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道之人137113144

    辯證法我不懂,我只知事物的本質就具備多樣性,好事變壞事往往就在一瞬間,不過壞事變好事就慢得多,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這是我理解的正道要費很大力氣才能壓住魔。物質也是多用途的,只是看你是否瞭解他的性質。我認為中西沒什麼區別,只是形勢上有所不同,道理原理是事物的本質,你若先知道理,原理也能很快掌握,你若先知原理,道理自然就出來了。我們是透過學習先知其理,實踐中在知其原理,西方習慣先深究物質的原理,在總結道理,我們要快一些。道德經的第一章若弄明白了,就好比找到了一把萬能鑰匙,絕非虛言。道理是無你順推,要發散思維,不要只看一點或一面,要多方向思考得各種結果。原理是有你倒推,你就會明白這個有是怎麼來的。

  • 2 # 南山陽

    這幾十年來,從教科書到各種成人輔導材料,都在說中國傳統思想中的辯證法,辯證法思想是中國哲學的一大優勢和寶庫。我以為這裡實在有很深的誤解,有需要廓清問題。真相是,辯證法就是西方哲學當中才有的產物,中國思想中並沒有對應的辯證法元素。我先說為什麼,然後再簡要說一下為何會這樣誤會。

    要知道什麼是辯證法,首先要知道西方哲學的本質。哲學,希臘文原意是“愛智慧”。什麼是智慧,洞悉萬有的本相,知曉宇宙的本源,明白人生的意義。萬有,哲學中有個專有的概括名詞“是”(bing,中譯又常譯為存在、有),“萬有為什麼是有而不是無”(海德格爾《形而上學導論》),哲學在思考這樣的東西,是關於“是”的學問。又因為這是在語言中總體地、抽象地言說萬有,所以哲學這門學課核心的部分又叫“形而上學”,metaphysics,直譯是“物理學之後”,即學完物理學才能學它的。那麼,“是”,為何是“是”而不是“不是”,透過什麼來確認?透過“思”;“思”從何而來?從觀察測量而來。反過來說,“是”(存在)要靠“思”來呈現和確定,“思”的來源又是感官的識別,當思與是合一時,我們就可以說事物是“如其所是”了。所以,西方哲學、西方思想一個區別於中國學問的最大特徵是——透過感官獲得並被感官確認的現象,才能為思想所接受和肯定,才算是真實的,可信可靠的實在。

    “是”(存在)從一開始,中西的模式就不同,中國思想喜歡從“心”出發,心體悟到的不僅與感官獲得的同樣真實,而且比感官獲得的更真實!但西方哲學,理性哲學,骨子裡並不這樣認為。所以,西方哲學在“形而上學”之外還有一門主要分支,是我們兩千幾年的“國學”中所沒有的,就是“知識論”,epistemology,專門探討人類認知學問的本質、界限、起源、知識與物件的關係等。整個西方哲學表現為理性、論證、邏輯這樣一整套象“數學推演”那樣抽象而嚴密的大小體系。這裡沒有“境界”“內外”“陰陽”“太極”之類,這些東西在西方哲學中不是“萬有”在“思”中的反映,是不可呈現於語言而被共證為真的。

    我們理解西方哲學為什麼覺得很難,不僅僅是裡面有一堆我們難於掌握的專屬名詞,更因為這些名詞背後的範疇是異己的,我們很陌生的。如“精神與物質”“經驗與理性”“實在與觀念”“真理與謬誤”“自由與必然”“知識與價值”“實然與應然”“個人與社會”等等。在這些範疇之間產生了“符合論真理觀”“融貫論真理觀”“實用論真理觀”等的認知立場。範疇的背後又有著一個西方人認為是自明的原理——我還我,物還物,精神不是物質,物質不是精神。只有這種二元分立才導致“是”成為哲學的首要問題,才有上述這幾種有關真理的辭說。但中國思想追求身心齊一,以心驅身,物我皆忘。所以我說,我們的思想傳統從裡到外就與西人是兩樣各有各說的、不能重疊的世界觀,鼻子眉毛就沒一樣過。

    那麼好了,在西方哲學裡,辯證法是怎麼回事?辯證法是在思想“是”的過程當中解決物件在運動狀態下出現差異和矛盾時的一種把握方式。如果是兩個不同事物,形態和表現明顯不同,那用不著辯證法摻和,只有同一個物件在不同條件下出現不同表現時,當如何解釋把握,辯證法才起作用。例如“嬰兒時期的我與現在的我是不是同一個我?”這就需要辯證法了。柏拉圖最著名的一組辯證法論說是《巴門尼德篇》的“八組假言推論”:

    第一組 如若是孤立的“一”,“一”不是一切;

    第二組 如若是和“是”相結合的“一”,“一”是一切;

    第三組 如若是和“是”相結合的“一”,“其他的”是一切;

    第四組 如若是孤立的“一”,“其他的”不是一切;

    第五組 如若“一”是相對的不存在,“一”是一切;

    第六組 如若“一”是絕對的不存在,“一”不是一切;

    第七組 如若“一”是相對的不存在,“其他的”是一切;

    第八組 如若“一”是絕對的不存在,“其他的”不是一切。

    柏拉圖在這八組推論後得出的結果是,如若“一”存在或者不存在,則相對於自身或相對於其他而言,既完全是一切又不是一切,既表現為一切又不表現為一切。諸位,這裡所辯證的是範疇,是思想的抽象範疇,不是體悟感覺中不能言傳的“道”“太極”“陰陽”“理”“氣”這類個體內心感覺到是存在的“活物”,西方辯證法要處理的則是純粹從具體物質原理中抽象出來的理性概念,是始終保留在頭腦中的智力遊戲的概念,除了對知識有用之外,沒有別的用途。這才是典型的西方辨證法!包括了現代海德格爾哲學那種頗有“東方範”的仿古(古希臘)範疇運用,也不過是智力遊戲的新玩法而已。

    中國傳統思想會這樣展開嗎?哈哈,怎麼可能!那《道德經》中的辯證法怎麼回事呢?首先,辯證法一詞就是從人家處借過來的,《道德經》的確有“有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還有“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等看起來很辯證的表述。但請注意的是,問題的關鍵在於,一這些都不是哲學範疇,二這些都不是透過邏輯推演論證獲得,而是透過人的生活經驗感受及抽象的直覺所獲得,兩者相加就沒有形而上學特徵了。是的,辯證法,西方意義上的辯證法一直就是形而上範疇內運作的一種辭說。

    最後要簡單說的是,為什麼現代中國會對辯證法有如此深如此廣泛的誤會產生?原因與我們的馬克思主義原理書寫與傳播的方式,以及在此指導下的哲學史總結模式有密切關係。恩格斯非常喜歡黑格爾的哲學,在總結馬克思遺產時藉助黑格爾體系的模型,建立起來了一套顛倒了的黑格爾體系,後來被命名為辯證唯物主義。列寧接續了這條路線,到斯大林時期,當年的政權為了讓人民更好更系統地學習馬列主義理論,以指導實踐,編寫了一套完整的並得到斯大林首肯的哲學教科書。這套東西后來也成了中國長年課堂教學使用的東西。其成績是偉大的,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總結也是成功的。但是,這套原理和哲學史教材,如果不結合馬恩列斯毛鄧等人的原典,以及哲學史原典的閱讀,不斷深化理解,實事求是,很容易就變得膚淺甚至教條。例如,把辯證法說成是哲學方法論的最高代表,就不太符合哲學史的實際。可以說西方哲學史上除了柏拉圖、智者學派及晚期古希臘思想中的柏拉圖學派、斯多亞學派等,對辯證法充滿敬意外,近代就只有黑格爾可稱大師了。其它絕大多數哲學家對辯證法並不感冒,包括了亞里士多德、笛卡爾、休謨、康德這樣的重要思想大師,都不去使用辯證法。這在我們新中國編寫的傳統一些的哲學史中是沒有說清楚的,致使還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辨證法很神聖。事實上,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之外,辯證法真沒那麼神聖和重要。當認知上有侷限,又急於用在中國傳統思想資源的認知判斷時,就出現不少套與搬的動作,包括“《道德經》中的辯證法”這樣似是而非的命題了。這是需要更正的。

  • 3 # Lauzi

    什麼叫辯證、辨證?古人沒有過的詞彙,顯然是個外來語。去查下英文詞典,兩個意思:辯(論和)證(明);矛盾。可見教科書所謂的辯證法就是西學傳統的兩分法,經典的例子就是一神教的善惡觀和黑格爾的正論反論合論。

    好像近代現代華人又把這個外來語用去解讀古人的哲學思想,產生了所謂古代樸素辯證法的說法,給人以低階、原始的錯覺。這種以外來西學為標準、價值觀去解讀、衡量祖宗智慧不但誤人子弟而且把國學研究帶進了死衚衕。

    把辯(論)換成辨(別),中醫何時也開始用辨證這個詞?眾所周知,中醫的歷史比國學更悠久,人體是個小宇宙,中醫實際上就是哲學。什麼叫辨證?辨別和認證,所謂的辨證(後)論治。辨證就是透過四診收集症狀和體徵,綜合分析辨清疾病的部位、病因和性質。論治就是據辨證的結果,確定相應的治療方法。可見,辨證在哲學上就是有整體觀,善於變換角度觀察和分析問題。(這並不是說西方人不會這種方法,而是他們沒有這種說法。)

    姑且引用辨證法一詞,老子如何辨證施(不)治?他改變視角後看到了別人看不到的自然之道,他稱之為常道,即無為、不爭。

    你看到了嗎?對現代人而言這尤其不易,必須穿透我們眼前由西方神學、形而上學透射成像的夢境。

  • 4 # 經典國學

    道德經雖然有對立統一這些元素,但是闡述的是絕對的法則,是天道,是規則,是必然的結果,這和辯證法不是一回事,好比孫悟空騰雲駕霧,裘千仞只能鐵掌水上漂。老子認為,萬事萬物都有它的對立面,對立面永遠存在,並相互轉化,對立面不會消失,轉化不會停止。比如: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比如: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但是,道德經裡面,老子更多的是在闡述宇宙萬物的本質規律,對立面自然而然的轉化,是一種必然的結果,這種必然性,和辯證法繞口令一般的邏輯推理還是有本質區別的。老子的思想,既不是辯證統一,也不是矛盾相對,是真理,是真相。是毋庸置疑的,有它的絕對性,這和辯證法是截然不同的。比如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比如: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比如: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比如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老子講述的是必然,不是模稜兩可,老子不是哲學,是真相,真理。西方哲學研究現象存在,道德經說的是本質,二者不是一回事。道德經81章:善者不辯,辯者不善。老子並非樸素辯證法,而是不辯不證,道可道,非常道。只是為了讓後世理解接受,強字之曰道。說出來就已經不是恆常之道,何況辯乎?綜上所述,老子學說,不是辯證法,而是真相。

  • 5 # 梅里一了

    謝邀,首先申明我不是學哲學的,對於象先秦名家“白馬非馬"那樣一類純燒腦的概念不感興趣。所以在回答這個問題時,我把辨證法固定在對立統一這個小的範疇內,來比較道德經與西方哲學的差別。我認為主要有兩點,一是點與陣的差別,西方哲學注重一個點來思辨,就象一枚硬幣,兩個面統一到一塊金屬上,而道德經是把若干個彼此關聯的點,布成一個陣來進行思辨,強調其對立統一的關係,這種思辨方式到了戰國的鄒衍正規化化為五行學說。第二個是線與體的差別,西方哲學是線性思維,從具體到一般,有一條嚴密的邏輯線,而道德經是立體思維,天地人三者合參,而貫穿這三者的就是所謂道,打個不恰當的比方,這種思維方式有點象DNA的螺旋體,無數對立的關係統一到道這個主軸上來,這種方法叫"執中“,這到戰國時形成了陰陽學說的核心。

  • 6 # 老莊絕學

    這個問題問得比較有水平。什麼是道?《道德經》沒有給出定義,但《易經》裡說得很明白:“一陰一陽之謂道。”

    什麼是陰陽?拿現在的話說,就是矛盾,就是辯證法。道就是辯證法。道家的精髓,也就是辯證法。不懂這一點,就永遠不會懂老子。很多笨人讀道家,千方百計把道家跟辯證法劃清界限,這是既不懂老子,也不懂辯證法,實在是荒唐可笑。要知道,《道德經》81章,幾乎每一章都在講辯證法,都在講陰陽思維,都在講對立統一,都在講“無為而無不為”。

    有很多學者,注意到了這一點。比如,錢鍾書先生生前就對黑格爾思想、老子哲學都相當關注。他曾對人說,自己“一生為學,得益於黑格爾、老子的辯證法者甚多”。

    《道德經》40章言“反者道之動”,極契合黑格爾的辯證法。錢鍾書對此作比較說:“反者道之動之反字兼反意與返意,亦即反之反意,一語中包賅反正之動為反,與夫反反之動而合於正為返,於反為違反,於正為回返。此五言約辯證之理,與黑格爾‘否定之否定’理無二致也”,他甚至說“黑格爾數十萬言均《老子》一句之衍義。”

  • 7 # 天使和魔鬼的眼淚

    其實不用那麼複雜,意識和物質的關係就是。辯證思維東西方都有,東方是歷史實踐偏於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力,而西方則是偏於機械邏輯,是物質對意識的影響。在疾病治療上可見一斑。意識對物質的反映是立體認識(瞎子摸象),這也是反應宇宙本源的一個過程。

  • 8 # 新風堂堂主

    不是我對中國文化過於驕傲!

    這就相當於問:孫子和爺爺長的有點像,哪個更厲害?

    因為華人現在的崇洋媚外的思想作祟,所以就老覺得外國的哲學思想多麼牛逼。就我淺薄的理解,春秋戰國時候華人已經把大致的哲學思想綱要都提到了。

    不過在那個時代,西方也出了很多聖人“東方有聖人,西方有聖人,此心同,此理同”。

    鄉人拜讀《道德經》——(第二十二章)

    ——鄉人淺學,孤陋寡聞,不敢罔言,惟有拜讀!

    曲 則 全 , 枉 則 直 , 窪 則 盈 ,敝 則 新 , 少 則 得 , 多 則 惑 ,是 以 聖 人 抱 一 為 天 下 式 。不 自 見 故 明 ,不 自 是 故 彰 ,不 自 伐 故 有 功 ,不 自 矜 故 長 。夫 唯 不 爭 , 故 天 下 莫 能 與 之 爭 ,古 之 所 謂 曲 則 全 者 , 豈 虛 言 哉 !誠 全 而 歸 之 。

    諸子百家,都源自《易經》。

    這一段,許多人認為是人生處世的藝術,老子此章所論述的,應該就是源自《易經》的陰陽學說,“一陰一陽謂之道”。陰陽相生相剋,互相牽制,互相生長。

    此一章,讀起來也沒生僻字,意思也大概的明白,基本都是一些相對的概念,相對的概念卻彼此影響。字面易懂,其中包含的哲學道理,或者將這些道理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卻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現實生活中,就算很多人懂這個道理,但是真正在做的過程中,可能早就拋到了九霄雲外。能做到靈活運用的,少之又少。

    就本人淺陋的理解:

    “曲則全”的意思大概是說,繞個彎,反倒會更加周全。也就是說我們在日常的做人做事的時候,橫衝直撞不見得能有好結果,繞個彎,反倒收效更好更快。之前網上有個影片動畫,兩個球在頂點同時放下,一個球沿兩點間的直線滾下,一個沿曲線滾下,曲線那個球反倒先到達。

    “枉則直”也是說稍微的彎曲一下,也許更容易得到正直的結果。

    “窪則盈”字面意思是低窪的地勢,反倒更容易裝滿水。簡單的舉個例子,就像謙虛的人更容易學到知識。

    “敝則新”,這組詞理解不夠透徹,鄉人覺得可以從兩方面理解:一,壞了,才能有新,所謂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二,舊的東西堅持住,也會做到日久彌新。具體哪個意思準確,不得而知,至少個人認為都能說的過去。

    雖然是四個描述,但是其中的道理都跟“曲則全”相似,只是針對不同的現象做了一個描述。也可以說這四組詞,都是有關人生處世哲學中“陰陽相生相剋”概念的正面表述。“少則得,多則惑”,有點總結“曲則全”這個哲學思維方式對我們生活的實際影響結果的表述。“吃虧是福”這句俗語應該就是這個意思。

    思路決定出路,思維方式決定我們人生的“得惑”!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所以說,聖人就是抱定道的原則,面對一切,自然而然。有如前一章所述“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放在做生意的方面,就舉一個簡簡單單的例子,就發生在這兩天。本人做養生產品,有個展會想讓我們參加,之前參加過兩次,覺得沒什麼效果,所以就一直在糾結今年要不要繼續參加。主辦方的一個業務員一直在聯絡我,我問她現在報名的有多少家,邀請的觀眾大概有多少人。她不回答,而是一個勁的發信息、打電話、發微信、發郵件,只表達一個意思——“快點交錢報名吧”!今天上班6個小時內,連續發微信30條,簡訊4條,電話6個之後,我直接拒絕了。也許,不是這麼一個勁的催,我反倒可能就參加了。態度值得肯定,但是方法有待商榷。停下來,有時候到達目的地反倒會更輕鬆、更快!

    歷史上關於這個道理的故事很多,有一個故事我覺得特別好玩。說三國時候,蜀國大旱,劉備為了求雨還是倡導節約用水,於是下令禁止私自釀酒。然後下面的辦事人員就開始嚴格執行了,甚至人家家裡有釀酒器具的都給沒收了,弄的百姓怨聲載道。眼看著這個政策已經有點跑偏了,於是大臣簡雍在一次和劉備散步的時候,看到一對年輕男女在聊天。就對劉備說,大王啊,把他們兩個抓起來,他們兩個要行姦淫之事。劉備笑著說,你咋知道呢?簡雍一本正經的說,他們兩個有工具啊!劉備大笑,拍拍簡雍的肩膀,說你個老小子,在這裡等著我呢。哈哈,把禁酒的政策取消了吧。

    後面則是做人做事的“四不”原則:

    不固執己見;不自以為是;不自恃有功;不自高自大。

    第八章講“夫唯不爭,故無尤”,這裡講到做人做事,因為不爭,所以無人能與之爭。簡簡單單的例子,作為企業創始人,不與員工爭利,則可以掌控全域性,大家齊心協力共謀發展。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證明“曲則全”不是老子自創,而且取自“古”。現代人動不動抄襲杜撰,跟聖人比起來,渺小嘍!

    誠心向道,圓滿自在!

  • 9 # 原相

    西方辯證法是一維辯證,陰陽。老子的道德經裡已經提到三維辯證。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道生一個相對性陰陽,兩個相對性四象,三個相對性八卦。即太極生兩儀陰陽,陽中生兩象老陽少陰,老陽再生八卦的乾卦,兌卦。這三次辯證可以解決大部分的問題了,再不行?

    三生萬物,八卦相疊生易經六十四卦。層層辯證,終有一款適合你!

    所以我們的思維和西方的直線思維不一樣,我們講事不過三,約法三章,我們做事前會三思。

    這就是我們的思維會拐彎,領導問你對小劉印象怎麼樣?西方人,一重辯證,好和不好,然後就說:好!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我們呢,第一重辯證,人好不好?好!第一重辯證結束,但是我們不會說,開始第二重辯證,這個好是不是領導喜歡的好呢?小劉雖然工作認真,但是平時說話大嘴巴,領導的私密資訊常被他洩露。嗯,第二重辯證結束,領導不喜歡他,不好!但是我們還不會說。第三重辯證開始,我們說不會不好會不會對我們自己不利?小劉和張部長關係好,有傳聞說他還是李經理的小舅子,哎!所以我們最後會說:“平時和他接觸少啊,我聽小張說他不太好相處,我自己還不太清楚他。”這就是三思,咱們自己回想一下,我們平時是怎麼說話的,我們的思維到底是西方的那套辯證法呢?還是東方的易經呢?

    我們知道陰陽相成,陰陽一體。雞和蛋的問題西方還是攪不清楚。道德經就一句話,高低相成,長短相形。沒有高就沒有低,沒有長就沒有短,這兩者是同時互相依賴而存在的。西方人還是喜歡分立而看,對錯是非,動不動就強調獨立個體,我們卻明白沒有人是孤立存在的,這就是萬物一體之仁,也是我們待人親善的道德情操之根基。西方人信奉弱肉強食永遠不會懂,幫別人就是幫自己是啥意思。

    再說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這是超過西方辯證法的思想,我們從來不認為有什麼極端的方向去追求,過猶不及,中庸才是大道。追求極端強大最後就會走向滅亡!

    說了這麼多老子的辯證法,是不是孰優孰劣清楚了?東方的文明源於此,我們的友善和仁愛也源於此,我們的平等互助源於此,西方人的單線思維永遠不會懂!

  • 10 # 孫猴子打怪獸

    一是古希臘哲學是西方哲學的根,但希臘七賢的作品缺乏考古依據。它實際上是文藝復興時期有人偽託聖賢之名抄襲道德經等中國傳統文化的產物。因此希臘哲學史是偽造的,但是偽造的東西並非沒有價值,偽造得好的作品可能是優秀文化的總結和傳承甚至價值再現。正如醫之始祖黃帝內經是偽託黃帝之名的作品,卻是闡述陰陽五行規律應用於生命科學的大成之作。而文藝復興正是這樣一場偽造運動,當然其中的數學科學另有來源,並非源於中國。文藝復興的結果是西方文明的興起!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文藝復興是有一群高人對東西方人類文化的一次大總結。

    二是道德經的若干大道規律被文藝復興的有識之士發掘,主要偽託蘇格拉底之名弘揚辨證法。黑格爾傳承總結為三大規律(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和數個範疇,老馬一看也認為是好東西,把它和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結合在一塊。之後隨著一聲炮響,又送到中國老家來了。但是這改頭換面的辯證法唬住了不少人,甚至會把它和道德經的規律做比較,一通論證後得出結論,認為外華人嚼過的味道更好。只有呵呵了

  • 11 # 孤猴78345271

    原創思想,其一,道德經是統一的思想,絕不是西方哲學,其二,西方哲學談的是物質世界,即`形而下’,與道德經的`形而上’,超越物質的`道’完全不在一個層次,其三,道德經明確地闡明,終極的宇宙就是陰和陽的對立統一體,即`玄’,而西方哲學根本就不知道宇宙的起源。所以,二者不在一個層次,無法相比較。

  • 12 # 閒看秋風999

    什麼是辯證法?

    所謂辯證法,不過是認為事物總是處在不斷運動、變化和發展之中的一種觀點。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古代樸素的辯證法(如老子),唯心主義辯證法(黑格爾),馬克思唯物主義辯證法。

    公元前6世紀的赫拉克利特為西方辯證法的奠基人之一。赫拉克利特以樸素的形式提出並說明了對立統一的辯證法思想。他說:"統一物是由兩個對立面組成的,所以在把它分為兩半時,這兩個對立面就顯露出來了。"他還從自然領域到社會領域,列舉了諸如日與夜、飢與飽、疾病與健康、冷與熱、干與溼、存在與非存在、善與惡、正義與非正義、戰爭與和平等現象,說明統一物之分為兩個對立面乃是普遍現象,把這種對於對立面的認識作為自己哲學的中心並作為一個新的發現而引以自豪。他還以"疾病使健康舒服,壞使好舒服,餓使飽舒服,疲勞使休息舒服",沒有非正義"人們也就不知道正義的名字"等說法,表達了他關於對立面相互依存的思想。他說:"在我們身上,生與死,醒與夢,少與老,都始終是同一的東西。後者變化了,就成為前者,前者再變化,又成為後者。

    他的這個觀點和老子不謀而合。《老子》較為系統地揭示事物的存在是相互依存,而不是孤立的。如有無、難易、長短、高下、前後,貴賤、剛柔、強弱、禍福、榮辱等等,都是一方不存在,對方也就不存在。二章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三十九章說:“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

    《老子》還認識到事物往往會走向自己的反面。五十八章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正復為奇,善復為妖”。四十章說:“反者,道之動”。這些說明對立的東西是互相轉化的,這都是樸素的辯證法思想。但“反者,道之動”的觀點,是說這種變化是由最高範疇的“道”這一絕對精神起決定作用,從而表明了唯心主義辯證法的實質。

    所以說,老子的客觀唯心主義辯證法和西方現代唯心主義辯證法並無二致:都認為在現實世界以外還存在著“上帝”,“天理”或者看不見,摸不著的“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中生感到焦慮,家長應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