。他們都是參考了很多前人的作品,雜劇,然後編寫成小說的。例如《西遊記》取材是來自唐朝的《大唐西域記》,民間傳說,宋代《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元雜劇《西遊記平話》等等。在元雜劇裡,四人取經小組基本上已經是成型了。而《封神演義》則是取材自南宋的《 武王伐紂平話》,《商周演義》,民間傳說等等。

    畢竟都是民間傳說嘛,兩本書的人物難免會衝撞,也難免有不同,因為民間傳說也是有各種版本的。但是許仲琳肯定是看過《西遊記》的,因為《西遊記》在剛出版的時候非常的火,剛開始還不是禁書。明朝時期印刷坊的極潤極高,對於小說極為重視,所以《西遊記》很多就擴散開了,像明代建陽書坊主餘象鬥刷刷刷的開抄,又立馬整出了一套《東遊記》、《南遊記》和《北遊記》出來。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許仲琳肯定是有看過《西遊記》的,對於人物和情節多多少少有點借鑑吧。

    至於他們兩個的神仙體系,都不是正統的道教神仙體系,也不是正統的神話體系。例如《封神榜》當中,鴻鈞這個人物在道教神仙體系是找不到的,而女媧在《封神榜》當中也被剝奪了造人的功勞,只有補天之功。很多人說《西遊記》是一部尊佛抑道的小說,但是呢,《西遊記》當中描述的是太上老君(老子)西出函谷關,化胡為佛,也就是說在《西遊記》中的設定,佛教就是太上老君建立的,同時還有描述太上老君開天闢地的段落,所以是不是尊佛抑道還不好說呢。

    最後提一下上面說的,二郎神的問題。大家可以試試,在《西遊記》原著當中搜尋楊戩,是找不到這個人的,而在《封神榜》當中搜尋二郎神,也是找不到這個人的。楊戩≠二郎神,但是隻是我們常規這麼認為而已。

  • 6 # 雪流星落

    其實不是說大家總是扯在一起,而是兩本書本來就成書時間相差不多,書中有類似的人物描寫,一個是商周時期,一個是唐朝,有前有後,都是根植於中華神話體系的,本身小說就是杜撰的,西遊記和封神演義中也有很多沒有解釋清楚的地方,能在另一本書中獲得參考,未嘗不可。畢竟當時作者寫這兩本小說時,一定也是參考很多文獻資料的!

    有些提問者一方面提出問題,一方面又不讓回答者發散思維,那開腦洞的問題提出來也沒什麼意義了!比如三清,你問三清為什麼在西遊記中地位不是最高,你的參考不也是封神中三清是至高聖人的存在?只參考西遊記這本書,書中對於三清的描述只是寥寥數語,怎麼回答提問?

    所以大可不必對把兩本書關聯在一起的回答抱著那麼大敵意,知識是相通的,能把這些統一起來,還說的有理有據,這也是水平不是嗎?所以,多包容包容,都是對中國神話的愛好者!

  • 7 # 進行曲中的詠歎調

    之所以把《西遊記》與《封神榜》扯到一起,我想原因有二;

    一是兩部作品都描寫了中國的神話世界;並且兩部作品都與真實的歷史相結合。

    西遊記展示了道教的神仙世界,與佛教的極樂世界;並且給神仙與佛祖都賦予了人的性格特點,這與西方的文藝復興時期將神人性化,有異曲同工之妙;

    封神榜也將神仙賦予了人性弱點;甚至之所以成神的邏輯起點就是人性。

    西遊記與唐朝歷史結合,因為唐朝是詩歌輝煌的開始,詩歌對後世中國文學藝術具有深遠的影響;中國的四大名著裡為了描述一個場景,都喜歡用詩詞描寫;通用語就是“有詩為證……”。

    封神榜與武王伐紂的歷史結合,這也開啟了春秋諸子百家的序幕。

    二是兩部作品有人物重合

    《西遊記》 ,成書與明,《封神榜》成書與清;封神榜更像是西遊記裡神仙人物的前傳。

    《封神榜》這樣設計,無異會勾起《西遊記》讀者的興趣;這個手法現在依然不過是;想想漫威的那些超級英雄的故事,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後一起再組成《復仇者聯盟》。

  • 8 # 未央素人

    因為大眾對神話世界的好奇,如:西遊記很精彩讀完不過癮,總想找找還有沒西遊記前傳,西遊記後傳。進一步去了解神密而嚮往的神話世界。而且封神榜是在西遊記成書之後寫的,作者有意給西遊之前的三界情況做一佈置和說明。但作者不同且封神早於西遊,成書卻西遊早於封神,這就有點尷尬。且封神中有些情節不太符合情理,費解。

    但把兩部小說世界觀進行合併,人物進行對應似乎滿足了許多讀書的心理。但封神確實配不上西遊。關鍵傳遞的思想主旨差之千里。

  • 9 # 0精神小夥2

    首先,我們都是華夏炎黃子孫,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其中神話故事一直流傳至今,但唯獨神話故事又是虛無縹緲的東西,僅僅是傳說故事以及人為編造而成。能把一件淒涼的真實故事用神話傳說的形式演義的淋淋盡致,讓很多人相信這是真實的故事。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人類衝出地球步入太空的時代已經開啟,人們對那些能用法術翱翔九天的神話故事已經不是那麼相信,反而對與外太空生命升起了濃厚的興趣,近幾年來世界各國也都在不斷的探索,以求能解開更過的神話謎團。

    雖然當今社會已經處於科技文明時代,但終究還有著科學無法解釋的許多謎團,這些謎團又一直被神話傳說所籠罩,往往人們更喜歡相信這些解不開的謎團都是神話傳說中真實發生的。

    為了能滿足這一心理,或者說是滿足我們悠久的神話文化歷史不被破滅,或者說是信仰,無論是哪一種,他們都寄託在了西遊記和封神榜兩本東方古典玄幻小說中,畢竟經過了幾百年的代代相傳,裡面的故事已經深入人心,甚至我們更願意相信書中所說都是真的。

    那麼今天的主題來了,為什麼很多人對封神榜解讀一直很費勁,甚至都感覺裡面的故事情節有點混亂不堪,邏輯不通之感?而在讀西遊記的時候又是那麼的順暢無障礙,很容易就讀明白了。並且最重要的是,兩本都是文言文,都是出自明朝的書,要讀懂首先得對文言文的理解能力有一定的功底,但為什麼西遊好讀,封神難懂?

    首先我們先來說西遊記為什麼通俗易懂吧。

    首先是西遊記的寫作方式

    西遊記中人物主角單一,僅僅也就是圍繞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為主線來寫,又分為一段一個看似關聯但有獨立的小故事來敘述,用這樣的方式來表達,就算就九九八一難都詳細的寫出來,也很容易被人記住。又因為這部書中有包含了許多神話大人物,比如說我們信仰的玉皇大帝,觀音菩薩,如來等等一些列大神都在其中,把我們平時所敬仰的這些仙神們生生的寫的活靈活現,讓世人對他們都有了一定的瞭解,更加加深了我們的信仰。這也是他能成為四大名著的原因之一。

    再者就是西遊記被拍成了電視劇

    86版西遊記的播出,深深影響了幾代人,又因為這部電視劇的還原度之高更容易得到更好傳播效果,用真人來演的西遊記更加有趣,要比枯燥無味的讀原著要輕鬆的多,很多人在看完西遊記電視劇之後,為了能對西遊記有一個更深的瞭解,紛紛買來原著來看,並且讀得津津有味,這是因為,我們腦海中已經有了西遊記大體在講什麼的輪廓,就像腦中有了一副地圖一樣,按照路線來讀,在加上電視劇內容的畫面輔助,所以很容易就讀得明白。

    再來說封神榜為何難讀,甚至讓人感覺邏輯混亂

    有了上述兩點分析,在套用在封神榜上,就很容易解釋了。

    首先封神榜的寫作方式與西遊記截然不同

    西遊記的故事情節是有一定獨立性的,甚至刪掉一些都無傷大雅,這點從電視劇中就可以看出。而封神榜卻不行,他的故事連貫性太強,跳躍性又非常之大,這一章再說商紂王怎麼怎麼樣突然來了一個按下不表,有說姜子牙的事情中去了,說完在繞回來,讓人思維有點跟不上。其實正本書的精彩之處還就在於此,在讀這本書的同時練就自身思維的敏感度。

    再加上裡面主角不單一,表面上是姜子牙統領玉虛宮眾多弟子,但他還不是主角,要說主角太多了,最開始的紂王,蘇妲己,再到姜子牙,哪吒,雷震子,李靖,黃飛虎等等都是主角,而又要對這些人用跳躍性的寫作方式來做單一的介紹,最後在串聯起來,讓他們在特定的時間內出場,要是隨意刪除一部分就很難在讀懂,也沒有了可讀性。

    其次封神榜電視劇拍攝的失敗

    眾所周知,封神榜作為熱度僅次於西遊記的鉅著來說,拍成電視劇自然也是順理成章的,但封神榜的拍攝難度要比西遊記難上好幾倍,上文說到西遊記可以刪掉幾個小故事對整書來說無傷大雅,而封神卻不行,其實早在86年也拍過一部封神榜,他的還原度也是非常之高,但裡面鏡頭由於為了迎合當初那個年代,過於暴露,最後遭到禁播。而之後90版的封神榜應運而生,不得不說,在武王伐紂之前,原著還原度可以說達到百分之九十九,但可惜的是到了武王伐紂開始就完全脫離的原著。

    人物設定安排的牛頭不對馬嘴,把封神演義演的混亂不堪,這也深深的影響了幾代人,舉個簡單的例子,趙公明在原著中明明是大羅金仙修為,到達混元大羅金仙也就是一步之遙,在90版封神中顯得又是那麼弱雞,成了一個不值一提的小人物。導致至今都有人感覺趙公明是個無名小卒。

    最重要的是,封神的背景和為什麼要封神電視劇中都沒有詳細的介紹明白,也就說主線不清晰,劇情沒有反轉,造成這些混亂的直接原因是刪減太嚴重,封神演義想要拍好,一定得是一部80集以上才行,並且還不能太水,如果拍的好,絕對是一部不亞於西遊記的精彩影視劇。但現在的劇組又有幾個像當年西遊記劇組拍攝的那麼用心,那麼不拖泥帶水呢?

    因為電視劇拍攝的失敗,所以在觀眾腦海中留下的印象也是混亂不堪,甚至邏輯都不對,完全在腦海中沒有形成一幅清晰的地圖,所以導致很多初讀原著的朋友來說異常困難,一沒有清晰劇情主線輔助,還要根據原著來主動修改影視劇中所篡改的內容,浪費心神,更加讓封神難讀。

    不受影視劇影響的還好一點,只要記憶力強一定的朋友來說,一遍就可以 大體讀懂,想我這樣記憶力差,而又受了電視劇影響的人,讀到第三遍才算讀明白,只要在腦中形成一幅清晰的路線地圖和人物,讀起來和西遊一樣通俗易懂了。

    有人說封神不能成為四大名著的原因就是因為亂,其實不然,要真是因為邏輯不同,混亂的一本爛書,也不至於流傳至今,也許早早就夭折,在經過了幾百年的沉澱流傳,我們還真沒有什麼資格來評價這本寫的不好。它之所以沒能成為近代的四大名著之一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封神算是西遊記的一部仿生作品,因為裡面的人物名稱和將來的去處都是參考的西遊記,只是劇情有了巨大變化 ,一個宣揚佛法,一個弘揚道教。但畢竟是仿生品,四大名著又是四本完全風格不一樣的小說,而封神和西遊又是同一題材小說,所以,這也是為何封神演義也只能僅次於西遊記不能上榜的主要原因了。

  • 10 # 小哲說電影

    《封神演義》的世界觀設定,比《西遊記》要完整且完美很多。

    但這不是說《封神演義》寫的比《西遊記》好(事實相反),而是因為二者寫作目地不同。

    西遊記作者的目地,是講故事,在吳承恩之前,西遊記的故事就已經有很多了,以各種戲曲,評話的方式流傳,吳承恩要做的是整合故事,文筆潤色,使各個故事之間串聯的更加流暢,世界觀設定,只是一部分工作,並不是重點。

    封神作者的目地,和西遊記有著本質的不同,他有一個很重要的目地---“造神”。

    看《封神演義》,你可以很清楚的感覺到作者想表達什麼,那就是“天命”很牛逼,元始天尊很牛逼,太上老君很牛逼,還有個更牛逼的鴻鈞老祖,總之我們道教的神很牛逼。

    為了表示道教的牛逼,還從佛教挖神過來,李靖哪吒本來是佛教體系的神,這在西遊記裡有描寫,封神裡就變成道教體系了;觀音,文殊,普賢也被安排成原始天尊的弟子。

    既然目地是造神,那麼世界觀設定就很重要了,比之西遊記裡一筆代過的描寫,封神裡卻是下大力氣的,其中包括:

    1.完整的神話體系;

    2.清晰的創世神話;

    3.等級明顯的實力分級系統;

    4.實力系統的補丁--法寶系統;

    5.旗鼓相當的正反派勢力;

    6.留白。

    這些世界觀設定可以說做的很完美了,以至今天洪荒流小說多是承接封神的設定。

  • 11 # 五木聽濤

    有兩方面的原因:其一,二者都是基於一定史實基礎上的神話故事;其二,二者都在講修煉,都在說善惡到頭終有報的道理。

    當然二者的區別還是很大的。《西遊》是一部修行記,是佛家為主線的故事,所有的人物,包括師徒四人、神仙妖怪、佛家凡人都在經歷磨難中逐漸實現著自我存在的價值,八十一難如此,八十一難中的鬼怪凡人亦如此,這是一種普世價值,人們在書中能找到自己的修行軌跡。《封神》講得則是蒼生大道,是以道家為主線的故事,其中的每一個角色都在面臨著一種選擇,是選擇代表正義的一方(相對來說)呢,還是選擇邪惡的一方(也是相對來說)。有些人在思變中迴歸正統大道,從而功成名就,有些人在堅守愚忠中墮入深淵,從而灰飛煙滅,人們在故事中能尋找到選擇的重要性。

  • 12 # 醉臥星空

    世界觀都不一樣。

    先有西遊記,後有封神榜,可以說封神榜是參考西遊記寫出的小說。封神榜的作者看完西遊記之後決定借鑑一部分再改編一部分。所以兩者是獨立的小說,擁有獨立的世界觀,獨立的宇宙。而並不是前後集的關係。硬要是扯到一起就不對了。

    好比加里比海盜的傑克船長,泰坦尼克號的傑克小哥,兩者都叫傑克,都喜歡在大海上玩耍,都很帥氣,都放蕩不羈,硬是認為兩者是前世後世,或者一脈子孫,那就不對了。

    最基本的一個例子,西遊記裡女媧是老君的馬甲,封神裡是獨立個體

    那魔不知是個見識,只道是句老實言語,就將根本從頭說出道:“我這葫蘆是混沌初分,天開地闢,有一位太上老祖,解化女媧之名,煉石補天,普救閻浮世界;補到乾宮夬地,見一座崑崙山腳下,有一縷仙藤,上結著這個。。。

    再添一個,封神裡哪吒的師父是玉虛十二金仙之一的太乙真人。而西遊記裡哪吒的師父是如來。西遊記全書裡並沒有提及“玉虛十二金仙”中的任何一人,雖有文殊普賢觀世音三大菩薩,但是從未提及他們曾是道門中人。

    西遊記和封神榜都是人編的。就和網路作家寫小說一樣,你問我跳舞和流浪的蛤蟆,為什麼設定不一樣,我只想說:他們樂意怎麼設定就怎麼設定,哪有那麼多為什麼。如果題主想要了解神仙,就去看道教典籍,那比較正統。西遊記封神榜當小說看最好,別較真。

    本來就是兩部作品,雖然都是在道教和佛教的基礎上幻想出來的小說,但是兩者關係其實不大,是後人的附會將兩部作品聯絡起來的。

    其實,在過去《封神演義》在民間的影響遠比《西遊記》大,除了排名第二的答主說的廟之外,還有一個考察標準就是戲曲。幾乎所有劇種(越劇黃梅戲這種當然不算)都有大量的封神戲。而西遊戲就少的多,京劇多一些,但直到清末,常見的就一出《安天會》。今天的西遊戲像《三打白骨精》、《金錢豹》都是民國後新編的。原因很簡單,《西遊記》的文學成就遠高於《封神演義》,而文學成就越高,受眾就越小。
  • 13 # 指步世界

    西遊記和封神演義都創作於明代,其實這兩本小說都屬於神魔小說。

    《西遊記》和《封神演義》也是一部世代累積的作品。比如《西遊記》的故事在吳氏西遊成書之前,也早已有了《大唐三藏法師取經記》、《西遊記平話》等資料記載,而在明朝之前的一些壁畫裡,也可尋見取經人一 行的早期形象。《封神演義》在小說成型之前,早就傳聞於說詞者之口。尤其在元代話本《武王伐紂平話》中,多數故事已具雛形。這些故事,有些經過民間累代的改良,框架大多是固定了。

    簡而言之,誕生於明朝的文字小說,它們的文化基因,其實是一樣的。學術點講,它們都是秉承著一套DNA,有著相同的鹼基、嘌呤、嘧啶以及相關的文學聚合酶, 無非在組合時,排列順序發生了一些差異。當然,這主要由作者本身的差異性造成的。

    不過,無論各路作者如何編排,它們的歷史框架是固定的。神話故事儘管不同於歷史,但也有自己的脈絡。而一眾神話題材小說,正是以這個脈絡作為主幹,開枝散葉進行藝術創作。《封神演義》和《西遊記》正是這樣的作品。

  • 14 # 南謙子

    西遊記講的是大唐高僧唐三藏帶著四個徒弟上西天取經,沿路打妖怪,救百姓,普度眾生的故事。

    封神演義講的是姜子牙輔佐周文王和武王討伐商朝,建立周朝,和一群邪魔外道鬥智鬥勇的故事。

    經常有人把兩者混為一談,那麼他們到底有什麼關係呢?

    一:時間問題。

    我們現在看的吳承恩版本的西遊記,其實已經是作者完善後的故事。在《西遊記》之前,唐宋元朝時期,已經有很多畫本、評書。

    吳承恩借鑑之後,寫成了這一本《西遊記》。

    而《封神演義》的完成時間,比《西遊記》更晚,大概是在明朝萬曆年間。所以封神榜的作者參考和借鑑了吳承恩的西遊記,有些形象就重疊了。

    比如說封神榜裡的哪吒的形象,就是西遊記中的哪吒和紅孩兒的結合體。

    二:截教和闡教。

    歷史上的道教並沒有這兩個教派。

    闡是明白的意思,那麼闡教=明教(不是金庸那個)=光明的教派

    截是弄斷的意思,那麼截教=截斷的歪教=邪教

    三:孔子問題。

    佛道儒的三方創始者分別是印度的釋迦牟尼,中國的老子和孔子。

    他們三人真實生活的年代,是商朝滅亡、周朝滅亡的春秋爭霸時期。

    而封神演義講的是滅商建周。所以是當時的作者把這三人給“穿越時空”了。

    四:封神演義這麼好看,為什麼不是四大名著?

    因為封神演義雖然說了一大堆,其實就講了幾個很淺顯的矛盾。

    忠與奸,好與壞。

    那你可以說他很好嗎?好像也是的。他感念恩師,結草銜環相報。他有情有義。

    名著之所以是名著,因為他講了很多的矛盾,他刻畫的人物是複雜的,有多面性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恆大主帥卡納瓦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