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淨心修道
-
2 # 江湖夜雨92
走進詩歌背景。
本詩寫於開元二十四年,詩人二十出頭,正值躊躇滿志,風華正茂,精力充沛之際,曾北遊齊,趙等地。泰山乃五嶽之尊,詩人登臨泰山,不禁為其壯麗景色折服,於是,揮筆寫下這首朝氣蓬勃,意蘊深遠的傳世佳作。
全詩緊緊扣住一個“望”字,展現了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雄壯之美。鳥瞰泰山。岱宗夫如何,首句發問,頗有情趣。泰山為五嶽之尊,到底怎麼樣呢?齊魯青未了。只見它橫亙在齊魯大地上,綿延不絕呀。這一句如從高處鳥瞰泰山,境界宏大。明代莫如忠讚揚道“齊魯到今青未了,題詩誰繼杜陵人”。你看,發端之語,就劈空而來,攝人心魄。
近望泰山,秀美,壯美之景俱收眼底,一個“鈡”,一個“割”,煉字匠心獨運,出神入化。造化鍾神秀,造化,指大自然。鈡,鍾情。大自然多麼富有情義,把神奇秀麗的景色都聚集到了這裡。陰陽隔昏曉,山南向日的一面為陽,山北背日的一面為陰,泰山如此巍峨高大,把天都分成了一明,一暗兩部分。這句體現了老杜“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創作態度。正是文章千古事,得失存心知。
凝望泰山。蕩胸生層雲,山中雲霧瀰漫,令人心懷激盪。決眥入歸鳥,決眥,極富誇張,為了欣賞美景,睜大眼睛,幾乎連眼眶都要睜裂了,可見景色之美。無奈,天色已昏,歸鳥已開始投林了。
結尾兩句,實為詩眼,極其雄壯豪邁,為全詩之魂。天色已晚,又有什麼關係呢?人生在世,就應該勇攀高峰,那樣才能登泰山而小天下,才能看到絕色美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會當,唐朝口語,應當,後句引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典故。這兩句詩極富啟發性和象徵意義,至今還能引起我們的強烈共鳴。從中我們可以讀出詩人不畏困難,敢於攀登絕頂的豪邁,和俯視一切的雄心氣概。表達了詩人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結束語:人總是要有點精神的,只有站的高,才能看的遠,才能俯視一切。坐井觀天,只有一孔之見,登高望遠,方知天外有天。《望嶽》結構緊密,形象鮮明,情景交融,詩人的欣喜,鍾愛,激動,讚美之情溢於言表,詩歌意境開闊,氣勢雄渾,不愧為百代絕唱。 -
3 # 封護勝463
關於這個問題要先來看看杜甫的寫作背景。杜甫(712~770),字子美,號少陵野老,也稱杜拾遺,杜工部,杜少陵,河南鞏縣人。杜甫生在一個有文學傳統的世家,其祖父就是武則天時代的著名詩人,由於受到了家庭的薰陶,杜甫七歲就會寫詩,後來與"詩仙"李白齊名,人稱"詩聖","李杜詩篇萬古傳"說明杜甫詩歌的巨大影響力。
《望嶽》是杜甫在年輕的時候寫得三首詩中的一首,詩中字裡行間處處都洋溢著作者的蓬勃之氣。詩中是這樣寫到: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這首詩主要是寫了山東的泰山,其中的"岱宗"是指五嶽之首的泰山,夫如何?怎麼樣了的泰山,"齊魯青未了",當時泰山之南為魯,泰山之北為齊,跨著兩個國界看泰山,烘托出泰山的遙遠和泰山的高峻。"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形容大自然的造化,使泰山這樣的雄偉壯麗鬼斧神工。自然也是很鍾情秀美的,山南為陽坡,山北面為陰坡,一山都能"割"昏曉,可見詩人的煉字用詞的功夫很是了得,一個"割"字如同神來之筆,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體現了杜甫的藝術造詣之深,字字珠璣的功夫。"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是詩人還在細看泰山,不斷的繚繞的霧煙,激盪著胸懷開闊的視野,老是瞪著眼不停的看著,眼眶都要決裂了,看到了暮色中的歸鳥,詩人對大好的景色觀賞一天,可見詩人對祖國山河的熱愛情感。"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是最後的結尾,透過描寫了泰山,帶出了富含哲理的思考,一定要登上頂峰,不怕任何困難,你就會知道周圍的群山都那樣的矮小,會領略著成功後無限的風光,體現了詩人的豪邁和堅定的信心。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成為一個千古名句,流傳至今婦孺皆知。
所以說這首詩是杜甫的一個傑作,是五律中的精品。被人稱為絕唱也不為過,但是"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還是不用絕字為好。
-
4 # 明月明朗明空明天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是杜甫《望嶽》裡的詩句。
全詩為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這首詩為什麼被稱作絕唱,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有志青年
這首詩寫於杜甫的青年時期,也是發現杜甫現存詩的第一首。當時杜甫24歲,科考失利。去看望在兗州做司馬的父親,在省親途中寫下了這首詩,雖說科舉失利,還是自信滿滿。杜甫這樣的大詩人都考不上,從小生在官宦家庭,小小年齡就氣度不凡,就連李邕,王翰老前輩們都屈尊訪問他。
二、沒有登山,寫出了登山的感覺
全詩沒有一個望字,卻是望嶽
由於著急去省親,杜甫沒有登上泰山,在泰山腳下把登上山頂的感覺就表達出來了,而且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一覽眾山下”,登上山頂,其它小山都盡收眼底,豪邁,自信,表現出杜甫的雄心壯志,兼濟天下。
杜甫站在山腳下,思緒萬千,由遠及近,仔細凝望,從上到下,抒發感情。遠望的泰山作為齊魯兩國的界山,雄偉壯麗,近望的泰山,山的陰面陽面同一時間卻成兩個時分,仔細凝望,眼眶都要爆裂。看著歸宿的小鳥,遲遲不願離去,被泰山美景深深吸引。
三、語不驚人死不休
杜甫的詩的一直追求的是語不驚人死不休,一個“鍾”字把大自然寫活了,把美麗景色都給予了泰山,“割昏曉”,大自然的力量就是鬼斧神工,一座泰山分出了時間。“決眥”更是傳神,這盯的看的神韻。“會當”就是一定,表達了杜甫的決心之大。要為朝庭效力,建功立業。
綜上所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稱為千古絕唱,名副其實,眾望所歸。
-
5 # 雪堂蕭聲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是千古名句。
《望嶽》這首詩是現存杜詩中最早的一首,創作於開元二十四年(736年)。這一年,杜甫24歲,剛開始他“裘馬清狂”的漫遊生活,唐王朝也正處於鼎盛之世。此時,他東遊泰山,寫下了這首著名的《望嶽》。詩在描寫泰山宏偉景象的同時,也表現了詩人的包舉宇內的壯闊胸懷,折射出盛世文士蓬勃毫健的精神風貌。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虛寫俯望。詩人由實望泰山而產生登臨的意願,於是想象登臨泰山絕頂,一覽眾山時,眾山在眼底都變得渺小。詩人的想象,是以孟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話為基礎的,但不露痕跡,巧妙地表現出青年詩人勇攀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兩句詩千年來一直為人傳誦並引用,激人奮發,催人上進。
此詩語言精煉,格調高亢,意境雄闊。結構佈局嚴謹,全詩沒有“望”字,卻句句寫望,以“望”為線索結構全詩。空間由遠而近,首聯遠望,頷聯近望,頸聯仰望,尾聯俯望,角度多變,時間從早到晚;首聯為晨望,頷聯為午後之望,頸聯為日暮之望。被後世譽為“絕唱”,並刻石立於山麓。
-
6 # 秋閣一憑欄
杜甫的《望嶽》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這是作者於開元二十三年(七三五)應進士考試落第的四五年間(七三六一七四O)曾漫遊趙:齊(今河北山東一帶)這詩即寫在這一時期內,是早年的作品,詩篇以簡煉的筆調,高度的概括,著眼在題中的"望"寫出了泰山的崇高雄奇和遠望中的一時感念,筆力豪健,富有浪漫色彩,結句"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表達了高瞻遠矚的雄偉氣魄,是歷來傳頌的佳句,受人們喜愛。
-
7 # 素心流年
這是年少氣勝時的杜甫首次科考落榜後所寫的詩。
《望嶽》(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 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嶽:古代對高大之山的尊稱。
岱宗:宗,長者。泰山是五嶽之首,故稱。
齊魯:春秋時期兩個諸侯國名。齊,在泰山之北,魯,在泰山之南,都在今山東範圍內。
決眥:眥,眼眶,睜大眼睛眺望。
公元735年,23歲的杜甫到洛陽考進士,未中。於是,在趙、齊(今河南河北山東一帶)等地漫遊,便寫於此間,這是杜甫現存詩中最早的一首。
這首詩中有不符五律平仄的地方,更接近於古體詩。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首句遠望,驚歎泰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設問起句,初見泰山,怎麼樣呢?
李白也寫過五言《泰山吟》,起四句是“四月上泰山,石平御道開。六龍過萬壑,澗谷隨縈迴。”由實而虛,想象奇特,聲勢浩大。
而杜甫是一問一答,怎樣?齊魯青未了,乾脆利落,卻形象生動,如臨其境。
沒有泰山如何高、如何大,而以古代齊魯之地的文化底蘊與綠意無邊來襯托泰山整體的氣勢與外在的形象,它的生機勃發,綠意盎然一直延伸整個齊魯大地,這是何等的壯觀!
“夫”,一個虛字,就將人初見泰山的驚異驚歎表達得很形象,無限拖長音,別有韻味。
“未了”,又是一個拖長音,讚歎得不能停下,發自肺腑。
清代文評家沈德潛《唐詩別裁》評價:“齊魯青未了”五字,已盡太山。
千百年來,泰山都是如此綠意盎然,生機無限,從未褪敗,這是泰山的永恆生命力,頑強而亙古。縱橫數千裡,綿延不斷,是泰山的壯麗雄偉的氣勢。
造化鍾神秀 ,陰陽割昏曉:
這兩句近望,鍾靈毓秀,天地獨鍾。
彷彿大自然專門獨情於泰山,賦予她靈動秀麗的外表,巍峨博納的內涵,屹立於這一片神奇的大地,物華天寶,地靈人傑。黃昏時分,泰山壯麗的身姿竟然區分出黃昏天明來。山南向日為明,山北背日為昏,分割晨昏,這是多麼神奇的事情。
蕩胸生層雲 ,決眥入歸鳥:
身入雲間,一俯一仰皆開闊。
身在山間,細細看來,雲在飄逸,層層疊疊,盤繞回旋。倦鳥歸巢,暮藹沉沉。
這一句化用陶淵明《歸去來兮辭》“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一句。
陶淵明想做自由灑脫的雲,想學歸巢的鳥兒隱逸山間。
但杜甫卻無隱居之意,而生浩然之氣。
睜大眼睛,滿眼都是泰山的巍巍之貌,浩蕩之氣,高大而壯觀,連人心中的鬱愁都被掃蕩一空,頓覺眼界大開,心胸開闊,神清氣爽,這是受泰山的恢弘氣勢而影響。
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應當登臨絕頂,才能縱覽這群山,這是提升整首詩境界與思想的兩句。
顯示出杜甫高於別人的胸懷與氣概。
《孟子 盡心上》有句:“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登臨東山時,才覺魯國太小,登泰山時才覺得天下太小。這是見識多了,人的格局才大,思想才遠。
同樣,杜甫登臨泰山之巔,也生萬丈豪情。
只有登臨高處,才能見到不一樣的風景,世間萬千美景盡收眼底。
也只有登臨高處,你才知道再多的挫折與磨難都不算什麼,仰望時你覺高不可攀,俯瞰時你才發現一切盡在腳下。
有時,陷入低谷,迷茫失落時,不妨登臨絕頂,一覽眾山小時,你才會覺得自己的格局太小,你需要的是高瞻遠矚,迎難而上的勇氣與力量。
杜甫在經歷考場失意後,仍能激情滿滿,志向遠大,這是年輕時候的杜甫,詩熔鑄了詩人不滅的熱情與抱負。
杜甫是個完美的理想踐行者,就算追夢路上荊棘叢生,他也從來沒有放棄,只是這份堅持,更讓他感到孤獨。
陳子昂《登幽州臺歌》也有詩句: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 ,獨愴然而涕下。”
這也是首登高望遠的詩,尤其是“前不見古人 後不見來者”這兩句,也有一種俯視一切的傲然氣概。
但我們卻讀出了曠古的憂傷與孤獨。
這也是陳子昂初入仕途遭遇小人,理想難酬的情況下所表達的感情,天地悠悠,英雄歿古,誰還能有所作為,只能愴然流淚。
這兩人相似的際遇,卻是不同的人格特質。杜甫更為積極向上,越挫越勇。
寫泰山的詩很多,杜甫這首可稱第一。
-
8 # 翻倍小螞蟻
這不奇怪,就像李白的“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每座名山古蹟,都有它的壓軸詩句在那裡。
崔顥名氣不如李白杜甫,但他寫的《黃鶴樓》是無數人心中的七絕第一;李白的《望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古往今來,直接寫廬山的景色,還沒有誰能超越這首詩(蘇東坡的《題西林壁》是從人生哲理方面描述,獨闢蹊徑);而說到泰山,孔子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但千古絕唱的,始終要算杜甫的《望嶽》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李白“詩仙”,杜甫“詩聖”,同時還是“詩史”,因為杜甫是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詳細記錄了他所處的時代。但是,我相信,在杜甫年青的時候,他當時也還是很有浪漫主義的。
讓我們看看《望嶽》的創作背景,公元736年,杜甫第一次進京參加科舉考試,但因為涉世未深無人援引,最終名落孫山。當時他老爸任兗州(今天的山東濟寧)司馬,所以杜甫就去了兗州。落第了,心情多少比較鬱悶,要排解排解,杜甫遊兗州,登泰山,作《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首詩,大家肯定讀書的時候也背誦過,先描繪泰山雄偉、景色秀麗,進而表達詩人不怕困難、勇攀高峰的雄心壯志。24歲的杜甫(絕對不是圖片裡面的年齡),正是年少輕狂的時候,他心想,一次小小的考試失利,算什麼呢,這麼雄偉的泰山都被我踩在腳下了,山高人為峰,還有什麼征服不了呢!杜甫仰天長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句成了吟詠泰山的千古絕唱,那一刻,也是我們吟詠泰山的最高光時刻,遠勝於秦皇漢武等人的封禪。
人總是喜歡生機勃勃,到得美麗的山水間,其實是不喜歡“萬里悲秋常作客”這樣的詩句的。登泰山,賞美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是何等愜意!
-
9 # 深圳鄭海洲
我個人認為,杜甫的《望嶽》,的確堪稱是唐人五律的一篇壓軸之作。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
造化鍾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全詩貫穿“望”之意而不著望字,額聯寫遠望之色,頷聯寫近望之勢,頸聯寫細望之景,尾聯寫極望之情,凡寫泰山,無人能及此詩。
謝靈運的《泰山吟》,總共八句,前兩句寫泰山高大,三四句寫泰山險峻,還算古秀;後四句卻寫封神,失之平淺。李白也作《泰山吟》古詩六章,洋洋灑灑,雖然不乏佳句,但意境多有重複。杜甫這首五律,氣骨崢嶸,體勢雄渾,空前絕後,因此《登東郡望嶽樓》問“齊魯到今青未了,題詩誰繼杜陵人?”清代學者吳起龍認為唐人五律”當以是為首”:”杜子心胸氣魄,於是可觀,取為壓卷,屹然坐鎮。”
明代《唐詩選脈會通評林》說“齊魯青未了”五字雄蓋一世。“夫如何”跌蕩,“青未了”語好,他人遊泰山記,千言不了,被老杜數語說盡。隻言片語,說得泰嶽色氣凜然,為萬古開天名作,句字皆能泣鬼磷而裂鬼膽。《潛溪詩眼》說杜詩“齊魯青未了”和“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高妙有力,題東嶽與洞庭之大無過於此。後來文士極力去寫,但沒有人趕得上杜甫。《唐宋詩醇》說:四十字氣勢,欲與岱嶽爭雄。
杜甫《望嶽》詩,前人評價已近極致。
這首詩也有它的毛病,比如違反五律一般用韻原則,使用了仄韻。但這樣一首詩,用平韻寫不出來,平韻徐緩,仄韻有力,因此凡抒激烈情感,宜用仄韻。杜甫詩一 慣瘦硬峭拗,賦仄韻了就不足為奇了。在格律上也不完美,有失粘處,但瑕不掩瑜,意境開闊宏遠,在唐人五律中就如他的詩句,“一覽眾山小”。
-
10 # 文子心語
《望嶽》是杜甫的早期作品。
唐玄宗開元二十年,杜甫到洛陽考進士;結果不中沒考上。
既然走出家門了,那就在齊魯一帶,好好漫遊一下吧。《望嶽》這首詩,就是詩人在漫遊旅途中所做的。
當時的杜甫,雖然進士不第,但尚年輕,正處在朝氣蓬勃的時期。初次受挫,並沒有影響他的銳氣,仍然胸懷豪放,情感激昂,與後期沉鬱頓挫的風格迥然不同。
《望嶽》寫詩人望泰山的所見所感,詩人透過描繪泰山的壯麗景色,抒發了自己的凌雲壯志,表現了開闊的胸懷。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全詩沒有一個“望”字,但句句寫向嶽而望。距離是自遠而近,時間是從早至晚。
a、詩人開篇就提出了“岱中夫如何”的設問:泰山啊,你究竟有多麼宏偉壯麗?
這一句開門見山,問得蒼勁有力。表現出詩人遙望泰山時的激動喜悅心情。(遙望)
緊接著,詩人開始自己回答。
遠遠望去,綿亙巍峨的泰山矗立在齊魯一帶,一片青玉蒼翠籠罩著齊魯天地,造物者讓你集中了瑰麗和神奇。
詩人用雄奇矯健的筆觸,把青翠蒼茫、氣勢磅礴的泰山形象展現在讀者的面前,簡括的寫出了泰山橫跨齊魯的雄偉和氣勢。
這一問一答,是透過遙望寫出了泰山的高大和綿亙。
b、雄偉泰山雄奇壯麗的景色吸引了詩人。
他舉頭仰望,只見泰山高聳入雲,遮天蔽日,把山南山北分成明暗的兩個天地:山陽明如白晝 山陰暗如黑夜。(仰望)
一個“割”字寫出了泰山參天入雲的雄偉氣勢,使靜止的山峰充滿了生命力。
詩人透過想象和誇張,表現了泰山的高峻和闊大,並對開端的提問作出了具體的回答。
寫到這裡,詩人換了角度,由遙望改為仰望。
c、詩人的目光又轉換為凝望,由整體的描寫準備具體的景物。
層層雲霧從山峰中湧現,在山巒中繚繞、翻騰。它盪滌了詩人胸中的鬱悶,使他心曠神怡,胸襟開闊。
鳴叫著的小鳥在泰山上空迴旋高飛,飛向山林,尋找歸宿。
詩人必須睜大眼睛極目遠眺,才能把這些景物盡收眼底。
這裡用雲、鳥,烘托泰山的高俊、陡峭。
“歸鳥”點明時間已是黃昏。
這兩句寫凝望泰山,表現作者胸懷開拓。
雄奇的泰山,讓作者產生了登臨絕頂的願望。
詩的最後兩句,寫詩人由望嶽而產生登嶽的意願。
“會當”是唐人口語,就是“一定要”的意思。
面對這神奇壯麗的山峰,詩人不禁心馳神往,產生了登臨絕頂的願望。
“凌”字表現了詩人登臨泰山頂峰的決心和堅毅豪邁的氣概。
“一覽眾山小”寫詩人想象著登上頂峰之後,放眼四望泰山,巍然屹立,高聳如雲,周圍的群山顯得低小,彷彿拜倒在泰山腳下。
表現出詩人浩瀚開闊的胸懷,高瞻遠矚的氣魄。
詩人在這裡抒發了奮發向上,勇攀高峰的凌雲壯志,以及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和讚美。
此詩被後人譽為“絕唱”。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從這兩句富有啟發和象徵意義的詩中,可以看出詩人杜甫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這歷代傳頌的佳句至今仍舊具有強烈的感人力量。
這正是杜甫能夠成為一個偉大詩人的關鍵所在,也是一切有作為的人們所不可缺少的。
這就是為什麼這兩句詩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傳頌,而至今仍能引起我們前強烈共鳴的原因所在。
此詩,被後人譽為“絕唱”,並刻石為碑,立在山巒。無疑,它將與泰山,同垂不朽。
回覆列表
單就《望嶽》而說:岱宗夫如何?齊天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歸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全詩分前後兩段,以望字為主,一,二句寫遠望之色,三,四句寫近望之勢,五,六句是細望之景,七,八句極望之情。上六句是實敘,下二句是虛摹,層次分明,醒目明白。
此詩以望字統攬全域性,而非實登之意。透過對泰山的色彩,氣勢的繪描,契入了層雲動盪,歸鳥入目的眼前動態空間,是自己胸襟更加浩蕩開闊,壯志滿懷,會當絕頂,大有孔夫子登泰嶽而小天下的意思了!
《望嶽》為杜甫的早年作品,仄平得當,意韻獨到,一氣呵成,氣勢充沛,以蓄詩聖之實,難得佳品,千古絕響!