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金山萬丈
-
2 # 橋幫主說
《山海經》是中國文化典籍裡一部眾所周知的奇書。奇就奇在,它的內容和命運跟先秦時代其他的典籍迥然不同。
“奇幻神怪”是它的突出特點。這本書在完書的時候本來是圖文並茂的,但是被發現時卻只剩下了31000多的字元,所有原圖銷聲匿跡。這樣的命運,也給它掙來一個“志怪之祖”的地位,具備了對儒家正統觀念進行挑戰的潛質,因為孔聖人對鬼怪之事頗為不屑,他的徒孫們都跟隨他敬鬼神而遠之,所以《山海經》被冷落為地理書、末節小說之類,也就不足為怪了。不過,現在從中華文明探源的角度來看,《山海經》的參考價值的確是無與倫比的,過去被認為是荒誕難以解釋的一些敘事,藉助21世紀以來的新鮮視野,更是顯露出了它原本的歷史意義。換句話說,《山海經》中古人記錄下來的很多內容,現代人都是很難理解的。不過好在我們有先進的技術,比如藉助一些符號解讀技術,還是能夠看懂其中一些內容的。
在現代研究中,人們更關注的是《山海經》裡的地理、物產、民族和生物記錄。一般來說,20世紀以前,較多地把這部書看作是地理著作。《辭海》裡面的“地理學”目錄裡,就把《山海經》歸為“中國最古的地理書籍”。但是,自從1900年代西方的“神話”概念從日本傳入 中國以來,人們就開始逐漸把它看成是上古的神話著述。可是地理是一種現實的學問,神話確是一種虛構的文學,一種理性的東西和一種非理性的東西,這兩者要怎麼統一起來呢?所以,這個命題成為了眾多《山海經》研究者的興奮點。
-
3 # 文藝快遞
《山海經》是民間傳說匯遍起來的一本書,至今為止沒有證實誰是它的作者。大致上,只知道是戰國中後期到漢朝初中期的楚國和巴蜀人所作。而且作者不是一人,古代人認為是多本書裡面的內容彙編起來的,其中包括《穆王傳》, 雜錄《莊》 、 《列》 、 《離騷》 、 《周書》 、 《晉乘》。現代人研究也認為《山海經》成書並非一時,作者也不是一個人,而是融合了很多作者的內容進來彙編而成的。
最早提到《山海經》的作者是司馬遷,他在《史記.大宛列傳》中說《山海經》的內容過於荒誕、奇幻,所以不敢用來做史料參考。
最早整理《山海經》的西漢劉歆,在其《上山海經表》中認為此書是三代時所作。
至於《山海經》屬於什麼性質的書,各說紛紜,甚至有人說它是上天遺落在人間的一本奇書。裡面包含著的內容主要是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產、藥物、祭祀、巫醫、心理等內容。所以,內容這麼豐富的一本書,僅僅三萬兩千字,就把整個人類智慧道盡,可謂奇書。
下面我來跟大家說說這三萬兩千字裡到底說了些什麼。
一、山和海以及獸
《山海經》裡描述的基本都是山和海,山和海里面有各種各樣的獸,還有奇珍異寶,甚至是騎行八怪的植物。
很多人揪著這一點不放,紛紛去研究書中所描述過的動物和植物,發現沒有一樣跟現代的動物和植物是完全一樣的。所以有點沾邊的,就認為書中所描述的地方應該是什麼什麼地方。比如,《山海經》中的開篇,描述的第一座山叫招搖山,在1983年12月,中國第一次全國性山海經學術研討會“中國《山海經》學術討論會”在四川省成都市召開,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在研討會上發表學術研究成果《試論招搖山的地理位置》,論證山海經第一山招搖山是廣西桂林市興安縣的貓兒山。
其實,你去現在的貓兒山看,裡面的動物沒有一樣跟《山海經》所描寫的一樣。比如《山海經》裡面說過招搖山上有一種有一種獸,它的形狀像猿猴,雙耳是白色的,既能匍匐前行,又能像人一樣直立行走,它的名字叫狌狌,吃了它就會健走。
於是研究者就把這種獸跟現代的貓兒山上的猴對比,覺得有幾分相似,就定性為是貓兒山。
其實,《山海經》所描述的地理和神獸,都是當時人們對未知事物的一種想象,而且加以浪漫的手法把這些事物進行誇張的包裝,以求故事的趣味性。
二、祭祀和巫醫的有效記錄
在《山海經》裡,記載著各種祭祀和巫醫的事,這點還是很明確的,古代人們很有可能是按照書中所說去祭祀和巫醫的,由於古代科學尚未發達,所以對很多未知事物,只能用祭祀和巫醫來解決。
所以說《山海經》也是一本記錄古代祭祀和巫醫的書。
比如裡面說到一個這樣的祭祀方式:把畜禽和璋一起埋入地下,祀神的米用稻米,用白茅草來做神的座席。
短短几句話,就把這個祭祀方法和流程說明了。
三、是古代心理學的一個見證
《山海經》很多橋段和故事,如果拿到現代心理學去研究,是非常科學的,所以我們認為《山海經》也是一本反應古代人們心理學智慧的一本書。
比如,還是開篇的第一座山,招搖山,山裡面有各種奇異的寶貝:有金礦和玉石、有小草吃了不會飢餓、有樹葉佩戴在身上人就不會迷路、有種動物人吃了就變得非常健走、那裡的貝殼佩戴在人的身上就能防止治病。
這很明顯就是一個“理想國”,人類一直追求的生存環境就是這樣的,不愁吃,不愁穿有錢花,還不得病,更不會迷失方向和自我。
之所以在第一做山上做出這樣的描寫,完全符合現代提出的一個心理學定律,“墨菲定律”,而招搖山給出的是如何規避墨菲定律的心理魔咒。
它顯示給一個很美好的願景,只要人們朝著美好的願景發展,就不會進入糟糕的處境。
我科普一下什麼叫墨菲定律:如果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種選擇方式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做出這種選擇。
所以,規避墨菲定律的方法很簡單,就是不要去想象不好的結果,一直想象著好的結果。這點我們在生活中也經常使用到這種方法,比如,老人聽見年輕人說了不吉利的話,就會連聲說“呸呸呸,別瞎說,不會的……”
就這幾聲呸呸呸,就是最早的墨菲定律規避方式,古人雖然不知道具體的心理定律,但是卻在生活中滿滿總結出這種看似 科學,但是一直沿用至今的生活習慣。
所以說,《山海經》是一本具有非凡的文獻價值的古書,它對中國古代歷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話、社會心理認知等的研究,均有參考。
而且,裡面的很多哲學思想,比西方早了幾千年,比如精衛填海的故事,是一個不怕天,敢於與天鬥、敢於改變大自然的一個故事。西方古代神話根本沒有這種意識,西方的所有事物都是神給的,沒有火,太陽神給,遇到災難,乘坐諾亞方舟走人。跟中國的古人的智慧完全相反,中國古人一切都靠自己。
比如愚公移山,如果換作西方哲學,肯定是要搬家換一個環境生活,而中國古人則不一樣,誓死要把擋住出路的山移走。
這種思維深刻影響了中國人民的思維習慣。比如,很火一本書叫《三體》,裡面就講到流浪地球,地球有難了,是帶著地球走,絕不會拋棄地球,而西方的科幻片,是乘坐飛船到別的星球安家。
《山海經》看似荒誕,但是它的思維方式則影響了中國千百代人,至今仍使用這樣的習慣來處事和生活。
-
4 # 萍風竹雨123
《山海經》是記錄遠古時代各種風土人情,山川地理等覆蓋面特廣的書籍,分為《山經》《海經》《大荒經》《海內經》四卷,因時代久遠,誇飾的地方很多,但卻是研究遠古人類,地理等方面的重要古藉
-
5 # 布衣閒人10
《山海經》是一部玄奇之書,怪異之書,山河地理之書,也是一部流傳至今的巫術之書。它包括宗教、神話、歷史、地理、天文、民族、民俗、哲學、人物、動物、植物、礦物、醫藥、山川河流等諸多內容。
《山海經》運用奇特的想象力,對神、仙、鬼、怪、人物、動物、天地、山川河流等,進行了精彩的描寫,顯示出了極富想象的藝術魅力。
《山海經》的內容可歸納下幾個方面:
1、《山海經》共18卷,分為《山經》和《海經》兩大部分。記載了100多個邦國,550座山,300多條河流。
2、記載了大量的中國上古時期的神話。如:夸父逐日、女媧補天、嫦娥奔月、牛郎織女、十日殺女丑、羿射九日、鯀禹治水、鯀偷息壤、禹殺相柳、黃帝伐蚩尤、共工怒觸不周山等等。
3、記載了黃帝的譜系。《山海經》上說:黃帝生昌意,昌意生寒流,韓流生顓頊,顓頊生老童,老童生重、黎,黎生噎(見《大荒西經》和《海內經》)。黃帝的譜系雖然具有神譜的性質,但與《史記•五帝紀》、皇甫謐的《帝王世紀》相吻合。
4、記載了上古時期的發明創造及天文、曆法。如農業,記載有“后稷是始播百穀”,“叔均是始牛耕”(見《大荒海內經》)。“叔均乃為田祖”(見《大荒北經》)。“有人方耕,名曰叔均”(見《大荒西經》)。如手工業,記載有“義均始為巧倕,是始作下民百巧”(見《大荒海內徑》)。如天文、曆法,記載有“噎鳴生歲有十二”,帝令“黎邛下地。下地是生噎處於西極,以行日月星辰之次”(見《大荒海內經》、《大荒西經》)。
5、記載了上古時期的山川地貌。《山海經》之《山經》共寫了447座山。據考證,學界認為記載確切的約為140座。對晉南、陝中、豫西地區的山川地貌記述得最為詳細準確。《山經》為研究中國上古時期地理提供了寶貴資料。
6,記載了上古時期巫師的情況。《山海經》上說:“有靈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十巫,從此升降,百藥爰在”(見《大荒西經》)。還說,“巫咸國在女丑北,右手抄青蛇,左手操赤蛇,在豋葆山,群巫所以上下也”(見《大荒西經》)。魯迅因此說:“《山海經》……蓋古之巫書”。
7,記載了上古時期的醫藥及養生。《山海經》記載了中華大地種類繁多的動植物藥性。翻開《山海經》可以看到,關於動植物藥性以及醫療、養生的描述,比比皆是。
以上是《山海經》的主要內容。
《山海經》中的神話故事對中國歷史、文學等方面有著廣泛深刻的影響。《詩經》、《楚辭》、《老子》、《莊子》、《淮南子》,都有上古神活的痕跡,《楚辭》尤為明顯。《左傳》、《史記》、《尚書》,有的內容就是由神話而加以歷史化的。陶淵明、李白等,都受到《山海經》的深刻影響。陶淵明讀《山海經》詩,句句源於《山海經》。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蜀道難》、《北風行》等詩篇也源於《山海經》。《搜神記》以及傳奇故事《柳毅傳書》等均脫胎於《山海徑》的神話故事。《封神演義》、《聊齋志異》、《西遊記》、《鏡花緣》等,與《山海經》的神活故事一脈相承。現代劇《牛郎織女》、《嫦娥奔月》等,也取材於《山海經》。
《山海經》的成書時間及作者。《山海經》的成書時間和作者,現在無定論。過去有人認為是禹、伯益所作。現代學者認為《山海經》成書,並非一時。認為從戰國初到西漢初,由楚、巴蜀、齊等地的人分別編纂、補充、加工而成篇章,直到西漢劉向、劉歆父子校書時才合編在一起。
總之,《山海經》從東、南、西、北四個方面記載了上古時期中華大地的山川河流以及豐富的寶藏,特別是記載了大量的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異鳥怪獸、奇花異石。是一部對神譜和巫師有較完整記載的上古寶籍。
-
6 # 歷史咖啡
從歷史看,中原有多條交通線路。北面是草原文化,西面是中亞-西域文化,東南面是海島文化,南面也有印度-雲南-巴蜀這條文化路線。《山海經》可能就是中原上古時期交通見聞的記憶碎片彙編。
所以該書時間地域跨度都極為廣闊,涵蓋整個亞洲的上古地理文化。可以說,三星堆、良渚古城、石峁古城、陶寺遺址、龍山文化等等有多麼豐富奇特,《山海經》就有多麼光怪陸離。
加之上古邦國、族群的多樣性極其豐富,作為記憶碎片,該書自然就會特別離奇。
這些應該都是經過折射的,反應了早期亞洲大陸的文化-族群多樣性。
-
7 # 山海經易讀
一、《山海經》都是寫了什麼 首先,她是一部山川地理志。二是,她是古代民族誌。三是,她是一部古代神話傳說集。四是,她是古代的氏族世系表。五是,她是上古時代的巫術、醫藥書。六是,她是最早的博物書。第七,《山海經》還是上古民族圖騰總彙。第八,《山海經》還是中華上古科技發展簡史。第九,她是記載炎黃民族融合的歷史書。
-
8 # 淨土149310497
《山海經》我無緣,沒讀過。但是,所謂的經書,講的就是故事,能從故事中得到啟示,才是理解了經書的內涵。一部書,全憑讀者的心理。能把兒童讀書《蘿蔔回來了》讀懂就能成為是人了。讀經書要成為人之後才能讀懂。
回覆列表
山海經 《山海經》全書現存18篇,據說原共22篇 約 31000 字,其中山經5篇、海外經4篇、海內經5篇、大荒經4篇。《漢書·藝文志》作 13 篇,未把大荒經和海內經計算在內。全書內容,以山經5篇和海外經4篇做為一組;海內經 4 篇作為一組;而大荒經5篇以及書末海內經1篇又作為一組。每組的組織結構,自具首尾,前後貫串,有綱有目。五藏山經的一組,依南、西、北、東、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干節,前一節和後一節又用有關聯的語句相承接,使篇節間的關係表現的非常清楚。《山經》主要記載山川地理,動植物和礦物等的分佈情況;《海經》中的《海外經》主要記載海外各國的奇異風貌;《海內經》主要記載海內的神奇事物;《荒經》主要記載了與黃帝、女媧和大禹等有關的許多重要神話資料。
該書按照地區不按時間把這些事物一一記錄。所記事物大部分由南開始,然後向西,在向北,最後到達大陸(九州)中部。九州四圍被東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圍。 古代中國也一直把《山海經》作歷史看待,是中國各代史家的必備參考書,由於該書成書年代久遠,對古代歷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話等研究,均有價值參考。
《山海經》保留了大量遠古時期的史料。《山海經》歷來被大多數人認為“荒誕不經”。連敢於打破《尚書》束縛,將中國上古史推至炎黃二帝的史學家司馬遷都說“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餘不敢言之也”。形成這種看法的原因似乎與《山海經》由圖到文字的成書過程有關。例如《海外東經》記載“工蟲在其北,各有兩首。一曰在君子國北”。根據《山海經》先有圖後有書的成書過程推測,《山海經圖》上在君子國的北方畫有一個彩虹的“虹”字,表示該地經常見到彩虹。當時的影象文字應該類似甲骨文的虹字,是彩虹的影象,兩端有首(見熊國英著《圖示古漢字》)。而後來古人根據《山海經圖》著《山海經》時,時間已經過了幾百年,而著者並不見得一定是文字學家,這時彩虹的虹字已經成為“工蟲”的樣子,因此將彩虹描述為工蟲,並望文生義將其描述為“各有兩首”,使後人無法知道到底敘述的是天邊的彩虹呢,還是描寫一隻有兩個頭的怪物。所以就連司馬遷也說“餘不敢言之也”。
《山海經》最重要的價值也許在於它儲存了大量神話傳說,這些神話傳說除了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如夸父逐日、精衛填海、羿射九日、鯀禹治水、共工怒觸不周山等之外,還有許多是人們不大熟悉的。如《海外北經》中載:“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於九山。相柳之所抵,厥為澤溪。禹殺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樹五穀種。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為眾帝之臺。在崑崙之北,柔利之東。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而青。不敢北射,畏共工之臺。臺在其東。臺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衝南方。”
《山海經》中的神話傳說不僅僅是神話傳說,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它又是歷史。雖然由於濃厚的神話色彩,其真實性要大打折扣,但是,它們畢竟留下了歷史的影子。把幾條類似的材料加以比較,有時還是可以看到歷史的真實面貌的。例如上文所引《大荒北經》中黃帝戰蚩尤的記載,剔除其神話色彩,我們可以從中看到一場古代部落之間的殘酷戰爭。
同時,《山海經》又是一部科技史,它既記載了古代科學家們的創造發明,也有他們的科學實踐活動,還反映了當時的科學思想以及已經達到的科學技術水平。例如,關於農業生產,《大荒海內經》載:“后稷是始播百穀”,“叔均是始作牛耕”。《大荒北經》載:“叔均乃為田祖。”關於手工業,《大荒海內經》載:“義均是始為巧亻垂,是始作下民百巧。”關於天文、曆法,《大荒海內經》載:“噎鳴生歲有十二。”《大荒西經》載:“帝令重獻上天,令黎邛下地。下地是生噎處於西極,以行日月星辰之次。”諸如此類的記載不勝列舉。有一些自然現象的記載尤其珍貴,這在其他書中是看不到的。
神話乃文學之母。神話與文學的關係,就像《山海經》神話中所見的盤古與日月江海的關係。神話說盤古死後,頭化為四嶽,眼睛化為日月,脂膏化為江海,毛髮化為草木。盤古雖死,而日月江海、人間萬物……都有盤古的影子。神話轉換為其它文學形式以後,雖然往往消失了它本身的神話意義,神話卻在做為文學中藝術性的衝擊力量而活躍起來。(語見王著《神話與小說》)例如:先秦文學的南北兩大代表:《詩經》與《楚辭》,都有古神話的痕跡,尤其是《楚辭》,儲存極大量的古神話。《老子》、《莊子》、《淮南子》的道家思想也大量吸取古代神話而加以哲理化。
《山海經》問世之後,圍繞其內容、成書時間的爭論,對它的作者是誰一直眾說紛紜是個謎,乃至釀成學術界中千年未解的懸案。 按照劉向、劉歆父子和東漢王充的“正統”說法,《山海經》的作者是大禹和伯益,但人們在《山海經》中卻找到了發生在大禹和伯益以後的史實,因此“禹、益作說”受到了質疑。此後,隋朝的顏之推雖堅持舊說,但面對難以掩蓋的漏洞,他只好用“後人羼入,非本文也”來作掩飾。所以,《山海經》的作者便成了眾多學者考證的物件,種種假說紛紛而出,如“夷堅作說”;“鄒衍作說”;後人綜合炎黃兩族的傳說而成說;南方楚人作說;巴蜀人作說;早期方士作說,等等。當代學者袁珂認為,《山海經》實際上是無名氏的作品,而且不是一時期一人所作。以上各說雖有不同,但都肯定《山海經》的作者是華人。但現在也有學者認為作者是外華人,書由外國傳入。
《山海經》是古代口傳文學的成文紀錄,保留中國古神話最多的一部書,影響後世文學非常巨大。
《山海經》全書特別短,一共三萬四千多字,卻涵蓋古代神話、地理、物產、巫術、宗教、古史、醫藥、民俗、民族等領域。全書記載了100多邦國,550座山,300水道以及邦國山水的地理、風土物產等諸多訊息。
僅在文學方面,中國五千米的文化幾乎都受《山海經》影響。近幾年流行、熱播的各種電視劇、電影,熱度非常高以東方歷史做背景的網路小說,只要與玄幻、神話沾邊,在行文間都可以找出《山海經》的痕跡。
可以說,文學之於神話的關係,就像《山海經》神話中所見的盤古與日月江海的關係。傳說中,盤古死後,頭化為四嶽,眼睛化為日月,脂膏化為江海,毛髮化為草木。在傳說中,盤古死了,而他的身體髮膚化為世間萬物,日月江海、草木蟲魚……都有盤古的影子。
中國神話發展到今天,絕大部分都散失了,或者融入文學變為其他形式,遺留下來的殘篇根本沒法像古希臘、印度、歐洲神話一樣構成一個完整的體系。
究其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中國文化發源於黃河流域,大自然對我們不夠優厚,所以自打文化發源開始我們就是一個務實的民族,把絕大多數精力都放在農耕上面,沒有精力把那些傳說神話收集整理成鴻篇大作。
2、中國曆代都以儒家為尊,儒家也是一個實幹門派,提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不整那些虛的,因而神話在尊儒的統治階級管理下又進一步佚失。
3、秦始皇為了實現思想統治的目的下令焚書坑儒,很多先秦以前的書籍都在這次事件中被焚燬,造成神話傳說以及很多有價值的書和思想進一步流失。
4、神鬼不分,歷史傳說裡神、鬼雖然看起來區別很大,實際仔細一考究,就會發現中國神話裡其實是神人鬼不分的,人和鬼透過修煉可以轉換為神,三者之間可以轉換。再比如城隍屬於鬼一類分支,卻和神級人物一樣收到人們的供奉。新的神不斷從人鬼中轉換出來頂替掉舊的信仰,而新的傳說有因為太新,無法發出璀璨的光芒,很快就消失了。就這樣舊的傳說沒有 儲存下來,新的傳說又沒能放出光彩,造成神話進一步佚失。
5、神話傳說歷史化,這也是特別重要的一點。神話最開始衍生,是從普通勞動人民生活艱苦,渴望神一樣的人來拯救他們於水深火熱。然而發展到了後期,統治階級為了壓迫和統治勞動人民,他們進行了非常無恥的精神壓迫,把一個個天神佔為己有,成為自己的祖宗。
而儒家這些實幹派,進一步把這些祖宗都寫進歷史,把神話人物成人化。比如一開始傳說裡皇帝是有四張臉的,卻被孔子曲解為皇帝派了四個人去鎮守四方;再比如夔,在山海經裡他是一隻只有一條腿的怪獸,到了《書.堯典》裡卻變成了舜的樂官。
夔一足這個梗也被孔子曲解為夔這樣的人,只要一個就夠了!
正因為這樣,造成後來很多神話傳說到後來只能走曲線救國的路線,融入其他題材以求生存。而與之結合的最好,最成功的就是文學了。
神話融入文學後,雖然消失了它本身的神話意義,卻在文學藝術性的衝擊力下大放異彩。
如先秦文學兩大代表:《詩經》與《楚辭》,都有古神話的痕跡,尤其是《楚辭》,儲存了大量的古神話。《老子》、《莊子》、《淮南子》的道家思想也大量吸取古代神話而加以哲理化。
《左傳》、《史記》、《尚書》,則是吸取神話而加以歷史化。例:夸父的神話故事見載於《山海經》,而《淮南子》與《列子》書中也都有記載,皆據《山海經》而寫就的。其後的《神異經》裡那位在東南大荒的巨人朴父,由夸父、博父、朴父的音義來看,此朴父疑亦夸父演化而成的巨人。
又據茅盾《中國神話研究ABC》所說:《列子·湯問篇》愚公移山的故事,是由夸父逐日神話演變而成,據「帝命氏二子負山」來看,誇娥極有可能是夸父演化來的。<中山經>姑媱之山的瑤草,是未出嫁而早死的帝女精魂化成的,演化為《莊子》裡藐姑射山的綽約神女寓言。其後再化為宋玉<高唐賦>的巫山神女朝雲。再化而為杜光庭《仙錄書》中的西王母第二十三女瑤姬,再化而為曹雪芹《紅樓夢》裡的絳珠仙草林黛玉。
《山海經》中北海海神變為風神的禺強即是《莊子》寓言的鯤鵬之變的根源。《莊子·應帝篇》“倏忽為渾沌鑿七竅”則是來自<北山經>渾沌無面目的天山神靈。莊周夢蝴蝶的寓言則是《山海經》變化神話的靈感。屈原<天問>、<招魂>、<九歌>、<離騷>與《山海經》的神話故事多所雷同。
陶淵明的<讀山海經詩>是句句源自於《山海經》。浪漫詩人李白具遊仙思想的名篇:<夢遊天姥吟留別>、<蜀道難>、<梁甫吟>、<北風行>,甚至<清平調>……皆源於《山海經》神話。
李賀詩對《山海經》神話亦多所運用。李商隱更是大量運用《山海經》神話象徵、隱喻的箇中翹楚。
魏晉以來的小說:王寶的《搜神記》所志之怪,幾乎是《山海經》神話的脫胎。唐傳奇如《柳毅傳》脫胎於《山海經》陵魚(人魚)的演化。宋名詩人蘇東坡<潮州韓文公廟碑>中的祀歌:「騎龍白雲鄉、織錦裳的天孫、謳吟下招的巫陽」,都是直接源於<海內西經>的。
元劇《竇娥冤》、明小說《封神演義》、清蒲松齡的《聊齋志異》,都能在其中找到《山海經》的痕跡。
明清四大小說之一的《西遊記》,孫悟空、豬八戒……等人、神、獸雜揉的形性可以看出是由《山海經》所記載的一些人物變化而來。李汝珍《鏡花緣》的奇聞異事、四十一個神話國……則是海內外經遠人異國的改寫。例:女兒國、毛臉國分別是《山海經》的女子國、毛民國……
近代戲劇:《牛郎織女》、《白蛇傳》、《嫦娥奔月》……無不脫胎於《山海經》。
古詩詞、小說、戲曲……取材於《山海經》神話題材者比比皆是,數不勝數。
現代文學取材於山海經的就更多了,也有很多以《山海經》神話入詩的近現代學者世人,如楊牧、余光中、郭沫若、覃子豪、吳瀛濤等,往往在將隱喻寫入詩中,神話通常為其解說主題服務。
總之,中華文明五千年曆史,《山海經》創造了佔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歷朝歷代的文人學者收其影響者比比皆是。
《山海經》之於西歐神話,雖無完整體系,卻更容易讓人產生無數想象空間,是中國文學史上一塊魅力的寶藏。
《山海經》裡的物種大多都是有實際基礎的。
一般可分為四類:
第一類,和現實動物一樣,沒有改變,如耗牛,《山海經》裡叫“旄牛”。《山海經·北山經》:“(潘侯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牛,而四節生毛,名曰旄牛。” 郭璞注:“今旄牛背膝及胡尾皆有長毛。”描敘得很恰當。
第二類,是由於當時的語法結構而出現問題,如何羅魚。《山海經·北山經》記載:“譙明之山,譙水出焉,西流注於河。其中多何羅之魚,一首而十身,其音如吠犬,食之已癰。”
這個其實是上古沒有“觸手”這個詞,結果把其說成“身”,其實很可能就是章魚一類的物種。
第三類,是已絕滅物種,或者因為某種原因離開華人視野的物種。這個最典型的是犰狳。《山海經·東山經·餘峨之山》: 有獸焉,其狀如菟而鳥類喙,鴟目蛇尾,見人則眠,名犰狳,其鳴自詨,見則螽蝗為敗。而現有犰狳生活在美洲,是在清朝才再次進入華人的視野,那麼怎麼可能在上古的《山海經》上被記載呢?如果不是巧合,那就是在上古華人和它有過接觸。到底是華人到美洲還是犰狳到中國,那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第四類,是現有物種的神化。當然也有可能是已絕滅種,例如九尾狐:《山海經》。“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山海經·南山經》),“青丘國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
很明顯是對狐狸的神化。但李天飛老師考證其原型實為靈貓。綜上所述,《山海經》的物種與現實中的有相似之處那很正常。畢竟這是古人對世界觀察的結果。實際《山海經》只是中國浩如煙海的神話小說之一,在典籍中,除了《山海經》,還有《太平廣記》、《三才圖會》、《清稗類抄》等等,都記載了數不清的怪獸。但《山海經》是源頭。總的來說,越接近現代,生物的描述越真實,可信。
《山海經》中對生物的描寫處處透露出原始的痕跡。這其實是一種對於生物的神話想象。這一點即使是現在還存在。例如:貓有九條命、狗來富、貓頭鷹叫不祥等等。只是隨著科學的發展,這些說法越來越少。
至於對於這些怪獸如何表現就見仁見智了,很多人就喜歡某種說不清楚,表達不出來的調調,真正你非要把它們和現實生物掛上鉤來,可能很多人就不喜歡了。
(原標題:山海經裡面現實中真實存在的動物, 九尾狐早就被找到了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