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老人還是喜歡跟孩子說方言。從專業角度建議,該給寶寶說方言還是普通話?
6
回覆列表
  • 1 # SS135409617

    我一直跟寶寶講普通話,因為普通話比我們這裡的方言聽起來更嗲,說“媽媽愛你”“好想你”這些話都更溫柔。而且我每天都會給他讀故事書,讀故事書你得用普通話吧,如果我生活中常用方言,讀書時普通話就會不準了。所以乾脆一直講普通話咯。方言什麼的,老年人,陌生人都會講方言,根本不擔心孩子聽不懂,他每次別人講方言就會特認真,過一會兒就會學著說一兩個詞。但是千萬不要讓不會講普通話的人對孩子說普通話,那簡直難糾正。我孩子就說了好一陣子的北雲(白雲)遊允(游泳)。

  • 2 # 伊寧玄雪

    語言環境對寶寶語言的發展非常重要

    儘管從出生起,寶寶就具備了學習和掌握語言的基本潛能,但最終的語言發展水平還是取決於周圍環境的影響。語言環境對寶寶語言的發展非常重要。如城市裡的寶寶由於所處的環境需要用普通話去與人交流溝通,故普通話發展普遍較好。而鄉村裡的寶寶,有些地方甚至是學校,教師上課都用方言,更別提在家裡了,所以普通話發展明顯比城市緩慢。

    何時說普通話?何時說方言?

    普通話是國民語言,但是各民族和各地區的方言也是人類的語種。因此,這並不意味著在家裡就要堅決禁止說方言,可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案例】曾觀察到一個5歲的小女孩,在幼兒園裡能和老師、小朋友自如地用普通話交流,在家裡能用本地方言和父母交流,和外婆交流則自動轉換到老家的方言。她不僅能在這三種語言之間靈活自如地轉換,而且她還經常學外婆說老家的方言,把這種學說方言當做一種好玩的遊戲。 所以說,當寶寶已經具有了一定的語音意識,對自己或別人的發音感興趣,喜歡發音遊戲。家裡不同的方言並不會阻礙其普通話的發展。關鍵是把握好時機。假如在家裡全部禁止說方言,那麼,我們的下一代,也許只能說一種語言——普通話,而多民族多地區的方言就將全部喪失殆盡。

    幫助寶寶學說普通話,媽媽需掌握

    學普通話的關鍵時刻,為寶寶創設普通話氛圍:在寶寶學習普通話的關鍵時刻,方言環境會對他形成一定的干擾。 寶寶學會普通話後,可學方言:假如寶寶已經學會了說普通話,而且普通話表達能力比較穩定了,偶爾說說方言也是可以的。寶寶超強的模仿能力,說不定在不經意之間還把你的方言學會了呢!

    普通話不標準怎麼教寶寶?

    1、努力提高自身的普通話水平 家庭語言環境對寶寶的語言能力發展有著最直接的影響。寶寶與主要撫養者的交流是影響他語言發展的最重要因素。因此,請儘量克服各種障礙,為寶寶提供一個良好的家庭語言環境吧。你要規範自己的語言,保證詞語的正確發音,遇到語音不能確定的字、詞,及時查字典進行糾正,以確保在寶寶面前能較正確地發音。2、堅持使用普通話與寶寶交流 有些寶爸寶媽尤其是祖輩總有這樣的顧慮:“我們的普通話不標準,說起來彆彆扭扭的,自己聽得都怪不舒服的,還會妨礙寶寶的普通話學習,還不如干脆就說方言呢。”其實,這是一種思想上的誤區,你不能因為普通話水平較差就放棄在家和寶寶說普通話。要知道,即使是帶有方言腔的普通話也比純粹用方言與寶寶交流更有益於他學普通話。3、在遊戲中提高寶寶普通話的水平 3~6歲是寶寶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平時堅持讓寶寶參與發言,堅持多聽、多讀、多說的原則。積極創造各種遊戲活動,多給寶寶練習說普通話的機會,如講故事、念兒歌,談談自己的所見所聞等,及時糾正、輔導寶寶發音。寶寶受年齡的限制,對字、詞發音的準確度較差,如果還受一些方言的干擾,前後鼻音容易發錯。另外,繞口令、詞語接龍、以字連詞的方法,也能幫助寶寶發音。比如,給寶寶講《小兔子乖乖》故事,你可以採取角色表演的方式,讓寶寶模擬小兔子的語言,在遊戲中學習普通話。4、在隨意自然的環境中提高寶寶學說普通話的水平 有些寶爸寶媽看寶寶不會說普通話,心裡著急,會經常表現在行動上,如經常提醒寶寶“用普通話怎麼說啊”等等。寶寶年齡還小,如若運用外部壓力、命令等方式強迫他說普通話,會給他造成心理負擔。 最好在隨意、自然、無拘束的氛圍中引導寶寶說普通話,比如聽兒歌朗誦磁帶、聽廣播、看電視新聞時和寶寶嘗試模仿別人的發音。寶寶對周圍生活充滿新鮮感,表現出強烈的表達願望時,你要善於捕捉“資訊”,採用多種形式調動他說話的積極性。比如在公交車上,就能經常看到寶寶跟著公交車裡的廣播一起報站牌:“下一站,八一公園到了,請乘客們帶好隨身攜帶的物品……”寶寶在這種隨意的氛圍中,用遊戲的方式學說普通話,在非常愉悅的狀態下就學會了。5、適當運用鼓勵手段 寶寶能夠正確地說普通話,你要給予積極的鼓勵,讓他感到自己的表達方式是被接受和認可的,以激發說普通話的信心和勇氣。當寶寶出現語言錯誤時,再恰當地給予糾正,而不是指責、訓斥。

  • 3 # 藍藍湖

    我們在家是和孩子說普通話,因為我們的方言不分平翹,前後鼻音都不準,所以一開始就說普通話,讓他有一個好的語言環境,以後上學後更能適應學校的教育教學。

    但是我們和爺爺奶奶,包括和他爸爸說話大部分時間都是方言,孩子也很習慣。而且我們家的四個人大人說的方言都不一樣,這樣對孩子的語言發展是一個很好的刺激。

    現在孩子剛上一年級,除了個別的字要強調,一般的平翹和前後鼻音都分得很清楚。一開始孩子雖然不會說方言,孩子都聽得懂,現在孩子慢慢也會說方言了。

    所以在多語言的環境裡,父母不要有太大壓力。父母和孩子說普通話就好,老人家不會說普通話,就說方言還好些,免得憋的難受,又不標準,父母還要花時間去矯正。

  • 4 # jollyswan

    小小媽:自從寶寶出生,公公婆婆就從老家過來照顧了。公婆不會說普通話,在家都說東北話,老公習慣了常說普通話,我呢時不時蹦出來幾句廣東話。小小現在已經1歲了,除了喊“爸爸媽媽”比較清楚之外,其他話都是依依呀呀的口齒不清還隱約帶著東北腔。看著一些同齡的小朋友語言流利,自己很是擔憂。但醫院檢查並沒發現有什麼異常啊,是不是因為家裡人“各說各話”對寶寶學說話產生了影響?

    說著一口方言的老人來到子女生活的城市幫忙帶孩子,可能是如今再常見不過的情形了。

    調查表明,中國小於兩歲半的兒童,由祖輩照顧的比例達到60-70%,3歲以後也有約40%。因此,孩子學說話最主要的模仿物件,就是說著各種方言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

    這件事在很多家庭中不能避免的,但這樣又是方言又是普通話,正在學說話的寶寶能聽懂嗎?會不會混亂?影響寶寶的說話能力?

    1語言環境對寶寶語言的發展確實很重要

    儘管從出生起,寶寶就具備了學習和掌握語言的基本潛能,但最終的語言發展水平取決於周圍環境的影響。如城市裡的寶寶由於所處的環境需要用普通話去與人交流溝通,故普通話發展普遍較好。而農村裡的寶寶,有些地方甚至是學校,教師上課都用方言,更別提在家裡了,所以普通話發展明顯比城市緩慢。

    但這不能作為媽媽們完全遮蔽方言的原因

    楊冪家的小糯米在上週的綜藝節目中首曝光,小小年紀就展現了驚人的語言天賦,複雜的家庭環境讓她普通話、粵語、英語自由切換,奶聲奶氣在電話另一頭喊著:“媽咪,I love you。”講真,即便聽到京腔也不會意外。

    而現實生活中,我們更經常見到的是:寶寶在在幼兒園用普通話交流,在家裡用本地方言和父母交流,還能用老家方言和外婆說話。不僅能在這三種語言之間靈活自如地轉換,而且還經常學外婆說方言,當做一種好玩的遊戲。

    事實說明,複雜的語言環境並不會影響寶寶說話能力的發展。

    2幾年前,也有很多專家說:多語言環境會讓孩子感到困惑,更容易混淆,會增加語言學習的困難,導致寶寶說話晚。

    但隨著近十幾年的研究發現,雙語(多語)學習並不會影響寶寶語言發展的速度。不同寶寶語言發育速度不同,本身就存在個體差異。並不會因為語言環境複雜導致語言發育減緩或滯後。甚至有研究還發現:雙語言環境的孩子也比單語言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在社交理解能力、認知能力等方面有一定的優勢。

    所以,當方言無法避免時爸爸媽媽們也不用憂愁,寶寶天生具備識別不同語言的能力,在同時學習多種語言時,也能夠理解和明白不同語言之間的差異。別看年紀小,聰明著呢!

    當然,除了“說話晚”這個擔憂,以下兩個問題,也是父母會疑慮的地方:

    寶寶說話帶口音,是因為方言的原因嗎?

    說實在的,別埋怨老人家的方言,是父母自己的問題。一般情況下,如果爸媽們用普通話和孩子的交流足夠,老人的方言口音是不會有主導型影響的。教孩子學說話絕不僅僅是老人的事情,父母工作再忙,也需要及時做好輔助。千萬不要因為自己的忽視,耽誤了孩子在語言敏感期內的學習,回頭又反過來責怪無辜的老人。

    受方言影響,寶寶容易“n,l不分”?

    (我們以最常見的 n,l 不分為例)

    那說明,父母 n,l 也不分。

    ①如果家中老人 n,l 不分,爸媽也是 n,l 不分的“普通話”。那麼寶寶長大音素識別能力減弱以後,很可能出現 n,l 不分的情況,因為語言環境的長期影響,寶寶可能只學會了 l 和 n 之中的一種發音。

    ②如果家中老人 n,l 不分,但爸媽是 n,l 分得清的“標準普通話”。那麼寶寶從小就會具備識別這兩種發音的能力,以後就不太會出現 n,l 不分的情況。

    所以,爸媽們真的不用擔心老人帶孩子時用方言跟孩子互動,或者教孩子說方言,這些都不會影響孩子的語言發展的。其實爸媽們不妨想想自己,小時候跟家裡人說方言,跟學校的老師講普通話,現在也能在方言和普通話之間無障礙切換,真的不用擔心啦。

  • 5 # 何志濤何汶傑

    堅決說家鄉話,你係哪裡的人,就應該說那樣的話,再加上普通話普及難道不夠嗎?普通話系胡人不會講漢語,所創造出來的。而方言,往往儲存住大量的古漢語發音,作為漢人之後,難道不應該講漢語嗎。

  • 6 # 天津桐竹麻麻

    這個問題值得一提,我朋友總跟我閨女說,你這長大了是說東北話還是寶坻話還是天津話啊?我老公老家是東北的,我的老家是寶坻的,我們現在在天津市區生活。針對這一問題我們還真討論過,一定要跟孩子說普通話,不要在孩子面前說方言,別到時候東北話加寶坻話加天津話就不好聽了!孩子應該早點融入社會,學普通話會讓孩子懂得更多。我家教普通話,我認為這樣有利於孩子今後普通話發音更標準,至於方言,日常生活中孩子自己能聽到的,逐漸就會理解貫通了!實踐證明效果不錯。

  • 7 # 育兒專家wendy

    有媽媽擔心,寶寶已經到了學說話的年齡,平時在家跟他主要是說方言的,有時候也說幾句普通話,不知道這會不會對寶寶說話有影響。研究發現,如果多種語言混雜,可能會導致寶寶說話晚。專家建議,為了避免讓孩子“開不了口”,在教孩子說話的時候最好從小就用標準的普通話。

    媽媽疑惑:複雜語言環境對寶寶說話有影響?

    爺爺奶奶在家裡說方言,爸爸說廣東話,媽媽是說普通話。家裡複雜的語言環境讓媽媽很擔心,兒子寧寧兩歲了,除了喊“爸爸媽媽”比較清楚之外,其他話都是咿咿呀呀的口齒不清。看著一些同齡的小朋友語言流利,媽媽真是很焦急。醫院檢查並沒有什麼異常,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是不是因為家裡人“各說各話”對寶寶學說話有影響?

    有研究指出,講兩種以上的方言的家庭的孩子,比單講一種語言的家庭的孩子更多地出現發育性語言障礙,且以2至3歲年齡的兒童較為突出。所以家庭語言環境過於複雜,就像寧寧家庭那樣多種方言並存,這會使正處於模仿成人學習語言的寧寧產生困惑,其結果是導致說話晚。

    語言混雜對寶寶說話有哪些影響?

    寶寶困惑,金口難開

    在家庭中交流語言不統一,寶寶想要模仿學習很難,他不知道哪個音是正確的,再加上寶寶辨別能力差,孩子變成了跟誰在一起就學誰說話,結果學習語言的階段拉長了,最後是連一套完整的語言也說不清了。這也是為什麼一些寶寶在該說話的年齡卻金口難開。

    嚴重可能失語症

    更為嚴重的影響是多種語言環境可能讓寶寶變成“啞巴”,即患上失語症或自閉症。據美國疫病控制中心統計,目前嗎美國兒童自閉症發病率比上世紀80年代增長了10倍,每300個兒童中就有1個患上此病,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他們生活在多語言的文化環境中,寶寶無所適從,因不適應這種複雜的語言環境而患上自閉症。

    混亂語言,混亂思維

    家裡多種方言並存,寶寶周圍的人有的說這樣的話,有的說那樣的話,致使寶寶一直在這中“混亂”的環境中長大。例如,年輕的媽媽每天晚上用普通話給寶寶講故事,同一個故事,奶奶在白天的時候用方言講,講法不同,故事內容裡的叫法也不同。媽媽再給寶寶講故事讓其指認東西時,寶寶都是充滿疑惑的眼神,因為多種語言來講,造成了寶寶語言思維的混亂。

    家庭語言雜亂,寶寶語言怎麼教

    孩子開始學說話了,確實要注意各種方言對他的影響,尤其在語言發展的關鍵期。但有研究發現在寶寶1歲前,家長大可放心地讓孩子的大腦儲存不同的語言,多跟寶寶說話,就能儘可能開發寶寶的“語言識別能力”。但家長要及時注意把握住語言表達關鍵期,在1歲以後用標準普通話教孩子說話。

    堅持用一種語言

    當寶寶開始學習說話時,家人對寶寶說話應標準清晰,讓寶寶有正確的想學習範本。不要因為普通話水平較差就放棄和寶寶說普通話,要知道,即使是帶有方言腔的普通話也比純粹用方言與寶寶交流更有益於他學習語言。

    及時指導或糾正

    如果你發現寶寶用手指著某樣東西說不出口,有可能是因為他缺乏這個詞彙,或者是各種方言的表達讓他感到困惑。這時候你可以用標準的普通話跟他說“我想要桃子”,然後鼓勵他重複一遍,他便學會下次該怎麼說了。如果你還發現孩子發音上有較明顯方言口音,你應該及時而又耐心地糾正他,但千萬不要對孩子斥責或者發脾氣。

    幫孩子說完整的句子

    寶寶咿呀學語時所說的話,大多是幾個簡單“隻言片語”,例如“餅乾”,“看爸爸”等,家長大多理解寶寶的意思並給他想要的,這樣寶寶得到強化更變得“懶得表達”。所以媽媽應該鼓勵他說出完整的句子,教孩子正確的表達方式。

    豐富語言學習的素材

    家長還可以 利用多媒體資源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安排孩子多聽聽廣播電臺的兒童節目,還可適當(每天不超過半小時)看電視上的少兒節目,或者給孩子聽你買來的童謠歌曲或者講故事光碟。這些資源可以讓孩子多接受普通話的薰陶。

    創造機會讓孩子與同齡人交往

    同齡夥伴有共同語言,說話積極性高,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去親戚朋友家串門子,或者到公園讓孩子有更多機會和同齡小朋友玩耍。而且孩子們在說話上都是“半路子”出身,他們想要對方明白自己的想法就必須迫使自己的說話得清楚,完整。所以這也是一種環境壓力給孩子的鍛鍊哦!

  • 8 # CHINA神秘小綿羊

    我外甥南京人,回淮安我們就教他淮安話回南京就說南京話,在學校老師教普通話呵呵!這樣挺好的小傢伙今年六歲了淮安話和南京話講的都挺溜的關鍵和我們在一起還時不時的把兩地方言來回交叉的整幾句逗死我了哈哈!

  • 9 # 楠得有你

    都可以,按習慣來說就好,不用刻意改變。孩子的適應能力很強,比如這幾個月他一直在家說方言,後幾個月可以馬上切換到普通話,甚至兩者並用,毫無違和感。

    多多就是在語言混淆的環境下長大,尤其在上幼兒園以後,接觸到動畫片以後,普通話時常掛在嘴邊,第一句可能是普通話,第二句就是方言了。一點不會影響他的表述能力,時不時還蹦出幾個英語單詞,偶爾臺灣腔的麻麻就出來了!

    這都不是問題,孩子的大腦是一片淨土,種什麼長什麼,互不影響,自我發展,匯聚成一片森林。

  • 10 # 陪娃兒長大

    語言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毋庸置疑,這已被爸爸媽媽們認可。

    從專業的角度講,還是跟孩子說普通話比較好。但量在現實生活中,一般家庭都不能做到只講普通話,畢竟還有老人,我們的習慣已經根深蒂固,想要一下改變不太現實。

    最好的方法是方言與普通話都說。

    首先,方言是一個地方的通用語言,如果孩子學不會方言,周圍的人都說方言而他說普通話,會顯得格格不入,孩子也會很孤單。而且,即使父母都說普通話,親戚鄰居也不可能都跟他說普通話,孩子聽見什麼大腦就會複製什麼,自然而然地說出來。

    但在教孩子認知或讀繪本的時候一定要用普通話,這樣有利於孩子上幼兒園以後,能聽懂老師和其他小朋友的話,很快地融入環境,長大以後也能輕鬆地說普通話,與他人更好地交流。

    有一個親戚的孩子,老家河南,後來隨父母去廈門,本來說河南話和普通話的她,到了幼兒園不幾天就學會說閩南話,因為經常看動畫片《愛探險的朵拉》,她還時不時地蹦出幾句英語,讓人聽了忍俊不禁。在美國的出生並長大的中國孩子,因為處在英語的環境,所以長大以後自然而然地說英語,毫無維和感,這就是環境對人的影響。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說不要在這個問題上糾結,0——6歲為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在這個階段孩子對語言的敏感程度和學習能力超乎我們的想象。只要給他營造足夠好的多語言環境,多讀繪本,講故事,磨耳朵,會增強他的表達能力,以後他會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 11 # 豆小米媽媽說

    其實沒有想象那麼複雜,你給孩子說什麼語言,孩子就能接受什麼。普通話也好,方言也好,英語也好,只要你說,孩子在成長中就習得了,也不會什麼語言混淆,說話不清楚。專家還說,中文和英語的習得在大腦中兩者不在一個區域呢。至於孩子嘛,小時候適應能力強,特別是對於語言的習得。給寶寶說方言也是對方言的傳承啊,在家說方言,孩子也會跟著說。出去外面孩子與別人說普通話也行,方言也行。等孩子上幼兒園了,普通話很快就說的很好了。再說孩子上幼兒園了老師還會要求至少會一種方言的。孩子小,習得方言比較容易的,如果一直給孩子說普通話,孩子學習的方言還是有點難度的。

    因此,孩子在家裡,家人說方言和普通話不衝突,都可以說的。

  • 12 # 土豆媽媽育兒

    我是遠嫁,兩個孩子從小在孃家長大,一直說方言與普通話。去年回到婆家,一年了,孩子的語言適應良好,在兩種方言與普通話之間自由轉換,沒有什麼語言障礙。孩子的學習能力與適應能力,比大人想象的強多了,在一個什麼環境下生活,他們很快就能適應周圍的環境,語言更不是難題。

    孩子的語言天賦,遠比你想象的好得多,有時候真的不必刻意去強調,孩子會隨著環境去轉換,太過刻意反而會讓孩子反感,讓他自由發揮就好。喜歡的孩子會盡力去學,不喜歡的你強迫也沒用。

  • 13 # 宸寶的雜貨鋪

    有家長擔心孩子總是老人帶,總是對著孩子講方言,以後孩子讀書之後總一口方言怎麼辦?

    其實這無需過多擔心,孩子在幼兒時期多接觸不同的語言對他來說利大於弊。只要這種方言不是孩子唯一能接觸得到的語言,就不用擔心孩子的口音問題。想想那些從一出生就接受雙語教育的雙語寶寶們,不也是同時習得兩種語言嗎?

    《爸爸去哪兒5》當中4歲的Jasper能在普通話、粵語、英語當中自由切換,也沒見他語言發育有什麼障礙。

    孩子就像海綿,你給他什麼,他就會吸收什麼。讓孩子從小接觸方言沒什麼不好,只要不是他唯一能接觸得到的語言就行。也許會有一段時間的混淆期,但很快他們就會發現各自使用場景不同,會按照不同情境使用不同語言,孩子總比我們想的更強大、更有適應性。

  • 14 # 慧寫作的青檸媽媽

    我個人覺得,都可以說。

    第一是因為孩子的學習能力很強,方言和普通話同時學習完全無障礙,畢竟都屬於漢語,孩子接受和模仿起來沒有太大困難。

    第二,孩子的語言能力可以得到更好地鍛鍊。不僅是表達能力,還有理解能力。因為孩子要模仿,首先得學著去理解大人的話,然後才能準確地表達。

    第三,方言裡面包含了很多當地文化內涵的東西,孩子接觸方言,理解方言,對理解家鄉的文化也有幫助。同時,也幫助他以後跟更多的人打交道。

    但我個人覺得如果是幾種語言(外語)同時學,可能不太可取,畢竟分屬不同語系,孩子掌握起來有困難,很容易造成語言系統混亂。

  • 15 # Lemon辣媽

    80後的我小時候一直生活在農村,從高中開始才開始說普通話,在這之前平時生活中從來沒有說過普通話,只是在上課時說普通話,課間和同學之間也是方言,在大學期間普通話測試成績為:普通話一級乙等。

    所以我覺得,普通話的大環境下,將來孩子都會說普通話,而且也標準,只是遲早的事情。小時候家裡有方言的環境,和小孩說方言也是一種學習,而且這種學習是潛移默化的,等他長大了既會方言也會普通話。長大了可以學會普通話但是方言卻很難再學會。

    家長擔心(一):家裡既說方言又說普通話,孩子在語言學習過程中會混亂。不會的,現在大部分幼兒園都實行雙語教學,中英同時學都不會混亂,普通話方言也不會混亂的。

    家長擔心(二):普通話方言同時用,會導致孩子說話遲,說不清楚。我個人覺得不會,我女兒平時由奶奶帶,說方言。在家裡我們大人之間交流也是用方言,爸爸媽媽和孩子交流用普通話,女兒比同齡孩子說話早、發音也清楚,但是女兒走路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灌籃高手》中仙道今後職業如何?可能成為下一個堂本五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