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寂寞的紅酒

    第一,中國古代以史證史,古書對夏朝記載內容殷實,周朝封杞國禮夏 宋國禮商,杞宋供奉夏商為宗祀,夏鑄九鼎,而楚秦向周室問鼎也有明確記載

    第二,西方的歷史文明屬於巨石建築文明,而巨石建築在自然風化中的衰敗程度要遠遠慢的多,而我中華文明屬於土木建築文明,在自然的風化速度上遠大於巨石建築,所以,祖先留下的遺蹟少之又少,難以尋覓,但這並不代表我們的上古文明就不存在 。

    第三,夏朝的文字甲骨文想在短時間形成是不可能的,所以商之前必定有500到1000年曆史演到甲骨文,每個字所表達的意思不是一個知道就行了,懷疑“夏”的存在不合邏輯。

    中國的歷史和埃及比較,脈絡的確不是那麼清晰。許多歷史傳說沒有得到考古印證,所以學術界有疑問是正常的,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拿出證據,把中國的歷史釐清,相信隨著更多考古的深入和文物的出土,夏朝肯定會被證實確確實實是存在的。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是四大文明古國只有誰流傳下來了,所以我們應該自豪,有自信,夏朝確確實實是存在的,並不需要去向西方人證明。

  • 2 # 回憶還是要忘記

    匈奴人是夏朝的遺民。《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山海經·大荒北經》稱∶犬戎與夏人同祖,皆出於黃帝。《史記索隱》引張晏的話說∶“淳維以殷時奔北邊。”意即夏的後裔淳維,在商朝時逃到北邊,子孫繁衍成了匈奴。還有一說認為,移居北地的夏之後裔,是夏桀的兒子。夏桀流放三年而死,其子獯鬻帶著父親留下的妻妾,避居北野,隨畜移徙,即是中國所稱的匈奴。部分學者根據《史記》記載的後半段文字,認為匈奴原是山戎、獫狁、葷粥。王國維在《鬼方昆夷獫狁考》中,把匈奴名稱的演變作了系統的概括,認為商朝時的鬼方、混夷、獯鬻,周朝時的獫狁,春秋時的戎、狄,戰國時的胡,都是後世所謂的匈奴。還有一說,把鬼戎、義渠、燕京、餘無、樓煩、大荔等史籍中所見之異民族,統稱為匈奴。

  • 3 # 醉劍書

    我肯定的說,夏朝不是匈奴,而匈奴是夏朝的後代。你搞混了順序。史記早就說,夏朝滅亡了,夏朝最後的亡國君主夏桀被商湯流放到邊荒之地,桀肯定不是一個人,必定有他的妃子和後代還有一部分忠心耿耿的夏部落,這些人在千百年間繁衍生息,逐步演化一個大部落,這就是匈奴的傳說。魏晉南北朝,五胡亂華,匈奴融入中華,為了更好佔領中原,匈奴就粉飾自己的祖先其實是夏朝的後代,也是華人,不是蠻夷。

  • 4 # 國病

    夏朝不是匈奴,因為現在的發現夏人主體是九黎,是東部江浙一帶入主中原的。九黎與白種虎族結合,才有了父黃母白的夏后氏。虎族也就是七仙女族群。而匈奴其實是白種熊族與黃人老三苗蠻這個聯姻聯盟。由於堯舜爭鬥,九黎和虎族聯盟獲勝,於是熊族被逐出中原,三苗也被分了一半遷居西部,就是北三苗。所以漢語裡與帝堯有關的就是逃,陶寺遺址也證明是O3北三苗。匈奴其實就是逃亡西部的熊族和北三苗的聯盟,後來夏后氏失敗,淳唯入匈奴,大概是投靠的意思。西部很多民族裡也證實存在黃人老二O1九黎後代。匈奴其實與漢奸一樣,是被中原同族罵作熊人奴隸的。但其實與夏后氏有關的東胡,月氏(哈薩克),是另外一個聯盟,月氏還是突厥的一支,不是匈奴。匈奴與蒙古族有關,但蒙古族裡的匈奴是O3,也就是說是北三苗後代。而周代北三苗羌人返回中原,就成了漢族主體,周代一直唐代都是這個過程,漢族其實才是出自北三苗,出息匈奴,可笑的是回來的由於地域爭鬥一直與沒有回來的形成戰爭。就像商代中原與羌方的戰爭,只是因為地域形成的政治格局導致戰爭,至於大家是不是一個祖宗不重要了。至於夏代是否存在,沒必要回答,因為是明擺著的,不僅存在夏代,還存在虞朝和唐堯時代,還有更早的壯婿時代和迪斯尼(狄司黎)時代。現在唯一難以探究的是神農時代。

  • 5 # 孟霖針堂

    對夏朝,要多少證據某些人才能不跟隨洋人否定夏朝的存在對夏朝,要多少證據?尚書丶史記的記載不算?禹王碑不算?夏小正不算?二里頭不算?周封杞國也不算?望京樓夏代城址還不算?好好了解一下相關知識好嗎?原來懷疑商的存在,已經證明是思維錯誤,為什麼不知道反思頑固堅持這種思維懷疑夏代?

    是誰在反對夏朝存在,只因夏朝遠早於《聖經》而存在呀!。

  • 6 # 巴山夜雨涮鍋

    實際上,早在西周初年,周天子就分封了夏朝的後裔為杞國,就是杞人憂天那個。杞國傳承了五百多年,直到春秋末戰國初期,才被楚國滅掉。而匈奴屬於西戎的一支,在周朝被稱為獫狁。這都是有完整證據鏈的,不可能是到了漢朝某個時候忽然弄混了。

    至於現在部分考古學家不承認夏朝,那是因為他們認為沒有發掘出夏朝的文字、城池。但是我們又何必非要以西方考古學的界定去束縛我們自己的歷史認定呢?夏朝有周朝時候的文字記錄作證,夏朝時候中國存在文明,發掘出村落這些都是有證據的了,那麼所需要的是補充其他要素。除非發現明顯的反證,否則不能輕易推翻。

  • 7 # 澹奕

    對於夏王朝是否存在的爭議,一直在於因為沒有夏朝的文物發現,但是,對於夏朝的歷史,中國的史書記載相對完整,也比較嚴謹,對於夏朝歷代君主與都城等都有記載,而且早在數千年前便已經記錄在案,跟南韓意淫的那個所謂檀君北韓完全是兩回事。

    另外,周武王伐紂滅商之前,便是成湯滅桀,並且將桀流放南巢,如果商朝是第一個王朝,那它何必多此一舉虛構出一個不存在的夏朝呢?在當時宗法制尚未形成,要說為了證明政權的正統與合法,所以編造謊言更是沒必要。

    夏朝的生產力並沒有那麼高,而且年代實在太過於久遠,所以沒有能留下有效的實物遺蹟,那也很正常,或者是因為商朝的建立,將本來就不多的夏朝實物文明毀滅殆盡也不是沒有可能。。。。

  • 8 # 十項全能斜槓青年

    夏朝是中國傳統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在中原地區實行世襲制的朝代。一般認為夏朝是一個部落聯盟形式的國家。依據史書記載,夏、商、週三代皆為奴隸制世襲王朝,君主與諸侯分而治之,而夏朝是第一個世襲的氏族封建制王朝。夏時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和玉製的禮器,其年代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初期。

    由於流傳下來與關夏代有關的史料十分匱乏,所以歷史上是否有夏代存在,曾被許多人懷疑。但是《史記·夏本紀》中記載的夏代世系與《殷本紀》中記載的商代世系一樣明確,商代世系在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辭中得到證實,因此《史記·夏本紀》中所記的夏代世系被多數學者認為是可信的。這樣,在考古學家對安陽殷墟、鄭州商城等商代的物質文化遺存有了進一步認識的基礎上,提出了夏文化探索的研究課題,希望用考古手段去找到夏代的物質文化遺存,進而恢復夏代歷史。

    古史學家依據文獻資料,提出有兩個地區可能是夏人的活動地區:一個是河南西部嵩山附近的登封、禹縣和洛陽平原;一是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地區。因為傳說中夏代的都邑和一些重要的歷史事件,大多同這兩個地區有關。1959年開始“夏墟”調查,拉開了夏文化探索的序幕。四十年來在豫西、晉南開展了一系列考古調查和發掘工作,使夏文化探索的目標逐漸縮小。多數學者認為:以偃師二里頭遺址命名的“二里頭文化”(包括二里頭型別和東下馮型別)和豫西地區的“龍山文化”是探索夏文化的主要物件,並對夏文化問題發表了各種看法。惟因缺乏文字等直接證據,學術界對哪種遺存是夏代文化還沒有形成共識。但是無論是豫西地區的“龍山文化”還是“二里頭文化”,均已積累了相當豐富的資料,它為最終解決這個問題創造了很好的條件。

    據傳宋代宣和年間臨淄出土的一組春秋時期青銅器叔夷鍾(作器者叔夷乃宋穆公後裔,齊靈公時任齊國正卿)有銘文追述宋人祖業說:“……隙成唐,又嚴在帝所,溥受天命,刪伐夏司,敗厥靈師,以少臣惟輔,鹹有九州,處禹之堵……”也就是“威武的成湯,敬畏天帝,接受天命,討伐有夏,打敗其軍。在小臣的輔佐之下,囊括九州之地,佔有大禹之都。’這段銘文同西周以來文獻中關於夏和殷(商)是前後承替的兩個王朝、‘殷革夏命’的說法完全一致,成為兩週史籍有關夏王朝記載的有力佐證”。鑑於記述夏王朝與夏商更替的文獻史籍沒有早到西周者,所以春秋銅器叔夷鍾恐怕還是無法成為“西周以來”或“兩週史籍有關夏王朝記載的有力佐證”。

    2002年面世的遂公盨屬西周中期,其上有“天命禹敷土,墮山浚川”的字樣。銘文記述大禹採用削平一些山崗堵塞洪水和疏道河流的方法平息了水患,並劃定九州,還根據各地土地條件規定各自的貢獻。在洪水退後,那些逃避到丘陵山崗上的民眾下山,重新定居於平原。由於有功於民眾,大禹得以成為民眾之王、民眾之“父母”。遂公盨的發現,將大禹治水的文獻記載提早了六七百年,是所知年代最早也最為詳實的關於大禹的可靠文字記錄。但文中並無“夏”的字樣,禹似乎還具有神格而非人王,因而這篇銘文似乎並不能被看作是夏代“大禹治水傳說最早的文物例證”。

    根據馬克思歷史理論,夏、商、週三代曾被定性為奴隸社會,此觀點爭論較多。奴隸社會以社會下層的廣大奴隸群眾為主要生產角色,然而就傳統文獻記載以及考古發掘工作並沒有發現中國上古時期廣泛實行奴隸制度的跡象。卡爾·馬克思總結古希臘、古羅馬和古日耳曼民族的社會歷史提論,原始社會的原生形態在向文明邁進時,衍變為次生形態,奴隸或農奴制度取代原始的氏族公社,他認為原始氏族制度的消失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在古代的中國,氏族制度並沒有消失,而它在很長的時期內頑強的儲存著。在國家的萌芽期,原始的氏族公社制度無法承載對廣大區域進行有效管理的任務,從而衍變為一種氏族封建的世襲制度。又在西周時期衍變為宗法封建制度。有效的施行奴隸制度需要一個完善的中央集權體系和一個強大的軍事勢力,這是夏代不具備的。中國在三代時期曾施行過小規模的奴隸制度,但始終沒有達到西方文明的規模。在古希臘的城邦裡奴隸人口普遍超逾自由人口,奴隸人口占古羅馬義大利半島總人口的四成以上。三代社會的主體分別是“眾人”和“庶人”,儘管社會地位低下,他們還是有家有戶的平民,其生產作物透過“貢”、“助”、“徹”賦交於上,而不是奴隸制下的無償掠奪。真正的奴隸只是比例佔少數的罪人和戰俘,他們並沒有取代庶民主體成為夏商周社會的主要勞動力,而更多的是用於人祭。

    後人常以“華夏”自稱 ,使之成為中國的代名詞。 中國傳統文獻中關於夏朝的記載較多,但由於都成書較晚,已知的又沒有發現公認的夏朝存在的直接證據,如夏朝同時期的文字作為自證物,因此近現代史學界一直有人質疑夏朝存在的真實性。在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發現的二里頭文化具備了屬於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條件,但由於一直未能出土類似殷墟甲骨卜辭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夏朝的存在性始終無法被證實。

  • 9 # 打擊日本

    以下年代均經C14鑑定,夏王朝考古工作已經取得重大突破,夏晚期位於二里頭遺址,時間大概在公元前1750年至公元前1600年,面積大概在300公頃左右,二里頭發現其建築風格類似於都城的對稱式分佈格局。

    夏中期位於新砦遺址,時間大概在公元前1850年到公元前1750年,遺址面積大概在100公頃左右,從新砦遺址上甚至發現后羿代夏關鍵性證據,因為在新砦遺址上發現某些帶有東夷色彩文物,而後羿有窮氏正好在東夷方向。

    夏早期位於王城崗遺址,時間大概在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900年,一開始發現的是小王城崗面積只有一公頃,後來發現大王城崗,面積在30公頃,基本可以確定為夏都城。

    而且考古學家也正在逐漸發現夏之前五帝時期與各個早期文化之間的聯絡。夏之前五帝時代時文化是群星閃耀的邦國林立時代,有良渚、石家河、陶寺、山東龍山、陝西龍山、河南龍山六大文化聚集區盛極一時,各自在自己的領域中佔據主導地位。然而在4000年時因為氣候變化,洪水和降溫對其他文化造成了毀滅性打擊,這時的河南龍山文化卻強勢崛起,演變為以後的新砦和二里頭文化,中國的文化從此由“群星閃耀”變為“月明星稀”的局面。

    現在已經有一部分西方學者因為新近的考古發現確認了夏王朝存在,相信再過30年之後如果再有更多考古發現,夏王朝便可以真正清晰展現出來,西方也無力反駁夏王朝的存在了。

    兄弟們頂我上去,讓更多華夏兒女知道!

  • 10 # 歷史風暴

    你好,中國歷史上有夏朝!!!

    首先,官方正史非常明確的記錄了夏朝的存在。

    其次,疑古派和某些外國學者拿不出有力的證據推翻正史的記載!那麼在沒有足夠證據證明夏朝不存在的情況下應該承認正史的記載。

    建議各位歷史工作者,下次再有人質疑夏朝,問他要證據,拿不出來大耳刮子打過去,讓他們沒事別瞎比比。

    華人幾千年來記錄著自己的歷史和生活,用來教導後人。忽然有人指著一部分記錄說:這些都是瞎編的,你說你不是瞎編,拿出證據來!

    這就好比一家人好好過日子,忽然有人跳出來說:他們家錢來的不乾淨!

    《民事訴訟法》第64條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根據此條的規定,當事人在民事官司中對自己所主張的事實,有提供證據加以證明的責任,即“誰主張,誰舉證”!

    這條規定同樣適用於疑古派和一幫外國大尾巴狼。

    再此宣告,網上那些推理的所謂證據不算。這種推理方式能把武大郎推理成日本人祖先。當笑話聽可以,作為呈堂證供有點耍無賴了。

  • 11 # 青年史學家

    夏朝存不存在一直存在很大爭議,自顧頡剛先生開古史辨之先河之後,關於中國古代史就不斷有爭議出現。夏朝是否存在的問題更是其中的重災區,疑古思潮至今都有很大的市場,雖然後來在李學勤老先生的提倡下,我們逐漸開始走出“疑古思潮”。走出疑古,首先就應該科學客觀地去認知夏朝的歷史地位。

    走出疑古思潮:

    在中國的傳統史學譜系當中,夏朝是被列為第一個有著明確的列王世系的王朝,在中國古代文獻中經常會把夏商周並稱為三代,所謂“三代之治”就是表彰的以夏商周為代表的良政。但是由於關於夏朝的記載多是文獻相襲,並沒有確切的記載,因而在民國時期就有很多人懷疑和質疑夏朝的存在,並且許多人對於商朝的村在也是質疑的,後來隨著甲骨文的發現,商朝的地位基本得到確認,但是夏朝是否存在依然是人云亦云。

    顧頡剛曾經在《夏史三論》中主張:“我們不該用戰國以下的記載來決定商周以前的史實”,進而認定夏朝的歷史只是傳說的堆積,從而全面否定夏朝的存在,甚至認為諸如大禹等著名上古歷史人物都是不存在的。顧的學說影響還是非常大的,比如後來的《劍橋中國上古史》就不列《夏朝》一章。

    首先,甲骨文的出現即是證明在商場之前已經有比較完善的文字系統,因為甲骨文字身已經比較完善,而文字的發展絕不是一個突然出現的事物,而是文明慢慢發展的產物,這足夠證明在商朝之前已經有比較發達的文明出現,至於這個文明是否叫夏朝,則是可以進一步論證的,至少說明了商朝之前不是空白。

    其次,對於古文獻的記載,疑古學派認為不可信,從而一概否定,但是實際上這種否定只是一種總體的否定,文獻中許多細節的記載還是可以進行推敲和考證的。

  • 12 # 前世一隻貓貓

    夏朝(約前21世紀—約前16世紀),是民間普遍公認的中國第一個朝代。如果用史學界專業的角度去看待,夏朝存在的真實性是存疑的。一個王朝的存在必須要滿足3個條件:文字,城邦,中央集權。而這3個條件在夏朝一個都沒有找到。中國傳統文獻中關於夏朝的記載較多,但由於都成書較晚,最早出現在前秦,漢朝,距離夏朝還有1000多年,可信度不高。中國可辨識最早的文字甲骨文,裡面沒有‘’夏‘’字,也沒有冬字,只有春跟秋(春秋戰國名字可能跟這些有關吧)。在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發現的二里頭文化,被認為是夏朝的遺址,但始終無法被證實。如果就是被證實,二里頭遺址還沒有現在的一個農村大,城邦就更談不上了。

    真正懷疑夏朝真實性的是在民國時期,顧頡剛發起“古史辨”運動,中國史學界開始重新檢討上古歷史,其中即包括了對夏朝真實性的懷疑。

    很多網友認為是外華人一直否認夏朝的存在,其實是錯誤的,真正否認懷疑夏朝的恰恰是中國的那些精英和海外華人圈,外華人並不否認夏朝的存在,只是不承認,因為一個王朝的存在必須要滿足之前說的3個條件:文字,城邦,中央集權,這些也是中國史學界評判一個朝代文明的標準。要不日本,南韓非把他們的文明說成是7000年或10000年,那世界文明史不是亂套了?希望中國的考古學家繼續努力......

  • 13 # 鐵馬冰河wu

    長期以來,大批中外歷史學家們,對於夏朝是否真實的存在過抱懷疑甚至是否定的態度。他們認為,夏朝是古代華人對祖先的崇敬乃至幻想而虛構出來的,即便夏朝真的存在過,那也是一個規模較大的部落聯盟,絕不可能是一個國家。

    傳說夏朝是中華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它大約存在於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之間。夏處於 中華文明的童稚期 ,畢竟太過渺遠了,所以讓人有一種虛無飄渺、亦真亦幻的感覺。

    夏朝以部落聯盟的形式組成了一個國家,聯盟的首領大禹在長期的治水過程中,因卓有建樹而建立起了個人絕對之權威,於是他大會各路酋長(諸侯),建立聯盟,逐漸夯實了王權。

    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歷史鉅著《史記》中有明確的夏朝帝王紀年表,可見,“夏禹和夏啟,開國何茫然”的夏王朝是真真實實存在過的。《論語》中也留下來這樣的說辭:“殷因於夏禮,吾可知也” 。學富五車的孔子十分肯定地認為,殷商的那套禮儀制度,均來源於夏。從一些出土的商代青銅器上的銘文可以辨析出,商湯在小臣(諸侯)的輔佐、幫助下,一舉囊括了原屬夏的九州之地,建立了奴隸制的商王朝,大禹建立的夏朝國都也被他佔據。

    在河南、山東交界處挖掘出的一尊商代青銅器上刻有這麼一段銘文:“(學者翻譯)威武的王湯,無比敬畏天帝,他接受天賜的使命,討伐夏國,擊敗了他們的軍隊,攻佔了夏國的王都”。由此可見,早在上古時期,古人對夏王朝的存在是非常肯定的。

    因年代太過久遠,加上歷史記載缺乏,夏朝的存在還是引發了後世研究者們強烈的質疑與爭論。然而,上世紀60年代的一項重大考古發現,讓那些懷疑與否定論者瞠目結舌,夏朝是真實否存在的疑問也終於得到了徹底解決。

    1960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師二里頭村發現了一處頗具規模的古代宮殿基址,經仔細發掘考證後認定為是夏朝都城遺址,也是中國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早的大型宮殿構築基址。在二里頭夏都遺址裡發現了大型宗教祭祀建築基礎殘存和400多處墓葬,出土了大量青銅器、玉器、陶片、骨器殘片,還有一座規模較大的青銅冶煉作坊基址······

    《史記》記載,大禹死後,兒子啟繼位當王,他廢除了禪讓制度,從此開啟了世襲罔替、“家天下”的時代。

    為了加強統治,夏朝頒佈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禹刑》,設立了關押人犯的監獄。隨著生產力的相對進步,彼時的農業已經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早已非原始的刀耕火種、採集漁獵,收穫的糧食可以供養更多的人口。而且夏朝的祭師已經發明瞭天文曆法的推算標準,一直沿用至今;發明了文字,曰夏篆;已出現了馬拉車輛這一新式乘用工具; 夏都遺址還出土了大量的青銅禮器、兵器、農耕工具等。

    偃師二里頭遺址的發現使夏文化重見天日,也解開了一個困擾史學界很久的謎團,使夏王朝的存在有了毋庸置疑的鐵證 。自夏朝始,中國才真正邁進悠悠五千年文明史的漫長曆史時空隧道。

    插圖源自網路

  • 14 # 司馬長史

    當然是真的存在!

    夏朝存在的證據:

    1.夏朝都城——二里頭遺址

    2.(迄今為止)最早的龍——二里頭綠松石龍

    3.(迄今為止)最早的銅爵——二里頭乳釘紋銅爵

    4.(迄今為止)最早的唯一收集了5種穀物的文明

    5.(迄今為止)最早的宮殿

    6.玉璋——各地文化統一的象徵

    7.望京樓遺址——商滅夏的有力證據

  • 15 # 風雲說收藏

    一百年前,中華文明西來說甚囂塵上,西方學者居然說中華文明是從西方透過中亞傳過來的,是西方文明的分支。清末民國的文人學者竟然都認可這種西來說,我們現在嘴裡的大師那時候是多麼的可悲,可悲得連自己祖先的文明都賣給了西方。

    西方不承認夏朝,並不代表夏朝子虛烏有,沒有夏朝,商朝從何而來?它又是繼承了誰的王權制度?西周王室從何分封夏朝後人在越國、杞國、繒國和褒國?又何來杞人憂天的相傳近三千年的成語?&商代之前的王城遺址

    夏亡到周立不過四百年,此間人們的口口相傳不會是空穴來風,周人完全能記住四百年前有一個煌煌夏朝,更何況夏朝後人杞華人不可能在四百年裡忘了自己是一個朝代的後人!&二里頭遺址夏代青銅爵

    一個周公可以在目不識丁的老百姓嘴裡相傳了三千年,直到現在我們還能從一個不識字的老人嘴裡聽到周公的故事,我們有什麼理由去懷疑三千年前的周人記不住他們之前四百年前的堂堂夏朝?

  • 16 # 三戎大帝

    首先我可以肯定的說存在,當年殷墟沒有出來很多國內的人和國外的學者也不認商朝存在,後來殷墟出來打了多少人的臉,史記中有殷本記,現在被證實商朝存在,從這點說明史記中夏本紀絕對不是憑空捏造的。現在不承認夏朝存在的人,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說只有西北部某省且是第一大省的人會認為夏朝不存在。而且學術界並不是沒有出土文物,只是缺少一種文字證明而已,公認夏人活動範圍是現在山西南部和河南西部交界的地方。

  • 17 # 一老沈一

    “夏朝”是不是存在暫且不表,“夏文化”或者夏文明肯定存在,這是當下國內學界比較一致的看法。

    關於研究方法。

    大學者王國維,提出了“二重證據法”,即文獻和考古兩條線索,以已知推未知。

    這個方法,被後來的多數學者所接受。但現在,已然進入“多重證據法”或“科學證據法”研究階段。

    史籍。

    關於“夏朝”、“夏代”、“夏文化”或夏文明,文獻記載的不少。被學者看重的是《史記》和《竹書紀年》。後一種為最,因為其是逃過秦始皇焚書厄運的戰國史籍,更具可信性。

    這兩部史籍,提供了基本一致的夏代紀年和“代(世)”、“王”資訊。 考古。

    上世紀50年代開始,不斷有重大的考古發現,對夏代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據。

    特別是後來碳十四測年技術的應用,使考古依據現代科技更為嚴謹和可信。

    關於研究成果。

    1996年5月,國家啟動了“夏商周斷代研究工程”。至2000年,發表了《夏商周斷代工程1996-2000年階段成果報告》。

    其中,對夏代起止時間給出了判斷。

    自2000年以來,研究仍未止息。成果也愈加精細。 以下是關於夏代較為主流的研究成果——

    夏文化總共有471年曆程——從公元前2024年(或公元前2043年)-前1553年(或公元前1572年)。

    考古證據是夏文化從中原龍山文化晚期開始,經新砦期和二里頭文化第一、二、三期(第四期屬商文化)。 其中,中原龍山文化晚期為早期夏文化;新砦期和二里頭一期為中期夏文化;二里頭二期和三期為晚期夏文化。

    早期夏文化大體是大禹、夏啟、太康、中康、帝相(包括后羿和寒浞)時期的文化,約131年,即公元前2024-前1893年(或者公元前2043-前1912年);中期夏文化大體是少康、帝予(杼)、帝槐(芬)、帝芒、帝洩時期的文化,約150年,即公元前1893-前1743年 (或者公元前1912-前1762年);晚期夏文化大體是帝不降、帝扃、帝廑、孔甲、帝皋、帝發、履癸(夏桀)時期的文化,約190年,即公元前1743-前1553年(或者公元前1762一前1572年)。

    關於碳十四的測定。

    碳十四測年技術,支援了前述夏文化上限和下限的結論。

    2000年前測定的標本有:河南龍山文化晚期第二段即王城崗三期兩個標本,編號為SA98108骨頭和編號為SA98110骨頭;屬於河南龍山文化晚期第三段即王城崗第四、五期五個標本,編號為SA98116骨頭、編號為SA98117骨頭、編號為SA98120骨頭、編號為SA98123骨頭。 2002-2005測定的標本有:編號為BAO5239標本、編號為BAO5236標本、編號為BAO5237標本、編號為BAO5238、編號為BA05235標本。

    還有很多檢測,不再贅述。

    關於“夏朝”。

    國內學界很低調,對於夏文化是不是夏朝態度審慎。 這涉及到外國學界所說的“文明”三標準——文字、城邦、中央集權。

    其實,這只是個話語權問題。

    從國內目前的考古及研究成果來看,“夏”之作為“朝”,只缺少了當時的文字還沒發現。

    除此之外,“夏”已經具備了所有從原始部落狀態進入到農業王國的條件。

    河南龍山文化晚期,陶器發達,屬成熟的農耕社會,已經有了活人殉葬,標誌城市的城牆遺蹟被確認,而且已進入青銅器早期。

    二里頭遺址更為壯觀。其於1959年開始發掘,發現有宮殿、居民區、製陶作坊、鑄銅作坊、窖穴、墓葬等;出土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銅器、骨角器及蚌器等,其中的青銅爵是目前所知中國最早的青銅容器。 這裡必須要說到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分佈於長江下游的古文化,距今5300-4000年,早於夏代。

    考古成果表明,良渚文化的農業已進入犁耕稻作時代;手工業趨於專業化,琢玉工業尤為發達;大型玉禮器的出現揭開了中國禮制社會的序幕;貴族大墓與平民小墓的分野顯示出社會分化的加劇;刻劃在出土器物上的“原始文字”被認為是中國成熟文字的前奏。

    國際頂尖考古專家科林.倫福儒,在現場參觀後,也不得不感嘆,整個世界都必須重新認識中國商代以前的歷史了。

    良渚文化已進入申遺程式。儘管夏朝的細節還待考證,但證據已然足夠充足,幹嘛我們的很多人還糾結於此呢!

  • 18 # 一簡二繁

    根據目前眾位大神的回答情況,夏朝想說不存在都有點藏不住了吧。雖缺乏直接的相關文字,但是遺址就在我們那附近 偃師二里頭 新密新寨遺址(后羿代夏) 登封王城崗遺址

    嗯 大概就這些了吧!

  • 19 # 瓷器鑑定真知堂

    二里頭遺址位於河南偃師,有青銅器,有城址,但沒有聽說發現文字和大型祭祀坑。根據測年結果,二里頭遺址年代分佈約為公元前1750年~公元前1500年(一說前1730年~前1520年)。大約相當於傳說中的夏末商初時期。但它是不是夏都遺址,目前學術界有很大爭議。原因在於,如果夏朝不存在,它完全有可能是更早前的商人遺蹟。沒有證據能證明就是夏,只能證明更早的商(商湯之前還有十四代)。

    從1960年至今,研究人員對遺址的發掘與研究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世紀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 。揭示了1號、2號宮殿基址,發現了青銅冶鑄遺址和墓葬。

    第二階段: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 ,發掘了鑄銅作坊遺址和墓葬,出土大量陶器、青銅器、玉器、漆器、綠松石器等。

    第三階段:20世紀90年代至今 ,在宮殿區發現清理了大型建築基址。發現了綠松龍數座和大路;發現了宮城城牆以及綠松石器製造作坊和總面積超過2100平方米的三進院落遺址。年代距今3600年至3700年,可推斷為最早的二里頭宮殿遺址。

    以上就是二里頭遺址發掘的全部成果了。說實話,說它是夏朝都城,證據太薄弱了。第一,沒有發現夏王陵,第二沒有大型祭祀坑出土祭祀物,第三沒有文字發現。只能說明這是3600年前一座城市遺址。那麼,從證據而言,說它是商湯建國稱王之前的早商遺址可能更加恰當。當然不能否定它作為夏都的可能性。只是就以此命名為夏都則證據確實不足,無法滿足充分,必要之條件。

    那麼,二里頭不能證明夏朝存在,夏朝就不存在了嗎?筆者研讀歷史多年,今天終於可以解開謎底!夏朝確實存在,證據就在《尚書》古本《竹書紀年》和殷墟甲骨文裡!

    商湯滅夏,對夏朝文物和資料進行了毀滅,所以尚書中《夏書》只有兩篇《禹貢》和《甘誓》。《禹貢》為戰國時期後人所作,這個學術界早有共識,則《尚書》只剩下《甘誓》可信了。《甘誓》既沒有說明王是誰,也沒有時代,作為夏存在的證據可說沒有!這樣看來,夏朝是否存在真是一個大問號了。

    且慢,夏書沒有,請看《商書》第一篇《湯誓》

    王曰:“格爾眾庶,悉聽朕言。非臺小子敢行稱亂!有 夏多罪,天命殛之。今爾有眾,汝曰:‘我後不恤我眾,舍我穡事,而割正夏?’予惟聞汝眾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汝其曰:‘夏罪其如臺?’夏王率曷眾力,率割夏邑。有眾率怠弗協,曰:‘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夏德若茲,今朕必往。。。爾不從誓言,予則孥戮汝,罔有攸赦。”

    商朝滅亡了夏,毀滅了夏朝存在的證據,卻忘了毀滅自己開國君王商湯的伐夏誓詞。

    司馬遷《史記》記載了商朝的世系,還記載了商朝商湯之前十四代的世系。

    殷契,母曰簡狄,有娀氏之女,為帝嚳次妃。帝舜。。封於商,賜姓子氏。  契卒,子昭明立。昭明卒,子相土立。相土卒,子昌若立。昌若卒,子曹圉立。曹圉卒,子冥立。冥卒,子振立。振卒,子微立。微卒,子報丁立。報丁卒,子報乙立。報乙卒,子報丙立。報丙卒,子主壬立。主壬卒,子主癸立。主癸卒,子天乙立,是為成湯。商湯之前的十四代名字在殷墟甲骨文中,最早可追溯到王亥和上甲微。

    《國語魯語》記載:“上甲微能帥契者,商人報焉”上甲微,商之先也”王亥為上甲微之父。甲骨文中祭祀王亥和上甲微的卜辭非常多。

    商王武丁之子武乙時期的甲骨文卜辭這樣寫到:甲午貞,乙未酒高且亥####,大乙羌五牛三,且乙羌###,小乙羌三牛二,父丁羌五牛三亡它。

    意思是甲午日佔卜,乙未日用酒和活人活牛祭祀高祖(通且)亥。。。。大乙(天乙,也就是商湯)五個奴隸三頭牛,祖乙(且乙)奴隸。。。小乙奴隸三牛二,父丁(武丁)五個奴隸三頭牛沒有其他的。

    大乙,祖乙,小乙,武丁在《史記》中均有記載。亥就是王亥,也就是《史記》中的子振!子振亡後,子微立,子微也就是甲骨文中的上甲微。

    武丁時期的卜辭有:‘於河王亥上甲,十牛’的記載。上甲到商湯的次序,甲骨文中也有明確記載,不過,司馬遷所述有誤!

    而商朝先人商侯相土,商侯冥,商侯子亥(王亥子姓),商侯微,商侯履(商湯)

    (殷商成湯名履)在古本《竹書紀年》中均在夏朝歷史中出現,可見司馬遷考證的湯之前十四世商侯是基本可信的,王亥以後到湯的八王則可以跟甲骨文卜辭對應!(商朝追溯先王的甲骨文卜辭最早只到王亥和上甲微)。

    《詩經》《商頌》《長髮》中,寫到:

    浚哲維商,長髮其祥。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有娀方將,帝立子生商。。。率履不越,遂視既發。。。。帝命不違,至於湯齊。。。九有有截,韋顧既伐,昆吾夏桀。。。

    這和《竹書紀年》中帝嚳之妃有娀感大人跡生契舜帝禹帝時封於商,商湯名履,伐夏桀是完全吻合的!

    上古之史最可信的就是《尚書》《詩經》和《竹書紀年》。《竹書紀年》乃秦始皇焚書坑儒之前魏國史書,西晉時被髮掘於戰國魏襄王王陵,其真實可靠性超過《史記》。史記的寫作時間晚於《竹書紀年》200多年,且是在秦始皇焚燒各國史書只留下秦史,而秦史又被項羽一把火燒了之後司馬遷考證的結果。司馬遷沒有見過《竹書紀年》,但他考證出來的商湯之前十四代和《竹書紀年》以及殷墟發掘出土的甲骨文卜辭基本吻合,可見夏朝確實如《竹書紀年》記載存在,當時商為侯國。歷代商侯基本可以對應得上,再加上《尚書 湯誓》《詩經長髮》,上古三大史書和殷墟甲骨吻合,則夏朝可證,完成了充分,必要之條件。

    那麼,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為夏城址也就基本無誤了。是不是夏都則有待考古發掘出更多證據。

  • 20 # 夏朝與詩經研究

    夏水北淝河四方湖是夏朝國都華夏文明的歷史遺存

    (作者:趙輝)因為中華文明的五千年文明史受到西方歷史學和國內歷史懷疑論者的普遍質疑,在2004年中國正式啟動了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綜合研究,揭示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集中國考古學、文獻史學、古文字學、人類學、天文學、科技史等多個學科的國內頂尖院士、教授、專家的不懈努力,根據《竹書紀年》《史記》等相關文獻的記載,終於取得了初步成果——《夏商周斷代工程》,為華夏文明五千年文明史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貢獻。

    公元1899年隨著甲骨文在殷墟的發現,中國文獻與傳說中夏商周三代的商朝被證實與確認,根據現代文明歷史學的標準,將中華文明史前推至3600年。而商朝之前471年的夏朝歷史,因為至今沒有找到相關的物證,夏朝的歷史與文明史還沒定得到國外和國內人們的認可與確認,使得夏朝歷史與文明成為困擾中華民族的一個未解之謎。

    受《竹書紀年》與《史記》等相關歷史文獻的影響,對華夏文明起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黃河流域,嚴重誤導了人們的思維與判斷,是現代關於華夏文明的原始來源夏朝歷史研究缺少實質性進展的根本原因。《竹書紀年》與《史記》對夏商以前的歷史記載,基本是以記人與記事為主,對人與事的發生地,完全沒有記載或相當模糊。後世對這些人與事的發生地,因為受到中國地理政治的影響,基本是一種移花接木式的牽強附會,將夏朝文明的發源地一廂情願地定位於黃河流域,而忽略了以淮河流域塗山地區為代表的文明形成過程,才是夏朝文明,即華夏文明的本源與發源地。對以塗山地區為標誌的淮河文化研究的漠視與缺失,是近代史學界在夏朝歷史、華夏文明史研究中一事無成、毫無實質性進展的根本原因。

    近年考古人員在對塗山地區淮河北岸、北淝河南岸的安徽蚌埠市雙墩遺址進行了發掘,發現了的600多件陶器刻劃符號,這些雙墩刻劃符號已具有表意的功能,是中國文字起源的重要源頭之一。而雙墩文化遺址發掘出大量的陶器與蚌器,更是標誌著7300年前塗山地區、淮河流域兩岸的先民們已經完全進入了文明生存狀態,告別了原始生存狀態。大量陶器與蚌器的使用,解決了先民們對食物的加工問題,是先民們的鍋與刀,這也是現代人們生活生存的必備工具。蚌器的取材、加工與使用,是相對於石器的加工與使用,更加方便與簡單便捷,是更加優先於新石器時代人們的標誌,為淮河流域文明的發展,提供了優越的自然條件。也使得淮河流域的先民們文明發展程度,要高於其他自然環境受到限制的地區,是淮河流域的文明高速發展的物質保障與優勢條件。這就促進了淮河文明的發展與形成,為文字的形成與成熟,創造了條件,使得7300年前在淮河流域形成了中華文字的雛形——雙墩文化刻畫符號。

    在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中,在塗山南麓、淮河岸邊的禹會村,考古人員發現了四千年前“禹會諸侯,執玉帛者萬國”的歷史遺址。其出土的各種不同地區的樣式風格多樣的陶器,標誌著這就是萬國諸侯會聚的地方,使得“禹會諸侯”這一標誌夏朝歷史的標誌事件得以確認,是大禹建立的夏朝位於淮河流域塗山地區的重要考古標誌。《左傳》哀公七年“禹合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今其存者,無數十焉。”《竹書紀年》“五年,巡狩,會諸侯於塗山。”將以大禹治水之功奠定的夏朝與淮河流域的塗山,無可置疑地緊密聯絡在一起。

    在《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第六》中記載:禹三十未娶,行到塗山,恐時之暮,失其度制,乃辭雲:吾娶也,必有應矣。乃有白狐九尾造於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之證也。塗山之歌曰:“綏綏白狐,九尾痝痝。我家嘉夷,來賓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際,於茲則行。”這段歷史記載,記錄證實了大禹因治水在塗山成家、娶妻、生子啟的重要事件,並證實了大禹本人就來自於東夷部落,並在塗山成為王位的繼承者。塗山是大禹夏朝的興盛之地,夏禹是東夷部落的一支。這是傳統歷史學家以黃河流域為文明發展中心所不願認可與贊同的原則問題。

    在《懷遠縣誌》記載,四千多年前,夏氏就祖居羽山(今蘇北、魯南一帶),後徙居夏水(今北淝河)。這個地方縣誌的記載,將大禹的夏氏族部落來到塗山地區的原因與過程、地點,完整記載了下來,是對大禹歷史、夏朝歷史研究不可多得的史料與線索。這也許不能得到學富五車專家們的認可,卻是解開夏朝歷史的關鍵線索與史料。

    夏水、夏河,也就是今天的北淝河,位於淮河流域北岸、塗山北部的一條自然河流,雙墩文化遺址就位於淮河與北淝河之間。可以說是淮河與北淝河共同培育出了雙墩文化這一目前得到確認的文化標誌。夏水是部分歷史研究者,對夏朝歷史研究著重尋找的目標,也是一個懸而未決的歷史難題,是尋找夏朝國都與區域的一個重要指標與標誌。夏水、夏河,不知什麼原因,早以不見傳統史料的記載中。在《漢地理》中“城父(夏肥水東南至下蔡入淮,過郡工,行六百二十里。)”是為數不多的將“夏”與“肥水”記錄下來的史書,卻是對現在西淝河的記錄,但也讓我們可以把淝水與夏水密切的聯絡在一起,是記載淝水為夏水的不多史料。而真正可以標誌夏水與夏朝國都地理位置的卻是北淝水,北淝水才是與夏朝歷史文化兩位一體的夏水,這在關於北淝河的相關介紹中,得到了確認。

    北淝河現今是一條河流不長,流域面積不廣的自然河流。1953年受治淮工程的影響,上游被分流,下游被截斷,成為一條在地圖上很難找到的河流。具有深厚歷史感的夏水名稱也變為普通的北淝河,但就是這樣一條不起眼的、奄奄一息的小河流,卻是孕育華夏文明的發源地,夏朝國都的所在地,是解開華夏文明歷史,比肩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的母親之河。

    北淝河中的四方湖,是夏朝所封方國,形成“四方來朝”“四方來賀”,朝拜夏朝國都高度文明與文化的標誌與歷史遺存;四方湖畔的古城遺址,就是中華民族眾裡尋他千百度的夏朝國都華夏城,是孟子所述的“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其所沉澱出的文明與文化,在西周時期,形成並誕生了中華文明的標誌《詩經》,《詩經》的大部分詩篇就是對古城與四方湖景色的描述,是四方湖地區人們為中華文明做出的巨大貢獻。

    北淝河四方湖下游孕育的7300年曆史的雙墩文化,是華夏文明的啟明之星,照亮了華夏民族,開啟了華夏文明,為夏朝文明的形成積累了物質與文化基礎。

    北淝河四方湖地區形成、傳承的懷遠花鼓燈,穿越四千年曆史,是“華”與“夏”所代表的華夏民族特點的代表與集中體現,原汁原味地展現了所有關於“華”“夏”含義的豐富內涵。

    史料中記載“禹合諸侯於塗山”“楚失華夏”“徐即諸夏故也” “諸夏之人莫不欣喜”“東夏之命”都明確將華夏本源的夏朝之地指向淮河流域的塗山、四方湖地區。北淝河四方湖地區豐富的歷史遺存與文化遺存,將遠古華夏文明的特質展現無餘,是任何牽強附會、以一概全的偽歷史、偽地名所無法取代的。

    隨著夏朝被商朝取代,商朝被周朝取代,中國地緣政治的西移,夏朝時期因為文字還沒有完全成熟完善,文字載體的缺失,關於夏朝的歷史也逐漸被後世有意或無意的或淡化、或掩蓋、或移植,而漸漸地模糊、無蹤可尋。但真實存在的歷史與文化,總會顯示其頑強的生命力,顯示其不可抗拒的力量,以其微弱的光明,顯示其存在的痕跡,展現其曾經璀璨輝煌的光芒。(作者:趙輝)

    夏朝就活在當下:萬國諸侯眼中的夏朝與懷遠花鼓燈印象

    (作者:趙輝)華夏又稱中華、中夏、中土、中國。華與夏曾相互通用,兩字同義反復,華即是夏。“中華”又稱“中夏”。華夏也稱“夏”、“諸夏”。在甲骨文中,華與夏這個兩字的地位非常崇高。大約從春秋時代起,中國古籍上開始將“華”與“夏”連用,合稱“華夏”。

    《春秋左傳正義》疏曰:“夏,大也。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夏一也。”梅頤《偽孔傳》:“冕服採裝曰華,大國曰夏”。《尚書正義》:“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說文》:華,榮也。夏,中國之人也,珿中原之人。

    古人是以服飾華採之美為“華”;以疆界廣闊與文化繁榮、文明道德興盛為“夏”。從字義上來講,“華”字有美麗的含義,“夏”字有盛大的意義,“華夏”本義即有文明的含義。“華”亦含有赤色之意,華人喜歡紅顏色,把紅顏色看作吉祥的象徵,所以就自稱作華。

    所謂華夏,民得其生,國得其昌,政得其遠;君得其名,民得其利,故中華以華夏自美。

    華夏來自於四千年前大禹建立的夏朝,但在中國文明史的研究中,關於夏朝至今沒有一個明確歷史存在的結論,讓華夏文明史在眾人的質疑中撲朔迷離、渺無蹤跡,實在是中華歷史研究中的一大遺憾。

    在筆者看來,夏朝一直存在於華夏大地、一直生活在華夏人民之中,是中華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只是因為政治與地理的原因,被忽略、被漠視、被掩蓋,但它一直生龍活虎地活躍在曾經夏朝國都的土地上,顯示著夏朝創造的璀璨文明頑強的生命力,成為中華藝術的鼻祖——這就是安徽懷遠花鼓燈舞蹈與音樂。

    在關於“夏”字的歷史演變中,有各種形態各異的字形。這些形態各異的夏字,超出任何一箇中國文字的變化,呈現夏字的多樣性,讓後世歷史與文字研究者對夏字的來源如入雲霧,不明就裡,於是產生了“夏是爬蟲”“夏來源於埃及”等驚世駭俗的學術理論,懷疑與否定夏朝在中國歷史中的真實存在。

    為什麼夏字在古文字中會有如此多的字形變化,形態各異,但又顯示出某種形式的內在關聯呢?這就不得不提《左傳》中記載的“禹會諸侯,執玉帛者萬國”這一重要夏朝歷史事件。

    《呂氏春秋·察今》對“東夏之命,古今之法,言異而典殊。”中“東夏之命”注為“東方也”。

    南宋《六書故》中載“夏,舞也,象舞者手容,足容。”

    大禹因治水有功、造福民眾,舜帝將天子之位禪讓於大禹。大禹因為崇高的個人品德而受到萬國諸侯的擁戴,前來淮河之畔塗山南麓的禹會村,參加大禹的萬國諸侯聚會。大禹以“禮儀之大”的歌舞表演招待萬國諸侯,這就是現今仍流傳於塗山地區的安徽懷遠花鼓燈舞蹈。

    安徽懷遠花鼓燈的舞蹈動作豐富,各地萬國諸侯對這些舞蹈動作有不同的視角與不同的欣賞判斷,於是萬國諸侯對欣賞到來自大禹夏朝的花鼓燈,進行了各自表述、刻畫,產生了形態各異的骨刻文、甲骨文、金文的夏字。

    讓我們來仔細對照一下,懷遠花鼓燈舞蹈動作與不同字形夏字的對應關係,看看它們有哪些高度相似之處。

    在塗山、荊山南麓大禹為萬國諸侯表演的花鼓燈,是以荊塗二山為背景的大型集體花鼓燈表演,因此,在這些舞蹈動作動作上必須加兩座山峰的背景,就是夏字上面的兩個山峰刻畫符號的來歷。

    在中國歷史學界的視野中,夏朝虛無縹緲,捉摸不定;在淮河流域的土地上,夏朝仍存在於人們的生活中,仍然在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在此,不得不感謝四千年來,一代又一代為花鼓燈藝術的傳承,付出一生汗水的民間藝人,是你們的辛勤付出,才讓華夏文明成為所有華人的普遍認同,成為華人最引以為榮的共同驕傲,成為中華民族屹立世界之林的歷史資本,為夏朝歷史文明的解密提供了最可靠的依據,使得失落的華夏文明發源地再現於世。(作者:趙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汽車能使用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