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宮頸癌年輕化,婦科高發癌症應如何篩查?
4
回覆列表
  • 1 # 軍緣健康管理

    宮頸癌是婦女常見的惡性腫瘤,中國每年患宮頸癌的人數超過10萬。特別是近年來,年輕人群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目前,科學家已經明確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PV)持續感染是引起宮頸癌的主要原因。

    宮頸癌是可以早查,早治療和預防的癌症,從HPV感染到發生癌前病變,進而發展到宮頸癌,一般需要5~12年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透過進行宮頸癌篩查,及早發現宮頸癌前病變,給予適當的治療後即可終止其發展為宮頸癌。如果忽視宮頸癌篩查。則會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

    發達國家的婦女都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篩查主要包含HPV和細胞學檢測,前者可以提示是否為患宮頸癌的高危人群,後者則可以有效檢測到宮頸癌是否已經發生病變。TCT聯合HPV檢測是全球婦女認可的最全面宮頸癌檢查防癌。

    TCT檢查是液基薄層細胞檢測的簡稱,採用液基薄層細胞檢測系統檢測宮頸細胞並進行細胞學分類診斷,它是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一種宮頸癌細胞學檢查技術,與傳統的宮頸刮片巴氏塗片檢查相比明顯提高了標本的滿意度及宮頸異常細胞檢出率。

    HPV是人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名稱縮寫。HPV檢查主要是看你是否攜帶有HPV病毒的,通常來講,HPV病毒能夠導致宮頸癌。

    宮頸癌高危人群:

  • 2 # 邱邱77

    宮頸癌篩查前注意事項:在月經來潮後10-18天為最佳檢查時間;檢查前72小時內不做陰道沖洗,不要在陰道內用藥物。

    指導意見:

    檢查前72小時內不要行性生活。有炎症時先進行治療,然後再刮片,以免刮片中充滿大量白細胞和炎性細胞,影響診斷。

  • 3 # 婦產科醫生龔曉明

    談到宮頸癌,最讓人惋惜的還是梅豔芳。宮頸癌,這本來是一個避免的癌症,卻讓她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如果她多瞭解點醫學的常識,也許可以不死,也許至今她仍然可以活著為她的歌迷歌唱,現在臨床上發現的宮頸癌也越來越年輕了,該如何應對呢?(PS:沒耐心看完的可以直接看文尾總結)

    談起癌症,也許很多人認為一旦得了,就是死路一條。很多惡性腫瘤一旦發現往往就是晚期,作為醫生,即使醫術再高明,也往往不能挽救患者的生命。但是宮頸癌,它不同。宮頸癌作為婦科領域發病率第二的惡性腫瘤,因為宮頸的位置比較靠近體外,醫生做檢查的時候,窺具開啟陰道後就可以非常容易暴露宮頸,因此這就為預防宮頸癌提供了一個很大的方便。

    很早就有醫生透過獲取宮頸細胞的方法篩查宮頸癌了,即所謂的宮頸刮片。惡性腫瘤從單個細胞發生惡變開始的,逐漸長大,長到象拳頭大的腫瘤往往需要數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如果可以在腫瘤還沒長得很大之前,就透過宮頸刮片檢測到,及時進行處理,那麼宮頸癌也就可以得到治癒。如今,在發達國家,女性定期的體檢意識非常強,很多發生惡變的早期腫瘤就及時得到檢測並得以治療,因此宮頸癌整體的死亡率也就得到了大幅度下降。

    現在我們已經有了更好的方法即TCT\CCT\LCT等敏感性和準確性更好的方法,但作為方法學上來說,有容易發生假陰性的可能性的,也就是可能TCT或者LCT等宮頸刮片檢查的方法正常,但是實際上存在著宮頸癌前病變的可能性的。這是因為在採集宮頸細胞、製片以及醫生讀片的過程中都有可能存在誤差。

    人乳頭瘤病毒(HPV)則宮頸癌不的不談的另外一個話題,已經明確了絕大多數的宮頸癌都是由HPV持續感染造成的,HPV分為高危型和低危型。HPV感染了,並不一定得病,如果在感染髮生之前,通常在首次性生活之前注射HPV疫苗可以起到部分降低宮頸癌發生的目的。在年輕婦女中HPV的一過性感染是常見的現象,因此30歲以下的女性是沒有必要進行HPV檢查的。對於30歲以上的女性,可以考慮聯合HPV和細胞學的方法進行宮頸癌的篩查。若是30歲後存在高危型的HPV感染,就是提示著存在著風險會比HPV陰性者發生宮頸癌的機會要高,此時可以加強宮頸刮片的篩查,若是HPV和TCT均陰性,則是可以考慮延長篩查週期到3-5年篩查一次。

    現在不少女性一檢查HPV發現陽性了以後,就開始非常擔心自己得癌,也被各種治療過度治療,目前因為沒有HPV治療的特效藥,目前的觀點是在於治病而不是治毒。

    目前已經有針對高危型HPV的疫苗了,透過注射產生抗體,以避免HPV的感染,藉此來減少宮頸癌的發生率。主要是適用於那些尚未解除性生活的青少年女性,一旦開始有性生活以後,HPV感染常見了,HPV疫苗的意義相對會降低,但仍可以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國內即將上市的是2價疫苗(即針對16、18型HPV病毒),而在香港目前可以注射到4價和9價的疫苗。

    2012年的美國陰道鏡協會更新的指南提示了HPV分型的價值,即若是HPV陽性,TCT陰性的時候,若是有條件,也可以進行HPV高危型分型的檢測,如HPV 16型或18型陽性,由於此時TCT容易有漏診的情況,也可以建議,直接考慮對這些感染者行陰道鏡檢查和活檢。若是陰道鏡活檢陰性,則是在1年以後重複宮頸刮片。

    最後總結一下,應對宮頸癌發病的年輕化,關鍵在於定期體檢的意識,即定期檢查TCT和HPV,必要的時候陰道鏡檢查和活檢。對於HPV病毒,年輕女性可考慮注射HPV疫苗,已經發現HPV感染的,目前的觀點是治病不治毒。

  • 4 # 癌症線上

    宮頸癌,女性“第二大殺手”

    宮頸癌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確、可以早期預防和治癒的癌症。然而,因為早期無症狀,很多女性又缺乏定期篩查的意識,令這一“紅顏殺手”依然猖獗,中國每年有超過13萬的新發病例,且八成患者確診時已是浸潤癌,令人遺憾。

    以往,宮頸癌的高發人群多集中在40歲-60歲年齡段,但近年來宮頸癌在年輕女性中的發生率有明顯上升趨勢,35歲以下的患者越來越多見。發病率僅次於乳腺癌,成為女性“第二大殺手”。

    HPV感染,宮頸癌發生的罪魁禍首

    女人害怕宮頸癌,卻不知道宮頸癌的根源何在。經過大量研究,目前已明確,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是宮頸癌前病變和宮頸癌發生的罪魁禍首。HPV的傳染途徑主要是透過性生活,凡有性生活的女性均有感染的機會。

    一直以來,人們認為宮頸癌大多因不潔性生活引起,其實不然,HPV廣泛存在,即使是一對一的性伴關係,也會透過做愛或親密接觸感染HPV。當然,性生活開始過早、有多個性伴侶或其男性伴侶本身有多個性伴,會增加女性感染HPV的危險性。

    有性生活史,每年要查宮頸

    宮頸癌的發展要經歷一個緩慢的過程,從感染HPV到發生宮頸癌前病變,再發展為宮頸癌,通常要幾年到十幾年,這為我們提供了預防篩查和早期治療的機會。然而,由於缺乏早期篩查意識,中國早期篩查率甚低,宮頸癌的發生率比發達國家高六倍,每年新發的患者超過13.5萬例。

    早期宮頸癌通常沒有什麼症狀,等到出現分泌物多、白帶異常、接觸性出血,多半已是中晚期。因此,最好的防治手段莫過於定期做宮頸篩查,包括常規婦科檢查、宮頸細胞學檢查等。

    宮頸癌的主要病因——HPV主要經性生活傳播,凡有性生活的婦女均有感染的機會。因此,定期做宮頸細胞學及HPV感染篩查對宮頸癌的預防極具意義。目前,臨床已有非常成熟的子宮頸癌篩查方案,建議有性生活史的女性,每年做一次宮頸細胞學檢查。

    有以下高危因素之一者,更應注重定期到醫院進行專科檢查——

    (1)性生活過早的女性;

    (2)生育早或多產的女性;

    (3)有多個性伴侶或配偶有多個性伴侶的女性;

    (4)男性伴侶包皮長或患生殖器皰疹等性傳播疾病;

    (5)有宮頸病變(宮頸炎、宮頸癌前病變等);

    (6)有宮頸癌、子宮內膜癌、陰道癌或外陰癌等家族史。

    當然,一旦出現不正常陰道出血(尤其是性交後出血)時,應及時進行宮頸的篩查。若檢測HPV陰性,可1-2年查一次宮頸細胞學(TCT);若檢測HPV陽性,應3-6個月複查一次TCT。目前,宮頸癌的篩查和早診早治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宮頸細胞學檢查和HPV檢測相結合,能測出99%的高度病變和83.5%的低度病變。

    宮頸癌有一系列的前驅病變,它的發生、發展是個漸變的過程。如果女效能每年定期做宮頸篩查,就可以早發現、早干預,能夠大大降低宮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 5 # 婦科醫生張澤梅

      宮頸癌是中國婦科癌症(專指生殖系統癌症,乳腺癌不包括其中)中發病率最高的腫瘤。在美國,宮頸癌是第三位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目前,中國發病率為10萬分之二十至三十之間。教授為我們詳解這種疾病的高危人群、出現症狀、發病原因以及如何篩查。

      教授指出,宮頸癌是目前唯一一個病因明確的婦科惡性腫瘤,即與高危型人類乳頭瘤狀病毒(HPV)感染有關。HPV病毒透過性傳播,這種病毒也可導致生殖系統的尖銳溼疣。性生活年齡早、性生活伴侶多的人群易發生宮頸癌。如果其性伴侶的既往性伴侶患有宮頸癌,這樣的女性發生宮頸癌的機率會上升。另外高危人群還有:經常有不潔的性交、雜交,有多次生產或流產史;吸菸、配偶性生活混亂等。

      宮頸癌的平均發病年齡為51歲,近年來,隨著中國性生活觀念的轉變,發病年齡有呈年輕化的趨勢,二十出頭、三四十歲的在臨床上並不少見,且性生活開始得越早,發病機率越高。

      “儘管,宮頸癌的發病率較高,但相比其他婦科癌症,它的生存率很高。一方面,宮頸癌的程序相對緩慢,從正常宮頸發生炎症到癌前病變,最後到宮頸浸潤癌一般需好幾年;另一方面,宮頸的位置易於檢查,一旦出現病變,有經驗的婦科醫生可以透過肉眼看到,因此,能夠較早地發現。早期的宮頸癌經過積極治療,其5年的生存率可達到90%以上。”餘教授說。

      教授指出,有性行為,或21歲以上有性行為的女性應每兩年進行一次宮頸疾病篩查。若連續三年都正常,可改為每三年一次。宮頸癌篩查最主要的方法是TCT宮頸防癌細胞學檢查(簡稱TCT)。

      

      “以前是巴氏塗片檢查,巴氏塗片的優點是便宜,便於普查,但缺點是用這種方法制備的標本,細胞堆積在一起,不便於觀察,診斷的準確率低。且有相當高的漏診率。現在,巴氏塗片檢查基本被TCT取代,TCT又稱為薄層液基細胞技術,只有十幾年的歷史。醫生採取脫落細胞的時候,用小刷子刷出細胞,然後涮到裝有固定液的小瓶子裡,塗片被送到檢測中心,經過離心、製片、染色等步驟,可以獲得在優質、清晰的圖片,見下面的圖片。TCT篩查率很高,漏診率低。”

      TCT對宮頸癌細胞的檢出率為100%,包括部分各種癌前病變。不過TCT檢查不能最後確診,如果提示有高度異常,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做陰道鏡檢查或宮頸病理活檢。若沒有癌前病變,則應在專科醫生指導下,接受必要的治療,並繼續隨訪。若連續隨訪兩年,兩項結果都呈陰性,則可以改為兩年做一次。

      “在宮頸癌篩查中可行HPV檢查,患者如果查出HPV指標顯示陽性,應定期隨訪,但也不需要過分擔心,人體對於HPV病毒有自我消解的能力,可能過一段時間複查就會顯示陰性,但是,如果HPV指標持續多年陽性還是需要提高警惕。”臧榮餘教授說。

      宮頸癌的篩查很重要,美國女性一生享有9次免費篩查的機會,這也是美華人性生活較早,但宮頸癌卻不是第一大婦科癌症的原因。我們期待HPV疫苗的使用和公眾知識的普及,中國宮頸癌的發病率未來能夠大幅度下降。

  • 6 # 劉華放大夫

    婦科高發癌症有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

    宮頸癌是目前唯一 一個病因明確的婦科惡性腫瘤,與高危型人類乳頭瘤狀病毒(HPV)感染有關。宮頸癌篩查最主要的方法是宮頸防癌細胞學檢查(簡稱TCT)。TCT對宮頸癌的檢出率為100%,包括部分癌前病變。宮頸癌篩查的年齡在初次性生活後3年內,首次篩查時間不得晚於21歲。對於21-29歲女性可每3年進行一次TCT檢查;對於30-65歲女性每5年進行一次TCT和HPV的聯合篩查,若不進行HPV檢查,則每3年進行一次TCT檢查。

    子宮內膜癌是近年來其發病率有上升的趨勢, 並有年輕化的趨勢。在發達國家和中國的大城市,其發病率已超過宮頸癌而躍居首位.對於有高危因素的群體,應該進行針對性篩查。目前臨床上檢查子宮內膜癌的方法包括血清學檢查、經陰道超聲學檢查(TVS)、子宮內膜細胞學檢查(ECT)、病理學診斷以及免疫組織化學等方法。對於子宮內膜癌的篩查,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是經陰道超聲學檢查。育齡期女性每年進行一次經陰道超聲學檢查。對於子宮內膜癌高危人群可以加用血清學(腫瘤標記物)篩查。

    卵巢癌在中國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中死亡率排在首位,且其治癒率與其早期診斷之間存在很強的相關性。近年來對卵巢癌的篩查方法,主要是採用中經陰道超聲學檢查聯合血清標記物(CA125及HE4)檢測的方法。

  • 7 # 果殼影片

    美國疾控中心參照美國預防服務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簡稱USPSTF)的報告,給出的建議是:乳腺癌、宮頸癌、結直腸癌,以及肺癌,某些年齡段和人群值得進行篩查,某些則不一定;而對於卵巢癌和前列腺癌,則建議不要篩查。這建議是建立在“篩查能不能降低某種癌症死亡率”這個出發點之上的,沒有考慮花費等影響因素。

    那麼我們來看看一些婦科高發癌症的篩查方法

    乳腺癌:某些年齡段推薦篩查

    USPSTF推薦的篩查是乳房造影術,即用低劑量的X光照射處於擠壓狀態的乳房,檢測腫塊。對於50—74歲的女性,兩年做一次造影的推薦級別為B,即比較推薦,不過推薦級別略遜於非常推薦的A級。

    年輕一些的,40—49歲的女性,情況就很複雜,推薦級別為C,要醫生和患者酌情而定。因為對於年輕女性來說,假陽性(也就是沒有腫瘤誤報成有腫瘤)的情況要比年長女性多,大概有十分之一的異常結果最終都是虛驚一場。如果誤報,不但會造成心理負擔,還可能會導致過度治療,反而得不償失。所以有家族病史的,或者測序發現自己攜帶易感基因的人,可以跟醫生商量後決定要不要每兩年篩查一次。對於這些人群,或許還要加上MRI,在更年輕的時候(30歲以後)就開始保持警惕。

    宮頸癌:某些年齡段非常推薦篩查

    對於宮頸癌,USPSTF推薦21—65歲的女性保持三年一次的宮頸刮片(巴氏塗片),級別為A,還可以做人乳頭瘤病毒(HPV)的檢測,HPV跟宮頸癌有很強的正相關性。現在已經有HPV疫苗,有條件的適齡女性可以考慮接種。而對於21歲以下或者65歲以上的女性,以及那些接受過子宮切除術的女性,則是D級,不推薦。

    不推薦篩查:卵巢癌等

    目前不推薦的癌症篩查,有的是針對某種癌症的某種檢測技術,比如篩查卵巢癌的CA-125檢查;有的是針對特定人群,像前面提過的某些年齡段的女性不適合做宮頸癌篩查。

    不推薦篩查的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目前使用的腫瘤標記物特異性不夠,如果在分辨正常組織、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的時候,用來確認腫瘤存在與否的標記物的精確度達不到可接受的級別,那麼檢查結果就沒有太大的參考價值。二是有的篩查手段可能造成假陰性(有癌沒查到)或者假陽性(沒癌查到假的癌),弊大於利。三是,某些腫瘤生長緩慢,而且通常發生在高齡人群中,查到後若採用侵入性治療,給患者造成的負擔或許會超過放任不管的潛在危害。四是就算查出來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去解決的那種,那麼查不查也沒差別。

    需要說明的是,美國也有其他機構會給出對於癌症篩查的建議,比如美國癌症學會(ACS)。ACS注重的是癌症,USPSTF則是對各種疾病都有涉獵,二者對於癌症篩查的建議並不完全一致,也很難說誰比誰更可信。不過,由於USPSTF認定為A和B級別的篩查費用有醫保賠付,所以他們的建議成為了大多數美華人的篩查指南。中國的情況和美國也有不同,具體做法還要聽從醫生建議。

  • 8 # 醫學慕課

    近年來,隨著性觀念的開放,性生活年齡提前,性伴侶個數增加,導致女性宮頸癌發病呈年輕化趨勢。幸運的是,宮頸癌是目前唯一發現了確切病因的癌症,那就是和高危型人乳頭病毒(HPV)持續感染有關。HPV主要是透過性生活進行傳播,性交、肛交、口交等都可以傳播HPV。而過早性生活(小於17歲)、多性伴侶、生育年齡早、多產、吸菸、吸毒、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艾滋病毒感染等是宮頸癌高發的危險因素。

    既然知道病因和高危因素,那麼可以先從預防做起。一是建議9~26歲女性(有些國家建議45歲以下都可以)接種宮頸癌疫苗,在還沒有開始性生活前接種更理想,有性生活或者已經有HPV感染的也可以接種。大陸地區已經可以接種預防16和18型HPV的二價疫苗,香港或者澳門地區還可以接種四價及九價疫苗。其次,在生活中不要吸菸、吸毒,不要過早有性生活或者生育,減少性伴侶個數,儘量使用避孕套。

    另一個幸運就是,宮頸癌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個癌前病變的過程。感染HPV兩到三年可以有宮頸癌前病變,但是癌前病變發展到癌要8~10年左右。因此,如果你平時有做宮頸癌篩查,完全可以在沒發展到癌時就發現問題,在癌前病變階段就可以進行阻斷。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年齡大於21歲或者有性生活三年以上就可以開始宮頸癌篩查。宮頸癌篩查有細胞學篩查和人乳頭病毒(HPV)篩查。年齡大於30歲建議兩個一起查,小於30歲可以選擇查其中一個,當然聯合篩查準確率更高。

    很多女性可能有點懼怕宮頸癌篩查,以為會很痛。完全不必要諱疾忌醫哦。宮頸篩查有點不適,但是不痛,和平時查白帶差不多。還有女性說宮頸癌篩查太貴,不捨得去查。要知道幾百元可以讓自己免於宮頸癌風險,那時非常值得的事情。宮頸癌篩查不用年年做。譬如聯合篩查結果都是正常的,那你可以五年篩查一次。

    所以親們,趕緊讓自己的母親、妻子去做宮頸癌篩查吧,家中有小公舉的在適當年齡帶她去注射宮頸癌疫苗。大家共同努力,讓女性多一份健康保證,家庭多一份幸福。

    答案編輯及稽核專家:梁常豔,醫學博士,主治醫生,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 9 # 郭醫生小課堂

    宮頸癌與HPV病毒感染覺有明顯的相關性。目前,透過宮頸的細胞學篩查以及聯合HPV篩查,可以做到儘早的發現早期的宮頸癌以及癌前病變。從癌前病變發展到宮頸浸潤癌,大概需要5-10年的時間,如果能夠做到早期發現、早期干預,可以明顯的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治癒率。

    什麼時候可以做篩查?多久做一次呢?

    建議21歲以下的女性,可以不做宮頸癌的細胞學篩查。

    21-29歲的有性生活的女性,建議每3年做一次宮頸細胞學篩查。

    30-65歲的有性生活女性,建議每3年做一次宮頸細胞學篩查。如果聯合HPV檢查,兩者均陰性,可以5年後再檢查。

    如果在篩查的過程中,一旦發現異常細胞,可以結合陰道鏡以及宮頸活檢,明確診斷。針對宮頸癌前病變,即使的採取治療措施,可以將其阻斷在宮頸癌前。

    除了宮頸癌,婦科常見的惡性腫瘤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目前並無很好的篩查方式。這對這兩種疾病,最好的建議就是每年定期做婦科B超檢查,透過婦科B超監測卵巢及子宮內膜。一般子宮內膜癌發病緩慢,存在著月經不調、不孕、肥胖、月經過多等病史,針對這部分人群,要定期檢查B超,必要時可以採取診斷性刮宮,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而卵巢癌,發病比較隱蔽,且進展迅速,大部分發現時已經是晚期。因此,也是建議定期做B超監測,瞭解有無異常盆腔包塊,如果存在高危型的卵巢腫物,應儘早手術切除。

  • 10 # 海上名醫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宮頸疾病診療中心汪清主任醫師回答:

    宮頸癌實際上是有家族遺傳的。目前宮頸癌發病的年齡已經提早了,但是普遍也是35歲到45歲這個年齡段比較高發。通常認為感染HPV病毒後,如果在兩年內清除不掉,就是一個HPV的持續感染。在HPV持續感染的人群中,有極少部分人會引起嚴重的病變。

    確診宮頸癌之前會有一個癌前病變的階段,這個階段可以透過做陰道鏡檢查來發現。建議先做一個宮頸錐切,切除病灶以後,組織再去化驗,化驗下來沒有更重病變,那定期複查就不會有宮頸癌的發生。

    宮頸癌的篩查也是非常方便簡潔的,花費也不多。可以到醫院做一個HPV病毒的檢測,病毒檢測會告訴你是否感染了病毒,感染的是哪種型別的病毒,或者告訴你感染的這個病毒引起的個體負荷是多少。

  • 11 # 麗馨清

    宮頸癌――婦科癌症第一名

      高危人群:過早性生活及性伴侶過多者

      發病年齡:平均51歲,20多歲的姑娘並不少見

      篩查物件:有三年性行為,或21歲以上有性行為女性

      如何篩查:每年查一次HPV+TCT

      “宮頸癌是全球婦女中僅次於乳腺癌和結直腸癌的第三個常見的惡性腫瘤,是中國婦科癌症(專指生殖系統癌症,乳腺癌不包括其中)中發病率最高的腫瘤。據統計,2008年全球估計新發宮頸癌病例52.98萬,死亡病例25.51萬人。目前,中國發病率為10萬分之二十至三十之間。”程曉東科長說,它也是目前唯一一個病因明確的婦科惡性腫瘤,即與高危型人類乳頭瘤狀病毒(HPV)感染有關。

  • 12 # 加拿大生活方式管理

    篩查指南:

    宮頸癌檢測應從21歲開始。21歲以下的女性不需接受檢測。

    年齡在21歲至29歲之間的女性 ,應每3年進行一次巴氏試驗。如巴氏試驗結果異常,需要進行HPV檢測。

    年齡在30到65歲之間的女性 ,應該每5年進行一次巴氏試驗和HPV試驗(稱為“共同檢測”)。這是首選方法,也可每3年單獨進行一次巴氏試驗。

    65歲以上的女性在過去10年中定期進行宮頸癌檢查,如果結果正常,不需進行宮頸癌檢查。有嚴重宮頸癌前病史的女性應在診斷後連續接受至少20年的檢測。

    由於與宮頸癌無關且無宮頸癌或嚴重癌前病史,已切除子宮和子宮頸的婦女(全子宮切除術)不需進行檢測。

    所有接種過HPV疫苗的婦女,仍需遵循其年齡組的篩查建議

    一些女性——由於她們的健康史(HIV感染,器官移植,DES暴露等)——可能需要不同的宮頸癌篩查。

  • 13 # 養身元123

      宮頸癌前篩查

      早期病例的診斷應採用子宮頸細胞學檢查或高危型HPV DNA檢測、陰道鏡檢查、子宮頸活組織檢查的“三階梯”程式,確診依據為組織學診斷。

      1、子宮頸細胞學檢查

      是早期子宮頸癌篩查的基本方法,也是診斷的必需步驟,相對於高危HPV檢測,細胞學檢查特異性高,但敏感性較低。篩查應在性生活開始3年後開始,或21歲以後開始,並定期複查。

      2、高危型HPV DNA檢測

      相對於細胞學檢查其敏感性較高,特異性較低。可與細胞學檢查聯合應用於子宮頸癌篩查。也可用於細胞學檢查異常的分流,當細胞學為意義未明的不典型鱗狀細胞(ASCUS)時進行高危HPV DNA檢測,陽性者行陰道鏡檢查,陰性者12個月後行細胞學檢查。

      3、陰道鏡檢查

      若細胞學檢查為不典型鱗狀細胞(ASCUS)並高危HPV DNA檢測陽性,或低度鱗狀上皮內病變及以上者,應作陰道鏡檢查。

      4、子宮頸活組織檢查

      任何肉眼可見病灶,均應作單點或多點活檢。若需要了解子宮頸管的病變情況,應行子宮頸管內膜刮取術。

      宮頸癌前篩查準備有哪些

      1、積極參加宮頸篩查。

      已有性生活的女性定期進行婦科檢查,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有效的篩查手段,完全有可能早期發現宮頸病變。

      2、進行病理檢查確診。

      當醫生懷疑宮頸有病變,且細胞學檢查有異常時,需在直視下或陰道鏡下用活檢鉗對宮頸病灶進行咬取活檢,可取一點或多點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病理組織學診斷是確診宮頸癌的標準。

      3、熟悉宮頸癌早期徵兆。

      接觸性陰道出血、不規則陰道流血、絕經後陰道流血、月經淋漓不淨、白帶增多伴異味等都可能是宮頸癌的早期徵兆,一旦出現此類症狀應儘快到醫院就診,接受婦檢、細胞學、陰道鏡、宮頸活檢等相關檢查。

      4、不可對“宮頸炎”掉以輕心。

      宮頸炎是是女性的常見病。患者常有陰道分泌物增多伴異味、陰道外陰搔癢等,一些患者還會出現同房後、婦檢後少量接觸性陰道流血。出現上述症狀就診時,如從未進行過宮頸篩查或已超過再次篩查時間,應先做宮頸細胞學檢查、HPV檢測等排除宮頸癌或癌前病變後,才能考慮為宮頸炎。否則容易錯過早期診斷宮頸癌的機會。

      5、妊娠期間不要拒絕宮頸檢查。

      妊娠期婦女合併宮頸癌或癌前病變的情況也時有發生,患者或醫生往往會把妊娠期陰道流血都歸結為先兆流產、流產或前置胎盤等原因,並擔心行陰道窺器檢查對妊娠造成不良影響,而未對妊娠期出現陰道流血者進行必要的檢查,以致延誤診斷。

      宮頸癌前篩查鑑別診斷

      主要依據子宮頸活組織病理檢查,與有臨床類似症狀或體徵的各種子宮頸病變鑑別。包括:

      1、子宮頸良性病變:子宮頸柱狀上皮異位、子宮頸息肉、子宮頸子宮內膜異位症和子宮頸結核性潰瘍等

      2、子宮頸良性腫瘤:子宮頸黏膜下肌瘤、子宮頸管肌瘤、子宮頸乳頭瘤等

      3、子宮頸惡性腫瘤:原發性惡性黑色素瘤、肉瘤及淋巴瘤、轉移性癌等。

      宮頸癌前的篩查方法

      近年來由於人乳頭狀瘤病毒(HPV)感染增多,使宮頸癌發病率明顯上升且趨於年輕化。最新研究表明,由於宮頸癌存在較長的、可逆轉的癌前病變期,早期發現及時治療後,宮頸癌患者五年治癒率已達90%,可知宮頸癌是一個可以預防和治癒的疾病。因此,宮頸癌的篩查和預防就有著重要的意義。

      1.傳統的手工方法(巴氏塗片)由希臘醫生Papanicolaou(巴氏)發明,於20世紀40年代開始用於宮頸癌篩查。因其方法簡便,患者無痛苦,且成本較低,非常適合大範圍人群的普查,至今沿用了近半個世紀,有些地方仍然在使用。

      方法:由婦產科醫生用一個軟木刮板,在宮頸處輕輕刮取採集脫落細胞,塗抹在載玻片上,經過染色處理後,由病理醫生在顯微鏡下觀察作出診斷。

      缺點:假陰性率即誤診率較高。

      2.CCT—計算機輔助閱片系統美華人研製了一種被稱為“腦神經網路模擬系統”,用於掃描傳統的巴氏塗片,即CCT檢查。但統計研究表明,該系統初篩的敏感性反而低於有經驗的專業人員,所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只批准它用於實驗室的質量控制。2000年後,CCT已被新一代細胞學自動掃描系統取代。

      3.TCT—膜式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測傳統巴氏塗片漏診或誤診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取材時細胞丟失及塗片質量差,20世紀90年代又出現新柏氏膜式液基薄層細胞學技術(TCT)。

      方法:醫生將採集到的細胞放入裝有細胞儲存液的標本瓶中送達實驗室,製片過程由計算機程式控制。主要步驟有,細胞混勻;細胞負壓採集;細胞轉移。其優點是清除了雜質,形成一個清晰的細胞單層塗片,病理醫生可以一目瞭然,使宮頸癌尤其是癌前病變的診斷率顯著提高。此外,TCT的儲存液還可以直接用於人乳頭瘤病毒基因檢測。

      4.病毒學檢測:人乳頭瘤病毒(HPV)基因高危型檢測,目前資料證明,HPV感染是宮頸癌及其癌前病變的最主要病因,99.8%的宮頸癌患者中可以發現HPV病毒,被批准在臨床使用的最新檢測HPV感染方法有雜交捕獲法。方法:用特製小毛刷在宮頸處採集細胞,患者無損傷和痛苦。該方法的準確率相當高,但因費用較高,通常只在高危人群中使用。

      5.陰道鏡檢查當宮頸細胞學塗片檢查發現異常時,就需做陰道鏡檢查以確定病變,必要時取若干塊組織送病理檢查,為手術治療提供依據。

      哪些人應做宮頸癌前篩查

      子宮頸癌是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在女性惡性腫瘤中居第二位,僅次於乳腺癌。中國每年約有3萬名婦女死於子宮頸癌。研究發現人乳頭瘤病毒(HPV)是誘發子宮頸癌的元兇,99.7%的子宮頸癌都可檢測到高危HPV DNA,而HPV陰性者幾乎不會發生子宮頸癌,HPV感染是子宮頸癌發生的必要條件。目前有118種型別的HPV,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確認與子宮頸癌相關的高危型HPV有13種。

      宮頸癌呈年輕化趨勢,可能與過早性行為有關,調查資料顯示,中國青少年目前性成熟年齡普遍比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提前了4~5歲,在21歲的年輕人當中,79%有過婚前性行為,在農村地區超過80%,婚前性行為呈現出低齡化的趨勢。相關醫學專家建議:有三年以上性行為或21歲以上有性行為的婦女應該開始定期做宮頸癌的篩查,早婚早育、有流產史、性病史、擁有多名性伴侶的女性,都是宮頸癌的高發人群。有資料表明,有多個性伴侶的婦女患宮頸癌的危險性比只有一個性伴侶者高2~3倍以上。有宮頸糜爛,接觸性出血史者定期篩查可以幫助宮頸癌的早期發現和根除。65歲後患宮頸癌的危險性極低,故一般不主張對65歲以上的婦女進行宮頸癌篩查。

  • 14 # 使用者106829566887

     乳腺癌、卵巢癌、宮頸癌……各種婦科癌症讓女性朋友們談癌色變。婦科專家提醒,女性應該每年定期做婦科檢查,高危人群更應該嚴密監控.

      乳腺檢查:超聲、鉬靶攝影

      乳房超聲檢查可以確定乳房內有無腫塊及其大小、位置,腫塊是囊性或實性、良性或惡性;而乳腺鉬靶是目前診斷乳腺疾病的首選和最簡便、最可靠的無創性檢測手段,不受年齡、體形的限制,可以檢測出醫生觸控不到的乳腺腫塊,特別是大乳房和脂肪型乳房,其診斷性可高達95%。

     乳腺MR檢查適用於發現小病灶和多灶病變,以及鉬靶與超聲不能確診的患者。

      卵巢檢查:超聲

    B超檢查方便、安全、費用低,檢出符合率高。除了可以檢查有沒有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症、卵巢囊腫,還可以用來檢查盆腔有無炎性包塊,輸卵管是否存在積液,以及子宮內膜厚度是否均勻等。即使已經絕經的女性,也應每一兩年檢查一次。而卵巢癌確診與分期應該查CT,部分女性需要在醫生指導下補充檢查MR與PET-CT。

      宮頸檢查:篩查搭檔“宮頸刮片+HPV監測”

      30歲以上特別是已婚婦女,建議在頭兩年每年做一次宮頸刮片和HPV檢查。如果結果是陰性,可延長為隔兩年查一次,連續查兩次後還是呈陰性,可以隔3年查一次,連續查兩次後,再查一次。若發現陰道分泌物增多、同房後出血,或有不明原因的陰道流血時,需儘快去正規醫院就診。而宮頸癌分期檢查,MR優於CT。

  • 15 # 39美人計

    目前臨床上宮頸癌篩查的方法主要包括:

    首先,最應該做的就是要做宮頸刮片或TCT檢查,它是女性婦科的常規檢查,因為操作起來比較容易,檢查的結果又是比較準的,在加上檢查的費用也是比較低的,所以,可以算是防癌篩查的首選檢查專案。

    其次,HPV病毒檢測也是不可少的,因為HPV病毒感染是致使這病發生的關鍵因素,所以一般得宮頸癌的女的,體內攜帶HPV病毒的可能性較大,這個時候如果可以再結合TCT檢查,通常可以較為準確地判斷是否患上了宮頸癌。

    最後,宮頸活體組織的病理檢查也是宮頸癌診斷不可少的一項檢查專案,它是確診宮頸癌的依據。

  • 16 # 草莓兮YS

    這個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早康復!

    還有就是HPV疫苗,最後接種一下!

    最重要的是潔身自好!

    性伴侶太多,是這個發病的最重要原因!

  • 17 # 雲鵲醫

    01.宮頸癌篩查效果

      1985年,中國臺灣地區開始實施宮頸癌篩查計劃;直至2001年,宮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別下降了29%和50%。中國從上世紀50年代末,開始實施宮頸癌防治工作,全國宮頸癌死亡率由20世紀70年代10.7/10萬,下降到20世紀90年代3.89/10萬,下降幅度為63.64%。

      02.新宮頸癌篩查指南

      不同國家、不同組織有不同的篩查方案,對篩查的起止年齡篩查頻度都有不同的規定。2012年更新的《宮頸癌篩查指南》強調:所有女性都應從21歲開始接受宮頸癌篩查。

      21歲以下女性患宮頸癌風險很低,即使發生癌變,21歲後再篩查也可以發現,過早篩查會導致過度檢查和治療。年齡在21-29歲的女性應每3年進行1次宮頸塗片檢查(過去的篩查指南建議每年進行1次檢查) 。年齡30歲及以上的女性除了每3年接受1次宮頸塗片檢查外,還應每3-5年進行1次HPV DNA檢查。年齡在65歲以上的女性,若連續3次子宮頸塗片檢查均為陰性,則不需要再接受該檢查。接種過HPV疫苗的女性,也應該和其他女性一樣,從21歲開始進行宮頸癌篩查。現行的兩種HPV疫苗只能保護兩種型別的HPV感染。新指南突出了HPV16HPV18型的重要性,建議出現HPV16陽性或HPV18陽性的女性進行陰道鏡檢查

      03.宮頸癌篩查方法

      目前,宮頸癌的篩查方法有——子宮頸脫落細胞學檢查HPV DNA檢測陰道鏡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等。其中,陰道脫落細胞學檢查HPV DNA檢測是最重要的兩種初步篩查專案,陰道鏡檢查結合組織病理學檢查可以作為確定診斷的方法。

  • 18 # 康康體檢網

    宮頸癌的自白

    “宮頸癌”,居住在女性體內一個叫“宮頸”的地方。

    它是如何來到這個地方居住,其實沒有別人的幫助,它也無法定居的。幫助它的,正是HPV。

    考慮到HPV,你們也許早有耳聞,如雷貫耳這個名字“人類乳頭狀瘤病毒”,這倆一回事兒。

    可以直言,HPV型號不止一個,1號、2號、3號……有幾十號成員。但是性格乖張肆虐的,只有老幾個,比如老16、18、52等。人們把這幾個該為“宮頸癌”買單的,送外號“高危型HPV”。

    可以說,如果HPV高危型沒有出場,“宮頸癌”也不會靠近你身邊。

    HPV其實很普遍,無處不在。很多人都被HPV感染過,就好像感冒一樣普通。所以正常情況下,HPV感染也可以看作“宮頸的一次感冒”。

    大多數情況下,HPV都會被你體內的免疫細胞清除掉。可能在你體內待上那麼幾個月,逐漸被你身體的正常抵抗力一一擊破。

    疫苗對預防HPV感染也有一定作用。在感染HPV之前,可以理解為在性生活之前,提前注射疫苗,對一些高危型的HPV產生免疫力,對“宮頸癌”的發生發展直接拒籤,在某些程度上,避免了“宮頸癌”的入侵。

    只有在少數情況下,高危型HPV沒有被清除,它慢慢影響宮頸細胞,讓細胞悄無聲息地發生轉變,直到形成癌腫。這個過程大約將近5到6年的時間。只需要定期體檢,發現它早期的蛛絲馬跡的。

    宮頸癌早發現治癒率高

    值得慶幸的是,宮頸癌是全身惡性腫瘤中最容易早期發現的癌症之一。為此,您是不是稍稍鬆了一口氣,起碼,我們可以在早期檢查中滅掉一個“殺手”了。

    不少女性朋友在診斷單上看到“癌前病變”幾個字,就慌神了。其實,癌前病變並不是癌,而是宮頸良性和惡性病變的中間狀態,或者說是極早期癌變的說法。可以說,如果您在這個時候發現了病變,您可是幸運兒了。因為這個時候開始進行干預治療,就可以將癌症消滅在萌芽階段了。

    平時您也要注意一些危險訊號,發現之後趕緊到醫院治療,及早扼殺在搖籃裡,千萬不要不在乎,若是讓這些訊號形成燎原之勢就麻煩了。

    宮頸惡變早期沒有變化,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如果您已經是絕經期了,則會有陰道不規則出血,有的還表現為白帶多,白帶是黃色或像血一樣的白帶,還能聞到惡臭味兒。

    如果您還年輕,在兩次月經之間,性生活後會有出血,或者還會出現月經不調,月經週期縮短或者延長,月經量增多或者是淋漓出血。

    在出現以上危險訊號的時候,您千萬不要坐視不理,要提高警惕,趕緊到正規醫院進行治療。

    您可能會問,有沒有早期發現宮頸癌的醫療手段呢?平時忙工作,忙家庭,危險訊號也容易被忽略。

    如果您是一個大忙人,也沒關係,您只要定期到醫院進行婦科檢查就行了。如果您不到30歲,每3年進行一次細胞塗片檢查,檢查有異常的話,就需要進行下一步的HPV檢查。如果您過了30歲,但還不到65歲,可以每5年進行一次宮頸癌篩查。超過65歲了,定期篩查結果都正常的話,就可以不用再進行宮頸癌篩查了,但如果有宮頸癌前病變的話,要繼續進行篩查。

    宮頸癌排查的一般建議

    作為女人,您既要忙工作,還要忙家庭,工作、家庭兩不誤,兩手都要抓。這樣忙碌的結果,就是忽視了自己,無私地奉獻了自己。對於每年例行公事的體檢也不放在心上,等發現病變的時候,往往已經是中晚期了,後悔啊。

    所以,您要留一點愛心給自己,要定期參加宮頸癌的排查活動。

    那麼,宮頸癌的排查是如進行的呢?

    首先不管您是哪個年齡階段,只要發現有不舒服的症狀,比如陰道流血,或者陰道排出像水一樣的白色或血性液體等,一定要及時到正規醫院檢查,早發現,早治療。

    如果您平時沒有任何不舒服的症狀,也一樣要定期進行體檢。如果您是21~30歲,最好每隔1~3年檢查一次宮頸細胞學塗片,初始篩查可以每年1次,連續3年塗片陰性的話,可以延長至每3年1次。如果檢查陽性的話,要進一步進行陰道鏡檢查,必要的話還要進行活檢,以進一步確定情況。

    如果您是31~65歲,最好的排查方式是細胞學篩查(TCT)聯合HPV病毒檢測,結果都正常的話,那您是低危人群了,間隔時間最好在3年以上。發現有異常,就要進行陰道鏡檢查和活檢,以進一步確定情況。

    對於21歲以下人群,如果已經開始性生活,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性傳播疾病、避孕方法等內容的宣傳教育,不需要進行宮頸癌排查。這個年齡段屬於低危人群,篩查過早的話,容易引起恐慌,造成相反的後果。

    如果您有宮頸癌的治療病史,應該堅持每年進行宮頸癌篩查,至少堅持20年。

    65歲以上女性,如果連續3次排查結果都正常,可以停止排查。

    如果您因為良性病變如子宮肌瘤,或者良性的卵巢腫瘤,已經切除了子宮,也可以不排查了。

    總之,即使您每年不進行宮頸癌的篩查,但也要每年進行一次婦科檢查,絕不能掉以輕心,忽視自己的健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年將至,俗語“二九不登門,三十要討債”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