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博迷

    學習王陽明心學和“知行合一”,看聖人之道。王陽明有四句說: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為惡是格物。他的學生解釋說:心體本來沒有善惡,但是被私慾所沾染,心體也就有了善惡,正要用格物致知的功夫讓心體回覆到無善無惡的境界。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就是認識和實踐的關係。“知”是指人的意識和思想,“行”是指人的實際與行動。王陽明極力反對知行脫節及“知而不行”。知道就必須行動,在行動中提升道理,兩者是對立的共同體。如果有了“知”沒有“行”,一切都是空的,有了“行”沒有“知“,所有的行動是盲目的。

    王陽明認為聖人之道就是知行之道。聖人能把握外界因素與內心反應的平衡,內心不因外界因素而失去,而外界因素也能提升內心的強大。因為我們每個人的內心之本體,都與聖賢的心的本體是相同的,心即道,道即天,良知即天理。

    王陽明的:“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思想,他告誡每個人在成為聖人的過程中,向內心、本體尋找力量是主要的,而外部資源只是幫助內心提升能量,兩者互補成為聖人之道。

    對待當下的疫情,我們努力實施“知行之道”,疫情是嚴重的,但是隻要我行動起來就能克服的。為此,信心比黃金還珍貴!恐慌徒勞無益,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攥指成拳,合力致遠,我們不僅能夠打敗恐慌情緒,更能戰勝疫情!

  • 2 # 楚天之行

    知行合一,即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

    格物致知,意思是探究事物原理,而從中獲得智慧(或從中感悟到某種心得)。這裡更正一下, 它出自《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王守仁認為,“致知”就是致吾心內在的良知。這裡所說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識,也指最高本體。他認為,良知人人具有,個個自足,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將良知推廣擴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過程,因而也就是自覺之知與推致知行合一的過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鍊,見諸客觀實際。“致良知”即是在實際行動中實現良知,知行合一。 “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學的本體論與修養論直接統一的表現。

  • 3 # 北瑤的魚

    心學作為一門唯心主義的樸素哲學,歸根到底還是在一個心上。

    其核心在於“致良知”。

    所謂的格物致知,格物便是事上練(即問題中的事在練),致知便是致良知。

    “心即理”強調了良知(也就是所謂的道理)都在自己的心中,心無外物,無需他求。

    知行合一的知也是良知,強調了良知和行為上的高度統一和並行,就像道路的兩個方向,人的兩臂,大雁的雙翅一樣,缺一不可。

    其實上面提到的心學術語,核心就是一個“致良知”,其他的詞不過是表述方式不同罷了。

    就我個人的感悟,知知而行是為知,知而不行是為不知。行而知知是為行,行而不知是為怠行。可能會有些拗口,那就讓我用生活中的事例來解釋一下。

    例如感覺天氣變涼了,我們的良知會告訴我們在老家的父母可能會因此受凍,那麼自然而然我們的本能會告訴我們要打電話去關心下,如果有需要就寄錢或者買衣服寄給他們。這便是我們心中的良知意動了,如果行動起來,那便是知行合一,如若只是想想而不去做,那便是知而不行,是為不知。在我們行動起來後知道自己這樣做是出於良知,那便是行,如果不知這樣做的原因,那便是怠行,即便這次行動了,下次也會怠慢。

    其它的生活例子還有很多,所謂的“事上練”便是在生活中的日常事、大事上進行歷練。每一次都是格物,格物後致知,方能致良知後達到良知達意的境界。

    其它的也教不了什麼,怕誤人子弟,還是把陽明先生的四句教拿出來吧。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裡的善,是中平、中庸、適度之意,惡是過和不及。

    為方便理解,再舉個生活中的例子。

    我愜意地走在路上,心中不作他想,這便是無善無噁心之體。

    看到前面窗戶下的空調掛機要掉下來了,心中有所感,念頭發動,這便是有善有惡意之動。

    第一時間良知判斷這件事是錯的,是惡,便是知善知惡是良知。

    自己避開,盡最大的可能提醒他人以防受傷,便是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就是四句教在生活中事上練一個實踐的例子。

    最後,送大家一首自己做的心學殘詞:

    身如鏡,物來照,物去醒,不動如山化雷霆。

    知而行,事上練,事下明,格物致知笑風輕。

    心學就是這麼簡單,沒有那麼多深奧的道理,知道核心“致良知”,平時事上練,格物致知到了極致,便是內聖外王,人人皆可為堯舜的聖人境界了。

  • 4 # 林叢木

    我詳細的看過王陽明的《傳習錄》,其中大概的思想很類似於佛道,也就是說王守仁的心學很多內容是學習的佛家的禪宗,另外就是沿襲的儒學,王陽明說:心即是理,心外無物!跟佛家的禪宗的心即是佛,以及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有很大的共通之處!

    我指出一點,就是一個人的思想,無論是多麼大的人物都會多多少少受到他所處的那個時代的文化以及學者的影響,這是不可避免的!

    王陽明的心學打破了程朱理學的僵化,而是講的實際的功夫,對於知識的死記硬背和研究聖人的言論並不提倡!打破了當時的儒者的思維僵化,照本宣科的陳詞濫調,而且直接點明瞭儒學的核心,直指聖人之心,活潑潑的。把儒釋道融合在了一起,他注重心性之學,心學中的心性之學大多吸取的佛道對形而上本體的認知,但是他又反對出世,反對出家,反對不理塵世,這一點是學習的孔孟儒學的外王之學,認為修身養性的目的,修道開悟的目的更重要的是造福社會,兼濟天下,做官執政,但是又不否定佛道的來生的理論,只不過更注重當世的功德,而來世的事情很少涉及,正如同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所以說王陽明的儒學是主要結合了儒釋兩者,內在修心修證修養是佛,外在為官建功立業是儒!

    但是王陽明的心學只符合特定上等根器的人學,就如同禪宗也是針對的上等根器的人去學,因為這個形而上的本心太難把握,當時的人能繼承心學的人基本沒有,太依賴於天賦,以至於後來出現了在心學影響下的異端李贄童心說,成為了離經叛道了!所以說王陽明心學很難普及 ,自古以來絕大多數人都是一般的根性,不分現代古代,這種透過頓悟和實際功夫的辦法很難讓學習者理解和領悟,我觀當今對王陽明學問的解讀者的言論,全部是不得其理,而且錯的離譜,知行合一本來王陽明的意思是認為知就是行,能知便能行,知是行的開始,根本不是現在學者所說的,知道然後做到,把知和行分為兩個獨立的個體這是當今所有人的認知,這些學者連最基本的都不知道,下面也不用看了!

    其實知就是行的開始,就是把知和行看做一個整體,當知道了這個事物便已經開始去做了,做到了這個事物就是知道這個事物的最終目標,所以他認為不分知和行,而是讓人們知道事物以後堅持下去做實際修養的功夫,最終達到知和行的圓滿完成,如果把他看成是說道做到就是太低階膚淺了!很難解釋貴在心上面的領悟!

  • 5 # 爽爽的大跟班

    一、心即理

    心即理是陽明心學的起點,王陽明在反思程朱理學的錯誤時,頓悟出了“心即理”的思想,並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了整個陽明心學。

    王陽明從小就與眾不同,別的孩子讀書是為了中科舉,而王陽明讀書則是為了做聖賢。所以當王陽明學習了程朱理學後,他怦然心動,便和朋友相約去格竹子中的理。他的朋友先對著竹子格了幾天,最終病倒了。王陽明以為是朋友太弱雞,於是自己對著竹子坐著格,他比朋友多格了幾天,也大病一場。王陽明始終想不明白,這竹子與倫理道德有什麼關係?朱熹肯定是不會錯的,王陽明因此認為是自己太弱雞,看來這聖賢不是人人能做的。這個故事,叫做“亭前格竹”。

    後來,王陽明因為上疏彈劾劉瑾,被貶到了貴州龍場驛站,那個地方非常荒涼,鳥不拉屎,雞不生蛋。王陽明在那個地方沒有灰心失望,他開始日夜苦思:如果是聖人到了這個境地,他會怎麼做呢?終於有一天,他悟出了“心即理”的道理,史稱“龍場悟道”。

    到底什麼是心即理呢?王陽明說:朱熹錯了,人類的倫理道德與自然界的規律完全無關,道德只與我的本心有關——我真心喜歡、贊成的事,就是善;我真心憎惡、厭棄的事,就是惡。這就是“心即理”!因此,我本來就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這就是良知。

    任何人都有良知。有一天王陽明抓到一個賊,他讓賊把身上的衣服都脫掉,賊一件一件脫,最終只剩一條內褲。王陽明還讓他脫,他怎麼都不肯脫了。王陽明說:雖然你做了賊,但也知道當眾裸露是很羞恥的,這就是你的良知。

    二、知行合一

    1.知與行本就是合一的

    王陽明說:“一念發動處即是行。”你看到一件善事,就會立刻想去做,這種想法既是“知”,也是“行”。比如說,你看到一個老人跌倒了,會立刻想去扶她。你不會想:扶老人是一件善事,所以我應該扶他。因為你想去扶她,說明這件事是符合你的本心的,是善的。

    2.聽從自己的本心

    但是,很多人由於心中充滿私慾,哪怕內心產生了行善的衝動,也不會去做。比如看到老人跌倒了,雖然心中知道應該去扶,但是轉念一想這樣也許會惹上麻煩,於是便扭頭走了。這樣的人,良知就被遮蔽了,知性也不再合一。因此我們還需要知行合一的第二層含義:聽從自己的本心。

    你遇到事情時,一定要把握住自己心中浮現的第一個念頭,因為那是你的本心,也就是良知。依照良知去做,這就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也是一個磨洗心鏡的過程,久而久之,你心裡那面鏡子上的塵埃、鏽跡都被磨去了,你的心也就恢復了光明,那麼你就是個聖人了。

    所以,你想成為聖賢,只需要跟著本心去做就可以了。陽明心學是不是很簡易,很簡捷呢?這是人人都可以作的事情,就看你想不想做。而知行合一的最終境界就是“致良知”。

    三、致良知

    1.將良知推致事事物物

    這個世界是不完美的,也就是說,你肯定會看到很多事物不符合良知。也許你今天看到有小偷偷東西沒人管,明天看到孤寡老人十分可憐。王陽明說,你要把你的良知推行到萬事萬物上去,比如小偷偷東西沒人管,你去管,孤寡老人可憐,你去幫扶……要讓一切事物都符合你的良知,這就是“致良知”。

    2.將良知推到極致

    王陽明認為,每個人都有良知,只是明亮的程度不同而已。哪怕是罪大惡極之人,他也有良知,只是他的良知像一面長滿鏽跡的鏡子,只能模模糊糊地照出一個影子,完全看不清楚。大部分人的良知都受到一定程度的遮蔽,大家心中的鏡子都有鏽跡,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修習心學的過程,也就是磨鏡子的過程。你天天都能知行合一,心中的鏡子越磨越光,越磨越亮,鏽跡越磨越少。最終,你心中的鏡子沒有一絲鏽跡,你的良知沒有受到一點遮蔽,它就達到了極致。而這,就是“致良知”的第二層含義。

    人人都可以作聖人,只看你是否願意下功夫。

  • 6 # 騎牛赴瑤臺

    首先說明格物致知是程朱理學的思想。王陽明的主要思想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要說明這三種思想就得請出王夫之晚年總結的心學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知善知惡是良知,可是要達到致良知的思想境界就不光需要知道了,還需要為善去惡,這便是行動。這兩句合起來就是知行合一,缺一不可。有句話形容知行合一是這麼說的:知道做不到不如不知道,做到不知道全是瞎胡鬧。原話忘了,大概就是這麼個意思。心即理呢,四句教說的很明白了,善惡全在心裡,具體運作也在心裡,這就是天理,心就是天理,不用向外求理,也不用消滅自己的人慾。時時知行合一達到致良知就好了。

  • 7 # 繁峙清涼書院

    我由於對王陽明先生的敬仰,於2016年1月專程坐飛機到貴陽,在當地朋友的幫助下,來到他當年龍場悟道的驛站,睹物思人,以心印心,因近日又研讀《六祖壇經》,感覺明朝王陽明先生的“格物致知”“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思想雖然和唐朝六祖慧能大師的頓悟法門表述方法有異,證悟次第不盡相同,但他們實際上是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這是為什麼呢?慧能主張頓悟見性,即心即佛,非但不是廢棄頓悟前的修行,相反,他反覆強調要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自度自戒,自立功德,自覺是佛,反對執著文字相,與生活日用密切相連,主張入世修行是他的鮮明主張,《壇經·般若品》“煩惱即菩提”的命題如黑暗中的明燈照亮無數中華兒女不畏艱難,迎難而上,共克時艱,證得無上智慧,取得舉世矚目偉大成績。慧能偈曰“聽法頓中漸,悟法漸中頓,修行頓中漸,證果漸中頓”,這首偈頌將聽法為頓悟之前的漸修,得法則為漸修中的頓悟,日常修為是頓悟前的漸修,一旦見性則為漸修中的頓悟,這就將心與行,事與理結合,統一起來了,同時他還告誡弟子:“口誦心行,即是轉經,口誦心不行,即是被經轉”,就知道陽明思想“知行合一”的意思了。陽明先生的“致良知”可與慧能的“悟自性”說法互參,陽明先生在《答陸原靜書》寫道:“不思善,不思惡,認本來面目……本來面目,即吾門所謂良知……良知之體皎如明鏡……隨物見形……”,一個講心外無法,一個講心外無佛,歸根結底是教我們超越世俗貪慾,迴歸真實自然清淨的本性之中,經歷大疫洗禮的中華兒女更要領悟古聖先賢的人生智慧,在疫後開展正常物質生產與文化生活的同時,也要保留一片寧淨,淡泊卻又充滿生機,睿智的心靈淨土,養頤心識,滋熙人生,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 8 # 企業辦主任陳塵

    你怎麼理解王陽明的格物致知,心即理,事上煉,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王陽明的心學是主觀唯心思維的產物,其“心即理”觀念完全反應了這一點。

    老子“道德經”,闡述了“道”的存在,及其普遍規律(即自然規律)。老子的觀點是普素的唯物觀念。意即在人類尚不存在時,大自然就存在了,日月經天,江河行地,草木茂盛,山川壯麗。春夏秋冬,東暖夏涼,有其自然規律。日出日落,人們順之而作;月升日匿,人們當順時而息。自然規律早已存在,人們對其認識後產生知識,用以指導行動。

    此即物質存在為第一,而人的“心體”(思維器官),人的精神意識對客觀物質存在規律產生認知後方有了知識,此乃知識的來源,別無它途。而王陽明的“心即理”(心體本身就是理),完全背離了老子的唯物觀念,使只有從客觀物質規律的認識中認識的理,從自心就可產生,此乃大繆。

    王陽明的唯心思想是有繼承的。其直接繼承陸九淵,而上承孟子性善的唯心思想。早在老子後,莊子始以“天理”解釋“道”,以天理代替道,謂“天理”是世界萬物普遍規律及最高準則。此觀點,唯心思想始現。因“道”作為自然規律是客觀存在;而“天理”則不可觸控,實際並不存在,即是唯心產物。至西漢時,漢儒接過莊子學說,解“天理”為儒禮,即儒學倫理道德即“天理”。把天理解為儒家道德觀念,目的是用世,用以約束民眾。然此時“天理”仍是客觀存在(儒家道德觀念),並非純然精神意識層面的東西。至東漢時,學者鄭玄解“天理”為“本性”,即人之本性即具天理,此時,天理就完全是主觀唯心之產物。因天理觀念在西漢時已解為“儒家道德觀念”,已有具體指向,而鄭玄謂天理乃人心自生,人性自具,拋棄天理的外在根源,又回到主觀唯心思維。

    西漢儒者把“天理”視為獨立於人外的客觀法則,禮樂制度就是他的表現;東漢儒者認為,“天理”是人的天性,是人內心的主觀法則。

    王陽明說:良知即天理,天理即良知,又回到東漢鄭玄那裡,將天理視為人的本性,良心。

    問題明白了:天理是有內容的,它不是虛妄飄渺的。也即它的內容,知識是從哪裡來的?不是天上掉的,也並非地上生的,也不可能是“心體”(思想意識)自生的,它只能是在人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在對客觀事物的規律的認識中,總結得來的。

    心學體系,是教人修身養性的,是使人向善的, 此無疑義。但其基礎認識論,認為人的本性即具天理(知識),人的本性即具“良知”(先天就有的道德觀念),否定人的知識是在認識客觀實踐中得來的,是完全主觀唯心思維。

    心學的“良知”觀念實際並不存在,因為任何人無法證明孕婦腹中的胎兒“先天”就有道德觀念。“良知”觀念是王陽明為建立心學體系預設的並不存在的觀念,其它“知行合一”,“致良知”等觀念也就無從談起。

  • 9 # 小小馨子

    他首先對格這個字重新進行了解釋,他說格者正也,那就是正的意思。他就不是像朱熹所理解的至也。這個至的意思,什麼叫做物,他說物者事也。物就不是具體的所謂的一個物,而是事把物解釋成事是古訓,鄭玄當年就是這麼解釋的。物者事也這實際上是古訓。朱熹有時候也會講物者事也,但是格的意思不一樣。王陽明把它解釋成格者正也。格這個字有沒有正的意思?毫無疑問是有,比如說格君心之非,那就是正軍心之非。所以格是包含正這個意思的。在王陽明那裡當他把”格物致知”格物兩個字變成了正事。請注意事怎麼個正法?物和事之間的差別在哪裡?儘管說物者事也這個解釋是古訓,一字之差意思相差很遠。我打個比方,比如說我們這裡有個計算機在我這裡,這個是一個物,也就是說一個東西這是一個物。但如果說我把它解釋成事也,那是什麼意思?他就一定是介入了我的主體活動的一個過程,事那就是一定體現為一個過程,它就不是一個單獨的物質存在那個狀況。那麼事又如何正法?王陽明首先就是特別反對朱熹的這個觀點,認為理是存在於事物本身的,王陽明認為理不在事物本身。在哪裡?心即理,在這裡。能不能在事故當中呢!他經常打個比方很好玩。他說我們講求孝親的理,對父母親孝順,如果不孝了怎麼辦難?難到到父母親那裡去求個理?因為父母親就是我孝的物件了。如果說是孝的理存在於事物那裡,按照朱熹的我現在沒有做到孝,就要到父母親那裡去找緣故。君子反求諸己。王陽明講的事物之理不在事物本身,而是在我這裡,所以一個事或者說格物這個物正還是不正取決於什麼?取決於我自己,取決於我自己的心正還是不正。我如果心是正的,那麼我的行是正的,事自然就正。如果我的心是不正的事自然就不正,那麼你要求事之正也就是要格物要把這個事情給它正過來首先要正自己的心。所以在王陽明那裡所謂的格物?致知?振興?誠意等等,作為一個道德實踐的過程,在”知行合一”的一個根本原理之下它實際上是一回事.格物也就是正心,正心也就是誠意,誠意也就是致知。作為一個過程它是完全統一的。在這個意思上面來講,王陽明講”格物致知”的時候他就不是說要事事物物要去求一個理,去獲得關於一個具體事物之理,而是講我作為一個實踐的主體,尤其是在道德實踐的過程當中,不論是作為知識的主體還是道德實踐的主體,在一個具體的事件過程當中我如何去正自己的心,如何去處理好自己的事,使這個事物,得其正。問題在於得其正的標準在哪裡?當我們說一個事物是正的還是不正的時候一定是合乎某個標準的我們才把它叫做正,不合乎某個標準我們就把它叫做不正。我自己所從事,這個事情正還是不正標準在哪裡?按照王陽明的觀點,標準僅僅在於是否合乎你自己的本心。本心是什麼?本身就是道,本身就是天理。合乎本性就是合乎天理,合乎天理就是和其正。如果是不合乎天理的,不合乎天道的,不合乎本性的,你還能把它叫做正?

  • 10 # 外星文明新時代

    王陽明的所謂格物致知不過是: 看到了事物的表象來致知,代表了典型的物質思維,與我華夏先知們的形而上,透過事物的表象探索本源的思維完全不在一個層次! 留它有何用?還是儘早扔進歷史的垃圾堆吧!

  • 11 # 笑笑價值分享

    致知:是心境,開啟精神世界提升自己的維度,構建自己的高維度,有廣大的宇宙般的意志,突破時間空間的變數達到觀想之境,人生的狀態,精神的狀態,就是王明陽所提倡的立德、立功、立言,三步行進退自如。

    格物:是人和環境、錢財和一切物體的關係,互相吸引,有些抵不住誘惑,不是格物了,是被物格了,就是在做事的時候,是否能抵擋外界的誘惑,全神貫注的做好自己當下的事情。

    致知格物:全神貫注的心無雜念的去做自己的事情,而不被外界的所有因素干擾。是你在駕馭事,不能讓事駕馭你,這就是一個以心易物的過程,會感到的愉悅,反之會感到的痛苦。

    心即理:即良知,俗話說良心,哪怕遇到脅迫也不能心理的道德底線,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

    事上練:無論任何事情都是透過實踐得來的實證耍嘴皮子是沒有用的,俗話說紙上談兵口頭禪會做總比會說的好。

    知行合一:領悟到了就立刻執行有了目標立刻去做,知:是知識,行是行動,行為,一定要心口合一否則永遠是畫餅充飢,沒有結果。

    致良知:心無外物是原點,自我構建,開啟內在的精神世界最後的靈魂歸屬感。

    無論做任何事情,要學會誰做誰休息,隨時清空自我抽離出來,開闊自己的心境,用理性的語言去對待身邊的人和事,光明磊落,就如同王陽明離家還有30裡,卻病死在船上,弟子揮淚道別問:夫有何言?王陽明答: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意思就是說:行得正,做的端 ,沒有遺憾也沒有什麼可說的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聽說一樓的房子很差勁,是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