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眾博健康張博士
-
2 # 湖湘兵哥
入境人員檢測和隔離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飛機清洗,地面消毒,專用車輛保障,接機人員全程陪護,酒店徵用,走道薄膜貼護,後續人員生活保障,等等,都要付出大量的人力、消護丶醫護、食宿成本。如果自費,估計可能只收住宿和伙食費。其他估計政府買單。治療成本,武漢是70多萬。總體上,防止境外輸入,國家是倒貼的。關閉國門,無疑是英明決策,政治上、經濟上、安全上都利太於弊。我們每個人要自覺執行疫情期間的規定,別給祖國添亂。
-
3 # 縱橫觀智庫
平均每一名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療費用是19000塊,731個境外輸入病例,需要治療費用1.3889億元。但731個境外輸入病例有部分是外華人,還有一部分沒有在國內繳納醫保的華僑,這兩部分人需要自費治療。即使如此,中國至少也需要為這700多個境外輸入病例支付1億元以上的治療費用。
防控境外輸入疫情,醫療費用還是小頭,大頭是一整套防控體系。機場防控人員需要補貼,防護服、口罩消耗量巨大, 需要協調車輛將入境者送往集中隔離點,每天需要對機場、隔離點、車輛等到進行大規模的消毒。整個一個體系費用計算起來,恐怕是醫療費用的10倍以上。
在最高峰時期,僅僅是北京, 每天入境人數就超過10萬人。由此可見,防疫工作人員的工作量之巨大!這裡,既要向奮戰在第一線的防疫人員致敬,也要向國家表達謝意。
目前,中國本土每天新增病例都能夠控制在10例以下,境外輸入病例每天都在20例以上,累計境外輸入病例731例。可以說,能否境外新冠肺炎疫情的阻斷,已經成為了中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敗的關鍵所在。
從3月28日凌晨開始,中國已經宣佈禁止外籍人士入境,除外交簽證以外,大部分簽證持有者都不被允許進入中國。這是一項非常不錯的政策,既能夠節省人力物力,也能夠最大限度的將新冠肺炎疫情阻擋在國門之外。
根據鍾南山院士的觀點,中國新冠肺炎疫情復發的可能性不大。但我們也不能夠心存僥倖,畢竟每天還有數以萬計的留學生、華僑回國。觀察室認為,留學生、華僑回國無可厚非,但不能夠隱瞞已經發病的症狀,給其他人帶去風險。
最近,已經發生了幾起華僑、留學生隱瞞症狀的現象。例如,天津市就發生一起這樣的事件,一家三口吃了退燒藥,從法國飛回國內。結果,這一家三口全部確診新冠肺炎,還導致同一班機200多名乘客被隔離!
-
4 # 獵鷹追風
截止到3月30日下午7:00,中國新冠肺炎輸入病例為731人,而每一個患者治療的平均費用為1.7萬元,所以這700多個境外輸入總共需要國家付出1242.7萬元。
境外輸入的731人中分為以下幾種。一是在國內繳納醫保的華人,二是沒有在國內繳納醫保的華僑,三是部分外華人。因此國家規定,但凡是境外輸入的確診病例,如果在國內有繳納醫保的,那麼所有治療費用國家都買單。但是沒有在國內繳納醫保的華僑和外華人所有治療費用,必須全部由他們自己負擔。這個規定一出,有部分長期居住在國外的華人華僑感到不滿,認為國家在他們危難時不管不顧。對此我想說的是,你不要一味的要求國家來施捨,你是問一下在國家需要建設的時候,你在哪裡?你為國家出過什麼力?如果你積極地為國家捐款捐物,為國家的科技發展經濟發展做過貢獻,那麼國家自然會給你開後門,對你進行免費治療,但是但凡給國家提出條件的,都是平時對國家沒有任何幫助的,但是在危難的時候卻跑回中國,希望國家能夠照顧他。那麼多境外輸入病例,平均每個人需要花費1.7萬元(重症患者不止這個數字),那麼多錢總不能讓國家拿著納稅人的錢嚯嚯給你。
而且在整個疫情防控中,調動的事一套防控體系,而不只是醫療費用。
為了防止境外輸入病例,機場海關防控人員需要補貼。而且他們需要大量的防護服和口罩,需要醫療救援車輛隨時候命等待,而且專業消毒人員每天需要對機場隔離點和醫護人員還有運送疑似患者的車輛進行多次消毒。這整整一套體系都需要花費大量的金錢。大部分華人華僑還是很理性的,但是有極少數華人華僑。對國家所採取的措施不難,每個從境外回來的華人華僑都需要嚴格的對自己進行隔離,但是前不久有一位澳籍華人回到北京,私自外出跑步,還不配戴口罩。工作人員對她進行勸阻但是卻遭到了她的唾罵態度非常惡劣,是可忍孰不可忍!最後國家對她採取的嚴厲措施,將它驅逐出境。而且她所工作的拜耳公司對他進行合同解除。
目前中國已經宣佈禁止外籍華人華僑和外華人入境,除非是一些特許人員。否則任何人都不允許進入中國。當這項政策出臺後,很多華人表示大力支援,因為這樣既能夠節省人力物力,也能防止中國疫情的二次爆發。
-
5 # 小柳聊聊兵
截至到目前為止,境外輸入型病例已經確診了731例,但是,這700多例的患者裡面,既有中國籍華僑,也有大量的海外華人以及其他外籍人士,另外,每一位患者的具體情況不同,治療費用的差距還是很大的;
比如,通常一位中症患者的檢測費用加上治療費用大約在2萬元左右,但是,一位重症患者的檢測費加治療費用就達到了40萬元左右,這還沒完,一位危重患者的所有費用下來已經超過了60萬元,所以,這700多例患者的所有醫療費用,根本無法做到精確預估;
前面提到過,這700多例患者當中也是分為兩類,一類是中國籍華僑,他們在國內有繳納醫保,這部分患者的所有醫療費用,可能是國家兜底,而另外一類是外華人,這類患者的所有治療費用原則上都需要自己承擔;
因此,要想精確知道國家需要付出多少的醫療費用,不僅要將所有患者的國籍,以及醫保情況弄清楚,還要清楚每一位患者的具體情況,比如,哪些患者是輕症患者?哪些患者是重症患者?只有將所有的這些情況弄清楚之後,才能夠做到相對準確的預估。
-
6 # 老狼48440790
首先我們不能算經濟賬。國家對國民這次的救助從來沒有在經濟上算賬的打算。如果要是算經濟賬,國家的損失是無可估量的。國家在一段時間內,全國性的停工停產損失怎麼算?
我們對從國外回來的帶回疫情的人,應該分別情況分別對待,該追究責任的就要追究責任,該進行經濟懲罰的就應該進行經濟懲罰。
700例境外輸入病例,我們可以肯定不全是外籍人士。這些人中一大部分是從外國回來的是中國華僑,或者是持有外國綠卡的華人士。
按照國家相關人士的透露,一個確診的冠狀病毒患者,一般的大概在十幾萬的費用,重症患者一例大約在20萬人民幣以上,危重症患者大約需要50萬人民幣治療費用以上。算經濟賬只是一個方面,重要的是牽涉的方面太多。
一是,消耗了國家不該消耗的財力物力人力。
比如說一些外國籍人跑到中國來避難避疫,讓中國承擔了不該承擔的東西。消耗了中國本不應該承擔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二是,有一些持外國綠卡的華人,他們是腳踏兩隻船的人。你說他們是華人吧,他們又是半個外華人,你說他們是外華人吧,他們說他們還有中國國籍。有的人常年在外面打工和居住,將自己的貢獻和稅收交給了外國,卻在疫情期間理直氣壯地跑回中國,說這就是我的祖國,我該回到祖國來,享受祖國的醫療待遇。對這類人,國家應該分別對待,儘管他們在國內交了醫療保險,但他們的貢獻大部分都在國外,不應同等享受國內國民的醫療等福利待遇。
三是,個人認為對一些將疫情有意帶進國內的人,不僅不能給他們優惠,而且要給他們重罰,造成了惡劣的危害後果的人,還應該追究刑事責任。
-
7 # 無法超越的足跡
這個問題如果只是從醫療費上面去說,那其實差不多可以算出一個大概資料,按照中國在這次疫情當中對感染者檢查和治療費用的綜合計算,輕症患者其實費用並不需要花費太多,但是在普通重症和危重病人身上的花銷就不一樣了,輕症患者的治療費其實在二十萬以下,大部分其實都是遠不需要那麼多。
但是普通重症患者的治療費一般至少在二十萬以上,最嚴重的需要近百萬的費用,而總體來說一般統計的都是統計重症和危重病人的治療費,一般在二十萬到七八十萬之間,只有少數一些接近百萬,絕大多數的費用都在四十萬左右,這個數額其實非常高了,但是平均下來的治療費基本上在五六十萬上下吧,想想這次要不是國家免費治療,可以想象至少九層以上的感染者只能等死。
絕對付不起這樣的治療費,只有很少數的人能承擔這樣的費用,當然對於這次疫情的治療花銷,國家付出了很多,所以這次民眾真實的感受到了國家給的福利,只是我們自己的疫情控制住了,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全華人共同努力付出的成果,現在外國疫情嚴重,很多在外的華人回國避難,這也避免不了疫情國家的一些人感染病毒回來,甚至還有一些人故意隱瞞病情。
這些人有一部分真實的就是為了回來免費治療的,到現在全國的外來輸入病例超過了700人,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也是一個讓人不安的數字,非常危險的數字,這些數字裡面只有一部分是中國公民,參加了社保購買,有一部分沒有參加社保,還有一部分人不是中國國籍,只是想來佔便宜的,所以在700人裡面只有一部分人有資格享受國家的免費治療,還有一部分需要自己花錢,畢竟能輕輕鬆鬆國際出遊的人經濟不會太差,所以承擔醫療費其實應該可以,國家不必要為這些人花錢,剩下的有社保的免費治療,那費用國家出,我們就按照四十萬一人來算,按七層有社保來算,那也要接近兩千萬,當然這只是猜測的資料而已,只是這些人的回來給國家造成的損失不只是這一點,遠遠不只是這一點。
-
8 # 烏魯木齊那些事兒
3月29日,全國新增確診病例31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30例,甘肅報告本土病例1例;新增疑似病例17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
在實施調減國際客運航班執行數量和外華人來華“限令”後,中國內地境外輸入病例雖然有所下降,但依然是國內新增病例的主體。截至29日,全國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723例(無死亡病例),現有境外輸入疑似病例165例。
目前雖然沒有死亡病例,但不排除境外輸入病裡,有重症患者,究竟有多少境外輸入重症患者,目前沒有公佈資料。
因為重症患者和普通患者的治療費用不一樣,花的錢也不一樣,一般來說,重症患者採取採用用EcMO治療,一般要40萬左右,即使是普通治療,沒有使用上EcMO治療也需要花費二十多萬。 再加上後期的一些其他費用,花費還會增加,預計也得三十萬,如果是普通病人,輕微患者,也就幾千塊或者幾萬塊。
因此,如果沒有重症患者的比例,是沒法計算出整個700多名患者的費用的,我們可以根據過去確診患者中,重症患者的比例來計算。根據國內外確診病例患者中,嚴重的時候,重症患者能夠達到38%,輕一點的時候,在20%,按照平均30%的比例來計算,723x30%=217例,按照每一個重症患者的平均治療費在30萬計算,需要花費6510萬費用,再加上每一個輕微患者按照兩萬元治療費計算,一共需要花費1012萬,因此,723人確診病例,預計要花費7500萬左右的醫療費。
如果這裡面有在中國繳納社保的,可以免費治療,如果是外華人,或者華僑、留學生等,在中國沒有繳費社保,就得自己掏錢了,免費不免費,以你在中國是否繳納為依據。
-
9 # 陳群律師
您的問題是:
700個境外輸入,國家要付出多少醫療費用?
我要補充一下您的問題,到目前為止,是771個境外輸入,今天又報告了新的境外輸入,廣東就有好幾例。
境外輸入,這個數字是一直在增長的,而且增長的速度很快。
境外輸入這個增長是不可扭轉的,也不能像有些人說的把國門關起來不許他們回來。
因為,在國門之外而又要回來的主要有華僑、華人、留學生。華僑和留學生,是有中國國籍的,是中國公民,怎麼可能讓人家不回國、不回家呢?我們能攔住的就是華人和外華人。
國家要為境外輸入付出多少醫療費用?
需要明確的是,即使境外輸入,帶給國家的經濟負擔,也不僅是醫療費用,防控費用、管理費用也是一筆巨大的開支。
但由於您的問題只提了醫療費用,我這裡就只提一下防控費用是一個巨大開支,就不去考慮它的具體數字。
而這個國家要付出的醫療費用裡,是不同的人不同的開支。
首先,根據病情匡算
重病人,動輒40多萬人民幣醫療費,這是直接開支,不含間接費用。因為重病人要使用有創呼吸機,要使用ECMO,要使用更高階的搶救裝置,光是裝置的開機費用,一天就數萬元,更不要說維護保障費用。
危重病例,肯定要花到百把萬不止。
普通型和輕型,花費得要少。這些個10來萬就可以了。
其次是,根據醫保匡算
有醫保的留學生和華僑,是由國家承擔。
沒有醫保的留學生、華僑、華人、外華人,一律自費。
所以這771個境外輸入裡有多少人有醫保?我們是無法確定的。那也就無法知道需要自費的人有多少;
又因為境外輸入裡面有多少輕型、多少普通型、多少重型、多少危重型,也是不清楚的。
我們只能匡算一下,就算一個人10萬吧,因為能夠長途飛行回國的,不會有重型,更不會有危重型。回國以後確診了就會進入治療階段,他們的平均年齡也不大,加上及時有效的治療,轉化成重型的可能性也不大。就算跟所有人都收費吧。那就是77100000元。七千多萬元!實際開支遠大於這個數。
-
10 # 我選擇站著絕不跪著
都是婆婆媽媽惹的禍,學學國外的霸氣,要就封國門,要就自費,隔離期間就繳費,不繳費的哪來回哪去。自費不是嘴上說說的,人家早摸準了我們的七寸才擠破腦袋入境。看看澳洲,凡離境者永久除掉國籍,立馬都慫了,老實呆在澳洲,這就叫霸氣。我們太善良了
-
11 # 皮科鄒de修膚錄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治癒一名新冠肺炎患者需要花費多少錢:10萬、20萬...100萬?
可能是一個絕大多數人無法承受的天文數字。
但在中國,如果你是中國公民,免費!
此前,武漢一名醫生曝光了一個賬單。一名危重症患者在ICU待了十幾天,每天光固定藥物費用就超過5000元。ICU裡的病人每天平均要輸兩瓶白蛋白,每瓶425元。丙球蛋白每天8瓶,600元一瓶。人工肺ECMO機器開機就是5萬元,機器轉一天要2萬元,其他藥物、人力更是不計其數。最後,賬單金額高達73.96萬元。
這還不是最高花費,武漢一個醫院醫生曝光的這份賬單,總費用顯示已經超過了112萬,最後全部都是國家買單。
之所以費用這麼高,是由於用了ECMO(人工肺),普通患者治療費用不會有這麼高。“也許只有在中國,國家才會給你承擔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所有醫療費用。”
“普遍來說,一個重症患者每天的費用平均在2000-3000元,住院天數大概15-25天不等,還有更久沒出院的。”而危重症患者的費用就會更高,平均可達1萬-2萬每天,住院天數也較其他患者更長,短的至少也在20天左右,平均都在1個月以上,多數患者是從入院開始到出院都不需要繳納任何費用。
所有免費的前提是,你是一名中國公民!
隨著中國疫情的好轉,許多在外的華人華僑也都紛紛要回國治療,而對於這些非中國公民,國家以及各省市也出臺了相關的治療措施及收費費用:
以上海為例,上海對於境外回華人員新冠肺炎輸入病例醫療費用支付問題,作出如下規定:
一是境外回華人員輸入病例中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人員,在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按規定支付醫療費用後,個人負擔部分財政給予補助。
二是境外回華人員輸入病例中未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人員,醫療費用原則上由患者個人負擔。參加了商業健康保險的人員,由商業保險公司按合同支付。
對境外回華人員輸入病例中未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確有困難的人員,經認定符合條件的,可按照法律法規給予醫療救助。下一步,上海市衛健委將與國家政策做好銜接。
根據市人大常委會透過的《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力做好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決定》第十一條規定,“個人有隱瞞病史、重點地區旅行史、與患者或疑似患者接觸史、逃避隔離醫學觀察等行為,除依法嚴格追究相應法律責任外,有關部門還應當按照國家和本市規定,將其失信資訊向本市公共信用資訊平臺歸集,並依法採取懲戒措施。
北京市也明確了類似的規定:
對境外回國的人員,總體上把握的是兩個方面的政策:
參加了基本醫療保險的人員,個人不需要負擔相關費用
參加了基本醫療保險的人員,在回國過程之中,被確診為新冠肺炎病例和疑似病例的,所發生的醫療費用,按照基本醫療保險的相關規定,報銷以後再實施財政的補助。個人不需要負擔相關費用。
未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人員,原則上由患者個人負擔
對未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人員,在回國入境過程之中被確診為輸入型的新冠肺炎病例或疑似病例的,所發生的醫療費用,原則上由患者個人負擔。參加了商業保險的人員,可以按照商業保險的合同規定支付相應的費用。
經認定困難人員,給予醫療救助
陳蓓表示,經認定的困難人員,所發生的醫療費用,按照傳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給予醫療救助。下一步北京市還將與國家的相關政策做好進一步的對接。
總體上,對於境外輸入病例,在治療手段和對待程度上肯定是一視同仁的,畢竟,都是一條條人命,國家也有這個能力收治他們。但是,費用上,還是要根據是否是中國公民,是否在中國參與醫療保險為標準。畢竟,國家的財政也是要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而這個“民”,就是中國公民!
-
12 # 骨科木匠劉醫生
一,目前境外輸入型病例的情況。
截止發文以前中國已經累積確診輸入型病例775例,單日增加48例,而中國本土昨天沒有一例新增的。輸出國家裡面英國、美國、義大利、西班牙、法國、伊朗和菲律賓等國家是最主要的幾個。大家發現沒有?這些國家基本上都是目前海外疫情最嚴重的國家!
二,輸入型病例,中國需要付出多少醫療費用?
其實,對於非中國國籍的境外輸入者,它們都是需要自費的,包括醫療費用和隔離費用。而對於那些具有中國籍的公民,那麼醫療費用是醫保能報的就報了,報不了了國家會給託底。一個普通的新冠肺炎患者基本上要花2萬塊錢左右,而對於那些重症,甚至危重症患者就不一定了。重症以上患者所產生的費用主要取決於患者的身體狀況,比如需不需要上呼吸機?有沒有用體外膜肺?除了肺以外,其他重要臟器功能如何,需要藥物或者其他醫療手段維持嗎?因此,費用問題是個體化的,沒有一個標準!
其實,我認為對於輸入型病例國家即使需要支付醫療費用,那麼這也是一小部分,也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輸入型病例會牽扯大量的人力物力!然後,如果輸入型病例持續增多,那麼它可能帶來其他的連鎖反應,可能嚴重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與生產活動。這才是輸入型病例最要命的,最可怕的地方。所以,我們當前必須嚴格防範輸入型病例!絕對不能讓這些病例引起第二波疫情。
-
13 # 歷史諮詢室
截止3月31日,中國境外輸入累計確診病歷為771例,給中國疫情防控帶來的極大的挑戰,在此我有幾個疑問?
一是771個新冠肺炎感染者要付出多少醫療費用?
二是中國該不該給這部分回國的留學生、華人華僑支付醫療費用?
三是中國該不該讓這部分留學生、華人華僑回國?
四是中國該如何預防這部分回國的無症狀感染者感染其他人?
一是要付出多少醫療費用。據統計一個普通症狀的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療費用大約在40萬元左右,而重症患者治療費用高達80萬甚至上百萬,其實這771個人全部都是普通患者,也需要中國支付三億多元的治療費用。
二是支付醫療費用應該區別對待。留學生的親人、朋友大部分還是生活在中國的,這部分人只不過是到外國上學去了,只要留學生繳納了醫療保險,還是應該給予免費治療的;華人華僑這部分人,本來就是常年生活在國外的,既沒給中國納過稅,也未繳納過醫療保險,這部分華人華僑的醫療費還是應該自己支付。
三是該不該讓留學生、華人華僑回國。留學生、華人華僑都於我們有著共同的血緣關係,只要他們回國後能夠主動接受隔離,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的工作,還是能夠讓這部分人回國的。如果像澳籍女子、美籍女子這樣的華人華僑是堅決不讓回國的。
四是該如何預防無症狀感染者。要求留學生、華人華僑回國前主動向有關單位報備,報備自己的行程以及身體狀況;開通固定的回國通道;要求所有回華人員進行新冠肺炎核酸檢測,並主動接受隔離14天。
-
14 # 快樂1694776971092
這批迴來的留學生國家應該收費。
按英國的標準收費治療。因為他們家長的錢都花不完。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反正他們的錢也不是好來的。
回覆列表
國家要為700個境外輸入者及其航班上及生活中的密切接觸者,安排檢驗,醫生,護士,救助,政府工作人員,志願者等眾多人員提供救助,隔離保障等一系列服務。需要話費的資金難以用具體資金數字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